新课标同步高一物理练习:4 本章高效整合(人教版必修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课标同步高一物理练习:4 本章高效整合(人教版必修1)

- 1 - 高一物理同步练习解析 章综合(A卷) 一、选择题 1.有关惯性大小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跟接触面间的摩擦力越小,其惯性就越大 B.物体所受的合力越大,其惯性就越大 C.物体的质量越大,其惯性就越大 D.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就越大 解析: 物体的惯性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和物体受力情况、速度大小无关,故 A、B、 D错误,C正确. 答案: C 2. (2011·抚顺六校联考)如右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用手托住,让它们静止靠在 墙边,然后释放,使它们同时沿竖直墙面下滑,已知 mA>mB,则物体 B( ) A.只受一个重力 B.受到重力、摩擦力各一个 C.受到重力、弹力、摩擦力各一个 D.受到重力、摩擦力各一个,弹力两个 解析: 物体 A、B将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 A、B之间无相互作用力,物体 B与墙 面有接触而无挤压,所以与墙面无弹力,当然也没有摩擦力,所以物体 B只受重力,选 A. 答案: A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 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 D.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解析: 由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的概念可知,在加速度向下时处于失重状态.在加速 度向上时处于超重状态,故正确答案为 B. 答案: B 4. 用一根轻质弹簧竖直悬挂一小球,小球和弹簧的受力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的施力物体是弹簧 B.F2的反作用力是 F3 C.F 3的施力物体是小球 D.F4的反作用力是 F1 解析: F1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所以 A错误;F3的施力物体是小球,C正确;根据牛顿 第三定律可知 F2的反作用力是 F3,B正确;F4的反作用力是弹簧对天花板的拉力,D错误. 答案: BC 5.如右 - 2 - 图所示,重 10 N的物体以速度 v 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 数为 0.1,现给物体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 F,其大小为 20 N,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加速度大 小分别为(取 g=10 m/s2)( ) A.1 N,20 m/s2 B.0,21 m/s2 C.1 N,21 m/s2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解析: 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Ff=μFN=μmg=0.1×10 N=1 N,水平方向上的合外力 为 F+Ff=ma,则 a=F+Ff m = 20+1 1 m/s2=21 m/s2. 答案: C 6. 如图所示,质量为 m的物体在粗糙斜面上以加速度 a加速下滑,现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 F 作用在物体上,则施加恒力 F后物体的加速度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解析: 施加力 F前,mgsin θ-μmgcos θ=ma① 施加力 F后,(mg+F)sin θ-μ(mg+F)cos θ=ma′② ① ② 得 a a′ = mg mg+F <1,故 a′>a. 答案: A 7.如下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 m1和 m2的木块 A和 B之间用轻弹簧相 连,在拉力 F作用下,以加速度 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 F,此瞬时 A和 B 的加速度为 a1和 a2,则( ) A.a1=a2=0 B.a1=a,a2=0 C.a1= m1 m1+m2 a,a2= m2 m1+m2 a D.a1=a,a2=- m1 m2 a 解析: 两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起以加速度 a向右匀加速运动时,弹簧的弹力 F 弹= m1a.在力 F撤去的瞬间,弹簧的弹力来不及改变,大小仍为 m1a,因此对 A来讲,加速度此时 仍为 a;对 B物体取向右为正方向,-m1a=m2a2,a2=- m1 m2 a,所以只有 D项正确. 答案: D 8. 有一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物资的箱子,如右图所示.设投放初速度为零, 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在 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 B.箱子刚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 C.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 - 3 - 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 解析: 因为下落速度不断增大,而阻力 Ff∝v2,所以阻力逐渐增大,当 Ff=mg时,物 体开始匀速下落.以箱和物体为整体:(M+m)g-Ff=(M+m)a,Ff增大则加速度 a减小.对 物体:Mg-FN=ma,加速度减小,则支持力 FN增大.所以物体后来受到的支持力比开始时 要增大,但不可能“飘起来”. 答案: C 9.质量为 1 kg,初速度 v0=10 m/s的物体,受到一个与初速度 v0方向相反,大小为 3 N 的外力 F的作用,沿粗糙的水平面滑动,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经 3 s后撤去外 力直到物体停下来,物体滑行的总位移为(取 g=10 m/s2)( ) A.7.5 m B.9.25 m C.9.5 m D.10 m 解析: 刚开始物体受合外力 F+μmg=ma,代入数据,解得 a=5 m/s2,由于 a与 v0方 向相反,所以由 v0=at得到 t=2 s后物体速度为零,位移 x=v0 2 t=10 m;接下来反向匀加速运 动 1 s,加速度 a1= F-μmg m ,代入数据解得 a1=1 m/s2,位移 x1=1 2 a1t2=0.5 m,方向与 x相反.v1 =a1t1=1×1 m/s=1 m/s,接下来做加速度 a2=μg=2 m/s2的匀减速运动,所以 x2= v21 2a2 =0.25 m, 所以总位移为 x-x1-x2=9.25 m. 答案: B 10.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 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 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 打上的点计算出. (1)当 M与 m的大小关系满足________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 砝码的重力. (2)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 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观测加速度 a 与质量 M的关系,应该做 a与________的图象. (3)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 a- 1 M 图线如右图所示,两个同学做 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 解析: (1)只有M与m满足M≫m才能使绳对小车的拉力近似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 (2)由于 a∝ 1 M ,所以 a- 1 M 图象应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数据处理时,常作出 a与 1 M 的 图象. (3)两小车及车上的砝码的总质量相等时,由图象知乙的加速度大,故乙的拉力 F大(或乙 中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大). 答案: (1)M≫m (2) 1 M (3)拉力不同 11. - 4 - 如右图所示,一儿童玩具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一个幼儿用与水平面成 53°角的恒力拉着它 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已知拉力 F=3.0 N,玩具的质量 m=0.5 kg,经时间 t=2.0 s,玩具移动 了 x=4 m,这时幼儿松开手,问玩具还能运动多远?(取 g=10 m/s2,sin 53°=0.8,cos 53°= 0.6) 解析: 一阶段 x=1 2 at2 所以 a=2 m/s2 Fcos 53°-μ(mg-Fsin 53°)=ma 所以μ= 4 13 v=at=4 m/s 二阶段 Ff=μmg μmg=ma′ v2=2a′x′ 解以上两式并代入数据得:x′=2.6 m. 答案: 2.6 m 12. 质量为 2 kg 的物体在水平推力 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 F,其 运动的 v-t图象如右图所示.g取 10 m/s2,求: (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水平推力 F的大小; (3)0~10 s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 解析: (1)设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Δt2、初速度为 v20、末速度为 v2t、加速度 为 a2,则 a2= v2t-v20 Δt2 =-2 m/s2① 设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 F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f=ma2② Ff=-μmg③ 联立②③得 μ=-a2 g =0.2.④ (2)设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Δt1、初速度为 v10、末速度为 v1t、加速度为 a1,则 a1= v1t-v10 Δt1 =1 m/s2⑤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Ff=ma1⑥ 联立③⑥得 F=μmg+ma1=6 N. (3)解法一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得 x=x1+x2=v10Δt1+1 2 a1Δt21+v20Δt2+1 2 a2Δt22=46 m 解法二 根据 v-t图象围成的面积,得 - 5 - x= v10+v1t 2 ×Δt1+1 2 ×v20×Δt2 =46 m 答案: (1)0.2 (2)6 N (3)46 m - 6 - 高一物理同步练习解析 章综合(B卷) 一、选择题 1.关于超重、失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增加了 B.失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减小了 C.完全失重就是物体的重力消失了 D.不论超重、失重,物体的重力不变 答案: D 2. 如右图球 A在斜面上,被竖直挡板挡住而处于静止状态,关于球 A所受的弹力,以下说 法正确的是( ) A.A物体仅受一个弹力作用,弹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B.A物体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左,一个垂直斜面向下 C.A物体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 D.A物体受三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一个竖直向下 解析: 球 A受重力竖直向下,与竖直挡板和斜面都有挤压.斜面给它一个支持力,垂 直斜面向上;挡板给它一个支持力,水平向右,故选项 C正确. 答案: C 3.一根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 G,现把一重为 G的物体系在绳的中点,分别握住绳的 两端,先并拢,然后缓慢地左右对称地分开,若要求绳不断,则两绳间的夹角不能超过( ) A.45° B.60° C.120° D.135° 解析: 由于细绳是对称分开的,因而两绳的拉力相等,为保证物体静止不动,两绳拉 力的合力大小等于 G,随着两绳夹角的增大,两绳中的拉力增大,当两绳的夹角为 120°时, 绳中拉力刚好等于 G.故 C正确,A、B、D错误. 答案: C 4.某实验小组,利用 DIS系统观察超重和失重现象,他们在电梯内做实验,在电梯的地 板上放置一个压力传感器,在传感器上放一个重为 20 N的物块,如图甲所示,实验中计算机 显示出传感器所受物块的压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根据图象分析得出 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从时刻 t1到 t2,物块处于失重状态 B.从时刻 t3到 t4,物块处于失重状态 C.电梯可能开始停在低楼层,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最后停在高楼 层 D.电梯可能开始停在高楼层,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最后停在低楼 层 解析: 由图可知在 0~t1、t2~t3及 t4之后,传感器所受压力大小等于物块的重力大小; t1~t2时间段内,传感器所受压力大小大于物块重力,处于超重状态,加速度向上;t3~t4时间 段内,压力小于物块重力,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向下.综上所述选项 B、C正确. 答案: BC - 7 - 5.一辆汽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计时之初,速度为 6 m/s,运动 28 m后速度增加到 8 m/s,则( ) A.这段运动所用时间是 4 s B.这段运动的加速度是 3.5 m/s2 C.自开始计时起,两秒末的速度是 7 m/s D.从开始计时起,经过 14 m处的速度是 5 2 m/s 解析: 由 v2-v20=2ax得 a=v2-v20 2x = 82-62 2×28 m/s2=0.5 m/s2.再由 v=v0+at得运动时间 t = v-v0 a = 8-6 0.5 s=4 s ,故 A对,B错.两秒末速度 v2=v0+at2=6 m/s+0.5×2 m/s=7 m/s, C对.经 14 m处速度为 v′,则 v′2-v20=2ax′,得 v′= 62+2×0.5×14 m/s=5 2 m/s, 即 D亦对. 答案: ACD 6. 如右图所示,5个质量相同的木块并排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 同,当用力 F推第一块使它们共同加速运动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由右向左,两块木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依次变小 B.由右向左,两块木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依次变大 C.第 2块与第 3块木块之间弹力大小为 0.6F D.第 3块与第 4块木块之间弹力大小为 0.6F 解析: 取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5μmg=5ma.再选取 1、2两块为研究 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2μmg-FN=2ma.两式联立得 FN=0.6F.进一步分析可得从左向右, 木块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依次变小的. 答案: AD 7.物块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分别按图示的方向对物块施加大小相等的力 F,A中 F垂 直于斜面向上,B中 F垂直于斜面向下,C中 F竖直向上,D中 F竖直向下,施力后物块仍 然静止,则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增大的是 ( ) 解析: 由于物块始终静止在斜面上,物块所受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无直接关系,对物体 进行受力分析,沿斜面方向列平衡方程可判断出选项 D正确. 答案: D 8. 如右图所示,小车 M在恒力 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由此可判断( ) ①若地面光滑,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②若地面粗糙,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③若小车做匀速运动,则小车一定受四个力作用 ④若小车做加速运动,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 8 - 若小车匀速运动,则小车受合力为零;若小车做变速运动,则小车受合力不为零.作出 如图所示的受力分析图. ①若地面光滑,则图中 Ff不存在; ②若地面粗糙,存在 FN必存在 Ff,反之存在 Ff必存在 FN; ③做匀速运动时受力分析即为右图所示: ④若地面光滑,受三个力;若地面粗糙,受四个力. 综上所述,选项 C正确. 答案: C 9. 如右图所示是某物体运动全过程的速度—时间图象.以 a1和 a2表示物体在加速过程和减 速过程中的加速度,以 x表示物体运动的总位移,则 x、a1和 a2的值为( ) A.30 m,1.5 m/s2,-1 m/s2 B.60 m,3 m/s2,-2 m/s2 C.15 m,0.75 m/s2,-0.5 m/s2 D.100 m,5 m/s2,-3 m/s2 解析: 总位移 x=10×6 2 m=30 m.加速时 a1= Δv Δt = 6-0 4-0 m/s2=1.5 m/s2,减速时 a2= Δv′ Δt′ = 0-6 10-4 m/s2=-1 m/s2. 答案: A 10.BRT是“快速公交”的英文简称,现在我国一些城市已经陆续开通,其中 BRT专车 车身长将采用 12米和 18米相结合的方式,是现有公交车长度的 2~3倍.现有一辆 BRT公交 车车长 18米,可以看做是由两节完全相同的车厢组成.现假设 BRT公交车其首段从站台的 A 点出发到尾端完全出站都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站在站台上 A点一侧的观察者,测得第一节 车厢全部通过 A点所需要的时间为 t1,那么第二节车厢全部通过 A点需要的时间是( ) A. 2 2 t1 B.( 2-1)t1 C.( 3-1)t1 D.( 3- 2)t1 解析: 以公交车为参考系,等效为观察者从 A点反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每节车 厢长为 L,观察者通过第一节车厢的过程有 L=1 2 at21,通过前两节车厢的过程有 2L=1 2 at2,那 么通过第二节车厢所需时间为 t2=t-t1,以上各式联立可得 t2=( 2-1)t1,B正确.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1. 如右图所示,一长木板斜搁在高度一定的平台和水平地面上,其顶端与平台相平,末端 置于地面的 P处,并与地面平滑连接.将一可看成质点的滑块自木板顶端无初速释放,沿木 板下滑,接着在地面上滑动,最终停在 Q处.滑块和木板及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现 - 9 - 将木板截短一半,仍按上述方式搁在该平台和水平地面上,再次将滑块自木板顶端无初速释 放,设滑块在木板和地面接触处下滑过渡,则滑块最终将停在何处? 解析: 设平台离地面的高度为 h,木板与地面的夹角为α,AP=x,PQ=x′,利用牛顿 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得:v2=2gsin α-μgcos αh sin α =2(hg-μgx),在水平地面上,v2=2μgx′, 即 2(hg-μgx)=2μgx′,得 x+x′= h μ ,即 x+x′是确定值,与木板的长度无关,滑块最终将 停在 Q处. 答案: 滑块最终将停在 Q处. 12.如图(a)所示,质量为 M=10 kg的滑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滑块上固定一个轻细杆 ABC, ∠ABC=45°.在 A端固定一个质量为 m=2 kg 的小球,滑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 现对滑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 F1=84 N,使滑块做匀加速运动.求此时轻杆对小球作用 力 F2的大小和方向.(取 g=10 m/s2) 有位同学是这样解的—— 小球受到重力及杆的作用F2,因为是轻杆,所以F2方向沿杆向上,受力情况如图(b)所示.根 据所画的平行四边形,可以求得: F2= 2mg= 2×2×10 N=20 2 N. 你认为上述解答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并给出正确的解答. 解析: 解答不正确. 杆 AB对球的作用力方向不一定沿着杆的方向,其具体的大小和方向由实际的加速度 a来 决定.并随着加速度 a的变化而变化. 由牛顿第二定律,对整体有 F1-μ(M+m)g=(M+m)a 解得 a=F1-μM+mg M+m = 84-0.5×10+2×10 10+2 m/s =2 m/s2 对小球有 F2= mg2+ma2 = 2×102+2×22 N =4 26 N=20.4 N 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 F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arctan mg ma =arctan 5,斜向右上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