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2020届二轮复习高考热点突破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2020届二轮复习高考热点突破作业

板块一 高考热点突破 热点一 物理学史和思想方法 题型(一) 物理学史 科学家 主要贡献 伽利略 (意大利) ①1638 年,论证物体下落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与物体 的质量无关; ②伽利略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 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③伽利略在 1638 年出版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 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 详细地研究了抛体运动 牛顿 (英国) ①以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为基础建立牛顿力学; ②1687 年,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上发表万有 引力定律,建立行星定律理论的基础 开普勒 (德国) 17 世纪提出关于行星运动的开普勒三定律 卡文迪许 (英国) 1798 年,利用扭抨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万有 引力常量 G 库仑 (法国) 1785 年,库仑用自己发明的扭秤建立了静电学中著 名的库仑定律 密立根 (美国) 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 e 的数值,e=1.60 ×10-19C 富兰克林 ①解释了摩擦起电的原因; (美国) ②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放电的一种形式,把天 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欧姆 (德国) 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焦耳 (英国) ①与俄国物理学家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 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定律; ②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者之一 楞次 (俄国) 1834 年,提出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 律 奥斯特 (丹麦) 1820 年,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产生偏转, 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洛伦兹 (荷兰) 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 用力(洛伦兹力)的观点 笛卡儿 (法国) ①在《哲学原理》中比较完整地第一次表述了惯性 定律; ②第一个明确地提出了“动量守恒定律” 安培 (法国) ①发现了安培定则; ②发现电流相互作用的规律; ③提出分子电流假说 法拉第 (英国) ①在 1821 年,法拉第在重复奥斯特“电生磁”实 验时,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台最原始的电动机; ②1831 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使人类的文明跨进 了电气化时代; ③提出用电场线描述电场、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亨利 最大的贡献是发现自感现象 (美国) 演练冲关 1.(2018·泰安二模)物理学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物理学发展过程,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 轻物体下落一样快 B.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库仑把它们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C.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电现象与磁现象之间的 联系 D.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必具有一定速度, 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解析:伽利略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 物体下落一样快,选项 A 错误;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富兰克林 把它们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选项 B 错误;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 应现象,揭示了电现象与磁现象之间的联系,选项 C 错误;伽利略 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 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选项 D 正确. 答案:D 2.(2018·临沂二模)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 家做出了突出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研 究,得出万有引力定律 B.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在热学、电磁学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发现了焦耳定律 C.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首先较准确地测定了静电力 常量 D.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 定,牛顿利用逻辑推断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 解析: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多 年研究,得出了行星运动规律,牛顿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选项 A 错误;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在热学、电磁学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成 功地发现了焦耳定律,选项 B 正确;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卡 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地测定了引力常量,选项 C 错误;古希腊学 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利用逻辑 推断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选项 D 错误. 答案:B 3.(多选)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探索自然规 律的科学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伽利略发现的规律有( ) A.力不是维特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之间普遍存在相互吸引力 C.忽略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下落得同样快 D.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解析:伽利略通过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得到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 动的原因及在忽略空气阻力时,轻、重物体下落一样快,都做自由落 体运动,而 B 选项是万有引力定律,D 选项是牛顿第三定律,因此 只有选项 A、C 正确. 答案:AC 4.(2019·周口模拟)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有( ) A.卢瑟福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 B.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证实了原子核是 可以再分的 C.巴耳末根据氢原子光谱分析,总结出氢原子光谱可见光区波 长公式 D.玻尔提出的原子模型,彻底否定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 说 解析:汤姆逊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选项 A 错 误;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了原子的核式结 构理论,选项 B 错误;巴耳末根据氢原子光谱分析,总结出氢原子 光谱可见光区波长公式,选项 C 正确;玻尔在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 构学说的基础上,引入了量子理论,提出的原子模型,并没有完全否 定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故选项 D 错误. 答案:C 5.(2019·湖南六校联考)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速度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 C.牛顿最早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感应电流遵从楞次定律所描述的方向,这是能量守恒定律的 必然结果 解析: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选项 A 错误;惯性是物体 的固有属性,质量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惯性大小与速度无关,选项 B 错误;伽利略最早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 因,选项 C 错误;感应电流遵从楞次定律所描述的方向,这是能量 守恒定律的必然结果,选项 D 正确. 答案:D 6.(多选)(2019·枣庄模拟)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 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 ) A.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解释了电和磁 之间存在联系 B.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 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 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 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 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解析: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揭示了电和 磁之间存在联系,选项 A 正确; 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 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选项 B 正确; 法 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变化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 中会出现感应电流,选项 C 错误; 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 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 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选项 D 正确. 答案:ABD 题型(二) 物理思想方法 理想 模型 法 为了便于进行物理研究或物理教学而建立的一种抽象的理想客 体或理想物理过程,突出了事物的主要因素、忽略了事物的次 要因素.理想模型可分为对象模型(如质点、点电荷、理想变压 器等)、条件模型(如光滑表面、轻杆、轻绳、匀强电场、匀强磁 场等)和过程模型(在空气中自由下落的物体、抛体运动、匀速直 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恒定电流等) 极限 思维 法 人们把所研究的问题外推到极端情况(或理想状态),通过推理而 得出结论的过程.在用极限思维法处理物理问题时,通常是将 参量的一般变化,推到极限值,即无限大、零值、临界值和特 定值的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讨论.如公式 v=Δx Δt 中,当Δt→0 时, v 是瞬时速度 理想 实验 法 也叫做实验推理法,在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科学推 理得出结论的方法叫做理想实验法,这也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方 法,如根据伽利略斜面实验推导出牛顿第一定律等 微元 法 在处理问题时,从对事物的极小部分(微元)分析入手,达到解决 事物整体目的的方法.它在解决物理学问题时很常用,思想就 是“化整为零”,先分析“微元”,再通过“微元”分析整体 比值 定义 法 就是用两个基本物理量的“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 特点是:A=B C ,但 A 与 B、C 均无关,如 a=Δv Δt 、E=F q 、C=Q U 、 I=q t 、R=U I 、B= F IL 、ρ=m V 等 放大 法 在物理现象或待测物理量十分微小的情况下,把物理现象或待 测物理量按照一定规律放大后再进行观察和测量,这种方法称 为放大法,常见的方式有机械放大、电放大、光放大 控制 变量 法 决定某一个现象的产生和变化的因素有很多,为了弄清事物变 化的原因和规律,必须设法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用人为的 方法控制起来,使它保持不变,研究其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这种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如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就用了控制变量法 等效 替代 法 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有时为了使问题简化,常用一个物理量来 代替其他所有物理量,但不会改变物理效果,如用合力替代各 个分力、用总电阻替代各部分电阻等 类比 法 也叫“比较类推法”,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可以 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其结论必 须由实验来检测,类比对象间共有的属性越多,则类比结论的 可靠性越大,如研究电场力做功时,与重力做功进行类比;认 识电流时,用水流进行类比;认识电压时,用水压进行类比 演练冲关 7.“曹冲称象”的故事妇孺皆知,当众人面临大象这样的庞然大 物,且在缺少有效的称量工具的时候,他称量出大象的体重,体现了 他的智慧,被世人称道.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的方法与“曹冲 称象”的方法相同的是( ) A.“质点”的概念 B.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C.“瞬时速度”的概念 D.研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 解析:“曹冲称象”故事中用等重量的石头代替等重量的大象, 是等效替代的思想;力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等效替代 的思想,故 B 正确;建立“质点”的概念,采用的是理想模型法, 故 A 错误;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采用的是极值法,故 C 错误; 研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 D 错误. 答案:B 8.(2018·常德模拟)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 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 是( ) A.电流 I=U R ,采用了比值定义法 B.合力、分力等概念的建立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将物体抽象为一个 有质量的点,这样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 D.根据功率的定义式 P=W t ,当时间间隔 t 非常小时,W t 就可 以表示瞬时功率,这里运用了极限思维法 解析:电流 I=U R 中,电流由电压和电阻决定,不是比值定义法, 故 A 错误;合力、分力等概念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故 B 正确; 理想模型法是忽略了事物的次要因素、突出了事物的主要因素而建立 的模型,故 C 正确;功率的定义式 P=W t ,当时间间隔 t 非常小时(即 趋于极限值),W t 可以表示瞬时功率,此时运用的是极限思维法,故 D 正确. 答案:A 9.(2019·惠州一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采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有:电场强度 E=F q ,电容 C =Q U ,加速度 a=F m C.库仑通过实验得出了库仑定律,并用扭秤实验最早测量出了 元电荷 e 的数值 D.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新核原子序数比原来原子核序 数增加 1 解析: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 原因,故 A 错误;加速度 a=F m 不属于比值定义法,故 B 错误;库仑 用扭秤实验最早得出库仑定律,密立根测出了元电荷 e 的数值,故 C 错误;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放射出一个电子,原子序数增加 1,故 D 正确. 答案:D 10.(2019·洛阳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kg、m、N 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B.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物理模型在物理学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质点”“点 电荷”等都是理想化模型 D.卡文迪许将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引力规律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 物体,得出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 G 的数值 解析:kg 与 m 属于国际单位中的基本单位,N 是导出单位,故 A 错误;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故 B 错误;“质点”“点电荷”等都是理想化模型,故 C 正确;牛顿 将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引力规律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得出万有引 力定律,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 G 的数值,故 D 错误. 答案:C 11.(2019·商丘九校联考)下列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用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B.伽利略首先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 合起来 C.理想化模型是把实际问题理想化,略去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 素,例如质点、位移等 D.用比值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 速度 v=x t 、加速度 a=F m 都是采用了比值法定义的 解析: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测出了引力 常量,选项 A 错误;伽利略首先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 理)和谐地结合起来,选项 B 正确;理想化模型是把实际问题理想化, 略去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例如质点,点电荷等,选项 C 错误; 用比值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速度 v= x t ;加速度 a=F m 不是采用了比值法定义的,选项 D 错误. 答案:B 12.(2019·平顶山段考)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和物理学史,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 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 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B.根据速度定义式 v=Δx Δt ,当Δt 非常非常小时,v=Δx Δt 就可以 表示物体在 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微元法 C.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由落体运动就是物体在倾角为 90°的斜面 上的运动,再根据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得出自由落体的运动规 律,这是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 D.牛顿在伽利略等前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验验证得出了牛 顿第一定律 解析:在探究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时,采用了微元法将变速运 动无限微分后变成了一段段的匀速运动,即采用了微元法,故 A 正 确;根据速度定义式 v=Δx Δt ,当Δt 非常非常小时,v=Δx Δt 就可以表示 物体在 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维法,故 B 错误;伽 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就是物体在倾角为 90°的斜面上的运动,再根 据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得出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这是采用了实 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故 C 错误;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 基础上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科学理论,而不能直接通过实验得出 的,但能接受住实践的检验,故 D 错误. 答案:A 热点二 物理图象 1.明确五类图象 运动学图象 x-t 图象、v-t 图象 动力学图象 F-t 图象、a-t 图象 F-x 图象、W-l 图象 电场类图象 φ-x 图象、E-x 图象 电磁感应类图象 B-t 图象、Φ-t 图象 i-t 图象、E-t 图象 原子物理学图象 UC-ν图象、Ek-ν图象 2.读图六点关注 (1)坐标轴:弄清两个坐标轴表示的物理量.注意坐标原点是否 从零开始;注意纵轴物理量为矢量时,横轴以上表示此物理量为正, 横轴以下表示此物理量为负. (2)图线形状:注意观察图象形状是直线、曲线还是折线等,从 而弄清图象所反映的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明确图象反映的物理意 义. (3)斜率的意义:图线某点的斜率表示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物理 量的变化率,大小等于两个物理量增量的比值. x-t 图象 x-t 图象中两点连线的斜率表示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某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这一时刻的瞬时速度.v-t 图 象中两点连线的斜率表示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某 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这一时刻的加速度 W-l 图象 W-l 图象的斜率表示外力的大小 φ-x 图象 φ-x 图象的斜率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 Φ-t 图象 Φ-t 图象的斜率表示单匝线圈产生的电动势大小 (4)面积的意义: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常代表一个物理量,这 个物理量往往表示纵、横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的乘积的物理意义. v-t 图象 v-t 图象与 t 轴所围面积表示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 a-t 图象 a-t 图象与 t 轴所围面积表示这段时间内质点速度的 变化 F-x 图象 F-x 图象与 x 轴所围面积表示这段位移内力 F 所做 的功 E-x 图象 E-x 图象与 z 轴所围面积表示这段位移两端的电势 差 i-t 图象 i-t 图象与 t 轴所围面积表示这段时间内移动的电荷 量 (5)交点、拐点的意义:经常是解答问题的突破点,需要根据图 象信息具体分析. ①图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的含义与图象有关,如 x-t 图线与 x 轴交点纵坐标表示开始计时的位置,而 v-t 图线与 v 轴交点的纵坐 标表示质点的初速度. ②拐点表示图象的斜率大小或方向发生突变. ③在同一坐标系中不同图象的交点表示具有相同的物理量.如 x -t 图线交点表示此刻相遇(在同一位置),v-t 图线的交点表示此刻 物体速度相同. (6)坐标单位和数量级:在识图和用图时,一定要看清坐标轴的 单位和数量级,如 m、cm、×10-3m 等. 题型(一) 图象信息类 演练冲关 1.(2019·汕头二模)2019 年央视春晚加入了非常多的科技元素, 在舞台表演中还出现了无人机.现通过传感器将某台无人机上升向前 追踪拍摄的飞行过程转化为竖直向上的速度 vy 及水平方向速度 vx 与 飞行时间 t 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人机在 t1 时刻处于失重状态 B.无人机在 0~t2 这段时间内沿直线飞行 C.无人机在 t2 时刻上升至最高点 D.无人机在 t2~t3 时间内做匀变速运动 解析:依据图象可知,无人机在 t1 时刻,在竖直方向上加速度向 上,处于超重状态,故 A 错误;在 0~t2 这段时间,无人机在竖直方 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合加速度 与合初速度不会共线,做曲线运动,即物体沿曲线上升,故 B 错误; 在竖直方向上速度为正,一直向上运动,在 t3 时刻上升至最高点,故 C 错误;在 t2~t3 时间内,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向上方向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因此合运动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故 D 正确. 答案:D 2.(2019·惠州模拟)用水平力拉一物体,使物体在水平地面上由 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1 时刻撤去拉力 F,物体做匀减速直线 运动,到 t2 时刻停止.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且α>β,若拉力 F 做的功为 W1,冲量大小为 I1;物体克服摩擦阻力 F 做的功为 W2,冲 量大小为 I2.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W1>W2;I1>I2 B.W1I2 C.W16 s,说明工件 在到达 B 之前已经和传送带的速度相等,所以工件先做匀加速运动, 后做匀速运动,故 A、C、D 错误,B 正确. 答案:B 9.(多选)(2019·深圳模拟)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边 长为 L、电阻为 R 的正方形导线框,在导线框右侧有一宽度为 d(d>L) 的条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边界与导线框的一边平行,磁场方向竖 直向下.导线框以某一初速度向右运动,t=0 时导线框的右边恰与磁 场的左边界重合,并以此位置开始计时并作为导线框位移 x 的起点, 随后导线框进入并通过磁场区域.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上述过 程的是( ) 解析:由于线圈以一定初速度进入磁场,则感应电动势为:E= BLv,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则感应电流为:I=E R ;安培力为:F=BIL =B2L2v R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则有 a=B2L2v Rm ,由于 v 减小, 所以 a 也减小.当完全进入磁场后,不受到安培力,所以做匀速直线 运动,当出磁场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与进入磁场相似.而速度与时 间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因此 B 正确,A 错误;线圈进入磁场 时,设某时刻进入磁场的距离为 x,此时线圈的速度为 v,则由动量 定理:-B — ILΔt=mv-mv0 其中 — IΔt=q=BLx R ,则 v=v0-B2L2 Rm x;同 样当完全进入磁场后,不受到安培力,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出磁 场时,速度 v 与位移 x 的关系与进入磁场相似,则选项 D 正确,C 错误. 答案:BD 10.(2018·成都模拟)已知雨滴在空中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 F 阻= kr2v2,其中 k 为比例系数,r 为雨滴半径,v 为运动速率.t=0 时, 雨滴由静止开始沿竖直方向下落.落地前雨滴已做匀速运动且速率为 vm,用 a 表示雨滴的加速度,下列图象不可能正确的是( )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g-kr2v2=ma,速度增大,加速 度减小,当加速度减为零,雨滴做匀速直线运动,mg=kr2v2m,选项 A、B 正确;当最后匀速运动时,有 kr2v2m=mg=ρg·4 3πr3,可得最大 速率与 r成正比,故选项 C 正确,选项 D 错误. 答案:D 11.(2018·遵义模拟)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其中间一根 电场线是直线,一带正电的粒子从直线上的 O 点由静止开始在电场 力作用下运动到 A 点.取 O 点为坐标原点,沿直线向右为 x 轴正方 向,粒子的重力忽略不计.从 O 到 A 运动过程中,下列关于粒子运 动速度 v 和加速度 a 随时间 t 的变化、运动轨迹上电势φ和粒子的动 能 Ek 随位移 x 的变化图线可能正确的是( ) 解析:从 O 到 A 过程中,电场线先是变疏后又变密,所以电场 强度先减小后增大,电场强度越大,单位长度上电势降落的越快,故 电势先减小得慢后减小得快,即斜率先减小后增大,故 C 错误;电 场强度先减小后增大,则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所以加速度先减小后 增大,B 正确;由于电场力对粒子一直做正功,所以速度一直增加, 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斜率先减小后增大,故 A 错误;根据 动能定理可得 Ek=Eqx,所以图象的斜率表示电场强度大小,所以斜 率也应先减小后增大,故 D 错误. 答案:B 12.如图所示.单匝矩形线圈的一半放在有界匀强磁场中,中心 轴线 OO′与磁场边界重合,线圈绕中心轴线按图示方向(从上向下看 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t=0 时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规定电流 方向沿 abcd 为正方向.则下图中能表示线圈内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 规律的是( ) 解析:φ~T 4 内,ab 一侧的线框在磁场中绕 OO′转动产生正弦交 流电,电流方向由楞次定律判断为 dcba 且越来越大.T 4 ~T 2 内,ab 一 侧线框在磁场外,而 dc 一侧线框又进入磁场产生交流电,电流方向 为 dcba 且越来越小,依此类推,可知 i-t 图象为 B. 答案:B 热点三 斜面问题 1.物体在斜面上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μ≥tan θ) 垂直斜面方向上 FN=mgcos θ 沿斜面方向上 Ff=μmgcos θ 2.物体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μ0)的小球在斜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其角速度为ω.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匀强磁场方向一定垂直于斜面向下 B.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为mω q C.未知电场的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 D.未知电场的方向可能垂直于斜面 解析:小球恰在斜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qvB=m v2 r 得到 r=mv qB ,周期得到 T=2πr v =2πm qB =2π ω ,得到 B=mω q ,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指向圆心,结合左手定 则可知,如果顺时针转动,磁场方向垂直向上,如果逆时针转动,磁 场方向是垂直向下,故 A 错误,B 正确;当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 与电场力平衡时,电场力最小,场强最小,则有 Eminq=mgsin θ,得 到 Emin=mgsin θ q ,电场力方向平行斜面向上,而粒子带正电,故电 场线方向沿斜面向上;电场方向平行斜面的分量是沿斜面向上,垂直 斜面的方向也是可以有分量的,故电场的方向(合场强的方向)不一定 垂直于斜面,故 C 错误,D 错误. 答案:B 9.(多选)(2019·乐山模拟)如图所示,长为 L 倾角为θ的光滑绝缘 斜面处于电场中,一带电量为+q 质量为 m 的小球,以初速度 v0 从 斜面底端 A 点开始沿斜面上滑,当到达斜面顶端 B 点时,速度仍为 v0,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 两点间的电压一定等于mgLsin θ q B.若电场是匀强电场,则该电场的电场强度的最小值一定为 mgsin θ q C.小球在 B 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 A 点的电势能 D.若该电场是斜面中点竖直正上方某点的点电荷 Q 产生的,则 Q 一定是正电荷 解析:小球从 A 运动到 B 的过程中:qU-mgLsin θ=1 2mv20- 1 2mv20,所以 U=mgLsin θ q ,A 正确;若电场为匀强电场,由公式 U =Ed,知当两点间的电压一定时,间距越大,电场强度越小,故电 场强度的最小值为 E=U L =mgsin θ q ,B 正确;在上升过程中,重力做 负功,故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A 点的电势能大于 B 点的电 势能,C 错误;若该电场是斜面中点正上方某点的点电荷 Q 产生的, 离电荷远的 A 点电势高,所以 Q 一定是负电荷,D 错误. 答案:AB 10.如图所示,质量为 m 带+q 电荷量的滑块,沿绝缘斜面匀速 下滑,当滑块滑至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区域时,滑块运动的状态为 ( ) A.继续匀速下滑 B.将加速下滑 C.将减速下滑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解析:滑块在电场中受力方向沿着电场线方向,即竖直向下,相 当于滑块的重力变大了,因为滑块开始是匀速下滑的,则摩擦力大小 等于滑块重力沿着斜面向下的分力的大小.故滑块在斜面方向上的合 力为零不改变,所以滑块继续匀速下滑,只有 A 正确. 答案:A 11.(多选)如图所示,倾斜固定的平行光滑导轨与水平面成 37° 角,导轨间距为 0.5 m,电阻不计.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下,磁 感应强度 B=1 T.质量分别为 m1=2×10-2 kg 和 m2=1×10-2 kg 的 导体棒 ab 和 cd 垂直导轨放置,电阻均为 1 Ω,两棒与导轨始终接触 良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 取 10 m/s2,sin 37°=0.6)( ) A.要使 ab 棒或 cd 棒静止不动,另一棒应向下做匀速运动 B.要使 ab 棒或 cd 棒静止不动,另一棒应向上做匀速运动 C.要使 cd 棒静止不动,ab 棒的速度大小是 1.96 m/s D.要使 ab 棒静止不动,则需在平行导轨方向加一个作用于 cd 棒的外力,其大小为 0.18 N 解析:使棒静止不动,需使其所受安培力沿斜面向上且恒定,有 F 安=BIL=B2L2v 2R =mgsin θ,所以另一导体棒应匀速向上运动,故 A 项错误,B 项正确;将已知条件代入上式解得 v=0.48 m/s,故 C 项 错误;对整体应用平衡条件有 F=(m1+m2)gsin θ=0.18 N,故 D 项 正确. 答案:BD 12.如图甲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 ab、cd 与水平面 成θ=30°固定,导轨间距离为 l=1 m,电阻不计,一个阻值为 R0 的 定值电阻与电阻箱并联接在两金属导轨的上端,整个系统置于匀强磁 场中,磁感应强度方向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1 T.现将一质量为 m、不计电阻的金属棒 MN 从图示位置由静止 开始释放,金属棒下滑过程中与导轨接触良好,且始终与导轨保持垂 直,改变电阻箱的阻值 R,测定金属棒的最大速度 vm,得到 1 vm 1 R 的关 系如图乙所示,g 取 10 m/s2.求: (1)金属棒的质量 m 和定值电阻 R0 的阻值; (2)当电阻箱 R 取 2 Ω,且金属棒的加速度为g 4 时,金属棒的速度. 解析:(1)金属棒以速度 vm 下滑时,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 E =Blvm.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E=I RR0 R+R0 , 当金属棒以最大速度 vm 下滑时,由平衡条件得 BIl-mgsin θ=0, 解得 1 vm = B2l2 mgsin θ·1 R + B2l2 mgsin θ· 1 R0 . 由 1 vm 1 R 图象可得 B2l2 mgsin θ =1, B2l2 mgsin θ· 1 R0 =0.5, 解得 m=0.2 kg, R0=2 Ω; (2)设此时金属棒下滑的速度为 v,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 E′ =I′ RR0 R+R0 , E′=Blv, 当金属棒下滑的加速度为g 4 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 θ-BI′l=ma, 解得 v=0.5 m/s. 答案:(1)0.2 kg 2 Ω (2)0.5 m/s 热点四 绳杆模型 1.绳杆模型的特点 模型 形变情况 施力与受力 方向 大小变化 轻绳 微小形变 可忽略 能施拉力 始终沿绳 可突变 弹性 绳 明显形变 能施拉力 沿绳 收缩方向 渐变 杆 长度几乎不变 能压能拉 不一定沿杆 可突变 2.连接体受力平衡中的绳杆模型 无论是轻绳还是轻杆,都要先进行整体或局部的受力分析,然后 再通过共点力平衡求解. 3.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的绳杆模型 (1)通常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只涉及最高点或最低点的分析,在 这两个点有 F 合=F 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列出动力学方程即可求解. (2)研究临界问题时,要牢记“绳模型”中最高点速度 v≥ gR, “杆模型”中最高点速度 v≥0 这两个临界条件. 题型(一) 绳或杆关联的连接体模型 演练冲关 1.如图所示,一个长直轻杆两端分别固定一个小球 A 和 B,两球 质量均为 m,两球半径忽略不计,杆的长度为 l.先将杆 AB 竖直靠放 在竖直墙上,轻轻振动小球 B,使小球 B 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向 右滑动,不计一切摩擦,当小球 A 沿墙下滑距离为 1 2l 时,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小球 A 和 B 的速度都为1 2 gl B.小球 A 和 B 的速度都为1 2 3gl C.小球 A、B 的速度分别为1 2 3gl和1 2 gl D.小球 A、B 的速度分别为1 2 gl和1 2 3gl 解析:设小球 A 向下的速度为 v1,小球 B 水平向右的速度为 v2, 则它们沿杆方向的分速度是相等的,即 v1sin 30°=v2cos 30°,得 v1 = 3v2,则选项 A、B 错误;又因为杆下滑时机械能守恒,故 mgl =mg×l 2 +1 2mv21+1 2mv22,联立两式解得 v2=1 2 gl,v1=1 2 3gl,选项 C 正确,D 错误. 答案:C 2.(多选)(2017·天津卷)如图所示,轻质不可伸长的晾衣绳两端 分别固定在竖直杆 M、N 上的 a、b 两点,悬挂衣服的衣架挂钩是光 滑的,挂于绳上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只人为改变一个条件,当衣架静 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的右端上移到 b′,绳子拉力不变 B.将杆 N 向右移一些,绳子拉力变大 C.绳的两端高度差越小,绳子拉力越小 D.若换挂质量更大的衣服,则衣架悬挂点右移 解析:绳的右端上下移动及改变绳子两端高度差都不会改变两部 分绳间的夹角,A 正确,C 错误;两绳间的夹角与衣服的质量大小无 关,D 错误;将杆 N 向右移一些,两部分绳间的夹角变大,绳子拉 力变大,B 正确. 答案:AB 3.(多选)(2018·合肥质检)如图所示,倾角为 30°的足够长斜面与 水平面平滑相连,水平面上用轻杆连接的小球A、B以速度v0= gl 向 左运动,小球质量均为 m,杆长为 l,当小球 B 到达斜面上某处 P 时 速度为零.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 与水平面的高度差为l 4 B.P 与水平面的高度差为l 2 C.两球上滑过程中杆对 A 球所做的功为mgl 6 D.两球上滑过程中杆对 A 球所做的功为mgl 4 解析:设 B 沿斜面上滑的距离为 x;则由机械能守恒可得 2×1 2mv20 =mgxsin 30°+mg(x+l)sin 30°,解得 x=1 2l,则 P 与水平面的高度差 为 h=xsin 30°=1 4l,选项 A 正确,B 错误;由动能定理,两球上滑 过程中杆对 A 球所做的功满足:W-mg l+1 2l sin 30°=0-1 2mv20,解 得 W=mgl 4 ,选项 C 错误,D 正确. 答案:AD 4.(2018·苏州调研)一根轻质杆长为 2l,可绕固定于中点位置处 的轴在竖直面内自由转动,杆两端固定有完全相同的小球 1 和小球 2, 它们的质量均为 m,带电荷量分别为+q 和-q,整个装置放在如图 所示的关于竖直线对称的电场中.现将杆由水平位置静止释放,让小 球 1、2 绕轴转动到竖直位置 A、B 两点,设 A、B 间电势差为 U, 该过程中( ) A.小球 2 受到的电场力减小 B.小球 1 电势能减少了 1 2qU C.小球 1、2 的机械能总和增加了 qU+mgl D.小球 1、2 的动能总和增加了 qU 解析:由题图可知,将杆由水平位置静止释放,让小球 1、2 绕 轴转动到竖直位置 A、B 两点,小球 2 位置的电场线变密,电场强度 变大,故小球 2 受到的电场力增大,故 A 错误;根据 U=Ed,小球 1 前后位置电势差小于 1 2U,所以小球 1 的电势能减少量小于 1 2qU, 故 B 错误;对于小球 1、2 作为整体,重力势能不变,电场力做功, 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小球 1、2 的动能总和增加了 qU,所以小球 1、2 的机械能总和增加了 qU,故 C 错误,D 正确. 答案:D 5.(多选)如图所示,一弹性轻绳(绳的弹力与其伸长量成正比) 穿过固定的光滑圆环 B,左端固定在 A 点,右端连接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A、B、C 在一条水平线上,弹性绳自然长度为 AB.小球穿 过竖直固定的杆,从 C 点由静止释放,到 D 点时速度为零,C、D 两 点间距离为 h.已知小球在 C 点时弹性绳的拉力为mg 2 ,g 为重力加速 度,小球和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5,弹性绳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从 C 点运动到 D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gh 2 B.若在 D 点给小球一个向上的速度 v,小球恰好回到 C 点,则 v= gh C.若仅把小球质量变为 2m,则小球到达 D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gh D.若仅把小球质量变为 2m,则小球向下运动到速度为零时的 位置与 C 点的距离为 2h 解析:设小球向下运动到某一点 E 时,如图甲所示,弹性绳伸 长量为 BE=x,BC=x0,弹性绳劲度系数为 k,∠BEC=θ,则弹力 为 kx,弹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为 kxsin θ=kx0=mg 2 ,故在整个运动 过程中,小球受到的摩擦力恒为μ·mg 2 =mg 4 ,从 C 点运动到 D 点的过 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gh 4 ,选项 A 错误;若在 D 点给小球一个向 上的速度 v,小球恰好回到 C 点,则小球从 C 点到 D 点过程有 mgh -W 弹-1 4mgh=0,从 D 点返回 C 点的过程中有-mgh+W 弹-1 4mgh =0-1 2mv2,联立解得 v= gh,选项 B 正确;从 C 点到 D 点的过程, 小球质量为 m 时,有 mgh-W 弹-mgh 4 =0,小球质量为 2m 时,有 2mgh-W 弹-mgh 4 =2mv21 2 ,v1= gh,选项 C 正确;弹力的竖直分力 跟从 C 点开始下降的高度成正比,如图乙所示,设小球质量为 2m 时, 下降 h′高度时速度变为零,根据动能定理有 2mg·h′-1 4mg·h′-W′弹 =0,由图可知,W′弹= h′ h 2 ·W 弹,结合 mgh-W 弹-1 4mgh=0,有 h′ =7 3h>2h 故选项 D 错误. 答案:BC 6.如图所示,一长为 6L 的轻杆一端连着质量为 m 的小球,另 一端固定在铰链 O 处(轻杆可绕铰链自由转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 一端系于轻杆的中点,另一端通过轻小定滑轮连接在质量 M=12m 的小物块上,物块放置在倾角θ=30°的斜面上.已知滑轮距地面 A 点的距离为 3L,铰链 O 距离 A 点的距离为 L,不计一切摩擦.整个 装置由图示位置静止释放,当轻杆被拉至竖直位置时,求: (1)物块与小球的速度大小之比; (2)小球对轻杆在竖直方向时的作用力大小; (3)此过程中轻绳对轻杆做的功. 解析:(1)当轻杆被拉至竖直位置时,设物块的速度为 v,小球的 速度为 v′,由于物块此时的速度与轻杆中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根 据杆上各点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可知,小球的速度 v′=2v,则 v∶ v′=1∶2; (2)根据几何关系可知,物块下滑的距离为 x=4L,对 m 和 M 组 成的系统,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g·xsin θ-mg·6L=1 2Mv2+1 2mv′2, 解得 v=3 2 gL. 小球在最高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F=mv′2 6L ,解得 F=1 2mg.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对轻杆在竖直方向的作用力大小为 F′ =1 2mg; (3)对轻杆,由动能定理 W-mg·6L=1 2mv′2, 解得 W=21 2 mgL. 答案:(1)1∶2 (2)1 2mg (3)21 2 mgL 题型(二) 圆周运动中的绳杆模型 演练冲关 7.如图所示,长为 L 的轻杆一端固定质量为 m 的小球,另一端 固定转轴 O.现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P 为圆周轨道的最 高点.不计转轴摩擦,若小球通过圆周轨道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9 2gL,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到达 P 点时的速度等于1 2 gL B.小球不能到达 P 点 C.小球能到达 P 点,且在 P 点受到轻杆向上的弹力 D.小球能到达 P 点,在 P 点受到轻杆的作用力为零 解析: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2L+1 2mv2=1 2mv2P,得 vP= 2gL 2 ,A、B 错误;设小球在最高点 时,杆对它的弹力方向向下,则 mg+F=mv2P L ,可得 F=-1 2mg,则 轻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向上,C 正确,D 错误. 答案:C 8.(2019·保定模拟)如图所示,两根细线 AC、BC 一端系在竖直 杆上,另一端共同系着质量为 m 的小球,当系统绕竖直杆以角速度ω 水平旋转时,两根细线均处于伸直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一定受到三个力作用 B.小球可能受两个力作用 C.增大角速度,细线 AC 的拉力减小,BC 的拉力增加 D.增大角速度,细线 AC 的拉力增加,BC 的拉力减小 解析:小球可能受重力和上面细线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下面 细线的拉力为零,故 B 正确,A 错误;小球做圆周运动,在竖直方 向上的合力为零,若两根细线均有拉力,可知上面细线的拉力大于下 面细线的拉力,设细线 AC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细线 BC 与竖直 方向的夹角为α,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在竖直方向有:FTACcos θ= mg+FTBCcos α,根据向心力公式则有:FTAC sin θ+FTBCsin α=mω2r, 可知当ω增大时,所需的向心力增大,细线 BC 和 AC 的拉力都增大, 故 C、D 错误. 答案:B 9.(2019·汕头模拟)如图所示,在固定的水平杆上,套有质量为 m 的光滑圆环,轻绳一端拴在环上,另一端系着质量为 M 的木块, 现有质量为 m0 的子弹以大小为 v0 的水平速度射入木块并立刻留在木 块中,重力加速度为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射入木块后的瞬间,速度大小为 m0v0 m0+m+M B.子弹射入木块后的瞬间,绳子拉力等于(M+m0)g C.子弹射入木块后的瞬间,环对轻杆的压力大于(M+m+m0)g D.子弹射入木块之后,圆环、木块和子弹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解析:子弹射入木块后的瞬间,子弹和木块系统的动量守恒,则 m0v0=(M+m0)v1,解得速度大小为 v1= m0v0 m0+M ,故 A 错误;子弹射 入木块后的瞬间,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T-(M+m0)g=(M+m0)v21 l 可知绳子拉力大于(M+m0)g,故 B 错误;子弹射入木块后的瞬间, 对子弹、木块和圆环整体 FN=FT+mg>(M+m+m0)g,故 C 正确; 子弹射入木块之后,圆环、木块和子弹构成的系统只在水平方向动量 守恒,故 D 错误. 答案:C 10.(2019·河南省六市联考)如图甲所示的“襄阳砲”是古代军队 攻打城池的装置,其实质就是一种大型抛石机,图乙是其工作原理的 简化图.将质量 m=10 kg 的石块,装在与转轴 O 相距 L=5 m 的长 臂末端口袋中,最初静止时长臂与水平面的夹角α=30°,发射时对短 臂施力使长臂转到竖直位置时立即停止运动,石块靠惯性被水平抛 出,落在水平地面上.若石块落地位置与抛出位置间的水平距离 x= 20 m,不计空气阻力,g 取 10 m/s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石块抛出后运动时间为 3 2 s B.石块被抛出瞬间的速度大小20 3 2 m/s C.石块即将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500 6 W D.石块落地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15 m/s 解析:石块被抛出后做平抛运动 h=L+Lsin α,竖直方向 h= 1 2gt2,可得 t= 6 2 s,故 A 错误;石块被抛出后做平抛运动,水平方 向 x=v0t,可得 v0=20 6 3 m/s,故 B 错误;石块即将落地时重力的 瞬时功率为 P=mgvy=mg·gt=500 6 W,故 C 正确;石块落地的瞬 时速度大小为:v= v20+(gt)2= 5 50 3 m/s,故 D 错误. 答案:C 11.(多选)(2019·保定模拟)如图所示,半径为 R 的竖直光滑圆轨 道与光滑水平面相切,质量均为 m 的小球 A、B 与轻杆连接,置于 圆轨道上,A 与圆心 O 等高,B 位于 O 的正下方,它们由静止释放, 最终在水平面上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滑过程中 A 的机械能守恒 B.当 A 滑到圆轨道最低点时,轨道对 A 的支持力大小为 2mg C.下滑过程中重力对 A 做功的功率一直增加 D.整个过程中轻杆对 B 做的功为 1 2mgR 解析:下滑过程中杆对 A 有力的作用,并且这个力对 A 做负功, 所以 A 的机械能不守恒,故 A 项错误;将 A、B 看作整体进行分析, 机械能守恒,当 A 滑到圆轨道最低点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得 1 2·2mv2=mgR,最低点时由支持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则有 FN-mg=mv2 R ,所以轨道对 A 的支持力大小为 2mg,故 B 项正确; 开始时重力做功功率为零,最后到水平面,速度方向水平,重力做功 功率仍为零,所以重力做功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故 C 项错误;A 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得1 2·2mv2=mgR,所以得 B 的 动能增加量即轻杆对 B 做的功为 1 2mgR,故 D 项正确. 答案:BD 12.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m 和 2m 的 A、B 两个小球用长为 2R 的绝缘轻杆连接在一起,放在竖直平面内半径为 R 的光滑圆形绝缘 轨道的内壁,整个装置处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为 E.A 球不带电,B 球带正电,开始时 A 球处在与圆心等高的位置,现由 静止释放 A、B 小球,B 球刚好能到达轨道右侧与圆心等高的位置, 求: (1)B 球带电量; (2)当 A 球下降高度为R 2 时,轻杆对 B 球做的功; (3)两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最大速度的大小. 解析:(1)对两球组成的系统,由动能定理可得 mgR+qER-2mgR =0-0, 解得 q=mg E ; (2)A 球下降高度为R 2 时,OA 连线转过 30°,AB 在运动的过程中, 速度大小始终相等,由动能定理可得 mgRsin 30°+qERsin 30°-2mgR(1-cos 30°)=1 2mv2+1 2 ×2mv2 -0, 解得1 2 ×2mv2=2( 3-1)mgR 3 , 设杆对 B 做的功为 W,由动能定理 W+qERsin 30°-2mgR(1- cos 30°)=1 2 ×2mv2-0, 解得 W= 5-2 3 6 mgR; (3)由动能定理得 mgRsin θ+qERsin θ-2mgR(1-cos θ)=1 2mv′2 +1 2 ×2mv′2-0. 整理可得 v′=2 gR[ 2sin(θ+45°)-1] 3 , 当θ=45°时,有最大速度 vmax=2 ( 2-1)gR 3 . 答案:(1)q=mg E (2)W= 5-2 3 6 mgR (3)vmax=2 ( 2-1)gR 3 热点五 弹簧模型 1.弹簧模型的问题特点 弹簧模型考查范围很广,变化较多,是考查学生推理、分析综合 能力的热点模型,主要是围绕胡克定律进行,弹力的大小为变力,引 起的物体的加速度、速度、动量、动能等变化不是简单的单调关系, 处理变速问题时要分析物体的动态过程,这些复杂的运动过程中间所 包含的隐含条件难以挖掘,往往有临界值,造成解题难点. 2.弹簧模型的解题策略 (1)力学特征:因软质弹簧的形变发生过程需要一段时间,在瞬 间内形变量可以认为不变,因此,在分析瞬时变化时,可以认为弹簧 的弹力不突变. (2)过程分析:弹簧的弹力是一种由形变决定大小和方向的力.当 题目中出现弹簧时,首先要注意弹力的大小与方向要与形变相对应, 从弹簧的形变分析入手,先确定弹簧原长位置、现长位置、平衡位置 等,找出形变量 x 与物体空间位置变化的几何关系,分析形变所对应 的弹力大小、方向,结合物体受其他力的情况来分析物体运动状态. (3)功能关系:在求弹簧的弹力做功时,该变力随形变量为线性 变化,可以先求平均力,再用功的定义进行计算,也可根据动能定理 和功能关系求解.同时要注意弹力做功等于弹性势能增量的负值,因 此在求弹力的功或弹性势能的变化量时,一般从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 角度来求解. (4)临界分析:弹簧一端关联物体、另一端固定时,当弹簧伸长 到最长或压缩到最短时,物体速度有极值,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此 时也是物体速度方向发生改变的时刻;若关联物与接触面间光滑,当 弹簧恢复原长时,物体速度最大,弹性势能为零;若关联物与接触面 间粗糙,物体速度最大时弹力与摩擦力平衡,此时弹簧并没有恢复原 长,弹性势能也不为零. 3.弹簧模型的主要问题 (1)与弹簧关联物体受力变化前后的加速度问题. (2)与弹簧关联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分离临界问题. (3)与弹簧关联物体的碰撞问题. (4)与电磁学综合的弹簧问题. 题型(一) 弹簧的临界问题 演练冲关 1.(2018·太原模拟)质量之比为 2∶1 的球 A、B,由轻质弹簧相 连后再用细线悬挂在正在竖直向上做匀速运动的电梯内,细线承受的 拉力为 F;某时刻突然剪断细线,则在细线剪断的瞬间,A、B 球的 加速度分别为( ) A.aA=g,aB=g B.aA=0,aB=0.5g C.aA=1.5g,aB=0 D.aA=0.5g,aB=1.5g 解析:设球 B 的质量为 m,匀速运动时,细线的拉力 F=3mg; 当突然剪断细线时,因弹簧的弹力不突变,故此时 B 的加速度仍为 零,即 aB=0;A 受的合外力等于 F=3mg,则 A 的加速度为 aA=3mg 2m =1.5g,故 C 正确. 答案:C 2.(2018·济宁质检)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为 1 kg 的木块 A,其左右两侧与轻弹簧相连,弹簧另一端都通过轻绳跨过定 滑轮挂着两个质量均为 0.5 kg 的钩码,滑动摩擦不计,两钩码间用轻 绳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将右侧两钩码间的轻绳剪断,在剪断 轻绳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 取 10 m/s2)( ) A.左侧两钩码的加速度大小为 2 m/s2,方向竖直向下 B.右侧上方钩码的加速度大小为 10 m/s2,方向竖直向上 C.木块 A 的加速度大小为 5 m/s2,方向水平向左 D.右侧下方钩码的加速度为零 解析:在剪断右侧两钩码间的轻绳的瞬间,由于弹簧的弹力不能 突变,则木块 A 仍然静止不动,左侧两钩码的加速度仍然为零,故 选项 A、C 错误;对右侧上方的钩码,剪断轻绳后,合力为 F=mg =5 N,方向向上,则加速度为 a=F m =10 m/s2,方向竖直向上,选项 B 正确;右侧下方钩码将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为 g,选项 D 错误. 答案:B 3.(多选)如图所示,绝缘材料制作的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 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端与带电量为+q的滑块A连接, 滑块 B 不带电且绝缘,滑块 A、B 均位于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滑块 A、B 的质量相等,滑块 A 与 B 接触而不粘连,整个装置处于匀强电 场中,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 E,最初场强方向水平向左,此时整个 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突然将电场方向变为水平向右,场强大小不变, 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两滑块在某处分离(A、B 视为质点),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 ) A.两滑块分离时弹簧的形变量是qE k B.两滑块分离时弹簧的形变量是2qE k C.滑块 B 获得的最大动能是(qE)2 2k D.滑块 B 获得的最大动能是(qE)2 k 解析:A、B 一起向右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对整体分析 qE-kx=2ma, 对 B 分析 FAB=ma, 两滑块分离时,FAB=0,加速度为零, 由此得弹簧的伸长量 x=qE k , 分离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最初位置弹簧的弹性势能相等, 所以有 qE·2x=1 2·2mv2, B 获得的最大动能为 EkB=1 2mv2, 由此得 EkB=(qE)2 k .故 A、D 正确,B、C 错误. 答案:AD 4.如图所示,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连接一质量为 m 的重物,先 由托盘 M 托住 m,使弹簧比自然长度缩短 L,然后由静止开始以加 速度 a 匀加速向下运动.已知 ax2,因此 m2gsin θμmgcos α, 物块刚与弹簧接触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仍为零,仍有 mgsin α>μmgcos α,物块继续向下加速,动能仍在增大,所以此瞬间动能不是最大, 当物块的合力为零时动能才最大,即物块的最大动能等于重力与摩擦 力、弹簧弹力对物块做功之和,故 A、B 错误;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 定律知,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整个过程中物块减少的重力势能与 产生的内能之差,而内能等于物块克服摩擦力做功,则弹簧的最大弹 性势能等于整个过程中物块减少的重力势能与摩擦力对物块做功之 和,故 C 正确;若将物块从离弹簧上端 2s 处由静止释放,下滑过程 中物块动能最大的位置不变,弹性势能不变,设为 Ep,此位置弹簧 的压缩量为 x,根据功能关系得,将物块从离弹簧上端 s 的斜面处由 静止释放,下滑过程中物块的最大动能为 Ekm=mg(s+x)sin α- μmg(s+x)cos α-Ep,将物块从离弹簧上端 2s 处由静止释放,下滑过 程中物块的最大动能为 Ekm′=mg·(2s+x)sin α-μmg·(2s+x)cos α- Ep,而 2Ekm=mg(2s+2x)sin α-μmg(2s+2x)cos α-2Ep=[mg(2s+ x)sin α-μmg(2s+x)cos α-Ep]+(mgxsin α-μmgxcos α-Ep)=Ekm′ +(mgxsin α-μmgxcos α-Ep),由于在物块接触弹簧到动能最大的过 程中,物块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弹簧的弹性势能和物块的动能, 则根据功能关系得 mgxsin α-μmgxcos α>Ep,即 mgxsin α-μmgxcos α-Ep>0,所以得 Ekm′<2Ekm,故 D 正确. 答案:CD 题型(三) 弹簧的综合类问题 9.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质量均为 m 的物块 A 和 B,B 上固 定一轻质弹簧,B 静止,A 以速度 v0 水平向右运动,从 A 与弹簧接 触至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 ) A.A、B 的动量变化量相同 B.A、B 的动量变化率相同 C.A、B 系统的总动能保持不变 D.A、B 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解析:两物体相互作用过程中系统的合外力为零,系统的总动量 守恒,则 A、B 动量变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动量变化量不 同.故 A 错误,D 正确;由动量定理 Ft=Δp 可知,动量的变化率等 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A、B 两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所受的合外力不同,则动量的变化率不同,故 B 错误;A、B 系 统的总机械能不变,弹性势能在变化,则总动能在变化,故 C 错误. 答案:D 10.(多选)(2018·广东一模)如图所示,两根间距为 L、足够长的 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导轨上横放着两根电阻均为 R 的相同导体棒 ab、cd 与导轨构成矩形回路.导体棒 ab 中点与一端 固定的轻质弹簧连接,弹簧劲度系数为 k,整个装置置于竖直向下、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的匀强磁场中.导体棒 cd 在水平向右的外力作 用下以大小为 v0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导轨及接触电阻不计,当导 体棒 ab 稳定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回路中有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B.回路中的感应电流为BLv0 R C.外力的功率为B2L2v20 R D.弹簧被拉伸的长度为B2L2v0 2kR 解析:回路的磁通量增加,根据楞次定律知回路中有逆时针方向 的感应电流,A 正确;回路中的感应电流为 I= E 2R =BLv0 2R ,故 B 错 误;当导体棒 ab 稳定时,外力的功率等于回路的电功率,为 P=IE =B2L2v20 2R ,故 C 错误;当导体棒 ab 稳定时,有 BIL=kx,联立计算 得出 x=B2L2v0 2kR ,所以 D 正确. 答案:AD 11.(多选)(2018·江苏调研)如图所示,一轻弹簧直立于水平面上, 弹簧处于原长时上端在 O 点,将一质量为 M 的物块甲轻放在弹簧上 端,物块下降到 A 点时速度最大,下降到最低点 B 时加速度大小为 g,O、B 间距为 h.换用另一质量为 m 的物块乙,从距 O 点高为 h 的 C 点静止释放,也刚好将弹簧压缩到 B 点.不计空气阻力,弹簧始 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则上述过程中( ) A.弹簧最大弹性势能为 Mgh B.乙的最大速度为 2gh C.乙在 B 点加速度大小为 2g D.乙运动到 0 点下方h 4 处速度最大 解析:对于物块甲的过程,根据能量守恒可知,弹簧压缩到 B 点时的弹性势能等于甲的重力势能的变化即 Mgh,物块乙也刚好将 弹簧压缩到 B 点,所以弹簧最大弹性势能为 Mgh,故 A 正确;当乙 下落到 O 点时,根据动能定理:mgh=1 2mv2,解得:v= 2gh,此时 开始压缩弹簧,但弹簧弹力为零,所以物块将继续加速直到弹力等于 重力时速度达到最大,所以乙的最大速度大于 2gh,故 B 错误;根 据能量守恒有 Mgh=mg·2h,则 m=1 2M,在 B 点对 M 根据牛顿第二 定律有:F-Mg=Mg,对 m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联 立以上各式可得:a=3g,故 C 错误;设弹簧劲度系数为 k,在最低 点有:kh=2Mg=4mg,即 kh 4 =mg,可得乙运动到 O 点下方h 4 处速度 最大,故 D 正确. 答案:AD 12.如图所示,间距为 L、光滑的足够长的金属导轨(金属导轨的 电阻不计)所在斜面倾角为α,两根同材料、长度均为 L、横截面均为 圆形的金属棒 CD、PQ 放在斜面导轨上,已知 CD 棒的质量为 m、 电阻为 R,PQ 棒的圆截面的半径是 CD 棒圆截面半径的 2 倍.磁感 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向上,两根劲度系数均 为 k、相同的弹簧一端固定在导轨的下端,另一端连着金属棒 CD.开 始时金属棒 CD 静止,现用一恒力平行于导轨所在平面向上拉金属棒 PQ,使金属棒 PQ 由静止开始运动,当金属棒 PQ 达到稳定时,弹簧 的形变量与开始时相同,已知金属棒 PQ 从开始运动到稳定的过程中 通过 CD 棒的电荷量为 q,此过程可以认为 CD 棒缓慢地移动,已知 题设物理量符合qRk BL =4 5mgsin α的关系式,求此过程中(要求结果均用 mg、k、α来表示): (1)CD 棒移动的距离; (2)PQ 棒移动的距离; (3)恒力所做的功. 解析:PQ 棒的半径是 CD 棒的 2 倍,PQ 棒的横截面积是 CD 棒 横截面积的 4 倍,PQ 棒的质量是 CD 棒的质量的 4 倍,所以,PQ 棒 的质量 m′=4m,由电阻定律可知 PQ 棒的电阻是 CD 棒电阻的1 4 即 R′ =R 4 ,两棒串联的总电阻为 R0=R+R 4 =5R 4 . (1)开始时弹簧是压缩的,当向上的安培力增大时,弹簧的压缩 量减小,当安培力等于 CD 棒重力平行于斜面的分量时,弹簧恢复到 原长,安培力继续增大,弹簧伸长,由题意可知,当弹簧的伸长量等 于开始的压缩量时达到稳定状态,此时的弹力与原来的弹力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两弹簧向上的弹力等于 CD 棒重力沿斜面的分量,即 2Fk=mgsin α,即 2kΔx=mgsin α,弹簧的形变量为Δx=mgsin α 2k ,故 CD 棒移动的距离ΔxCD=2Δx=mgsin α k . (2)在达到稳定过程中两棒之间距离增大Δx,由两金属棒组成的 闭合回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为 E-=BΔS Δt = BL·Δx Δt ,感应电流为 I-= E- R0 =4BLΔx 5RΔt ,所以,回路中通过的电荷量, 即 CD 棒中的通过的电荷量为 q= I-Δt=4BLΔx 5R ,由此可得两棒距离 增大值为Δx=5qR 4BL ,PQ 棒沿导轨上滑距离应为 CD 棒沿斜面上滑距 离和两棒距离增大值之和,PQ 棒沿导轨上滑距离为ΔxPQ=Δx+ΔxCD =5qR 4BL +mgsin α k =2mgsin α k ; (3)CD 棒受力平衡,安培力为 FB=mgsin α+2Fk=2mgsin α. 金属棒 PQ 达到稳定时,它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向上的恒力等于 向下的安培力和重力平行于斜面的分量,即恒力 F=FB+m′gsin α= 6mgsin α , 恒 力 做 功 为 W = FΔxPQ = 6mgsin α· 2mgsin α k = 12(mgsin α)2 k 答案:(1)mgsin α k (2)2mgsin α k (3)12(mgsin α)2 k 热点六 数学方法的应用 所谓数学方法,就是要把客观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用数学语 言表达出来,进行推导、演算和分析,以形成对问题的判断、解释和 预测.实际上每个物理问题的分析、处理过程都是数学方法运用的过 程.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数学方法. 题型(一) 正弦定理法 在同一个三角形△ABC 中,三角形的边长与所对角的正弦比值 相等,即 AB sin C = AC sin B = BC sin A.三个力平衡时合力为零,这三个力的矢 量可构成箭头首尾相接的矢量三角形,利用正弦定理的方法可求得未 知力. 演练冲关 1.(2019·黑龙江模拟)如图所示,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 环上 O 点固定着一光滑小圆环,一穿过小圆环的轻绳两端系着带孔 小球 P、Q,且小球 P、Q 穿在大圆环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已 知小球 P、Q 的连线恰好为圆环的水平直径,且图中夹角θ=37°.若小 圆环和小球 P、Q 的大小均忽略不计,则 P、Q 两球的质量比为( ) A.3∶5 B.3∶4 C.4∶5 D.4∶3 解析:由于 P、Q 的连线恰好为圆环的水平直径,则环对小球 P、 Q 的弹力恰好水平向外,而 O 点固定的是一光滑圆环,则绳对 P、对 Q 的拉力相等,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图可知,mPg=FTcos θ,mQg =FTsin θ,则mP mQ =cos θ sin θ =4 3 ,故 D 正确. 答案:D 2.两条等长绝缘细线一端悬挂在同一点 O,另一端分别拴有两带 电小球 A、C,两球静止时如图所示.若此时∠AOC=90°,∠AOB =θ,则两带电小球的质量比为( ) A.tan θ B. 1 tan θ C.sin θ D. 1 sin θ 解析:对 A 球由正弦定理得 mAg sin 45° = F 库 sin θ ,对 B 球由正弦定理 得 mBg sin 45° = F 库 cos θ ,解得mAg mBg = 1 tan θ. 答案:B 3.如图所示,在一水平长木板上放一木块 P 缓慢抬起木板的右 端,木块 P 和木板始终相对静止,则( ) A.木块受到木板的支持力减小、摩擦力减小 B.木块受到木板的支持力增大、摩擦力增大 C.木块受到木板的作用力大小不变、方向不变 D.木块受到木板的作用力大小变化、方向变化 解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沿斜面向 上的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开始滑动前,物体受力平衡,所以摩擦力和 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相等,即 Ff=mgsin α,所以夹角增大的过程 中,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一直在增大;木块受到的支持力 FN=mgcos α, 因为运动过程中,夹角增大,故支持力减小;故 A、B 错误;因为木 块一直处于平衡状态,故木块受到的作用力始终等于重力,故木块受 到木板的作用力大小不变、方向不变,所以 C 正确,D 错误. 答案:C 题型(二) 函数极值法 (1)利用三角函数求极值. 三角函数:y=acos θ+bsin θ, y=acos θ+bsin θ= a2+b2sin(θ+α),其中α=arctana b , 当α+θ=90°时,有极值 ym= a2+b2; (2)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 二次函数:y=ax2+bx+c, 当 x=- b 2a 时,有极值 ym=4ac-b2 4a (若二次项系数 a>0,y 有极 小值;若 a<0,y 有极大值); (3)均值不等式. 对于两个大于零的变量 a、b,若其和 a+b 为一定值 p,则当 a =b 时,其积 ab 取得极大值p2 4 ;对于三个大于零的变量 a、b、c,若 其和 a+b+c 为一定值 q,则当 a=b=c 时,其积 abc 取得极大值 q3 27. 演练冲关 4.(多选)水平地面上有一木箱,木箱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0<μ<1).现对木箱施加一拉力 F,使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设 F 的 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θ,如图所示,在θ从 0°逐渐增大到 90°的过程中, 木箱的速度保持不变,则( ) A.F 先减小后增大 B.F 一直增大 C.F 的功率减小 D.F 的功率不变 解析:由于木箱保持速度不变,可知木箱处于平衡状态,则 Fcos θ-μ(mg-Fsin θ)=0,解得 F= μmg cos θ+μsin θ ,由三角函数知识可整 理为 F= μmg 1+μ2sin(θ+φ),角φ为定值,可得θ从 0°逐渐增大到 90° 的过程中,F 先减小后增大,A 正确,B 错误;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 有 PF=Fvcos θ= μmgv 1+μtan θ ,由于θ从 0°逐渐增大到 90°,结合数学 知识可得功率不断减小,C 正确,D 错误. 答案:AC 5.如图所示,一小球从光滑曲面由静止释放,离开轨道末端后做 平抛运动,最后撞到离轨道末端水平距离为 d 的竖直墙壁上,要使小 球撞到墙壁时的速度最小,小球由静止释放的高度 h 为( ) A.d B.d 2 C.d 3 D.2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平抛运动的理解.小球从 h 高的光滑曲面 滑下,由机械能守恒,mgh=1 2mv20,可知水平抛出速度 v0= 2gh; 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有 t= x v0 = d 2gh ,竖直方向做自 由落体运动,竖直方向速度:vy=gt= gd 2gh ;合速度 v 合= v20+v2y= ( 2gh)2+ gd 2gh 2= 2gh- gd 2gh 2+2gd.要使小球撞到墙 壁时的速度最小,必有 2gh- gd 2gh =0,即 h=d 2.所以 B 正确. 答案:B 6.如图所示,一质量 m=0.4 kg 的小物块,以 v0=2 m/s 的初速 度,在与斜面成某一夹角的拉力 F 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 动,经 t=2 s 的时间物块由 A 点运动到 B 点,A、B 之间的距离 L= 10 m.已知斜面倾角θ=30°,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 3 . 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 (1)求物块加速度的大小及到达 B 点时速度的大小; (2)拉力 F 与斜面夹角多大时,拉力 F 最小?拉力 F 的最小值是 多少? 解析:(1)设物块加速度的大小为 a,到达 B 点时速度的大小为 v, 由运动学公式得 L=v0t+1 2at2,① v=v0+at.② 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得 a=3 m/s2,③ v=8 m/s;④ (2)设物块所受支持力为 FN,所受摩擦力为 Ff,拉力与斜面间的 夹角为α,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cos α-mgsin θ-Ff=ma,⑤ Fsin α+FN-mgcos θ=0,⑥ 又 Ff=μFN.⑦ 联立⑤⑥⑦式得 F=mg(sin θ+μcos θ)+ma cos α+μsin α .⑧ 由数学知识得 cos α+ 3 3 sin α=2 3 3 sin(60°+α),⑨ 由⑧⑨式可知对应 F 与斜面最小的夹角α=30°.⑩ 联立③⑧⑩式,代入数据得 F 的最小值 Fmin=13 3 5 N. 答案:(1)3 m/s2 8 m/s (2)30° 13 3 5 N 题型(三) 微元法 利用微分思想的分析方法称为微元法.它是将研究对象(物体或 物理过程)进行无限细分,再从中抽取某一微小单元进行讨论,从而 找出被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的一种思想方法.微元法解题的思维过程 如下: (1)选择恰当的微元作为研究对象.微元可以是一小段线段、圆 弧或一小块面积,也可以是一个小体积或一小段时间等,但必须具有 整体对象的基本特征. (2)将微元模型化(如视为点电荷、质点、匀速直线运动、匀速转 动等),并运用相关的物理规律得出这个微元与整体对象之间的关联. (3)将一个微元的解答结果推广到其他微元,并充分利用各微元 间的对称关系、矢量方向关系、近似极限关系等,对各微元的求解结 果进行叠加,以求得整体量的合理解答. 演练冲关 7.在竖直平面内固定一半径为 R 的金属细圆环,质量为 m 的金 属小球(视为质点)通过长为 L 的绝缘细线悬挂在圆环的最高点.当圆 环、小球都带有相同的电荷量 Q(Q>0,未知)时,发现小球在垂直圆 环平面的对称轴上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已知静电力常量为 k.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荷量 Q= mgL3 kR B.电荷量 Q= mg(L2-r2)3/2 C.细线对小球的拉力 FT=mgR L D.细线对小球的拉力 FT= mgL L2-R2 解析:取圆环上电荷元Δq 来分析,再取关于圆心对称的电荷元 Δq,这两个对称电荷元在垂直圆环平面的对称轴上产生的合场强水 平向右.对所有电荷元的场强求和,可以求得合场强 E=∑kΔq L2 cos θ, 所以小球受到的库仑力 F=kQ2 L2cos θ.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金属 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则 F= mg tan θ =mg L2-R2 R ,电荷量 Q= mgL3 kR , A 正确,B 错误;细线对小球的拉力 FT=mgL R ,C、D 错误. 答案:A 8.已知点电荷 Q 产生的电场中的电势φ的公式为φ=kQ r ,式中 r 为到场源点电荷 Q 的距离.两半径分别为 r1 和 r2(r1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