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4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贵州省从江县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解析版)
贵州省从江县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1.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起,通过连续的三段位移所用的时间分别为1 s、2 s、3 s,这三段位移之比应是( ) A. 1∶2∶3 B. 1∶3∶5 C. 12∶22∶32 D. 13∶23∶33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v0=0的匀加速运动的一个推论∶从开始起第1个T内,第2个T内,第3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xⅠ∶xⅡ∶xⅢ∶……=1∶3∶5∶……,所以位移之比为1∶(3+5)∶(7+9+11)=13∶23∶33,故D正确,ABC错误. 2.人乘电梯匀速上升,在此过程中人受到的重力为G,电梯对人的支持力为FN,人对电梯的压力为FN′,则( ) A. G和FN是一对平衡力 B. G和FN′是一对平衡力 C. G和FN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G和FN′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AB.人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中,随电梯匀速上升,所以其受到的重力与电梯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A正确,B错误; CD.电梯对他的支持力和人对电梯的压力是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即FN和FN′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D错误; 3.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水平推力F作用于木块上,但未把木块推动,则在选项图中反映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Ff随水平推力F变化的关系图线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BCD.因未把物体推动,则推力等于摩擦力,故A正确BCD错误。 4.从距地面一定高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经过一段时间后落地反弹,忽略空气阻力和小球与地面碰撞的动能损失,则小球的速度-时间图象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B.小球抛出后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B错误; CD.到达最高点后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到地面时速度大于抛出时的速度,又以该速度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正确,D错误。 5.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质量为的木块,受到大小为、方向与水平方向成角的拉力作用,沿地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对物体受力分析可以知道,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在水平方向有, 竖直方向有, 滑动摩擦力, 根据以上三式联立可以求得. 所以选项是正确的. 6.关于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C. 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D. 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A.物体的速度越大,速度变化不一定快,加速度不一定大,故A错误; B.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故B正确; C.加速度增大,速度不一定增大,比如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故C错误; D.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能变化,如平抛运动,故D错误。 7.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现用水平F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无摩擦地滑动,细绳始终处于直线状态,当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顶端时细绳接近水平,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N,以及绳对小球的拉力FT的变化情况是( ) A. FN保持不变,FT不断增大 B. FN不断增大,FT不断减小 C. FN保持不变,FT先增大后减小 D. FN不断增大,FT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重力、支持力FN、拉力FT组成一个闭合的矢量三角形,由于重力不变、支持力FN方向不变,斜面向左移动的过程中,拉力FT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β减小,当β=θ时,FT⊥FN,细绳的拉力FT最小,由图可知,随β的减小,斜面的支持力FN不断增大,FT先减小后增大.故D正确,ABC错误. 8.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 A. 位移、时间、速度 B. 路程、速率、位移 C. 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 D. 速度、时间、加速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速度的变化,都是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都是矢量;而时间、速率和路程只有大小无方向,是标量;故选C. 9.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2,经过全程一半时的速度为v3,则正确的关系是( ) A. v1=v2>v3 B. v1=v2<v3 C. v1<v2=v3 D. v1>v2=v3 【答案】B 【解析】 【详解】初速度为的匀变速运动的v-t图象如下,由于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可表示为物体运动的位移 由图象可得:当时间为时,对应的物体速度为,此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即图线和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要小于,当物体运动位移为时,对应的物体速度为,由图象明显看出,根据匀变速运动规律得它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速度,即,故B正确,ACD错误; 10.物体A被一根轻弹簧悬于天花板下,画出重物和弹簧的受力图如图所示。关于F1、F2、F3、F4这四个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1的反作用力是F4 B. F2的反作用力是F3 C. F1与F2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 F3的施力者是物体A 【答案】D 【解析】 【详解】F1是指弹簧对重物A拉力,F3是指重物A对弹簧的拉力,F4是指天花板对弹簧的拉力,F2为重物A的重力。 AC.F1的反作用力是F3,AC错误; B.F2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对地球的引力,B错误; D.F3的施力者是物体A,D正确。 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4.0分,共16分) 1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4s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 3s末质点的速度为零,且运动方向将要改变 C. 2s末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D. 0~2s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6s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均为2m/s2 【答案】BD 【解析】 【详解】A.3~4s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方向为负,A错误; B.根据图象可知3s末速度为零,且速度方向开始改变,B正确; C.2s末加速度方向开始改变,物体开始减速运动,但是速度方向不变,C错误; D.图象的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大小,根据图象可知0~2s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6s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均2m/s2,D正确; 故选BD。 12.如图所示,一水平方向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1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一物体以水平速度v2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后,经过一段时间又返回光滑水平面,此时速率为v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v1<v2,则v2′=v1 B. 若v1>v2,则v2′=v2 C 不管v2多大,总有v2′=v2 D. 只有v1=v2时,才有v2′=v2 【答案】AB 【解析】 【详解】由于传送带足够长,物体减速向左滑行,直到速度减为零,然后物体会在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加速,分三种情况讨论: A.如果v1<v2,物体返回地会先在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加速,当速度增大到等于传送带速度时,物体还在传送带上,之后不受摩擦力,故物体与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有v2′=v1;故A正确; B.如果v1>v2,返回时物体会一直向右加速,当速度大小增大到等于v2时,物体恰好离开传送带,有v2′=v2;故B正确; CD.如果v1=v2,物体返回时同样会一直加速,当速度大小增大到等于v2时,物体恰好离开传送带,有v2′=v2;综上可知,CD错误; 故选AB。 13.如图所示,用与竖直方向成θ角(θ<45°)的倾斜轻绳a和水平轻绳b共同固定一个小球,这时绳b的拉力为F1,现保持小球在原位置不动,使绳b在原竖直平面内逆时针转过θ角,绳b的拉力为F2,再逆时针转过θ角固定,绳b的拉力为F3,则( ) A. B. C. 绳a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D. 绳a的拉力一直减小 【答案】BD 【解析】 【详解】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三角形法则有 由几何关系,可知F2与轻绳a垂直时,此时拉力最小,故有,即B选项正确,在轻绳b逐渐向上转动过程中可以看出轻绳b中的拉力逐渐变小,故D选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D. 14.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物体C上,水平力F作用于A,使A、B、C一起共同匀速运动,各接触面间的摩擦力的情况是( ) A. A对C有向左的摩擦力 B. C对B有向左的摩擦力 C. 物体C受到三个摩擦力作用 D. C对地有向右的摩擦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A.以物体A为研究对象,做匀速运动,由二力平衡可知,C对A有向右的摩擦力,A对C有向左的摩擦力,选项A正确; B.对物体B,因其所受合外力为零,故B、C间没有摩擦力,选项B错误; CD.选A、B、C整体为研究对象,在F 作用下向左匀速运动,所受合外力为零,故知地面对C有向右的摩擦力,C对地面有向左的摩擦力,C受到A、地面给它的两个摩擦力的作用,CD错误; 三、实验题(共2小题,共15分) 15.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____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②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答案】 (1). 小车的质量 小车所受的合外力 (2). 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 . C 【解析】 试题分析:(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小车的总质量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作为小车所受合外力;(2)①在小车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大小与所受的合外力大小成正比;②设小车的质量为M,钩码的质量为m,由实验原理得:mg=Ma,得,而实际上,可见AB段明显偏离直线是由于没有满足M>>m造成的.故C正确. 16.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已知打点频率为50Hz) (1)实验时下面步骤先后顺序是_____. A.释放纸带 B.打开打点计时器 (2)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可以判断实验时重物连接在纸带的_____(填“左”或“右”)端. (3)图乙中是连续的几个计时点,每个计时点到0点的距离d如下表所示: 根据这些数据可求出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为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1)BA (2)左 (3)9.72m/s2 【解析】 【详解】(1)为增加打点的个数,要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故顺序BA. (2)点迹左密右疏,说明打左边点时速度小,故是先打左边点,故重物连接在纸带的左端. (3)令0、1点间的距离为x1,以此类推为x2、x3、x4、x5、x6,根据逐差法可得 平均加速度为: 由以上可得: 代入数据解得: a=9.72 m/s2. 四、计算题 17.如图所示,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用一水平力F推一质量为m=10 kg的物体,欲使物体沿斜面匀速运动,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试求F的大小.(sin 37°=0.6,cos 37°=0.8) 【答案】112 N或48 N 【解析】 【详解】解:若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刚好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 联立解得: 若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刚好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 联立解得: 18.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长为0.64m、质量为4kg的木块B,在B的左端有一个质量为2kg、可视为质点的铁块A,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当对A施加水平向有的拉力时,求经过多长时间可将A从B的左端拉到右端。(g=10m/s2) 【答案】0.8s 【解析】 【详解】以A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和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以B为研究对象,木板水平方向只受向右的摩擦力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从的左端运动到右端,则有: 即有: 代入数据,解得: 19.在平直公路上有A、B两辆汽车,质量均为6.0103kg,运动时所受阻力均为车重的,它们的v-t图象分别如图中a、b所示,求: (1)A车的加速度aA和牵引力FA; (2)0~3s内B车的位移xB和牵引力FB。 【答案】(1)1.75m/s2,1.45×104N;(2)9m,0N。 【解析】 【详解】(1)由图可知A车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A==m/s2=1.75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A-kmg=maA 可得:FA=kmg+maA, 代入数据可得:FA=145×104N; (2)0~3s内B车的位移等于B车图线与横坐标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xB=9m 由图可得B车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B==-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B-kmg=maB 可得:FB=kmg+maB 代入数据可得:FB=0N。 20.在寒冷的冬天,路面很容易结冰,在冰雪路面上汽车一定要低速行驶.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车辆遇紧急情况刹车时,车轮会抱死而“打滑”.如图所示,假设某汽车以10m/s的速度行驶至一个斜坡的顶端A时,突然发现坡底前方有一位行人正以2m/s的速度做同向匀速运动,司机立即刹车,但因冰雪路面太滑,汽车仍沿斜坡滑行.已知斜坡的高AB=3 m,长AC=5 m,司机刹车时行人距坡底C点的距离CE=6 m,从厂家的技术手册中查得该车轮胎与冰雪路面的动摩擦因数约为0.5. (1)求汽车沿斜坡滑下的加速度大小. (2)试分析此种情况下,行人是否有危险. 【答案】(1) (2)有 【解析】 【详解】(1)汽车在斜坡上行驶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θ-μmgcos θ=ma1 由几何关系得,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汽车在斜坡上滑下时的加速度a1=2m/s2 (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 解得汽车到达坡底C时的速度 经历时间 汽车在水平路面运动阶段,由μmg=ma2 得汽车的加速度大小a2=μg=5m/s2 汽车的速度减至v=v人=2 m/s时发生的位移 经历的时间 人发生的位移x2=v人(t1+t2)=4.6m 因x1-x2=7m>6 m,故行人有危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