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3.5《力的分解》WORD教案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必修一3.5《力的分解》WORD教案2

‎3.5 力的分解(2)‎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分力及力的分解的含义。‎ ‎2、理解力的分解的方法,会用三角形知识求分力。‎ ‎3、会用力的分解的方法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4、能够区分矢量与标量。‎ ‎5、会用三角形定则进行矢量相加 ‎(二)过程与方法[来源:学|科|网Z|X|X|K]‎ ‎1、强化“等效替代”的思想。‎ ‎2、培养观察、实验能力。‎ ‎3、培养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4、培养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日常现象,培养学生探究周围事物的习惯。‎ ‎2、培育学生发表见解的意识和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教学重点 ‎1、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分力,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分力。‎ ‎2、会分析日常生活中与力的分解相关的问题。‎ ‎3、会用三角形定则成合矢量 ‎★教学难点 ‎1、分力与合力的等效替代关系。‎ ‎2、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力的分解。‎ ‎★教学方法 ‎ 分析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实践体验,讨论交流,用物理语言描述出力的分解的方法 ‎★教学用具:‎ 铅笔,细线,钩码,(或支架、轻杆、橡皮筋、钩码)小车,薄塑料板,多媒体 继续新课:‎ 教师活动:演示:用薄塑料板做斜面,将小车放在斜面上,让学生观察现象。教师引导:在斜面上运动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但它并没有竖直下落,而是要沿斜面下滑,那么在物体运动过程中重力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呢?‎ ‎[来源:学,科,网Z,X,X,K]‎ 教师重点引导,必须让学生明确一定是力在受力物体上产生的效果。‎ 学生活动:学生经过观察、思考、讨论,看到的现象:斜面被压弯,同时小车沿斜面下滑。在教师引导下得到:‎ 一是使物体沿斜面下滑,二是使物体压紧斜面。‎ 点评:培养学生分析物理问题,用物理语言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既然重力产生了这两个效果,那么重力应怎样分解呢?‎ 学生活动:可以分解为: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力F1,一个垂直斜面向下的力F2。‎ 点评: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活动:假设这个斜面的倾角为θ,那么重力的分力与倾角有什么关系?试写出表达式。‎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推导,交流总结:[来源:学*科*网Z*X*X*K]‎ 点评:培养学生运算能力 教师活动:通过这个表达式分析:‎ ‎1、当θ变化时,F1和 F2的大小如何变化?‎ ‎2、在车辆上桥和下桥时,F1各起到什么作用?‎ ‎3、通过这个结论,我们再来解释高大的桥为什么要造很长的引桥?‎ 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用物理语言描述分析过程 ‎1、当θ增大时,F1增大,F2减小。‎ ‎2、上桥时阻碍车辆前进,下桥时使车辆越来越快。‎ ‎3、引桥越长,θ越小,F1越小:上桥时的阻碍作用减小,从而比较容易上桥,下桥时的加速作用会减小,从而保障行车时的安全。‎ 点评:把物理公式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用物理语言解释生活现象。‎ 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应用力的分解的现象,让学生知道物理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现象,发现问题,建立物理模型,用物理模型解决问题,用物理语言解释现象的能力。‎ ‎2、对“矢量相加的法则”的学习 教师活动: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力是矢量,力的合成和分解都要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力的合力时,不能简单地把两个力的大小相加。我们还学习过另外一个矢量――位移,两个位移的合位移应如何求解呢?‎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逐个解决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反思,阅读课文,讨论后回答:‎ 位移相加时仍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师活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两个位移与它们的合位移又组成一个三角形,阅读课文,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来源:Z,xx,k.Com]‎ l、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定则?‎ ‎2、三角形定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一样吗?‎ ‎3、什么是矢量?‎ ‎4、什么是标量?‎ 教师归纳、总结 学生活动:学生看书讨论相关问题,记忆相关知识。‎ 点评:前后联系,深入探究,记忆分析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 一个物体的速度v1在一小段时间内发生了变化,变成了v2 ,你能根据v1、v2,按照三角形定则找出变化量Δ v吗?‎ 教师归纳总结,进一步理解三角形定则,让学生体会:末矢量总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等于初矢量与变化量之和。‎ 学生活动:学生回顾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后,讨论并回答。‎ 点评: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答案,做出评价和讨论。‎ 学生活动:仔细思考,认真体会。‎ 点评:矢量相加的法则比较抽象,这里利用位移的概念引入,便于理解,这一部分内容课本讲解十分详细,而且便于学生自学,这里教师只做引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三)课堂总结、点评 教师活动: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 学生活动: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和自己的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 点评: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教师要放开,计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允许内容的顺序不同,从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 ‎(四)实例探究 ‎4、分解一个力,若已知它的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以下正确的是 A.只有惟一一组解 B.一定有两组解 C.可能有无数组解 D.可能有两组解 解析:分解一个力,若已知其中一个分力的方向,可作出另一个分力的最小值,如图所示,F2=F sinθ.‎ ‎(1)当F2<F sinθ,无解 ‎(2)当F2=F sinθ,有惟一解 ‎(3)当F sinθ<F2<F时,有两组解 ‎(4)当F2>F时,有惟一解,所以正确答案是D.‎ 点评:利用几何知识求最小值是解本题的关键.‎ ‎☆综合应用 ‎5、如图所示,重力G=100N的物体置于水平面上,给物体施加一个与水平面成θ=30°的拉力F,F=20N,受到力F作用后物体仍然处于静止状态.求:[来源:学科网]‎ ‎①物体受到的支持力.‎ ‎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答案:①90N,②17.3N ‎ ★布置作业 l、课后完成课本上第70页的练习第2、3题。‎ 教学后记:‎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