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2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一3月月考物理试题(创新班)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一3月月考物理试题(创新班)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温度的概念,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温度越高,则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则物体的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加 C.当某物体内能增加时,该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D.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温度高,则甲物体分子的平均速率比乙物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大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呈现各向异性,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原子(分子、离子)在空间上的排列是杂乱无章的 B.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C.当两薄玻璃板间夹有一层水膜时,在垂直于玻璃板的方向很难将玻璃板拉开,这是由于水膜具有表面张力 D.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熔化的金属能够收缩成球形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其振动能量与振动的频率有关 B.“隔墙有耳”现象是指声波发生了明显衍射现象 C.当观察者和波源间存在相对运动时一定能观察到多普勒效应现象 D.交警通过发射超声波测量车速是利用了波的干涉原理 4、在学校运动场上50 m直跑道的两端,分别安装了由同一信号发生器带动的两个相同的扬声器。两个扬声器连续发出波长为5 m的声波。一同学从该跑道的中点出发,向某一端点缓慢行进10 m。在此过程中,他听到扬声器声音由强变弱的次数为( ) A.2 B. 4 C.6 D.8 5、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过状态B、C和D后再回到状态A.其中,A→B和C→D为等温过程,B→C为等压过程,D→A为等容过程.该循环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 B.B→C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C.C→D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 D.D→A过程中,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不发生变化 6、当物体中存在温度差时,热量会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对于一长度为L、横截面积为S的均匀金属棒,当两端的温度差稳定为△T时,△t时间内从高温端向低温端传递的热量△Q满足关系式: ;其中k为棒的导热系数。如图所示,长度分别为L1、L2,导热系数分别为k1、k2,的两个横截面积相等的细棒在D处紧密对接,两金属棒各自另一端分别与温度为400开、300开的恒定热源良好接触。若L1∶L2=1∶2,k1∶k2=3∶2,则在稳定状态下,D处的温度为( )A.375K B.360K C.350K D.325K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4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7、下列对热学相关知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对一定质量的气体加热,其内能一定增大 B.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 C.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D.自然界中的能量虽然是守恒的,但有的能量便于利用,有的不便于利用,故要节约能源 8、 蜘蛛会根据丝网的振动情况感知是否有昆虫“落网”,若丝网的固有频率为200H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落网”昆虫翅膀振动的频率越大,丝网的振幅越大 B.当“落网”昆虫翅膀振动的频率低于200 Hz时,丝网不振动 C.当“落网”昆虫翅膀振动的周期为0.005 s时,丝网的振幅最大 D.昆虫“落网”时,丝网振动的频率由“落网”昆虫翅膀振动的频率决定 9、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过程是 A.内能减小的等容加热过程 B.吸热的等温膨胀过程 C.内能增加的绝热压缩过程 D.吸热的等压压缩过程 10、如图,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连接一小物块,物块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物块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0.1sin(2.5πt)m.t=0 时刻,一小球从距物块h高处自由落下;t=0.6 s时,小球恰好与物块处于同一高度,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10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1.7 m B.简谐运动的周期是0.8 s C.0.6 s内物块运动的路程是0.2 m D.t=0.4 s时,物块与小球运动方向相反 11、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当波传到x=2.0 m处的P点时开始计时,该时刻波形如图所示.t=0.9 s时观测到质点P第三次到达波峰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速为0.5 m/s B.经1.4 s质点P运动的路程为70 cm C.t=1.6 s时,x=4.5 m处的质点Q第三次到达波谷 D.与该波发生干涉的另一列简谐横波的频率一定为2.5 Hz 12、如图所示,绝热容器的气体被绝热光滑密封活塞分为两部分 A、B,已知初始状态下A、B 两部分体积、压强、温度均相等,A 中有一电热丝对 A 部分气体加热一段时间,稳定后( ) A.A气体压强增加,体积增大,温度不变 B.B 气体的温度升高,B中分子运动加剧 C.B 气体的体积减小,压强增大 D.A气体的内能变化量等于 B气体的内能变化量 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计12分. 13、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向体积为V1的纯油酸加入酒精,直到油酸酒精溶液总体积为V2; ②用注射器吸取上述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小量筒,当滴入n滴时体积为V0; ③先往边长为30 cm~40 cm的浅盘里倒入2 cm深的水; ④用注射器往水面上滴一滴上述溶液,等油酸薄膜形状稳定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并在玻璃板上描出油酸薄膜的轮廓; ⑤将描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画有许多边长为a的小正方形的坐标纸上,读出轮廓范围内正方形的总数为N. 上述过程中遗漏的步骤是 ;油酸分子直径的表达式是d=________. 14、某同学利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该同学经测量得到5组摆长L和对应的周期T,画出L-T2图线,然后在图线上选取A、B两个点,坐标如图丙所示。则当地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___(用LA、LB、TA和TB表示)。 (2)处理完数据后,该同学发现在计算摆长时误将摆球直径当成半径代入计算,即L=l+d,这样________(选填“影响”或“不影响”)重力加速度的计算。 (3)该同学做完实验后,为使重力加速度的测量结果更加准确,他认为: A.在摆球运动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悬点固定 B.摆线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 C.使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 D.测量周期时应该从摆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开始计时 其中合理的有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46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在大气中,空气团竖直运动经过各气层的时间很短,因此,运动过程中空气团与周围空气热量交换极少,可看作绝热过程.潮湿空气团在山的迎风坡上升时,水汽凝结成云雨,到山顶后变得干燥,然后沿着背风坡下降时升温,气象上称这股干热的气流为焚风.(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1)空气团在山的迎风坡上升时温度降低,原因是空气团__________(选填“对外放热”或“对外做功”);设空气团的内能U与温度T满足U=CT(C为一常数),空气团沿着背风坡下降过程中,外界对空气团做的功为W,则此过程中空气团升高的温度ΔT=________. (2)若水汽在高空凝结成小水滴的直径为d,已知水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求:①一个小水滴包含的分子数n; ②水分子直径的大小d0. 16、如图所示,虚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实线是这列波在t=1 s时刻的波形。 (1)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从t=1 s时刻开始,x=3 m处的质点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需要的时间最长为多少? (2)若波速大小为75 m/s,则波的传播方向如何? 17、如图所示,一圆柱形绝热容器竖直放置,通过绝热活塞封闭着摄氏温度为t1的理想气体,活塞的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与容器底部相距h,现通过电热丝给气体加热一段时间,使其温度上升到t2,若这段时间内气体吸收的热量为Q,已知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气体的压强. (2)这段时间内活塞上升的距离是多少? (3)这段时间内气体的内能如何变化,变化了多少? 18、U形管的两支管 A、B和水平管C都是由内径均匀的细玻璃管做成的,它们的内径与管长相比都可忽略不计.己知三部分的截面积分别为 cm2,cm2,cm2,在 C管中有一段空气柱,两侧被水银封闭.当温度为℃时,空气柱长为=30 cm(如图所示),C中气柱两侧的水银柱长分别为 =2.0cm,=3.0cm,A、B两支管都很长,其中的水银柱高均为=12 cm.大气压强保持为 =76 cmHg不变.不考虑温度变化时管和水银的热膨胀.试求气柱中空气温度缓慢升高到=97℃时空气的体积.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高一物理(创新班)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B 4、B 5、B 6、A 二、多项选择题: 7、CD 8、CD 9、BC 10、ABC 11、BCD 12、BC 三、简答题: 13、将痱子粉或细石膏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14、(1) (2)不影响 (3)ABC 四、计算题: 15、(1)对外做功 (2)① ② 16、(1)0.2 s (2)x轴负方向 17、(1) (2)h1 (3)△E=Q-W=Q-( p0 S +mg) h1·. 18、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