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2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得4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提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B.伽利略用“月—地检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普适性 C.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一定变化 D.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一定做直线运动 【答案】C 【解析】 考点:考查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曲线运动;开普勒定律.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定律以及力和运动的关系对应的物理学史,要注意正确理解曲线运动的性质,知道曲线运动的条件和对应的特例,如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等. 15.如图3所示,固定天花板与水平面夹角为θ(0<θ<90°),一木块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天花板与木块间的弹力可能为零 B.天花板与木块间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C.推力F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木块受天花板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D.推力F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木块受天花板的摩擦力一定不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B、木块在重力作用下,有沿天花板下滑的趋势,一定受到静摩擦力,则天花板对木块一定有弹力.故A、B错误;C、D、木块受力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得f=Gsinθ+Fcosθ,当逐渐增大F的过程,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f增大.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考点:考查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分析物体受力的能力.对于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要理解:两物体间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 16.如图4所示,AB、BC为不同倾角的固定斜面,某物体从AB上的某点静止释放,在BC斜面上速度减为零并静止。设物体经过B点时无能量损失。该过程物体运动的总路程为15m,所用总时间为10s,在此过程中,物体速度的最大值为 A.1.5m/s B.3m/s C.4m/s D.5m/s 【答案】B 【解析】 考点: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本题也可以结合速度时间图线,抓住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进行求解. 17.已知行星Kepler-186f绕恒星Kepler452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周期为T1;某人造卫星在离地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圆形轨道上饶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周期为T2.恒星Kepler452的质量与地球的质量之比为p,行星Kepler-186f饶绕恒星Kepler452运动的轨道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q,则T1、T2之比为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设行星Kepler-186f质量为m186,恒星Kepler452质量为M456,行星Kepler-186f绕恒星Kepler452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1,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解得:①,人造卫星在离地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圆形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解得:②,联立①②得:,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考点:考查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名师点睛】本题关键是明确卫星的动力学原理,然后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列式分析,注意不是围绕同一中心天体运动的,要注意构建物理模型. 18.直角坐标系xoy中,A、B两点位于x轴上,坐标如图5所示,C、D位于y轴上。C、D两点各固定一等量正点电荷,另一电量为Q的负点电荷置于O点时,B点处的电场强度恰好为零。若将该负点电荷移到A点,则B点处场强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静电力常量为k) A.,沿x轴正方向 B. ,沿x轴负方向 C. ,沿x轴负方向 D. ,沿x轴正方向 【答案】D 【解析】 考点:考查电场的叠加;电场强度. 【名师点睛】本题是对场强叠加原理的考查,同时注意点电荷的场强公式的应用,本题的关键的是理解B点处的电场强度恰好为零的含义. 19.如图6所示,小球甲从A点水平抛出的同时小球乙从B点自由释放,两小球先后经过C点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间夹角为45°。已知BC高h,g=10m/s2,不计阻力。由以上条件可知 A.甲乙小球到达C点所用时间之比为1:2 B.甲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 C.A、B两点的高度差为 D. A、B两点的水平距离为 【答案】BC 【解析】 ,故D错误.故选BC. 考点:考查平抛运动.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 20.如图7所示,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过程中F功率恒为P.物体运动速度的倒数与加速度a的关系如图乙所示(v0、a0为已知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运动过程中的拉力F为恒力 B.物体加速运动的时间为 C.物体所受阻力大小为 D.物体的质量为 【答案】CD 【解析】 考点:考查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牛顿第二定律. 【名师点睛】本题与汽车起动类似,要抓住功率公式P=Fv分析拉力的变化,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表示出与a的关系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1.如图8所示,一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形细轨道,其圆心为O,竖直固定在地面上。轨道正上方离地高为h处固定一水平光滑长直细杆,杆与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杆上P点处固定一定滑轮,P点位于Q点整上方。A、B是质量均为m的小环,A套在杆上,B套在轨道上,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定滑轮连接两环。两环均可看作质点,且不计滑轮大小与摩擦。现对A环施加一水平向右的力F,使B环从地面由静止开始沿轨道运动。则 A.若缓慢拉动A环,B环缓慢上升至D点的过程中,F一直减小 B.若缓慢拉动A环,B环缓慢上升至D点的过程中,外力F所做的功等于B环机械能的增加量 C.若F为恒力,B环最终将静止在D点 D.若F为恒力,B环被拉到与A环速度大小相等时, 【答案】ABD 【解析】 试题分析:A、以B环研究对象,根据力的三角形和△PBO相似可得,,,PO不变,PB减小,则绳子的拉力T慢慢减小,F减小.故A正确.B、根据功能关系可知,外力F所做的功等于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的增加量,缓慢拉动A,则A的动能不变,A的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则A的机械能不变,所以外力F所做的功等于B环机械能的增加量,故B正确.C、若F为恒力,且B环能运动到D点速度不为零时,B环会经过D 点之后将会沿半圆形轨道运动至右侧最低点,然后沿轨道返回左侧最低点,之后将重复运动,故C错误.D、当PB线与圆轨道相切时,vB=vA,根据数学知识有,故D正确.故选ABD. 考点:考查功能关系. 【名师点睛】本题连接体问题,从功能关系研究两环能量的变化关系,关键要知道当PB线与圆轨道相切时两环的速度大小相等.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由胡可定律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F与形变量x成正比,其比例系数与弹簧的长度、横截面积及材料有关。我效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某圆柱形细长钢丝的形变特点时,猜想该圆柱形细长钢丝也遵循类似的规律,为探究猜想是否正确,取样品进行实验探究。 经过同学们充分的讨论,不断完善实验方案,最后取得实验数据如下: 样品 长度 横截面积 伸 拉力 量 长 200N 400N 600N 800N 样品A 1m 0.50cm2 0.02cm 0.04cm 0.06cm 0.08cm 样品B 2m 0.50cm2 0.08cm 0.16cm 0.24cm 0.32cm 样品C 1m 1.00cm2 0.01cm 0.02cm 0.03cm 0.04cm 样品D 3m 0.50cm2 0.18cm 0.36cm 0.54cm 0.72cm 样品E 1m 0.25cm2 0.04cm 0.08cm 0.12cm 0.16cm (1)由实验数据可知,钢丝受到的拉力与伸长量成正比关系,其比例系数()分别为kA=1.0×106N/m,kB=2.5×105N/m,kC= N/m,kD=1.1×105N/m,kE=5.0×105N/m. (2)对比各样品的实验数据可知,其比例系数与钢丝长度的 (填“平方”或“平方的倒数”)成正比,与钢丝的横截面积成 (填“正比”或“反比”). 【答案】(1) 2.0×106 (2)平方的倒数,正比 【解析】 考点:考查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的迁移能力、对游标卡尺的读数原理的掌握和从图表归纳所需信息的能力,还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23.(9分)用如图9所示得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小车为研究对象,为了便于探究、减小误差,应使小车质量M与砝码和盘的总质量m满足M (填“远大于”或“选小于”m. (2)实验中打出得纸带如图10 所示,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其中x1=7.05cm,x2=7.68cm,x3=8.33cm,x4=8.96cm,x5=9.60cm,x6=10.24cm,由此可以算出小车运动得加速度是 m/s2.(交流电频率为50Hz,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通过实验得到如图11①所示的图象,造成当M一定时,a与F不成正比的原因可能是:在平衡摩擦力时木板与水平桌面的夹角 (填“偏大”或“偏小”). (4)重新平衡摩擦力后,验证外力一定时,a与M的关系:通过多次实验,甲、乙两同学利用各自得到的数据得到的关系图象,如图11②乙所示.该图象说明在甲、乙两同学做实验时 (填“甲”或“乙”)同学实验中绳子的拉力更大. 【答案】(1)远大于 (2)0.64(0.63或0.65也对) (3)偏小 (4)甲 【解析】 考点:考查验证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名师点睛】教科书本上的实验,我们要从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注意事项这几点去搞清楚.对于实验我们要清楚每一项操作存在的理由.比如为什么要平衡摩擦力,为什么要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等. 24.(12分)如图12所示,将一质量为m得小环套在一半径为R的“半圆形”金属轨道上,并将轨道固定在竖直面内的A、B两点,直径AB与竖直半径OD夹角为60°.现将两根原长为R、劲度系数的弹性轻绳一端固定在小环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A、B两点.已知弹性轻绳满足胡克定律,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将小环由A点正下方的C点静止释放,当小环运动到金属轨道的最低点D时,求: (1)小环的速率v;(2)金属轨道对小环的作用力F的大小. 【答案】(1) (2) 【解析】 考点:考查机械能守恒定律;胡克定律;向心力. 【名师点睛】本考查机械能守定律以及力式的应用,要注意正确分析过程并能正进行受力分,确利用向心公式列式即可求. 25.(20分)如图13所示,质量M=1kg的木板静置于倾角为37°的足够上的固定斜面上的固定斜面上的某个位置,质量m=1kg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以初速度v0=5m/s从木板的下端冲上木板,同时在木板上端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外力F=14N,使木板从静止开始运动,当小物块与木板共速时,撤去该外力,最终小物块从木板的下端滑出.已知小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素为0.25,木板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g=10m/s2,sin37°=0.6,cos37°=0.8。 (1)物块和木板共速前,物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各为多少; (2)木板的长度至少为多少; (3)物块在木板上运动的总时间是多少。 【答案】(1) a1=8m/s2,方向沿斜面向下, a2=2m/s2,方向沿斜面向上 (2) (3) 【解析】 过,木板停止,过,物块减速到0 此过程,相对位移: 木板至少长度 (3)物块在木板上下滑,木板不动 物块加速度 得: 在木板上的总时间: 考点: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 【名师点睛】动力学的解题思路:已知受力研究运动;已知运动研究受力情况。 (二)选做题:(每题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3、34、35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号一致,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 物理—选修3-3](15分) (1) .(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 B.荷叶上的小水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C.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E.自然发生的热传递过程是向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的 【答案】BCE 【解析】 考点:考查布朗运动、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名师点睛】该题考查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温度的微观意义、热力学第一定律以及热力学第二定律等,掌握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会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内能变化,知道热量传递具有方向性. (2) .(10分)小方同学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由于操作不慎,玻璃管漏进了一些空气。当大气压强为76cmHg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60cm,管内被封闭的空气柱长度是30cm,如图18所示.问: ①此时管内空气的压强是多少cmHg; ②现保持下端水银槽不动,将玻璃管向下插入10cm,则此时的空气柱长度是多少.(设此时玻璃管还未触到水银槽底,不考虑水银槽液面的变化,且整个过程温度不变) 【答案】①16cmHg ②24cm. 【解析】 考点:考查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名师点睛】会确定初末状态的参量,分析管内外压强之差是解题的关键.再运用玻意耳定律进行求解. 34. 物理—选修3-4](15分) (1) .(5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19中实线所示,t=0.2s(T>0.2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P是传播介质中离坐标原点xP=2.5m处的一个质点,t=0时刻P质点正向y轴负方向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该波向x轴正方向传播 B.质点P的振幅为0.1m C.该波的频率为Hz D.该波的传播速度为15m/s E.在t=0.2s时刻,与P相距1m处的质点沿x轴负方向运动 【答案】BCD 【解析】 试题分析:A、t=0时刻P质点正向y轴负方向运动,根据波形平移法可知,该波向x轴负方向传播,故A错误.B、介质中各点的振幅相同,均为0.1m,故B正确.C、D、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由于t=0.2s<T,则,可得周期为 T=0.8/3s,频率为f=1/T=15/4Hz,波速为v=λf=15m/s;故C、D正确.E、在t=0.2s时刻,与P相距1m在P质点右侧的质点沿x轴负方向运动,与P相距1m在P质点左侧的质点沿x轴正方向运动,故E错误.故选BCD. 考点:考查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横波的图象. 【名师点睛】本题运用波形的平移法分析时间与周期的关系,确定波的周期,是经常采用的方法. (2) .(10分)如图20所示,MN下方足够大的空间时长方体玻璃介质,其折射率,玻璃介质的上边界MN是屏幕,玻璃介质的上边界MN是屏幕,玻璃中有一个正三棱柱的空气泡,三棱柱轴线垂直于纸面,图中竖直截面正三角形的边长l=40cm,顶点与屏幕相距cm ,底边AB与屏幕平行,一束激光在竖直截面内垂直于AB边射向AC边的中点O,结果在屏幕MN上出现了两个光斑.(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求: ①该激光在玻璃介质中传播的速度;②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x. 【答案】① ② 【解析】 由几何关系易得:△DOE是直角三角形,∠D=60°,∠E=30° O点到光屏的距离为: 故两光斑之间的距离为: 考点:考查光的折射定律. 【名师点睛】本题是几何光学问题,是折射定律、反射定律与几何知识的综合应用.要理解两个光斑形成的原因,充分运用几何知识,求解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 35.物理—选修3-5](15分) (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元素所处环境的温度有关 B.α、β、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C.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 D.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 E.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那么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所释放的核能为 【答案】BCD 【解析】 考点:考查天然放射现象、核反应、质能方程. 【名师点睛】本题关键是明确原子核衰变的特征、种类、快慢,熟悉三种射线的特征.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为人类利用核能打开了大门,要正确理解质能方程中各个物理量是含义;知道两个质子与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 .(10分)如图21所示,光滑水平面AB与半径R=0.4m的光滑竖直半圆轨道BCD在B点相切,D为轨道最高点.用轻质细线连接甲、乙两小球,中间夹一处于压缩的轻质弹簧,弹簧与甲、乙两球不拴接.甲球的质量为m1=0.1kg,乙球的质量为m2=0.3kg,甲、乙两球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固定甲球,烧断细线,乙球离开弹簧后进入半圆轨道,通过D点平抛的落地点距B点0.8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甲、乙两球可看作质点. ①试求细线烧断前弹簧的弹性势能; ②若甲球不固定,烧断细线,求乙球离开弹簧后进入半圆轨道能达到的最大高度. 【答案】①弹性势能是2.4J ②最大高度是0.2m. 【解析】 对于乙球,由机械能守恒得: 解得:h=0.2m,因h<R,故乙球不会脱离半圆轨道,乙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0.2m 考点:考查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求速度、做功问题,分析清楚物体运动过程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关键,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即可正确解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