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同步练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同步练习

限时·规范·特训 限时: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 一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将其运动时间顺次分为1∶2∶3的三段,则每段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  )‎ A. 1∶3∶5        B. 1∶4∶9‎ C. 1∶8∶27 D. 1∶16∶81‎ ‎2. 汽车遇紧急情况刹车,经1.5 s停止,刹车距离为9 m。若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汽车停止前最后1 s的位移是(  )‎ A. 4.5 m B. 4 m C. 3 m D. 2 m ‎3. 一个小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滑上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在第1 s内与前3 s内通过的位移相等,取初速度方向为正,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取g=10 m/s2)(  )‎ A. 滑块在前3 s内的平均速度=7.5 m/s ‎ B. 滑块在前3 s内的平均速率为2.5 m/s C. 滑块在前4 s内的平均速度为零 D. 滑块在第3 s内的平均速度=2.5 m/s ‎4. 中国首架空客A380大型客机在最大重量的状态下起飞需要滑跑距离约为3000 m,着陆距离大约为2000 m。设起飞滑跑和着陆时都是匀变速运动,起飞时速度是着陆时速度的1.5倍,则起飞滑跑时间和着陆滑跑时间之比是(  )‎ A. 3∶2 B. 1∶1‎ C. 1∶2 D. 2∶1‎ ‎5. “玉兔号”月球车在完成科学任务后以200 m/h的速度朝静止在其前方0.3 m的“嫦娥三号”‎ 登陆器匀速运动。为避免相撞,地面指挥部耗时3 s设定了一个加速度为a的减速指令并发出。该电磁波由地面传播到月球表面需时1 s,则a的大小至少是(  )‎ A. 0.005 m/s2 B. 0.02 m/s2‎ C. 0.05 m/s2 D. 0.20 m/s2‎ ‎6. 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地面竖直上抛。已知小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A的时间间隔为TA,两次经过较高点B的时间间隔为TB,重力加速度为g,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  )‎ A. B. C. D. ‎7. 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 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2 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8 m,由上述条件可知(  )‎ A.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6 m/s2‎ B.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3 m/s2‎ C. 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1 m/s D. 第2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3 m/s ‎8.‎ ‎ 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其中之一是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开始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速度(m/s)‎ 思考距离/m 制动距离/m 正常 酒后 正常 酒后 ‎15‎ ‎7.5‎ ‎15.0‎ ‎22.5‎ ‎30.0‎ ‎20‎ ‎10.0‎ ‎20.0‎ ‎36.7‎ ‎46.7‎ ‎25‎ ‎12.5‎ ‎25.0‎ ‎54.2‎ x 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 s B. 若汽车以20 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40 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 C. 汽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D. 表中x为66.7‎ ‎9. (多选)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斜面实验放大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B. 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小球运动时间的测量 C.‎ ‎ 通过对斜面实验的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D. 根据斜面实验结论进行合理的外推,得到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10. (多选)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 m,bc=1 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 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  )‎ A. vb=2 m/s B. vc=3 m/s C. xde=3 m D. 从d到e所用时间为4 s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 ‎11. (18分)如图所示,歼15战机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首型舰载多用途歼击机,短距起飞能力强大。若歼15战机正常起飞过程中加速度为a,经s距离就达到起飞速度腾空而起。现已知“辽宁”舰起飞甲板长为L(L40 m,故选项B正确;v1=15 m/s时,汽车刹车位移x1‎ ‎=22.5 m-7.5 m=15 m, 由0-v=-2ax1,求出a=7.5 m/s2,故选项C错误;v0=25 m/s时,由表可知汽车刹车位移为x-25,故0-v=-2a(x-25),解出x≈66.7 m,选项D正确。‎ 答案:C ‎9.解析:“斜面实验”中小球运动的加速度较小,便于运动时间的测量,A错误、B正确;斜面倾角增大到90°时,斜面运动外推为自由落体运动,C错误、D正确。‎ 答案:BD ‎10.解析:小球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因Tac=Tcd=T,故c点对应a到d的中间时刻,故vc== m/s=3 m/s,故B正确;因xac=xab+xbc=7 m,xcd=xbd-xbc=5 m,故加速度大小为a==0.5 m/s2,由vc=aTce得Tce==6 s,则Tde=Tce-Tcd=4 s;xce=aT=9 m,xde=xce-xcd=4 m,故C错误,D正确;由v-v=2a·xbc可得,vb= m/s,A错误。‎ 答案:BD ‎11.(1)方法一情况下弹射系统使飞机具有的最小速度v1m;‎ ‎(2)方法二情况下航空母舰的最小速度及此过程中的位移。‎ 解析:(1)设飞机起飞速度为v,‎ 则为v2=2as。‎ v2-v=2aL。‎ 联立解得v1m=。‎ ‎(2)设第二种方法中起飞过程经历时间为t,‎ 则t= 飞机位移x1= 航空母舰位移x2=v2m·t,‎ 位移关系:x1-x2=L,‎ 联立解得:v2m=-,‎ x2=2(-L)。‎ 答案:(1) (2)- 2(-L)‎ ‎12.解析:(1)设被人接住前1 s时刻物块的速度为v,‎ 则h′=vt′-gt′2‎ 故v== m/s=9 m/s 则物块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用总时间为 t=+t′= s+1 s=1.2 s。‎ ‎(2)竖直井的深度为 h=v0t-gt2=11×1.2 m-×10×1.22 m=6 m。‎ 答案:(1)1.2 s (2) 6 m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