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高一竞培中心12月月考物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高一竞培中心12月月考物理试题

‎2018-2019学年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高一竞培中心12月月考物理试题 ‎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8题为单项选择题,9-12题为多项选择题,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漏选得2分)‎ ‎1.如图是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根据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为牛顿第二定律的提出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 B.该实验是理想实验,是在思维中进行的,无真实的实验基础,故其结果并不可信 C.该实验充分证实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 D.该实验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一攀岩者以的速度匀速向上攀登,途中碰落了岩壁上的石块,石块自由下落。3s后攀岩者听到石块落地的声音,此时他离地面的高度约为 ( )‎ A. B. C. D.‎ ‎3.如图所示,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当它们相距7 m时,A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正以4 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速度为10 m/s,方向向右,它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那么物体A追上物体B所用的时间为(  )‎ A.7 s B.8 s C.9 s D.10 s ‎4.如图所示,甲是某质点的位移-时间图像,乙是另一质点的速度-时间图像,关于这两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质点做曲线运动,且速度逐渐增大 B.由图甲可知,质点在前10 s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4 m/s C.由图乙可知,质点在第4 s内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D.由图乙可知,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最大值为7.5 m/s2‎ ‎5.如图所示,M、N两物体叠放在一起,在恒力F作用下,一起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关于两物体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M一定受到4个力 B.物体N可能受到4个力 C.物体M与墙之间一定有弹力和摩擦力 D.物体M与N之间没有摩擦力 ‎6.小明家阁楼顶有一扇倾斜的天窗,天窗与竖直面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小明用质量为m的刮擦器擦天窗玻璃,当对刮擦器施加竖直向上大小为F的推力时,刮擦器恰好沿天窗玻璃向上匀速滑动,已知玻璃与刮擦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刮擦器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 A.(F-mg)cosθ B.(F+mg)sinθ C.μ(F-mg)cosθ D.μ(F+mg)sinθ ‎7.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置于水平面上质量均为m的物体A、B接触(A与B和弹簧均未连接),弹簧水平且无形变.用水平力F缓慢推动物体B,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被压缩了x0,此时物体A、B静止.已知物体A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不计.撤去F后,物体A、B开始向左运动,A运动的最大距离为4x0,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撤去F后,物体A和B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 B.撤去F瞬间,物体A、B的加速度大小为-μg C.物体A、B一起向左运动距离x0后相互分离 D.物体A、B一起向左运动距离x=x0-后相互分离 ‎8.如图所示为粮袋的传送装置,已知A、B间长度为L,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工作时其运行速度为v,粮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正常工作时工人在A点将粮袋放到运行中的传送带上,关于粮袋从A到B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A.粮袋到达B点的速度与v比较,可能大,也可能相等或小 B.粮袋开始运动的加速度为g(sinθ-μcosθ),若L足够大,则以后将一定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 C.若μ≥tanθ,则粮袋从A到B一定一直是做加速运动 D.不论μ大小如何,粮袋从A到B一直做匀加速运动,且a>gsinθ ‎9.“蹦床”‎ 已被奥运会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运动员利用蹦床网的弹性弹起到空中,完成动作后落回到网上,再经蹦床网的弹性弹起,如此往复.图示的F-t图像是传感器记录的一位运动员双脚在接触蹦床过程中,蹦床对运动员的弹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设运动员只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取重力加速度为10 m/s2,则运动员在前12 s的时间内(  )‎ A.获得的最大加速度为40 m/s2 B.获得的最大加速度为50 m/s2‎ C.腾空弹起时的最大高度约为2.5 m D.腾空弹起时的最大高度约为3.2 m ‎10.如图甲所示,圆桶沿固定的光滑斜面匀加速下滑,现把一个直径与桶内径相同的光滑球置于其中后,仍静置于该斜面上,如图乙所示,释放后圆桶(  )‎ A.仍沿斜面以原来的加速度下滑 B.将沿斜面以更大的加速度下滑 C.下滑过程中,圆桶内壁与球间没有相互作用力 D.下滑过程中,圆桶内壁对球有沿斜面向下的压力 ‎11.在动摩擦因数μ=0.2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2 kg的小球,小球与水平轻弹簧及与竖直方向成θ=45°角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相连,如图所示,此时小球处于静止平衡状态,且水平面对小球的弹力恰好为零.当剪断轻绳的瞬间,取g=10 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轻弹簧的弹力大小为20 N B.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8 m/s2,方向向左 C.若剪断弹簧,则剪断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方向向右 D.若剪断弹簧,则剪断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0‎ ‎12.如图所示,上表面光滑的半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一小物块从靠近半圆柱体顶点O的A点,在外力F作用下沿圆弧缓慢下滑到B点,此过程中F始终沿圆弧的切线方向且半圆柱体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半圆柱体对小物块的支持力变大 B.地面对半圆柱体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C.外力F变大 D.地面对半圆柱体的支持力变大 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 ‎13.某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点以及两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a)所示.‎ ‎(1)试在图(a)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和F2的合力图示,并用F表示此力.‎ ‎(2)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 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 C.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 D.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即可 ‎(3)如图(b)所示是甲和乙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力F′是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示)________.‎ 砝码筒 纸带 带滑轮的长木板 打点计时器 细绳 木块 接电源 ‎14.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①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木块上 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 ‎②为使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 木块和木块上砝码的总质量(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等于”)‎ a F 甲 乙 O ‎③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一套图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分别得到图中甲、乙两条直线。设甲、乙用的木块质量分别为m甲、m乙,甲、乙用的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甲,μ乙,由图可知,m甲 m乙,‎ μ甲 μ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三、 计算题(共38分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得分)‎ ‎15.(7分)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16.(9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1=2 kg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A水平,OB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0°,且通过一个光滑的轻滑轮与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5 kg的物体乙相连,物体甲、乙均处于静止状态.(g=10 m/s2)求:‎ ‎(1)轻绳OA、OB对结点O点的拉力大小;‎ ‎(2)物体乙对地面的压力.‎ ‎(3)滑轮轴对滑轮的弹力的大小和方向.‎ ‎17.(10分)如图,光滑水平面AB和粗糙斜面BC平滑连接,斜面倾角为53°,AB=BC=3.75 m.质量为m=2 kg的小物块在与水平面成53°角的恒力F=20 N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ABC运动到C点.(取sin53°=0.8,cos53°=0.6,g=10 m/s2)求:‎ ‎(1)物块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t1;‎ ‎(2)若物块在AB和BC上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求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若斜面光滑,改变恒力的大小(方向不变),仍能使物体沿ABC运动到C,求力F的取值范围.‎ ‎18.(12分)如图甲所示,长为L=4.5m的薄木板M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l 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放在木板的左端,开始时两者静止。现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在木板M上,通过传感器测m、M两物体的加速度与外力F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两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 10m/s2。求:‎ ‎(1)m、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M的质量及它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3)若开始时对M施加水平向左的恒力F=29 N,求:t=4s时m到M右端的距离.‎ 竞培中心竞一第一次检测考试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漏选得2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D ‎ C B ‎ C ‎ A A 题号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 A ‎ AD ‎ AC ‎ ABD BC 二、 实验题(共14分,每空2分)‎ ‎13.(1)见解析图 (2)AC (3)甲同学实验得到的结果 ‎ ‎14.① AD ② 远小于 ③ 小于,大于 ‎ ‎15.(7分)答案 ‎ 解析:设汽车甲在第一段时间间隔末(时间t0)的速度为v,第一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1,加速度为a,在第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2。‎ 由运动学公式得: ① ‎ ‎  ② ‎ ‎   ③‎ 设乙车在时间t0的速度为v',在第一、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分别为s'1、s'2。‎ 同样有  ④ ‎ ‎    ⑤ ‎ ‎    ⑥‎ 设甲、乙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分别为、s',则有 ‎ ⑦ ‎ ‎   ⑧‎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甲、乙两车各自行驶的总路程之比为 ⑨‎ ‎16.(9分)答案 (1)FOA=20 N;FOB=40 N (2)10 N,方向竖直向下 ‎ ‎(3)40 N;方向与竖直方向成30°指向右上方 解析 (1)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FOA== N=20 N;FOB== N=40 N;‎ ‎(2)对乙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N=m2g-FOB=50 N-40 N=10 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乙对地面的压力N′,则N′=10 N,方向竖直向下;‎ ‎(3)以滑轮轴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设滑轮轴对滑轮的弹力的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2α=90°-30°,‎ 解得:α=30°;‎ 对滑轮:T=2FOBcos30°=40 N;‎ 方向与竖直方向成30°指向右上方.‎ ‎17.(10分)答案 (1) s (2) (3)[10 N,25 N]‎ 解析 (1)对物块受力分析,Fcos53°=ma1‎ 得a1=6 m/s2‎ 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可知,t1== s= s ‎(2)物块在BC上的运动时间t2=t1= s 因为xBC=vBt2+a2t22,‎ 物体在B点的速度为vB=a1t1=3 m/s 联立解得,a2=0,即物块在斜面上匀速运动.‎ 在斜面上,F=f+mgsin53°‎ N=mgcos53°‎ f=μN 联立上式,计算得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当物块与水平地面间弹力恰好为零时,F值最大.‎ 此时,Fmaxsin53°=mg 代入数据得,Fmax=25 N 当物块恰好能到达C点(vC=0)时,F值最小.‎ 此时,物块在AB间的加速度a1′与BC间的加速度a2′大小相等.‎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incos53°=ma1′,‎ mgsin53°-Fmin=ma2′.‎ 因此,Fmincos53°=mgsin53°-Fmin.‎ 代入数据计算,得Fmin=10 N.‎ 综上,F的取值范围为[10 N,25 N].‎ ‎18.(12分)答案 (1) (2)4kg; (3) ‎ 解析 (1)由乙图知,m、M一起运动的最大外力Fm=25N,‎ 当F>25N时,m与M相对滑动,对m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由乙图知 解得:‎ ‎(2)对M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即:‎ 乙图知:,‎ 解得:M = 4kg,μ2=0.1‎ ‎(3)由于F=29N>25N,所以从开始m就与M相对滑动对地向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M加速度为 M的加速度大小,方向向左,‎ 在m没有滑落板之前M的位移大小 m的位移大小 ‎ 解得:‎ 此后m从M 上掉下来,之后M的加速度大小为a3,‎ 对M由牛顿第二定律 可得: ‎ m的加速度为 m/s2‎ m从M 上刚掉下来时M的速度为,=15m/s ‎ m的速度为=12m/s m从M 上刚掉下来后M的位移为 m从M 上刚掉下来后m的位移为 m从M 上刚掉下来后m与M的距离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