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语文一模汇总一2020一模汇总五古文一tr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上海高考语文一模汇总一2020一模汇总五古文一tr

‎2020年一模汇编:古文一TR ‎2020静安一模 ‎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8分)‎ 孔夫人家传 刘树堂 ‎①夫人孔氏,名祥淑。六岁随兄从袁石斋先生学。课毕,坐而听讲,人咸异之,先生未之奇也。越明年,诸兄学诗,夫人亦诗;诸兄学文,夫人亦文。先生曰:“尔读书不过记名姓耳,不似尔弟兄博取科名也。”夫人曰:“不科名即不读书耶?”曰:“亦须晓义理。”夫人曰:“晓义理何分儿女耶?”先生抚几而起曰:“七岁女子能发此论,奇哉!若男儿,他日必成伟器。”‎ ‎②庚午,夫人二十四岁,是年三月来嫔于我,家计窘甚。夫人曰:“窘非难,处窘为难;不量出入,取窘之道。”夫人综理筹运,可汰者汰之,可减者减之。有息之债,典妆奁偿之。三年可敷用矣,五年有余蓄矣。夫人一日曰:“做女人须要脱女人气。”语奇甚,询之,夫人曰:“女人多见小有己,未识我行事何尔。”癸酉八月,先严由甘致仕,道出长安,疾劳交作。书至,夫人将分娩,代治装促驰往。冬仲迎养至保。侍奉三年如一日,先慈见背又复然。八弟树仁索捐花样,力不逮,夫人曰:“虽若有一缺,弱弟事借债亦须办,我易簪珥以佐之。”‎ ‎③癸未三月,权天津道,夫人偕行。秋,直东豫三省大水,天津众汇所归,无堤不险。力求抢护,未增料重赏不可。仆回取款,告夫人曰:“此举恐贻他日累。”夫人曰:“全郡几成泽国,犹计及此耶?”悉出私蓄以给之。不足,开官库以补之。各堤埝无一溃者,由夫人不吝重赀,靡不一以当百,而踊跃争先也。是冬,就食者众,我司赈务亦惟满是惧或远而止之或择而收之故孤嫠得以多收也。‎ ‎④惟其明大义,顾大局,得以公私无忝;而夫人劳心苦思,匪伊朝夕,气体阴受其伤,而忽不加察。暇犹手不释卷,偶感复尔吟咏,我从事鞅掌①,愧弗能和。夫人曰:“尘俗纷沓中,惟此可瀹灵府②耳。”‎ ‎[注]①鞅掌:事纷扰烦忙 ②瀹灵府:浸润心田。‎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 先生抚几而起曰( 拍,轻击 ) (2) 典妆奁偿( 抵押,典当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 力不逮( B )A.追上,赶上 B.及,比得上 C.前后相接 D.趁机 ‎(2) 权天津道( D )A.衡量,比较 B.权柄,权力 C.权宜,变通 D.代理官职 ‎17.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夫人曰:“窘非难,处窘为难,不量出入,取窘之道。”‎ 夫人说:“穷困不是令人为难的事,身处穷困之中(学会怎样处置)才是难事;不考虑收入和支出的情况,是导致穷困的途径。”‎ ‎18.对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我司赈务/亦惟满是惧/或远而止之或择而收之/故孤嫠得以多收也。‎ B.我司赈务亦惟满是惧/或远而止之/或择而收之/故孤嫠得以多收也。‎ C.我司赈务/亦惟满是惧或远/而止之或择而收之故/孤嫠得以多收也。‎ D.我司赈务亦惟满/是惧或远而止之/或择而收之故/孤嫠得以多收也。‎ ‎19.第④段除总结夫人性格中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的一面,还突出了夫人百忙中不忘读书吟诗、‎ 看重精神生活的一面。(2分)‎ ‎20.文章记载的夫人的言语富有个性,请任举两例加以评析。(4分)‎ ‎[评分说明]任选一处,概述正确1分,评价正确1分。‎ ‎[答案示例]夫人六岁时,针对先生对女童读书的轻视反问:不参加科举考试就不读书吗?先生被迫回答:还是要读书明理。夫人追问:既然要晓事明理,还分什么男女?(两处对话,2分)由此可见夫人年幼即通晓事理,既富机智,又有锐气。(2分) ‎ 其言语还有以下数则:“窘非难,处窘为难;不量出入,取窘之道。”“做女人须要脱女人气。”“女人多见小有己,未识我行事何尔。”“虽若有一缺,弱弟事借债亦须办,我易簪珥以佐之。”“全郡几成泽国,犹计及此耶?”“尘俗纷沓中,惟此可瀹灵府耳。” ‎ ‎2020宝山一模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9分)‎ ‎ 白云先生传 [明]钟惺 ‎①林古度曰:白云先生陈昂者,字云仲,福建莆田黄石街人也。所居所至,人皆不知其何许人。自隐于诗,性命以之。‎ ‎②其后,莆田中倭①,城且破,先生领妻子,奔豫章,织草屦为日。不给,继之以卜。泛彭蠡,憩匡庐山,观陶令之迹,皆有诗。已入楚,由江陵入蜀,附僧舟佣爨以往。至亦辄佣于僧,遂遍历三峡、剑门之胜,登峨嵋焉。所佣僧辄死。反自蜀,寓江陵、松滋、公安、巴陵诸处。至金陵,姚太守稍客之,给居食。久之,姚太守亦死,无所依,仍卖卜秦淮。或自榜片纸于扉,为人佣作诗文。其巷中人有小小庆吊持百钱斗米与之辄随所求以应。无则又卖卜,或杂以织屦。而林古度与其兄楙者,闽人,林孝廉初文子,寓居金陵者也。一日,兄弟过其门,见所榜片纸于扉者色有异,突入其室,问知为莆田人,颇述其平生。一扉之内,席床缶灶②,败纸退笔,错处其中。检其诗诵之。是时古度虽年少,颇晓其大意,称之。每称其一诗,辄反面向壁流涕悲咽,至于失声。其后每过门,则袖饼饵食之,辄喜。复出其诗,泣如前。居数年,竟穷以死。其子仓皇出觅棺衣,舁之中野。古度兄弟疾走索其集,无所得,得先生手书五言今体一帙,其自序略云:“昂壮夫时,尤嗜五言,第家贫无多古书,得王右丞即诵读右丞,得杜工部即诵读工部。闲取其所中规中矩者,时或一周旋之,又时或一折旋之③,含笔腐毫,研精殚思。”‎ ‎③论曰:明自有诗,而二三君子者自有其明诗,何隘也?画地为限,不得入。自缙绅士夫,非其所交游品目④,不使得见于世者多矣,况老贱晦辱之尤如陈昂者乎?近有徐渭、宋登春,皆以穷而显,然未有如昂之穷者也。吾友张慎言曰:“自今入市门,见卖菜佣,皆宜物色 之,恐有如白云先生其人者。”甚矣,有激乎其言之也。‎ ‎【注】①中倭:遭到倭寇攻击。 ②席床缶灶:以草席作床,以瓦罐作灶。 ③“时或”两句:指经常揣摩王维、杜甫的诗歌,进行创作。 ④品目:评品称道。‎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遂遍历三峡、剑门之胜 美景 (2)舁之中野 抬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或自榜片纸于扉( B )‎ A.公文 B.张贴 C.捆绑 D.标榜 ‎(2)皆宜物色之(A )‎ A.访求 B.看到 C.神色 D.景色 ‎17.把第②段画浪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其后每过门,则袖饼饵食之,辄喜。复出其诗,泣如前。居数年,竟穷以死。‎ 从那以后(林古度兄弟)每次登门拜访他,就袖中藏着饼饵给他吃,白云先生就很高兴。他又拿出诗作给林氏兄弟读,像过去一样流泪哭泣。过了几年,最终穷困而死。(6分。得分点:过;省略“林古度兄弟”;袖;食;省略“白云先生”;“如前”后置;竟;以)‎ ‎18.第②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 其巷中人有小小庆吊持百钱,斗米与之辄随,所求以应。‎ B. 其巷中人有小小庆吊,持百钱斗米与之,辄随所求以应。‎ C. 其巷中人有小小庆吊,持百钱斗米与之辄随,所求以应。‎ D. 其巷中人有小小庆吊持百钱,斗米与之,辄随所求以应。‎ ‎19.林古度为什么向作者介绍陈昂其人其诗?请分析其原因(3分)‎ ‎ 示例:林古度与陈昂都是福建人,又都寓居金陵;林古度同情陈昂的不幸命运;林古度欣赏陈昂的诗作;希望作者能够传扬其人,传播他的诗作。(3分)‎ ‎20.全文取材有多种来源,请分条概述。(4分)‎ ‎20.由林古度转述传主生平;传主自序中叙述自己的诗歌创作状况;作者耳闻目睹诗坛现状;友人张慎言的感叹。(4分)‎ ‎2020崇明一模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9分)‎ ‎①‎ 葛乾孙,字可久,平江人也。生而负奇气,仪状伟特,膂力绝伦。未冠,好为击刺之术,战阵之教,百家众技,靡不精究。及长,遂更折节读书,应进士举所业,出语惊人。主司方按图索骏不能识斥弛之士把玩不忍舍置君亚选。君曰:“此不足为也。吾宁龌龊从谀,离析经旨以媚有司意乎!”遂不复应试。犹时时指授弟子,皆有可观。金华黄公溍尤奇其文,劝之仕,不应。‎ ‎②世传药书方论,而君之工巧,独自天得,治疾多奇验。自丞相以下诸贵人得奇疾,他医所不能治者,咸以谒君,无不随愈。有士人患伤寒疾,不得汗,比君往见,则发狂,循河而走,君就摔置水中,使禁不得出。良久出之,裹以重茧,得汗解,其治他疾多类此。当是时可久之名,重于南北,吴人有之四方者,必以可久为问,四方士大夫过吴中,亦必造可久之居而请焉。‎ ‎③至正壬辰,徽寇转掠江浙,吴人震恐。浙西廉访佥事李公仲善请与君图,君劝城之,因守以讨贼,仍请身任其事,李公壮其言,然其计,卒城之,而民赖以安。明年癸巳春正月,与予游开元佛舍,私与予言:“吾闻中原豪杰方兴,而吾不及预,命也夫。”公云:“六气淫厉,吾犯司地,殆将死矣。如期必于秋。”予曰:“何至是!”逾月果疾,予往视之,则犹谈笑无他苦。秋七月,沐浴竟,遂偃然而逝,年四十有九。其诗未及诠次,藏于家。君既没,而朝廷聘君之命适至,已无及矣。‎ ‎(节选自元·徐显《稗史集传》)‎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比君往见( 等到 ) (2)君既没( 通“殁”,死。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治疾多奇验( C )‎ A.验证 B.经验 C.灵验 D.试验 ‎(2)而吾不及预,命也夫( A )‎ ‎ A.参与 B.预先 C.料想 D.预兆 ‎17.第①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三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3分)‎ 主司方按图索骏不能识斥弛之士把玩不忍舍置君亚选 ‎ 主司方按图索骏/不能识斥弛之士/把玩不忍舍/置君亚选 评分说明:“骏”“士”“舍”三处为必点处,1处1分。“玩”处可点可不点,点了也不扣分。当点未点,不当点却点开,1处扣1分,扣完为止。‎ ‎18.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君劝城之,因守以讨贼,仍请身任其事,李公壮其言,然其计,卒城之,而民赖以安。‎ 葛君劝(李公)筑城,凭借城坚守来讨伐贼人,还请求亲自承担这件事。李公认为他的话很有气势,认可他的计策,最终筑城,老百姓依赖此得以安全。‎ 评分说明:1个分句1点,共7点。错1点扣1分,扣完为止。‎ 19. 第①段中葛乾孙“不复应试”的原因可以概括为:‎ ‎(1)元朝政府科举政策限制人才;‎ ‎(2)葛乾孙不愿歪曲经典逢迎献媚。(2分)‎ ‎20.第②段中作者是如何塑造葛乾孙形象的?请结合内容加以分析。(4分)‎ 以直接评价来表现其医术高明;以典型的治病事例,凸显其治病多奇验;以奇疾他医不能治与葛乾孙随治而愈进行对比,突出其医技高超;以吴人去四方,人们均打听葛乾孙以及四方士大夫经过吴地必定到葛乾孙家请教,侧面衬托出葛乾孙名重一时,塑造一位医术精湛、受人敬重的儒医形象。‎ 评分说明:直接评价;典型事例;对比手法;侧面分析;形象概括。共5点,1点1分,给满4分为止。‎ ‎2020奉贤一模 ‎(四)阅读下文,完成16—21题。(19分)‎ ‎ ①贺瑰,字光远,濮州人也。事郓州朱宣为都指挥使。梁太祖攻朱瑾于兖州,宣遣瑰与何怀宝、柳存等以兵万人救兖州,瑰趋待宾馆,欲绝梁饷道。梁太祖略地至中都,得降卒,言瑰等兵趋待宾馆矣!以六壬占之,得“斩关”,以为吉,乃选精兵夜疾驰百里,期先至待宾以逆瑰,而夜黑,兵失道。旦至钜野东遇瑰兵击之瑰等大败。瑰走,梁兵急追之,瑰顾路穷,登冢上大呼曰:“我贺瑰也,可勿杀我!”太祖驰骑取之,并取怀宝等数十人,降其卒三千余人。是日,大风扬沙蔽天,太祖曰:“天怒我杀人少邪?”即尽杀降卒三千人,而系瑰及怀宝等至兖城下以招瑾,瑾不纳,因斩怀宝等十余人,而独留瑰。瑰感太祖不杀,誓以身自效。从太祖平青州,以为曹州刺史。太祖即位,累迁相州刺史。末帝时,迁左龙虎统军,宣义军节度使。‎ ‎ ②贞明元年,魏兵乱,贺德伦降晋,晋王入魏州。刘掞败于故元城,走黎阳,贝、卫、洺、磁诸州皆入于晋。晋军取杨刘,末帝乃以瑰为招讨使,与谢彦章等屯于行台。晋军迫瑰十里而栅,相持百余日。瑰与彦章有隙,伏甲杀之,庄宗喜曰:“将帅不和,梁亡无日矣!”乃令军中归其老疾于邺,以轻兵袭濮州。瑰自行台蹑之,战于胡柳陂,晋人辎重在阵西,瑰军将薄之,晋军乱,斩其将周德威,尽取其辎重。军已胜,阵无石山,日暮,晋兵仰攻之,瑰军下山击晋军,瑰大败,晋遂取濮州,城德胜,夹河为栅。瑰以舟兵攻南栅,不能得,还军行台,以疾卒,年六十二,赠侍中。有子光图。‎ ‎(《新五代史·列传·梁臣传》节选)‎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梁太祖略地至中都 掠夺、夺取 (2)瑰军将薄之 迫近、靠近 ‎17.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期先至待宾以逆瑰( A )A.迎战 B.违背 C辜负 D.欺诈 ‎(2)誓以身自效( B )A.效法 B.奉献 C.证明 D.验证 ‎18.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瑰以舟兵攻南栅,不能得,还军行台,以疾卒,年六十二,赠侍中。‎ ‎ 贺瑰派水兵进攻南面栅寨,没有成功,回师到行台,他因病而死,时年六十二岁,赠官侍中。(以舟兵攻、不能得、还军行台、以、卒各1分)‎ ‎19.用“/”为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限断三处)。(3分)‎ ‎ 旦至钜野东遇瑰兵击之瑰等大败。‎ 旦至钜野东/遇瑰兵/击之/瑰等大败。(每处1分)‎ 20. 根据第②段文意,具体分析晋军最终获得胜利的原因。(3分)‎ ‎(3分)审时度势:在梁军将帅不和的情况下 ‎,立即命令军队把老弱病残的人送回,率领轻兵袭击濮州。(1分)反应灵敏:在晋军将领周德威被斩杀后,趁天黑时从山下进攻(1分)积极做好防守:在夺取濮州之后,在黄河两岸修筑棚寨来进行防守。(1分)‎ ‎21.《四库全书总目》评价《新五代史》称:“叙述祖《史记》,故文章高简”,认为其文笔简洁,叙事生动,与《史记》不相上下。你认为本文的写法是否符合这种评价?请予以分析。(4分)‎ 符合。在对战事的叙述中没有对两军作战情况的细致刻画,只是记录了作战的结果,如第二段中“瑰军下山击晋军,瑰大败”,寥寥几字已然让读者感受到贺瑰大败的情景。而在表现人物时也没有详尽地去刻画人物形象,如文中“瑰与彦章有隙,伏甲杀之”一句,写在与晋军交战之时候,贺瑰因个人恩怨杀了和自己有矛盾的谢彦章,简单几字,一个不顾大局,心胸狭隘之人的形象就已跃然纸上。 (概括各1分,具体分析各1分)‎ ‎【参考译文】:‎ 贺瑰字光速,濮州人。跟随郫州朱宣任都指挥使。梁太祖在充州进攻朱瑾,朱宣派贺瑰和何怀宝、柳存等人率兵一万人救援充州,贺瑰赶赴待宾馆,打算断绝梁军的军饷供应线。梁太祖征战到中都,遇到投降的士兵,说贺瑰等人的军队奔赴待宾馆了!用六壬占卜,得到“靳关”,认为吉祥,于是挑选精兵夜晚飞驰百里,希望先赶到待宾馆迎战贺瑰,但天太黑,士兵迷路,早晨到达巨野束面时,和贺瑰的军队相遇,发起攻击,贺瑰等人大败。贺瑰逃走,梁兵紧追不放,贺瑰看到无路可逃,登上山坡大叫道:“我是贺瑰,不要杀我!”梁太祖驱马将贺瑰抓来,同时捉到何怀宝等数十人,降服他们的士兵三千多人。这天,大风吹起沙尘遮天蔽日,梁太祖说:“老天愤怒我杀人太少咯?”于是杀死投降的全部士兵三千人,然后捆着贺瑰和何怀宝等人到充城下招降朱瑾,朱瑾不让他们进城,于是斩杀何怀宝等十多人,只留下贺瑰。贺瑰感激梁太祖不杀之恩,发誓用生命为梁太祖效力。跟随梁太祖平定青州,任命为曹州刺史。梁太祖登位,历次升迁至相州刺史。梁末帝时,升任左龙虎统军,宣义军节度使。‎ 贞明元年,魏兵叛乱,贺德伦向晋投降,晋王进入魏州。刘郭在旧元城被打败,逃到黎阳,贝、卫、沼、磁各州都归属晋。晋军攻取杨刘,梁末帝于是任命贺瑰为招讨使,和谢彦章等人屯驻在行台。晋军逼近贺瑰,仅距十里地筑栅扎寨,双方对峙一百多天。贺瑰和谢彦章有矛盾,伏兵杀掉他,晋庄宗高兴地说:“将帅不和,梁就快灭亡了!”于是命令军队把老弱病残的人送回邺,率领轻兵袭击濮州。贺瑰从行台追踪他们,在胡柳陂发生战斗,晋人的辎重在战阵西面,贺瑰的军队快要逼近时,晋军大乱,梁军斩杀晋军将领周德威,全部夺取晋军的辎重。梁军胜利后,在无石山布阵,天黑时,晋军从山下进攻他们,贺瑰的军队下山出击晋军,贺瑰大败,晋于是夺取濮州,筑德胜城,在黄河两岸修筑棚寨。贺瑰派水兵进攻南面栅寨,没有成功,回师行台,因病而死,时年六十二岁,赠官侍中。‎ ‎2020虹口一模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9分)‎ ‎①曾孝序,字逢原,泉州晋江人。以荫补将作监主簿,监泰州海安盐仓,因家泰州。累官至环庆路经略、安抚使。过阙,与蔡京论讲议司事,曰:“天下之财贵于流通,取民膏血以聚京师,恐非太平法。”京衔之。时京方行结籴、俵籴之法,尽括民财充数,孝序上疏曰:“民力殚 矣。民为邦本,一有逃移,谁与守邦?”‎ ‎②京益怒,遣御史宋圣宠劾其私事,追逮其家人,锻炼无所得,但言约日出师,几误军期,削籍窜岭表。遇赦,量移永州。京罢相,授显谟阁待制、知潭州。复以论徭事与吴居厚不合,落职知袁州,寻复职,再知潭州。‎ ‎③道州人叛,乘高恃险,机毒矢下射。官军不得前,于两山间仆巨木,横累以守。孝序夜遣骁锐攀援而上,以大兵继进,破平之。进显谟阁直学士,迁龙图阁直学士、知青州。缮修城池,训练士卒,储峙金谷,有数年之备,金人不敢犯。‎ ‎④高宗即位,升延康殿学士,召赴行在。既而青州民诣南都借留,许之。‎ ‎⑤先是,临朐土兵赵晟聚众为乱孝序付将官王定兵千人捕之失利而归。孝序责以力战自赎,定乃以言撼败卒,夺门斩关入,孝序出据厅事,瞋目骂之,遂遇害,年七十九。城无主,遂陷。后赠孝序五官,为光禄大夫,谥威愍。(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二,有删改)‎ ‎15.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京衔之 怀恨于心 (2)民力殚矣 竭尽 ‎16.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锻炼无所得 ( A )‎ A. 刑讯 B. 推敲 C. 考验 D. 锤炼 ‎(2)定乃以言撼败卒 ( C )‎ A. 震撼 B. 震慑 C. 怂恿 D. 使……害怕 ‎17. 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道州人叛,乘高恃险,机毒矢下射。官军不得前,于两山间仆巨木,横累以守。‎ ‎(6分)答案示例:道州人叛乱,依仗高处险峻地势,在机械上装毒箭向下射。官军不能向前进军,就在两山间铺上巨木,交错堆积着来防守。‎ 评分说明:“乘高恃险”“ 机毒矢”“下射”“得前”“仆”“横累以守”共 6个点,1点1分。‎ ‎18. 用“/”为第⑤段画线部分断句。(2分)‎ 临朐土兵赵晟聚众为乱孝序付将官王定兵千人捕之失利而归 ‎(2分)临朐土兵赵晟聚众为乱/孝序付将官王定兵千人捕之/失利而归。‎ 评分说明:断句错1点扣1分,扣到0分为止。‎ 19. 第④段写青州百姓到南都请求曾孝序留任,请联系全文合理推断其原因。(3分)‎ ‎(3分)答案示例:原因有二,首先,曾孝序是一位有军事才能的官员,为青州知州期间,缮修城池,训练士卒,储备钱粮,令金人不敢侵犯,故青州安定,无战乱。其次,曾孝序是一位体恤民众疾苦的官员,不会搜刮民财,不会加重徭役,百姓受其善待。(这可以通过他在其他地方的任职情况推断得出。)‎ 评分说明:意近即可,1点2分,两点3分。‎ ‎20. 《逸周书·谥法解》中解释“威”字有“刚果”“敢行”“执正”等意,请结合曾孝序生平事迹分析其谥号中 “威”字的含义。(4分)‎ ‎(4分)答案示例:曾孝序谥号中“威”字有刚正不阿、勇猛刚强、威武不屈等含义。首先,曾孝序刚正不阿,不畏权贵,面对蔡京,他能直言其“取民膏血”之错,并上奏章为民请命;其次,曾孝序勇猛刚强,面对强敌,他知难而进,平定叛军;注重守备,让金人不敢来犯;再次,他不徇私情,少宽容,但又大义凛然,下属兵败,他“责以力战”,下属叛乱,他慷慨赴死。 ‎ 评分说明:3点含义答对2点即可。每点2分,其中“威”字含义的解释1分,与之对应的事迹1分,。‎ ‎2019黄浦二模 ‎2020嘉定一模(金山、长宁)‎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9分)‎ ‎①于休烈,河南人也。至性贞悫,机鉴敏悟自幼好学,善属文。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转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 ‎②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曰:“君举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休烈奏曰:“《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 ‎③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同列嫉之奏为国子监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④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 ‎⑤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善属文 ( 连缀 ) (2)值禄山构难( 造成 )‎ ‎16.为下列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肃宗践祚(B )‎ A.逃亡 B.即位 C.履职 D.废位 ‎(2)不忘规过(C)‎ A.法则标准 B.劝告建议 C.纠正改正 D.谋划打算 ‎17.下列用“/”为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合理的一项是(D)。(3分)‎ 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同列/嫉之/奏为国子监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同列/嫉之/奏为国子监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同列嫉之/奏为国子监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同列嫉之/奏为国子监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18.把第④段画线部分译成现代汉语。(5分)‎ 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休烈)恭谨俭朴温和仁义,从不曾将喜怒之情表现在脸上。并且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地位尊崇年事已高,从没有倦怠的神色。‎ ‎19.第②段于休烈的“对曰”很有智慧,请从对话双方身份这一角度加以分析。(3分)‎ ‎19.(3分)休烈”对曰”妙在并没有直接回答肃宗“朕有过失,卿书之否”的问题,而以“禹、汤能批评自己的过失,因此勃然兴盛”作为类比,赞颂皇帝是能够“励精听受” 听取谏议的有德之君,于国于臣值得庆贺。既含蓄表达了良史忠实记录君王过失的态度,又以赞颂皇上的方式委婉巧妙地讽谏了皇上。‎ ‎ ‎ ‎20.第⑤段写了妻韦氏及于休烈去世的相关内容,请分析其作用。(4分)‎ ‎20.(4分)(1)第⑤段写妻韦氏去世皇上给予追赠等,侧面表现于休烈的德高望重。写休烈去世,皇上追思良久、追增以及派遣谒者去宅第宣旨慰问等细节,(2)与妻子去世互为映证,(3)突出于休烈受到皇上倚重,“儒者之荣,少有其比”。(4)以休烈去世及身后荣耀作为传记收束,呈现人物完整一生,有力突显人物业绩功德。‎ ‎2020浦东一模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9分)‎ ‎①陈参军永华,字复甫,泉郡同安人。父某科孝廉,以广文①殉国难。公时年舞象②,试冠军,已补龙溪博士弟子员。‎ ‎②因父丧,遂随郑成功居厦门。成功为储贤馆,延四方之士,公与焉,未尝受成功职也。其为人静穆,语呐呐如不能出诸口,遇事果断有识力,定计决疑,了如指掌,不为群意所动。与人交,务尽忠款。平居燕处无惰容,布衣蔬食,泊如也。成功常语子郑经,指公曰:“吾遗以佐汝,汝其师事之”!‎ ‎③成功既没,郑经继袭,以公为参军,职兼将相。公慨然以身任事,知无不言,谋无不尽,经倚为重。知公贫,常以海舶遗公,谓商贾僦此,岁可得数千金,聊资公用。公却不受,强与之,辄遭败,更与之,亦然。公笑曰:“吾固知吾命穷,徒损他人资,无益台郡多芜地,公募人辟之,岁入谷数千石,比获悉以遗亲旧量其所需或数十百石各有差;计己所存,足供终岁食而已。‎ ‎④逮耿逆以闽叛,郑经乘机率舟师攻袭闽粤八郡,移驻泉州;使公居守台湾,国事无大小,惟公主之,公转粟馈饷,五六年军无乏绝。初,郑氏为法尚严,多诛杀细过,公一以宽持之,间有斩戮,悉出平允,民皆悦服。相率感化,路不拾遗者数岁。‎ ‎⑤一日,命家人洒扫厅事,内设供具,户闭甚严,日斋沐具表入室拜祷,愿以身代民命,或曰:“君秉国钧,民之望也,今为此,实骇观听,其若民心何?”公曰:“此吾所以为民也”,复叹曰“郑氏之祚不永矣”!居无何,诘朝端坐而逝。‎ ‎【注】①广文:指同安县教谕(官职名)②舞象:男子15岁-20岁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布衣蔬食 穿布衣 ‎(2)郑氏之祚不永矣福分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谓商贾僦此,岁可得数千金(C )‎ A.租金 B.运费 C.租赁 D.使用 ‎(2)君秉国钧,民之望也(B)‎ A.拿着 B.掌握 C.坚持 D.承受 ‎17.用“/”为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3分)‎ 比获悉以遗亲旧量其所需或数十百石各有差 比获/悉以遗亲旧/量其所需/或数十百石各有差 说明:该断未断扣分(参照答案),可断可不断不扣分(或数十百石/各有差)‎ ‎18.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初,郑氏为法尚严,多诛杀细过,公一以宽持之,间有斩戮,悉出平允,民皆悦服。‎ 18. ‎(共5分)开始的时候,郑氏制定的法律很严格(或崇尚严苛)(尚1分),百姓犯了小过错(或犯了小过错的老百姓)大多被处死(细过1分),陈参军全部用宽容对待他们(一或持1分),偶然有被处死的(间1分),也全都出于公平(悉1分),百姓都心悦诚服。‎ ‎19.概括郑成功要求郑经对陈参军“师事之”的原因。(3分)‎ ‎19.(共3分)遇事果断有魄力,不被他人左右;与人交往,务尽忠诚;平时布衣蔬食,生性淡泊。(1点1分 ‎20.第③段“公却不受”和第⑤段“入室拜祷”两件事分别反映了陈参军不贪图财物和 一心为民的特点。(4分)‎ 附:文一参考译文 陈永华谘议参军(官职名),字复甫,是福建泉郡同安人。父亲是某科举人,在广文任上自缢以身殉国难。陈公当时15岁,科试第一名,已被递补为龙溪的儒学生员。‎ 因父亲丧亡,陈公就跟随郑成功在厦门驻扎。郑成功开辟储贤馆,延揽天下士子,陈公参与其中,但不曾接受成功授予的官职。陈公为人安静肃穆,不善于言谈,好像不能从嘴里吐出一字,遇事却果断而有见识力,定计决疑,了如指掌,不为其他人意见所动。与人交往, 诚字为先。平时闲居没有懈怠的神色,穿着布衣吃着蔬饭,随意淡泊。郑成功经常指着陈公,对儿子郑经说:“我留下他来辅佐你,你可得要用对待老师之礼侍奉他。”‎ 郑成功死后,郑经袭位,授予陈公咨议参军,职兼将相。陈公勇于任事,知无不言,谋无不尽,郑经倚重他。郑经知道陈公家贫,常常把海船赠送给陈公,说商人租赁海船,陈公每年可得到数千银子,姑且供给陈公用资。陈公却不接受,强行给他,总遭失败,再给他,也这样。陈公笑着说:我本来知道我命里贫困,白白地损耗他人的钱资,没有益处。台湾多荒芜之地,陈公招募人开辟,每年收入有数千石,等到收获,陈公全部送给亲属旧部,估量他们需要的用量,有的数十石有的数百石,各有差别;计算自己所存的,足够供给一年吃的粮食罢了。‎ 等到耿率领的骚乱者在闽叛乱,郑经乘机率水师攻袭闽粤八郡,移驻泉州;命令陈公居守台湾,国事无大小,只听凭陈永华主持,陈永华转运军粮输送军饷,五六年军队无匮乏开始的时候,郑氏制定的法律很严格,(百姓)犯了小过错大多被处死,陈公全部用宽容对待他们,偶然有被处死的,也全都出于公平,百姓都心悦诚服,一个接一个受到感化,路不拾遗的状况持续了好多年。‎ 一天,陈公命令家人洒扫厅事,内设供具,门户关闭甚严,天天吃斋沐浴准备奏章入室拜祷,希望用自身来代民命,有人说:“您掌握国家政权,是百姓的期望,今天这样做,实在让人惊骇,您把民心放在哪里呢?”陈公说:“这就是我以身代民命的原因”,又叹息说“郑氏之福分不长久了!”过了不久,第二天早上端正地坐着逝世了。‎ ‎2020普陀一模 ‎ (四)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20题(19分)‎ 甲 ‎①赵豫,字定素,安肃人。宣德五年五月简廷臣九人为知府,豫得松江,奉敕往。时卫军恣横,豫执其尤者,杖而配之边,众遂帖然。一意拊循,与民休息。择良家子谨厚者为吏训以礼法均徭节费减吏员十之五。巡抚周忱有所建置,必与豫议。‎ ‎②及清军御史李立至,专务益军,勾及姻戚同姓。稍辨,则酷刑榜掠。人情大扰,诉枉者至一千一百余人。盐司勾灶丁①,亦累及他户,大为民害。豫皆上章极论之,咸获苏息。有诏减苏、松官田重租,豫所辖华亭、上海二县,减去十之二三。‎ ‎③正统中,九载考绩。民五千余人列状乞留,巡按御史以闻,命增二秩还任。在职十五年,清静如一日。去郡,老稚攀辕,留一履以识遗爱。后配享周忱祠。‎ ‎④方豫始至,患民俗多讼。讼者至,辄好言谕之曰:“明日来。”众皆笑之,有“松江太守明日来”之谣。及讼者逾宿忿渐平,或被劝阻,多止不讼。  ‎ ‎⑤始与豫同守郡者,苏州况钟、常州莫愚、吉水陈本深,并皦皦著名绩,豫尤以恺悌②称。‎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 乙 松江太守赵豫居官慈惠。每见讼者,非急事,则谕之曰“明日来”。始皆笑之,遂有“松江太守明日来”之谣。不知讼者乘一时之忿,经宿气平,或众为劝解,因而获息者甚多。比之钩钜③致人而自名英察者,其所存何啻霄壤!‎ ‎(节选自《坚瓠续集卷之四》)‎ ‎【注】①灶丁:旧称煮盐工。②恺悌:和乐平易。③钩钜:辗转推问,究得情实。‎ ‎15.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简廷臣九人为知府( 选择 ) (2)专务益军(从事,致力于 ) ‎ ‎16.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勾及姻戚同姓 ( D )‎ ‎ A. 勾结 B. 摄取 C. 招引 D. 征调 ‎(2)留一履以识遗爱 ( C )‎ ‎ A. 爱护 B. 喜好 C. 恩惠 D. 吝惜 ‎17. 把第①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时卫军恣横,豫执其尤者,杖而配之边,众遂帖然。一意拊循,与民休息。‎ ‎17. 当时卫军放纵专横,赵豫逮捕其中特别横暴的人,用棍杖打完后再把他们发配到边关,众军于是安定顺从。他一心一意安抚人民,帮助百姓休养生息。‎ ‎18. 用“/”为第①段画直线部分断句。(3分)‎ 择良家子谨厚者为吏训以礼法均徭节费减吏员十之五 ‎18. 择良家子谨厚者为吏/训以礼法/均徭节费/减吏员十之五 18. 根据第②段文意,概括松江百姓上书请求赵豫留任的原因。(3分)‎ ‎19. 赵豫关注民情,敢于上奏章为民直言,帮助百姓摆脱酷吏的压迫、减少重租,获得休养生息。‎ 19. 甲、乙两文都记录了赵豫处理民间诉讼的故事,请分析其人物形象和写作意图的差异。(4分)‎ ‎20. 甲文中赵豫“患民俗多讼”“好言谕之”,以和乐平易的方式改善民风,意在引导人们关注地方治理中施教易俗的重要性;乙文中赵豫居官慈惠,以民为重,作者意在通过对比赞美赵豫的仁爱为民,批判那些为求政绩和英名而不恤民力的酷吏。‎ ‎2020青浦一模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7分)‎ 秦晋般之战(节选)‎ ‎《左传》‎ ‎①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①,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②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殺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③秦师遂东。‎ ‎④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注】:①孟子:即孟明 ②二三子:诸位,你们。③眚 shěng:目病生翳,比喻小过错。‎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劳师以袭远( 使……疲劳 )(2)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躲避)‎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若潜师以来( C )‎ A.军队 B.军队的编制单位 C.发兵 D.率领 ‎(2)秦伯素服郊次( B)‎ A.边上 B.等候 C.其次 D.有序 ‎17.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 ‎17.(4分)“我不听蹇叔的劝告,使各位受到屈辱,这是我的罪过呀!”我不撤掉孟明的官,这是我的过错,各位大夫有什么罪呢?( 得分点:以;辱;孤之罪也;替。每个1分)‎ ‎18.请用简洁的文字分别概括前两段的主要内容(2分)‎ ‎18.(2分)①穆公拒绝采纳蹇叔意见/蹇叔哭师  ②蹇叔哭送儿子 ‎19.同为“哭师”,蹇叔与秦伯的“哭”有何不同?(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19.(4分)蹇叔哭师是因为预见师必败子不归/秦伯哭师是因为自责自己因为拒谏而使臣子(或大夫们)受辱。(答对1点给2分)‎ ‎20.结合选文内容分析蹇叔的形象。(3分)‎ ‎20.(3分)蹇叔是秦国富有经验的老臣,老谋深算。他预见到秦军千里远征,必然失败; 并明白指出晋军必在殽山二陵之间设伏体现了蹇叔高度的预见才能。(大意对、且有说明即可)‎ ‎ ‎ ‎  ‎ ‎2020松江一模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9分)‎ 沈思孝传 ‎①沈思孝,字纯父,号继山,嘉兴人也,丁卯举进士,受番禺。番禺 去京师万里,宦游其地者,类多得金为能,而公独以廉洁闻。 ②时尚书殷①镇两粤,下令多不便民。几檄番禺,公力沮不奉行,遂龃龉。岭表贼炽,殷移牒浙江募甲士三千人,而大帅张元勋亦使人募如制府。及兵至广,殷以张募非己出,斥不收部。于是兵皆露刃鼓噪辕门,公召乱兵曰:“诸士卒万里应募,跋履良苦,今洶洶无乃犯上。我亦浙产,当入制府,力为诸士卒谋之。”乱卒咸涕泣谢。入见殷,公曰:“三千鸷勇,加以有死之心,祸乱不容一发,制府不暇自计,独不为朝廷计乎?”殷曰:“若何以为计?”公曰:“只烦两纸告谕耳。一谕大帅不授节制,辄行自募,兵俱革还。一谕以制府方大征寇,召募骁猛,欲应募者赴试收录。如此则威令不损,而反侧潜消矣。”殷从公,兵乱始定。‎ ‎③适居正闻父丧不奔,公上疏极论居正其咎。疏既入,诏下缇骑系公,杖之内庭。越五日,发遣广东神电卫②。时粤抚知公至,命董石囚致公,董微以抚意示之公,遂不入见家人,仗一剑单骑赴之。至恩平,县令毛凤彩郊劳公,且询来故。公曰:“抚军年已望八,班在六卿,欲杀罪人取媚权相,故来赴死,以就其功名。”毛见公往意不善,驰书以闻,粤抚使毛止公。御史孙继先上章乞还公等,始得还京。‎ ‎④明年,公历救言官。调南大仆正卿,又因救海忠介瑞,益忤当事大臣,遂告病去。壬辰入关,即有宁夏之乱,躬擐甲胄远出穷塞,而不能扶同欺蔽,为督臣所挤,调抚河南。公又告病去。‎ ‎⑤公之历仕,务期实心如此然旋起旋仆不能一日安其身于朝廷之上愈见公独立不惧。‎ ‎                       (节选自《右都御史沈公传》)‎ ‎【注】①殷:人名,殷正茂 ②神电卫:明代广东海防要塞 ‎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公力沮不奉行 ( 阻止 ) (2) 公上疏极论居正其咎( 错误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斥不收部( D )A.排挤 B.罢免 C.责备 D.拒绝 ‎(2)而反侧潜消矣( C )A.辗转 B.反复 C.反叛 D.惶恐 ‎17.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时粤抚知公至,命董石囚致公,董微以抚意示之公,遂不入见家人,仗一剑单骑赴之。‎ ‎17.当时粤抚知道沈思孝要到广州来,命令董石去把他拘捕来,董石偷偷地把粤抚的意思告诉他,(沈思孝)于是不回家与家人见面,就手持一剑独自骑行前往神电卫。‎ ‎(评分说明:“时粤抚知公至”,“命董石囚致公”,“ 董微以抚意示之公”,省略主语,“遂不入见家人”,“ 仗一剑单骑赴之”, 6个点,1点有错扣1分,扣到0分为止。)‎ 18. 请用“/”为第⑤段画线部分断句。(3分)‎ 务期实心如此/然旋起旋仆/不能一日安其身于朝廷之上/愈见公独立不惧。‎ ‎(评分说明:错1点扣1分,扣到0分为止)‎ ‎19.第④段两次写到沈思孝“告病去”,请分析其不同的原因。(3分)‎ ‎19.第一次是因救海瑞,而且之前有多次救言官行为,得罪了当权者,所以告病去,体现了他不顾个人安危,敢于伸张正义;第二次是因为不愿与其他人一样欺瞒蒙蔽,被别人所排挤而告病去,体现了他的刚正不阿。‎ ‎(评分说明:两次不同的情况2点必须有,1点1分。体现的品格,1点1分,给满1分为止。)‎ ‎20.第②段写沈思孝劝说士卒和尚书,很有说服力,请加以分析。(4分)‎ ‎20.劝说士卒,先指出士卒千里跋涉之苦,提出不要犯上,然后用“亦浙产”与士卒拉近关系,以情动之,以理晓之,有感染力,获得士卒的信任。劝说尚书则从国家层面入手,强调局势严峻。用反问,强调语气,富有感染力。然后提出具体措施,一是用法令制止招募失控的局面,二是发布招募骁勇之士的公告。既顾全了主帅的威严,又具可操作性,很有说服力。‎ ‎(评分说明:劝说士卒内容分析1点,体察对方情绪,拉近情感等1点,劝说尚书内容分析1点,反问1点,既顾及威严又具有可操作性1点。1点1分,给满4分为止。)‎ ‎2020闵行一模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7分)‎ ‎①郭衍,字彦文,自云太原介休人也。衍少骁武,善骑射。周陈王纯引为左右,累迁大都督。时齐氏未平,衍奉诏于天水募人,以镇东境,得乐徙千余家。每有寇至,辄率所领御之,一岁数告捷,颇为齐人所惮,王益亲任之。‎ ‎②征为开漕渠大监,部率水工,凿渠引渭水,经大兴城北,东至于潼关,漕运四百馀里。关内赖之,名之曰富民渠。五年,授瀛州刺史。遇秋霖大水,其属县多漂没,民皆上高树,依大冢。衍亲备船栰,并赍粮拯救之,民多获济。衍先开仓赈恤,后始闻奏。上大善之。‎ ‎③十年,从晋王广出镇扬州。遇江表构逆,命衍为总管,领精锐万人先屯京口。于贵洲南与贼战败之大获舟楫粮储以充军实。‎ ‎ ④晋王有夺宗之谋,托衍心腹,遣宇文述以情告之,因召衍,阴共计议。又恐人疑无故来往,托以衍妻患瘿,王妃萧氏有术能疗之。以状奏高祖,高祖听衍共妻向江都,往来无度。衍又诈称桂州俚反,王乃奏衍行兵讨之。由是大修甲仗,阴养士卒。衍能揣上意,阿谀顺旨。帝每谓人曰“唯有郭衍,心与朕同。”又尝劝帝取乐,五日一视事,无得效高祖空自劬劳。帝从之,益称其孝顺。‎ ‎⑤史臣曰:“郭衍无所是非,不能轻重,默默苟容,偷安高位,甘素餐之责,受彼己之讥。此固君子所不为,亦丘明之深耻也。” (节选自《隋书·列传第二十六》)‎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得乐徙千余家 (乐意 愿意 ) (2)以状奏高祖 ( 情状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周陈王纯引为左右( C )‎ A. 荐举 B. 引导 C. 征辟 D.吸引 ‎(2)高祖听衍共妻向江都( C )‎ A.听信 B.听闻 C.任凭 D.觉察 ‎17.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每有寇至,辄率所领御之,一岁数告捷,颇为齐人所惮,王益亲任之。‎ ‎17. 每当有敌寇入侵,(郭衍)就率领统领的部队抵抗他们,一年中多次取得胜利,让齐氏非常畏惧,陈王更加亲信他。(一句1分,5分扣完为止。第二句必须补充主语)‎ ‎18. 用“/”为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3分)‎ 于 贵 洲 南 与 贼 战 败 之 大 获 舟 楫 粮 储 以 充 军 实。‎ ‎18. 于贵洲南与贼战 / 败之 /大获舟楫粮储 / 以充军实。‎ 评分说明:考生断句错1点扣1分,多断扣分,扣到0分为止。‎ 19. 第②④段分别提到“上大善之”“益称其孝顺”,但其原因的性质有所不同,请分析其不同之处。(2分)‎ ‎19.“上大善之”是因为郭衍在救灾过程中亲力亲为、当机立断、救济百姓有功劳。(1分)“益称其孝顺”是因为郭衍劝谏皇帝享乐荒政的行为迎合了皇帝的怠惰心思。(1分)(或:一次是因为为政有功,一次是因为谄媚奉承,性质不同。)‎ ‎20.你是否认同第⑤段对郭衍的评价?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3分)‎ ‎20.第⑤段指出了郭衍缺失是非标准、尸位素餐的问题,这与郭衍协助晋王谋反、对帝王阿谀奉承的行为相一致;(1分)但是与郭衍抵御外敌入侵、兴修水利、救灾亲历亲为等行为相背。(1分)因此,我认为这一评价不够辩证,对人的评价应辩证全面。(1分)‎ 评分说明:总结1分;其余1点1分。‎ ‎2020徐汇一模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9分)‎ 叶秀发传 (明)宋濂 ‎①叶秀发,字茂叔,金华人。秀发师事吕祖谦、唐仲友,极深性理之学,以余力为文,辄擢庆元丙辰进士第。弟子慕之,从其学者岁至数百人。‎ ‎②初授福州长溪簿,调安庆府桐城丞。金人犯蕲、黄二州,桐城为邻壤,万目睽睽不相保。骑兵将迫,家人号泣求避。秀发叱之曰:“此正臣子竭力致身之日,虽死何憾,苟先去之,如一邑生聚【1】何?”修城浚濠,日为备御计。会金人使谍者至,秀发擒之,亟斩于城门以徇。金人计沮不得近,邑赖以完。‎ ‎③事定,制阃【2】‎ 忌其功不自己出,上其擅斩非法,降迪功郎,知徽州休宁县。俄以前事论夺。秀发退居余十年,无一毫觖望[3意,独愤李诚之之死,上书颂于朝。初,诚之守蕲,蕲陷,一城士卒皆战死无降者,诚之亦望阙再拜,拔剑自刭。议者不录其忠,反咎其不能全人,故秀发不平而讼之。言辞朗烈,闻者嗟叹。史弥远当国,人有自桐城来者,弥远以秀发事为问,其人历言抚绥安定之详,且谓:“某等得保首领至今,皆叶桐城之赐,不然,已无桐城久矣。”弥远颔之,从容问参知政事宣缯,其言同。弥远叹曰:“几失贤矣!”‎ ‎④高沙三十六湖,水高而田下,堤防不固,则千里一壑,民且无稼。秀发建石埭以疏水势,潴泄有恒,无干溢之病。寻转承议郎,疾作上书,乞致仕,特升朝奉郎。已而,疾甚,力劾去贪墨。吏人劝其何自苦如此,秀发曰:“不可,吾死后,彼必残吾民以逞。”同列来问疾整襟对坐惓惓以究心边事为祝无他言。其忠义出于天性,至死不变。庚寅九月卒,年七十。卒之日,唯遗书籍数箧,弊衣一袭,至无以为敛。‎ ‎(节选自《文宪集》卷十)‎ 注:[1]生聚:指百姓。[2]制阃:指将帅。[3]觖望:不满意。‎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极深性理之学 深入探究,精通 (2)金人计沮不得近 失败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邑赖以完(C)‎ A.完整 B.完善 C.保全 D.守护 ‎(2)议者不录其忠(B)‎ A.感激 B.记载 C.查验 D.呈报 ‎17.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秀发叱之曰:“此正臣子竭力致身之日,虽死何憾,苟先去之,如一邑生聚何?”‎ 叶秀发呵斥他们说:“这正是我竭尽全力以身报国的时候,即使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如果我们先离开了(这里),那么全城的百姓该怎么办呢?”‎ ‎18.用“/”为第④段画线部分断句(限断三处)。(3分)‎ 同列来问疾整襟对坐惓惓以究心边事为祝无他言。‎ 同列来问疾/整襟对坐/惓惓以究心边事为祝/无他言。‎ ‎19.第④段中,叶秀发的哪些表现体现了“忠义”?请加以概括。(3分)‎ 竭尽心力,为百姓兴修水利;生命垂危,力劾贪官;同列问病,却以国事为重;为官清廉,家无余财。(3分,答对一点给1分,给满3分为止)‎ ‎20.第③段是如何塑造叶秀发形象的?请加以分析。(4分)‎ 一方面正面叙写叶秀发对自己蒙冤削官毫不在意,却极力为李诚之鸣不平,体现他的正直;另一方面,从侧面描写史弥远打听叶秀发的为人,借来客之口,申述叶秀发保全桐城之功,体现了他的贤德。(4分,正面叙写和侧面描写各2分)‎ ‎【参考译文】‎ 叶秀发,字茂叔,是浙江金华人。秀发师从吕祖谦、唐仲友,极其深入地研究了性理之学,用余力来写作文章,就于庆元丙辰年考中了进士。弟子们很仰慕他,跟从他读书求学的人每年多达数百人。‎ 最初任福州长溪主簿,后来又调任安庆府桐城县丞。金兵侵犯蕲、黄二州,桐城县与州接壤,众目睽睽之下不能保全。金人的骑兵将要迫近,秀发的家人哭喊着想要避逃,叶秀发呵斥他们说:“‎ 这正是我竭尽全力以身报国的时候,即使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如果我们先离开了(这里),那么全城的百姓该怎么办呢?”于是修筑城墙、挖深护城河,每天为战备防御谋划。恰逢金人派出的间谍来到,秀发抓获了他,立刻在城门前斩首示众。金人的计划失败不能够接近桐城,桐城得以保全。‎ 事情结束后,将帅忌恨这功劳非己出,就上奏朝廷说叶秀发擅自杀金国间谍是非法的。降职为迪功郎。没多久,又被授予宣教郎,担任徽州休宁县知县。不久因追究先前的事被革去官职。秀发退居十多年,没有丝毫怨恨,唯独对李诚之的冤屈感到激愤,上书朝廷(为他)争辩。当初,诚之守卫蕲州,蕲州陷落,全城的士兵全部战死没有投降的人,诚之望着京城的方向拜了两次,拔剑自刎。议论的人不记取他的忠勇,反而责难他不能保全百姓,因此秀发不平则鸣为他争辩。言辞激愤,听到的人都为之感叹。史弥远掌权的时候,有从桐城来的人,弥远拿秀发的事向他询问,这个人遍言秀发安抚百姓安定社会的详细事迹,并且说:“我们能够活到现在,都是受叶桐城的恩赐,否则桐城沦陷已经很久了。”弥远点头称许,随口问参知政事宣缯,他说的话也一样。弥远感叹说:“差点错失贤才啊!”‎ 高沙有三十六个湖,水位高而田地低,堤防不坚固,形同千里之地为一个大沟壑,百姓遇水会绝收的。叶秀发建立石坝来疏导水势,蓄水泄水能稳定下来,没有旱涝的担心了。不久转任承议郎,秀发发病,上书朝廷请求辞职,朝廷特升他为朝奉郎。不久,秀发的病情加重,他极力弹劾贪官。人们劝他何必这样辛苦自己,秀发说:“不行,(否则)我死之后,他们一定会逞能残害百姓的。”同僚来探问他的病情,秀发整理衣襟(和他们)对坐,言辞恳切地交谈钻研的边防事务,不说其他的话。他的忠义出于天性,到死没有改变。庚寅年九月去世,享年七十岁。死的时候,只留下几箱书籍,一领破衣服,到了无法殓葬的地步。‎ ‎2020杨浦一模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9分)‎ 秦围赵邯郸,诸侯莫敢先救。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欲与赵尊秦为帝。鲁仲连适在赵,闻之,见平原君胜。胜为介绍,而见之于辛垣衍。鲁连①曰:“秦弃礼仪、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肆然而为帝,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不忍为之民也。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 辛垣衍曰:“助之奈何?”鲁连曰:“吾将使梁②及燕助之,齐、楚固助之矣。” 辛垣衍曰:“燕吾不知若梁则吾乃梁人先生恶能使梁助之?”鲁连曰:“梁未睹秦称帝之害故也。使睹秦称帝之害,则必助赵矣。” 辛垣衍曰:“秦称帝之害奈何?”鲁连曰:“昔齐威王尝为仁义矣,率天下诸侯而朝周,周贫且微,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居岁余,周烈王崩,诸侯皆吊,齐后往。周怒,赴于齐曰:‘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东藩之臣田婴齐后至,则斩之!’威王勃然怒曰:‘而母婢也!’卒为天下笑。故生则朝周,死则叱之,诚不忍其求也。彼天子固然,其无足怪。”‎ 辛垣衍曰:“先生独未见夫仆乎?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畏之也。”鲁连曰:“梁之比于秦若仆耶?” 辛垣衍曰:“然。”鲁连曰:“然则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 辛垣衍怏然不悦。鲁连曰:“待吾言之。齐湣王将之鲁,夷维子执策而从,谓鲁人曰:‘子将何以待吾君?’夷维子曰:‘吾君天子也。天子巡狩,诸侯辟舍,纳管键,摄衽抱几,视膳于堂下,天子已食,而听退朝也!’鲁人投其钥,不纳。将之薛,假涂于邹。当是时,邹君死,湣王欲入吊。夷维子谓邹之孤曰:‘天子吊,主人必将倍殡柩,设北面于南方,然后天子南面吊也。’邹之群臣曰:‘必若此,吾将伏剑而死!’‎ 故不敢入于邹。邹鲁之臣,生则不得事养,死则不得饭含,然且欲行天子之礼于邹、鲁之臣,不纳。今秦万乘之国,梁亦万乘之国,交有称王之名,睹其一战而胜,欲从而帝之,是使三晋之大臣,不如邹、鲁之仆妾也!且秦无已而帝,则且变易诸侯之大臣,彼将夺其所谓不肖,而予其所谓贤,夺其所憎,而予其所爱;彼又将使其子女谗妾为诸侯妃姬,处梁之宫,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而将军又何以得故宠乎?”‎ 于是辛垣衍起,再拜谢曰:“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吾请去,不敢复言帝秦!”秦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 注:鲁连即鲁仲连,齐国人。梁:魏国都城在大梁,因此魏也称梁。‎ ‎15.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 ( 从小路(秘密地、悄悄地、暗中) )‎ ‎(2)天子巡狩,诸侯辟舍,纳管键 ( 避开 /躲避(答出避的意思即可)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将之薛,假涂于邹 ( A )‎ A. 借用 B. 不真实 C.临时的 D. 假如 ‎(2)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 ( D )‎ A. 赞叹的样子 B. 欢乐的样子 C. 庄重的样子 D. 安适的样子 ‎17.把第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威王勃然怒曰:‘而母婢也!’卒为天下笑。故生则朝周,死则叱之,诚不忍其求也。‎ 威王勃然大怒地说:“你的母亲是一个低下的婢女。这件事最终被天下人耻笑,在周天子生前齐国朝拜他,在他死后却辱骂他,这实在是因为做不到周天子的要求的诸侯义务啊!”‎ ‎(而、判断句)、(最终、被)、(在生前、朝拜)、(在死后、辱骂)、(实在、不能忍受、苛求),前四个每个分句1分,最后一个分句2分。(5分)‎ ‎18.用“/”为第段画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燕 吾 不 知 若 梁 则 吾 乃 梁 人 先 生 恶 能 使 梁 助 之 ‎18. 燕 吾 不 知 /若 梁/ 则 吾 乃 梁 人/ 先 生 恶 能 使 梁 助 之(3分)(一处一分,燕后断不扣分)‎ 19. 联系全文,分析鲁仲连的形象。(3分)‎ ‎19.劝说辛垣衍不要投降,能言善辩、富有远见卓识、洞悉形势(类似的表达都可以、智慧方面);有骨气、勇敢、以天下为己任(3分)(言之成理即可,道德方面)。‎ ‎ ‎ ‎20.第段中,鲁仲连的说理很有说服力,请结合文本分析原因。(4分)‎ ‎20.用了激将法,用夸张的言辞激发辛垣衍的不满。进而通过举例/类比,通过弱小的鲁国和邹国人民都能反抗强大齐国,表明魏国完全可以与秦抗衡;接着采用假设论证,揭示了尊秦为帝对朝堂和后宫都会产生巨大影响,魏王与辛垣衍也都将陷入悲惨命运(要对悲惨命运有所揭示)。(4分)‎ ‎2020黄浦一模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9分)‎ 窦建德传 ‎①窦建德,贝州漳南人。世为农,自言汉景帝太后父安成侯充之苗裔。材力绝人,少重然许,喜侠节。乡人丧亲,贫无以葬,建德方耕,闻之太息,遽解牛与给丧事,乡党异之。盗夜劫其家,建德立户下,盗入,击三人死,余不敢进。请其尸,建德曰:“可投绳系取之。”盗投绳,建德乃自縻,使盗曳出,跃起捉刀,复杀数人,繇是益知名。为里长,犯法亡,会赦归。久之父卒里中送葬千余人所赠予皆让不受。‎ ‎②武德元年,宇文化及至魏县,建德谓其纳言宋正本及德绍曰:“吾,隋民也;隋,吾君也。今化及杀之,大逆不道,乃吾仇,欲为天下诛之,何如?”正本等曰:“大王奋布衣,起漳南,隋之列城莫不争附者,以能杖顺扶义、安四方也。化及为隋姻里,倚之不疑,今戕君而移其国,仇不共天,请鼓行执其罪。”建德善之。即引兵讨化及,连战破之。化及保聊城,乃纵撞车机石,四面乘城,拔之。‎ ‎③未几,连突厥侵相州,刺史吕珉死之。滑州刺史王轨为奴所杀,奴以首奔建德,建德曰:“奴杀主,大逆。纳之不可不赏,赏逆则废教,将焉用为?”命斩奴而返轨首,滑人德之,遂降,齐、济二州亦降。‎ ‎④五月,建德自板渚出为阵,西薄汜南,属鹊山,亘二十里,鼓而前。秦王登虎牢城望其军,按甲不战。日中,建德士皆坐列,渴争饮,意益怠。王麾军先登,骑怒,尘大涨,乃率史大奈、秦叔宝擎麾帜,驰出贼阵后,建德军顾而惊,遂大溃。建德被重创,窜牛口谷。车骑将军白士让、杨武威获之,传而西,斩长安市,年四十九。‎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滑人德之 ( 感激 ) (2)西薄汜南 ( 迫近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大王奋布衣(C )‎ A.奋发 B.奋斗 C.奋起 D.发扬 ‎(2)西薄汜南,属鹊山 ( B )‎ A.聚集 B.连接 C.归属 D.嘱咐 ‎17.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王麾军先登,骑怒,尘大涨,乃率史大奈、秦叔宝擎麾帜,驰出贼阵后,建德军顾而惊,遂大溃。‎ 答案示例:秦王指挥军队先登上城,士兵气势强盛,此时尘土飞扬,于是秦王率领史大奈、秦叔宝高举帅旗,驰马奔出在贼人兵阵后面,窦建德的军队看到大惊,于是溃不成军。‎ ‎18.用“/”为下列句子断句。(3分)‎ 久 之 父 卒 里 中 送 葬 千 余 人 所 赠 予 皆 让 不 受。‎ 久之/父卒/里中送葬千余人/所赠予皆让不受。‎ ‎19.第①段画线句“建德杀盗”之事在《旧唐书》中未曾记载,《新唐书》详细叙述此事,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何作用?(3分)‎ ‎《新唐书》加入“建德杀盗”一事,一开篇就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传主有勇有谋的形象。先用“击”“‎ 跃起”“捉”“杀”等动词生动地表现他的英勇;又用“可投绳系之”这一语言描写体现他的沉着机敏。增加这件事,为后文展示传主的才华做了铺垫,奠定了基调,比《旧唐书》更能激发读者的兴趣,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20.唐朝人殷侔在《窦建德碑》中写道:“自建德亡,距今已久远,山东河北之人,或尚谈其事,且为之祀,知其名不可灭,而及人者存也。”请结合全文推断百姓“为之祀”的原因。(4分)‎ 答案示例:百姓“为之祀”的原因主要在于他的种种义行和善举。在乡人家贫无以葬亲时把牛赠与他,父亲去世送葬千人,他们所赠与的皆不受,表现其仁义的一面;他顺循民心,安定四方,征讨宇文化及;当叛奴杀主投靠他时,他斩杀奴返还刺史头颅,是一个忠君有义、嫉恶如仇的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