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检测中国现代史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检测中国现代史

辛集市育才中学周考测试卷 高三历史 卷Ⅰ 单选题部分 ‎(1-20每题3分,21-23每题1分,共63分)‎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按界别组成,各界都可以就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和协商,既可发表个人意见,也可提出所在界别团体的主张,甚至可以提出跨界别的共同建议。这可以表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主要履行监督职能 B.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C.拥有人大部分权力 D.受人民监督和管理 ‎2.五四宪法起草时,毛泽东为高级干部开列了阅读资料,包括1936年苏联宪法、1953年罗马尼亚宪法、1952年波兰宪法、德国宪法、1946年法国宪法、捷克宪法、旧中国1913年天坛宪法、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蒋介石宪法等。这主要体现了五四宪法:‎ A.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 B.是社会主义宪法的集大成者 C.超越了国家与社会形态差异 D.科学融合了国际与历史经验 ‎3.‎1949年10月2日,苏联政府第一个宣布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并断绝同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关系。随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等10国相继与新中国建交。这表明 A. 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十分激烈 B. 美国遏制新中国政策的失败 C. 新中国推行“一边倒”外交 D. 新中国杜绝与西方国家交往 ‎4.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建设成就表 这表明,三个时期法制建设的共同点是 A. 完善法律程序 B. 突出社会立法 C. 维护国家统 D. 注重经济立法 ‎5.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议,实现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对材料理解不准确的是 A.实现国共再次合作,推动台湾和大陆统一 B.两党平等谈判是解决两岸关系的合适方式 C.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反对外部势力干涉 D.“一国两制”打破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状态 ‎6.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据此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力图打破两极格局的国际政治秩序 B.根源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C.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根本对立 D.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7.日内瓦会议开始时,周恩来阐述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说:“我们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和维护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国家制度不受外来干涉的权利……只要世界各国都遵守这些原则……我们认为,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的世界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这段话表明中国政府 A.开始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国际公认准则 C.推动了印度支那局势走向缓和 D.提出的求同存异原则促进会议取得成功 ‎8.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政策是不断变化的,首先是全面倒向社会主义国家一边,到后来我国奉行反苏反美的“两个拳头打人”政策,再到联美遏苏的“一条线,一大片”政策,再到全面发展对外友好关系的全新外交战略。这一系列变化表明 A.一般来说国家间没有情谊可言,有的只是利益 B.中国外交政策调整根源于自身安全和国际局势 C.社会主义在和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处于弱势位置 D.在美苏争霸时期,中国对于亲美亲苏犹豫不决 ‎9.1969年,尼克松总统同法国领导人戴高乐谈及中国问题,并希望从戴高乐那里得到一些建议。戴高乐认为:如果美国开始发展同中国的关系,那么意味着中国将可能进入联合国。会产生很大的国际影响,但是他不相信这会有什么糟糕的结果。这说明 A.法国极力阻挠中美关系改善 B.中美关系事关国际格局演变 C.中国崛起改变美法外交战略 D.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已出现 ‎10.从1949年苏联第一次在联合国要求恢复新中国的合法席位到1971年的20多年间,苏联对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态度也经历了从坚定、毫无保留的支持,到支持但不再提案,再到只支持、不发言、不提案三次不同的转变。这表明 A.苏联态度的转变与中美关系变化密切相关 B.中苏关系恶化使苏联的态度发生根本转变 C.苏联态度的变化反映了中苏关系发展状况 D.苏联对华政策中的利己主义倾向日趋明显 ‎11.以下是《中国国家领导人出访情况统计表》,该材料最适合用于研究改革开放时期 A.一边倒政策的放弃 B.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的转变 C.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 D.多边外交的形成 ‎12.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和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俄罗斯有学者也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着较清醒的认识 B.“冷战”思维仍然主导者当前国际关系 C.国际局势既趋向缓和又表现出紧张对抗 D.没有厘清上合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特点 ‎13.‎1958年1月9日,我国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户籍制度的法律,开始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限制和政府管制。该法律确立了一套较完善的户口管理制度,这一制度人为地将户口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A.农村经济的结构性调整 B.国家经济体制的变化 C.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动 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 ‎14.如表为东北地区工农业比例关系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说明 工农业总产值 农业 工业 ‎1952年 ‎100‎ ‎40.3‎ ‎59.7‎ ‎1957年 ‎100‎ ‎23.6‎ ‎76.4‎ A.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B.国家政策的调整 C.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D.“大跃进”运动开始 ‎15.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五年内基本建设项目开工12694个,建成455个。1956年初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基建会议将建设项目追加到。745个,将建成项目追加到477个;不久又将建设项目追加到800个,将建成项目追加到500多个。据此推知 A.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充满理想色彩 B.建国初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C.工业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相适应 D.一五计划初期建设思想相对保守 ‎16.某一时期的《人民日报》曾报道:“我国今年钢的生产量,要比去年翻一番,就是说从去年的五百三十五万吨钢跃增至一千零七十万吨。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振奋人心的伟大号召。全力保证钢产量翻一番,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出现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提出 B.人民公社化运动“以钢为纲”的号召 C.“大跃进”全民炼钢运动的迅速兴起 D.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7.中共中央在某时期一份文件中规定:加强生产队的基本所有制,允许社员经营少量自留地和小规模的家庭副业,恢复农村集市;压缩城镇人口,减轻农民负担,充实农业劳动力。这些政策 A.体现了“左”倾错误的影响 B.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D.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18.1961年冬季,湖南省将数百万亩冬闲田借给农民(大体每人可借三至五分)种植冬菜或冬种春收作物,收入全归社员,这一举措 A.加剧了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B.有利于缓解农村中“左”的政策危害 C.改变了当时土地所有权的归属 D.表明当时已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1981年底,经过调查研究,国家相关部门认为,扩大出口创汇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外贸垄断体制,二是产品质量低,三是出口亏损。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了若干建议,其中包括 A.对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 B.扩大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C.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在广东等省市设立经济特区 ‎20.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到1984年底,全国各地基本完成了政社分设,建立9.1万个乡(镇)政府,92.6万个村民委员会。这实际上 A.宣告了人民公社制度的结束 B.标志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 C.扩大了农村基层民主的范围 D.揭开了农村政治经济改革的序幕 ‎21.2019年,浦东新区迎来了浦东开发与开放20周年纪念。从阡陌农田到林立楼宇,从冷僻土地到繁荣都市,从默默无闻到世界瞩目,浦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浦东开发标志着中国 A.全方位开放格局正式形成 B.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 C.对外开放的中心发生转移 D.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 ‎22.毛泽东在1958年先后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全可能的”。即使当时中国开发上述技术的环境还十分落后和艰苦,但不少科学家还是开始投入这些开发计划。这主要说明了 A.“两弹一星”的开展是国内外形势所需的结果 B.“大跃进”运动有利于我国国防现代化的发展 C.我国完全有能力在短期内实现国防现代化 D.应该将发展国防高科技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 ‎23.新时期文艺经历了从20世纪80年代初歌咏健康自然人性的文化小说,到寻根思潮对民族文化血脉的发现和重构;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到近年来对底层生活农民命运和反腐倡廉的关注。这表明新时期文艺 A.注重人文关怀 B.强调历史理性 C.重在现实批判 D.借鉴先进理念 卷Ⅱ 材料阅读部分 ‎(共37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力压迫下为富民强国采取的是倾斜的结构转换模式,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大量农村人口和劳动力不能随工业化的发展而就业,导致就业结构的转换落后于产业结构的转换,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集聚。正如张培刚先生所指出的“工业化的成败与否,取决于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能否妥善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吸纳问题”。‎ ‎——摘编自魏悦《近代以来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思想的历史演进》‎ 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决定建设大三线、小三线,大批工厂从沿海发达地区迁移。大三线在陕西南部秦岭那里,以及四川、贵州、云南,国家把建设重点或者是国防建设重点放在大三线。……“文化大革命,又出现了人口大规模流动,一方面(城市党政机关干部)继续精减下放,上海支援新疆;另一方面是上千万的知青,大城市甚至包括中等城市的知青都迁到农村,上山下乡,到边疆去,往黑龙江、云南、内蒙古各个地方迁移。各地改革开放后,就开始吸引流动人口了。深圳、广东先开放,建设特区吸引了几十万过去。因为当时开始办的产业都是“三来一补”,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吸引了大批内地农村人口。还有一个潮流是移居海外。‎ ‎——摘编自葛剑雄《人往高处走,社会离不开迁徙自由》‎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劳动力在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20世纪60年代和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和影响。(17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现代中国出国留学情况一览表 时期 目的地(国家和地区)‎ 留学人数 费用来源 新中成立——“文化大革命”前 苏联东欧等29个国家和地区 约10000余人 公费为主 ‎“文化大革命”时期 ‎49个国家和地区 约1600余人 公费为主 改革开放以来 ‎103个国家和地区 约300多万人 自费为主 ‎——据《略论近现代中国留学史的分期和中国留学生的时代使命》‎ 表格能够反映现代中国留学变化的多个特点。指出其中一个特点并说明其历史原因。‎ 参考答案 选择题答案(共63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 ‎ D C D D ‎ D ‎ C ‎ B B C ‎ D D ‎ A ‎ B A ‎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C ‎ B B A B A A ‎24.(25分)‎ ‎(1)问题:劳动力在农村大量聚集,不能随工业的发展而适时转移。(3分)‎ 原因:传统的农本政策及观念;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农村劳动力素质相对低下。(6分)‎ ‎(2)60年代:‎ 特点:从工业化程度高的地区迁移到工业化程度低的地区(或从沿海发达地区迁到西部地区);从城市迁移到农村;由政府主导进行。(任答两点,共4分)‎ 影响: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违背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4分。若答出其它内容,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改革开放后:‎ 特点:从农村迁移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从中国迁移到国外;由市场主导,自由迁移。(任答两点,共4分)‎ 影响:劳动力流向现代城市,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加快了城市经济发展;但增加了城市的管理成本和交通负担,滋生了新的人口问题等。(4分。若答出其它内容,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5.(12分)‎ 示例:特点:改革开放以来,出国留学人数大幅度增加 原因: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人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人民生少水平提高,更加重视教育的投入;全球化的推动 ‎(“示例”中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还可以从以下角度归纳特点:留学目的地由少到多;建国初期留学目的以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为主;改革开放发来以自费留学为主。其他言之有理皆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