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4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必修一部分
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必修一部分) 1. (2018江苏卷)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 A. 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 B. 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 C. 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 D. 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 【答案】B 【解析】古代“雀” “爵” 相通,“猴”“侯”同音,“射爵射侯”就是追求封爵、封侯,因此这类画像石刻体现了人们希望加官进爵甚至封侯,即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故B项正确;抑制王侯势力是在西汉(推恩令大大削弱了王国势力),东汉时期的王侯势力已经对中央够不成威胁,故A项错误;射雀、射猴和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相违背,故C项错误;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是对画像石的误读,不符合材料关键信息“射爵射侯”的真实含义,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以东汉画像石为切入点,考查考生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本题题目新颖,紧跟全国卷的命题思路,是江苏历史卷中的亮点。汉代画像石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史学家翦伯赞在《秦汉史》中曾对画像石的价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指出“除了古人遗物以外,再没有一种史料比绘画雕刻更能反映出历史上的社会之具体形象”“假如把这些 石刻画像有系统地搜集起来,几乎可以成为一部绣像的汉代史”。由此可见汉代画像石对研究汉代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2. (2018江苏卷)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 A. 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 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 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 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答案】D 【解析】由材料信息“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说明尚书省在中央与地方行政运行中处于中枢的位置,故D项正确;唐朝三省各有其职责,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材料反映的是尚书省在履行自身的职责,故A项错误;拥有起草诏令制敕权力的是中书省,故B项错误;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点睛;本题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史料实证,是通过新材料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考查,是高考命题的常规思路,这就启示我们一定不要忽视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复习。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 3.(2018全国卷三) 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4. (2018江苏卷)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 A.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 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 C. 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D. 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 【答案】B 【解析】“光绪二十八年”是1902年,“要办路因为哪一件? 怕的是外国占路权”指的是保路运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四川的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提供了条件,从而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故B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1851年,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故C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兴起于1924年,故D项错误。 5.(2018天津卷)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说明元朝( ) 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6.(2018海南卷)1945年,中共“七大”提出建立联合政府,主张在民主的政治纲领下团结一切愿意参加的阶级和政党,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实行“耕者有其田”。这些主张 A.目的是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 B.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相一致 C.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D.意在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7.(2018海南卷)《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这表明在西汉 A.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B.宗法制度趋于瓦解 C.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 D.官僚制度未能建立 8. (2018全国卷Ⅰ)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答案】D 解析:根据表格内容可以看出,“安史之乱”之后的藩镇,拥兵自重不上供的只占少数(约1/5),大部分都是由朝廷任命、上供或者少供,由朝廷驻重兵(区别于“拥重兵”),功能主要是“防骄藩”(防范骄纵的藩镇)。结合材料“安史之乱”后唐朝延续“百余年”的信息可以判断出,D选项正确。A、B根据材料都无法得出。C选项片面解读了材料,这一时期的“藩镇”设置吸取了“安史之乱”的教训,对其权力进行了限制,但“藩镇”对中央集权的消极影响依旧存在,只是比之前有所降低而已。 9.(2018天津卷)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懔遵钦定新例,不敢夹带鸦片。倘查出本船有一两鸦片,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若查无夹带鸦片,应求恩准照常进埔贸易。良歹分明,情甘帖服。”这表明当时( ) A.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 B.禁烟政策得到各国政府公认 C.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 D.走私鸦片不再享有治外法权 【考点】鸦片战争——清政府禁烟态度坚决 【解析】题干中“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以及内容,推知清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故A项正确;禁烟被英国政府作为鸦片战争的借端,且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得到美、法的支持,所以禁烟不可能得到各国政府公认,故B项错误;鸦片贸易在1858年的英法《通商善后条约》才被强迫合法化,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治外法权也叫领事裁判权,是1843年英国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中取得的,而题干的时间为鸦片战争前的禁烟期间,故D项错误。 【答案】A 10. (2018全国卷Ⅰ)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日本运用舆论宣传,丑化中国形象;运用公关手段,获取欧美支持。这些都属于近代外交策略,而清政府却无所作为,故C正确。A、B、D材料中都无法体现。 11.(2018海南卷)古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后,意大利人不能参与罗马政治活动和担任官职,没有资格分享公有地和战利品,但却要为罗马提供兵役,因此反抗斗争不断。这些斗争源于 A.公民与非公民的不平等 B.贵族世袭特权不受限制 C.公民对贵族专权的不满 D.公民利益缺乏法律保护 12.(2018海南卷)1874年美国选举之后,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总统格兰特的许多内阁成员因此被迫辞职。由此可知,当时美国 A.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 B.两党秉持不同阶级立场 C.议会开始成为权力的中心 D.两党制体现了制衡原则 13.(2018北京卷)明治维新前,日本只有贵族和武士才有姓,19世纪70年代,为便于征兵、征税和编制户籍,明治政府规定“凡国民,必须取姓”,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国民平等,加强对百姓的管理 B.引进西方生活方式,促进文明开化 C.实行废蕃置县,强化中央集权 D.鼓励殖产兴业,实现富国强兵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明治维新前,日本只有贵族和武士才有姓”“为便于征兵、征税和编制户籍”可知,明治政府规定“凡国民,必须取姓”有利于打破贵族和武士的特权,推动国民平等,加强国家对百姓的管理,便于征兵、征税等,故A正确。“取姓”与引进西方生活方式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废藩置县指的是日本明治政府废除全国各藩,统一为府县,是建立中央集权政权的一项划时代的政治变革,材料与此无关,排除C。殖产兴业主要指发展近代工商业,材料与此无关,排除D。故选A。 14. (2018全国卷Ⅰ)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和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外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 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 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 清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 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答案】C 点睛:“现实的问题历史考”一直是高考命题的思路,本题以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与日本在舆论宣传策略方面态度差异的对比,引导考生认识外交宣传在引导国际舆论方面的重要 性,认识到在国际环境局势复杂多变的今天,只有首先抢占舆论制高点,才能快速反应,掌握主动权,沉着应对。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简化材料信息,本题材料可简化为“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大肆进行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而清政府则无动于衷”。 15. (2018全国卷Ⅰ)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答案】A 解析:西方国家试探与中共将要成立的新中国建交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既可以积极争取承认又不急于争取承认,因为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A正确。西方国家只是试探建交可能性,不能说明放弃支持国民党,B错误。C选项无法体现,新中国同苏联等17国建交,标志着冲破了美国外交孤立。新中国积极争取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支持,不急于获取西方国家的支持,D项错误。 16. (2018全国卷Ⅰ)图8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答案】A 解析:根据图8信息可以看出,增加的成员国主要是亚非国家欧美国家和大洋洲国家总体呈下降趋势,因此A正确。BCD选项结论无法从图中信息得出。 17.(2018北京卷)读图9,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美国政府财政盈亏及其原因的是 A.“马歇尔计划”从欧洲吸引援助使美国财政盈余 B.古巴导弹危机的紧张局势给美国财政造成赤字 C.美国人首次登上月球,给美国财政带来了盈余 D.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给政府造成了赤字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马歇尔计划”并非从欧洲吸引援助,而是美国给欧洲提供援助,排除A。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于1962年,是冷战期间美苏两大国之间一次对抗,危机仅持续了13天,不可能给美国的财政造成赤字,排除B。美国人首次登上月球是在1969年,而图表截止时间是1968年,排除C。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60年代正值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军费开支庞大,给美国造成财政赤字,故选D。 【点睛】美国经济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直至整个70年代,进入一个长期停滞的阶段。部分学者指出,越战是导致美国六七十年代的经济困境的重要因素,或至少应负部分责任。越南战争中,美国的国防支出所占的比重急剧上升,在60年代末,占到了整个国防开支的1/3左右。通货膨胀是在越南战争开始时发生的,并在70年代以后成为困扰美国经济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多数学者指出不断增长的军事开支加剧了国内的通货膨胀。 18.(2018海南卷)1956年12月,《人民日报》刊文指出:能否正确的认识和对待斯大林的错误,已经成为影响许多国家共产党及党与党相互团结的重大问题;对斯大林的错误应该批评,但必须在肯定和维护他正确方面的前提下进行。与此直接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A.万隆会议召开 B.越南战争爆发 C.苏共“二十大”召开 D.朝鲜战争停战 19.(2018北京卷)民主选举是古代雅典政治的特色。为确保参政机会均等,有些职位甚至通过抽签产生但对于三列桨战舰舰长和许多公共文化活动主管等职位,则指定由最富有阶层的人轮流担任,且自己负担全部费用,雅典的这些举措 A.引发了贫富之间的对立 B.说明其文化事业不发达 C.有助于社会及政治稳定 D.实现了绝对平等的理念 【答案】C 【解析】材料“为确保参政机会均等,有些职位甚至通过抽签产生”有利于实现雅典公民内部的平等,使人人都可以参政议政,材料“但对于三列桨战舰舰长和许多公共文化活动主管等职位,则指定由最富有阶层的人轮流担任,且自己负担全部费用”有利于发挥富人的作用,减轻贫民负担,据此可知,雅典的这些举措有利于社会及政治稳定,故C项正确;A项根据材料无法得出,排除;题干涉及的是雅典民主选举,并没有体现文化事业不发达,排除B;雅典民主选举体现了相对平等而非绝对平等,排除D。故选C。 20.(2018北京卷)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持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 A.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 C.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一中共“七大” D.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 答案】C 【解析】解题时可根据材料“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目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历程,解答时结合所学知识逐项分析即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昌起义发生于1927年,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长征途中,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于1930年写的文章,阐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七大召开于1945年,而“工农武装割据”提出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B。结合所学,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发动多次武装起义以挽救革命,在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改向井冈山进军,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探索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共七大召开又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故C正确。结合所学,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长征途中,井冈山道路是在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探索出的革命道路,《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于1938年创作的关于抗日战争的文章,排除D。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的历程,题目难度不大,但是关键在于考生在复习中要建构历史知识体系,厘清历史发展脉络,理解历史事件的前后联系。如本题只要学生在复习中理清了中共党史的脉络,就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 21.(2018北京卷)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1951年6月,苏联提议,五大国(苏联、法国、英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和平公约,新中国政府也表示,如今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如果没有苏联和新中国参加都无法解决。随后,美国同意和谈。这表明 A.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B.社会主义阵营放弃与西方国家的冷战对峙 C.上述五大国在联合国中开始发挥决定作用 D.五大国缔结和约,实现了朝鲜半岛的统一 【答案】A 【点睛】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本题即是考查抗美援朝的意义。 22.(2018北京卷)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撒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联日理万机,亦问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 A.清朝内阁权利得到加强 B.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C.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 D.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内阁宰辅名存而已”可知内阁已经名存实亡,不可能权力得到加强,排除A。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结合所学可知,军机大臣品级不高,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本身无决策权,不能等同于宰相,而且早在明朝初期已经废除宰相制度,排除C。结合所学,乾隆从裁撤军机处到恢复军机处,关键在于军机处有利于皇权加强,故选D。 【点睛】清朝军机处设立于雍正帝时,皇帝选派满汉大臣入军机处,只能“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照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然后经皇帝批准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军机处的设立,使清朝初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权限制很大)实权尽失,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考生只要理解军机处设立的作用,再结合题干和选项,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23. (2018全国卷Ⅰ)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A. 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 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 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 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答案】A 【解析】图中数据变化说明联合国成员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数量剧增,认真观察图中变化可知,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非洲国家数量增多,即第三世界壮大,故A项正确;欧共体成员增加和联合国成员国增加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和世界贸易无关,故C项错误;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是在20世纪90年代,且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24.(2018江苏卷)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 A.全面内战爆发时 B.战略反攻开始前 C.三大战役进行中 D.渡江战役结束后 【答案】C 【解析】由图中数据可知,共产党兵力开始具有优势是在1948年11月。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11月正是三大战役进行之中,故C项正确;全面内战爆发是在1946年,故A项错误;战略反攻开始于1947年,故B项错误;渡江战役结束是在1949年,故D项错误。 点睛:2018年高考试题注重对革命文化的弘扬,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学生理解和认同革命文化。本题就是以革命文化为基础命制的,考查到了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 25. (2018江苏卷)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 B. 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 C. 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D. 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各国处理相互间关系提供了五条“切实可行”的原则,它概括了新型国家关系的本质,进一步提倡了民主与平等的原则,推进了国际关系民主化、法制化,故A项正确;中苏两国开创友好局面是在1950年,故B项错误;C项错在“消除了”,说法过于绝对,故错误;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于2001年,故D项错误。 26. (2018全国卷Ⅰ)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用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A. 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 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 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 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表明中共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A项正确;此时西方国家仍然对国民党政权予以支持,故B项错误;中国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故C项错误;中共的这一政策是针对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独立自主”的概念。独立自主:一是独立,不依附于任何国家和集团;二是自主,自己的事情和国际事务,自己做主,作出正确的判断。独立自主就是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走自己的发展道路;更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把我们的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在国际事务上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 27.(2018全国卷Ⅰ)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答案】D 【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唐代的藩镇除了河朔型擅自任免官员、拥兵自立外,其他类型的藩镇均由中央任免,并且驻兵防止分裂和异族进犯,维护社会治安。由此可知,“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基本维护了唐朝的统治,故D项正确;材料中大部分藩镇是上缴赋税的,并且唐朝除了藩镇的税收外,还有其他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表格体现不出藩镇彼此攻伐不已,故B项错误;河朔型藩镇拥兵自重、与朝廷对抗,威胁到中央权威,故C项错误。 点睛:近几年来全国课标卷一中的25题几乎都是考查的秦汉政治,今年高考命题打破常规,考查了唐代政治;而唐代的藩镇割据是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本题反其意而为之,考查角度新颖,这些都体现了高考命题稳中求变的思路。本题考查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这启示我们遇到和教材结论相违背的题目,解题的最好方法是排除法,本题中A、C不符合史实,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由“兵额与功能”可判断出此时期的藩镇有延续统治的作用。 28. (2018全国卷三)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 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 29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30.(2018全国卷三)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 A.公民必须能言善辩 B.参政议政十分活跃 C.民主政治出现危机 D.内乱引发思想纷争 23. (2018江苏卷)美国最高法院建立于1790年,它在政治体制的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济危机为罗斯福扩充总统权力扫清了障碍。为了制止危机,此时的国会对总统要求的立法都一一应允。根据司法审查权的原则,一个法律是否合乎宪法是由最高法院来作最终的裁决,而新政的政治理想没有得到最高法院的支持。从1935年开始,最高法院相继将《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宣布为违宪。罗斯福决定改组最高法院,用增加法官人数的办法将支持他的人安排进最高法院,但他的改组计划在国会遭到挫折。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材料二在公共教育领域美国一直存在种族隔离。南方各州中小学实行黑人、白人学生分校。1896年最高法院判决的普莱西案确立了“隔离但平等”的原则,确认种族隔离制合法。二战期间,大批黑人从军参战,投身于国防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平等意识提高。战后他们纷纷投入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黑人牧师布朗向最高法院上诉,要求结束黑白分校状况。1951年最高法院受理了布朗案。1954年最高法院判决,隔离使黑人学童“痛感社会地位低贱,进而摧折其身心至于无法弥补”,因此公共教育事业决不容许“隔离但平等”原则存在。布朗案吹响了结束种族隔离制度的号角。 ——摘编自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最高法院与罗斯福之间的矛盾及其产生的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最高法院对种族隔离制的两次判决有何变化及变化的原因,说明这两次判决的不同目的。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最高法院在美国政治运行中的作用。 【答案】(1)矛盾:最高法院否定新政的部分法令;罗斯福对最高法院的判决不满(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冲突)。 背景: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罗斯福推行国家干预政策(行政权过度扩张);最高法院行使司法审查权。 (2)变化:由肯定变为否定(由合法变为违法)。 原因:黑人力量(平等意识)的增强;黑人争取权利的斗争;法官不再固守传统。 目的:第一次:维护种族主义者利益;第二次:缓和种族矛盾。 (3)作用:完善分权与制衡的机制;有利于社会稳定;有时也有碍民主公正。 【解析】第(1)问,“矛盾”依据材料一信息“从1935年开始,最高法院相继将《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宣布为违宪。罗斯福决定改组最高法院,用增加法官人数的办法将支持他的人安排进最高法院”概括得出最高法院否定新政的部分法令;罗斯福对最高法院的判决不满。“背景”,依据材料一信息“经济危机为罗斯福扩充总统权力扫清了障碍。根据司法审查权的原则,一个法律是否合乎宪法是由最高法院来作最终的裁决”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危机的爆发、总统权力过度扩张、最高法院行使司法审查权等角度分析。 第(2)问,“变化”,依据材料二信息“1896年最高法院判决的普莱西案确立了‘隔离但平等’的原则,确认种族隔离制合法”“1954年最高法院判决,隔离使黑人学童‘痛感社会地位低贱,进而摧折其身心至于无法弥补’,因此公共教育事业决不容许‘隔离但平等’原则存在”得出:最高法院对种族隔离制由肯定变为否定。“原因”,依据材料信息“二战期间,大批黑人从军参战,投身于国防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平等意识提高。战后他们纷纷投入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1954年最高法院判决……公共教育事业决不容许‘隔离但平等’”概括得出:黑人力量的增强、黑人争取权利的斗争、法官不再固守传统等。“目的”,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得出:第一次是维护种族主义者利益,第二次是缓和种族矛盾。 第(3)问,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完善分权与制衡的机制、促进社会稳定以及阻碍民主公正等角度分析。 【点睛】民主诉求是全体人类的共同愿望,也是高考命题的长效热点,又紧扣教材的主干知识,因此考查这一知识点并不意外。本题以美国最高法院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美国民主制度的认识,涉及的核心素养有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从能力上看,本题从灵活性、批判性和深刻性等方面对以逻辑思维为核心的高阶认知能力进行了考查,有助于培养学生迅速有效地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描述。 31. (2018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材料二 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答案】(1)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 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2)内忧外患;西方民主思想传播;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 (3)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 第(3)问,“意义”,依据材料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健全国家治理体系、推动基层民主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等角度分析。 点睛:本题通过中国古代乡约制度、清末的地方自治及今天的基层村民自治历史线索脉络,使考生加深了对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解,契合了当今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热点,反映出党和国家对农村稳定与发展问题的重视。本题考查古今贯通,时间跨度较大,涵盖了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学科素养,凸显考试与素质教育要求的内在联系。试题难度不大,大多模拟试题应该都能扣住此类题目,这体现了高考不避讳热点的思路。本题中“变化”的解答,需要紧扣材料,概括信息;“积极作用”,需要紧扣材料结合所学回答;“历史背景”,需要根据材料的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答。 32.. (2018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都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答案】 示例: 情节:鲁滨逊遇险漂流到海岛上,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领地。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早期的西欧殖民扩张。 概述和评价:近代西方殖民扩张始于新航路开辟,在亚非拉地区依靠武力等方式强占殖民地,掠夺财富,进行移民,开展贸易。殖民扩张掠夺的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资本主义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给遭受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极大灾难,客观上带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是全国卷的亮点,也是广大师生最头疼的一道试题。今年的试题一如既往的出乎所有师生的意料,本题以小说《鲁宾逊漂流记》的相关情节为素材,通过开放式设问,引导考生发现问题,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小说中蕴含的历史现象,为考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创造空间,贯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能力上说,在考查基本思维能力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增强情境的探究性和设问的启示性、开放性,考查考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解题思维过程是,首先阅读材料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如“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反映了黑奴贸易;“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座荒岛上……整个小岛都是他的个人财产”反映了早期殖民扩张;“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反映了宗教改革等。其次,结合世界近代史对该历史现象进行概述和评价即可。 点睛:本题以小说《鲁宾逊漂流记》的相关情节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唯物主义、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以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一改观点论述类题目的限定,让人耳目一新,体现出高考求新求变的思想。本题整体难度不太大,让学生感觉比较平和。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语句,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找出反映的历史现象。 33.(2018天津卷19分)2015年,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希腊联军在希波战争中取得胜利。其间,以雅典为首组建了提洛同盟,雅典国力进一步增强,这引起原有霸主斯巴达及其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 的敌视。在伯利克里时期,双方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导致战争爆发。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认为,“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后人把这一现象称为“修昔底德陷阱”。 ——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1)概括材料中“修昔底德陷阱”的基本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雅典强大的原因。(4分) 材料二 如果德国认为更大的物质权力优势、更广阔的领土范围、神圣不可侵犯的边疆以及海上的绝对优势,是实现思想和道德上之领导地位必需的前提……那么英国一定会认为,德国肯定将力图削弱任何竞争对手的实力……其最终目的则是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 ——[英]艾尔·克劳《关于英国与法德两国关系现状的备忘录》(1907年)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英国为何担忧德国“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说明英国应对的举措及其结果。(6分) 材料三 在可见的未来,美国政府不能和苏联政权保持政治上的密切关系。在政治舞台上,应继续将苏联视作竞争对手而非伙伴……美国人民应该感谢上帝,他让美国人感受这种无法改变的挑战,从而使美国的安全依赖于他们的团结,以及接受历史希望他们承担的道义和政治领导责任。 ——[美]乔治·凯南《苏联行为的根源》(1947年) (3)指出材料三反映了美国怎样的心态,并分析其原因。(5分)比较材料二、三所涉及的对抗,其方式有何不同?(2分) (4)综上,你认为大国应如何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2分) 【考点】(1)“修昔底德陷阱”的基本含义;雅典民主政治 (2)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崛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3)两极世界的形成 (4)大国应如何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 【解析】(1)第一小问含义,据材料一中“以雅典为首组建了提洛同盟,雅典国力进一步增强,这引起原有霸主斯巴达及其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敌视。在伯利克里时期,双方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导致战争爆发。…‘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得出答案:新兴大国的崛起,引起原有霸主的恐惧,双方矛盾加剧,引发战争。第二小问原因,首先抓住设问的限定词“当时雅典强大”,再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以及材料中的战争,得出答案: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经济——奴隶制工商业经济的发达;战争——据材料一中“…希波战争中…其间,以雅典为首组建了提洛同盟,雅典国力进一步增强”得出答案:希波战争使国力进一步强盛。 (2)第一小问原因,抓住材料二中的出处“艾尔·克劳《关于英国与法德两国关系现状的备忘录》(1907年)”并结合设问提示——结合时代背景,据材料二中“德国认为更大的物质权力优势、更广阔的领土范围、神圣不可侵犯的边疆以及海上的绝对优势,是实现思想和道德上之领导地位必需的前提”,再结合所学——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是两大中心之一和选修三:一战前德国组建三国同盟,得出答案:德国完成统一,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大力发展军力,组建三国同盟。第二小问举措,据第二问的(1)的答案:德国组建三国同盟,并结合选修三:一战前英国的行动,得出答案:英国扩军备战,调整大国关系,形成三国协约。第三小问结果,结合选修三:一战所学知识,得出答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3)第一小问心态,据材料三的出处:乔治·凯南《苏联行为的根源》(1947年)和“应继续将苏联视作竞争对手而非伙伴……以及接受历史希望他们承担的道义和政治领导责任”,得出答案:视苏联为对手,谋求领导世界。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两极世界的形成》以及第三问第(1)小问的答案——视苏联为对手,谋求领导世界,得出答案:二战后美苏同盟基础消失;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立,国家利益冲突;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第三小问不同,结合一战和美苏冷战的所学,得出答案:英德竞争最终走向战争,美苏对抗选择冷战。 (4)结合题眼——“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以及习总书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热点,关于大国关系的处理,我们要汲取历史的教训和经验,得出答案:“修昔底德陷阱”论是后人的引申,传统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除了对抗,还可合作;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防止战略误判。 【答案】(1)含义:新兴大国的崛起,引起原有霸主的恐惧,双方矛盾加剧,引发战争。 原因: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奴隶制工商业经济的发达;希波战争使国力进一步强盛。 (2)原因:德国完成统一,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大力发展军力,组建三国同盟。 举措:英国扩军备战,调整大国关系,形成三国协约。 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3)心态:视苏联为对手,谋求领导世界。 原因:二战后美苏同盟基础消失;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立,国家利益冲突;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不同:英德竞争最终走向战争,美苏对抗选择冷战。 (4)避免:“修昔底德陷阱”论是后人的引申,传统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除了对抗,还可合作;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防止战略误判。 34.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材料二、 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12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9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4分 (1)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 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2)内忧外患;西方民主思想传播;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 (3)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