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4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步步高考前三个月高考地理通用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倒数第天
倒数第6天 地表形态的塑造与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 考点一 地表形态的塑造 基础回扣 1. 几个概念 (1)地质作用: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 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的热能,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其次是重力能。 (2)地质构造: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错位。如背斜、向斜、断层。 (3)构造地貌:由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如谷地与山岭。 构造地貌的形成原因是地质构造,通过构造地貌能够判断地质构造的类型和变化。 (4)地形和地势 地形:地表各种形态的总称,又称地貌。 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地形、地势都表示地表的外部特征,前者强调形态特征,后者突出高低起伏状况。陆地地形主要包括山地、丘陵、平原、高原和盆地五种类型。 2. 褶皱与断层的特征比较 地质构造 形成原因 特征 构造地貌 实例 现实意义 褶皱 背斜 当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时,会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从形态上看:岩层向上拱起。从岩层新老关系看:中心老,两翼新 常形成山岭,但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 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 良好的储油构造 向斜 从形态上看:岩层向下弯曲。从岩层新老关系看:中心新,两翼老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但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良好的储水构造 断层 断块山—— 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所能承受的程度,岩体就会破裂 岩体发生破裂,并且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的错动、位移 大的断层常常形成裂谷或陡崖;相对上升的岩块,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在断层构造地带上常发育沟谷、河流 华山、泰山、庐山;凹陷地形——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 3.主要的外力作用与地貌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侵 蚀 作 用 风力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 流水 侵蚀 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瀑布)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等)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等 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东欧平原) 沉 积 作 冰川沉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用 流水沉积 形成冲积扇 (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河流中下游) 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河流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风力沉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 4. 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 (1)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 (2)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3)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 判断正误 1. 在地壳的发展变化中,总是内力作用先进行,然后是外力作用。 (×) 提示 在地壳的发展变化中是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共同进行、不分先后的。 2. V形谷和U形谷都是流水侵蚀所形成的。 (×) 提示 V形谷是流水侵蚀所形成的;而U形谷则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 3. 黄土高原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但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 4. 只要岩层沿裂隙断开就形成了断层。 (×) 提示 岩层沿裂隙断开,但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没有发生明显的位移,这仅仅是断裂;断层是指断裂面两侧岩层发生明显位移的地质构造。 5. 喀斯特地貌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溶洞当中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则是由于流水的淀积作用形成的。 (√) 6. 在有沙丘的地方,风总是从沙丘的坡度较小的一侧吹来。 (√) 考前押题 1. 图1为“地质构造示意图”,图2为“河流沉积与流速的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1中①、②两处的地质构造;任选其一,指出所对应岩层的变化特点。 (2)简述图1中所示水循环环节的外力作用表现。 (3)据图2信息,比较图1中甲、乙地貌形成过程的差异。 答案 (1)①处:向斜。②处:断层。①处:岩层发生弯曲(或②处:岩层破裂断开)。 (2)流水侵蚀;流水搬运;流水沉积。 (3)甲地比乙地河流流速快;甲地比乙地沉积物颗粒大。 解析 第(1)题,由图1所示信息可看出,①是岩层向下弯曲形成的向斜构造,②是岩层断裂错开形成的断层构造。第(2)题,图1中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河流,图中的地貌有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等,这些沉积地貌都是上游河流的侵蚀物被流水搬运沉积形成的,河流塑造了地表形态。第(3)题,图2表示流速与沉积物颗粒的关系,本着这个关系分析甲、乙地貌形成的差异。 考点二 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 基础回扣 1.地带性分异的成因 2.地带性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主要影响因素 分布特点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热量 太阳辐射 纬线延伸,纬度更替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水分 海陆分布 经线延伸,经度更替,中纬度明显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水热状况 海拔 从山麓到山顶更替 3.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判读 (1)判断阳坡和阴坡、南北半球 一般情况下,同一自然带的山地海拔阳坡高于阴坡。若知阴阳坡的南北方位,还可以判断出南北半球。如下图(北半球)所示: (2)判断山体所在热量带 通过基带的名称确定所在热量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低层而得名,如上图,最低层自然带是落叶阔叶林带,由此可知此山体位于暖温带地区。 (3)判断自然带谱的多少 ①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 ②山体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 ③山顶、山麓之间的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 (4)判断自然带的海拔高度 ①山体所在纬度——同类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 ②坡向——同一山体,同类自然带分布阳坡高、阴坡低。 (5)判断雪线高度 雪线是永久积雪带的下限(雪线以上气温常年在0℃以下)。地球上各地区雪线的分布高度起伏多变,主要取决于气候与地貌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①气温:地表气温由低纬向两极降低,因而雪线分布高度的总趋势也由低纬向两极降低。 ②降水量: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反之亦然。因而综合气温和降水两个因素来考虑,全球雪线高度最高的地区不在赤道附近,而是在副热带地区。 ③地貌:地貌因素对雪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山势和坡向上。陡峻的山地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缓坡雪线较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判断正误 1. 地理环境是由土壤、岩石、水、大气和生物等地理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使地理环境成为一个整体。 (√) 2. 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发育程度的因素主要有山体所在的纬度、山体的相对高度、山体的坡向等。 (√) 3.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其影响因素只是热量。 (×) 提示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其影响因素主要是热量,其次还有水分等。 4. 在山地垂直自然带中雪线一定是阳坡高于阴坡。 (×) 提示 雪线的高低与气温和降水量都有关系,其中降水量的影响程度更大。( 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就低于北坡) 5. 任何一个自然带都是地带性规律与非地带性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 (√) 6. 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分布是一一对应的。 (×) 提示 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分布不是一一对应的,如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发育的自然带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考前押题 2. 读“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 ) A.南坡为向阳坡 B.北坡为向阳坡 C.南坡为迎风坡 D.北坡为迎风坡 (3)乙地山脉为我国两大自然区分界线,则乙地可能是________(山脉)。 (4)甲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 (5)丙地东西两坡垂直自然带基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A (2)D (3)秦岭 (4)甲地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南坡气温较北坡高;且甲地南坡为背风坡,降水量小,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大,故雪线南坡高于北坡。 (5)丙地东坡为迎风坡,从海洋上来的水汽,在东坡形成地形雨,且东坡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故东坡基带形成雨林;西坡为背风坡,降水偏少,形成稀树草原带。 解析 本题考查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根据山地基带类型确定其纬度,可知: 同一山脉不同坡向自然带不同,说明热量、水分条件不同。乙地山脉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带,说明其位于亚热带。影响雪线的因素主要有降水和气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