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4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把握高考要求科学规划备考化学doc
把握高考要求,科学规划备考 宝鸡中学 王霞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历年考试大纲、试题特点的分析提出了高三化学复习备考的策略。 [关键词]考纲 策略 有机 无机推断 实验 规律 技巧 今天各位有丰富高三教学经验的同仁云集这里,研讨高考备考策略,我不敢谈什么经验,就多年带高三的一些体会发表一点自己的见解,不妥之处望大家批评指正。 2008年的考试大纲,目前还没有正式公布。纵观近几年的《考试大纲》,理综化学部分保持相对稳定。在考试内容和范围的选择上,仍保持突出考查化学学科主体内容或主干知识的特点,这是由“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高质量高素质人才”,即选拔真正具有学习潜能考生的命题指导思想所决定的。 一、回顾01---07年理综化学试卷结构的特点: (1)指导思想不变: 突出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思维品质的广阔性、深刻性。来自课本,高于课本。 (2)重视双基的考查: 基本知识点;基本技能; (3)考点稳定: 化学考点有120多个,理综常考的考点有: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部分 1、阿伏加德罗常数及气体摩尔体积 2、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方向、数目及运用) 3、化学用语:化学式书写、化学方程式书写、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热化方程式 4、溶液、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及其转变(守恒原理的运用)、中和滴定 5、元素周期律“位——构——性”,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和性质。 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结构式、同位素的概念、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6、化学键、晶体类型、性质、特点 7、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平衡移动(重点是等效平衡)——要求巧解 8、盐类水解——离子浓度关系(包括大小比较、物料守恒、质子守恒、电荷守恒、溶液pH及酸碱性) 9、电化学 原电池和电解池(现象、电极反应式、总反应式等) 10、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和应用 元素及其化合物部分 1、金属元素:钠、镁、铝、铁、铜 2、金属元素的化合物:Al(OH)3、Fe(OH)3、Fe(OH)2、Mg(OH)2、NaOH、Cu(OH)2、Na2O2、Na2O、Al2O3、Fe2O3、CuO、NaHCO3、Na2CO3、Cu2(OH)2CO3 3、非金属元素:氯、氧、硫、氮、碳、 4、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NO、NO2、SO2、HNO3、H2SO4、H2SO3、H2S、 HCl、NaCl、Na2SO4、Na2SO3、Na2S2O3 5、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 6、有机反应类型、有机化学基础 7、官能团的性质与转化、同分异构体 8、有机物化学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 9、信息迁移 化学实验部分 1、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主要是原理) 2、实验的基本操作(主要是原理) 3、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4、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5、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6、运用化学知识设计一些基本实验或评价实验方案 7、根据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化学计算部分 1、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2、有关溶液浓度的计算 3、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4、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过量问题的计算、多步反应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化学平衡的计算) 5、确定分子式的计算 6、有关溶液pH与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的计算。 7、混合物的计算 (4)、模式稳定: 从2001年开始进行理综考试以来,化学考试的难度系数一直在0.58左右。01~03年可称为摸索阶段;04~07年找到正确方向阶段;我省2010高考才实行新课程卷,今年的题型应保持原有模式。题型结构特点仍为:“8+4”模式;即“选择题8题、化学基本理论、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各一题”。 知识结构特点为:“基础+熟悉”。内容要求的趋势是:回归教材,体现学科本身的价值;凸显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对能力的考查已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01----07年理综化学试卷结构 O2 萨罗为载体 (置换反应类型为线索) 周期表元素位置关系) 8 06 (纯碱纯度测定) 苏丹红为载体 (氨的制备为线索) (周期表与微粒结构) 8 05 (碘化物电解) 某有机物A为载体 (化合物鉴别) (速率/平衡计算) 8 04 Fe(OH)2 (丙酮酸和A的转化框图为载体) (周期表中氧化物的性质为线索) (周期表化合物建立定量关系) 8 03 NH3 (淀粉转化框图与信息素结构) (含氯化合物为线索)(计算) 0 9 02 H2 (几种结构简式为载体) 0 0 10 01 实验 有机 元素及其化合物 基本理论 选择题 Ⅱ卷 Ⅰ卷 8 (周期表与微粒结构) 有关离子反应的推断 常见有机物转化 水煤气中气体成分鉴定 07 二、2007年高考理综卷化学试题的分析 .2007年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符合《考试大纲》要求。.充分体现了以能力立意为核心,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探究能力考查的命题要求。符合“两个有利”的高考命题原则,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指导中学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试卷结构和题型设计合理。试题规范、不偏、不怪,全卷以中档题为主,难度适中,有较好的区分度。具体有以下特点: 1.回归课本,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07年化学试题继续保持2006年化学试题结构特征,但是07年所有考题更强调了中学化学最基础的知识,所选试题不追求考点覆盖面,但同时更加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第Ⅰ卷选择题以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为主,涉及电解质溶液(第7题)、电解原理(第8题)、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判断(第10题)、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得失守恒(第11题、第8题)、化学平衡中图像的分析(第13题)、阿伏加德罗定律(第9题)、有机物分子组成的计算(12题)、化学与环境(第6题),试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全部来自中学教材,学生无陌生感,难度较小。 第Ⅱ卷非选择题的4大题:第26题有关前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元素推断题,第27题涉及常见阳离子和阴离子有关离子反应的无机推断题,第28题涉及水煤气中气体成分鉴定的实验题,第29题涉及常见有机物结构、名称、性质、用途、同分异构体、有机反应的有机试题。Ⅱ卷中试题综合性较强,突出了对学生的能力的考查,总体难度与去年持平 2. 突出了对创新意识、设计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1) 注重对实验设计能力的考查。 如:第28题, 提供了7个常见的仪器装置,要求考生选择必要的试剂,设计一个验证实验,并回答“实验依据”。涉及的基础知识有常见装置的用途、试剂的选择、仪器的连接顺序、H2和CO的性质及 CO2和 H2O的检验等。试题设计由易到难,有较好的区分度。特别是有关“实验依据”的设问,对考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行了更深入的考查,是试卷的一个亮点。 (2) 注重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如:第27题给出了阴阳离子图表、实验步骤及现象,要求根据实验结果推断化学式。以高中化学第三册第六单元第三节物质检验实验方案设计为基础,综合了盐类的溶解性、Al(OH)3的两性、典型阴阳离子的检验方法等内容(还涉及盐类的水解)。试题呈现方式有所创新,既基础,又灵活,结论还有一定的开放性,体现了新课标的新理念,对教学和备考中注重实验探究能力培养有良好的导向。 3.注重化学学科思想及学习方法的考查。 如:第26题关于钙、氧、硫、碳元素的推断,考生必须对题中所给X、Y、Z和W四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体现了以微粒结构特征、在周期表中同主族、同周期或不同周期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及物质性质等基础知识为载体,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突出了对“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思想和“位~构~性”这一化学学习方法的考查。 4.重视对规范表达能力的考查 试题要求考生规范书写化学用语,准确使用化学专用术语,回答化学问题。试卷中,化学非选择题有28个填空,其中有20个空,要用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学式(分子式)、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填写。考生得到基本分不难,但得高分不易,有利于区分不同水平的考生。如:第28题⑸、⑹问,考生需明确:必须先除去原混合气中的杂质CO2、H2O 后,方可检验 CuO分别与CO、H2反应新生成的CO2、H2O。在此基础上,只有那些能用准确化学语言和术语表述的考生,才有可能正确作答。 5.题型稳定,稳中有变 化学试题在题型、题量等方面与去年相近,题型均为常规题型,但与最近几年的试题相比也有一些变化: (1)今年试题在Ⅰ卷中对基本计算技能有所加强,涉及简单计算的就有8、9、10、11、12题,虽计算量不大,但注重解题技巧的运用,突出了"守恒法"思想(8、9、10题),其中12题有关有机物分子组成的计算对学生来说有一定跨度,错误较多。而在Ⅱ卷中没有涉及计算题。 (2)再一次没有出现繁杂的无机框图题,而是通过常见的离子反应考查了常见无机物的性质。 (3)仍然坚持化学与社会的联系,如6题涉及环保问题。而去年试卷中几乎没有一道题是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以及科技新成果的题型。 关于2008年高考化学的一些要求,我理解归纳如下: (1)、重视科学素养,考查综合能力 (2)、重视基础知识,促进创新思维 (3)、重视逻辑推理,关注简单计算 (4)、重视探究学习,淡化死记硬背; (5)、重视回归教材,体现课程过渡 (6)、重视时代气息,体现社会热点 (7)重视化学实验,体现学科特点 综上所述,2008年高考化学命题的基本趋势是: 1)、试题难度会基本保持稳定 2)题型会基本保持不变 3)学科热点知识必考 4)化学实验仍将是考查的重点 5)试题仍会关注社会热点、联系生活实际及化学发展前沿 三、2008年高考化学复习策略: 高三化学复习,要按照知识结构,着力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紧密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运用规律,编织网络 1、运用元素周期律,把握非金属全局 氧化区非金属元素:F、O、Cl、Br 还原区非金属元素:H、B、C、Si、P、As 氧化还原区非金属元素: N、S、Se、Te、I 2、运用金属活动顺序,把握金属全局 活泼金属组:K、Ca、Na,Mg、Al; 中活泼金属组:Zn、Fe、Sn,Pb、(H); 不活泼金属组:Cu、Hg、Ag,Pt、Au 3、抓元素知识与理论的结合点,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 卤素 氧族 氮族 碳族 碱金属 镁铝 铁 备注 物质 结构 双原子分子 原子结构示意简图 N2稳定的原因 形成共价化合物的原因、同素异形体 非常活泼的原因 Al跟强酸、强碱的反应 可变价+2、+3 结构决定性质 化学 平衡 Cl2和H2O的反应 SO2、与O2的反应 合成NH3,NH3溶于水,NO2双聚 CO2溶于H2O 以钠制钾 Al(OH)3两性电离 Fe3+的检验 可逆反应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 X2氧化性;X-的还原性;HClO的漂白性;F2与H2O反应 O2、S、SO2、浓H2SO4的氧化性;SO2、 H2S、Na2SO3的还原性 HNO3氧化性、不稳定性;NO2与H2O反应;NH3的还原性 C三角;CO2与Mg反应;水煤气制取;Si的提纯 单质强还原性;Na与H2O反应;Na2O2与H2O、CO2的反应 铝热反应; Mg、Al的工业制法 炼铁炼钢原理;铁三角 代表物的典型反应 电离平衡、电化学 HF、HClO的弱酸性;HClO4最强酸;HCl一元强酸 SO32-水解H2SO4、NaHSO4的强酸性;H2SO3二元中强酸 NH4+的水解;H3PO4三元中强酸;NH3•H2O一元弱碱 CO32-的水解;硅酸生成胶体;CH3COOH一元弱酸 NaOH、KOH一元强碱;电解饱和食盐水 Al3+水解;明矾净水;Al的冶炼;灭火器原理 Fe3+水解;Fe(OH)3胶体制备;钢铁腐蚀与防护 重点:水解 电离 4、抓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主线,建立知识体系 非金属知识主线: 气态氢化物 ← 单质 → 氧化物 → 对应水化物 → 相应含氧酸盐 HCl ← Cl2 → ClO2 → HClO → NaClO、Ca(ClO)2 H2S ← S → SO2、SO3 → H2SO3 、H2SO4→ Na2 SO3、Na2 SO 4 NH3 ← N2 → NO、NO2 → HNO3 → NaNO3 、Cu(NO3)2 CH 4 ← C → CO、CO2 → H2CO3 → CaCO3、Ca(HCO3)2 SiH4 ← Si → SiO2 → H4SiO4、H2SiO3 → Na2SiO3、CaSiO3 金属知识主线: 单质 → 氧化物 → 对应水化物 → 相应盐 Na → Na2O、Na2O2 → NaOH →Na2CO3、NaHCO3 Mg → MgO → Mg(OH)2 →MgCl2、Mg(HCO3)2 Al → Al2O3 → Al(OH)3 →Al2(SO4)3、NaAlO2 Fe →FeO、Fe2O3、Fe3O4 →Fe(OH)2、Fe(OH)3 →FeSO4、Fe2(SO4)3 Cu → Cu2O, CuO → Cu(OH)2 →CuCl2, CuSO4 有机物知识主线 (二)、把握重点,分类突破 在目前基本稳定的“8+4”模式中,二卷中的四个大题,分别是无机推断、有机推断、和实验题。可按题型,把握重点和规律分类突破。 1、有机题 (1)、试题特点 有机化学作为当前重要的应用领域是每年必考的,05年的苏丹红,06年消毒剂--萨罗(Salol)和07年乙烯重要的工业原料。从试题设置来看,体现了以主干知识为核心,兼顾能力考查。一是考查有机基础知识,如判断有机物的类型;用有机物知识分析社会生产、生活及科技成果中常见的问题。二是考查有机化学的基本技能,如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分类、官能团及其转化;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和书写;高分子化合物与单体的相互判断;有机物的制备、鉴别、分离;有机分子式和结构式的确定;有机物新信息的迁移和运用;有机框图综合推断.在有机试题考查中,知识方面一般都会出现醇和酯类物质,高考题的设计中总是体现了由醇为起点,最后落脚到酯类,充分贯彻了中学教材的编写主线,即醇-醛-酸-酯。所以夸张点说“无酯不高考”。 在06年和07年试题设计上,也存在延续性,例如:给定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书写。所以,有机化学教学中对于同分异构现象作为难点突破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 (2)、复习建议: A:掌握各类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及其结构和性质 引领学生根据饱和烃、不饱和烃、芳香烃、烃的衍生物的顺序,依次整理其结构特征、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以及各种有机物的制取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达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并注明反应类型。 B: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的七大类型 按照各种反应类型(取代、加成、消去、氧化、还原、加聚、缩聚),归纳出何种有机物能发生相关反应,并且写出化学方程式。这样交叉复习,足以达到基础知识熟练的目的。熟练的标准为:一提到某一有机物,立刻能反应出它的各项性质;一提到某类有机特征反应,立即能反应出是哪些有机物所具备的特性;一提到某一官能团,便知道相应的化学性质。 C:掌握有机推断方法 能被氧化的物质 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有机物: 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质 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有机物 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 能与Na2CO3作用的:又能生成CO2的 能与NaHCO3作用的 能与Na发生反应的有机物 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有机反应 ①根据性质推断:(熟练掌握以下性质) 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 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 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 不溶于水的有机物 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 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 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 ②.根据转化关系推断 一个重要的中心物质:烯烃 一个重要的中心反应:酯化反应 几个重要转化关系:(1)双键的加成和加聚: (2)醇的消去反应: (3)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4)酯的生成和水解及肽键的生成和水解 (5)有机物成环反应: (6)烯烃 水化 醇 氧化 醛 氧化 羧酸 ③.根据数据推断 其程序可概括为:原子个数比 实验式 分子式 结构式 熟记不饱和键数目的确定: ① 一分子有机物加成一分子H2(或Br2)含有一个双键; ② 加成两分子H2(或Br2)含有一个叁键或两个双键; ③ 加成三分子H2含有三个双键或一个苯环。 ④ 一个双键相当于一个环。 熟记符合一定碳氢比(物质的量比)的有机物 C:H=1:1的有:乙炔、苯、苯乙烯、苯酚等; C:H=1:2的有: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果糖、单烯烃等; C:H=1:4的有:甲烷、甲醇、尿素; 熟记式量相同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常见物质) ④、根据新信息推断 深入理解新信息,充分运用新信息. 要注意加强题给新信息与所要求合成的物质间的联系找出其共同性质,有时根据需要还应从已知信息中通过对比、分析、联想,开发出新的信息并加以利用。 (3)、真题再现 (2007全国卷1 )29.下图中A、B、C、D、E、F、G均为有机化合物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D的化学名称是 。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 (有机物须用结构简式表示) (3)B的分子式是 。 A的结构简式是 。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 (4)符合下列3个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 个。 i)含有邻二取代苯环结构、ii)与B有相同官能团、iii)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写出其中任意一个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5)G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G的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途 。 07年 考查内容及形式 题型特点 问题及表达要求 (内容)常见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图 (形式)根据转化关系推断物质结构 1、 根据转化关系图推断 2、 表示G的工业用途。 (与生产结合紧密) 写名称;化学式;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化学方程式;用途 29.(2006年)(21分) 萨罗(Salol)是一种消毒剂,它的分子式C13H10O3 ,其分子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 (1)根据右图模型写出萨罗的结构简式: A B C D E H2 催化剂,△ 浓H2SO4 △ H+ Ag(NH3)2OH ( C7H8O3 ) (2)萨罗经水解、分离、提纯可得到纯净的苯酚和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请设计一个方案,说明苯酚、碳酸、水杨酸的酸性依次增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同时符合下列四个要求的水杨酸的同分异构体 共有 种。 ①含有苯环;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③在稀NaOH溶液中,1mol该同分异构体能与2molNaOH发生反应; ④只能生成两种一氯代产物。 (4)从(3)确定的同分异构体中任选一种,指定为下列框图中的A。 写出下列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并指出相应的反应类型。 ①A→B 。反应类型: 。②B+D→E 。反应类型: 。 (5)现有水杨酸和苯酚的混合物,它们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n mol。该混合物完全燃烧消耗a L O2,并生成b g H2O和 c L CO2(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①分别写出水杨酸和苯酚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可用分子式表示)。 ②设混合物中水杨酸的物质的量为x mol,列出x的计算式。 29(2005年)(15分)苏丹红一号(sudan Ⅰ) 是一种偶氮染料,不能作为食品添 加剂使用。它是由苯胺和2-萘酚为 主要原料制备的,它们的结构简式 如下所示 (1)苏丹红一号的化学式(分子式) 为 (2)在下面化合物(A)~(D)中,与2-萘酚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填字母代号) 。 (3)上述化合物(C)含有的官能团是 (4)在适当的条件下,2-萘酚经反应可得到芳香化合物E(C8H6O4),1molE与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可放出二氧化碳44.8L(标准状况),E与溴在有催化剂存在时反应只能生成两种一溴代物,两种一溴代物的结构简式分别是 ,E与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若将E与足量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可以生成一个化学式(分子式)为C12H14O4的新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类型是 。 物质的一般性质必定伴有其特殊性。例如烷烃取代反应的连续性、甲苯的氧化反应、卤代烃的水解和消去反应、l-位醇和2-位醇氧化反应的区别、醛基既可被氧化又可被还原、羧基中的碳氧双键不会断裂发生加氢反应、有机物燃烧的规律、碳原子共线共面问题、官能团相互影响引起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改变等,这些矛盾的特殊性往往是考题的重要源泉,必须足够重视,并要落到实处。学生答题时还要注意细节,结构简式不能丢三落四,化学方程式书写一定要记请反应条件。 2、无机推断 高考考查的知识点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卷面中占80-85﹪,每年的复现率也在80-85﹪。无机推断即是主干知识的综合考查。因此,在高三复习过程中,要紧扣教材和教学大纲及考试大纲 ,对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化梳理和归纳,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每一部分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将学科知识通过点、线、面连成系统网络,并给学生指明重点及应熟练掌握的知识点和考点以及高考的热点然后作出适合自己理解的知识结构图。 (1)、无机推断题的几个特点 1、单信息、多信息并重。同一道推断题中,有的结论只要分析单个信息就可以得出,有的结论需要同时综合多条信息才能得出。 2、正向、逆向、统摄三种形式的推理并重。 3、定性、定量分析并重。推断过程中既需要定性分析、又需要定量分析。 在无机推断题中,找突破口是关键。因此,掌握常见突破口极为重要。 (2)、无机推断题中常见的“突破口” A、以转化关系为“突破口” ①.A既与强酸反应产生气体B,又与强碱反应产生气体C。符合此条件的A必为弱酸的铵盐(若B、C相同时还可以是金属Al)。如A为(NH4)2C03或NH4HC03;(NH4)2S或NH4HS;(NH4)2S03或NH4HS03。C一定为NH3 B为CO2、H2S、SO2等。 ②.存在多步转化关系:A—B—C--D B、以物质的特征性质为“突破口” .①、物质的特征颜色 (1)常见火焰的颜色: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蓝色;硫化氢、氢气、甲烷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苍白色;金属的焰色反应—主要记住黄色和浅紫色的钠、钾。 (2)常见物质本身的颜色 :气体 氯气黄绿色;二氧化氮、溴蒸气红棕色;碘蒸气紫色; 液体 液溴深红棕色、溴水橙色、溴的有机溶液橙红色、碘水棕黄色、碘的有机溶液紫红色、氯水黄绿色、工业盐酸、浓硝酸黄色(原因?)固体 C、Fe0、Fe3 04,Cu0、Mn02、FeS、 Fe均为黑色 (3)离子的颜色:Cu2+--蓝色;Fe3+ —棕黄色;Fe2+ ---浅绿色;Mn04-----紫红色 (4)沉淀的颜色: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氯化银、氢氧化亚铁、硫酸钡、碳酸钡、亚硫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银、氢氧化钙、硅酸均为白色,氢氧化铜蓝色,氢氧化铁红褐色,溴化银浅黄色,碘化银、磷酸银为黄色。 ②、物质的特征状态 (1)常见的气体:单质:氢气、氮气、氧气、臭氧、氟气、氯气;化合物:碳、氮、硫、卤素等非金属的氢化物、氧化物。. (2)常温常压下常见的液体物质:水、过氧化氢、液溴、硫酸、硝酸、四氯化碳、汞等。 (3)烟、雾:①卤化氢在空气中出现白雾现象;发烟硝酸②空气中出现白烟,氨与挥发性的酸反应、;③燃烧时出现棕黄色的烟,铜与氯气、铁与氯气。4白色烟雾:P在CI2 中燃烧 ③.物质的特征性质 (1)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是NH3,化合物与强碱产生的气体是NH3,单质与强碱溶液产生的气体是H2。 (2)能与NaOH溶液作用产生H2的金属有AL、非金属有si。 (3)可溶于NaOH溶液的白色沉淀有H4SiO4和AI(OH)3;可溶于NaOH 溶液的金属氧化物有AL203、 (4)既可以与强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的物质: ①AL 、AL203、、AI(OH)3; ②弱酸弱碱盐,如CH3COONH4、(NH4)2C03;(NH4)2S;(NH4)2S03。 ③弱酸的酸式盐,如NH4HC03; NH4HS; NH4HS03。 (5) 加热易分解的物质:①铵盐;②碳酸氢盐;③硝酸及其盐;④不溶性碱、不溶性碳酸盐; ⑤不稳定的酸或氢化物,如HNO3、H2CO3、HCl0、HI等; ⑥其他如:KMn04、KCIO3、H2 02等。 (6)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气体的化合物:CaC2、Na202、AL2S3、、Mg3N2; (7)能与浓硫酸、Cu共热产生红棕色气体的盐是硝酸盐。 (8)遇SCN一得血红色的溶液、遇OH一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Fe3+。 (9)空气中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气体是NO。 (10)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氯化银、溴化银、碘化银、硫酸钡。 (11) 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HCl、NH3、CL2、Br2蒸气、SO2、NO2 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只有H2S, C、以特征反应条件为“突破口” ⑴、催化剂:合成氨、二氧化硫与氧气、氨的催化氧化、双氧水分解、氯酸钾分解等。高温高压催化剂的只有合成氨。 ⑵、高温反应:①合成氨;②铝热反应(铝与铁的氧化物、氧化铜、二氧化锰、五氧化二钒);③氢气、一氧化碳、碳热还原氧化铁、氧化铜;④碳和二氧化碳反应⑤铁与水蒸气 ⑥二硫化亚铁高温煅烧生成二氧化硫;⑦碳酸钙分解; C与Si02反应制Si。工业制玻璃 ⑶、电解:溶液常见的有饱和食盐水、硫酸铜溶液;熔融态有三氧化二铝、氯化镁、氯化钠。 ⑷、点燃:H2、S、P、C、Na、Mg、Al、Fe、CO、H2S、CH4、C2H4、C2H2与氧气 ⑸、光照:氯气与氢气化合、卤化银、硝酸、次氯酸分解。 ⑹、放电:只有氮气与氧气反应 D、以结构为“突破口” ①、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与下一周期的金属元素形成的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1)与He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有:H-、Li+、Be2+。 (2)与Ne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有: F-、O2- 、N3-、、Na+、Mg2+、Al3+ (3)与Ar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有:Cl-、S2-、P3-、K+、Ca2+。 ②.核外有10个电子的微粒 (1)分子:Ne、HF、H20、NH3、CH4。 (2)阳离子:Na+、Mg2+、Al3+、NH4+、H3O+。 (3)阴离子:F-、O2-、OH-、NH2-。 ③.核外有18个电子的微粒 (1)分子:Ar、F2、HCl、H2S、H3P、SiH4、H202、N2H4、C2H6。 (2)阳离子:K+、Ca2+ (3)阴离子:Cl-、S2-、HS一、O22- ④.短周期元素原子结构的特殊性 (1)原子核内无中子的原子:H。 (2)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甚电子数的原子:Be,Ar (3)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C。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0。 (4)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的原子:H、Be、Al。 (5)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Li、P。 ⑤.分子结构:直线型:A2(如N2)、HA(如HCl)、C02、CS2、C2H2; V型:H20( 104、5º)、H2S; 平面型:BF3、C2H4、C6H6、HCHO;(键角120º) 三角锥型:NH3 (键角107º18')、PCl3; 正四面体: P4、CH4、CCl4、SiF4。 (3)真题再现 26、(2007全国卷1 ).(15分) W、X、Y和Z都是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已知: ①W的阳离子和Y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且能形成组成为WY的化合物: ②Y和Z属同族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 ③X和Z属同一周期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气态化合物; ④W和X能形成组成为WX2的化合物 ⑤X和Y不在同一周期,他们能形成组成为XY2的化合物。 请回答: (1)W元素是 ;Z元素是 。 (2)化合物WY和WX2的化学式分别是 和 。 (3)Y和Z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的分子式是 和 。 (4)写出X和Z形成的一种气态化合物跟W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7.(2007全国卷1 )(15分) A、B、C、D、E均为可溶于水的固体,组成它们的离子有 阳离子 Na+ Mg2+ Al3+ Ba2+ 阴离子 OH- Cl- CO32- SO42- HSO4- 分别取它们的水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①A溶液与B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 ②A溶液和C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 ③A溶液和D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盐酸; ④B溶液与适量D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过量D溶液,沉淀量减少,但不消失。 据此推断它们是 A ;B ;C ;D ;E 。 07年 考查内容及形式 题型特点 问题及表达要求 26.周期表推断 27.离子推断; 26.位置关系,电子层结构 27.离子反应,AI(OH)3两性 26.元素符号;名称化学式;方程式 27.化学式; 26.(2006年全国)(9分) 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它们满足以下条件: ①元素周期表中,Z与Y相邻,Z与W相邻; ②Y、Z和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 请填空: (1)Y、Z和W三种元素是否位于同一周期(填“是”或“否”): , 理由是 ; (2)Y是 ,Z是 ,W是 ; (3)X、Y、Z和W可组成一化合物,其原子个数之比为8:2:4:1。写出该化合物的名称及化学式 。 27.(2006年全国)(15分) 置换反应的通式可以表示为:单质(1)+化合物(1)= 化合物(2)+单质(2) 请写出满足以下要求的3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所涉及的元素的原子序数都小于20; ②6种单质分属6个不同的主族。 06年 考查内容及形式 题型特点 问题及表达要求 26.周期表推断 27.置换反应类型的推断;结合元素或单质在周期表位置、序数的限制 26.位置关系,电子层结构 26.判断理由;元素符号;名称化学式; 27.方程式3个 26.(2005年)(15分)已知A、B、C、D为气体,E、F为固体,G是氯化钙,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 (1)D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 E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 (2)A和B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 。 (3)E和F反应生成D、H和G的化学方程式是 。 27(2005年)(15分)甲、乙、丙、丁为前三周期元素形成的微粒,它们的电子总数相等。已知甲、乙、丙为双原子分子或负二价双原子阴离子,丁为原子。 (1)丙与钙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跟水反应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乙在高温时是一种还原剂,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它在工业上的一种重要用途: 。 (3)在一定条件下,甲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丁的元素符号是 ,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5)丁的氧化物的晶体结构与 的晶体结构相似。 3、实验复习 (1)、试题特点: ①注重基础性;突出对基本实验知识的考查,重视对实验操作及现象分析能力的培养。如:04年广东(19)用仪器A、B和胶管组装收集NO装置的正确操作步骤。 05年广东(9)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 05上海(9)实验基本操作正误判断 ②注重拓展性:突出对实验教学效果的考查,重视对原理的充分理解和灵活应用。如:04年江苏(20) SO2与Na2O2反应实质的探究。05年北京(28)铁与水反应制FeCl3·6H2O晶体 ③注重实用性:突出对教材典型实验的综合考查,重视对教材实验的拓展和延伸(这是重中之重);突出对实验数据分析及推理的考查,重视对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如:04全国卷(28)制乙炔及相关性质检验与现象描述. 04年上海工业电石制得乙炔气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原因探究; 05年上海(20) 05年天津(28)侯氏制碱法的相关问题.06年全国29对物质的制备、除杂、性质的考查 ④注重开放性:突出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能力的考查,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如:04年江苏(20) SO2 与Na2O2反应原理探究.(19)互溶液体的分离,不溶液体的检验 ⑤注重规范性:突出对准确表达和规范书写能力的考查,重视对考生规范操作和准确表达等应试能力的考查如:05上海(1)化学名词正误判断,06年全国29.对实验操作的准确描述等。 值得注意的是:07年的实验题基本是91年的再现。 (2) 复习建议 A、 重视并熟练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B、 天平的使用: 称量一物质的质量和称出一定质量药品操作程序的区别 固体药品的取用: 块状固体和粉末状固体放入试管的操作区别 试纸的使用: PH试纸、红色、蓝色石蕊试纸、KI淀粉试纸检验溶液性质与检验气体的操作要点 溶液的配制: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区别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几种基本操作方法(升温法、注水法、抽气法)及其操作要点 分离操作: 蒸发、结晶、过滤、渗析、洗气等操作要点 B、熟悉高中化学中的6个定量实验: 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中和滴定;(延伸氧化还原滴定) 中和热的测定; 硫酸铜结晶水合物含量的测定。 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测定 混合物中质量分数测定 C、重视探究性实验 例1、 以防倒吸装置的设计为切入点进行探究 要求:五会 名称,画图,使用,注意事项,组装。 如:可设题目:自选仪器设计吸收HCl时的防倒吸装置。限定仪器设计吸收HCl时的防倒吸装置。防倒吸装置研究。 例2、以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氢气为切入点探究与装置设计 “启普发生器”制取氢气使反应随时发生和停止的原因是利用氢气的压力使稀盐酸和锌粒随时接触和分离。据此设计制气装置。限定仪器设计简易启普发生器 另外,还可用倒置漏斗,干燥管来设计 例3、以“喷泉实验”原理为切入点进行探究和装置设计 例4、以物质性质为切入点进行探究与装置设计 如: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过氧化钠中氧化钠含量的测定。氯水中漂白成分的确定。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常见装置如下: NaOH溶液 稀硫酸 铁粉 例5、以氢氧化亚铁的制备为切入点进行探究与装置设计 D、进行典型训练,强化表达 在实验题的命题和答题中,文字表达都占有很高的比例。学生对实验题目的理解往往是“知其然”,对实验题的做答却成了“难言其然”,尤其是对于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类的题目,常因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对实验结果的解释欠准确而严重丢分。因此在实验复习中,要选取典型的简答题、填空题,引导学生分析描述,加强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掌握通过现象抓本质,语言文字的表达明确、简练、规范 ,理解并记忆教材中的关键字词,动手写方案、写步骤、写现象、写结论等要领,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例:(1)一般固体鉴别简答顺序为:各取少许→溶解→加入试剂→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2)在进行沉淀反应的实验时,如何认定沉淀已完全? 答:取少量上层清液置于小试管中,滴入沉淀剂,若不产生沉淀,说明沉淀完全。 (3)中学化学实验中,在过滤器上洗涤沉淀的操作是什么? 答:向漏斗里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等水流完后,重复操作数次。 (2) 真题再现 28.(2007全国卷1 )(15分) 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流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还有CO2和水蒸气等。请用下图中提供的仪器,选择必要的试剂,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上述混合气中有CO和H2。(加热装置和导管等在图中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盛放浓硫酸的装置用途是 , 盛NaOH溶液的装置用途是 。 (2)仪器B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 , 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仪器C中需加入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是: , 其目的是 。 (4)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 g—ab— 。 (5)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CO的实验依据是 。 (6)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H2的实验依据是 。 07年 考查内容及形式 题型特点 问题及表达要求 [内容]CO、H2成分检验 [形式]实验设计。提供仪器,连接装置。 (1)课本反应 (2)答实验依据。是本题亮点。 (1)答装置连接顺序 (2)答实验依据 (3)写化学方程式 28.(2006全国卷2 )(15分) 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上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1)A是制取CO2的装置。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填写表中空格:(请在答题卡上填写) (3)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 是: 28(2005年)(15分)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a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 ③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bg ④从分液漏斗滴入6mol·L-1的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时为止 ⑤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⑥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cg ⑦重复步骤⑤和⑥的操作,直到U型管的质量基本不变,为dg 请填空和回答问题: (1)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说明 (2)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 (3)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换成浓度相同的盐酸,测试的结果 (填高、偏低或不变) (4)步骤⑤的目的是 (5)步骤⑦的目的是 (6)该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7)还可以用其他实验方法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请简述一种不同的实验法。 实验题是理综试题的活跃版块,实验能力的考查是提高化学试题区分度的重要方式之一。从近几年高考实验题来看,实验题一般要源于教材,不是改进考,就是变换考或迁移考(迁移原理、方法)。在今后的复习中要特别重视课本上的实验,要弄清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装置、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要掌握一些常用仪器的规格、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并将课本实验进行深化、重组、重设计,同时还要注意有关实验报告的复习和再认识,掌握实验报告的形式、设计和内容,也要初步掌握实验仪器的绘制。在做好教材实验的前提下,还要注意教材实验的挖掘、改进、变换和迁移。并特别注意经典题目再现。 (三)掌握技巧,科学答题 在备考复习中,教会学生把握命题人的意图,掌握技巧,从而科学答题非常重要。 1、分析题给信息,掌握答题规律 (1).“前20号元素”暗含的意思是极有可能含K、Ca两种元素中的一种。因为命题者宁可放弃大家更熟悉的“短周期”这个概念,我们有理由认为这里所说的元素就是前20号元素中的非短周期的元素。 (2)、四种及其以上的元素推断,一般含有H和0。如果没有这两种元素,所有的酸、碱、酸式盐、含氧酸盐、氧化物、氢化物都不能出现!命题者就很难设计化学反应了。 (3)、要求写某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时,一般是第ⅣA或第ⅥA族的元素!因为命题者主要不是想看你是否知道那些简单的元素的位置,而是想考查你是否会用罗马数字表示族序数,其中最难的就是ⅣA或ⅥA (4)、推断题有“同主族元素”信息时一般是0和s或是c和si。如果题目或需要回答的问题涉及到高温、原子晶体时,元素是c和Si的可能性更大,涉及到溶液反应时,则一般是O和S 。 (5)、做离子推断题目时,如果要求你补充实验检验不能确定的离子;或者在 一个推断题要求你回答的问题中,要你设计实验检验某些离子。则一般是SO42-或K+。因为阴离子的检验以SO42-最为复杂,而且教材中研究过;而K+最适合考查焰色反应。 (6)、框图推断中,当条件中有许多H+或0H一时,要考虑“铝系列”;当有两个方向的箭头指向同一种物质时,要考虑是变价物质(如Fe系列);条件是电解接高温,一般是电解A12 03再发生铝热反应;看见Na2O2一般有C02 ;看到和Cu反应一般有HN03和浓硫酸;看见黑色物质一般有C、Fe0、Fe3 04,Cu0、Mn02、FeS;看见常温和水反应放出气体,一般有Na、Na2O2 AL2S3、Mg3N2 、CaC2;看见淡黄色物质一般是s或Na2O2;电解后生成三种物质一般是NaCl和CuSO4;电解产生的气体是H2、02或C12 。 (7)、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出现错误的原因90%是以下三种:电荷不守恒、改写错误和不符合实验事实(产物错误或不符合比例)。特别要注意氧化还原反应和酸式盐与碱反应的产物的书写 (8)、有的题目给出分子量的范围,也给出各元素的质量分数,要我们确定分子式。这样的题个数最少的原子不用算,一定是一个。 例如:某物质含c、H、0、N四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不大于200,经分析知c、H、0、N的质量分数依次为:58.5%、4.1%、26.O%、11.4%、。试求该物质的分子式。 解析:正解是先求最简式,再求分子式。这样比值化整非常困难,而且计算很麻烦。捷径是:很明显N个数最少,N原子就是1个,分子量为14÷11.4%=123。所以nc=123×58.5%÷12=6,同理求得H、0分别为5、2个。分子式C6HsN02。.为什么一定是1个?难道就不能是2个?因为:如果2个符合要求,那么一个一定符合,那就没有固定答案了!所以必然是1个。 (9)、验算(证)性选择题,一定要验算(证)的话,则按CDBA顺序。命题者一般不会把答案放在A,因为他不想你一下就试出来,所以我们做的时候就倒过来做。例如:可用来鉴别己烯、甲苯、乙酸乙酯、苯酚溶液的一组试剂是 ( ) A、 氯化铁溶液、溴水 B、碳酸钠溶液、溴水 C、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溴水 D.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氯化铁溶液 (10)、用并列条件作判断的选择题,按从后到前顺序判断。这类题目给出很多前后无关的并列的信息,分析这些信息后再综合得出结论。从命题者看来,最后一条一定要有用,第一条可以没有作用,所以我们做的时候要按从后到前的顺序。 例如:a、b、c、d、e分别是Cu、Ag、Fe、AI 、Mg 5种金属中的一种。已知:(1)a、c均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2)b与d的硝酸盐反应,置换出单质d;(3)c与强碱反应放出气体;(4)c、e在冷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由此可判断a、b、c、d、e依次为 ( ) 解析:正向(1)不能得出结论;(2)排除D;(3)排除B;(4)排除A。逆向(4)排除AB,(3)不需要;(2)排除D。 (11)、实验题测定的是某常数时,结果并不会是我们记忆中的那个理想值,需要计算。例如要你通过数据计算某强酸强碱反应的中和热,没时间的时候填57 kJ/mol,不要填57.3 kJ/mol。这样只是精确度不高,但不会错。 (12)、不给密度或其他求分子量的方法,但要你确定某有机物的分子式,算出来的最简式一定为CnH2n+2、CnH2n+2Om.(因为只有这两种情况下才可以不需要摩尔质量确定分子式)。 (13)、平衡中根据信息判断物质的状态时,一般不会都是气体 (14)、苯环上的官能团不要写左边。有机物的官能团写在左边时要注意是哪两个原子相连,例如氨基在左边只能写成H2N--,其他任何写法都要扣分的;但除开左边位置,我们都可以写成我们熟悉的一NH2形式。所以只要我们养成习惯,不把官能团写左边,就绝对不会错了。例如两个官能团写苯环的上下位,三个写上下右,除非有6个官能团,否则绝对可以回避在左边书写。 。 2、依据题型特点,掌握答题技巧 (1)、解选择题,稳中求巧 理综化学选择题主要考查的是高中化学基础知识,难度一般不大,它应是得分的基础。解答选择题除应有扎实的课本基础知识外,还得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在稳中求巧。常用的方法有:淘汰法(排除法)、试探法、转换法、守恒法、差量法、极限法、讨论法、十字交叉法、反例法、特殊值法、估算法等。 (2)、解简答题,简而有序 简答题以其“简”而命名,由此可见在回答此类题目时,应力求精简,回答有序。化学高考之中的简答题常在实验题中出现。如:描述用PH试纸测溶液酸碱度的操。我们首先要注意几个关键字:“取”“点”“比”。即:“取”一条PH试纸放于洁净干燥的玻璃片上,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于试纸中央,再与标准比色卡“比”对。对实验分析题,应慎重审题,弄清实验目的(即干什么).实验原理(依据是什么)—实验过程(特殊操作原因、分析仪器结构及其功用)一实验结论(现象分析、数据的处理),然后才能答题;对于实验设计题,同样要弄清实验目标是什么?设计实验过程——选择实验装置和仪器——画出草图(或写出草案)——整理以简要明晰的文字将其操作步骤,预计现象,结论答于卷上,切忌信笔乱书,不知所云。如此这般,由于分析思路清晰,答案也就简洁而有序了。 (3)、解推断题、破之推答 推断题是高考化学的重头戏,有品味,上档次,也是考生拉差距的题目之一。无机推断题综合性强,主要考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变化关系,也能较好地融入理论知识,考查考生对其的应用能力。有机推断重在考查有机官能团的衍变及其性质。解答推断题关键三个字就是“破”“推”“答”。 “破”即突破。怎样突破呢?利用“特殊”突破(特殊反应及现象、特殊颜色、特殊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特殊规律、特殊条件、特殊结构等);利用信息突破(题目新信息,常是命题者特意为你安排的路牌);利用数据突破(数据常能求算物质的摩尔质量、质子数、物质间的物质的量关系等,由此可获得突破)。 “破”之后,便在突破之处插上红旗,接下来就是扩大战果,攻占城池,从每个突破口出发,进行前推后推、上推下推,推不动时,要么换个突破口继续进行;要么假设一种我们学过的最常见相关物质,继续向前。最后整体验证一下,看有没有不合之处,方可结束推断过程。 “答”这一环节,是大家的忽略点,常有多少英雄豪杰,败于此。我经常告戒学生:此时,要暂时抑制住成功的喜悦,把答认真做完。作答时,要看清楚题目问的是啥,切不要问牛答马,叫你写名称,你答化学式,叫你写离子方程式,你写化学方程式,有时又忘了配平。故而正确作答,规范书写才是真的关键! (四)合理训练,提高效率 在高考的最后冲刺阶段,从学生的答题心理、答题状态、答题时间方面做针对性的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效率。平时学生做题时,没有考试压力,没有时间限制,解题的成功率很高。到了考场上,考试压力使心情紧张,很容易出错。特别是理综合卷以后,学生总是不知道答每门课所需时间,而在一种紧张的心态下考试。最终的结果是:哪一门都没有答好。我们采用了下列措施: 1、 答题速度训练:抽课前5—8分钟,做8道选择题的现时训练。并当场收改6-8份试卷。然后用5分钟时间讲评有问题的题目。总用时不超过15分钟。刚上课,学生精神状态好、注意力集中,很快完成任务。准确率也很高。通过这种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做选择题的效率,还让学生感受到:原来我做完8道化学选择只用5-8分钟!从而使其心中有数,从容答题。 2、 考试心态调节:用一节课时间,做主观题限时训练。30分钟完卷,15分钟点评。可收部分试卷批阅,查找存在的问题。这项训练,主要对学生考试心态进行调整。使其适应考试状态。并强调学生答题时,运用化学用语的规范性及简答题中语言描述是否简明又到位。教师可做标准表达示范。通过训练使学生对考试胸有成竹。 3、心理帮助辅导;在每次的模拟考试后,要及时找有问题的学生谈话,了解他(她)存在问题的根源,及时帮助解决,并进行适时的心理辅导,使其心情豁然的投入下一轮的征战。 总之,我觉得,高考化学的复习思路和对策用以下24个字描述很贴切。那就是:“知识成网,习题成精。掌握规律,重视实验。心态平稳,沉着应战”。这样,2008年的高考就一定能打个精彩漂亮的胜仗。 把握高考要求, 科学规划备考 宝鸡中学 王 霞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