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4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AB考点强化练第4练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第4练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A组 高频.考点强化练 (时间:45分钟 分值:8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考点 伯里克利改革 希腊城邦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商鞅变法、 梭伦改革 雅典民主政治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伯利克里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甚至入场观看城邦组织的戏剧会演的公民也可得“观剧津贴”。他于公元前443年起到前429年连选连任首席将军,而依照当时的制度,城邦并不给十将军提供薪俸。对于材料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利于缓和城邦内阶级矛盾 B. 伯利克里无私为国家服务 C. 为贫苦人民广泛参政提供了经济保证D. 有利于上层奴隶主阶层掌握政治实权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改革 【解析】联系所学可知,在民主政治全盛的伯里克利时期,作为雅典普通公民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了谋生的需要,常常不能出席公民大会,因而,他们表现自己的意志、影响政府决策的能力大大减弱,更何况,在实际上,雅典的政权是掌握在工商业奴隶主上层人物的手中,他们垄断着十将军职位,操纵着国家的内外政策。所以材料“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甚至入场观看城邦组织的戏剧会演的公民也可得‘观剧津贴’”,反映了有利于上层奴隶主阶层掌握政治实权,D正确;A、B材料不能说明,排除;伯里克利时期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并非贫苦人民,排除C。 【答案】D 2.(2019·广东佛山一模·32)古希腊城邦建立之初所征服的本地居民,原来是依附民或农奴身份。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以及人力的缺乏,必定使他们上升到了自由民的地位。这些自由民,连同希腊本土来的新移民,构成城邦的非贵族的平民大众。这表明( ) A.城邦公民权利对外邦人开放 B.殖民运动促成了希腊的政治共同体 C.城邦民主改革加速民族认同 D.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催生了新秩序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解析】材料仅体现所征服的本地居民由原来的依附民或农奴身份上升到了自由民,但非公民,因而城邦公民权利并未对外邦人开放,故A项错误;希腊政治是公民参与的政治,自由民并不能参与,因而殖民运动并不能促成希腊政治共同体(公民)的形成,故B项错误;材料中本地居民上升为自由民并不是城邦民主改革的结果,而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因而城邦民主改革加速民族认同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由材料可知自由民连同希腊本土的新移民构成平民大众,从而使社会秩序发生变化,故D项正确。 【答案】D 3.(2019·山东临沂高三质量检测考试题·16)雅典城邦最主要的财政开支由富有公民无偿承担,普通公民则免于任何赋税,这些费用由城邦通过一个称作“公益捐助”的制度,每年指定一些最为富有的公民承担。这主要是由于雅典城邦( ) A.普通公民不用承担义务 B.富有的公民素养高 C.平民占主体的民主机制 D.公民权利的平等性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雅典的普通公民需要承担服兵役的任务,故A项错误;材料中富有的公民需要承担主要财政开支,不能体现富有的公民素养高,故B项错误;雅典城邦中富有公民承担主要财政开支,是因为雅典民主机制中平民占主体,因而由少数富有公民承担主要财政开支,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富有公民的义务,非公民权利,故D项错误。 【答案】C 4.(2019·湖南怀化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3)商鞅改革和梭伦改革都发生在人类的“轴心时代”,两次改革的目标和内容都有着本质区别,这就决定了其在制度法理、公民资格、政治参与等方面存在着根本差异。这两次改革( ) A.确立了东西方政治传统的基调 B.对于贵族特权的态度截然相反 C.都缩小了政治参与群体的规模 D.差异源于两人思想意识的差别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商鞅变法中主张建立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体制产生深远影响,梭伦改革将雅典引上民主的轨道,故A项正确;商鞅实行军功爵制度,废除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梭伦改革采取“中庸”之道,故B项错误;商鞅变法中军功爵制度扩大了群体规模,梭伦改革财产等级制扩大了公民参政的范围,故C项错误;依所学,两次改革的差异源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商鞅变法处在大变革时期,梭伦改革处在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故D项错误。 【答案】A 5.(2019·广西防城港高三1月模拟考试题·32)下表是结合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整理的关于雅典民主和现代民主比较表,据此可知( ) 雅典民主 现代民主 发生在奴隶社会 发生在近代资本主义社会 为小国寡民型的政治制度 为大国众民型的民族国家政治制度 易于动荡、短命与退化 较为稳定、健康与持久 只有男性公民享有公民权 所有成年人均享有公民权 单纯的、直接的民主,公民大会是不受制约的最高权力机构,有时少数异己分子包括社会精英均处于被排斥的地位 实行代议制度、政党政治和分权制衡,力求在大众意愿和精英之间维持某种平衡,包括大众意愿相左的少数人在内 A.雅典直接民主的前提是小国寡民城邦体制B.雅典不受制约的体制将社会精英排斥殆尽 C.雅典民主制的局限性均被现代民主所克服D.雅典民主为现代民主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从表对比中可知雅典直接民主的前提是小国寡民城邦体制,故A项正确;材料中“有时少数异己分子包括社会精英”,故B项错误;对比中不能体现“均为”,故C项错误;对比中不同之处甚多,故D项错误。 【答案】A 6.(2019·河南郑州一模·19)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公民自杀要得到批准,若公民未经允许而自杀将被视为犯罪行为,梭伦执政时又要求公民不能以人身做抵押,来偿还债务。古代雅典的这些规定主要是为( ) A.保障城邦民主政治的运行 B.防止公民人数减少影响税收 C.彰显雅典的人文主义精神 D.体现法律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根据材料“公民自杀要得到批准”和“要求公民不能以人身做抵押,来偿还债务”得出雅典法律和政策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从而保证民主政治的参政主体——公民数量,保障民主政治地运行,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雅典保护公民数量,公民阶层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主体,影响的是政治层面而非经济层面,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 “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也就说题目的主旨在于强调公民的行为需要得到批准,说明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故C项错误,题目设问考查的是目的层面,D项不是这些保护公民的目的,故D项错误。 【答案】A 7.(2019·河南洛阳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题·19)法国学者莱昂·罗斑指出智者学派运动.是这样一个时代和这样一个国度的需要:在这个国度中,一切公民对于他这城邦的事务的处理或领导都有一份,并且只要靠言辞来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由此看来,智者学派的兴起主要是因为( ) A.古希腊思想家的推动 B.雅典浓郁的文化氛围 C.功利主义思想的诱导 D.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材料“一切公民对于他这城邦的事务的处理或领导都有一份”,反映出当时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公民参政意识的提高。智者学派学派是古希腊思想家,材料没有反映出其他思想家的推动,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雅典浓郁的文化氛围,故B项错误;材料“靠言辞来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是雅典直接民主制的产物,与功利主义思想无关,故C项错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推动教授公民辩论演说技巧的智者学派兴起,故D项正确。 【答案】D 8.(2019·江西上饶一模·32)古罗马法规定,家父是家庭财产的唯一所有人,他不仅可以随心所欲地处置家庭财产,家子取得的财产不论来源,原则上均归家父所有。然而对于家子之债,家父却不一定有责代偿。这反映出古罗马法( ) A.注重人伦关系的渗透 B.突出男性成员的法律地位 C.保留了野蛮的习惯法 D.用血缘亲情维护共和体制 【考点】罗马法 【解析】材料中反映的是父子在债权和债则问题上的关系,体现了罗马法中的人伦关系,故A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男女的法律地位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中是成文法,并非野蛮的习惯法,故C项错误;材料中突出的是罗马法的特点,不是维护共和体制,故D项错误。 【答案】A 9.(2019·河北唐山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31)据史料记载,古罗马时期,一高利贷者对于欠债人的儿子(作为抵押品的债务奴隶)滥施暴行。把他打得皮开肉绽,愤怒的群众汇聚起来,一起跑进元老院,向元老们展示了这个少年被打伤的背脊,促使罗马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制法案。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为人生,作为借款之抵押品,由此可知。( ) A.群众斗争推动了罗马法治的进步 B.罗马法一度忽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C.罗马法继承了希腊的民主精神 D.罗马法的适用对象包括奴隶在内 【考点】罗马法 【解析】根据题目中“愤怒的群众汇聚起来,一起跑进元老院,向元老们展示了这个少年被打伤的背脊,促使罗马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制法案”得出群众斗争推动了罗马法治的进步,故A项正确;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题目中并未牵涉古希腊,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罗马法的实质是奴隶主阶层的法治,故D项错误。 【答案】A 10.(2019·河北石家庄一模·32)罗马法主张,“家父权”并不触及“公法”。当子成为将军时,可能会指挥其父;成为高级官吏时,需要审判其父亲的案件。查士丁尼《法学阶梯》规定,如果子女有不法行为,父亲可把子女交出以免除自己的责任。这反映出古代罗马( ) A.侧重于保护私有财产 B.法律高于血缘伦理 C.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D.压制人的自由发展 【考点】罗马法 【解析】由材料中“并不触及‘公法’”可知强调的是公法,罗马公法是保护整个国家和社会利益的法律,罗马私法侧重保护私有财产,故A项错误;由材料“当子成为将军时,可能会指挥其父;成为高级官吏时,需要审判其父亲的案件”、“如果子女有不法行为,父亲可把子女交出”可知法律高于血缘伦理,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法律与血缘伦理的关系而非罗马法的实质,故C项错误;专制集权压制人的自由发展,罗马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利于自由民的平等自由发展,故D项错误。 【答案】B 11.(2019·江西赣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18)罗马法的“法学的论证”方式,在政治领域表现为“依据人们的权利和统治者有依据的权力来推理”。在帝国时代,元首或皇帝总揽帝国大权,法学家们认为“皇帝所决定的都有法律效力,因为人民已把他们的全部权力通过王权法移转给他”。这一思想( ) A.蕴含卢梭的“人民主权说”精神 B.违背了罗马自然法的精神 C.在客观上有利于罗马帝国的统治 D.确立法律是君主意志的体现 【考点】罗马法 【解析】卢梭要远晚于罗马帝国时代,故A项错误;材料主旨是统治者的决定具有法律效力,与自然法无直接关联,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皇帝所决定的都有法律效力,因为人民已把他们的全部权力通过王权法移转给他”,既体现了法治精神,同时也有利于维护帝国的统治,故C项正确;材料意在强调“皇帝所决定的都有法律效力” ,不强调法律体现谁的意志,故D项错误。 【答案】C 12.(2019·四川广安、眉山一模·33)罗马法的“法学的论证”方式,在政治领域表现为“依据人们的权利和统治者有依据的权力来推理”。在帝国时代,元首或皇帝总揽帝国大权,法学家们认为“皇帝所决定的都有法律效力,因为人民已把他们的全部权力通过王权法移转给他”。这一思想( ) A.否定了雅典人的人民主权原则 B.蕴含了启蒙思想中的契约精神 C.强调了法律应重视证据的思想 D.确立了法律是君主意志的体现 【考点】罗马法 【解析】据材料“人民已把他们的全部权力通过王权法移转给他”可知主权在民,故A项错误;据材料“人民已把他们的全部权力通过王权法移转给他”和“依据人们的权利”蕴含了启蒙运动社会契约论中的人民主权和天赋人权的精神,故B项正确;据“依据人们的权利和统治者有依据的权力来推理”没有体现重视证据,故C项错误;材料中“依据人们的权利和统治者有依据的权力来推理”说明并不是君主意志的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B 一、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其中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 13.(2019·广东清远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题·41)(25分) 材料一 罗马法学家区分了公法与私法,公法涉及国家和公共权力,私法则调整个人权利义务。罗马法给予私权完备的保护。而中国思想家则倡导家国一体、公权至上。这种对法律属性的分类和对公私权关系的认识,导致了中西法律进化之路开始循着不同方向发展,即中国法律走的是一条从氏族到家族再到国家的集团本位道路,公权始终优于私权;西方法律则走的是从氏族到个人再经上帝到个人的个人本位道路,逐渐形成尊重私权的传统。 ——摘编自张锐智、田大川《罗马法学家关于公法私法划分的意义与启示》 材料二 中国封建法律的集团本位不仅普遍存在于国家法律中,而且还广泛寓含在有别于国法的家族或宗族法中。……宗族法以维持既定的宗族秩序为直接目的,因而起到维持国家政权,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作用,是封建国法的重要补充形式,与国法一起构成了封建的法律体系。 中国传统法律的本位在近代西方法律文化的冲击下有了很大的变化。作为基础之一的家族制度随着清末变法修律而丧失了原先在国法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只遗留下残余的影响。剩下的国家本位却随着民族国家观念的兴起与战争动员的推动以及实际需要而更加强化了,以致在民国诸政府的法律中,国家主义远远凌驾在个人主义和其他各种主义之上,国家成了法律唯一的本位。——摘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说明“中国传统法律”呈现哪些特点?到近代又有何变化?(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西法律走上不同道路的原因(9分)并分析其对历史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8分) 【考点】罗马法;法制建设主题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中国法律走的是一条从氏族到家族再到国家的集团本位道路”可以归纳出集团本位突出;据材料一“公权始终优于私权”可以归纳出答案公权优于私权;据材料二“ 宗族法以维持既定的宗族秩序为直接目的,因而起到维持国家政权,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作用,是封建国法的重要补充形式,与国法一起构成了封建的法律体系”可以归纳出存在国家法和民间法的二元性法律秩序;据材料二“中国封建法律的集团本位不仅普遍存在于国家法律中”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法律以君主意志为主。第二小问变化,据材料二“作为基础之一的家族制度随着清末变法修律而丧失了原先在国法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只遗留下残余的影响”可以得出家族本位影响的削弱;据材料二“剩下的国家本位却随着民族国家观念的兴起与战争动员的推动以及实际需要而更加强化了”可以得出国家本位强化;据材料二“国家主义远远凌驾在个人主义和其他各种主义之上,国家成了法律唯一的本位”可以得出国家成了法律唯一的本位。 (2)第一小问原因,古代中国传统法律,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政治(血缘宗族的影响;专制统治的强化)、经济(中国自然经济的长期存在)、思想(儒家思想的影响)。近代中国法律,我们可以从中西两方面来考虑,西方(受近代西方法律文化的影响)、中国(民族国家观念的兴起,政府政策等)。西方法律,我们可以从经济、思想方面来思考,经济(西方受商品经济的影响)、思想(人文精神的影响;自然法思想的影响)。第二小问积极影响,中国方面,可以第(1)问中已经形成的答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在古代有利于中央集权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在近代推动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强化民族国家观念。西方方面,结合近代西方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西方法律有利于个人权利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近代欧美各国法律和革命都产生深远影响。 【答案】(1)特点:集团本位突出;公权优于私权;存在国家法和民间法的二元性法律秩序;法律以君主意志为主;(答出1点给2分,任答3点给6分) 变化:家族本位影响的削弱;国家本位强化,国家成了法律唯一的本位。(任答1点给2分) (2)原因:中国自然经济的长期存在;血缘宗族的影响;专制统治的强化;儒家思想的影响(3分,答出1点给2分,任答2点给3分)。受近代西方法律文化的影响; 民族国家观念的兴起,政府政策等(3分,答出1点给2分,任答2点给3分) 西方受商品经济的影响;人文精神的影响;自然法思想的影响。(3分,答出1点给2分,任答2点给3分) 积极影响:中国法律有利于中央集权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在近代推动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强化民族国家观念。(4分,任答出2点给4分) 西方法律有利于个人权利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近代欧美各国法律和革命都产生深远影响;(4分,答出2点给4分) 14.(2019·湖北华中师大新高考联盟高三5月教学质量测评·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主张重新审视古希腊文明中的法治和宪政与近现代西方法治和宪政的关系。 古希腊 近代西方 ① 雅典人认同城邦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离开了城邦,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和理由。雅典人没有言论自由、宗教自由等,个人财产不受保护。 ② 雅典城邦的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包揽制定、执行和监督法律的全部权力 ③ 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平等参与、直接民主、抽签选举、投票表决、轮番而治以及较短的任期等 ——据罗洪洋、赵大华(重新思考古希腊与近现代西方法治和宪政的关系)整理 结合所学解读材料,从上述表格中任选一个主题,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全国卷41题 【解析】选择一个主题,根据材料中雅典城邦政治的内容特点反推西方近代民主政治与之相关的内容与特点,如主题:①古代雅典强调城邦至上,而近代西方法治强调对个人和个人权利的尊重及对国家权力的限制。②古代雅典的权力机关权力广泛且强大,而近代西方法治强调分权与制衡。③古代雅典是公民可直接参与的直接民主,而近代西方法治是代议制的间接民主。再用相关史实进行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主题:①古代雅典强调城邦至上,而近代西方法治强调对个人和个人权利的尊重及对国家权力的限制。 ②古代雅典的权力机关权力广泛且强大,而近代西方法治强调分权与制衡。 ③古代雅典是公民可直接参与的直接民主,而近代西方法治是代议制的间接民主。 示例: 主题:古代雅典的权力机关权力广泛且强大,而近代西方法治强调分权与制衡。 论述:雅典城邦的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包揽制定、执行和监督法律的全部权力,缺少必要的制约机制。近代启蒙运动中,孟德斯鸡提出三权分立,主张立法、行政和司法的权力分立,彼此制衡,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宪法的理论基础。1787年美国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部分,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国家行政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三个部门互相制约,防止了任何部门的独断专行,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答出观点给3分;至少答出两点论证,每点3分,共6分;总结2分;逻辑1分) B组 考前.预测押题练 (时间:45分钟 分值:8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考点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广东肇庆二模题·32)在古代雅典,主持审判的庭审官依据成文法律的字面含义向人民陪审团作解释,陪审团 则根据这些解释及其理解进行判断投票,庭审官最终根据对投票的统计结果作出判决。 据此可知在古代雅典( ) A.注重对事实和法律的分析 B.司法制度融合了民主制度 C.形成严谨完备的司法程序 D.法律是正义与理性的体现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据材料题干信息可知古代雅典注重的是“主持审判的庭审官依据成文法律的字面含义向人民陪审团作解释,陪审团则根据这些解释及其理解进行判断投票,庭审官最终根据对投票的统计结果作出判决”,故A项错误;据题干信息可知雅典的司法制度注重陪审团的投票结果,也就是说司法制度融合了民主制度,故B项正确;故C项错误;法律是正义与理性的体现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答案】B 2.(2019·云南昆明高三摸底调研测试题·32)公元前5世纪初,雅典出现了一个新词isegoria,意思是“言论自由”,但这一“自由”只意味着在所有公民的集会上就最重要问题拥有发言权,而不是“拥有不可剥夺的权利”。这说明古代雅典( ) A.公民言论自由权被剥夺 B.倡导公民关注公共事务 C.直接民主制度存在弊端 D.缺乏对公民权利的保障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由材料可知雅典公民在集会上拥有言论自由权,故A项错误;雅典“言论自由”特指公民在集会上就最重要问题拥有发言权,意在倡导公民关注公共事务,故B项正确;雅典直接民主制下会导致民主权利的滥用,从而导致政治腐败与暴民政治,材料对此无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雅典肯定公民在集会上拥有言论自由权,未涉及对公民权利的保障,故D项错误。 【答案】B 3.(2019·福建厦门高三上学期期末质检题·16)古雅典“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约前525—前456)在自撰的墓志铭上,只字不提自己的文学创作成果,却突出其在马拉松同“长头发的波斯人”战斗的“光荣业绩”。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体现了雅典崇尚武力的社会风气 B.彰显了公民维护城邦民主的责任感 C.借此表达对雅典政治体制的不满 D.反映了雅典精英阶层漠视文学创作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古代雅典的社会风气应该是民主政治,且埃斯库罗斯的一次光荣战绩无法反映整个社会的尚武风气,故A项错误;戏剧家不强调自己的文学成果,却强调自己的战果,即强调自己的公民意识,故B项正确;埃斯库罗斯处于雅典民主的黄金时期,且突出自己的公民意识,故C项错误;古雅典时期文学繁荣,故D项错误。 【答案】B 4.(2019·广东广州高三调研测试题·32)在古代雅典实行国葬制度,国家为阵亡者举行葬礼,并出资抚养阵亡者遗孤。在葬礼上,不仅要举行葬礼游行,还有演说家发表演说。演讲者在发表演说时要赞扬城邦,赞扬在战争中牺牲的人,还要赞扬雅典人的祖先和先辈,以及那些仍旧在世的人。据此可知在古代雅典( ) A.演讲是政治家的必备素质 B.军事斗争对城邦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C.推崇“人是万物的尺度” D.个人存在的意义以城邦存在为前提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国葬时演讲者的演讲内容,并非演讲能力,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非军事斗争,故B项错误;由材料中“演说时要赞扬城邦”,可知强调的是城邦体制而非人文精神,故C项错误;结合材料“国家为阵亡者举行葬礼,并出资抚养阵亡者遗孤”、“赞扬城邦......以及那些仍旧在世的人”可知,个人从属于城邦,城邦存在是个人存在的前提,故D项正确。 【答案】D 5.(2019·河南豫北豫南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联评·18)梭伦改革之前,雅典的德拉古法以严酷著称,偷窃水果、懒惰等过失都要判处死刑,人民指责它不是用墨水所写,而是用血写的。梭伦改革后,废除了这一酷刑,规定除杀人罪外其他罪犯都不得处以死刑,任何公民皆有权提出控告。这一变化体现出( ) A.雅典公民实现了人人平等 B.打破了贵族垄断××局面 C.古雅典对人权的尊重 D.雅典法律体系走向完善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题干只是强调雅典法律的变化,并不能说明雅典公民实现了人人平等,故A项错误;题干中梭伦改革前法律只是强调非常严酷,并没有说明贵族垄断司法,故B项错误;这一变化是指由原来酷法对人的随意践踏到梭伦改革后法律尊重人权的变化,故C项正确;这一法律的变化只能说明雅典法律逐步走向完善,不能就此说明雅典体系走向完善,故D项错误。 【答案】C 6.(2019·云南曲靖一中高考适应月考四·31)关于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伯里克利在一个演讲中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制,是因为政权是在全国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亚里士多德也说,雅典平民政治的本质特征是“平民群众必须具有最高权力;政事裁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大多数人的意志就是正义”。对他们两人的话理解正确的是古希腊( ) A.每个人都有着平等的社会地位 B.公民的个人权利受到高度重视 C.全体公民直接管理国家 D.城邦意识对社会全方位的渗透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在雅典只有公民才享有各种政治权利,不是每个人,像奴隶、妇女外邦人就不享有这些权利,故A项错误;材料说的是雅典的国家权力被公民掌握,没有涉及公民的个人权利,故B项错误;据材料“‘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制,是因为政权是在全国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亚里士多德也说,雅典平民政治的本质特征是‘平民群众必须具有最高权力;政事裁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大多数人的意志就是正义’”可以得出古希腊全体公民直接管理国家,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关于城邦意识的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C 7.(2019·辽宁沈阳一模·9)古罗马法学家赫尔墨杰尼安提出:“所有的法律是为了人(umini)而制定的”,他没有使用诸如“人民”或“全体市民”等集合名词。而是用心良苦地采用复数的“人”(uomini)的表述形式。这体现了罗马法( ) A.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 B.代表了特定群体的诉求 C.更关注每个个体的利益 D.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 【考点】罗马法 【解析】根据所给材料,无法判断“所有的法律是为了人(umini)而制定的”中的法律是公民法还是万民法,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他没有使用诸如‘人民’或‘全体市民’等集合名词”得出罗马法不强调群体色彩而是突出个人利益,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所有的法律是为了人(umini)而制定的”和“而是用心良苦地采用复数的‘人’(uomini)的表述形式”得出罗马法强调对个人利益的保护,故C项正确;材料所反映的是罗马法强调个人利益利益的保护,没有涉及罗马法与人文主义之间的关系,故D项错误。 【答案】C 8.(2019·福建厦门高三上学期期末质检题·17)公元前1世纪时,罗马法学家的主要工作是解释市民法,可西塞罗并不像他们那样“周旋于细枝末节”,而是“从哲学深处汲取法的原理”来“解释法的本质问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公民法与自然法精神相违背 B.自然法的发展脱离了当时的社会实践 C.理性引领着法学发展的方向 D.法学家的分歧折射出尖锐的社会矛盾 【考点】罗马法 【解析】罗马法蕴含了自然法,公民法也蕴含着自然法,故A项错误;罗马法随着罗马的扩张、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更新,故B项错误;材料中西塞罗是“从哲学深处汲取法的原理”来“解释法的本质问题”,归纳出自然法理念,推动了罗马法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的发展,故D项错误。 【答案】C 9.(2019·衡水金卷考试模拟卷三·32)在罗马法院的广场上,耸立着一尊自由女神的雕像。在雕像的背后,镌刻古罗马法格言:为了正义,哪怕天崩地裂。这反映出( ) A.罗马帝国治下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 B.古罗马境内实现了人人平等 C.古罗马维护社会秩序的自然法理念 D.罗马妇女已经获得了公民权 【考点】罗马法 【解析】罗马帝国统治下仍是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因此并未体现出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故A项错误;在罗马,奴隶地位低下,不属于自由民,因此并不是人人平等,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自由女神像和“为了正义,哪怕天崩地裂”说明罗马倡导自由、正义的基本原则,故C项正确;罗马妇女不受法律保护,不享有公民权,故D项错误。 【答案】C 10.(2019·四川乐山一模·32)古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受传唤者若无正当理由必须到庭,如因生病或年迈行动不便,法庭可为当事人提供车辆,但这取决于当事人是否愿意。这说明罗马法( ) A.深受自然法精神影响 B.推动帝国经济繁荣 C.缺乏变通和务实精神 D.注重保证程序公正 【考点】罗马法 【解析】自然法是自然界形成的正义、平等等法律原则,与材料中要求传唤者必须到庭无关,故A项错误;《十二铜表法》颁布于罗马共和国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要求传唤者必须出庭,同时也考虑当事人的意愿,不能体现出罗马法缺乏变通和务实精神,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要求传唤者必须出庭且注重当事人的意愿,可知罗马法非常重视法律程序的公正性,故D项正确。 【答案】D 11.(2019·安徽皖江名校联盟高三12月联考题·18)古罗马曾发生过数次平民撤离运动,即平民们以一种和平方式离开罗马前往圣山。下表为几次撤离运动的统计。由此可见,古代罗马( ) 时间 事件 成果 公元前494年 第一次撤离 根据约法,设立平民保民官,他们有权否决任何官吏的行为,如果有必要,他们可以停止任何法律的实施 公元前471年 第二次撤离 贵族被迫再次让步,颁布法案:禁止设立不受申诉权限制的长官,违者人人可得而诛之并不受惩罚 公元前449年 第三次撤离 公布《十二铜表法》,这是平民对贵族斗争的巨大胜利 公元前342年 第四次撤离 立法禁止放债,违者以公犯论 公元前287年 第五次撤离 颁布法案,重申平民决定不必经过元老院的批准,对全体公民都有法律效力 A.法律渊源广泛 B.司法实践丰富 C.追求法律公平 D.立法权限随意 【考点】罗马法 【解析】材料未涉及罗马法的的法律渊源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中仅仅是公民争取权益,不涉及司法问题,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平民的撤离运动主要是要求通过法律的方式维护平民的利益,因此体现的是古罗马追求法律的公平问题,故C项正确;材料中是法律规定的具体内容,不是立法权问题,故D项错误。 【答案】C 12.(2019·湖北部分学校高三二月调研·31)所谓“要式买卖”……是罗马法移转所有权最古老的方式。采用“要式买卖”时,当事人(主要是罗马市民)必须亲自到场,并由已达婚龄的市民五人出场作证,另由一已达婚龄的市民为司秤人。买卖时,由司秤人持秤,买受人一手持标的物或其象征物,一手持铜块说:“依照罗马法律,此物应归我所有,我是以此铜块和秤买来的”。说毕,以铜块击秤,随即交给出卖人,买卖就告成立,买受人立即取得所有权。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征是( ) A.保护私有财产 B.注重形式规则 C.最早的成文法 D.保护贵族利益 【考点】罗马法 【解析】材料中罗马法对买卖双方的交易有严格的程序规定,这与罗马法的核心保护私有财产无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这一套严格的程序规定,体现了罗马法注重形式规则,维护交易的公平有序,故B项正确;依据材料内容,无法推测是否出自最早的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故C项错误;这一规定维护的是买卖双方的利益,而不是贵族的利益,故D项错误。 【答案】B 一、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其中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 13.(2019·山东济南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25)(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贱讼”的传统由来已久,在当今中国仍不乏其例。法律只不过是“必要的邪恶”,因而息讼、?重调解便成了中国法律文化的一大特色。古代法律“出于礼则入于刑”“德主而形辅”,浸染了浓厚的儒家文化色彩。儒家的“视法为器”的法律工具主义及“贤人政治”思想,几千年来的人治主义传统。《唐律》十二篇,虽有职制、户婚、厩库等篇。但要找到违者不刑相待的条款是很难的,这里亲属、婚姻、继承、物权之类的民事关系统统被纳入到刑法体系中去了。中国古代法律所及之处,没有纯粹的私人事务,一切都与国家有关。 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提出,“私法是一回事,公法是另一回事。前者是私人契书、协议和要式口约等,后者是指公共法律、元老院决议和盟约。”法学家关于公私法的分类,使罗马统治者能够分别制定了旨在保护以皇帝为首的国家利益的公法和旨在保护自由民个人利益的私法。 ——据梁治平《法辨》、张锐智《罗马法学家关于公法私法划分的意义与启示》等整理 材料二 随着清末西方列强的入侵,儒家法律文化的价值体系已经崩塌,接受西方法制便是不可避免的。在中国近百年的“法律西化”过程中,对待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无疑存在过多的矫枉过正的现象,然而对本民族文化的抛弃,并没有给我们带来相应的辉煌,相反却是法律与文化的脱节,给国人带来巨大精神苦闷和导致信仰的虚无。随着中国经济现代化,中国的法律建设也将走向现代化,在这巨大的社会变革时期,如何看待儒家法律文化,则是我们无法逃避的课题。在中国多元法律文化客观存在的情况下,法律的现代化,不能无视本土的儒家法律文化,无视它在民众心理间强大的存在,否则就可能会产生“国家法”和“民间法”之间的文化阻碍。——摘编自张天舒《儒家法律价值观及其文化背景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法律及法律文化与古罗马的差异。(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对“中国近现代法制建设”的历史演变进行解读。(5分)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罗马法;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解析】(1)根据材料依次分别分析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法律的特点即可。根据材料一“中国‘贱讼’的传统由来已久……因而息讼、?重调解便成了中国法律文化的一大特色”得出古代中国法律有“贱讼”的传统,故重息讼、调解;根据材料一“中国古代法律所及之处,没有纯粹的私人事务,一切都与国家有关”得出古代中国法律过分强调统治阶级利益,忽视了对私人利益的保护;根据材料一“儒家的‘视法为器’的法律工具主义及‘贤人政治’思想,几千年来的人治主义传统”得出古代中国法律重人治,轻法治。根据材料一“法学家关于公私法的分类,使罗马统治者能够分别制定了旨在保护以皇帝为首的国家利益的公法和旨在保护自由民个人利益的私法”得出罗马法律的两个特点:重视私法,强调对私权的保护;视法为保障权利的一种手段。 (2)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分析,需要考虑外因和内因两个角度,也就是从西方法律思想与儒家法律思想的碰撞和交融进行解读。根据材料二“ 随着清末西方列强的入侵,儒家法律文化的价值体系已经崩塌,接受西方法制便是不可避免的”得出中国步入近代以后,带有浓厚儒家色彩的中国古代法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根据材料二“在中国近百年的‘法律西化’过程中,对待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无疑存在过多的矫枉过正的现象……如何看待儒家法律文化,则是我们无法逃避的课题”分析法律全盘西化出现了很多弊端,进而得出西方法律的移植,一定要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这才是法律移植的正确途径;根据材料二“在中国多元法律文化客观存在的情况下,法律的现代化,不能无视本土的儒家法律文化,无视它在民众心理间强大的存在,否则就可能会产生‘国家法’和‘民间法’之间的文化阻碍”分析应该重视儒家法律文化,与法律西化相结合,推动法制进程,得出同时要对儒家法律文化重新整合、改造,将传统法律文化现代化,使之符合中国现代法制建设;根据所学知识近代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先进的法律思想也传入中国,得出随着列强的入侵,西方法制传入中国,要建设现代化法治国家,接受西方法制便是不可避免的。 【答案】(1)差异: 古代中国:有“贱讼”的传统,故重息讼、调解;过分强调统治阶级利益,忽视了对私人利益的保护;重人治,轻法治。(4?分,答出两点即可) 古罗马:重视私法,强调对私权的保护;视法为保障权利的一种手段。(4分) (2)解读:中国步入近代以后,带有浓厚儒家色彩的中国古代法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随着列强的入侵,西方法制传入中国,要建设现代化法治国家,接受西方法制便是不可避免的;西方法律的移植,一定要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这才是法律移植的正确途径;同时要对儒家法律文化重新整合、改造,将传统法律文化现代化,使之符合中国现代法制建设。(5分,言之有理即可) 14. (2019·广东广州高三调研测试题·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胡孝文等《秦汉与罗马:帝国时代的倒影》 从上表中提取秦汉与罗马帝国的相关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第一帝国时代”的特征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罗马法;全国卷41题 【解析】首先,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如秦汉实行郡县制,罗马帝国在新征服地区设立行省,秦汉法律细密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罗马帝国法律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体系日趋完备,秦朝修长城防御匈奴,修建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罗马帝国在不列颠修长城抵御外族入侵,修建以罗马城为中心通往帝国各地的硬面公路等;其次,明晰论证观点,对获得的信息结合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如古代帝国依靠周密的制度维持统治、古代帝国都重视公共工程的兴修等;最后,根据提取的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表述成文。 【答案】示例一 古代帝国依靠周密的制度维持统治 东西方帝国为了维护帝国的统一与安全,它们在制度方面进行了周密的设计,如在行政制度上,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和罗马的行省制度,都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同时在法律制度方面,秦汉时期严密的法律制度和罗马帝国完备的的法律体系,都有效协调帝国内部矛盾,稳定统治秩序。周密完善的制度设计是维系东西方帝国统治的重要条件之一。 示例二 古代帝国都重视公共工程的兴修 秦汉和罗马帝国为了有效控制扩大了的疆域,都重视公共工程的兴修。秦汉和罗马都修筑了通往帝国四面八方的道路,方便了帝国的信息与军队等及时到达帝国边界;除此之外,两者都修筑长城等防御工事,维护帝国的统一。重大公共工程的兴修既是第一帝国时东西帝国实力的体现也维护了帝国的统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