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语文零距离 复习教程 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上海高考语文零距离 复习教程 答案

K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考点 第一节 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 意义 一、与所在城市的历史文脉形成尖锐反差的(不好的)新地标(建筑或景观)。‎ 二、“距离”是指这些画只在内容题材或在技巧方面表现得不俗,而在体现画家的精神、情调和文化修养方面仍有不足。‎ 三、第一个“诗”指诗里所描写的具体形象,它是可以被直接画出来的。 第二个“诗”指诗的形象中所蕴含着的意味和感觉,它是难以被直接画出来的。‎ 第二节 理解语法、修辞现象在表达 文章内容上的作用 一、A 二、强调孔子及其后历代儒家圣贤的精神滋养了几千年中华文明,渗透到各行各业。‎ 三、D 第三节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一、1.①教育影响着每个人的人生;②教育影响着亿万个家庭;③教育影响着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2.①具有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和追求真理与独立人格的精神氛围;②尊重自然、尊重生命,使生命更有尊严;③尊重个体差异,为每个人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教育。‎ 二、1.①宣纸具有神奇的润墨性,可以使书画创作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②宣纸影响了中国书画风格的变迁,催生了一批书画大师。③宣纸品质百折不损,利于书画作品的长久保存。 2.①优秀艺术作品的创作、传世离不开优良的物质载体。‎ ‎②拥有出众独特的品质,才能在竞争中占据长久的优势,达到巅峰成就。③传统工艺复杂繁琐,耗时漫长,却能保证质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需要审时度势,否则往往得不偿失。‎ 三、1.(1)起自原始社会对神物崇拜;(2)与龙相关的神话传说与中华民族起源有难以割离的关系;龙具有与吉祥物身份相关的神性。 2.(1)中国龙的形成过程,与中华民族的多元融合的过程同一;(2)龙文化广泛地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3)龙的精神日益发扬光大,具有永久生命力。‎ 第四节 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 和作用 一、吴冠中外形瘦小,精神却丰富饱满;性格平易,追求执着;他是富有的世界级著名画家,物质生活却极为俭朴。‎ 二、内容上总写了全文包含的四个方面的内容,结构上与下文形成总分关系,总起下文。‎ 三、引用名句更有说服力地论证“士”具有忧国忧民的精神。‎ 第五节 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写作特点 一、承上文对“科学与宗教是水火不相容”的定论表示质疑,引出下文对“科学和宗教关系”的重新审视。‎ 二、再次点题并呼应首段。反复展现今天布热金卡的安谧、秀丽,寄托对遇难者的哀悼,提醒人们铭记和反思历史,珍惜今天的自由与幸福。‎ 三、开篇由有关落日的旧句引入文章;紧接着写到落日在现在不同的阶段被人们“误读”;我想念落日及重新回味落日的意味;最后点明落日是心灵家园的本质。‎ 第六节 概括文章内容和主旨,分析 作者情感和写作意图 一、天真不做作;人有趣;有人格;不功利。‎ 二、演讲稿通过强化德国纳粹分子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犯下的滔天罪行,警醒听众要牢记并正视历史,激发共鸣。‎ 三、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可谓上善之人;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 ‎ 第七节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一、D(“无论哪个层级的微电影,都主要依靠个体的媒体平台进行制作和传播”与文意不符。)‎ 二、人形的豪猪不止我一个,这世界上除了自己还有别人,最好是把自己的大大小小的刺毛收敛一下,不必像孔雀开屏似的把自己的刺毛都尽量地伸张。‎ 三、1.我国主要燃料是煤炭,在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中燃烧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硫,这些二氧化硫与空气中其它污染物结合形成了固体污染物。 2.①改善能源结构,控制由煤炭燃烧而产生的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②加大环保管理力度,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第八节 鉴赏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和句子 一、形象地表现了大千画作的美感在我心中刻骨铭心及失去画作后的遗憾。‎ 二、用比拟手法形象地描写出两只核桃的光滑和似乎通人性的灵动。‎ 三、画线句子把各种具有代表性的画面叠加在一起,内容丰富,具有强烈的画面感,突出了北方庄稼汉们劳动的繁忙艰辛。运用长句语言流畅,富有气势,节奏感强,具有独特的形式美。‎ 第九节 鉴赏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 手法和语言风格 第一讲 鉴赏作品的艺术形象 一、严监生重病将死,但看着两根点燃的灯草死不瞑目,伸着的两个指头,包括在亲人几度猜测和揣摩时睁眼、摇头等细节,生动刻画了这个守财奴守财如命的本性。读者如见其人,逼真而形象。‎ 二、文段描绘了别利科夫的日常生活:从穿着、饮食、仆人、生活习惯到与外界交往,表现出保守、怕事的行为和心态特性,时时事事都把自己包裹起来,这个普通的中学教员,成为了一个旧秩序、旧思想的忠实维护者典型形象,人物的典型性格与“套中人”这一主旨相契合。‎ 三、1.⑤~⑦段通过对马拉德夫人的心理描写揭示了她觉醒的心路历程,让我们看到马拉德夫人心灵深处对专制意志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强烈向往。丈夫活着时,屈从丈夫的意志;丈夫死后,虽然也为此悲伤,但经过理智的思考,痛苦的挣扎,马拉德夫人战胜了内心的软弱,摆脱了丈夫强加于她的专制阴影,开始享受了心灵自由的快乐。 2.马拉德夫人在丈夫死后,经过理性的思考,正沉浸在自由欢乐、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的幸福中,却因为丈夫的突然出现而猝死,这样的结局让人出乎意料。但仔细分析,马拉德夫人的死又是在情理之中的。一方面小说在开头就交代马拉德夫人就患有心脏病。这就为后来她因受到意外的极度刺激而死亡作了铺垫;另一方面,马拉德夫人因为长期受到丈夫压制,身心都不自由,经过痛苦的心灵挣扎,她刚刚挣脱丈夫的专制阴影,但丈夫的“死而复生”又让她回到残酷现实,从而导致她彻底崩溃。这样的结局也符合人物的性格逻辑。‎ 第二讲 鉴赏作品的表现手法 一、画线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也是个典型细节描写。古玩店意味着时长的久远和有文化信息的价值,既指老人行为对社会的价值,也蕴含了社会对老人价值的需要和认可,契合了文章的主旨:老人不是包袱。‎ 二、采用第二人称。作者面对面向词人(辛弃疾)对话倾谈,用第二人称直接抒发对词人空有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的同情和敬仰,具有真切感、亲切感,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三、用白描手法,通过“瞟”、“抓”、“称”、“添”、“减”、“包”、“扎”等一系列动作,刻画出三个阿姨抓药的娴熟技艺与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 第三讲 鉴赏作品的语言风格 一、语言风趣幽默(或形象生动)。例“纸驴嗓,破锣嗓,喇叭嗓,…”,形象地再现了不顾旁人的极端个人行为,让人可笑又可气,极具讽刺效果。‎ 二、1.画线句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精准地介绍了菌类的微小,用词准确、科学。 2.文段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形象地介绍了菌类特征。如第②段对比介绍了“我”单独且微小的特征,形象且可读性强。‎ 三、画线句用词精准,从宽窄、色彩与曲直等方面刻画了江南岸的形象,富于变化,更具节奏感。其次运用排比和拟人手法,赋予江南岸以柔情,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江南岸的博大胸襟,为水而生,以水为美,与水密不可分。‎ 第十节 评价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 价值 一、在上海城市正处于重新发展时提出,有现实意义;在许多城市旧产业建筑面临被拆的背景下提出,有普遍意义;认识到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努力才能完成,有长远意义。‎ 二、在人物塑造上,小说数量极少而俭约的细节将人物的个性表露无疑。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的隐忍,重复数着“一、二、三”的神志不清的体弱多病的老妇人的脆弱,那指手画脚、傻笑的两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的稚嫩,笔力简约却将各自的典型性展现出来,言简意丰。‎ 三.1.本文结尾写三叔去厕所巧遇老头儿的情形出人意料,这种欧·亨利式的结尾,极具喜剧色彩,讽喻了掌握某些权利的人蛮横、霸道、市侩习气十足的丑恶嘴脸,收到了回味无穷、发人深省的效果。 2.以小见大,揭露当今社会上某些官员以权谋私、为非作歹的不良风气;②揭示出一个道理:假如让老头儿这样的市侩小人掌权,就会有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利的现象出现,就会有瘦猴这样仗势欺人的低劣小人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文体与考题 第一章 上海高考第一大题 第一节 说明性文章的阅读 一、1.老舍 市民阶层(或“大众”) 2.为更好地区别“京派”与“海派”文化,照应上文;在对比中更明晰地解说“海派文化”包容并改造各种亚文化,形成“没有特点”的地域特色。 3.一是表强调,肯定上海能抓住时机求变求新谋发展;二是表轻微的否定,只顾与时“接轨”使上海文化流质易变,定力不足。 4.C D 5.独特的城市发展中各种相互对立、冲突和渗透的元素;江南文化中士大夫文化与市民文化的互相交融;包容并改造各种亚文化并逐渐趋同;在城市发展中求变求新;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性格和中道哲学的淘洗。‎ 二、1.D 2.“偷羊”之类小错误不足以影响维护“大义”,父子为小错误“相隐”却能维护社会伦理的基础“亲情”。 3.C E 4.合乎现实需要,维护人性(人伦),合乎时宜能变通 5.示例一:不“背盟”。孔子的行为符合中庸“处中”的标准,即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得当地处理事情。受要挟订下的盟誓,违逆了本人的意愿,可以毁“约”。示例二:是“背盟”。从文意来看,此时的孔子有完全的行为能力,孔子既然与公叔氏签订盟约,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应遵守,否则不合诚信之德与守法之义务。‎ 三、1.说明中国是筷箸的发源地,而且历史悠久。 2.D 3.使用历史悠久;体现了发明者的聪明才智;被视为吉祥之物,体现“和为贵”的意韵;材质多种、功能多样;有许多相关的故事传说等。‎ ‎4.袁枚从筷子的材质和式样角度;蔡元培从筷子“和为贵”‎ 的文化意韵角度;李政道从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角度;陶行知从使用卫生的角度谈。 5.筷子古称箸,起源于中国,是用竹、木、玉或金属等制成的夹饭菜用的两根细棍。筷子“成双成对”被民间视为吉祥之物,带有“和为贵”的意韵。 6.以节日的方式来传承用箸的优良传统是一种很好的形式,且将节日贯穿到日常生活中,将仪式与内容很好地结合,是值得提倡的做法。‎ 第二节 议论性文章的阅读 一、1.引出下文梁晓声的讲课,在内容上提示了下文的阐述内容。 2.第③段的故事从“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第④段故事从“以承认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方面来解释,两个故事都从“无须他人提醒的自觉”这个角度来解释“人文”。 3.本文引用论证有针对性,例如第⑥段引用龙应台的话语来阐述“人文”其实就体现在每一个人日常的一举一动中,论证更有说服力。 4.就在人和人的关系中,就在人性的内涵中,就在我们心灵深处。 5.答案示例:据《新闻晨报》上登载:一宁波司机撞坏了另一辆小车的后视镜,但被撞车里司机不在现场。宁波司机在被撞车上贴一纸条并留下手机号码,告知被撞车司机愿意赔偿。这就是一种不用提醒的自觉,一种可称颂的“人文”。‎ 二、1.王维 青霭入看无 2.C E(C项,“片楮寸缣”借代画家作品;E项,成功的画家没有固定的画法能够约束他。) 3.根据自己悟到物的神韵,加入自己的思想创造出不同于别人的艺术品。 4.阐释因缺乏文化素养,只能画出形而画不出精神寄托。(或从正面回答:画画光有技术不行,应有深厚的文化素养。) 5.兴趣、正确的方法和用功;用灵感与思想来取舍万物;博取众长并立意创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深厚的文化素养。‎ 三、1.B 2.阐述简与繁的辩证关系。  3.真实的生活和真情实感 4.这句话揭示了生活中事物的辩证法。通过严密的推理,区分了“字面上的简”与“精练”、“艺术表现上的繁笔”与“啰嗦”的严格界限,体现了议论性文章语言的严密性与科学性,有很强的说服力。 5.(1)用例证法鲜明、准确地论证文章开头所提出的论点。选取《水游传》、《社戏》中的典型例子为论据,证明文章应繁简适宜。 (2)用引证法论述了怎样才能做到繁简得当。刘勰、顾炎武的评论,都是权威性的,有充分说服力的。这种引用,起了进一步论说,深化内容的作用。‎ 第二章 上海高考第二大题 第一节 散文的阅读 一、1.进一步说明并强调儿子调动的真实信(自己说话的真实性)。 2.老俞从不说话到说个不停的变化,原因是我转换话题,让老俞暂时忘却小儿子早逝的悲伤,转而为有一个抗战中的大儿子而欣慰、骄傲。 3.B C(B项错在文章结尾的笔调轻快、昂扬;C项错在老俞对生活并未麻木,对儿子、对自己、对国家都抱有希望。) 4.作者拟的春联是老俞的爱国、靠劳动立身的精神写照,借用春联也表达了老俞的坚强乐观,以及作者对他的勉励和美好祝愿。 5.语言质朴通俗,口语化。如第段,老俞夸我拟的春联贴合他的品性和心理,用的是短句口头语,符合人物的品性,质朴且有人情味。‎ ‎6.相同:具有底层人的本分,勤劳,善良;不同:老俞有朴素的爱国情感,不屈于生活压迫的韧性;老王是个忠厚老实,知恩图报的人。‎ 二、1.动作形态和颜色变化。 2.葡萄十二个月的生长变化;种葡萄的人十二个月的劳作内容。 3.角度一:语言本色而有味。角度二:运用方言,口语化,生活气息浓厚。角度三:运用排比和比喻。示例:运用排比和比喻,如“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形象地描摹出葡萄着色后的多彩及形状。 4.A 5.前段以第三人称介绍葡萄从生长到结果的过程,第段改为第二人称“你”,结尾变成“咱们的”,表达了由喜爱,渐而赞美,最后倍加呵护不断加深的情感变化。 6.本文选材详略得当。五月份是葡萄长叶、开花、结果的关键,文章用了三个自然段将其最有情味的生长过程进行了细致的描摹和说明,隐含了劳动者在此过程中的快乐和享受,便于读者了解并能感同身受。 ‎ 三、1.除“母亲”外的人对二姥姥的漠视和遗忘,暗含了“我”‎ 对二姥姥寂寞身世的同情。 2.“斜阳”点明了看望二姥姥的时间;斜阳后的幽暗喻示她的生存困境,衬托出二姥姥身世的悲凉。 3.C 4.“呵、嗯”等词及停顿形象地刻画出母亲对二姥姥的身份不想说又不得不说的犹疑心理。 5.很久不见二姥姥,她可能嫁人了;母亲期望二姥姥开始新生活。 6.本文从“我”的回忆起笔,以孩童的好奇和纯真来探究、体察二姥姥身世和心理:一个漂亮娴静、心善手巧,因身份特铢被压抑的女性形象逐渐清晰,表达了“我”对二姥姥近乎直觉式的悲悯,引发读者阅读兴趣,产生联想和情感共鸣。(叙述视角,人物品性、情感,效果) ‎ 第二节 小说的阅读 一、1.“小心翼翼”刻画出女人因盲走路谨慎的样子,“任凭”则表现了她对丈夫的信任与依赖。 2.D 3.以唱、报、鞠躬、唱等一系列动词呈现女人机械而看似重复的演唱过程,再现了她演出的一丝不苟。 4.信守承诺却无人理喻;认真演唱却无人喝彩;悲怜妻子的卖力表演;身世之悲。  5.“顽劣”是从“我”当时的主观恶作剧而言的,而“稚嫩”主要从设想中的盲人夫妻的感觉而言的。 6.“我”既是故事的观察者又是参与者,盲人夫妻淳厚的形象是在“我”这顽童的独特视角中展现出来的。“我”出自恶作剧的喝彩却鼓舞了盲人夫妻,转而促使“我”的成长,彼此辉映,彰显出要学会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的文章主旨。‎ 二、1.C 2.(1)渲染老人对儿子的至爱无价;(2)与下文拍卖会众人对肖像画的冷淡形成对比。 3.B 4.答题要点:渲染气氛制造悬念,揭示心态突出主题。 5.欧·亨利 6.答案提示:观点,理由,语言。(参考角度:作者、读者、拍卖师、竞拍者、父亲等)‎ 三、1.①勾画一个衣着言行与众不同、令人发笑的人物形象;②为后文即将发生的幽默、可笑的故事作铺垫;③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D 3.马裤先生“挖鼻孔”这一细节描写,与他向茶房要手巾擦手等细节相矛盾,刻画出他是个不讲卫生的人。 4.用短促有力的叫声,刻画了马裤先生颐指气使,不尊重别人的嘴脸。 5.①颐指气使,目中无人;②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③不讲卫生,趣味低下。 6.示例1:“我”也有人性弱点。 “我”对马裤先生的不当言行不加制止,听之任之;②“我”对马裤先生的讽刺过于夸张,且语言近于刻薄;③“我”对自己缺乏反思精神。示例2:①“我”没有人性弱点。“我”是作者思想的体现者,不是性格人物;②“我”在事件中言行很少,性格特征不明显;③“我”在小说中主要起连缀情节的作用。K 第一部分 古代诗歌阅读 第一章 诗歌分类鉴赏题 第一节 山水田园诗 一、1.渔家在夕阳染红的江水边柳树下卖鱼  2.诗人描写自然美景和江村风情,抒发了安宁悠闲和舒畅愉悦之情。 3.主句中“树”与前面的“柳”照应, “红”(或“半江红树”)与前面的“日斜”照应,“卖鲈鱼”与“钓人居”照应。这些都说明此诗主客照应相配,自然契合。‎ 二、1.踏 2.A 3.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打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三、1.“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2.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四、1.靖节先生 2.D E 3.第一问: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第二问: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 第二节 咏物言志诗 一、1.咏物诗(词) 盐角儿 ‎ ‎ 2.色和香(如雪的颜色与透骨的清香。) 3.下阕以小溪的轻风、明月作烘托,以艳俗之花山桃作比衬,刻画出梅花开花谢始终保有高洁、脱俗的品性。‎ 二、1.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2.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侵”字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的渐进过程。“晚”字则写出了竹阴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 ‎ ‎3.示例一: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示例二: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示例三: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 三、1.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飞流而下时,水石相击,如风雨之声。彰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诗歌最后两句赞美山泉作了铺垫。 2.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有满涧平池之能,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四、1.咏物  2.B  3.梅潇洒而孤独,不怕“雪压风欺”;无惧被“冷落”;梅清高(高洁),宁居“茅舍疏篱”面对“清浅小溪”,而远离“玉堂”;梅孤芳自赏(拔俗、脱俗),宁愿“空自依靠”、自赏“风流”而“未减清香”。‎ 第三节 边塞征战诗 一、1.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 2.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二、1.边塞  2.A 3.运用对比的手法,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三、1.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  2.以情相问,以景作答;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四、1.“蓬草”随风飞转。诗人以“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为受排挤而忧愤。  2.“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 “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第四节 怀古咏史诗 一、1.“住”字写出了因看不见江水流动而产生的错觉,也形象地表现出水流平缓之状。  2.不矛盾:从“愁”到“笑”,表现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变化,作者先为群山重叠似乎要截住江流而忧愁;然后,又为青山毕竟截不住江流而喜故笑。‎ 二、1.想当年,到而今。 2.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 3.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入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三、1.周瑜、谢玄  2.D 3.这三句借古讽今,周郎破贼的赤壁矶头,已经是一片落日残照;谢玄杀敌的淝水桥边,也已变得荒芜不堪,这实际是暗写长江、淮河以北的广大失地,尚待收复;而真正能振臂一呼、收复失地的将领却不多见,因而词人不禁触景伤情,唤起心中无限的愁绪。他那种忧国忧民的心情,至此便跃然于纸上。‎ 四、1.采用强烈的对比手法。其弦外之音是充满了对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无情嘲讽,你看“王气”也好,“铁锁”也好,岂能挡住祖国统一的步伐? 2.它妙在含有不尽之意,这破败荒凉的西塞山不就像割据一方的藩镇吗?他们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其讽刺入木三分,而诗人对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警告可谓义正辞严。‎ 第五节 送别留别诗 一、1.远谪异乡,报国无门;经年投荒,历尽劫难;兄弟离别,形单影只。 ‎ ‎ 2.前一比喻,瘴气弥漫,乌云似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处境的险恶;后一比喻,想象宗一行经洞庭之时,水天相接,含蓄地表达了天涯阻隔之情。 3.运用了想象的手法,想象别后在梦中经常梦见“郢”一带的烟树,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抒发了对宗一的牵挂不舍之情。‎ 二、1.垂柳 骄骢(画舫) 芳草 别酒  2.B 3.此曲以写景见长,景语又是情语。而所写的眼前景物,多与往事相关,又注意前后映照,显得典雅工丽。如“ 佳人不见” ,正是作者在春晚时分愁思起伏的原因,也是引发诗人回忆送别情景的原因,加倍体现出缠绵委婉的情味。‎ 三、1.离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只是凝视着银烛的青烟、面对着丰盛的筵席出神。  2.C 3.作者用“隐”点出月亮西沉,被高树遮挡;用“没“点出天意破晓,银河渐渐消失不见。两个动词的运用,衬托出时光不为离人而暂停须臾,离别的时刻将至。作者精于炼字,巧用衬托,借景抒情,表达出诗人与朋友难舍难分的深厚情谊。‎ 四、1.词 送别诗  2.此二句融情于景,通过新月、烟云、天空、江面等景将整个送别情景托出,情景交融地渲染出送别时的感伤氪围。  3.多情的柳絮,像是明白人的心愿,追逐着行舟、代替人送行,而滔滔江水,全不理解人的心情,依旧东流入海。以“流水无情”反衬人之有情,又借“飞絮送行舟”表达人的深厚情意,这样结束全词,显得含蓄隽永。‎ 第六节 思乡怀远诗 一、1.“空”字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2.诗歌选取了几个特殊的意象,如“子规”“贪夫、远客”、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如霜的月光,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 二、1.诗人身处江西,目光被树阻隔而难望见江东。同时,也是自身被阻隔,而回不到江东。一语双关,增强于江东留恋之情。  2.词人实写灯下写书信,虚写希望大雁捎带思念,却是节令已过。流露浓重的牵挂不舍愁绪及深深的无奈之情。(考查类型:分片赏鉴主旨。)‎ 三、1.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与本词游子思乡的情感相契合。  2.最后两句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直接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四、1.七绝(绝句,近体诗) 对远方亲人真切思念  2.“厌”传神地写出主人公害怕因触景(攀柳)生情,平添自己的离愁别绪;“闲采”是主人公难以排遣内心强烈的思念所发出的无意识动作,“闲”反衬了内心的不闲、不宁。  3.认为风格是缠绵柔婉的:主要表现在诗中所选用的杨柳、清阁、芙蕖、碧潭等意象和生动传神的动作,细腻、深沉、委婉地抒发了主人公对征战边关的丈夫挥之不去的思念;认为风格是雄健豪放的:主要表现在这首诗的末句,主人公用“佛云堆畔战初酣”表达了暂时搁置个人情感,以国事战事为重的壮志豪情。‎ 第七节 即事即景感怀诗 一、1.如酥的小雨中,嫩嫩的草尖刚刚冒出地面,近看似有若无,只有远远望去,才发现有一层的嫩绿铺在地面。写出了早春的草独有的颜色特点。  2.本词借黄莺、微雨、小草等意象描绘了一副早春的画面,借此表达对早春的珍爱,表达出不要虚度人生,及时享受生活的情怀。‎ 二、1.淮海居士  2.“收尽春光”是总说,接下来讲了三种花,则是分说。  3.两者都用了排比修辞手法。描写“红”的桃花、“白”的李花和“黄”的菜花,色彩缤纷;描写莺“啼”、燕“舞”、蝴蝶采蜜“忙”,春意盎然,绘色绘形绘声,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浓浓的春色中融入了词人喜爱赞美之情。‎ 三、1.《终南山》 2.B 3.作者在江村小酒店所见到的江南秋天暮景,无论落霞、睡鸭还是昏鸦,都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景象,杜甫诗中有,王维画中有,它就是杜甫诗,它就是王维画。作者通过联想,由眼前景自然想到杜甫诗王维画中的意境,一时间仿佛和杜甫、王维息息相通,飘飘乎陶醉在杜甫诗、王维画中了,表现了对眼前景的喜爱。‎ 第二章  高考题型归类鉴赏题 第一节 第四大题(古代诗歌)考题 一、1.落梅 飞雁 春草 2.D 3.心中的“离恨”就像那滋生茂密的春草,绵密盘结无法摆脱。比喻(虚实相生)生动而贴切,将无穷无尽、有增无已且无法言说的离愁形象化,让人可视可触。‎ 二、1.归思 2.C(注解中对“和”的说明,解释了标题的含义,是陆丞先作一首,作者再和一首,尾联是陆丞咏唱自己的诗作,作者听而引发归思之情。)  3.本诗中间两联描绘了清新秀丽、生机勃勃的江南新春景物,景美却非故土,引发诗人思乡却不能归省的感伤,乐景衬哀更显悲情。‎ 三、1.年长才发现年少时蹉跎岁月,不懂得珍惜时光。  2.B(宋祁的词不是写年少时的别绪。)  3.此句承接上阕最后句:如今懂得了珍惜时光,顾惜亲友,过渡到具体描写对亲友离别的不舍,在词意上表现从理到情两个层次,似断又连又出新意。‎ 四、1.山农祈福的活动。 2.B  3.人潮涌动,锣鼓喧天,唱着山歌的村民,带着面具的演员竞相登台,追逐着鼓声奔跑的儿童尤其可爱惹眼,营造出欢畅、热闹的场景,极具视听冲击感。(描写手法:点面结合,视听结合,场面描写)‎ 第二节 第四大题(古代诗歌)题型 第一讲 对诗歌句意、表现手法、构思及语言特征 分析的判断题 一、D 二、D 三、C 四、A 第二讲 主旨、形象评析题 一、1.埋药 草青灯煨芋话桑麻  2.艰辛(执著) 欣慰(欣喜)  3.诗人宁愿终身隐居乡间,与梅花为伴,而不愿意追求功名利禄、荣华富贵。‎ 二、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2.采菊东篱下,表达了诗人率性自然,超凡脱俗的志趣。‎ 三、1.“杨柳”“飞絮” 意象的内涵有二: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无依、离愁别绪,抒发了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也抒发了愁情别恨。  2.共同点: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不同点:李词运用明喻和拟人手法,秦词运用暗喻;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可见手法和内容不同。‎ 四、1.访  2.C  3.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第三讲 语言运用赏析题 一、1.元杂剧  2.B  3.本曲在遣词方面的特点是数词的妙用,本曲中用了“一”“两”“再三”“十”等较小的数词,正与江南风物之秀媚相称,如“海鸥舞再三”的描写就非常准确传神;又由于选用了几个不同的数量词,全曲在用词上显得多样而富于变化,从而增添了生动活泼的韵味。‎ 二、1.化动为静,描绘出遥看瀑布飞泻时的景象。  2.(用夸张手法)突出瀑布的磅礴气势 (以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了描绘了瀑布的色彩和形态。  3.同意。要点:李诗更为瑰丽,想像更为奇特,富有创造力,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余地。不同意。要点:徐诗分别从视觉、听觉等不同角度切人,气势显得壮阔。‎ 三、1.“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  2.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 四、1.七律(格律诗,近体诗) 闲适  2.B ‎3.“占”有占有之意;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鸟雀的欢喜得意神情,准确地体现出鸟儿对鸣,跳跃欢快和竹枝摇曳多姿的情态;由此表现出诗人对北斋雨后美景的欣赏与喜爱。 深秋时节,蝶影已稀,花多凋零,用“寻”是寻觅、寻找之意;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表现蝴蝶飞来飞去,四处寻觅之态;由此表现出诗人对北斋雨后美景的欣赏与喜爱。‎ 第四讲 表达技巧赏析题 一、1.划龙舟 荡秋千  2.C  3.微风轻拂,庭院中淡白轻柔的杨花在柔白月光的映衬下飘荡,似有若无,营造出一个亦真亦幻的静谧世界,暗示了诗人游乐后恬适、舒畅的心情。‎ 二、1.香山居士 2.B 3.“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猛然间的轻松感受;“乍轻”呼应“新脱”,描写入微,抒发了诗人切身感受到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三、1.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 阕(或“片”)  2.C(以通感形容酥娘的笑脸中隐含着像梅花一样的坚强和自豪)  3.岭南的荒僻和艰苦在料想之中,画线句先以作者的否定语气提问“试问岭南应不好?”引出酥娘“却道”的意外回答,因有前面铺垫又在情理之中。问答式的结尾别有情趣,借此巧妙赞美了酥娘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旷达与乐观。‎ 四、1.角黍(香蒲) 斗巧 结彩丝  2.①浪花飞作湖间雪,红旗闪电;②声音 画鼓喧雷。 (其他角度与例子也可)  3.动静映衬,鲜明对比;寓情于景,韵味无穷。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第一章 文言文阅读·考点 实词与虚词·知识链接 一、高考300个文言实词巩固练习 ‎(一)高中160个文言实词 ‎1.哀 ①悲痛,悲伤;②怜悯,同情;③哀叹。‎ ‎2.爱 ①喜爱,爱好;②爱护;③顾惜,爱惜;④吝惜;⑤舍不得,吝啬。‎ ‎3.安 ①安定、安稳;②安稳;③安逸、安适;④奉养、安身;⑤习惯、满足于;⑥哪里、哪儿;⑦怎么,哪里。‎ ‎4.按 ①考察、查办;②打拍子;③手用力使物往下。‎ ‎5.案 ①几案、长方形的桌子;②官府处理公事的文书;③通“按”,考察、查办。‎ ‎6.拔 ①攻占、攻取;②提拔、选拔;③超出、突出。‎ ‎7.白 ①亮,明亮;②洁净,纯洁;③陈述,禀告、告诉。‎ ‎8.败 ①使……衰落;②破旧;③衰落、凋谢。‎ ‎9.拜 ①行礼、下拜;②授予官职、任命;③呈上、献上。‎ ‎10.报 ①报答、回报;②答复、回复;③报复。‎ ‎11.暴 ①暴躁、急躁;②猛烈、急速;③欺凌、损害;④突然、猝然;⑤通“曝”,晒。‎ ‎12.悲 ①哀怜、怜悯;②感叹、慨叹。‎ ‎13.北 ①代指元朝、元军;②战败而逃的军队。‎ ‎14.备 ①完备、详尽;②防备、戒备;③具备;‎ ‎④全部、完全、尽。‎ ‎15.被 ①遭受;②覆盖;③通“披”,披散;④表被动,被、受。‎ ‎16.倍 ①通“背”,背弃、背叛;②通“背”,违反、违背。‎ ‎17.背 ①反叛、背弃、违背;②去世,离开人世。‎ ‎18.奔 ①逃跑、逃亡;②奔马;③奔腾。‎ ‎19.本 ①草本的根或茎干;②版本、稿本、奏章;③天赋的、本来的、根本的;④树根,引申为主要的方面;⑤推究本源、考查。‎ ‎20.逼①接近、靠近;②逼迫;③很,程度深。‎ ‎21.彼①与“此”相对,另一个事物;②他、他们。‎ ‎22.辟①通“避”回避、躲避;②征召;③开辟、开拓。‎ ‎23.蔽 ①遮盖,遮掩;②蒙蔽;③概括。 ‎ ‎24.毕①完毕,结束;②都,全。 ‎ ‎25.便①即,就;②有利的机会;③纵使,即便;‎ ‎④言论明晰畅达。‎ ‎26.遍①布满;②普遍,全部。‎ ‎27.表①外,外面;②给皇帝的奏章;③作标记。‎ ‎28.并①合并;②兼并,并吞;③一起,全都。‎ ‎29.伯①长兄,古代伯仲叔季代表兄弟排行;‎ ‎②古代统领一方的长官;③古代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的第三等。‎ ‎30.薄①草木丛生处;②鄙薄、轻视;③迫近;‎ ‎④微薄、少。‎ ‎31.泊①停船;②恬静,不为名利所动。‎ ‎32.博①宽广,广博;②渊博;③众多,丰富;‎ ‎④取得,换得。‎ ‎33.步①行走;②跟着,跟随;③两足各跨一次。 ‎ ‎34.裁①杀戮;②通“才”,刚刚。‎ ‎35.苍①草色,引申为深绿色、青黑色;②灰白色。‎ ‎36.操①拿着;②从事;③操练;④弹奏。‎ ‎37.草①用做燃料、饲料的干草;②草稿,初稿;③草率、粗劣。‎ ‎38.策①竹制的马鞭;②应试者对答的文字;‎ ‎③成编的竹简;④拐杖,有时引申为拄拐杖;⑤鞭打,鞭策。‎ ‎39.曾①竟,竟然,连……都;②尚,还;③通“增”,增加。‎ ‎40.差①弄错,相差;②略微,比较;③参差不齐。‎ ‎41.尝①曾经;②品尝,吃;③尝试,经历。‎ ‎42.长①永远、长久地;②长处,优点;③生长、增长;④经常、常常;⑤年纪大。‎ ‎43.超①跳过,跃过;②远,高远。‎ ‎44.朝①朝代;②上朝;③朝见、朝拜。‎ ‎45.陈①陈设,陈列;②陈旧,旧的;③通“阵”,战阵,行列。‎ ‎46.称①赞颂、称赞;②声称;③相称,符合。‎ ‎47.诚①实在、确实;②果真,如果真的。‎ ‎48.驰 ①奔跑;②驱车追逐;③迅速消逝。‎ ‎49.冲①谦虚,平和;②交通要塞。‎ ‎50.出①长出、生长。②产生、发生;③出现、显露;④超出,超过;⑤出任、调离京城;⑥花瓣的分歧;⑦剧本结构段落。‎ ‎51.除①台阶;②清除、去掉;③清理、修治;‎ ‎④逝去、过去;⑤拜官、任职。‎ ‎52.处①居住、停留、占据。②安排,处置。‎ ‎53.传①流传。②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③驿站的房舍、旅馆。④流传的文字、传说。‎ ‎54.垂①流传。②接近,快要。③通“陲”,边境,边疆。‎ ‎55.辞①古代的一种文体;②命令;③托词、借口;④推辞;⑤诉讼、审讯、审问;⑥婉言道歉。‎ ‎56.次①驻扎。②按次序排列。③排列第二。④旁边、侧。‎ ‎57.刺①指责,揭发。②名帖(相当于当今名片)。‎ ‎58.促①催促。②靠近。‎ ‎59.错①错杂地,交错地。②磨石。③通“措”,安放,放置。‎ ‎60.达①显贵、显达。②到达、到。③通、畅通。④通达事理的。‎ ‎61.殆①危险;②通“怠”,倦怠,懒惰;③恐怕、可能,表推测;④近于,几乎,差不多。‎ ‎62.怠①松懈,懈怠。②疲倦。‎ ‎63.旦①天亮,破晓。②第二天。③诚实的样子。‎ ‎64.独①唯独、单单、只有。②表反问,难道。‎ ‎③独一无二的。‎ ‎65.笃①忠实,不虚伪。②病重。③深厚。‎ ‎④限制,局限。‎ ‎66.度①计量长短的标准、尺度。②限度。③度过、越过。④次、回。⑤估计、推测。⑥制作词曲。⑦量、计算。‎ ‎67.断①截断。②回绝。③绝对占有。‎ ‎68.夺①丧失,失去。②强行改变。‎ ‎69.发①射箭、发射。②出发、派遣。③挖开、打开。④萌发、开放。⑤长度单位,十毫为一发。‎ ‎⑥拿出⑦抒发。‎ ‎70.法①法令、制度。②方法。③效法。‎ ‎71.反①反而、相反。②反叛、谋反。③通“返”,返回、回归。④反过来。‎ ‎72.放①驱逐,流放。②放纵,放开。③释放。④放下,搁置。‎ ‎73.非①错误的、不正确 。 ②认为……不对。③除非,如果不是。④不同寻常。⑤意外的变故。‎ ‎74.分①寸的十分之一。②意料、料想。③名分,职分。‎ ‎75.奉①通“捧”,两手捧着。②进献,送给。‎ ‎③供给。④信奉、遵奉。⑤侍奉。‎ ‎76.服 ①服从、顺服。②敬佩,信服。③穿、戴。‎ ‎77.伏①趴。②通“服”,佩服,顺从。③下对上敬辞。④埋伏,潜藏。‎ ‎78.复①恢复、还原;②双层、重复;③再、又、还;④通“覆” 覆盖、盖住。‎ ‎79.盖①遮阳避雨的用具; ②遮盖,掩盖; ③通“盍”,何,怎么;④表推测,大概,大约; ⑤因为,表原因; ⑥句首发语词,无实义。‎ ‎80.苟①随便,轻率。②姑且,暂且。③如果,假使。‎ ‎81.鼓 ①击鼓。②拍打,振动。③古代夜间计时。④弹奏。‎ ‎82.固①坚固;②顽固,固执; ③巩固,使……牢固;④坚决,坚持;⑤本来,原来; ⑥确实,实在;⑦究竟,到底。‎ ‎83.寡①少、缺少。②国君自称。③减少、少有。‎ ‎84.国①地区、地域;②周代诸侯国以及汉以后侯王的封地;③国家;④国都、京城。‎ ‎85.过①过失、过错。②超过,胜过。③拜访、探访、探望。④犯错误。⑤指出过失,责备。⑥过分、过于。‎ ‎86.景①景致,景色;②大;③阳光;④同“影”,影子;⑤同“影”,日光。‎ ‎87.恨①不满意;②遗憾;③怪怨、怨恨。‎ ‎88.厚①感情深。②丰厚,优厚。③厚道。‎ ‎89.逆①与“顺”相对;②迎接;③违背;④揣测,料想;⑤叛逆的人或事。‎ ‎90.患①忧虑,担心。②祸害,灾祸。③毛病、弊病。‎ ‎91.或①有的人。②有时候、偶或。③任何人。④也许,或许。‎ ‎92.疾①疾病。②怨恨。③迅猛,急速。④通“嫉”,妒忌。⑤锐利、敏捷。‎ ‎93.即①走近、靠近;②即使;③就在,当;④就,便;⑤表判断,就是;⑥立即,马上。‎ ‎94.既①完、尽;②已经,……以后。‎ ‎95.将①将要、准备。②带领、率领。③扶,持。④愿,请。⑤且,又。‎ ‎96.解①分割 。②解释、解答 。③分开,使分开。④通“懈”,松弛、缓和。‎ ‎97.结①打结。②结交。③建筑、建造。④ 凝结。⑤比喻心情烦闷、心理郁闷。‎ ‎98.矜①矛柄,戟柄。②怜悯,同情。③骄傲。④自夸,夸耀。‎ ‎99.竟①结束,完毕。②终于,到底。③全部,整个。‎ ‎100.就①走近、靠近。②完成。③成就、成功 。 ④赴任、就职。‎ ‎101.绝①断绝;②隔绝、阻绝不通的;③横渡;‎ ‎④停止、消失;⑤到了极点、高超无比;⑥很、非;常;⑦完全、绝对。‎ ‎102.堪①经得起,忍受。②能够,可以。‎ ‎③胜任。‎ ‎103.克①能够;②战胜、攻破;③克制、约束。‎ ‎104.困①困窘,窘迫。②困扰,围困。③疲倦、困乏。‎ ‎105.怜①怜惜、怜悯、同情;②可爱。‎ ‎106.弥①充满、遍布;②越,更加。‎ ‎107.靡①没有、无。②后退。③奢侈,浪费。‎ ‎④倒下。⑤失败。⑥不、不能。‎ ‎108.莫①没有人,没有谁; ②不;③不要、不能;④“暮”的本字:日暮,黄昏。‎ ‎109.能 ①本领,才能。②擅长。③有能力的人。④和睦。 ‎ ‎110.内①内部,常指家内、国内。②皇宫。③通“纳”,纳入,让……进去。‎ ‎ 111.迫①紧迫,急迫。②逼近。‎ ‎112.期①一定的期限,限定或约定的时间。‎ ‎②约定,约会。③期望,希望。④一周年,一周月。 ⑤服丧一年。‎ ‎113.奇①稀奇、珍奇。②以……为奇。③适宜、吉祥。④出人意料。⑤零数,余数。⑥时运不好。‎ ‎114.迁①(被)放逐、流放;②被征调而远离家乡;‎ ‎③变化,变动;④调动官职,多指升官。‎ ‎ 115.劝①勉励,奖励。②劝说、劝告。 ‎ ‎116.却①倒退、后退。 ②击退,使……退却。‎ ‎③推辞。 ④回头。⑤还、再。⑥用在动词后,相当于“掉”、“去”、“了”。‎ ‎117.如①往、到、去。②像、如同、犹如。③及、比得上。 ④或、或者。⑤形容词词尾,…… 的样子。‎ ‎118.若①及、比得上;②你、你的、你们;③如此、这样;④如果,假如; ⑤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⑥“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以引起议论,“像那”、“至于那”。 ‎ ‎119.色①脸色。②颜色。③姿色,容貌。‎ ‎120.稍①稍微,略微。②逐渐,渐渐。‎ ‎121.审①知道,明白。②研究,考察。③详尽地,仔细地。‎ ‎122.甚① 厉害,严重。②很、极其、非常。‎ ‎123.识①识别、辨认。②通“志”,记住、记。‎ ‎③标志、标记。‎ ‎124.适 ①往、到……去。②适应、顺从。③适用,享受。④女子出嫁。⑤恰好,正好。⑥才、刚才。‎ ‎125.是①对、正确。②认为正确。③指示代词,这个、这。④表示判断,是。⑤宾语前置的标志。‎ ‎126.书 ①写、记。②书法。③《尚书》。‎ ‎127.疏①奏疏。②疏远、不亲近。③分条陈述。④稀疏。⑤粗粮、蔬菜。‎ ‎128.数 ①计数、计算。②命运,运数。③屡次、多次。④cù,细密。‎ ‎129.直 ①与“曲”相对;②正确的道理,正义;‎ ‎③通“值”,价值;④径直;⑤仅,只是。‎ ‎130.系①栓,绑;②押关,拘囚;③连接,关联,牵挂;④带子。‎ ‎131.率 ①轻率、草率、随意地。②遵循,依顺。③率领,带领。④大概,大致。⑤全都,一概。‎ ‎132.私 ①私自,暗地里。②偏私,偏爱。‎ ‎③个人的。‎ ‎133.遂①使……成熟,养育。②于是,就。‎ ‎③竟,最终。‎ ‎134.涕①眼泪。②哭泣、流泪。‎ ‎135.图①地图,图画。②图谋,谋取。③考虑,想。‎ ‎136.徒①同一类或同一派别的人。②服劳役的人。③空、光着。④只,只是,仅仅。⑤白白地。 ‎ ‎137.王①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号。②成王业,做皇帝,称王。‎ ‎138.望①名望。②希望、指望。③盼望。④夏历每月十五。‎ ‎139.微①寸的百万分之一,常喻指细小的事情。②微妙,深奥。③地位低下、卑微。④稍微。‎ ‎⑤暗暗地、悄悄地。⑥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140.闻①知道,懂得;②名声,声誉;③见闻,学识,传闻;④让……听到;⑤闻名,传扬。‎ ‎141.恶①坏、恶劣,与“好”相对。②罪恶、过失。③憎恨、厌恶。④怎么,哪里。‎ ‎142.悉①全部、全都。 ②详尽地知道。‎ ‎143.相①宰相、国相。②衬字、无义。③辅助。④互相。⑤动作偏指一方。 ‎ ‎144.谢①推辞,谢绝。②道歉,谢罪。③辞别。④凋零、凋落、衰亡。⑤感谢。⑥告诫、致意。‎ ‎145.幸①幸运。②表敬意,不译。③宠爱、宠幸。④皇帝到某处去。⑤侥幸,幸而,幸亏。‎ ‎⑥希望。‎ ‎146.延①邀请。②迎击。‎ ‎147.阳①山的南面、水的北面。②温暖的。‎ ‎③通“佯”表面上、假装。‎ ‎148.要①通“邀”,邀请。②相约、约定。③要求、需要。④重要、关键。⑤ “腰”的古字。‎ ‎149.宜①合适、适宜。②应当,应该。③大概,恐怕。表推测。④当然、怪不得。‎ ‎150.狱①牢房,监狱。②官司,案件。‎ ‎151.再①第二次。②两次。‎ ‎152.造①到……去。②到达某一境界。‎ ‎③制定。‎ ‎153.贼①强盗。②伤害、残害。③祸害。‎ ‎154.振①举起。②振作,奋起。③震动,通“震”。④通“震”,威吓。‎ ‎155.志①记、记录。②标记、做记号。③心意,志向,意志。④记述,记事的书或文章。‎ ‎156.治①医治。②治理。③整顿、训练。④整治、修筑。‎ ‎157.置①安放,放置。②放弃、丢下。③设置。④准备。⑤置办。‎ ‎158.速①快速。②加速,加快。③招致,导致。④邀请。‎ ‎159.族①宗族,家族。② 灭族 ③类 ④众多的,一般的 ⑤交错聚结之处。‎ ‎160.左①旁,旁边。②古代地理上常以东为左。③古代以右为尊,以左为卑。故贫贱者住在闾里左边,官吏降职叫“左迁”。④古代车骑以左为尊。 ‎ ‎⑤邪僻、不正。‎ ‎(二)初中140个文言实词 ‎161.昂①抬高。②高昂,气宇不凡的样子。‎ ‎ 162.傲①急躁。②轻视。 ‎ ‎163.包①包含,包容。②隐藏。‎ ‎164.比①并列,挨着。②比较,相比。③及,等到。④比拟。⑤皆、都、到处。⑥勾结。‎ ‎165.鄙①边疆,边远的地方。②浅陋,无知。‎ ‎③轻视,看不起。‎ ‎166.兵①军队。②兵器,武器。③军队。④军事、战争。 ‎ ‎167.病①辱。②筋疲力尽,困苦不堪。③弊病、缺点。④讥议,嘲骂。⑤把……弄成病态。⑥怨恨、忧愁、苦恼、担心。‎ ‎168.察①明察,识别、弄清楚。②观察,细看。③察举,考察后予以推荐。‎ ‎169.彻①通达,明白。②贯通,穿透。‎ ‎170.乘①坐、架(车)。②冒着。③量词,shèng,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④登、升。⑤四的代称(古时一车四马叫“乘”)。‎ ‎171.从①跟从,跟随。②顺从,听从。③使……跟从,带领。④介词,表示起点,相当于“由”、“自”。⑤堂房亲属,堂弟兄、伯、叔父等。⑥同“纵”。‎ ‎172.当①占着,把着。②面对,向。③判罪。‎ ‎④任,充当。⑤相抵,当作。⑥执掌,主持。⑦恰当,适合,合宜。⑧通“挡”,抵挡。‎ ‎173.道①道理,道义。②风尚,风气。③说,谈论。④取道。⑤方法,规律。⑥主张,思想。‎ ‎174.得①通“德”,感激。②得意、满足。③领会、理解。④心得、收获。⑤实现、达到。⑥对、合适、恰当。⑦该不会……吧、大概。‎ ‎175.定①安定、平定。②止、停止。③决定、确定。‎ ‎176.伐①讨伐、攻打。②砍伐。③功劳、功业。④夸耀,自吹自擂。⑤批判、批评。‎ ‎177.犯①初犯,冒犯。②遭遇,顶着,冒着。‎ ‎③违反,违背。‎ ‎178.方①方圆、见方。②正当,正在、方才。‎ ‎③见识广博者。④方法、道理。‎ ‎179.负①背。②使……担负、承担。③被……覆盖。④依靠、凭借。⑤辜负、对不起。⑥违背、背弃。⑦失败。‎ ‎180.赋①征收。②做,写,吟诵。③陈述,表达。④一种介于诗歌、散文之间的文体。⑤《诗经》六义之一,铺陈、记叙。‎ ‎181.更①改变,变换。②经过,经历。③轮番,交替。④再,复,又。⑤更加,越发。‎ ‎182.故①交情。②旧的、原来的知识。③衰老。 ④所以,因此 。 ⑤故意,特意。 ⑥`原来,本来。⑦仍然 ⑧复合词,旧事,先例。‎ ‎183.顾①回头,回头看。②看。③探望,拜访。 ④顾念,顾惜。⑤考虑、顾及。⑥但,只是,不过 。 ⑦反而,却。 ‎ ‎184.观 ①玩赏,观赏。②考察、审察。③宫廷建筑。④景象。‎ ‎185.归①女子出嫁。②妇女被遣回娘家。③返回,使……归。 ④归属、归;依 ⑤归附,归依。 ⑥归聚,集中。 ‎ ‎186.好①女子美貌。②美好、优良。③喜爱。‎ ‎187.号①大声叫喊。②号召。③称呼。④别号、谥号。‎ ‎188.还①返回。②通“旋”,迅速,立即。③反而。‎ ‎189.会①相会,会集。②盟会,会商。③正好,恰逢。④该当,将要。‎ ‎190.惠①仁爱。②恩惠。③给予好处。④通“慧”,聪慧。‎ ‎191.及①赶上,追上。②比得上。③到、至、等到。④涉及,牵连。‎ ‎192.极①尽、尽情享受。② 尽头,极点。③ 最,非常。④穷尽、直达。‎ ‎193.济①渡,过河。②救济,帮助。③成,成功。④有益,有利。‎ ‎194.计①算账,计算。②盘算、谋划。③计谋,策略。‎ ‎195.加①加上,放上。②增加,益处。③添枝加叶、说假话、虚报。‎ ‎196.假①借。②凭借,借助。③授予、给予。‎ ‎④虚假,假装。⑤宽容、原谅。‎ ‎197.间①间隙,空隙。②中间,其间。③夹杂 ④参与。⑤间隔、间断。 ⑥离间。⑦间或,偶尔。‎ ‎⑧一会儿。⑨从小路,走小路。⑩秘密地,暗地里。‎ ‎198.简①简易,简单。②选择,挑选。‎ ‎199.见①拜见,谒见。②召见、会见。③看见的东西。④见识,见解。⑤引见,使……见 。⑥通”现”,出现,显现。 ⑦表被动。 ⑧动词前,相当于“我”。‎ ‎ 200.交①纵横交错。②互相。③接触。④交往,交流。⑤友谊,交情。⑥同,并,一起。‎ ‎201.竭①穷尽,用尽。②尽,完。‎ ‎202.尽①全部,都。②完,没有。③竭尽,全部拿出。④极,最。‎ ‎203.进①超过。②进献。③出来做官、晋升。‎ ‎204.居①居住。②在,处于。③积蓄,贮存。‎ ‎④过了,经过。⑤停留、止息。‎ ‎ 205.举①举起、抬起。②升起。③举出、提出。④举行、发动。⑤推荐、推举。⑥攻下,占领。⑦拿。⑧全。⑨尽、都、皆。‎ ‎206.具①准备。②完全,详尽。③器械。④同“俱”,皆、全。‎ ‎207.俱①皆,全,都。②一起,一同。‎ ‎208.聚①会合,聚集。②征集。③村落。‎ ‎209.决①疏通水道。②告别,通“诀”。③一定、必定。‎ ‎210.类①似、相似。 ②事例。 ③大都,大抵。 ‎ ‎211.临①从高处往低处看。②对着,面对。‎ ‎③靠近,走近。④正当,将要。‎ ‎212.虑①思虑,谋划。②担忧,忧虑。③心思,意念。‎ ‎213.论①说,陈述。②衡量,判定。③主张,思想,学说。‎ ‎214.漫①满溢,溢出。②长,辽远的样子。③模糊不清的样子。④随便,随意。‎ ‎215.灭①消失,隐没,暗。②熄灭。③淹没。‎ ‎216.明①明媚、美好。②照亮、照明。③证明、阐明。④视力、眼睛。‎ ‎217.名①命名,得名。②识其本名,说明白。‎ ‎③声名,名分、名望。‎ ‎218.命①使命。②取名、命名。③命令、政令。④命运,运气。‎ ‎219.谋①商议,谋划、图谋。②阴谋。③计谋。‎ ‎220.难①困难、艰难。②灾难、祸害,又是特指叛乱、兵灾。③反驳、诘问、斥责。‎ ‎221.平①均平,齐一。②平定,平息。③铲平,削平。④向来,素来。‎ ‎222.戚①古兵器的一种。②忧伤,悲伤。‎ ‎223.启①开,打开。②启发,教育。③禀告,陈述。‎ ‎224.强①强壮、有力。②有余、略多。③勉强。‎ ‎225.请①表说话人对对方的尊敬或要求,敬辞。②表说话人自己的希望或要求,请让我…… ‎ ‎③谒见,问候。④表恭敬的取或买。 ‎ ‎226.穷①贫困。②困窘,处境困难。③寻究根源、寻求尽头。 ④不显贵,不得志。⑤穷尽,用尽。‎ ‎227.求①寻求、探究。②请求,乞求。③要求,需求、谋求。‎ ‎ 228.取①选择、选取。②提取,取出。③攻下,夺取。④通“娶”。⑤相当“得”、“着”。‎ ‎229.去①离开、离去。 ②距离。 ③除去,去掉。 ④通“弆” ,收藏、秘藏。‎ ‎230.全①完全,完整。②十全十美,完美。‎ ‎③保全。‎ ‎231.任①放纵,无拘束。②任用、委任。③任凭,随,顺。④承当、禁受。‎ ‎232.入①交纳。②入朝拜见皇上。③到达。‎ ‎④收入的东西。‎ ‎233.塞①要塞,边塞。②阻隔,堵住。③充满。④敷衍,应付。‎ ‎234.善①善良,美好。②好事,好的行为。‎ ‎③擅长、善于。④友好,亲善。⑤好好地、友好地。⑥喜欢、羡慕。⑦通“缮”,修、揩拭。‎ ‎235.少①以……为少。②稍微,略微。③很短的时间、一会儿。④年轻、年幼。‎ ‎236.舍①停止。②住宿,筑舍。③放弃,舍弃。④三十里为一舍。‎ ‎237.涉①进入、到。②趟水过河。③经历、经过。④浏览、阅览。‎ ‎238.生①出生,诞生。②与“死”相对,生存。‎ ‎③与“熟”相对。④通“性”,资质、禀赋。‎ ‎239.胜①优美的、美好的。②美好的景物。‎ ‎③尽、完。④禁得起、受得住。‎ ‎240.师①军队。②拥有专门技艺的人。③学习、效法。④从师学习。‎ ‎241.施①施加。②施行,推行。③施舍,恩惠。④设置,安放。‎ ‎242.实①坚实、充实。②财物充足,富有。‎ ‎③实际。④实在,确实。⑤事实、真实的情况。‎ ‎⑥成果、实绩。‎ ‎243.食①喂养,供养,饲养。②吃,吃饭。‎ ‎244.使①派遣、命令。②出使。③使用、使唤。④主使、指使。⑤如果,假设。‎ ‎245.释①放下,放开。②舍弃,抛弃。③释放,赦免。‎ ‎246.恃①依赖,依仗。‎ ‎247.属①连接。②撰著,作文章。③通“嘱”,托付,嘱托。④通“嘱”,请,劝酒。⑤隶属,归属。‎ ‎⑥管辖、掌管。⑦类,辈。‎ ‎248.说①说理的文体。②言论,说法,主张。‎ ‎③劝说,说服。④通“悦”,喜欢,高兴。‎ ‎ 249.顺①顺从,顺应。②合理。‎ ‎250.素①白色的绸绢。②白色的。③朴素、不加装饰的。④平素,向来。‎ ‎251.汤①热水,开水。②同”烫” ,加热、用热水捂。③水势浩大、水流很急的样子。‎ ‎252.通①通行,通过。②通晓,精通。③通报、传达。④全、整个。⑤遍、次。⑥交接、连接。‎ ‎253.痛①痛惜、叹息。②痛快、尽兴。③极、甚、很。‎ ‎254.退①返回,归。②辞去官职。③退隐、退居江湖。‎ ‎255.亡①逃亡,逃跑。②失去,丢失,损失。‎ ‎③通“无”,没有。④逃亡的败兵。‎ ‎256.中①居中,泛指一个地区内或一个时期内。②方位词,中间。③内心。④中途,事情未完成中。⑤符合,恰好对上。⑥科举时代称考试及格为中。⑦正着目标。‎ ‎257.务①致力,从事。②事务、工作。‎ ‎258.徙①迁徙,搬迁。②改变,变化。③贬谪。‎ ‎259.狭①宽度广度小。②小、少。‎ ‎260.鲜①新鲜、鲜艳。②鱼。③缺少、不多。‎ ‎④味美。‎ ‎261.向①趁着。②过去、往昔、先前。③面朝、面对。④假使、假如。‎ ‎262.效①功效、结果。②出力,效劳。③有成效。④仿效。‎ ‎263.信①诚实,忠诚。②确实,实在,的确。‎ ‎③使者,送信的,媒人。④随意,随便。⑤守信用。⑥同“伸”,伸张。‎ ‎264.行①行为,品行。②去,离开,前往。③实行,做。④将、将要。⑤辈分。‎ ‎265.形①身体。②形势。③显露,显示。‎ ‎266.兴①兴起,发生。②发动,征发。③兴盛,复兴。④兴办,举办。‎ ‎267.修①修理,整治。②修饰、装饰。③修订,修改。④长,高。‎ ‎268.徐①慢慢地走。②慢,缓慢。‎ ‎269.许①答应、允许。②赞成、同意。③处所、地方。④答应、同意。⑤期望。⑥表示大约的数量,左右、多一点。⑦这样、这么。‎ ‎270.寻①寻找。②不久,随即。‎ ‎271.业①事业、功业。②技艺。③已经。④以……为职业。‎ ‎272.遗①遗失,丢失。②遗漏,忽略。③遗弃、舍弃。④送给,给予。‎ ‎273.贻①赠送。②留下、遗留。‎ ‎274.夷①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或外国人。‎ ‎②平,平坦。③平和,平易。‎ ‎275.异①觉得奇怪。②有特殊本领,与众不同。③奇怪,惊奇。‎ ‎276.易①换,换取。②改变,更改。③容易。‎ ‎④轻视,小看。‎ ‎277.诣①前往,到,去。②拜谒,造访。‎ ‎278.益①通“溢”,水漫出。②增加好处,补益。③好处,利益。④更加。⑤渐渐地。‎ ‎279.阴①山的北面,水的南面。②阴天、没有阳光。③通“荫”,阴影,树阴。④光阴、时间。⑤寒冷的、阴冷的。⑥暗地里,秘密地。‎ ‎280.引 ①延请。②拉扯、牵拉。③调转。④拉开弓。⑤伸长。⑥疏导,引导。⑦一种文体。‎ ‎281.盈①盛,旺盛。②充满,注满。‎ ‎282.余①剩余的。②整数后零头。③第一人称代词。④不尽、无穷。‎ ‎283.逾①越过,经过。②超过,胜过。‎ ‎284.缘①因为,由于。②向上爬,攀援。③沿着,顺着。‎ ‎285.远①高远,远大。②多,指差距大。③深远,深奥。④疏远,不亲近。‎ ‎286.云①说。②语气词。③如此,这样。‎ ‎④记载。‎ ‎287.责①索取财物。②责罚,惩罚。③责令,要求。④通“债”,欠别人财物。‎ ‎288.章①音乐的一曲。②花纹。③法律条目。④印章。⑤通“彰”,显著,明显。‎ ‎289.知①知道,懂得。②了解。③要好。④主持,管理,掌管。⑤通“智”,智慧。‎ ‎290.止①使……停止、留住。②阻止,禁止。‎ ‎③仅,只,只不过。‎ ‎291.致①送达,送来。②表达,表示。③通“至”,达到。④情趣、兴致。⑤招纳,招引。⑥致使,导致。‎ ‎292.质①抵押品,作为保证的人或物。②质地,底子。③通“锧”,刑具,刀斧底下的垫座。‎ ‎④问,质问。⑤通“贽”,见面礼。⑥正,刚刚。‎ ‎293.众①士兵,军队。②众多。③一般的,普通的。‎ ‎294.专①独占,独用。②专擅,独断专行。‎ ‎③专门的。‎ ‎295.周①遍及,普遍,全。②环绕。③周济,救济。‎ ‎296.走①跑。②逃跑。③奔向,趋向。‎ ‎297.足①值得。②足够,充足。‎ ‎298.卒①步兵,士兵。②通“猝”,突然,仓猝。③终于,最终。④死。⑤通“萃”,聚集。‎ ‎299.作①兴起,发起。②劳动。③人起身、站起。④写作、创作。⑤建造,兴建。‎ ‎300.坐①犯罪,因……牵连而获罪。②通“座”,座位。③因为,由于。④坐守,占领。⑤空,徒然。‎ 二、高考常见虚词巩固练习 ‎【(一)而】‎ 一、1-6:作连词,表并列关系,可不译。‎ ‎7-10:作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才”、“就”、“接着”、“就在这时”、“原来已经”。 11-14:作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以翻译为“并且”或“而且”。‎ ‎15-18:作连词,表示转折关系,连接语意转折的词语、句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是”“但是”等。 19-26:作连词,表示修饰关系,把表示动作行为方式、手段、时间等的状语跟中心词连接起来,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应的词语,可以不用翻译。‎ ‎27-30:作连词,表示因果关系,连接有因果关系的词语或句子,相当于“因而”‎ ‎。 31-34:作连词,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可以翻译为“如果”、“假如”;35-38:作连词,表示目的关系,目的是,来,用来。“以与而用法同”。 39-40:作代词,第二人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你的”。‎ 二、1.然而:在古汉语中,一般是指示代词“然”和连词“而”的连用,“这样却”的意思。译为: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2.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译为:(1)不久摇头顿脚的,只有几十人罢了;(2)听说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3.而后:才,方才。译为:(1)我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2)三个月才完成。 4.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译为:(1)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2)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像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 ‎5.既而:不久,一会儿。译为:(1)不久,(他)以苏州老百姓暴动的罪名向朝廷诬告请示,追究这件事,处死了五人 。(2)不久在井里找到了儿子的尸体,于是变怒为悲,呼天抢地,悲痛欲绝。‎ ‎【(二)何】‎ 一、1-2用作疑问代词,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3.宾语前置,可译为“什么”。 4.作定语,可译为“什么”。 5-7:用作疑问副词,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8-9: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多么”。 10.通“呵”,喝问。‎ 二、1.表示疑问或反问,“怎么样”“怎么办”。译为:沛公非常惊讶,说:“对此怎么办呢?” 2.表示疑问或反问,“为什么”。译为:为什么搜刮财宝时连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起来却如同泥沙呢?  ‎ ‎3.即“以何”,介宾短语,“拿什么”“凭什么”等。译为:你凭什么了解燕王? 4.“不久”“没多久”。译为:抚军没有忘记促织从哪来,不多久,县令凭才能突出而闻名。 5.“怎能、怎么”。译为:焦母对仲卿说:(你)怎么这样没见识! 6.“多么”。译为:到了对天发誓,剪下头发,眼泪沾湿了衣襟(的局面),多么的衰败啊!  7.“为什么……呢”,译为:现在人家正像刀和砧板,我们就象鱼和肉,为什么要告辞呢?‎ ‎【(三)以】‎ 一、1-3动词“以为”“认为”。 4-5动词“使用”。 6.动词“做”。 7.动词“率领”。 8.动词“有”。 9.动词通“已”,“停止”。 10-12介词“因为”“由于”。 13—14介词“在,从”。 15.介词“在……的时候”。 16-18介词“拿,用,把,凭”。 19-20介词“按照”。 21.介词“依靠”。‎ ‎22-23介词“凭借……的身份”。 24.连词,表并列; 25-27连词,表因果。 28.连词,表修饰。‎ ‎29-30连词,表目的“来,用来”。 31.表承接。 32.副词,通“已”,已经。‎ 二、1.“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译为:因此人们大多把书借给我。 2.“把……当作”。译为:赵王把他当作是贤能的大夫。 3.“使……成为”。译为:用煣的工艺使它成为车轮。 4.“没有办法可以……”。译为: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 ‎【(四)其】‎ 一、1-4第三人称的领属关系“他的”、“他们的”、“它的”。 5-7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 ‎8.第一人称代词“我”。 9-12指示代词“那”、“那些”。 13.指示代词“其中的”。 14-15表示推测、估计语气“恐怕、大概”。 16-17表示祈使语气“应当”。 ‎ ‎18-21表示反问语气“难道、哪里”。‎ ‎22.表示商量语气。 23.表示假设“假如”。‎ ‎24.表示选择“或者、还是”。 25.表示让步“尚且”。‎ ‎26.相当于“然”,用在形容词后。 27-29.在单音节形容词和象声词之前,起强调作用。 30-32.句中无实意,凑足音节。‎ 二、“它的实际数量”,译为:与战胜获得的土地(相比),它的实际数量超过百倍。‎ ‎【(五)者】‎ 一、1-4代指人、物、事、时间、地点,可译作“的、的人、的事情”等。 5-6用在数词之后,“个、样”。 7.用在“今、昔”等时间用语后,“的时候”。‎ ‎8-10放在主语之后,表判断。 11-12主语之后,引出原因。 13-14定语后置的标志。‎ 二、判断句的一般格式。译为:(1)我离开家人来侍奉你,仅仅是因为仰慕你高尚的道义。(2)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 ‎【(六)之】‎ 一、1-2动词“到……去”。 3-7第三人称代词“他”、“它”、“他们”、“它们”。 8-9指示代词“这”。 10-12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中间“的”。 13.用在中心语和补语中间。 14-16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7.用在时间副词后,补足音节。 18-20定语后置的标志。 21-22宾语提前的标志。‎ 二、1.表示宾语前置的格式。译为:父母只担忧他的病。 2.“这就叫做”。译为:这就叫做,嘴唇没有了,牙齿会冷。‎ ‎【(七)于】‎ 一、1-2句“在,从,到”。 3-4句“在……方面,从……中”。 5句“由于”。 6-7句“向,对,对于”。 8-9句“被”。 10-11句“与,跟,同”。‎ ‎12-13句“比”。‎ 二、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译为:(1)在这时,宾客没有不变了脸色离开座位的。(2)我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事上,我的父亲也死在这件事上。(3)因此我有感叹了。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译为:于是秦王不高兴,替他敲了一下缻。 3.表示被动。译为:(1)我将长久被有学识的人耻笑了。(2)现在这条小溪偏偏被“愚”辱没,为什么呢?‎ ‎【(八)为】‎ 一、1.名词,作为、政绩。 2.动词,做、干。 3.第一个介词,替、给,第二个动词,做、干。‎ ‎4-5动词,制作。 6.第一个动词,治理,第二个,被。 7.动词,治理。 8-10动词,当作、作为。‎ ‎11—12动词,身为、成为。 13-14动词,叫做。‎ ‎15.动词,算作。 16.第一个介词,替、给,第二个动词,算作。 17-18动词,是。 19-20介词,表被动。 21-22助词,表诘问。 23-24动词,帮助。 25-26介词,替、给。 27.介词,为了。 28-29介词,向、对。 30.连词,因为。‎ 二、用作介词,表示被动,译为“被”。译为:1.否则的话,你们这些人将被俘虏。 2.瘦弱的士兵被人或马踩踏,陷在泥潭中致死的人非常多。‎ ‎【(九)与】‎ 一、1.表疑问。 2.表反诘。 3-4动词,参加。 5-6动词,给予。 7.动词,亲近。 8.动词,交往。 9-10动词,赞同。 11-12动词,对付。 13-14动词,帮助。 15-16动词,等待。‎ ‎17.副词,全、都。 18-20介词,同、跟。‎ ‎21-23连词,和、与。‎ 二、1.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译为:(1)(邹公)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比较,哪一个美?”(2)沛公问:“你与他相比,哪一个年长?”(3)你看廉将军与秦王比,哪一个更厉害? 2.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译为:(1)与其坐着等死,不如起来拯救它。(2)与其杀了这个小孩,不如把他卖了他。 3.“共同,一起”。译为:(1)共同枕靠着躺在船上。(2)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十)乃】‎ 一、1.表示顺承,可译为“就”、“这才”等。‎ ‎2-3表示转折,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 4-5表示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 6-7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8-9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二、1.乃尔:如此、这样。译为:(焦仲卿)在自己的空房里长声叹息,自杀的打算就这样决定了。 2.表猜测,译为“恐怕……”。译为:恐怕该责备你吧?‎ ‎【(十一)哉】‎ 一、1-2助词,表感叹语气。 3-4助词,表疑问语气。 5-6助词,表反问语气。‎ 二、1.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呢”、“哪里……呢”。译为: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 2.表示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译为:我虽然愚笨,难道仅怕廉将军吗?‎ ‎【(十二)矣】‎ ‎1-7表陈述肯定语气“了”。 8-9表疑问,一般放句末。 10-12表命令或请求“吧”。 13-17表感叹,“啊、呀”。‎ ‎【(十三)乎】‎ 一、1-2助词,表疑问和反问,可译为“吗”、“呢”。 3-4助词,表测度,可译为“吧”。 5.助词表感叹,可译为“啊”、“呀”。 6-7介词,相当于“于”。 8-9形容词词尾。‎ 二、1.表揣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恐怕……吧”。译为:远方的敌人作好准备(对付我们),恐怕不可以吧? 2.表揣测、反诘等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大概(恐怕)……吧!”、“难道……吗?”译为:圣人成为圣人,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难道都是因为这个吗? 3.表感叹或反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怎么……呢?”译为:白天黑夜都盼望着将军的到来,怎么敢反叛呢? 4.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译为:我向他学习道理,哪里知道他是生在我前面还是后面呢? 5.表测度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该不会(恐怕、莫不是、只怕是、莫非)……吧”。译为:成名反复地自己思考着,莫非是告诉我抓促织的地方吧。‎ ‎【(十四)则】‎ 一、1-2名词,准则、法则。 3.名词,等级。‎ ‎4-5副词,就是、乃。 6.副词,仅仅、只。 7.动词,效法。 8-10连词,就、那么,表承接。‎ ‎11-12连词,假使、如果,表假设。 13-14连词,就,表并列。 15-16连词,却、可是,表转折让步。‎ ‎17.助词,无实意。 18.助词,表疑问,“呢”。‎ 二、1.“既然这样,那么”。译为: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2.“只当是”‎ ‎。译为:给窦娥烧一份纸钱,只当是看在你死去的儿子面上。3.连续发出“啧啧”和赞叹声。‎ ‎【(十五)焉】‎ 一、1-2句末语气词,一般可不译。 3-4语气助词,反诘“呢”。 5-6语气助词,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 7-8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9-10代词,用于形容词后,指代比较的对象。 11-12代词,相当于“之”。 ‎ ‎13-14疑问代词,“哪里”、“什么”、“怎么”。‎ ‎15-16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 ‎【(十六)所】‎ 一、1-3名词,场所、位置。 4-6“所”加动词,构成名词性词组。 7-8“所”字结构做定语。‎ ‎9-11“为……所”表被动。 12-13“所以”,表原因。 14-16所以,表示手段或凭借。 17.左右。‎ ‎18.“座、套”。‎ 二、1.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译为:(1)我离开自己的家人来侍奉你,仅仅是因为仰慕你的高深的道义。(2)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把国家大事放在更急迫的位置而把个人恩仇放在后面。2.“所说的。”译为:(1)这就是所说在朝廷上战胜敌人。(2)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决疑惑。 ‎ ‎3.“到处。”译为:能发出铿锵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 ‎4.“所在之处,处所。”译为:急忙快步走,绕过墙角,(成名)不清楚自己在哪。‎ ‎【(十七)若】‎ 一、1-3“如同、像、相似”。 4-5比得上。 6-8“怎么样”,与“何”配用,有处置的意思。‎ ‎9-11“你、你的”。 12-13至于。 14-15“才”。‎ ‎16-19表假设“假如,如果”。 20-21或、或者。‎ ‎22-23表近指,“这样、如此”。 24.“与、和”。 25.表选择。 26.助词,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的样子”。 27.海神的名字。‎ 二、1.近似“像那、至于说到”的意思。译为:像那连续不断地下雨,几个月都不天晴。  2.“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译为:指挥从容不迫。 3.“怎么样。”译为:使(我们国家)得以安宁,怎么样?‎ ‎4.相当于“你们”。译为:否则,你们这些人将要被俘虏了。‎ ‎【(十八)且】‎ 一、1-2连词,表递进“况且、而且”。‎ ‎3-4连词,表并列。 5-6连词,让步,“尚且”。‎ ‎7-8副词,“将要”。 9-10副词“姑且、暂且”。‎ 二、1.句首助词,“况且,再说”。译为:况且那秦朝的天下并没有变小变弱,雍州土地之广,殽山与函谷关的险固自然与以前相同。 2.“就像”。译为:就像今年冬天,没让关西的士兵休息(仍在打仗)。‎ ‎【(十九)因】‎ ‎1-2句“依照、根据”。 3-4句“依靠、凭借”。 5-6句“趁着,趁此”。 7.句“通过,经由”。 8-9句“因为,由于”。 10-11句“于是,就;因而”。 12.句“原因,缘由,机缘”。 13.句“根据”。 14-15句“沿袭,继续”。‎ ‎【(二十)也】‎ 一、1.用于判断句末,表示判断语气,不必译。 2.用于陈述句末,表示肯定语气,可译为“是……的”。 3.用于因果复句末,表示解释的语气,可译为“是”‎ ‎。 4-5用于祈使句末,表示请求、命令的语气,可译为“啊,吧”。 6-7用于疑问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语气。 8-9用于感叹句末,加强感叹语气。 10-11用于句中,表示句子语气有所停顿或舒缓,以提示下文。‎ 二、1.意思是“说的就是……啊。”译为:诗经中说:“别人有心思,我揣度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啊。 2.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译为:①穷尽我毕生的时间来治疗病梅呀!②难道仅仅是伶人吗?‎ 三、初高中通假字练习 ‎1.通“晤”,面对面。 2.通“趋”,往,取。‎ ‎3.通“犹”,犹如,如同。 4.通“嘱”,劝酒。 5.通“凭”,乘。 6.通“毋”,不要。 7.同“座”;座位。‎ ‎8.通“猝”,仓猝。 9.同“暮”,日落的时候,傍晚。‎ ‎10.通“捶”,捶打。 11.通“韧”,柔软结实。‎ ‎12.通“叮咛”。 13.通“邀”,约。 14.通“脏”,脏腑。 15.通“旁”,旁边。 16.通“餍”,满足。 17.通“智”,聪明,智慧。 18.同“现” 暴露,呈现,露出来。 19.同“返”;往返,返回。 20.通“震”,震动。 21.同“赈”,救济。 22.同“旋”,回转、掉转。 23.同“谘”,询问。 24.同“溢”,涨水。 25.通“肢”,人或动物的四肢。 26.通“划”,拨。 27.通“值”,价钱,代价。 28.通“斑”,花白。‎ ‎29.同“嘱”,嘱托、托付。 30.通“煣”,使……弯曲。‎ ‎31.通“蓄”,积聚,储藏。 32.通“呵”,呵问。‎ ‎33.通“殁”,死。 34.同“拣”,挑选。 35.通“又”,连词,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36.通“樽”,酒杯。‎ ‎37.通“否”。 38.通“熟”,仔细。 39.通“慧”,聪明。 40.通“叛”;背叛,离开。 41.通“无”。 42.通“才”;刚刚。 43.衿,通“襟”,衣襟;决,通“诀”,告别。 44.同“向”,对着、朝着。 45.通“弆”,收藏。 46.通“尔”。 47.蚤,通“早”。 48.通“影”,日光。 49.同“影”;影子。 50.通“何”,为什么。 51.通“悯”,可忧息的事。 52.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53.通“褥”,草席子。‎ ‎54.通“擒”,捉拿。 55.通“途”,道路。 56.通“稀” 稀少,稀疏,少,罕见。 57.通“径”,直。 58.通“辨”,分辨。 59.通“含糊”,声音重浊而模糊。 60.通“尔”,你,你的。 61.通“盍”,为什么不。 62.同“才”,才能。 63.通“疲”,疲劳。 64.同“曝”,晒。 65.同“杯”;酒器。 66.通“背”, 背叛,忘记。 67.同“披”;穿着。 68.通“避”; 躲避,逃避。 69.通“敝”;疲惫,衰败。 70.同“遍” 遍及,普遍。 71.同“否”;不,不会。 72.同“韧” ,柔软而又坚固。 73.同“抄”,抄写。 74.同“仇”,仇敌,仇人。 75.同“措”;放置。 76.通“挡”;遮挡。  77.通“德”;恩惠,名词动用。‎ ‎78.同“渡”;渡过,越过。 79.通“繁”,多。 80.同“弼”,辅弼。 81.通“慢”,久,长久的。 82.通“俱”,都,全,引申为详细。 83.同“拒”;抗拒,把守。 84.同“栗”,发抖。 85.通“裂”,分裂。 86.通“懔懔”;危惧的样子。 87.同“淋漓”,霑湿的样子。 88.同“垄”;高地。 89.同“氓”耕田的人。‎ ‎90.同“亩” 土地面积单位。 91.同“纳” 接纳,接受。 92.通“驱” 驱逐。 93.同“锲”刻。 94.同“屈”;弯曲。 95.通“娶”。 96.通“缺”;缺点。 97.通“缮”;修治,拭擦。 98.同“沉”:程度深。 99.同“性”,资质,禀赋。 100.通“志”;记住。 101.同“饲”,喂。 102.同“授”给,与。‎ ‎103.“嬉”,欢乐,快乐。 104.同“耶”呢,吗,疑问语气助词。 105.同“晻”;日无光。 106.同“佯”;假装,表面。 107.同“邀”;邀请。 108.通“翌”;明天。 109.同“欤”;呢。疑问语气词。 110.同“增”;增加。‎ 第二节 句式与翻译 一、初高中文言特殊句式翻译练习 ‎(一)1.老师,是依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2.那噌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发出的声音。 3.廉颇是赵国的优秀将领。‎ ‎4.夺取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刘邦。 5.不是我说的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6.樊哙,是沛公的参乘。 7.项脊轩,是旧的南阁子。 8.这就是它命名为“快哉”的原因。 9.环绕滁州都是山。 10.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的原因。‎ ‎11.活着,是我想要的。 12.这是岳阳楼最美的景观。 13.我做赵国的大将,有攻打城池,旷野作战的大功劳。 14.现在人正是刀和砧板,我是鱼和肉。 15.这确实是生死存亡的时刻。 16.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 17.这种东西本来不是西部产的。 18.族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 ‎19.况且蔺相如本来是出身卑贱的人。 20.都是漂流异乡的落泊之人。‎ ‎(二)1.于是被奸诈的差役上报,完成(里正交给的)捕捉促织的任务。 2.既然认识到自己的心被外物和形体所驱使。 3.自己死于他人之手,被天下的人耻笑,为什么呢? 4.我常常被一些博学多才的行家所嘲笑。 5.我实在怕受大王的骗而对不起赵国。 6.恐怕秦国的那些城池得不到手,白白地受欺骗。 7.赵国强而燕国弱,而您又被赵王重用。 8.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 9.这里不是当年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10.有智慧、有勇力的人常常会因为沉溺某事物不能自拔而陷入困境。 11.否则,你们这些人最终都会被他俘虏。 12.在贾家庄,差点被巡查的军官凌侮逼迫而死。 13.经过十多里有北兵停泊船只的水区,被巡逻船搜寻。‎ ‎14.今天我被送回去。 15.戍边的士卒揭竿而起,函谷关被攻破。 16.在十多天中,成名被打了上百板子。 17.(史可法)哭泣着跟看守商量,看守被感动了。 18.我被拘留不能回还。 19.项脊轩总共四次遭到火灾,能够不焚毁,大概是有神灵保护的原因吧。 20.而祖母刘氏一直被疾病缠身。‎ ‎(三)⒈(1)(百姓)就会使外表恭顺而内心不服。 (2)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 (3)永州的郊外出产一种奇怪的蛇,(这种蛇)黑色的皮肤白色的花纹。 (4)成名认为对。(成名)早出晚归(地找促织)。 (5)(促织)每每听到音乐的声音。 (6)(邹忌)因此入朝庭去拜见威王。 2.(1)明月映照着半边墙上。 (2)史可法早晚都在监牢门外(等候)。 (3)杀人唯恐杀不完,对人用刑生怕不能用尽酷刑。 (4)(如果有人了解你,)那你又能做什么呢? ⒌平原君与楚商议结盟,把好处和坏处都说清楚。 3.(1)把你种树的方法,转用(到)作官治民上。 (2)但是我住在(这个)丰乐乡。 (3)我把这件事记载下来,把(它)作为官吏们的鉴戒。 (4)每年都要(向)民间征收。‎ ‎(5)并请出那三枝箭,(用)丝织的布袋装好。‎ ‎(6)现在却能靠在几旁、坐在席上玩赏眼前之景。‎ ‎(7)我从童年起就(在)轩中读书。 (8)使(屋顶)不再漏雨。 (9)把这块玉给玉匠(懂玉的人)看过了,玉匠认为这是块宝贝(玉)。 (10)用(它)铸造成十二个铜人。 (11)他出身在军队之中,却(在)田野里突然起义。 (12)现在把钟磬放在水当中。‎ ‎(13)读书的人又总不肯驾着小船黑夜停泊在绝壁下面。 (14)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在家门迎候。 (15)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 (16)你一定会死(在)这两山之间。 (17)(替)他们打败刘邦的军队。  (18)把猪腿放(在盾牌)上。‎ ‎(19)自己任情漫游于山水之间,这是在他的心里大概有超过别人的东西吧。 (20)有人劝他稍微休息一下。‎ ‎(四)⒈‎ ‎(1)你太不聪明了! (2)这个风让人舒畅啊! (3)彦回,贤德呀。 2.(1)所以他们都比不上我。 (2)又怎能使我们人丁兴旺,人心安定呢? (3)古人没有欺骗我们啊! (4)大王来时带些什么(礼物)? (5)有什么简陋呢?‎ ‎(6)噫,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  (7)把整块石头作为潭底。 (8)问:“凭什么作战?”‎ ‎(9)叹惜郦道元的说明太简单,并且笑话李渤的见识浅薄。 (10)(孔子)所取的,就是它的这种特性啊。 (11)说的就是我呀。 (12)你将可以参与谈论大道了。 (13)又羡慕什么呢?  (14)为什么会这样呢? (15)您怎么了解燕王? (16)但是因为(他的)功业大,人们没有非议他。 (17)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 (18)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还是从前那样。‎ ‎(19)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20)(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 3.(1)长安城的富豪人家为了种植花木以供玩赏以及那些以种植果树出卖水果为生的人。 (2)村中有个喜欢多事的年轻人驯养了一条虫子。 (3)畅通无阻的流水是这样大。  (4)听到上百条道理,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 ‎(5)有三十六年没有见到(皇帝)的宫女。 (6)漂浮于苍茫的万顷江面之上。 (7)有一个吹着洞箫的客人。 (8)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幕长江的没有穷尽。 (9)想找个可以出使去回复秦国的人。 (10)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 (11)敲了能够响亮地发出声音的石头。 (12)还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着笑着的声音。 (13)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 (14)(武帝)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去送留在汉的匈奴使者。 (15)用来铸成十二个金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 (16)我带来一对白璧,想呈献给项王。 4.(1)不久就在井里找到了他的尸体。  (2)假使心中不坦然,那么到哪里没有忧愁? (3)(在庭前)又错杂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 ‎ ‎(4)那形式和以前稍有不同。 (5)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水更多的了。  (6)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打渔砍柴。 (7)明月从东山后升起,盘桓在斗宿与牛宿之间。 (8)唐代高僧慧褒开始在这座山下建房居住。 (9)凭借勇气在诸侯中闻名。 (10)即使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声威吓唬他们。 (11)那迁谪戍边的卒子的(作战能力)并不比九国部队更强。 (12)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 (13)有一种宏亮的声音从水上传来。 (14)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 (15)秦国大夫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 (16)命令他们从东门外出兵。  (17)把沛公的话全部报告给项王。 (18)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 (19)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 (20)不幸的是先有吕师孟干坏事,后来有贾余庆(向对方)讨好献媚。‎ 二、初高中文言固定句式翻译练习 ‎1.像这样求剑,不是糊涂吗?  2.这不算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3.虽然这样,但是,我从先王那接受的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轻易交换。‎ ‎4.(纸片上面)不是写的字,而是画的画。  5.不是这样,我项籍为什么到这呢? 6.我学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岁比我大还是小呢?  7.拿了我的璧玉,不给我城,怎么办?  8.凭你衰老的年纪和余力,还不能去掉山上的一草一木,能把土和石头怎么样呢? 9.这是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  10.成名一次又一次地思素,这莫非是指给捉蟋蟀的地方吗?  11.但这座山单单用钟命名,这又是为什么呢?  12.现在人家就像是切肉用的刀和板,我们就像是鱼和肉,为什么还要辞谢呢?  13.我们日日夜夜盼望项将军的到来,难道敢背叛他吗?  14.圣人成为圣人,愚人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这个原因而引起的吧!  15.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比,哪个更厉害? 16.否则,你们这些人最终都会被他俘虏! 17.认为天下最美丽壮观的东西都集中在自己身上。  18. 在这时喝酒喝得很高兴,就敲着船舷唱起歌来。 19.燕雀哪里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  20.相如我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就怕廉将军吗?  21.远方的主人对我军作好了战斗的准备,这样去攻打郑国,恐怕不行吧?‎ ‎22.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  23.这就是做学问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24.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三、语段练习 ‎(一)1.B  2.(1)我一定竭尽全力辅佐,坚守忠贞原则,一直到死。(2)不让家中有多余的布匹,任上有多余财物。‎ ‎【参考译文】‎ 建安二十六年,先主即皇帝位,任命诸葛亮为丞相。章武三年春,先主在永安病重,把诸葛亮从成都召回,托付后事。对诸葛亮说:“您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能安邦定国,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如果太子可以辅佐,就辅佐他;如果他不成才,您可以取而代之。”诸葛亮流着眼泪说:“我一定竭尽全力辅佐,坚守忠贞原则,一直到死。”先主又写了一份诏书告诫后主:“你和丞相共事,要把他当父亲一样看待。”建兴元年,封诸葛亮为武乡侯,设立丞相府署处理政务。不久,又兼益州牧。政事不管大小,皆由诸葛亮决定。‎ ‎ 六年春,扬言经由斜谷道进攻郿县,诸葛亮亲领各路兵马进攻祁山,队伍整齐,赏罚严肃,号令分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叛魏国响应诸葛亮,关中为之振动。十二年春,占据武功的五丈原,和司马宣王对峙于渭南。当年八月,诸葛亮患重病,在军营中逝世。 ‎ 当初,诸葛亮亲自上表给后主说:“成都我家有桑树八百棵,薄田五十顷,我后代的穿衣吃饭,会有富余。至于我在外任官,没有别的开支,随身衣食,全由官府供给。我不再另外经营产业去增加少许财富。到我死的时候,不让家中有多余的布匹、任上有多余财物,而辜负陛下恩德。”到他死时,果如其言。‎ ‎(二)1. C D   2.(1)(他)单人独车不带随从,所到之地,人们都不知他是什么人。 (2)每次在救济灾荒之后,他都要按照实际情况规划处置,必定作长久之计。‎ ‎【参考译文】‎ ‎ 朱熹,字元晦,又作仲晦,徽州婺源人。他从小就聪慧过人,刚能够讲话时,父亲指着天告诉他说:“这就是天。”朱熹问道:“天的上面是什么?”父亲觉得十分惊奇。‎ 淳熙五年,朱熹被任命为南康军知军。朱熹到任后,为百姓兴利除害。正逢那一年很久没有下雨,朱熹非常重视救济饥荒的处置措施,救活的百姓很多。事情结束后,朱熹奏请朝廷按照规矩奖赏主动献纳粮食救荒的人。他每有时间便到州郡的学校里去,找一些学生来,和他们讲论学问。还找到了白鹿洞书院的遗址,奏请朝廷重新修复,并制订《学规》让学生们遵守。在出任泉州同安县的主簿期间,他挑选本县德才优异的人当自己的学生,每天给他们讲授古圣先贤讲求自身修养和治理人民的学问。‎ 适逢浙东地区发生大饥荒,宰相王淮上书请求改任朱熹为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并要他马上单人赴任。朱熹以朝廷对南康军主动献纳粮食救荒的人没有给予奖赏,辞谢了这一职务,等到朝廷的奖赏颁发后,他才受职赴任。他接受任命后,随即写信到其他州郡,招募米商,免除他们的商税,等他到任时,外地舟船运来的米已经堆积如山。朱熹每天出外调查访问人民的疾苦,走遍浙东全境,都是单人独车,不带随从,所到之地,人们都不知他是什么人。州县的官吏们害怕他的严峻作风,一听说他到来,有些人甚至自动弃职逃走;于是,他所管辖的境内,风纪肃然。凡是丁钱、和买、役法、榷酤这一类政事,只要有对百姓不方便的地方,朱熹全部予以改正、革除。每次在救济灾荒之后,他都要按照实际情况规划处置,必定作长久之计。有人攻击朱熹,说朱熹不好好处理政务,皇帝对王淮说:“朱熹处理政务的成绩却大有可观。”‎ ‎(三)1.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今日为吾子览之。 2. (1)我对于这个人,不满意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2)和汉朝文景帝之时的贾谊一样,不被卿相所了解,人们都替他感到惋惜。‎ ‎【参考译文】‎ 白居易少傅,文章居当世首位,却不能晋升高位。在此前,刘禹锡大和中还在做宾客时,李德裕太尉一同掌管东都。禹锡拜见李德裕说:“最近您可曾得到白居易的文集?” 德裕回答:“(有人)屡次(把他的文章)给我看,(我)另外让人收藏起来,但没有读过,今天为了你看看吧。”等到取出来看到满满一箱笥,淹没在灰尘中。李德裕已经打开了文集却又卷起来,对刘禹锡说:“我对于这个人,不满意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他的文章精绝,何必要看呢。只是恐怕使我的心有所回改,所以不想看。” 白居易遭人贬抑到如此地步。读书之人也都嫉妒他,都说:“白居易有学士之才,但却不是当宰臣料。”有识之士能在白居易的答制中看见他的经邦济世之才,只是白居易被当时社会所排挤,和汉朝文景帝之时的贾谊一样,不被卿相所了解。人们都替他感到惋惜。‎ ‎(四)1.①不久宋康王得到这封信,把信给亲信臣子看,亲信臣子中没有人能解释信中的意思。‎ ‎②希望把我的尸骨赐给韩凭,让我们两人合葬。‎ ‎③你们夫妇相爱不止,假如能使坟墓合起来,那我就不再阻挡你们。 2.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 ‎【参考译文】‎ 宋康王的舍人韩凭,娶何氏为妻,何氏貌美。宋康王把何氏夺过来。韩凭心怀怨恨,宋康王把他囚禁起来,并定罪判韩凭服城旦这种苦刑。韩妻何氏暗中送信给韩凭,故意使语句的含义曲折隐晦,信中说:“久雨不止,河大水深,太阳照见我的心。”不久宋康王得到这封信,把信给亲信臣子看,亲信臣子中没有人能解释信中的意思。臣苏贺回答说:“久雨而不止,是说心中愁思不止;河大水深,是指长期两人不得往来;太阳照见心,是内心已经确定死的志向。”不久韩凭就自杀了。‎ 韩妻于是暗中使自己的衣服朽烂。宋康王和何氏一起登上高台,韩妻何氏于是从台上往下跳自杀;宋康王的随从想拉住她,因为衣服已经朽烂,经不住手拉,何氏自杀而死。韩妻何氏在衣带上写下的遗书说:“王以我生为好,我以死去为好,希望把我的尸骨赐给韩凭,让我们两人合葬。”‎ 宋康王发怒,不听从韩妻何氏的请求,派韩凭夫妇同里之人埋葬他们,让他们的坟墓遥遥相望。宋康王说:“你们夫妇相爱不止,假如能使坟墓合起来,那我就不再阻挡你们。”很短时间内,就有两棵大梓树分别从两座坟墓的端头长出来,十天之内就长得有一抱粗。两棵树树干弯曲,互相靠近,根在地下相交,树枝在上面交错。又有一雌一雄两只鸳鸯,长时在树上栖息,早晚都不离开,交颈悲鸣,凄惨的声音感动人。宋国人都为这叫声而悲哀,于是称这种树为相思树。相思的说法,就从这儿开始。南方人说这种鸳鸯鸟就是韩凭夫妇精魂变成的。‎ 现在睢阳有韩凭城。韩妻何氏作的歌谣至今还在流传。‎ 第三节  文言文的分析与概括 ‎ 一、1.马退山风景秀丽却连好游历的人也未曾关注,为下文提出“美因人而彰”观点提供依据,间接揭示仲兄建亭和自己创作的意义。  2.王羲之及“群贤”们能欣赏兰亭之美;王写了《兰亭集序》传扬“兰亭”之美;写《兰》文的人是书圣;《兰》文中生死命题引发后人的思考与共鸣;《兰亭集序》书法之美。‎ ‎【参考译文】‎ ‎ 冬天的十月,在马退山的南面建造了一座新的亭子。因为地处高山峻岭阻隔的环境中,(建造时)没有房梁斗拱的华丽雕饰。没有砍木做屋椽,不修剪(亭子)周边的茅草,不设围墙,把白云当作篱笆,青山当作屏风,彰显它的俭朴。‎ ‎ ‎ ‎ 这座山高耸于群山原野中,奔驰耸立,绵延几十近百里,山尾盘伏于边远偏僻之地,山头伸入大河,周边小山朝向着它,形势就像众星拱月,(山上)树木青绿茂密形状怪异,彼此缠绕错杂。大自然秀美之景聚集在这,不被地处边远而阻隔。但因为这儿与荒僻之地接壤,风俗与东部边界之地夹杂,周穆王的远游之马未曾来过,谢灵运的足迹也没到过这,山路寂寥冷落,登山探寻的人也因此而慨叹。‎ ‎ 辛卯年,我仲兄获命担任当地长官,来到这个地方试任。因为他实施德治所以得到百姓的信任,得到信任就政通人和,政通人和就有更多闲暇时间。因此他常常流连于马退山,寄怀于这里的美景。(他)就筑围墙涂泥浆,建造自己安适的房屋,因此在很短时间内就建造完成了。每当风停雨驻,空气清新的时候,(他)就戴上头巾穿上便服,带领兄弟朋友弟子五六人,爬上山顶登上茅亭。(他们)就手弹着琴,眼望着环绕身边的流云,日落时的美妙景象,在我胸怀之中,远处的自然万物,收揽过来还放不满手心。‎ ‎ 美丽的事物不是因为本身美丽而闻名,而要借助人(的欣赏与活动)才得以扬名。(比如)兰亭,如果没有遇到王羲之,那么它清澈的急流和修长的竹子,也将荒芜和隐没在空山之中了。这座亭子,僻身于岭南偏远之地,是美景但少有人来,(如果我)不写下(我仲兄)在这座山上建造的亭子,会使美好的景观湮没,这将留下愧对山林溪水的遗憾。所以写下这篇记。‎ 二、1.而吾之本心乃与天地之精神一相接焉。 2.(1)雁荡山因其险峻又地处偏远而完整地保持了本色;  (2)雁荡山的森严气象使人产生严恭静正之心。   3.共同点是先记游,再由所见引发说理,写作手法上叫因事说理。‎ ‎【参考译文】‎ 癸亥年中秋节前一日,去游雁荡山,游玩了两天才回来。山中的古迹大多已荒芜,被丛生的草木掩盖不能探寻访游了。而雁荡山的山峰姿态、峭壁风光与我从前去过的地方完全不同。我的外甥鲍孔巡说:“何不写篇游记?”我答道:“此山不可记啊。”‎ 永州、柳州的山,不过是荒芜地方的小山沟,柳宗元贬官居永、柳,以寻幽探胜来打发日子,所以才用尽篇章辞藻来形容。而雁荡山则盘曲在浙江东南海隅,幽深奇峻,峭拔险怪,奇形怪状的山峰,不仅高而且多。如定要以词句来形容雁荡,则只能将雁荡风光形容得与其他名山相类,而不能将它的独特之处显现出来。而我以为雁荡的独有之处有两点:以前所见过的山,如安徽桐城的浮山,南京的栖霞山,杭州的飞来峰,它们的山峰崖洞并非不秀美,是那些愚蠢的僧人喜欢在山上雕凿仙佛的貌相,那些俗不可耐的名士又爱在上面镌刻自己的名字和诗词,这些被雕凿镌刻的山如同长了伤疤一样惨不忍睹。而雁荡山独能保全山的原貌。这是因为雁荡山壁立千仞,不可轻易攀援;又处在僻远的地方,富贵及有权势者一般没有特殊的原因不会来此,即便来了,也不能久留下来,集聚工匠架樑画栋来标榜扬名,这就是雁荡山始终没有被愚僧俗士剥落斧凿所污辱的原因。‎ 秀丽明媚的山川,能使游者欣然而乐。但雁荡山岩深壁削,时需仰观,时需俯视。俯仰之间,肃穆端静的感觉不由而生。一旦如此,人世各种杂念和忧虑就会消失,而本心开始与天地之精神相连接。‎ 知晓了这两点,那么高洁之士守身处世的学问,圣人贤哲成就自己成就世界的道理,都可以得到可以懂得了。‎ 三、1.游刃有余 踌躇满志  2.因事设喻说理。‎ ‎3.熟能生巧,即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我们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和利用规律。‎ ‎【参考译文】‎ 厨师给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倚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厨师放下刀回答说:“我所爱好的,是(事物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开始我宰牛的时候,眼里所看到的没有不是牛的;三年以后,不再能见到整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击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硬)割断筋肉;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用刀)砍断骨头。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的锋利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对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志得意满,(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厨师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四、1.德  2.(1)首先揭示谎言可恶;(2)其次阐明政治主张;(3)最后指出错误严重。  3.(1)既来之,则安之: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2)分崩离析: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参考译文】‎ 季氏将要攻打附庸国颛臾。冉有、子路两人参见孔子,说道:“季氏将对颛臾使用武力。”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颛臾,先王曾经任命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它处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中,这正是跟鲁国共安危的藩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冉有说:“那个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人都不想呢。”孔子说:“冉求!贤人周任有句话说:‘能够施展自己的力量就任职;如果不行,就该辞职。’遇到危险,却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了,却不去搀扶,那又何必用那个助手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栅栏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该责备谁呢?” 冉有说:“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季孙的采邑费地很近。现在不把它占领,日后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害。”孔子说:“冉求!君子讨厌那种避而不说自己贪心却一定另找借口的态度。我听说过: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家(封地)的大夫,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若是财富平均,便没有贫穷;和平相处,便不会人少;安定,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如今仲由和冉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用文治教化把他们招来;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境以内使用武力。我恐怕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却在萧墙里面。”‎ 第四节 文言文的评价与鉴赏 一、1.用颜氏子恬静淡泊的贤德来衬托黄鲁直的高洁志行。 2.同: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异:本文主要以叙述、议论兼抒情为主,如第③段议论君子往往寄物来遣怀,又概述阮籍以酒,嵇康以琴来佐证此观点;而《黄》一文除抒情、议论外,更多的是描写,如开头两段描写了快哉亭上能欣赏到的长江美景。‎ ‎【参考译文】‎ 苏辙(我)不才,怎么能够与您黄庭坚交往呢?不过我兄长苏轼和您的交往很久了,我和您舅舅彼此了解关系密切。拜读你的文章,朗诵您的诗,很长时间就想一见您的尊颜。我人笨拙而且懒惰,没能先给您写封书信表达我的心意,让您先写信给我,我真是惭愧遗憾极了。‎ 自从不被重用以来,我有点儿自暴自弃,愚顽浅陋得更厉害了。见到我的人常常嘲笑我,鲁直您却仍认为我会有作为。看到您给我的信中表现出对我的欢喜,和我对您的喜爱是一样的。既然如此,那么写信总有先后,不是你先就是我先,这个又不值得遗憾呢。‎ 最近听说您为官的空闲时候,一个人独居在家里且吃的是菜蔬(粗食),怡然自得的样子。古代的君子不被重用,必定借助外事外物来消遣排解,阮籍拿酒消遣排解,嵇康靠琴消遣排解。如果阮籍没有了酒、嵇康没有了琴的相伴,那么他们以草木为食、和麋鹿为友,就会大大的不安了。只有颜回喝冷水、嚼野谷,住在破巷子里,不借外物排解,也不改变快乐的心情,这就是孔子感叹这不是平常的人能够做得到的原因吧。现在您眼不观美色,吃不讲求美味,这中间肯定有超过平常人很多的地方了,而且您还能与人交往自如,是什么原因呢?听说您喜欢和高僧们讨论问题,是不是借机在探讨大道的有无呀?‎ 天气渐渐转冷了,近日多在意起居安康,您自己保重吧。‎ 二、1.提示:可从句式(长短整散结合),修辞手法(对偶等)、情景交融、用词精美等方面回答。示例:本段用词精美:第二段以春夏两季和“坐而玩之者”、“卧而狎之者”为例,连用了四个“可”字,说明冷泉亭景色之宜人,给人“潜利阴益”之多,点明其“最余杭而甲灵隐”的原因。 2.杭州已建的五座亭已然完成了美景的布局,不必画蛇添足,交待了我“述而不作”的原因。‎ ‎【参考译文】‎ 东南地区的山水胜景,余杭郡的景优。在郡里,灵隐寺最突出。寺庙中,冷泉亭第一。冷泉亭筑在灵隐山下面,石门涧中央,灵隐寺西南角。它高不到两寻,宽不超过两丈,但是这里集中了最奇丽的景色,包罗了所有的美景,没有什么景物可以走漏的。‎ 春天,我爱它的草香薰薰,林树欣欣,在这里可以吐纳于清新空气之中,令人气血舒畅。夏夜,我爱它泉水轻流,清风凉爽,在这里可以消除烦恼,解除酒困,令人心旷神怡。山上的树林是亭子的大伞,四周的岩石是亭子的屏障,云生于亭梁之间,水浸到亭阶之上。你坐着玩赏,可用床下清泉洗脚;你卧着玩赏,可在枕上垂竿钓鱼。又加清澈的潺潺涧水,不息地缓缓在眼前流过。不论你是个凡夫俗子,或者是位佛门中人,你看到的听到的邪恶门道,你想着的要说的肮脏念头,不待那清泉洗涤,见了这里的景致,就会一下子全部消亡。这种无形中能获得的益处,哪给你说得完!这就是我认为冷泉亭是余杭郡最优美、灵隐寺最好的地方的原因。‎ 余杭郡从郡城到四郊,山连山,湖连湖,有极多风景秀美的地方。过去在这里担任刺史的人,有位相里造,筑了虚白亭;朴射韩皋,筑候仙亭;庶子裴棠棣,筑观风景;给事卢元铺,筑见山亭;右司郎中河南人元藇最后筑了这个冷泉寺。这样,五亭相互可以望见,像五个手指并列一样,可以说,全郡的美景都在这些地方了,要筑的亭子已经全筑好了。后来主持郡政的人,虽然有巧妙的心思和眼光,再要加什么也加不上了。所以我现在继任杭州刺史,只能记述景色之美,而不能再造其他亭了。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述。‎ 三、1.文章先由墨池的传闻推出王羲之书法系由苦练造就的结论,然后引申到为学修身要靠后天勤奋深造的普遍道理。 2.本文是篇说理散文,先简约记叙了与墨池相关的位置、环境,再由物及人,追述王羲之退离官场的一段生活经历,由王羲之善书法之技,推及到“仁人庄士”的教化、德行,勉励人们不仅要有“一能”,更要刻苦学习封建士大夫的道德修养,记事、议论错杂使用,思路清晰,浑然天成。‎ ‎【参考译文】‎ 临川郡城的东面,有块突起的高地,下临溪水,名叫新城。新城上面,有一口低洼的长方形水池,称为王羲之墨池。这是南朝宋人荀伯子在《临川记》里所记述的。王羲之曾经仰慕东汉书法家张芝,在此池边练习书法,池水都因而变黑了,这就是他的故迹。难道真的是这回事吗?当王羲之不愿受人勉强而做官的时候,他曾遍游越东各地,泛舟东海之上,以快心于山光水色之中。难道当他逍遥遨游尽情游览的时候,又曾经在此地休息过吗?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才渐入佳境,看来他所以能有这么深的造诣,是因为他刻苦用功所达到的结果,而不是天才所致。但后世没有能及得上王羲之的,恐怕是他们所下的学习功夫不如王羲之吧?看来学习的功夫怎么可以少花吗!更何况对于想要在道德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的人呢?‎ 墨池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君深怕关于墨池的事迹被湮没无闻,就写了“晋王右军墨池”这六个大字悬挂在门前两柱之间标明它,又对我说:“希望有篇叙记文章。”我推测王君的心意,莫非是因为爱好别人的长处,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肯让它埋没,因此就连他的遗迹一并重视起来吗?或者是想推广王羲之临池苦学的事迹来勉励这里的学生吗?人有一技之长,尚且使后代人尊崇到这般地步,更不用说仁人君子们留下来的风尚和美德会怎样地影响到后世人呢!‎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作记。‎ 四、1.论证“不重犯错误是改过原则”,以名人言行作引证更具说服力(或可信度)。  2.A D ‎3.廉颇负荆向蔺相如请罪,泯“私仇”而将相和,共同辅国,赵国无恙。表明知错就改,能和谐人际关系,“人和”则国兴。‎ ‎【参考译文】‎ 从前,聪明通达的人作《易》,有奇数的阳爻,有偶数的阴爻,它们各自表示的属性有刚健、有柔顺。刚柔相互配合在一定的位置上,就有吉祥、顺当、有利、无害、灾难、危险、后悔、耻辱等卦象显示出来。这样教人进取或躲避的办法是很周到的了。而且《易》还在颐卦之后,接着设置了大过的卦。它在颐卦象辞上说:“山下有雷,象征着要修养(自己)。有道德的人应当说话慎重、节制饮食。”聪明通达的人认为言语和饮食,不过是生活小事罢了。但如果对这些小事不慎重、不节制,就必定造成大的过失,所以要把大过卦排在颐卦之后。‎ 孔子作《易·系辞》说:“颜路的儿子颜渊,可说大体近道了吧!有了不好的言行没有不认识到的,认识到它没有再犯的。”知道有不好的言行就不做,这就是改正过错的原则呀。‎ 我认为善于改错的人,始于悔悟,而彻底改正在于勇气。白天所做的事,夜间要回想一番。少年、青年时所做的事,壮年、老年要回想一番。所有一切说话的不慎重,饮食的不节制,由此失了身份,招来别人埋怨责备的言行,不能说不多啦。自己如不是傲慢固执的人,想到这些难道能不悔悟吗?可是悔悟了没几天,沿袭旧习、掩饰过错的念头又产生了,不是说姑且等到以后再改,就必定托词说这些(过错)不足以累及我的名节。更为严重的情况是,发展到败坏名誉品行也不管了,这难道有别的原因么?毛病就在没有勇气改过罢了。我曾经有过譬喻,错误的发展势态,就像江河一样,当它将要决口时,不过倒一竹筐土,修几尺堤,就足以维持原样并防止它决口。放弃这些事不去做,洪水就会泛滥四溢,而没有止息之时了。天下的人,常常忽视了洪水未决口的时候,而要在无可奈何之后才去补救它。哪知(不好的)势态发展到最后,当然就一败而不可收拾了呀。错了而又不改正,和这情况又有什么不同呢?所以我说:“犯了错误,必须乘着悔悟的时候鼓足勇气去改正它,这就是善于改错的人了。”‎ 第二章 文言文阅读·文体与考题 第一节  上海高考第五大题 ‎——史传类文章的阅读 一、1.(1)如果 (2)凭借,依仗 (3)臣服,敬服,拜服 (4)退朝回家  2.①拥有这四方面的优势却相持半年不能取胜,只因为(你)考虑问题过于谋求周全。(不定,顾,故) ②我刚才想着其它的事,所以没有立刻回答(你)。(适,即,对)  3.乃并兵出/围击绍三十余里营/破之   4.贾诩机智地回答了“立长子为太子”的问题。  5.假借名将之威恐吓氐人;智对太祖的提问;低调处世。‎ ‎【参考译文】‎ ‎ 贾诩字文和,是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县)人。(他)被推选为孝廉做了郎官,因为生病而离开官职,向西回家走到汧河时,途中遇到了叛逆氐族人,与贾诩同行的几十个人都被抓获。贾诩告诉氐族人:“我是段公的外甥,你们千万不要活埋我,我家人一定会以厚礼来赎我的。”当时太尉段颎 ‎,之前做过很长时间的边将,威势震惧西部边疆,所以贾诩借段氏来恐吓氐人。氐人果然不敢杀害他,和他结盟并送他回去,同行的其他人全都死了。贾诩实际上不是段熲的外甥,他都像这样通过灵活应变来办成事情。‎ ‎ 袁绍在官渡围攻太祖,太祖的粮食快要吃完了,就问贾诩有什么计谋,贾诩说:“曹公你的明智胜过袁绍,勇气胜过袁绍,用人胜过袁绍,决策机变也胜过袁绍,拥有这四方面的优势却相持半年不能取胜,只因为(你)考虑问题过于谋求周全。如果能抓住时机果断决策,很快就能取胜。”太祖回答说:“好。”于是聚集兵力出征,包围攻打袁绍三十多里的营阵,击溃了他们。‎ ‎ 太祖管理冀州时,调任贾诩做太中大夫。建安十三年,太祖攻下荆州,打算顺着长江向东进军。贾诩劝谏说:“明公以前打败了袁氏,现在收取了汉水以南的地方,威名远扬,军队的势力已经扩大;如果凭借昔日楚地的富饶,来供给官兵,安抚百姓,使他们安居乐业,那么不须劳师动众就可以使江东臣服了。”太祖不听从他的建议,结果战事没能取胜。‎ ‎ 太祖曾经斥退身边的人询问贾诩(立太子的事),贾诩沉默不答。太祖说:“我问你话你却不回答,为什么呢?”贾诩说:“我刚才正想到其它的事,所以没有立即回答(你)。”太祖说:“想什么呢?”贾诩说:“(我)想到了袁本初、刘景升父子的事。”太祖大笑,因此立太子的事就定下来了。‎ 贾诩自认为不是太祖的老臣,却又擅长深谋远虑,害怕受到猜疑,于是闭门自守,退朝回家后不和人来往,儿女的嫁娶,不攀结地位高的人家。天下评论谁是最善用智谋的人,都公认是贾诩。‎ 二、1.(1)执政,当权,主事 (2)贬抑,贬,作动词 (3)齐全,周详,周全,完备 (4)立即,立刻。‎ ‎2.B  3.初受命于帝前/ 期以三日破敌/ 梁之将相闻者皆窃笑 4. (1)(王彦章)没有一点松懈,(保国)志向虽没有成就,最终以死表明了对国家的忠诚。(2)但王彦章精神不灭,不在于画像是否存在。‎ ‎5.家传中记载的德胜之捷;因擅用枪得名“王铁枪”。‎ ‎6.文章借为王彦章的画像作题记,颂扬其忠义之节与英勇善战,借史喻理“国之盛衰取决于人事”,以此劝喻宋当政者励精图治并激励戍边战士为国出力,保卫边防。‎ ‎【参考译文】‎ 太师王彦章,字子明。是郓州寿张(今山东寿张)人。在后梁供职,担任宣义军节度使一职,为国而死,葬在郑州的管城。晋天福二年,才追赠为太师官衔。‎ 王彦章出身行武,没有文化,他说话语言质朴,平时曾经对人说:“豹死后留皮,人死后留下名声。”梁代末年,小人赵岩等人当权,梁的大臣老将们很多因为谗言不被信任,都愤怒产生懈怠之心;加上梁失去了黄河以北的土地,国势不再,很多将领都怀观望之心。独有王彦章自存信心不动摇,没有一点松懈,(保国)志向虽没有成就,最终以死表明了对国家的忠诚。‎ 我写《五代书》,私意有扬善贬恶的意思。可惜旧史(指《旧五代史》)残缺不全且简略,不能完备记下王公的事迹。康定元年,我任节度判官到了滑州。向滑州人寻求,得到了王公的孙子王睿写的家传,(关于王公的内容)比旧史要多,其中对德胜战役记录尤其详细。王公率军攻打德胜,在梁帝前接受战令,(向梁帝)约定用三天时间破敌,梁国将领听说后都暗地里讥笑他。等到攻下南城,果然是三天。这时庄宗在魏州,听到王公再被起用,料定王公一定会快速攻城,就从魏州快马来救援,已来不及了。庄宗善于预料,王公用兵快速,多么神奇呀!‎ 这年正月,我拜访当地人叫做“铁枪寺”的寺庙,又得到一幅王公的画像随即敬拜了它。岁月磨灭,画像只能依稀可辨,赶忙请画工整修,但不敢添加笔画,怕失去了原本的样子。王公尤其擅长用枪,当时人称他为“王铁枪”‎ ‎。王公去世百年了,到现在当地人仍用他的名字来给寺庙命名,连孩童都知道王铁枪是良将。画像也一百多年了,整修完后还可保存百年。但王公精神不灭,不在于画像是否存在。但我特别诚挚专一这样做,大概是对他仰慕之至吧。读他的书,尚且想念他的为人;何况还能够敬拜他的画像,认识他的面目,不忍心画像毁坏。画像整修完成了,就将我的想法写在它后面,并把画像还给它的拥有者,让他收藏好。‎ 三、1.(1)遵照,遵从  (2)同“阵”,攻战之事(3)空隙,空  (4)完成,成就 2.D 3.(1)我念及百姓没办法养活自己,心里难过怜悯他们。‎ ‎(2)(帝)屡屡召集公卿、郎和将领们议论经典理义,半夜才睡。 4.先将殡葬从俭的国策布告天下,后立遗嘱以身垂范。 5.表明光武帝能体恤百姓,勤于治国。‎ ‎【参考译文】‎ 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刘邦第九代孙。光武九岁丧父,被叔父刘良抚养。‎ 建武六年春正月辛酉日,帝下诏令说:“往年水、旱、蝗灾,谷价暴涨,百姓贫困。我念及百姓不能养活自己,心里难过怜悯他们。命令存有谷物的郡国,赈济老人、鳏夫、寡妇、孤儿、老而无子、病重困苦,以及无家可归无法自立的人,一切遵照《汉律》的规定。”七年春正月丙申日,又下诏令说:“世人都把厚葬作为美德,鄙视那些从俭办丧事的做法。以致于富人奢侈无度,穷人耗尽家财,法令禁不住,礼义止不了,要等到遇到非常事变(厚葬的墓被偷盗时)才认识到错误。现在布告天下,希望大家明白作忠臣、孝子、仁兄、贤弟为死去的人薄葬送终,才是合乎道义的行为。”‎ 中元二年二月戊戌日,光武帝在南宫前殿逝世,享年六十二岁。留下遗诏说:“我无益于百姓,(丧事)务必从俭。刺史及郡守都不要离开自己所在的城邑奔丧,不要派官员或因此上书吊唁。”‎ 当初,光武帝长年驰骋沙场,对打仗十分厌倦,并且深知百姓疲于战事国家不堪损耗,都向往和平安定的日子。皇太子曾向他请问打仗的事,光武帝说:“过去卫灵公向孔子咨询布阵用兵的事,孔子并不回答。这不是你所要考虑的。”每日早晨上朝办公,直到太阳西斜才退朝。屡屡召集公卿、郎和将领们议论经典理义,半夜才睡。皇太子见皇上勤劳不知疲倦,趁空隙劝谏道:“皇上有夏禹、商汤的英明,却没有黄帝、老子所倡导的修身养性之福,但愿您保养爱护精神体力,求得自身悠闲安宁。”光武帝说:“我乐于这样,不觉得疲倦。”帝虽然成就了光复汉朝的大业,却始终兢兢业业,唯恐自己做得不够,所以能明智谨慎地处理政务,总揽朝政大权,审时度势,决策没有什么失误。不用功臣而重用文官,收藏起刀剑,遣散战马,虽治国方略不能与古代圣贤相媲美,却也践行了“止戈为武”的武德精髓了。‎ 四、1.(1)科举未中,落榜 (2)住,住在 (3)交往,结交 (4)赠送,送 2.A 3.A E (B表修饰的连词;C表承接的连词;D表因果的连词;F表第二人称代词“你”、A、E 均为表转折的连词) 4.有一个在京城生病的外地人,他把病人抬到自己的家中,亲自喂他吃饭喝水。②我走在城市乡野看见的人和物,都能成为我绘画的题材。 5.今幼安好画,乃其一病。 6.嗜画成癖;幽默风趣;见义勇为;任性而为。‎ ‎【参考译文】‎ 石康伯,字幼安,蜀地的眉山人。考进士落榜,就放弃不再考,可以凭借父辈的恩荫得官位,也不去作官,只读书作诗让自己高兴罢了,不求得别人了解他。特别爱好书法、名画、古器及各种奇异的东西,只要看见了,当掉衣服饿着肚子也要谋求到,不关心有没有吃的穿的。‎ ‎(幼安)住在京城四十年,进出于市 井街道,从未骑马。在密集人群中,他眼神犀利,专注于寻求他爱好的东西。身高七尺,皮肤黑胡子多,就像世人描绘的道人剑客,但他走在市井中,就像在谋求什么,不了解他的人把他当作怪人。(他)又能言善道,善于发表微妙而又切中要害的见解,周边的人鼓掌大笑,但幼安却神态淡然。他与人交往,急人所难,胜过自己的事。有一个在京城生病的外地人,他把病人抬到自己的家中,亲自喂他吃饭喝水,(这人)死后用棺材收敛他,没有为难的表情。凡是认识幼安的人,都知道他会像这样做。‎ 他家里的书画多达几百轴,从中挑选杂乱零碎的,装订编录好,(我)把它叫做石氏画苑。幼安与文与可游交往,亲如兄弟,所以得到文与可的画很多。而我也擅长画树木和竹子,就把它们送给他,让他放在画苑中。我弟弟子由曾经说:“人们看重绘画,因为它与所画的实物很相似。相似的画还值得重视,何况画得形神逼真的呢。我走在城市乡野看见的人和物,都能成为我绘画的题材。”这些话真有道理。现在幼安喜欢画,乃至于成了一个病症,不值得写下来,只好大略写些几件他为人的事情。‎ 第二节 上海高考第六大题 ‎——写景叙事类、议论类文章的阅读 一、1.在我困厄时,方月斯时时来看望我。 2.磊块历落 3.D 4.顾炎武在肯定方月斯诗作的同时,花更多的笔墨写了方月斯为人重情重义,有方略,同时关心国事、熟识制度 ,这与顾炎武经世致用、反对空谈的主张是一致的 。所以,本文重点写了方月斯的品德、能力,同时表达了对他的期许 。‎ ‎【参考译文】‎ 我与方月斯结交,到今年将近六年了。‎ 我客居在钟山而方月斯客居在云间,不时常见面。近来处于冬春交替之际,我因为与仇家打官司到云间,住在旅社急难中无法自安,而方月斯常常来看我安慰我,与我交往有两个月。方月斯就拿出他的诗作草稿给我看。读到这些诗作,就像听到黄河上的劳动号子,令人感慨叹息难以平静下来。‎ 方月斯生在楚地,长在吴地,因他出类拔萃,遭遇些危难之事,他将(其中的感触)用诗作表达出来,诗风明快俊伟,与他的品性相契合。我特别喜欢方月斯的诗作产于楚地却没有楚人蛮横的气息,人长在吴地没有吴人浮艳的风气。‎ 不仅仅(他的)诗作如此,他的为人也是这样。方月斯凭借他年少超凡的才华,处在世事变革的时候,他明了熟悉典章制度,常常提出治国方略,并付诸于行动,难道仅仅像他自己自称的那样只是能说会道的读书人吗!像方月斯这样的人,我希望他能从政,继承他先父那样作一个名臣。‎ 二、1.黄人独私以为宠;黄人因元之曾为官黄州而自豪,并表达了对元之的景仰之情。 2.用王元之的德政来衬托韩魏公的品行。   3.A   4.前一个“思”是韩魏公对黄州百姓的思念,后一个“思”是黄州百姓对韩魏公的怀念,两种“思”均推崇淳朴、高尚的德行,且互为影响。‎ ‎【参考译文】‎ 黄州的山水清美幽远,民风淳厚善良。那里的百姓心无所求,不相互争斗,那里的读书人娴静而有才华,为人质朴但不浅陋。即使居住在小巷中的小民,也知道尊重爱戴贤德之人,说:“我们黄州虽然地处偏远,辖地不大,但是王元之、韩魏公曾经居住在这里。”黄州人以此向各地之人夸耀。王元之从黄州改任蕲州知县,死在蕲州,然而世人称呼王元之,必定称呼他为王黄州,而黄州人也说“我们元之”。韩魏公离开黄州四十多年,还是思念黄州,没有忘怀,到了赋诗来抒发自己怀念黄州的心情的地步。‎ 贤人君子,是上天用来送给那里的百姓的,也是天下所共有的,可是黄州人却把他据为私有,宠爱他,难道是他们尊重有德行的人、乐于坚持自己的信念,与别的地方不一样吗?还是两位大人与黄州人,生前就是志趣投合的人?这一切都不可知。王元之任黄州郡守的时候,对黄州百姓有恩,百姓怀念他不忘记他是应该的。韩魏公早年因为家境艰难,住在他兄长家里,百姓从哪里知道他的为人?《诗经》中说:“有才华的君子,像金,像锡,像圭,像璧。”‎ 金锡圭璧所在的地方,瓦石草木也都被它的光泽照亮了,韩魏公又何必要担任什么职务?‎ 奉议郎孙贲(字公素),黄州人,是韩魏公的门客。韩魏公十分了解他,认为他有教授、书记的才华。而我苏轼也是韩魏公的门生,谪居黄州五年,开垦了东坡,修建了雪堂,也将年老,那么也是黄州人了。于是孙贲和我一起临摹了韩魏公的诗刻在石上,用来寄托黄州人对韩魏公的无穷的思念。而我们二人或许可以借此表示不忘韩魏公的恩情了。‎ 三、1.为朱公拜谒东坡作铺垫;“官闲”得趣正与东坡当时心境契合;“官闲”得趣预衬东坡官闲读《汉书》得趣。 2.从《汉书》中随便挑一字,东坡背诵几百字无差错。 3.以先生天才/开卷一览可终身不忘/何用手钞邪  4.D  5.赞赏苏轼的勤学精神和日读愈熟的读书方法,希望后人学习其精神、借鉴其方法。‎ ‎【参考译文】‎ ‎ 司农朱载上曾经分教于黄冈县。当时苏东坡被贬谪居在黄州,不认识朱司农。有位客人吟诵朱司农的诗:“官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 苏东坡惊愕地说:“什么人作的诗?”客人回答是朱司农所作,苏东坡再三称赞,认为很有幽雅的情趣。‎ ‎ 有一天,朱司农去拜见苏东坡,他们于是成为知己。从此,朱司农经常登门拜访。偶然有一天来拜见,负责接待的人已通报了姓名,但是苏东坡好长时间不出来:他想留下来,而等候得很疲倦了;想离开,又已经通报过姓名。像这样过了很长时间,苏东坡才出来,表达了抱歉久等的意思。并且说:“刚才作一些每日所要做的功课,没能及时来接待你。”两人安坐定落,别的话说完后,朱司农请教说:“刚才来时,先生所说‘日课’是指什么?”苏东坡对答道:“抄《汉书》。” 朱司农说:“凭先生这样的天才,打开书看一遍可以终身不忘,哪里用得着手抄呢?”苏东坡说:“不是这样的。我读《汉书》,到现在总共经过多次手抄了。最初一段事抄三个字为标题,以后抄两字,现在就只要抄一个字了。”朱司农肃然起敬,站起来又请教说:“不知道先生肯不肯把所抄的书给我看看。”苏东坡就命令老兵从书桌上取来一册书。朱司农看了后,一点也不了解其中的意思。苏东坡说:“请你试着列举标题一个字。”朱司农按照他说的做了,苏东坡应声就背诵几百个字,没有一字差缺。共挑选了几次,都是这样。朱司农心悦诚服赞叹了好长时间,说:“先生真是被贬谪到人间的仙才啊!”‎ ‎ 以后朱司农把这个话告诉儿子新仲说:“苏东坡尚且如此勤奋,智力一般的人能不勤奋读书吗?”朱新仲又常常用这个话教育自己的儿子朱辂。 ‎ 四、1.C  2.A  3.答案示例:文章通过记叙铁炉步名存实亡这件事,揭露了高门大族假冒才德、欺骗世人的行径,批判了世人只重名号、不重才德的社会风气,有历史的进步意义和现实的警示意义。‎ ‎【参考译文】‎ ‎ 长江的边上,凡是可以系住舟船并能上下船的地方叫做“步”。永州城北有个步,叫做铁炉步。‎ ‎ 我坐船来到这个地方,住了九年了,往来的人没有一个问这里为什么叫做铁炉步的。我问了当地人,说:“可能曾经有铁匠在这里住过,铁匠离开了锅炉也毁了不知有多少年了,只是空有这个名字流传下来了。”我说:“噫!世间竟有像这样的,事实已经没了而名字空存的?”‎ ‎ 步上的人说:“你怎么偏偏对这个感到奇怪?当今就有依仗自己姓氏生活在天下的,说:‘我的家族大,别人比不上我。’问起他的地位与品德,他就会说:‘我的祖先很久以前就很伟大了。’而且他还说‘我伟大’,世人也跟着说‘这人伟大’‎ ‎。他的冒虚名和这个步有什么区别吗?如果有人听说这个步叫做铁炉步,并且自己需要釜、钱、刀等器具,拿着钱来买,能满足他的要求吗?往大的说夏桀虚冒夏禹的地位,商纣虚冒商汤的品德,幽厉虚冒周文王、周武王的名义,却傲视天下人。因为不知道自己的本质而盲目夸大曾经的地位,以至于灭亡,被世人嘲笑,真是可怕。如果知道这个步的实际情况,(在这)得不到釜、钱、刀等器具,则去别的地方(去买),又有什么损失?你倒对这个惊奇,太落后了。” 我欣赏他的话可以采纳,记下来作为日记。‎ 第三节 高中1—6册课内文言文 巩固练习 一、(高一上)《种树郭橐驼传》‎ ‎1.子厚 “柳河东”  “柳柳州”  《捕蛇者说》‎ ‎2.(1)名词用作动词,称呼。(2)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职业。(3)名词用作动词,结果实。(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高大茂盛。(5)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结实早。(6)名词用作动词,用抓、掐。(7)“孳”同“滋”,繁殖、滋生。(8)多。(9)果实。(10)实际。(11)往回看。(12)两个词,所以乡里的人。(13)它的果实。(14)我们小民。(15)困苦。(16)方法。‎ ‎3.(1)“而”通“尔”,你们。(2)即使。(3)所以。(4)已经这样。(5)不是过紧。(6)像。(7)如果。‎ ‎(8)及,比得上。(9)表目的,可不译。(10)通“尔”,你们。(11)表并列,又。(12)表顺接,“于是”。(13)从事。(14)做。‎ ‎4.(1)所以他们都比不上我啊。(2)我又怎能特别做些什么呢?(3)作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 ‎(4)郭橐驼,不知最初叫什么名字。(5)如果有与这做法不同的。(6)又用什么使我们生活繁荣、性情安乐呢?‎ ‎5.郭橐驼顺着树木的自然性格栽种,从而保护了它的生机,因而收到“天者全而其性得”的理想效果。他植者则不然,他们违背树木的本性,遭致“木之性日以离”的恶果。‎ 二、(高一上)《病梅馆记》‎ ‎1. 龚自珍全集 巩诈 思想 文学 改良主义 托物言志 ‎ 2.(1)生长之势。(2)名词作动词,号,号召;绳,约束。 (3)名作动 祸,造成罪过 。(4)明,公开 形作动。(5)穷,用尽,形作动。(6)直,挺直的枝干 形作名。 (7)密,密集的地方 形作名。(8)变成病态。(9)隐,隐衷。 (10)病,使……病;夭,摧折, 使动。(11)复,使……康复,使动。 (12)顺,使……顺,使动。(13)使……弯曲,使动。(14)泣,为……哭泣。‎ ‎ 3.B ‎4.(1)我已经为它们流了三天泪,于是发誓要治好他们。(2)我放开它们,顺着它们的天性,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部种在地里。(3)梅以枝干弯曲为美,笔直了就没有风姿;以枝干横斜为美,端正了就没有景致;以枝干疏朗为美,稠密了就没有姿态。 (4)梅的枝干的横斜、疏朗、弯曲,又不是愚蠢的、只知赚钱的人能凭他们的智慧能力做得到的。‎ ‎5.都以托物言志的方法写的。《种树郭橐驼传》是通过“顺木之天,以至其性”的养树方法说明“顺民之性,以养民”的道理。以种树来讽刺官吏烦政扰民的现象。而《病梅馆记》则谴责了人们对梅花的摧残,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压制人才的罪行。它们都表达了要让人们及人才的个性解放,顺其自然的成长。‎ 三、(高一上)《促织》‎ ‎1.清 文言短篇小说 书斋  “记” 写的是奇闻轶事 ‎2.(1)崇尚,爱好。 (2)积,储存。(3)追征。‎ ‎(4)比。 (5)到。(6)学校。 (7)通“值”,价值。(8)名词,差使 。(9)动词,考取。(10)名作动,有才能。 (11)名作状,用笼子。(12)名作动,用笼子装。 ‎ ‎(13)形容词使动,使……高,抬高。(14)名作状,用力。 (15)名作动,陈述。(16)形容词意动,以……为奇。‎ ‎3.A D(均是形容词词尾)‎ ‎4.(1)(这画)岂不是向我暗示捕捉蟋蟀的地方吗? (2)成名因为它太小,认为不好。‎ ‎ (3)(成名)一出门,所穿的皮衣和驾车的马超过了世代做官的人家啊。 (4)只有这个成家的人,因为胥吏侵耗而贫穷,又因献上蟋蟀而富有,他穿皮衣,骑骏马,意气扬扬。‎ ‎5.从抨击的深度上看抨击矛头直接指皇帝;从揭露封建社会的广度来看,《促织》中涉及里胥、学使、县宰、抚军、皇帝等社会阶层无所不包;从选材上看《促织》写官府征蟋蟀。蟋蟀从用途上讲 “促织”毫无用处。如果说有用,唯一的用途是取乐。这就更显出征促织的荒唐。封建统治者为了个人的享受,给天下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 四、(高一下)《阿房宫赋》‎ ‎1.《樊川文集》 牧之 樊川 诗人 李商隐 小李杜 ‎2.(1)毕,被动用法,被灭亡;一,数词作动词,统一。(2)歌、弦,名词作动词,吟唱、弹奏。(3)鉴,意动用法,以……为鉴。(4)腰、缦,名词作状语,像人腰一样,像绸子一样。(5)族,名词作动词,灭族。(6)古义:宫室建筑的精巧 ;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7)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今义:筹划、计划或组织 。(8)古义:可惜;今义:怜悯。 (9)剽,抢劫、掠夺 。 (10)爱护。(11)数词。(12)喜爱。(13)夺取。(14)灭族。‎ ‎3.B(两个“之”均是结构助词,译为“的”,两个“而”均表转折)‎ ‎⒋(1)(从此)宝鼎(看作)铁锅,宝玉(看作)石头,黄金(当成)土块,珍珠(当作)砂砾,乱丢乱扔,秦人对待它们,也不怎么爱惜。(2)如果后代人哀叹它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让更后的人来哀叹他们了。(3)于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函谷关被刘邦攻破;项羽放了一把大火,可惜那豪华的宫殿就变成了一片焦土!(4)唉,假使六国各自爱护他们的百姓,就有足够的力量来抗拒秦国。‎ ‎⒌写建筑,课文先展开广阔而高峻之全貌,进而细绘宫中楼、廊、檐、长桥复道、歌台舞殿之奇;写美女,述其来历,状其梳洗,言其美貌,诉其哀怨,绘声绘色,倍加渲染;写珍宝,既写六国剽掠,倚叠如山,又写秦人弃掷,视若瓦砾。这些描写用墨如泼,淋漓兴会,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充分体现了赋体的特色。‎ 五、(高一下)《黄州快哉亭记》‎ ‎1.子由   颍滨遗老  唐宋八大家  苏洵  苏轼 《栾城集》‎ ‎2.(1)名,名词作动词,取名。(2)极,甚。‎ ‎(3)大。(4)古时以三十里为一舍。(5)行列,名词作动词,排成行列。(6)闭。(7)蓬,瓮,名词作动词,用蓬草编,用破瓮做。(8)张开。(9)房屋。(10)……的原因。(11)旧的,老的。(12)指机遇好,被重用。(13)参与,引申为有何关系。(14)拱手行礼,此指面对。‎ ‎3.C(均为连词,译为“因为”)‎ ‎4.(1)清河张梦得,贬官后在齐安居住。(2)这是他心中应该有超过常人的地方。(3)白天,船只在亭前往来如梭;夜间,鱼龙在亭下悲声嚎叫。‎ ‎(4)一阵风吹来,飒飒作响, 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这风多么使人快乐啊!”‎ ‎5.从文章结构上看,如此引用,使文章由写景记事自然过渡到说理;从表达“快哉”主题思想上看,如此引用,既交待了“快哉”二字的出处,又很自然揭示了“快哉” 不关外物,只在内心,这样就突出了主题思想:“士生于世”应该“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 六、(高一下)《项脊轩志》‎ ‎⒈明 散文 熙甫 震川 唐宋八大家 桐城派 唐宋派 明文第一 ‎ ‎⒉(1)整体。(2)一丈见方。(3)桌子。(4)暗。(5)几,书桌;书,写字。(6)交错。(7)佳景,引申为光彩。(8)旧时指女子出嫁。(9)即十五。(10)表示成年。(11)起初、先,副词。(12)到、来,动词。(13)亲自,亲自。(14)对,介词。(15)去世的,形容词。(16) “当”通“挡”。(17)乳,乳养。(18)用饭。(19)下雨,名字活用作动词。(20)取得效果。‎ ‎⒊(1)助词,表修饰,无义。(2)表承接,连词。(3)通“尔”‎ ‎,你的,代词。(4)表承接,连词。(5)助词,表修饰,无义。(6)表目的,连词。(7)用,介词。(8)表目的,连词。(9)凭借、根据,介词。(10)因为,连词。‎ ‎⒋(1)(在庭前)又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旧时的栏杆,也增加了新的光彩。(2)项脊轩共遭过四次火灾,竟然没有焚毁,大概是有神灵保护的缘故吧。(3)我长期卧病在床,在闲暇无聊的时候,才派人又修理了南阁子,那规格形式和以前稍有不同。‎ ‎5.作者以项脊轩为观察点,回忆了三件往事:目睹封建大家庭分崩离析,母亲和祖母关爱后辈。这些往事虽然各自独立,但都是让人悲苦难抑的,正所谓“形散神聚”。‎ 七、(高一下)《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长篇叙事诗 《玉台新咏》 木兰辞 ‎ ‎2.(1)这样。(2)特地。(3)纵横交错。‎ ‎(4)劝诫。 ‎ ‎3.B 4.D 5.A ‎ 6.反衬现实,寄托人们追求自由恋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八、(高一下)《梦游天姥吟留别》‎ ‎1.太白 青莲居士  浪漫 古体诗的一种体裁 ‎2.(1)实在,确实。 (2)超出 。(3)使……战栗。(4)弹奏。(5)也许。(6)用作动词,下雨。(7)……的样子。(8)醒时。‎ ‎3.B C ‎ ‎4.通过“拔”和“掩”来对比天姥山的高峻雄伟。用动词“倾”这一拟人手法来烘托天姥山的高峻雄伟。‎ 九、(高二上)《诸子喻山水》‎ ‎1.中庸 论语 ‎2.(1)闻名、出名。(2)名声。(3)知识,见闻。(4)听说。(5)屡次,多次。(6)停留,止息。(7)本源,源头。(8)满。(9)同“餍”,满足。(10)厌倦。(11)通“智”。(12)爱好,喜爱。(13)如果。(14)方法。(15)帮助。(16)接近。(17)过失。(18)根据。‎ ‎3.C ‎ ‎4.(1)泰山对土石没有好恶之心(能容纳),所以能够形成它的高大。(2)君主和臣发都返璞归真,以道为归宿。(3)名望树立于生前,恩德流传于后世。(4)有本源的便像这样,取这一点罢了。‎ ‎(5)所以名声与实际不副,君子与此为耻。(6)孔子登上东山后感觉鲁国小了。‎ ‎5.第(2)章论说为人治学之理,以“登山”、“观海”为喻,加上大量排偶句式的运用,其语言说理形象生动且具有一种不可阻挡之气势。‎ 十、(高二上)《秋水》(节选)‎ ‎1.老子 道家 ‎2.(1)以……为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2)尽头。(3)走到尽头。(4)危险。(5)限制。(6)通“墟”,指所居之处。(7)掉转。(8)以……为少,形容词的意动用法。(9)鄙陋,低劣。(10)河流。(11)觉,影响。(12)指黄河流域一带。(13)通“萃”,聚集。(14)先前,刚才。‎ ‎3.C D ‎ ‎4.(1)认为全天下的美全在自己这。(2)听说的道理很多,认为没有谁赶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3)我将长久地被懂得大道理的人耻笑。(4)对于见识鄙陋的人,不可以同它谈论道,是因为他被所受的教育限制了。(5)自己还在思忖会被别人看小了,又凭什么能自满呢?‎ ‎5.同意:相对主义观点,孔子等虽伟大,但未必是最伟大的。不同意:庄子此说有攻击儒家之嫌,虽然孔子不是最伟大的,但也决不渺小。(意思对即可)‎ 十一、(高二上)《前赤壁赋》‎ ‎1.子瞻 东坡居士 散文 ‎2.(1)阴历每月十五。(2)端正。(3)的确。‎ ‎(4)如果。(5)通“嘱”,劝酒。(6)通“凭”,乘。(7)到,往。(8)连续,连接。(9)正当。(10)表示时间的短暂。(11)最终、到底。(12)一起、共同。(13)那。(14)尽,穷尽。(15)享用。(16)已经。‎ ‎ 3.D(属于使动用法)‎ ‎4.(1)让深潭中潜伏的鲛龙起舞,使船上被抛弃的妇女哭泣。(2)(我们)像蜉蝣一样在天地之间寄生着,渺小得就像大海里的一粒米。(3)本来是一代英雄的,现在在哪呢?(4)假如不是我所拥有的东西,即使是一丝一毫我也不会占有。‎ ‎5.运用了比喻、比拟、通感等方法,描绘了洞箫声的清幽悲凉、深婉凄绝的特点,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哀转化,使读者不知不觉地被文章感情的抑扬起伏吸引。‎ 十二、(高二上)《游褒禅山记》‎ ‎1.临川先生文集 半山 王荆公 唐宋八大家 ‎2.(1)十分之一。(2)平坦。(3)不同寻常、不一般。(4)倒下。(5)责怪、怪罪。(6)尽。(7)辅助,帮助。(8)最终,最后。(9)懈怠,怠惰。(10)指代词,那,那种。(11)叹息,感慨。 (12)使……谬误,把……弄错。(13)尽,完。(14)说出名字,动词。‎ ‎3.B(其孰能讥之乎:语气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 ,其它三项是代词。)‎ ‎4.A(都是形容词作动词用)‎ ‎5.(1)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给它命名。(2)而我也很后悔自己跟随他们出来,因而没能够尽情地享受那游玩的乐趣。(3)到了那些幽深黑暗让不迷惑地方没有外物来帮助,也不能到达。(4)这就是求学的人不能不深入思考并且谨慎取舍的原因啊。‎ ‎6.一是世上美景常在险远处,须“尽吾志”赴之,借游山喻理:不论干什么事情,都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二是对谬传“华”字的读音而发的慨叹:求学的人们对于学问必须“深思慎取”。‎ 十三、(高二上)《窦娥冤》‎ ‎1.关汉卿 旦角 ‎2.(1)白色。(2)同情。(3)听说。(4)期冀、期盼。‎ ‎3.浪漫主义手法。一能证明窦娥冤情深重,能增强悲剧气氛;二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三表现了作者爱憎分明。‎ ‎4.关剧语言通俗自然、朴实生动,例如“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的唱词,不事雕琢藻绘,表现出窦娥的宁死不屈,坚强刚烈,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和个性,能为展开剧情和刻画人物性格服务,符合人物“本色”。‎ 十四、(高二上)《长亭送别》节选 ‎1.《西厢记》 王实甫 张生 崔莺莺 ‎2.(1)遗憾。(2)快、迅速。(3)遇到,逢着。‎ ‎(4)揩拭。‎ ‎3.将“车、马、被……”这些词带上“儿”字,音韵的回环往复,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加上一些叠音形容词,如熬熬煎煎、昏昏沉沉之类,用排比句巧妙组合衔接,并间以反复的感叹,把莺莺柔肠百结的离别苦痛写得哀哀切切;见情见态。‎ ‎4.写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 十五、(高二下)《廉颇蔺相如列传》‎ ‎1.《史记》 史家之绝唱 蔺廉交欢 勇于改过 ‎2.(1)答应。(2)倘若,如果。(3)对待。(4)退、退后几步。(5)倚仗、凭借。(6)傲慢。(7)给……看。(8)违背,触犯。(9)牵、拉。(10)两者相比,谁更怎么样。(11)只是。(12)攻下。(13)鄙视,小看,轻视。(14)坚决。(15)……‎ 的原因。(16)共同,一起。(17)回头。(18)高兴,喜悦。(19)但。(20)通过,经由。‎ ‎3.D 4.C ‎ 5.(1)比较这两个对策,宁可答应(给秦国璧),使它承担(不予城池而)理亏(的责任)。(2)(这是因为我们)尊重大国(并且)以此来表示(我们的)敬意啊。‎ ‎(3)平庸的人对这种情况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将相呢!(4)我离开亲人来侍奉你,仅是仰慕将军您高尚的品德。(5)你看廉将军与秦王比,哪一个更厉害?(6)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侵犯赵国,只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存在啊!‎ ‎ 6.如用舍人的谏言引出对话,以舍人的粗浅平庸来反衬蔺相如在处理将相不和的矛盾上表现出的宽容大度;用廉颇的计较“我见相如,必辱之”等语言来反衬蔺相如的宽容,形象地刻画出不同人物的性格。‎ 十六、(高二下)《谏太宗十思疏》‎ ‎ 1.《魏郑公文集》 臣子写给皇帝的奏章 ‎2.(1)使……稳固。(2)疏通,深挖。(3)主持,掌握。(4)大。(5)深。(6)应该。(7)完毕,在……之后。(8)建造。(9)管理,引申为加强自身修养。(10)尽。(11)不当的,错误的。(12)排斥。(13)稳固。(14)使……光大。(15)通“震”,威吓。(16)散播,传播。‎ ‎3.(1)助词,表句中停顿。(2)名词性短语,……的人。(3)连词,却。(4)连词,表顺接。(5)代词,那样。(6)代词,他的。(7)助词,取消句子独立。‎ ‎(8)助词,的。‎ ‎4.(1)(他们)开始做得好的人的确很多,能保持到底的大概很少。(2)即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处罚他,用威势和怒责来威吓他,最终(只能使他)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皇上的)仁慈,表面上恭敬但心里不服。(3)如果真能做到见了想要的东西,就会想到知足来告诫自己。(4)选拔有才能的人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采纳它。‎ ‎5.例:第3段大量运用对偶句的同时,穿插了一些散句,如“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非骈句的插入使得行文俯仰生姿,具有参差美和音韵美。‎ 十七、(高二下)《新序》二则 ‎1.《新序》 刘向 ‎2.(1)拜访。(2)达到。(3)还。(4)奉献。(5)方正、刚正。(6)称许、赞许。(7)许诺。(8)挂。(9)之于,兼词。(10)道德高尚的人。(11)鄙俗的人。‎ ‎(12)最好、极致。(13)丢失。(14)极致,至极。 ‎ ‎3.B(意动用法)‎ ‎4.(1)徐君细细的观赏了剑,未开口讨,但脸上显出想要的表情。(2)这是吴国的宝物,不是用来作赠礼的。(3)子罕不是没有宝物,而是他所当作的宝物与众不同啊。(4)人的知识愈是精深,他获取的就愈是精华。‎ ‎5.在延陵季子看来,心里已经答应给的东西,如果仅是因为他死了而不再把宝剑进献给他,那是欺骗自己的良心,就不是正直人的所为。‎ ‎6.对自己有用的物质利益 精神至言 不贪之品格。‎ 十八、(高二下)《训俭示康》‎ ‎1.君实 资治通鉴 编年体 ‎2.(1)清贫。(2)奢侈,奢华。(3)嘲笑,取笑。(4)缺点,缺陷。(5)讥议,嘲骂。(6)大都。(7)屡次,多次。(8)讥评,认为不对。(9)舍不得花钱。(10)倒下。(11)修筑。(12)劝告,规劝。(13)使……富裕。(14)招致。(15)喂养。(16)暂且,姑且。(17)穿。(18)器量狭小。(19)习染。(20)本身,自己。‎ ‎3.C ‎ ‎4.‎ ‎(1)故意穿脏破的衣服以表示与一般人不同,以此求取名誉。(2)因为俭约而犯过失的很少。(3)君子欲望不高就不易受外物的牵制。(4)你不但本身应当履行(节俭),(还)应当以(节俭)教诲你的子孙。‎ ‎5.引御孙的话,从道理上论证俭和侈的本质不同。‎ 十九、(高二下)《过秦论》‎ ‎1.贾长沙 政治家 《论积贮疏》《吊屈原赋》《鹏鸟赋》等 ‎2.(1)指责过失,提出过失。(2)击退。(3)通“震”。(4)老百姓。(5)举起。(6)言论,文中指著作。(7)兵器。(8)凭借,凭着。(9)招纳。(10)困乏,疲惫。(11)溃败的军队。(12)不同的。(13)已经。(14)武器。(15)举起。(16)担负。(17)士兵。(18)高,强。(19)方法。(20)引、招致。‎ ‎3.D  4.D ‎5.(1)对外用连衡的策略使诸侯自相斗争。‎ ‎(2)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成为一体。(3)优秀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4)一个普通百姓带头起义,却把皇帝的位子给推翻了,皇帝自己也死在人家手上,被天下人嘲笑,为什么呢?(5)不实施仁义之政造成攻和守的形势变了。‎ ‎6.选文句式骈散结合,加之排比句的运用,意在突出秦国的强大。如“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具有声势的语气展现了秦国“舍我其谁”的人间霸气。‎ 二十、(高二下)《师说》‎ ‎1.韩昌黎 唐古文 ‎2.(1)读书的人,求学的人。(2)谁。(3)本来。(4)地位高。(5)糊涂。(6)语意完足处为“句”,略作停顿处为“读”。(7)那,那些。(8)类。(9)看不起,鄙视。(10)普通人。(11)有的。(12)竟,竟然。(13)比得上。(14)固定的。(15)这些人,这类人。(16)不一定。(17)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儒家经典。(18)嘉奖,赞许。(19)写,写作。(20)赠送。‎ ‎3.A:介词,译为“在”。B:介词,译为“比”。C: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D: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呢”。E: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译为“……的样子”。F:介词,表示对象,译为“对于”。‎ ‎4.(1)哪里会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2)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3)现在的许多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4)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遗漏了,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5)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觉得使人丢脸,称官位高的人为师感觉近于谄媚。(6)又不被(耻学于师的)习俗所约束,向我学习。‎ ‎5.“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从师完全不同态度的对比,得出“圣益圣,愚益愚”截然相反的结果;“择师教子”与“于己耻师”的矛盾行为对比,得出了“未见其明”的结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自恃高贵的“士大夫之族”截然不同的从师态度对比,得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的结果,全面地论证了中心论点,揭示出“师道”难复、耻师成风的社会根源。‎ 二十一、(高二下)《石钟山记》‎ ‎1.苏洵 苏辙 前赤壁赋 ‎2.(1)振动。(2)击,拍。(3)这,这个。(4)慢慢地。(5)更加。(6)去、往。(7)通“暮”,夜晚。‎ ‎(8)断,陡峭。(9)……的样子。(10)听,听到。(11)有人。(12)正。(13)窟窿。(14)先前。‎ ‎(15)知道。(16)大概。(17)没有人。(18)……的原因。(19)浅陋的,见识短的。(20)事情的真相。‎ ‎3.A;句末语气助词,不译。B:相当于“然”,……的样子,形容词词尾。C:兼词,于此。D:兼词,于此。E:疑问代词,哪里。F:代词,代他。‎ ‎4.(1)能发出响亮声音的石头,到处有这种情况。(2)古时候的人没有欺骗我。(3)还有像老头子在山谷中咳着笑着的声音。(4)事情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主观地推断它的有无,能行吗?(5) (我)感叹郦元叙述的简单,且耻笑李渤的浅陋。‎ ‎5.在结构上以议论句总结全文,内容上表达作者的观点,反对臆断,提倡实践。‎ 二十二、(高二下)《劝学》‎ ‎1.况 思想家 儒家 ‎2.(1)勉励。(2)停止。(3)靠近。(4)强,这里指声音宏大。(5)明显,显著。(6)渡过。(7)到达。(8)借助。(9)渡,越过。(10)放弃。(11)起。‎ ‎(12)深水。(13)驽钝。(14)刻。(15)以,因为。(16)浮躁,不专心。‎ ‎3.B ‎4.(1)青,从蓝中提取出来,但比蓝更颜色更深。(2)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3)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更加洪亮,但是听的人却听得很清楚。(4)所以小半步的积累,没有办法到达千里之远。(5)蚯蚓没有锋利之爪牙,没有坚强的筋骨。‎ ‎5.本文采用了比喻论证来说理,如用“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形象地论证了“学不可以已”的观点。‎ 二十三、(高三上)《归去来兮辞》‎ ‎1.潜 靖节先生 桃花源记 饮酒 ‎2.(1)谏止,劝止。(2)挽救,补救。(3)一边。‎ ‎(4)代指隐士所居地。(5)满。(6)知晓,明白。‎ ‎(7)拄着。(8)通“影”,日影。(9)有时。(10)希望,企及。(11)通“何”。(12)怀着,趁着。(13)面对。(14)姑且。‎ ‎3.(1)认为 动词。(2)表目的,连词。(3)表并列,连词。(4)把,介词。(5)表顺承,连词。(6)表目的,连词。‎ ‎4.(1)既然自认为心志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2)世事与我所想的相违背,我还努力探求什么呢?(3)我羡慕物得逢天时,感叹自己的一生行将结束。(4)为什么还要遑遑不安想去哪里?(5)安于天命,还有什么可犹疑的呢?‎ ‎5.归途之乐;(天伦)家园之乐;劳作之乐;(田野)出游之乐。‎ 二十四、(高三上)《陈情表》‎ ‎1.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陈请谢贺。‎ ‎2.(1)早;通“悯”,可忧患的事。(2)指我。‎ ‎(3)改变。(4)悲痛、怜惜。(5)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6)少。(7)孤单。(8)安慰。(9)主持,做;没有。‎ ‎(10)不久。(11)授予官职。(12)病重。(13)自夸。(14)怠慢,轻慢。(15)怜惜。(16)最。 (17)提拔,提升。(18)迫近。(19)拳拳。(20)或许,也许。‎ ‎3.(1)到。(2)是否做官。(3)不能走路。(4)优秀人才。(5)申诉。(6)辛酸苦楚。‎ ‎4.(1)孤独无靠,直到长大成人。(2)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辞谢不去就职。(3)但是报告申诉,又得不到准许。(4)如果祖母没有我的照顾,没有办法安度她的晚年。(5)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至诚的心,满足臣下我一点小小的心愿。‎ ‎5.陈情于事,寓理于情是本文的构思艺术。文章首先陈述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再则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如所请。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案。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如此构思缜密,具体说服力和感染力。‎ 二十五、(高三上)《秦晋崤之战》‎ ‎1.春秋左氏传 左丘明 编年体 ‎2.(1)钥匙。(2)暗地里、悄悄地。(3)兼词,之于。(4)拒绝。(5)参加。(6)同“避”,躲避。(7)抵御,抵抗。(8)这,这个。(9)往东进军。(10)轻狂放肆。(11)丰厚,富饶。(12)停留,驻扎。(13)磨砺;喂饱。(14)通“闲”,休息。(15)送,给予。‎ ‎(16)使……结怨。(17)通“餍”,满足,甘心。‎ ‎(18)放掉。(19)能“隳”,损害,毁坏。(20)通“缧”,捆绑犯人的绳子。‎ ‎3.(1)结构助词,做的事情。(2)代词,代“功劳”。(3)句中语气助词,不译。(4)表反问语气的副词,可译为“岂”、“难道”。(5)句末语气助词,不译。(6)代词,蹇叔的意见。(7)副词,表示时间的承接。(8)副词,表前因后果。‎ ‎4.(1)远方国家的君王做好了准备,恐怕不行吧?(2)我们国君听说您将行军到敝国去。(3)住下就准备一天的军需给养,要走就做好一夜的保卫工作。(4)我听说过,一旦放走了敌人,会给后世几代留下祸患。(5)战士竭尽全力才把他们从战场上抓回来,妇人几句话就从都城把他们放走了。‎ ‎(6)秦穆公穿着简朴的衣服在郊外等候,向着军队哭着。‎ ‎5.决策阶段:蹇叔谏伐郑、蹇叔哭秦师;行军阶段:王孙满观秦师、弦高犒秦师;战争阶段:郑国巧辞逐客、原轸论击秦师;战后阶段:先轸怒斥纵囚、秦伯引咎自责。‎ 二十六、(高三上)《鸿门宴》‎ ‎1.史记·项羽本纪 史家之绝唱 ‎2.(1)但是。(2)这样。(3)……的样子。‎ ‎(4)全、尽。(5)拿来。(6)被攻占。(7)道歉。‎ ‎(8)多次,屡次。(9)恰逢。(10)从小路。(11)驻军。(12)能承受。(13)一会儿。(14)距离。‎ ‎(15)估计、料想。(16)辈,伙。(17)通“拒”,把守;通“纳”,接纳,使进入。(18)通“按邀”,邀请。‎ ‎(19)通“早”。(20)通“隙”,隔阂,嫌怨。‎ ‎3.A(A均是替,介词)‎ ‎4.(1)谁替大王献出这个计策的?(2)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来和意外变故。(3)不这样,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4)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娱乐,请让我舞剑助兴吧。(5)杀人如恐不能杀尽,处罚人如恐不能用尽酷刑。(6)现在人家正像切肉的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为什么(还要)告辞呢?‎ ‎5.刘邦狡诈机变;项羽直率自大,轻敌;范增老谋深算。通过语言、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例写范增给项王出计谋:“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二十七、(高三上)《苏武传》‎ ‎1.班固 史记 后汉书 三国志 ‎ 2.(1)屡次。(2)抵挡,对等。(3)趁便。(4)赠送。(5)车子。(6)逮捕。(7)前一个“使”字是动词,后一个“使”是名词,派使者。(8)招求。(9)通“叛”。(10)报告。(11)囚禁。(12)跟外界隔绝。(13)迁移。(14)地方。(15)欺诈。(16)全部。(17)责备。(18)共,总共。(19)死亡。(20)年。‎ ‎3.(1)其中,代词。(2)那,那个,代词。(3)他的,代词。(4)那些,代词。(5)同,连词。(6)给,给予。(7)才,副词。(8)于是,连词。‎ ‎4.(1)年轻时由于父亲职位的关系,兄弟都做郎官。(2)单于渐渐地骄横起来,不是汉所期望的那样。(3)干吗要见你?(4)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5)单于环顾手下的人,大惊,歉疚地对汉使者说:“苏武等人确实还活着。”‎ ‎5.苏武是个不为威逼利诱,不为困境所屈,具有民族气节和坚强毅力的人。例如写苏武的语言和动作:“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形象地刻画了苏武的气节和坚毅形象。‎ 二十八、(高三上)《伶官传序》‎ ‎1.醉翁 六一居士 卖油翁 ‎ ‎2.(1)推究。(2)你。(3)你的。(4)官名,指官员。(5)归,回。(6)收藏。(7)用匣子装。(8)正当,正逢。(9)到……结局。(10)多么……啊。(11)可以用来。(12)全,所有的。‎ ‎3.D ‎ ‎4.(1)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2)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的时候。(3)(庄宗)把箭敬献给先王,把成功的消息告诉他。(4)还来推究他们失败的缘由都是人为的原因吗?(5)就自己死国家亡,被全天下的人耻笑。(6)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 ‎5.这篇序一不对伶官的史实作任何补充,二不对伶官的才技作评价,而是着力于写后唐的兴衰,以此明理:成败得失,事在人为。其用意是借古喻今,实际上是在为北宋敲警钟。‎ 二十九、(高三下)《论语》七则 ‎1.语录 儒 ‎2.(1)厌恶,嫌恶。(2)狭小,低矮。(3)仓猝,匆忙。(4)忍受。(5)当枕头用,动词。(6)通“汝”,你。(7)停止。(8)困窘,处境艰难。(9)离开,这儿指躲避。(10)断。(11)损害。(12)自己,自身。‎ ‎3.C(都是表示目的的连词,可译为“来”。)‎ ‎4.(1)君子离开了仁,怎样来成就他的声名?(2)孔子说:颜回是个有贤德的人。(3)士不可以不宏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4)把实行仁道当作自己肩负的担子,不是很重要吗?(5)君子虽然穷困,但还是坚持着;小人一遇穷困就无所不为了。‎ ‎5.在《论语》中,“仁”的含义是“仁者爱人”,是克己为人的一种利他的行为。《论语》七则,以仁义之道为中心,内容侧重于人格修养的历练和浩然正气的培养方面。‎ 三十、(高三下)《鱼我所欲也》《孟子》二章 ‎ 1.孟子·告子上 儒家 ‎ 2.(1)放下,放开。(2)苟且。(3)祸患,灾难。‎ ‎(4)可以凭借。(5)不丢掉。(6)同“呼”。(7)用脚踢。(8)增加益处。(9)侍奉。(10)通“欤”,表疑问的语末语气词。‎ ‎3.(1)“乡”通“向”;从前。(2)“得”通“德”;恩惠,此作感激。“与”通“欤”;语气词,无实义。‎ ‎(3)“辩”通“辨”;辨别。(4)“辟”通“避”;躲避。‎ ‎ 4.(1)二者不可以同时具有,(我)就放弃生命而选择义。(2)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一切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采用的呢?(3)不仅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精神,每个人都有这种精神。(4)如今为了让我所认识的穷困贫乏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 ‎5.“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其目的是引出舍生取义的命题,同时暗含“生”与“义”孰轻孰重的关系。‎ 三十一、(高三下)《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 《孟子》二章 ‎1.大学 中庸 ‎2.(1)理解,明白。(2)培养,养育。(3)什么叫做。(4)哪里、哪方面。(5)说明白。(6)最,极。(7)气馁。(8)通“悯”,忧虑,担心。(9)疲惫之极。(10)拔起。(11)仅仅,只。(12)好处。‎ ‎3.A E(均为形象词词尾,……样子)‎ ‎4.(1)浩然之气是由正义在内心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不是通过偶然的正义行为来获取它的。‎ ‎(2)自己的所作所为不能心安理得的地方,则浩然之气就会衰竭。(3)他的儿子急忙赶去看,禾苗已干枯了。(4)天底下不拔苗助长的人很少。‎ ‎5.用一则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化深奥为浅显,形象地说明了培养“浩然之气”心中要有集义,靠内心长期化育而成。‎ 三十二、(高三下)《〈指南录〉后序》‎ ‎1.文山先生全集 序文 ‎ 2.(1)缓解,解除。(2)立刻。(3)最终。(4)表面上,名词作状语。(5)估计,料想。(6)列举罪状。‎ ‎(7)只。(8)列。(9)按理。(10)机会。(11)隐蔽。(12)起义,起事。(13)几乎。(14)本来。(15)通“凌”,凌侮。(16)间或,有时候。(17)去,往。‎ ‎(18)拘囚。(19)思念,同情。(20)通“抄”,抄录。‎ ‎3.B ‎4.(1)我被拘押不能回去。(2)天高地远,叫天呼地不应。(3)(我)被元军的巡逻船员搜寻,几乎掉到河里喂鱼。(4)天刚亮的时候,在竹林中躲避巡逻的人。(5)死和生,不过是昼夜之间的事罢了,……坏事层叠交错涌现,实在不是人世间所能忍受的。‎ ‎5.“十八死”叙述了作者寻机从敌营逃出后,颠沛流离的苦难经历,形象地刻画出一个视死如归的节义之士形象。‎ 三十三、(高三下)《左忠毅公逸事》‎ ‎1.方望溪先生全集 桐城 史书未记载,不太为世人知道 ‎2.(1)正。(2)门。(3)签署,写下。(4)几,几个。(5)既使。(6)将,将要。(7)破旧,旧。(8)暗暗地。(9)以……为席。(10)张开。(11)完了。(12)看轻,不爱惜。(13)小步紧走。(14)告诉。(15)轮换,换。(16)士兵。(17)亲自;宅。(18)友好,关系友善。‎ ‎3.A D(均表判断,译为“是,原来是”。)‎ ‎4.(1)带着几个骑马的随从出门,隐藏身份进了古寺庙。(2)等到左公被关押在狱中,史可法早晚守候在监狱门外。(3)哭着同狱卒商量,狱卒被他打动了。(4)还不赶快离开,不要等到坏人捏造罪名来陷害你。(5)我老师的肺腑,都是铁石铸造的。(6)有人用稍微休息的建议劝他。‎ ‎5.第一段用“公阅毕,解貂,覆生,掩户”系列动作正面描写左公对史可法的喜欢、关爱;第二段通过史可法探狱后“噤不敢发声”及对人说的话,从侧面来刻画左公的正直、坚毅、爱国等形象。‎ 三十四、(高三下)《子路、曾皙、冉有、‎ ‎ 公西华侍坐》‎ ‎1.语录 儒家 ‎2.(1)了解。(2)……的样子。(3)夹。(4)接着。(5)等到。(6)道理。(7)等待。(8)胜任。‎ ‎(9)起来。(10)通“暮”,暮春。(11)赞同、赞成。(12)笑。‎ ‎3.B D(均相当于介词“在”)‎ ‎4.(1)不要因为我比你们年长几岁,就不敢说话。(2)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想干什么呢?(3)和他们三个所讲的不一样。(4)要用礼来治理国家,可他说话却不知道谦虚。(5)赤(公西华)说他只能做小相,谁又能做大事?‎ ‎5.文句简约而显其神韵之处:一“哂”一“叹”,见夫子心境;一“率尔”一“铿尔”,见学生不同性情;多用口语中的疑问、反问句,以体现师生间生活化的学习情景,刻画了循循善诱的孔子形象,同时也表现学生不同的志趣与性格。‎ 三十五、(高三下)《兰亭集序》‎ ‎1.王羲之 书圣 ‎2.(1)全、都。(2)长、修长。(3)丰富,繁多。(4)实在,真。(5)相处,相交接。(6)有时。(7)通“趋”,往,取。(8)从前、原来。(9)旧的,过去的。(10)期限。(11)一个一个地。(12)不同。‎ ‎3.D(助词,均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不译。)‎ ‎4.(1)引(清流激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大家)按顺序坐在水边。(2)(这)可以用来纵目游赏,胸襟大开,极尽耳目视听的欢娱,真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大乐事。(3)等到厌倦了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4)没有不面对着诗文感慨嗟叹,心中也不能明白。(5)触发人们抒发情怀的原因,大概是相似的。‎ ‎5.例“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骈句语句工整,使文章读来有音韵美。‎ 三十六、(高三下)《秋声赋》‎ ‎1.文学家 号醉翁 卖油翁 ‎2.(1)恐惧的样子。(2)突然。(3)快、快速。(4)只。(5)明亮。(6)收,聚集。(7)刺。(8)河,河流。(9)结果实。(10)残害。(11)怨恨。(12)没有。‎ ‎3.(1)的,助词。(2)它,代词。(3)取独作用,助词。(4)表对象,介词。‎ ‎4.(1)它用来摧败花草使树木凋零的,便是一种肃杀之气的余烈。(2)这就是常说的天地之间的刚正之气,它常常以肃杀为意志。(3)有无穷无尽的忧愁来煎熬他的心,又有无数琐碎烦恼的事来劳累他的身体。(4)人为什么要以不是金石的肌体,去像草木那样争一时的荣盛呢?‎ ‎5.整句与散句结合:散句长于交代与陈述,如“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打破整句的过于规整;整句长于铺陈、渲染,如“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意萧条,山川寂寥”,避免了散句的零散拖沓,整散句交错,描摹细腻,生动形象,极富艺术感染力。‎ 三十七、(高三下)《人间词话》七则 ‎1.观堂 观堂集林 ‎2.(1)忍受。(2)附加、附着。(3)对、正确。‎ ‎(4)遗憾。(5)借代“花”。(6)渡口。(7)值得。‎ ‎(8)零落。(9)衡量、比较。(10)情致、情味。‎ ‎(11)次。(12)同意,答应。(13)装饰打扮。‎ ‎(14)这样。‎ ‎3.D ‎4.诗人对于宇宙和人生,必须深入其中(细致观察),又必须从中跳出来(冷静思考)。才能见人所不见,写出视角独特的作品。‎ ‎5.写春景以“江”为中心下笔,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可谓“豁人耳目”。‎ 三十八、(高三下)《板桥题画三则》‎ ‎1.板桥 扬州八怪 ‎2.(1)竹子。(2)时候。(3)用(它)作。(4)学习。(5)于是,就。(6)打开。(7)疾速、忽地。‎ ‎(8)胡乱,随便。(9)这,这个。(10)随便,胡乱。‎ ‎3.A D(所+动词,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 ‎4.(1)在竹阴下放置一张小躺椅,非常舒适凉爽。(2)意念产生在落笔之前,这是无可置疑的法则;但情趣流溢在法则之外,则全凭个人的运化之功了。(3)自然形成格局,其中的神韵和文理都很具备了。‎ ‎5.例《最后的常春藤叶》的情节构思,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小说结尾老贝尔曼的去世与琼珊的重生都是前有铺垫,后有照应,可谓是“意在笔先”,匠心独运。‎ K 第一部分 审题与立意 写作导引 这句话出自苏轼被贬惠州时写的一首词,“吾乡”意味着选择的人物是离开故乡之人,而“心安”则是在选材时重点要考虑的几点:交待离开故土的事由,异乡的生活境况哪些影响了“不心安”,寻求“心安”的过程……最好是选择一个熟悉的人物,或一个有共同经历的群体来写。‎ 第二部分 构思与选材 第一章 记叙性文章的写作写作导引 ‎“时代一个局,我是局外人”。可以有两个角度的立意:其一是正向立意。不管社会风云如何变化,我永远遵循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做一个时代的旁观者,做一个真正的局外人;其二是反向立意,人是社会环境的动物,任何人都多少被这个时代所影响、左右,没有人可以作围观者,要紧随时代做个弄潮儿。第二章 议论性文章的写作 第一节 议之有理: 说理的思维 写作导引 本题作文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段材料是古人的名言,意思是:道在近处,却到远处去寻求;事情本来容易,却往难处去下手。这是一种舍本逐末、舍近求远的做法。第二段可以看作是概括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事例。对于“道”,生活中有人在“近处”求,有人去“远处”求;对于“做事”,有人从“易处”入手,有人从“难处”入手。这表现出人们在为人处事时不同的方式与方法。本题目的关键词有“求道”“远近”“做事”“易难”,对这些词的解读如下:“求”可理解为“寻找、探索”等。“道”可理解为:道路、方向、方法、道理、道义、规律、政治主张、思想体系、门派学说等。“近处”“远方”作两种理解:一为“空间中的概念”,如近处、远处;二为“时间中的概念”,如现在与过去、未来。“做事”可理解为“从事某项工作或者处理某件事情”。“易”“难”分别理解为“容易”“困难”。两段材料的内容都分为两方面,一是不同的人“求道”的方式、方法的不同,二是不同的人做事的方式、方法的不同。可将第一段的名言作为立意基础,也可将第二段的现象、事例作为立意基础,也可综合两段材料的内容,选择立意的角度。 从“求道”的角度立意:“道”在近处,求道不宜舍近求远:“道”虽在近处,但亦不妨从远方求得:有些“道”需在近处求得,有些道则需从远方求得:求“道”从身边(小事、平凡事、小善)做起:远方虽有道,身边也有道(不要忽略身边的道)。从“做事”的角度立意:做事应往易处去做:做事应向难处努力;不同的事做起来方式不同,有些事需向易处去做,有些事则应向难处努力。‎ 第二节 论之有序: 论证的思维 一、意义论证 写作导引 材料中的“标识”在审读时可以看作是优点,或缺点。被优点或缺点“大众瞻仰”是结果,原因是“爬高了”,可以正反两面来立意。从正面立意:“爬高了”喻指那些名人,或地位高的人,他们在高处、在亮处,应利用“爬高了”来彰显其优点,光大向上的、善意的行为和价值观,即给民众起示范、表率、榜样作用。也可以反面来立意:“爬高了”会把“缺点”露出来,应该为人低调,夹起尾巴做人,应该把“缺点”消除或去掉。‎ 二、条件论证 写作导引 这是一道关系式的作文题,文题中的“走得快与走得远”辩证关系其实是“个人与团队”的矛盾统一关系。个人要完成目标,没有限制和约束,可以凭借一己之力之智在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快速前行。但个体应对困境的智与力也有限,只有将个体融入集体,在拥有共同的“‎ 利益”和“目标”的前提下,克服彼此的约束与牵制,彼此尊重与宽容,取长补短,互相合作,才能发挥出更大的效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获得共赢,走得更远。可以立意为:从我到我们;集思广益,才能由一生十;合作铸就共赢;我们一起向前走等。‎ 三、临界论证 写作导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与“学会变通”单独来审视都没有错,但这两句话放在一起必须要有一个尺度,即要寻求到一个临界点。孔子说“从心所欲不逾矩”,变通的前提是按“规矩”来为人处事。那么什么是大家能达成共识的标准呢,立意的原则是,变通的前提是遵循法则、自然规律、公序良俗,这是“规矩”,然后因事因时而变通。‎ 四、对比论证 写作导引 人需要“窗子”,说的是开阔的视野对个人发展非常重要;而需要“镜子”,指每个人都要审视自己,勇于自我完善。如果从“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切入题意,可写知识视野、心灵视野、国际视野、文化视野;可以写超越自我、走出个人狭小的天地;可以描写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景、物、情、理给人带来境界上的提升或心灵的顿悟;也可直接论述自己对“视野”的看法。如果从“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入题,可由己及彼地洞察人生百态,借“镜子”探讨人性的弱点:爱听表扬话,听不进逆耳忠言;追求形式而忽略了实质等。‎ 五、思辨论证 写作导引 此材料作文题存在一组对立统一关系:救人与求利。这组关系看似矛盾对立,其实存在统一性。当你本着救人的目的,一切为病人着想时,你的服务对象病人就会报以回馈,你就能得到丰厚的利润,两者之间在付出与回报间得到了统一。论点:救人,就是救自己。或:救人与求利不矛盾。‎ 六、质疑论证 写作导引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是苏轼在实地考查了石钟山后得出的结论。但世界之大,如果事事都“目见耳闻”,既不可能穷尽也没有精力和时间;再则,目见耳闻的事或物也未必是正确的。据此分析,对苏轼的这一提法提出质疑,再提出自己的观点。‎ 七、多种思维论证 写作导引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达作者的倾向性:赞赏自然规律,反对或否定人类的反规律行为和生活方式,可以立论为:顺天者昌;渔网“网”住了谁。涉及的写作范围可以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可以延展开去,对当下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反思,可以立论为:不做“病梅”的帮凶;顺应天性;放开束缚等。‎ 第三节 证之有据: 论据的选用 ‎ 一、论据的选择 写作导引 这则比喻性材料蕴含的哲理是:人之本性有恶有善,人需要反思并警醒自己不作恶,改正错,也依赖善意的帮助和人性的温暖来面对人生,可以概括为四个字:抑恶扬善。抑恶的论据,适合选择人类在社会活动中的“自大”,自认为能主宰一切,必定能“人定胜天”;扬善的论据比较多,近年“感动中国”的事例都可以备选。‎ 二、论据的表述 写作导引 ‎《廉颇蔺相如列传》作为一篇经典作品,其中的人物故事可以用作许多观点的论据,比如论证“合作能多赢”这一论点,在叙述廉蔺将相刎颈之交的故事时,应该把重点放在“多赢”这一结果上,即对于对方的发展有意义,对于国家的利益有保障,对于其他人有榜样作用等,指向“合作”的意义。‎ 三、说理的方法 写作导引 ‎“人性无善恶,但人性是向善的。”这一论点可以如此解读:人有作为动物性的本性,人性无善恶之别。但“人性向善”获得每个社会意义人的共识。可以用正反对比来论证,也可以从反面假设来论证,或由果溯因来论证。 ‎ 第四节 开头与结尾:结构的完整 写作导引 ‎“精神上的决斗”对手可能有形,可能无形,有自己跟他人,自己跟自己,更多的是自己对自己,没有刀光剑影,没有硝烟弥漫,使用的当然都是隐形武器,比如操守,比如胸怀,比如学养,比如智慧,比如意志,比如毅力。一来二去,也便见出了高低。每一件武器,都可以作一个分论点来论证,可写的角度很多。如果要照应文题中的开头,需提及这种无形、永远存在的“精神上”的决斗方式,可以照应,可以倡议,可以引文作结,因文而异。‎ 结尾示例:这种精神上的决斗,从来就拒绝热闹。它像地火似的,燃烧着,一个优质的生命就在燃烧中锻造得更加坚韧。“他凭借心灵力量,能随意叫火箭落到指定的地方。”托马斯·品钦的话恰为一个从精神的决斗场上胜利归来的决斗士作了解说词、话外音。‎ 第五节 素材运用:一树梅花万首诗 写作导引 ‎ 写一个片断其实是要求选用典型论据来阐述文题隐含的观点。文题解读:一字之差,意义不同。“何必”是自满,“何况”是自谦,是期望“欲穷千里目”。选用你储备的关于期望“更上一层楼”的论据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