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光学原子物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光学原子物理

光学、原子物理 ‎1.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凡路边施工处总挂着红色的电灯,这除了红色光容易引起人的视觉注意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一原因是红色光 (A )‎ A.比其它色光更容易发生衍射 B.比其它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大 C.比其它可见光更容易发生干涉 D.比其它可见光更容易发生光电效应 ‎2. 一个原子核先后放射出一个α 粒子,一个β粒子和γ粒子后,衰变成一个新核,这个新核比原来的核,减少 (B )‎ A. 2个中子和2个质子 B. 3个中子和1个质子 ‎ C. 3个中子和2个质子 D. 4个中子和1个质子 ‎3. 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C    ]‎ ‎ 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 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a)和镭(Ra)‎ ‎ C.麦克斯韦提出了光的电磁说 ‎ D.爱因斯坦首先发现了光电效应现象 ‎4.用一束光照射一光电管,能产生光电效应,欲使光电子从阴极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增大,可采用的办法是---------------------------------------------------[  D  ]‎ A.改用频率低的光照射 B.增大光的强度 C.增大光电管上加速电压 D.改用频率高的光照射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A.Ra衰变为Rn要经过1次α衰变和1次β衰变。‎ B.U衰变为Pa要经过1次α衰变和1次β衰变。‎ C.Th衰变为Pb要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D. U衰变为Rn要经过4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6. 红光在真空中的频率为f,波长为λ,当它进入折射率为n的媒质中后----( A ). ‎ A.频率不变,波长变为λ/n B.波长不变,频率变为f/n C.频率不变,波长变为nλ ‎ D.波长不变,频率变为nf ‎8.一单色光在某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1.5×‎108m/s,它在介质中的波长为3×10‎-7m,这种单色光的频率为__5____×1014Hz,在真空中的波长为___6____×10‎-7m,这种光子的能量为__3.3__×10-19J.(保留二位有效数字,普朗克恒量为6.63×10-34 Js) ‎ ‎14.图为查德威克实验示意图,由于天然放射性元素针(Po)放出的α射线轰击铍时会产生粒子流A,用粒子流A轰击石蜡时会打出粒子流B,经研究知道:.A为,B为。 14. 【解答】中子,质子(4分 ‎9. (10分). ‎ 伦琴射线管阳极与阴极间所加电压为,巳知普朗克恒量为6.63×10-34 J·s求:‎ ‎⑴电子到达阳极时获得动能是多少?‎ ‎⑵伦琴射线管所发出的x射线的最短波长是多少?‎ ‎⑴(5分)在伦琴射线管中,电子在电场的加速作用下由阴极向阳极加速运动,电子到达阳极时获得动能=1.60×10-19×3.00×104 J=4.80×10-15 J ‎⑵(5分)电子撞击阳极发出x射线,当电子动能全部变为光子能量时x射线的波长最短。‎ 因此 ‎10、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 ACD )‎ A 原子的中心有个核叫做原子核 B 原子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 C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内 D 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绕着核旋转 ‎11、设某放射性元素a的原子核数为N,半衰期为T,另一种放射性元素b的原子核数为8N,半衰期为T/2,它们经历相同的时间衰变后,a和b两元素的原子核数相同,则这段时间t= 3T ‎ ‎12、(5分)人类对光的本性认识的过程中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如图所示的四个示意图所表示的实验不能说明光具有波动性的是:     (  C )‎ ‎13. 以下几个说法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BD ]‎ A. 托马斯·杨利用双缝干涉实验有力地说明光是一种波动;‎ B. 麦克斯韦提出光是一种电磁波;‎ C. 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光子说否定了光是一种波动,光具有粒子性;‎ A. 机械波与光波都具有干涉、衍射现象。‎ ‎14. 一个原子核经过3次α衰变,6次β衰变,它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B ]‎ A. 减少了6,减少了6; B. 减少了0,减少了12;‎ C. 减少了2,增加了10; D. 增加了6,减少了6。‎ ‎15. 某激光束波长为0.7微米,则该光束每个光子具有的能量是2.84×10-19焦耳;若加在激光管两端的电压为5000伏,通过管中的电流为20毫安,该激光管的效率为0.1%,则该激光管每秒内射出的光子数为3.52×1017。(h=6.63×10-34Js,c=3×‎108m/s)‎ ‎16.从云室中拍摄的照片(如图所示)上发现(硼核)在俘获一个质子后,生成的新核的轨迹是三条完全相同的径迹。这表明硼核在人工转变后生成个相同的新核。生成的是。写出核反应方程 ‎(答案:)‎ ‎17、下列是关于物理学史的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CD )‎ A.玛丽·居里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B.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 C.查德威克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 D.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18.原子核发生一次α衰变后,其质子数 减少2个,中子数 减少2个 ,发生一次β衰变后,其原子核的质子数 增加1个 ,中子数 减少1个 ,其实质是一个中子释放出一个电子变成质子。‎ ‎19.关于光的本性,早期有牛顿的 微粒; 说和惠更斯的 波动; 说,后来,又有麦克斯韦的 电磁; 说,上世纪初,为解释光电效应现象, 爱因斯坦提出了 光子 说。‎ ‎20.为了强调物理学对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并纪念爱因斯坦,2004年联合国第58次大会把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爱因斯坦在100年前发表了5篇重要论文,内容涉及狭义相对论、量子论和统计物理学,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某人学了有关的知识后,有如下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BD )‎ A、光的波粒二象性彻底推翻了光的电磁说 B、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C、在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入射光强度增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之增大 D、质能方程表明: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它的质量有简单的正比关系 ‎21.2005年被联合国定为“世界物理年”,以表彰爱因斯坦对科学的贡献。爱因斯坦对物理 学的贡献有: ( CD )‎ ‎(A)建立“原子核式模型” (B)发现 “X射线”‎ ‎(C)提出“光子说” (D)创立 “相对论”‎ ‎23.卢瑟福通过实验首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 ‎(A)通过此实验发现了质子.‎ ‎(B)实验中利用了放射源放出的γ射线.‎ ‎(C)实验中利用了放射源放出的α射线.‎ ‎(D)原子核在人工转变过程中,电荷数可能不守恒.‎ ‎24、下面有关物理史实及物理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完全能解释α粒子散射现象;‎ B.麦克斯韦用实验的方法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预言光是电磁波;‎ C.双缝干涉图样的中央明纹又宽又亮;‎ ‎25、图中R是一种放射性物质,它能放出α、β、γ 三种射线,虚线框内是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LL'是纸板,MM'是荧光屏,实验时发现在荧光屏上只有O、P两点处有亮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A.电场方向竖直向下,到O点的是γ射线 B.电场方向竖直向上,到O点的是γ射线 C.电场方向竖直向上,到P点的是β射线 D.电场方向竖直向下,到P点的是α射线 ‎26、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ACD )‎ A 原子的中心有个核叫做原子核 B 原子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 C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内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 A.Ra衰变为Rn要经过1次α衰变和1次β衰变。‎ B.U衰变为Pa要经过1次α衰变和1次β衰变。‎ C.Th衰变为Pb要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D. U衰变为Rn要经过4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30.(1997年高考全国卷)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幕上观察到了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双缝中的一缝前放一红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红光),另一缝前放一绿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绿光),这时(C)‎ A.只有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其它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 B.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其它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依然存在 C.任何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光亮 D.屏上无任何光亮 ‎31.(2001年全国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市场上有种灯具俗称“冷光灯”,用它照射物品时能使被照物品处产生的的热效应大大降低,从而广泛地应用于博物馆、商店等处。这种灯降低热效应的原因之一是在灯泡后面放置的反光镜玻璃表面上镀一层薄膜(例如氟化镁),这种膜能消除不镀膜时玻璃表面反射回来的热效应最显著的红外线。以λ表示此红外线的波长,则所镀薄膜的厚度最小应为( B )‎ A.λ B.λ C.λ D.λ ‎32.(2000年高考全国卷)图中为X射线管的结构示意图,E为灯丝电源。要使射线管发出X射线,须在K、A两电极间加上几万伏的直流高压,则(D )‎ A.高压电源正极应接在P点,X射线从K极发出 B.高压电源正极应接在P点,X射线从A极发出 C.高压电源正极应接在Q点,X射线从K极发出 D.高压电源正极应接在Q 点,X射线从A极发出 ‎34.用绿光照射一光电管,能产生光电效应。欲使光电子从阴极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增大,则应(D )‎ A.改用红光照射 B.增大绿光的强度 C.增大光电管上的加速电压 D.改用紫光照射 ‎35.从点光源L发出的白光,经过透镜后成一平行光束,垂直照射到档光板P上,板上开有两条靠得很近的平行狭缝S1、S2如图所示,在屏Q上可看到干涉条纹,图中O点是屏Q上与两狭缝等距离的一点,则(C)‎ A.干涉条纹是黑白的,O是亮点 B.干涉条纹是黑白的,O是暗点 C.干涉条纹是彩色的,O是亮点 D.干涉条纹是彩色的,O是暗点 ‎36.图46-5所示的是一竖立的肥皂液薄膜的横截面,关于竖立的肥皂薄膜上产生光的干涉现象,看下列陈述,其中哪一些是正确的(C)‎ ‎⑴干涉条纹产生是由于光线在薄膜前后两表面反射,形成的两列光波的叠加 ‎⑵干涉条纹的暗线是由于上述两列反射波的波谷与波谷叠加造成的 ‎⑶用绿光照射薄膜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比黄色光照射时小 ‎⑷薄膜上的干涉条纹基本上是竖直的 ‎ ‎ A.只有⑴和⑵ B.只有⑶和⑷ C.只有⑴和⑶ D.只有⑵和⑷‎ ‎38.如图所示是用干涉法检查某块厚玻璃板的上表面是否平整的装置,所用单色光是用普通光源加滤光片产生的。检查中所观察到的干涉条纹是由下列哪两个表面反向的光叠加而成的(C )‎ A.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 ‎ B.a的上表面、b的上表面 ‎ C.a的下表面、b的上表面 ‎ D.a的下表面、b的下表面 ‎39.现代光学装置中的透镜,棱镜的表面常涂上一层薄膜(一般用氟化镁),当薄膜的厚度是入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1/4时,可以大大减少入射光的反射损失,从而增强透射光的强度,这种作用是应用了光的(C )‎ A.色散现象 B.全反射现象 ‎ C.干涉现象 D.衍射现象 ‎40.(2000年春季高考北京、安徽卷)某金属在单色光的照射下发射出光电子,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BD )‎ A.随照射光的强度增大而增大 B.随照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 C.随照射光的波长增大而增大 D.与照射光的照射时间无关 ‎41.(1999年高考上海卷)某单色光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则下述措施中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是(C )‎ A.延长光照时间 B.增大光的强度 C.换用波长较短的光照射 D.换用频率较低的光照射 ‎43.(1995年高考全国卷)在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原来不带电的一块锌板与灵敏验电器相连。用弧光灯照射锌板时,‎ 验电器的指针就张开一个角度,如图所示。这时(B )‎ A.锌板带正电,指针带负电 B.锌板带正电,指针带正电 C.锌板带负电,指针带正电 D.锌板带负电,指针带负电 ‎46.关于光电效应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C )‎ A.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着入射光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B.只要入射光的强度足够大或照射的时间足够长,就一定能产生光电效应 C.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低于这个频率的光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A. 在光电效应中,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无关 ‎47.(1998年高考上海卷)下列实验中,能证实光具有粒子性的是(A )‎ A.光电效应实验 B.光的双缝干涉实验 C.光的圆孔衍射实验 D.α粒子散射实验 ‎48.在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中,把某种金属板连在验电器上,第一次,用弧光灯直接照射金属板,验电器的指针就张开一个角度。第二次,在弧光灯和金属板之间,插入一块普通的玻璃板,再用弧光灯照射,验电器指针不张开。由此可以判定,使金属板产生光电效应的是弧光中的(B )‎ A.可见光成份 B.紫外光成份 ‎ C.红外光成份 D.无线电波成份 ‎49.下列陈述中哪一些是正确的( )‎ ‎⑴在相同条件下,用紫光照射双缝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比用红光时大;‎ ‎⑵衍射现象的研究表明“光沿直线传播”只是一种近似规律;‎ ‎⑶产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只与金属的逸出功有关;‎ ‎⑷光电效应实验表明,入射光波的振幅越大,所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就越大。‎ 其中正确的是( D)‎ A.只有⑴和⑵ B.只有⑶和⑷‎ C.只有⑴和⑷ D.只有⑵和⑶‎ ‎50.(2000年高考上海卷)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A.在真空中红光波长比紫光波长短 B.红光光子能量比紫光光子能量小 C.红光和紫光相遇时能产生干涉现象 D.红光照射某金属时有电子向外发射,紫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也有电子向外发射 ‎51.(2001年高考全国卷)在X射线管中,由阴极发射的电子被加速后打到阳极,会产生包括X光在内的各种能量的光子,其中光子能量的最大值等于电子的动能。已知阳极与阴极之间的电势差U、普朗克常数h、电子电量e和光速c,则可知该X射线管发出的X光的(D )‎ A.最短波长为 B.最长波长为h C.最小频率为 D.最大频率为 ‎54.(2000年高考上海卷)关于a、b、g三种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 A.a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B.b射线是原子核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 C.g射线一般伴随着a或b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D.b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弱 ‎55.(1998年高考全国卷)天然放射性元素Th(钍)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之后,变成Pb (铅),下列论断中正确的是(BD )‎ A.铅核比钍核少24个中子 B.铅核比钍核少8个质子 C.衰变过程中共有4次α衰变和8次β衰变 D.衰变过程中共有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56.(1991年高考上海卷)氡222衰变为钋218的半衰期为3.8天,‎20克氡222经7.6天后还剩下(B )‎ A.‎10克 B.‎5克 C.‎2.5克 D.1.25‎ ‎57.2001年高考全国卷)在下列四个方程中,x1、x2、x3和x4各代表某种粒子。 ‎ ‎①U+n→Sr+Xe+3 x1②H+ x2→He+n ‎ ‎③U→Th+x3④Mg+He→Al+x4‎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C )‎ A.x1是中子 B.x2是质子 C.x3是α粒子 D.x4是氘核 ‎59.(1986年高考全国卷)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的根据是,在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发现,α粒子(B )‎ A. 全部穿过或发生很小偏转 ‎ B. 绝大多数穿过,只有少数发生很大偏转,甚至极少数被弹回 C. 绝大多数发生很大的偏转,甚至被弹回,只有少数穿过 ‎ D.全都发生很大的偏转 ‎60.太阳辐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D )‎ A.化学反应 B.放性衰变 C.裂变反应 D.热核反应 ‎62.用下述方法可以减缓放射性元素的衰变(D )‎ A.把该元素放置在低温处 ‎ B.把该元素密封在很厚的铅盒子里 C.把该元素同其他稳定元素结合成化合物 ‎ D.上述各种方法无法减缓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63.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BD )‎ A.用α射线轰击铍(Be),铍核转变为C,并放出一种贯穿能力很强的γ射线 B.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它的贯穿能力很大 ‎ C.利用γ射线的电离作用,可析查金属内部有无砂眼或裂纹(γ射线探伤)‎ D.当γ光子能量足够大时,用γ射线轰击氘核能使氘核分解为H和n ‎64.U经3次α衰变和2次β衰变,最后得到的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为(B )‎ A.92 B.‎88 C.138 D.226‎ ‎65.衰变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经过8次α衰变、6次β衰变 ‎ B.中子数少了22个 ‎ C.质子数少了16个 ‎ D.有6个中子变为质子 ‎66.(1988年高考上海卷)图为查德威克实验示意图,由天然放射性元素钋(Po)放出的A 射线轰击铍时会产生粒子流A,用粒子流A轰击石蜡时会打出粒子流B,经研究知道(A )‎ A.A为中子,B为质子 ‎ B.A为质子,B为中子 ‎ C.A为γ射线,B为中子 ‎ D.A为中子,B为γ射线 ‎69.设某种放射性同位素A的半衰期为T,另一种放射性同位素B的半衰期为T/2,在初始时刻,A的原子核数目为N0,B的原子核数目为4N0,则(B )‎ A.经过时间T,A、B的原子核数目都等于N0/2 ‎ B.经过时间2T,A、B的原子核数目都等于N0/4 ‎ C.经过时间3T,A、B的原子核数目都等于N0/8 ‎ D.经过时间4T,A、B的原子核数目都等于N0/16‎ ‎70.(2001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光子的能量为hv,动量为hν/c。如果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发生γ衰变时只发出一个光子,则衰变后的原子核(C )‎ A.仍然静止 ‎ B.沿着与光子运动方向相同的方向运动 C.沿着与光子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 D.可能向任何方向运动 ‎71.(1987年高考全国卷)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油膜上会出现彩色的花纹,这是两列相干波发生干涉的结果,这两列相干光波是太阳光分别经而形成的。用平行的单色光垂直照射不透明的小圆板,在圆板后面的屏上发现圆板阴影中心处有一个亮斑,这是光的 油膜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反射;光的衍射 现象。‎ ‎75.两个放射性元素的榈A和B,当A有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时,B恰好有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可知A和B的半衰期之比tA∶tB=3∶2。‎ ‎77.一个锂核(Li)受到一个质子的轰击,变成两个α粒子,这一过程的核反应方程是。已知一个氢原子的质量是1.6737×10-27千克,一个锂原子的质量是11.6505×10-27千克,一个氦原子的质量是6.6466×10-27。上述核反应所释放的能量等于2.78×10-12焦。(最后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 ‎78.(1992年全国高考卷第21小题)已知铯的极限频率为4.545×1014赫,钠的为6.000×1014赫,银的为1.153×1015赫,铂的为1.529×1015赫。当用波长为0.375微米的光照射它们时,可发生光电效应的是_______。(铯和钠)‎ ‎83.用红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观察到干涉条纹,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用紫光做实验,则干涉条纹间距将变 小 。如果改用白光做实验,在屏上将出现 彩色 条纹。‎ ‎91. 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 A.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紫光的干涉条纹间距比红光的大.‎ B. 红光和紫光相遇时能产生干涉现象.‎ C. 光电效应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D. 光的波长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大.‎ ‎92.对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 B.理想气体在等温变化时,内能不改变,因而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 C.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运动的反映,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9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C ) ‎ A. 氡的半衰期有3.8天,若有4个氡原子核,经7.6天后就一个原子核也没有了.‎ B. 许多元素能自发地放出射线,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原子核是有复杂结构的.‎ C. 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 D. 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94.为了增强透射光的强度,照相机的镜头一般都涂上增透膜,这种镀膜技术的物理学依据是 ( C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具有粒子性 ‎ C.光能发生干涉 D.光能发生衍射 ‎9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 ) ‎ A. 重核裂变时应该吸收大量的能量.‎ B. 许多元素能自发地放出射线,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原子核是有复杂结构的.‎ C. 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 D. 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96.下列可以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一组数据是………………………( D )‎ A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      B、水的摩尔质量和水的体积 C、水分子的体积和水分子的质量    D、水分子的质量和水的摩尔质量 ‎97.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该学说包括的内容有( A B C )‎ A.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 B.原子的全部正电荷集中在原子核内 C.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 D.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的组成的 ‎2.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D )‎ A.在真空中红光波长比绿光波长短 B.红光光子能量比绿光光子能量小 C.红光和绿光相遇时能产生干涉现象 ‎98.用某种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现将该单色光的光强减弱,则[ AC ]‎ A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 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 C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减少 D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 ‎99..利用双缝装置观察色光的干涉现象时,用同一双缝且保持双缝到屏距离不变的情况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BD ]‎ A.红光产生的条纹间距比紫光产生的条纹间距小 B.不同色光在屏上产生的条纹都应是明暗相间的 C.对于不同波长色光,位于中央的条纹可能是明条纹,也可能是暗条纹 D.对于同一干涉图样,明条纹之间的间距和暗条纹之间的间距相等 ‎100.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 C ]‎ ‎ 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 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a)和镭(Ra)‎ ‎ C.麦克斯韦提出了光的电磁说 D.爱因斯坦首先发现了光电效应现象 ‎101.将下列实验事实与产生原因对应起来.‎ 事实:A. 水与酒精混合体积变小. B. 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 原因:a. 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b. 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c. 分子间存在着空隙. 它们的对应关系分别是 A-c;B-b(在横线上填上实验事实与产生原因前的符号).‎ ‎103.用不同频率的紫外线分别照射钨和锌的表面而产生光电效应,可得到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K随入射光频率v变化的EK—v图,已知钨的逸出功是3.28eV,锌的逸出功是3.34 eV,若将两者的图线画在同一个EK—v坐标中,用实线表示钨,虚线表示锌,则正确反映这一过程的是如右图所示的……………(  A  )‎ ‎104.‎2004年6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的决议. 选中2005年为世界物理年的原因是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的五篇论文至今正好是100年. 你知道这五篇论文是关于什么内容的吗?你只要写出一个:光量子,布朗运动,狭义相对论等 .‎ ‎105.某同学使用激光器作光源,在不透光的挡板上开一条缝宽为‎0.05mm的窄缝,进行光的衍射实验,如图甲所示.则他在光屏上看到的条纹是下面乙图中的哪个? ( D)‎ 激光器 光屏 挡板 甲 A B C D 乙 ‎106. 当红巨星发生超新星爆炸后,如果星体的收缩无法停止,其密度会__________,内部引 力会__________,最后形成黑洞。越来越大、越来越强 ‎107. 阳光下竖直放置的肥皂膜上会呈现出彩色条纹,它是光的干涉现象,那么下列图中的哪个图与你观察到竖直放置的肥皂膜的干涉图样是一致的? ( B ) ‎ A B C D ‎(氮气)‎ α 放射源 银箔 荧光屏 显微镜 ‎108. 1919年卢瑟福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由此发现。‎ 图中银箔的作用是 ‎,显微镜观察到的荧光是 打到荧光屏上而发出的。完成该实验的下列核反应方程:+→+。‎ 质子;刚好能阻挡α粒子打到荧光屏,不阻挡其他的粒子穿过;质子;‎ ‎109. 完成下述核衰变方程:U →Th+________,衰变后生成的新核与原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_______个。He,2‎ ‎110. 在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中,当α粒子最接近金核时 ( AB )‎ ‎(A)α粒子的动能最小(B)α粒子受到的库仑力最大 ‎(C)α粒子的电势能最小(D)α粒子与金核间的万有引力最小 ‎111. (5分)查德威克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发现了_______,图中由天然放射性元素钋放出的a射线轰击铍时产生粒子流A,用粒子流A轰击石蜡时,会打出粒子流B,则A为________,B为__________。中子(2分),中子(1分),质子(2分)‎ ‎112. 以下几个核反应方程式中,X代表α粒子的是( C )‎ A. B.‎ C. D.‎ G a b ‎113. 如图所示是利用光电管产生光电流的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 A.K为光电管的阳极 B.通过灵敏电流计G的电流方向从a到b C.若用黄光照射能产生光电流,则用红光照射也能产生光电流 D.若用黄光照射能产生光电流,则用紫光照射也能产生光电流 ‎114. 用中子轰击铝,产生钠和;钠具有放射性,它衰变后变成镁和。则这里的和分别是 ( D )‎ A.质子和粒子B.电子和粒子 C.粒子和中子 D.粒子和电子 ‎11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电磁波既可以是横波,也可以是纵波 B.电磁波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0×‎108m/s C.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D.光电效应现象能说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116. 下列各种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事实的是 ‎ [ AC ]‎ ‎(A)托马斯·杨通过对光的干涉的研究证实了光具有波动性.‎ ‎(B)普朗克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C)赫兹首先通过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 ‎(D)光电效应现象是爱因斯坦首先发现的.‎ ‎118. 下列物理学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 AC    )‎ A.麦克斯韦从理论研究中发现真空中电磁波的速度跟真空中的光速相等;‎ B.卢瑟福在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 C.查德威克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 D.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120.下列事实中,表明光具有波动性的是:(  BCD       )‎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衍射; (D)光的色散。‎ ‎121.能证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实验分别是 (  AB   )‎ A.光的干涉现象和光电效应 ‎ B.光的衍射现象和光电效应 ‎ C.光的反射和色散现象 ‎ D.光的反射现象和小孔成像 ‎122.用某种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现将该单色光的光强减弱,则( A、C )‎ A.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 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少 C.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减少 D.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 ‎123.下列物理学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 AC )‎ A.麦克斯韦从理论研究中发现真空中电磁波的速度跟真空中的光速相等;‎ B.卢瑟福在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 C.查德威克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 D.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