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小阅读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小阅读含答案

高考语文小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 代 家 训 家训,是中国古代的家长出于督促家庭成员尤其子孙修其身、齐其家的美好理想,而对其言行提出的种种规范、劝谕或警戒。‎ 宋代家训的数量远超前代,根据纂述者的身份,分为帝王家训、宗室家训、士大夫家训和百姓家训,其中士大夫家训最多,如范仲淹《义庄规矩》、包拯《家训》、陆游《放翁家训》等。宋代家训继承了传统家训的散文、诗歌、条规等体裁,又创造性地将散文与诗歌融于一体,先以散文叙事,后以诗歌阐发。宋代家训体裁上的另一大发展是辑录体家训的大量出现。辑录体家训就是将宋及宋前历代训家教子的成文文献或相关的家庭规范汇集起来,以历史上的人、事为榜样和范例教育子弟。‎ 宋代家训的繁荣,与宋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关系密切。宋代由门阀政治时期转入官僚政治时代,婚姻不重阀阅,选官以科举为主,土地买卖自由。在这样的社会中,贫富无定势甚至贫富易位的现象屡见不鲜。家族如何在竞争中取胜,如何维护家族利益长期不衰,是每个家庭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一些家族特别是士大夫家族积极纂述家训,以期通过对家庭成员的道德教化、行为规范等令其修身、齐家,从而维持家族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宋人提倡家庭治生,强调辩证节俭和量入为出的基本原则。这些治生内容出现在家训中与宋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有密切关系,也体现了家族维持正常运作的总体考虑和支持科举的良苦用心。宋人把俭朴当做应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认为节俭是人最高尚的行为,但节俭又不是吝啬,要量力而行,“丰俭随其财力,则不谓之费”;对公益事业,则要尽力而为,不要吝惜财产,“不可谓舍财不见获福而不为”。这些治生内容得到了后代家训的继承和补充。‎ 重视教育是宋代家训的内核。宋人注重道德教育,在家训中贯穿儒家思想以规范家庭成员的言行,并在强调修身与齐家之后,倡导治国与平天下的追求。宋人还在家训中突出参加科举考试以入仕的教育及其他知识教育,以提高子孙的素质,其中教育贵早、宽严相济等教育原则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对子孙教育重视与否,关乎家族能否兴旺发达。宋代鄱阳大族洪氏,从农、商并重发家开始,到富而重教培养出子孙考中进士,走出了一条由山村农户向士绅人家转变的道路。但此后族中晚辈皆荒废学业,骄奢淫逸,家中再无一人进入士绅阶层,家道走向衰落。‎ 家训的纂述,是为家族的长久兴旺,所以一般不会违反朝廷的法律。有的宋代家训及后续规矩还曾得到朝廷的许可或支持,而朝廷也会给家族政治、经济上的支持和法律上的保护,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治国与平天下离不开家庭的修整、稳定和繁荣。当对家庭子孙等成员言行的规范、劝谕或警戒不能奏效时,家长便采取肉体惩罚、经济惩罚、精神惩罚等惩罚方式,但宋代家训中很少有对某类过错者要严惩至处死的规定,一些惩罚常采取告官但又不至于处死的方式来实现。家训与法律有相互依赖之处,但家训侧重家庭的发展,法律则更关注社会的长治久安。‎ ‎1.下列关于“宋代家训”特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宋代家训的数量远超前代,在体裁上也有自己的创新。‎ B.宋代家训提倡家庭经营生计,并补充了一些基本原则。‎ C.宋代家训重视道德教育,也重视参加科举考试教育等。‎ D.宋代家训与法律有互相依赖之处,但其目的各有侧重。‎ ‎【答案解析】B 解析:“补充”属曲解原意。材料中的“强调”指对已有的东西特别着重,对照第四段末句。‎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辑录体家训以历史上的人、事为榜样和范例教育子弟,这样的方式决定了这种家训的纂述者以士大夫居多。‎ B.在贫富无定势的宋代社会,士大夫家族积极纂述家训是一种督促家庭成员修身齐家从而维持家族优势地位的手段。‎ C.宋代以后的家训在治生内容方面,也强调节俭但不吝啬、对公益事业要尽力而为不要吝惜财产的基本原则。‎ D.宋代家训不仅强调家庭成员要修身齐家,还倡导追求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这表明宋代家训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答案解析】A 解析:“这决定……”的说法属无中生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大量出现的辑录体家训丰富了宋代家训的体裁,它不仅能帮助家族在竞争中获胜,还能维护家族利益使其长期不衰。‎ B.宋人视俭朴为应该代代相传的传统,这表明宋代百姓家训在治生方面的基本原则要严格于士大夫家训中的相应原则。‎ C.宋代鄱阳大族洪氏忽视教育子孙,使族中晚辈无人进入士绅阶层,家道走向衰落,洪氏也由士绅人家变回山村农户。‎ D.宋代家训借助官方势力惩罚犯有某类过错者的方式,体现出家训与法律在追求“治国平天下”理想方面关系密切。‎ ‎【答案解析】D 解析:A项“不仅……还……”的说法属强加关联和言过其实。B项说法属推断错误。C项“变回”的说法超出文意,属无中生有。D项,要注意原文中“并在强调修身与齐家之后,倡导治国与平天下的追求”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治国平天下离不开家庭的修整、稳定和繁荣”的说法。‎ 二、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腾笼换鸟”是几年前我国一些沿海地区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战略提出的区域经济战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经济形势变化,这一战略没有来得及全面实施。有人质疑“腾笼换鸟”脱离我国的优势,迟滞地区经济发展。近年来,有关议论并未停止。‎ 对于“腾笼换鸟”的不同看法,实质上是对于是按照既有模式追求较高经济增长速度还是让经济转入新的增长轨道而宁可牺牲一部分增长速度的不同看法,也就是对于如何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关系的不同看法。一般地讲要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关键是怎么兼顾、怎么把握好时机。经济学界最近兴起的关于刘易斯拐点的讨论,有助于厘清对于“腾笼换鸟”的不同看法。‎ 刘易斯拐点是发展经济学的一个著名命题,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瑟·刘易斯提出。该理论认为,在二元经济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随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将走向枯竭,出现一个从劳动力过剩转向劳动力短缺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就是刘易斯拐点。当然,所谓的劳动力短缺并不是绝对短缺,而是相对短缺,表现为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不涨工资就招不到合适的员工。这个工资成本明显上升的时点就是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的存在,在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工业化的过程中都得到过验证。不过,对于人口众多的我国来说是否已经到了刘易斯拐点尚有争议,因为我国还有约1亿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劳动力并不缺乏。如果尚未到达刘易斯拐点,则仍然可以而且应该继续发挥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发展相关产业,“腾笼换鸟”似可缓行;如果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腾笼换鸟”则势在必行。‎ 这里的关键在于怎样理解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并非意味着劳动力绝对短缺,而是表现为工资大幅度上涨。虽然我国仍有约1亿农村富余劳动力,但随着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如果非农产业不大幅度提高工资水平,农民就不愿背井离乡进城务工。而一旦工资大幅度上涨,显然就是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从近年来一些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民工荒”和“涨薪潮”等现象看,应该说刘易斯拐点在我国已经到来。与南亚、东南亚一些国家相比,我国普通打工者的工资水平已经不再具有优势,甚至高于这些地区的许多国家。‎ 在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我国不再具有劳动力、资源、环境等比较优势的背景下,实施“腾笼换鸟”,把传统制造业从成本不断提高的产业基地转移出去,再把对成本不太敏感的先进产业引进来,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是一种必然选择。这虽然在短期内有可能使某些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财政税收等受到影响,但对长远发展是有利的。因为如果现在不主动转型,未来被动改变将会带来更大的震荡。‎ ‎1.下列关于“腾笼换鸟”和“刘易斯拐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腾笼换鸟”是几年前我国一些沿海地区提出的区域经济战略,这一战略没有来得及全面实施是因为“腾笼换鸟”脱离我国的优势,迟滞地区经济发展。‎ B.“腾笼换鸟”就是把传统制造业从成本不断提高的产业基地转移出去,再把对成本不太敏感的先进产业引进来,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 C.“刘易斯拐点”是在二元经济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枯竭,出现的一个从劳动力过剩转向相对短缺的转折点。‎ D.“刘易斯拐点”是在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不涨工资就招不到合适的员工的情况下,出现的非农产业工资成本明显上升的时点。‎ ‎【答案和解析】答案:A 解析:强加因果。‎ ‎2.作者认为“在我国,实施滕笼换鸟势在必行”,下列不属于这一说法的依据的一项是(3分)‎ A.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经济形势变化下,我国一些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转变经济发展大战略的需要。‎ B.近年来,虽然我国仍有约1亿农村富余劳动力,但随着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一些沿海地区和内地出现了农民工短缺的现象。‎ C.随着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近年来一些沿海地区和内地出现了只有非农产业工资水平大幅提高,农民才愿意进城务工的现象。‎ D.与南亚、东南亚一些国家相比,我国普通打工者的工资水平已经不再具有优势,甚至高于这些地区的许多国家。我国不再具有劳动力、资源、环境等竞争优势。‎ ‎【答案和解析】答案:A 解析:并非势在必行的依据。‎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是否实施“腾笼换鸟”取决于刘易斯拐点的是否到来,若未到刘易斯拐点,则应继续发挥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发展相关产业,“腾笼换鸟”必须缓行。‎ B.作为发展经济学的一个著名命题,“刘易斯拐点”在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工业化的过程中曾得到过验证。‎ C.实施“腾笼换鸟”战略,短期内会使某些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财政税收等受到影响,但从长远看是有利的。‎ D.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是一种必然,而未来被动改变不太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震荡。‎ ‎【答案和解析】答案:B 解析: A项,“必须缓行”应为“似可缓行”;C项,说法太绝对,原文是“短期内有可能……”,只表示一种可能性;D项,“不太可能带来更大的震荡”应为“将会带来更大的震荡”。‎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小题。‎ 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名锦中,蜀锦最有人气,云锦最为贵气,而宋锦尽显文人雅士之韵,有“锦绣之冠”的美名。宋锦,是指具有宋代织锦风格的锦缎,始产于南宋高宗年间,因产地主要在苏州,故又称苏州宋锦。明清以后织出的宋锦称为“仿古宋锦”或“宋式锦”,统称“宋锦”。‎ 宋锦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织造上一般采用“三枚斜纹组织”,两经三纬,经线用底经和面经,底经为有色熟丝,作地纹;面经用本色生丝,作纬线的结接经。染色用纯天然的染料,先将丝根据花纹图案的需要染好颜色才能进入织造工序。染料挑选极为严格,大多是植物染料,也有小部分矿物染料。宋锦全部采用手工染色而成。‎ 宋锦图案一般以几何纹为骨架,内填以花卉、瑞草,或八宝、八仙、八吉祥。八宝指古钱、书、画、琴、棋等,八仙是扇子、宝剑、葫芦、柏枝、笛子、绿枝、荷花等,八吉祥则指宝壶、花伞、法轮、百洁、莲花、双鱼、海螺等。‎ 宋代织锦吸取了当时成熟的花鸟画的写生风格,又发展了遍地锦纹,形成色彩更加复杂的丝织品。宋锦在纹样组织上精密细致,质地坚柔,平服挺括;在图案花纹上对称严谨而有变化,丰富流畅而又生动;在色彩运用上艳而不火,繁而不乱,富有明丽古雅的韵味。‎ 宋锦,除用于袍服衣着外,还大量用于书画卷轴类技艺装裱。清康熙时长洲褚人获著《坚瓠集》记:“锦以宋织为上。泰兴季先生家藏《淳化阁帖》十帙,每帙悉以宋锦装其前后,锦之花纹二十种,各不相犯……一人以厚赀得之,取其锦二十片,货于吴中机房为样,竟获重利。”自清代以来,苏州宋锦一直远销北京、上海等地,如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等都是苏州宋锦织造户的老主顾。‎ 明清时期的宋式锦,根据工艺的精粗、织物的厚薄和使用性能,可分为重锦、中锦、匣锦三大类,其中以重锦最名贵,是清宫廷专用的珍贵产品。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清代乾隆《彩织极乐世界图轴》是现存宋锦织品中的经典之作,充分展现了宋锦高超的织造技艺。图轴长448厘米,宽196.3厘米。它用放射透视的手法,在宫殿场景中安置了320个神态不同的人物,水山树石,奇花珍鸟,穿插其间。全幅用26种不同颜色的长织彩纬,在石青底子上以红、蓝、绿、桔色、水红、香色等作主色,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在运用这些对比色的时候,采用了浅色相间、黑线勾边和三层退晕及四层退晕的方法,外浅内深,逐层过渡。再在人物头部和建筑装饰等重点部位,用赤金和黄金两种捻金线点缀,使主体纹样更加突出。整个图轴,构图对称严谨,穿插生动,色彩庄重,富丽明快。‎ 近代也生产结构简单的盒锦,多用环形和万字形花纹。现代以苏州所产宋锦最为著名,有“大锦”“盒锦”“小锦”等品种,各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节选自孙迎庆《寻根》,有删改)‎ ‎1.下列关于“宋锦”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宋锦是指具有宋代织锦风格的锦缎,在我国三大名锦中最具特色,被人们称为“锦绣之冠”。‎ B.宋锦的主要产地是苏州,但其产品曾远销北京、上海等地,《坚瓠集》中就记载了其销售盛况。‎ C.宋锦在南宋高宗年间开始生产,近代、现代也生产宋锦,现代苏州宋锦有多个品种,各有不同特点。‎ D.宋锦的图案风格借鉴了宋代花鸟画的写生风格,只不过其色彩更加复杂,图案花纹更讲究对称严谨。‎ ‎【答案解析】C 解析:A项,“最具特色”错,据原文第一段内容,三大名锦都最具特色,只不过特色不同而已;B项,“《坚瓠集》中就记载了其销售盛况”错,《坚瓠集》中没有记载相关销售情况;D项,“图案花纹更讲究对称严谨”错,原文只是比较了色彩,而没有比较图案花纹。‎ ‎2.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宋锦全部采用手工染色而成,其染料要求是纯天然的染料,主要是植物染料和矿物染料。‎ B.宋锦的制作工艺一般采用“三枚斜纹组织”,较为复杂;宋锦的图案一般以几何纹为骨架。‎ C.《彩织极乐世界图轴》是现存宋锦织品中的代表性作品,充分展现了宋锦高超的织造技艺。‎ D.明清以后织出的“仿古宋锦”或“宋式锦”统称“宋锦”;近代生产的盒锦也属于“宋锦”。‎ ‎【答案解析】A 解析:“主要是植物染料和矿物染料”错,原文是说“大多是植物染料,也有小部分矿物染料”。‎ ‎3.从全文来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染色是织造宋锦的重要工序,它要求极高,只有把丝根据花纹图案的需要染好颜色才能进入织造工序。‎ B.艳而不火、繁而不乱、明丽古雅是宋锦色彩运用的特点,《彩织极乐世界图轴》能够体现这种特点。‎ C.宋锦用途广泛,既可用于袍服衣着,也可用于书画卷轴类技艺装裱,《淳化阁帖》就是用宋锦装裱的。‎ D.明清时期的宋式锦制作工艺精细,它包括重锦、中锦、匣锦三大类,其中重锦是清代宫廷专用的珍贵产品。‎ ‎【答案解析】D 解析:“宋式锦制作工艺精细”错,由原文“根据工艺的精粗”可知,宋锦也有制作粗糙的。‎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西方人看到儒家思想渗透中国人的生活,就觉得儒家是宗教。可是实事求是地说,儒家思想并不比柏拉图或亚力士多德的思想更像宗教。“四书”诚然曾经是中国人的“圣经”,但是“四书”里没有创世纪、也没有讲天堂、地狱。‎ 宗教也和人生有关系。每种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事实上,每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宗教。‎ 若照这种含义来理解,就不能认为儒家是宗教。人们习惯于说中国有三教:儒教、道教、佛教。我们已经看出,儒家不是宗教。至于道家,它是一个哲学的学派;而道教才是宗教,二者有其区别。比如,道家与道教的教义不仅不同,甚至相反。道家教人顺乎自然,而道教教人反乎自然。具体来说,按老庄思想,生而有死是自然过程,人应当平静地顺着这个自然过程。但是道教的主要教义则是如何避免死亡的原理和方术,显然是反乎自然而行的。道教有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对中国科学史有兴趣的人,可以从道士的著作中找到许多资料。‎ 作为哲学的佛学与作为宗教的佛教,也有区别。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来说,佛学比佛教有趣得多。中国的丧祭仪式中,和尚和道士一齐参加,这是很常见的。中国人即使信奉宗教,也是有哲学意味的。‎ 现在许多西方人都知道,与别国人相比,中国人一向是最不关心宗教的。例如,德克•布德教授有篇文章,《中国文化形成中的主导观念》说:“中国人不以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而不是宗教。……这一切自然标志出中国文化与其他主要文化的大多数,有根本的重要的不同。后者是寺院、僧侣起主导作用的。”‎ 在一定意义上,这个说法完全正确。但是有人会问:为什么会这样?对于超乎现世的追求,如果不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为什么事实上大多数民族以宗教的信仰和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这种追求如果是人类基本欲望之一,为什么中国人竟是一个例外?若说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不是宗教,这是否意昧着中国人对于高于道德伦理之上的价值,毫无觉解?‎ 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可以叫做“超道德的”价值。爱人,是道德价值;爱上帝,是超道德价值。有人会倾向于把超道德价值叫做宗教价值。但是,这种价值并不限于宗教,除非此处宗教的含义与前面所说的不同。例如,爱上帝,在基督教里是宗教价值,但是在斯宾诺莎哲学里就不是宗教价值,因为斯宾诺莎所说的上帝实际上是宇宙。严格地讲,基督教的爱上帝,实际上不是超道德的。这是因为,基督教的上帝有人格,从而人爱上帝可以与子爱父相似,后者是道德价值。所以,基督教的爱上帝是超道德价值,是很成问题的。它是准超道德价值。而斯宾诺莎哲学里的爱上帝才是真超道德价值。‎ 现在来回答上面的问题。人不满足于现实世界而追求超越现实世界,这是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中国人并不是这条规律的例外。他们不大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极其关心哲学。他们宗教意识不浓的,是因为他们哲学意识太浓了。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他们也在哲学里表达了、欣赏了超道德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道德价值。‎ 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指关于实际的信息),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种损益的不同暂且不论,现在引用它,只是要表明,中国哲学传统里有为学、为道的区别。为学的目的就是增加积极的知识,为道的目的就是提高心灵的境界。哲学属于为道的范畴。‎ ‎(有删改)‎ ‎1.关于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价值与地位,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不是宗教;这影响了中国哲学体系,使之不同于其他大多数文化中的哲学体系。‎ B. 在中国文化中,丧祭仪式要求和尚与道士必须一齐参加,这一现象表明人们即使信奉宗教,也是有哲学意味的。‎ C. 中国哲学的传统,旨在提高心灵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反对哪种为了增进积极的知识去“为学”的做法。‎ D. 中国哲学满足了中国人对超乎现世的追求。哲学也可以让中国人表达、欣赏、体验到超越道德的价值。‎ ‎【答案和解析】答案:D 解析:A项偷换概念。阅读区间在第五段“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而不是宗教。……这一切自然标志出中国文化与其他主要文化的大多数,有根本的重要的不同”B项以偏概全。阅读区间在第四段“中国的丧祭仪式中,和尚和道士一齐参加,这是很常见的。中国人即使信奉宗教,也是有哲学意味的。”C项曲解原意。反对“为学”于文无据,阅读区间在最后一段。‎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与别国人相比,中国人一向是最不关心宗教的,这并不代表着中国人对于高于道德伦理之上的价值,没有觉解。‎ B. 道家是哲学学派,认为生而有死是自然过程,主要教人顺乎自然;道教是宗教,教人如何避免死亡,反乎自然。‎ C. 严格地讲,基督教的上帝有人格,基督教的爱上帝,与属于道德价值的子爱父类似,实际上不是超道德的。‎ D. 虽然西方人认为中国人的生活渗透了儒家思想,但是儒家不包括宗教中的上层建筑成分,所以儒家就不是宗教。‎ ‎【答案和解析】答案:B 解析:B项说法绝对。“主要教人顺乎自然”说法绝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人不像其他大多数民族视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他们极其关心哲学,哲学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 B. 中国人按照哲学去生活,体验了超道德价值,也就体验到了宗教价值,这就说明在中国文化中,哲学的意义超越了宗教的意义。‎ C. 佛学与佛教是有区别的,佛学属于哲学范畴,佛教属于宗教范畴,这就让中国的知识分子,对佛学比对佛教更感兴趣。‎ D. 老子认为,为学是为了增加积极的知识,因而是对人有益的;而为道是提高心灵的境界,不及为学对人的影响大。‎ ‎【答案和解析】答案:A ‎ 解析:B项无中生有。“哲学的意义超越了宗教的意义”没有依据。C项强加因果。前后没有因果关系。D项曲解原意。对“《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理解不准确,“不及为学对人的影响大”没有依据。‎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中华文明基于地缘因素的强大包容力 ‎ 从文明整合力和文明规模来看,中华文明从一开始就占有地缘优势。‎ 众所周知,现代之前的中华文明享有无与伦比的规模和连续性,而这背后的原因又在于其强大的文化吸引力。问题是,中华文明为何具有这种能力?‎ 只要同其他文明作一个简单比较,便不难发现,中华文明发展出这种的能力,几乎是必然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文明享有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流域这么一个适合农耕的巨大陆地板块。这里大体上没有崇山峻岭和湍急河流把各地区隔断,而河流流向又大体一致,极有利于发展先进生产力,也极有利于政治-文化整合。‎ 相比之下,埃及和西亚文明虽都有适合文明萌生的极佳自然条件,却不享有如此巨大的一个陆地板块。西欧虽也适合农耕,却明显更寒冷,在古代条件下农业生产率较低,而各主要河流又从阿尔卑斯山脉流向东南西北各个方向,因而地区间被隔断,再加海洋阻隔,便被天然地划为法、德、意、西、英等民族或地缘政治区域,很不利于政治-文化整合。印度虽同样是一个大型陆地板块,且降雨量和气温都适合农耕,却因雨季时河水流量太大也太湍急,十分不利于地区间交往乃至共同体整合。这就解释了印度为何文化、语言、宗教超多超复杂,整合程度明显不如中国。‎ 因此从文明整合力和文明规模来看,中华文明从一开始就占有地缘优势。它不光拥有黄河流域,紧贴着黄河流域还有淮河和海河流域;往南,更有巨大的长江流域和规模可观的珠江流域。更重要的是,没有什么巨大山脉把几个大河流域隔开。往北一直到东北,往西北一直到嘉峪关一带,都天然地连成一片,没有什么难以逾越的地理障碍,且或多或少都适合农耕。在这种情况下,一地与另一地间的文化很容易产生紧密联系。据考古发现,大约距今五千年时,华夏各地之间的文化同质性便相当高了。‎ 这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历史上的中国为何表现出如此强大的同化力。秦汉唐和元明清时期中国在向南、北、西北、西南和东北方向扩展时,对周边民族产生巨大的文化吸引力。这也解释了为何中国文明深刻影响了朝鲜、日本和越南的文化走向,将其纳入中华文明轨道,形成了儒家文化圈或东亚“汉字文化圈”。‎ 从中华文明内部来看,中原文化在扩散的过程中对于周边民族来说也一直是一种强势文化,或者说在汉民族与其他民族的互动中,主要是后者接受前者的文化。但既然是互动,中原文明也会吸收少数民族的先进文化。早在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就模仿游牧民族,搞“胡服骑射”,大大提升了赵国军力。游牧民族文化为何对汉民族有吸引力呢?因为他们是马背上的民族,军事技术发达。爱屋及乌,汉人既对军事技术感兴趣,对游牧文化的其他方面也会感兴趣。元清时期,汉族接受游牧民族文化的规模就更大了,且远不限于军事。‎ 但总的说来,主要是游牧民族不断吸引汉族文化,最后融合到中华文明大家庭中来。从一些姓氏也可以看到这点。例如“完颜”本来是一个少数民族姓氏,为了显得与其他汉人的姓没有区别,就简化为“颜”。百家姓里的“石”姓主要也源自鲜卑。这个姓氏可追溯到一千七八百年前,这表明鲜卑人当时就开始了汉化过程。从语言形态看,古代中国北方大多数游牧民族都属于阿尔泰语系(从中亚到东北亚很大一片区域都是从前阿尔泰语民族游牧居住之地;很多阿尔泰语民族已大体消亡,如契丹、鲜卑等)。现蒙古族、满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以及古代契丹人、鲜卑人都是阿尔泰语民族。满族、鲜卑族已几乎完全汉化。蒙古族中也有很多人汉化,当然汉族中也不乏被游牧民族同化之人。‎ 尤其应注意的是,西元5世纪,建立了北魏政权的鲜卑统治者在鲜卑人中从上到下强制推行汉文化,从而为其他少数民族融入中华大家庭树立了好榜样。但如果中国文明没有基于地缘因素的强大吸引力和包容力,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选自《深圳特区报》)‎ ‎1.下列关于“地缘因素”与“政治—文化整合”关系的论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华文明享有适合农耕的巨大陆地板块,这里大体上没有崇山峻岭和湍急河流把各地区隔断,而河流流向又大体一致,极有利于发展先进生产力,也极有利于政治—文化整合。‎ B.埃及和西亚没有一个如此巨大的陆地板块,所以虽然都有适合文明萌生的极佳自然条件,却不利于文明的整合和文明规模的发展。‎ C.西欧适合农耕,但气候更寒冷,主要河流流向各个方向,因而地区间被隔断,再加上海洋阻隔,便被天然地划分为多个民族或地缘政治区域,不利于政治-文化整合。‎ D.印度政治-文化的整合程度明显不如中国,这就导致了印度文化、语言、宗教超多超复杂。‎ ‎【答案解析】D 解析:D项没有涉及“地缘因素”,仅仅谈及“政治-文化整合”。‎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华文明从一开始就占有地缘优势,既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也有利于政治—文化整合,因此使中华文明享有无与伦比的规模和连续性。‎ B.造成中华文明地缘优势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拥有像黄河流域、珠江流域等几大河流流域,有利于农业灌溉,非常适合农耕。‎ C.据考古发现,距今五千年时,华夏各地之间的文化同质性便相当高了,这些都得益于地缘优势,使各地间的文化很容易产生紧密联系。‎ D.中国在向外拓展时,由于地缘因素这个主要原因,对周边民族产生了巨大的文化吸引力,中国文明深刻影响了朝鲜、日本和越南的文化走向。‎ ‎【答案解析】D 解析:A项,项句首加上“从文明整合力和文明规模来看”;“因此使”后加上“现代之前的”。B项,“最重要的原因”有误,第5段中提到“更重要的是,没有什么巨大山脉把几个大河流域隔开”。C项,“距今五千年时”有误,第5段中提到“大约距今五千年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原文化是一种强势文化,但也会吸收少数民族的先进文化,如“胡服骑射”的例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B.从姓氏上来看,“颜”“石”这些姓氏可追溯到一千七八百年前,这表明鲜卑人当时就开始了汉化过程。‎ C.从语言形态看,古代中国北方大多数游牧民族都属于阿尔泰语系,但现在满族、鲜卑族已几乎完全汉化,蒙古族中也有汉化现象。‎ D.西元5世纪,建立了北魏政权的鲜卑统治者在鲜卑人中从上到下强制推行汉文化,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这与中国文明基于地缘因素的强大吸引力和包容力密不可分。‎ ‎【答案解析】B 解析:“‘颜’‘石’这些姓氏”有误,从倒数第2段可以看出,应该只有“石”这个姓氏。‎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一场名为“ALS冰桶挑战赛”的活动正在互联网线上线下如火如荼地进行。活动规则极为简单,挑战者要么在24小时内向美国ALS(肌肉萎缩性侧面硬化病)公益协会捐出100美元,要么往自己头上浇一桶冰水,并录下视频上传至网络,同时向自己的三个朋友发起挑战。‎ ‎②关于“冰桶挑战”的起源,一个广为认可的说法是,美国一位身患ALS的波士顿大学棒球手弗雷特及其朋友们发起了这项活动。活动的目的在于筹款,并让世人对这种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有更多的了解。据悉,目前针对ALS没有比较好的治疗方法,患者存活期一般是2至5年。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就是ALS病的患者。‎ ‎③借助于社交网络的力量,“冰桶挑战”迅速传播。美国《大西洋月刊》15日称,Facebook上参与这个话题的网友已达1500万人次。参与者包括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钢铁侠”小罗伯特·唐尼、“金刚狼”休·杰克曼、NBA球星勒布朗·詹姆斯等。名人效应带来连锁反应。短短两周内,ALS协会已经收到近400万美元的捐款,是2013年同期的4倍。不过“认怂”的名人也有。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被点名后,并没有选择湿身,而是选择用捐款来支持该活动。这几天,这桶冰水已浇至中国。在新浪微博上,“冰桶挑战”是排名第一的热门话题,短短几天,阅读量已达数亿。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优酷土豆CEO古永锵、奇虎董事长周鸿祎、百度董事长李彦宏等都完成了各自挑战。可以想象的是,国内掀起的“冰桶”热,动静也不会小。‎ ‎④然而,在“冰桶”热背后,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舆论。一部分网友不屑于一些名人在传播公益的同时夹带“私货”,批评该活动是炒作多于公益;另一部分网友则认为,不管形式如何,只要达到目的就好。笔者以为,单从宣传角度来看,该活动确实达到了目的,让更多人了解这一病症,唤起世人的同情心。从这点上说,该活动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自我营销。“冰桶挑战”有别于传统的公益项目,它借助于社交网络和短视频的快速传播能力,给公益植入了互联网基因,使得未来其他公益活动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但另一方面,尽管活动参与者的初衷或许不错,不过指名道姓击鼓传花式的传播方式,虽说造成了很大影响,实际上却是一场“刻奇主义”的胜利。‎ ‎⑤“刻奇(Kitsch)”一词来源于德语,原意为“媚俗”或者“自媚”。因昆德拉的作品而广为人知。后来,“刻奇”被用于形容一种网络现象,可以理解为“虚假的崇高”“灵魂的虚肿症”。“刻奇”的一种结果就是,当某个东西被赋予感伤、崇高的意义之后,便容不得别人不被感动与感伤。谁要是不加入这场情感洪流,就会被定义为居心不良。我们在网上常见的诸如“不转不是中国人”“你必须懂的10条做人道理”等这些提法,都是“刻奇”的表现。‎ ‎(摘编自2014年08月21日《中国青年报》)‎ ‎1.下列关于“冰桶挑战”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冰桶挑战”规则非常简单,挑战者要么往自己头上浇一桶冰水,并录下视频上传至网络,要么在24小时内向美国ALS公益协会捐出100美元。‎ B.美国一位身患ALS的波士顿大学棒球手弗雷特发起了“冰桶挑战”活动,“冰桶挑战”活动的目的在于筹款。‎ C.借助于社交网络的力量,“冰桶挑战”迅速传播;名人效应又带来连锁反应,扎克伯格、比尔·盖茨等名人的参与为ALS协会带来了更多的捐款。‎ D.“渐冻人”病目前还没有比较好的治疗方法,患者存活期只有2至5年,让世人对这种罕见疾病有更多的了解,也是“冰桶挑战”活动的目的之一。‎ ‎【答案解析】C 解析:A项,表述不全,少了“同时向自己的三个朋友发起挑战”。B项,应为“弗雷特及其朋友们”。D项,“只有”与原文表述不一致。‎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②段介绍“冰桶挑战”活动的规则及起源,指出了“冰桶挑战”活动所承载的公益性。‎ B.③段指出“社交网络”有力推动了“冰桶挑战”的迅速传播,表明由于名人效应引起的连锁反应,媒体给予关注,多方助推使得“冰桶挑战”成为热门话题。‎ C.④段提出舆论对于“冰桶挑战”有不同看法,作者认为,单从宣传角度来看,该活动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自我营销,但其传播方式却是一场“刻奇主义”的胜利。‎ D.⑤段紧承④段,提出“刻奇主义”一词的来源及含义,并借此指出“冰桶挑战”是一场网络媚俗,表明作者对这场活动所持的态度是否定的。‎ ‎【答案解析】D 解析:“表明作者对这场活动所持的态度是否定的”有误,原文作者只是就该活动的一个方面表达了批判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冰桶挑战”搭载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社交网络,快速在社交网络中传播,尤其是借名人效应,使得它在短时间内成为热门话题。‎ B.从“冰桶挑战”活动的规则看,它实则是以一种崇高绑架别人意志的“刻奇主义”,尤其是名人,一旦被点名,便身不由己。‎ C.从“冰桶挑战”活动的目的看,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举措实则是一种最符合“冰桶挑战”活动本意的做法,值得我们称赞。‎ D.当某个东西被赋予感伤、崇高的意义之后,便容不得别人不被感动与感伤,这类网络现象中的“刻奇”表现是虚假的崇高和灵魂的虚肿。‎ ‎【答案解析】B 解析:以偏概全,规则中的后者实则是一种“刻奇主义”。‎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品与画品 ‎ 古人云,“人品即画品”。这也是业内颇为流行的一句话。留意了许多年,我发现,许多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总是“不得要领”。‎ ‎“人品”和“画品”,分开来说或合起来说,都很重要。“人品”是“做人”的结果,“画品”是“作画”的结果,一个画家既做一个有品位的人又创作出好作品,是艺术表达的最高境界。但是,如果把“人品即画品”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会让我们不时在生活中看到相反的情况:有些画家,画得不好,但人品极佳;有些画家,画得“贼好”,可人“不咋地”。‎ 有位画家,很聪明,人过中年开始画中国画,一上手就很老到,不几年便声名鹊起,但业内口碑却不好。一次,一位年轻记者去采访他,行前,某长者特地嘱咐:“此人是当代一位很重要的画家,但俗不可耐,采访时不要因此而低估了他的艺术成就。”记者采访回来后,愤怒地说:“要不是事先有人打过招呼,我真想扭头就走。他一口一句脏话,真让人受不了!”美术界看重的是绘画水平,何况也不能说世俗的人就一定是坏人,就不能当一个好画家。所以,“人品即画品”虽在理论层面被奉为圭臬,现实中却有时只是被当作“幌子”。‎ 在美术界,还会听到“作画先做人”、“心灵美画才美”、“用心作画”、“功夫在诗外”等,要是较起真儿来,会发现这些“流行语”原有的教益在流行之时,常常失去了本然。‎ ‎“做人”,应怎么做人?做什么人?为什么做人?做了怎么样?做不了又怎么样?这一系列的问题,美术界一些人会用自己的行为做出各种各样的解答。有的人画很一般,但能靠“官僚奸商”大红大紫,被媒体热捧,但终为大众不齿。“浮躁”的社会,“做人”的标准也许随之“浮动”。于是,我们不难见到这样的现象:要想提高画价,便开始自己炒作、商人炒作、圈子炒作,弄个主席、院长之类的头衔,于是那些略知皮毛的官员利用职权谋取“学术”地位,也便似乎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了,比起长年累月拼命奋斗才能获得社会承认的人来说,这可是省事多了。这样的“做人”,与真正的艺术创作之间,有什么本质联系?“人品即画品”便仅仅是一句空谈。‎ 若从这些现象看,“人品即画品”在现实中便成了一个可疑的命题。人品就是人品,画品就是画品,常常被分置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评价体系。‎ 画品,包括很多方面:作品是否达到了艺术基本品位,它的艺术价值如何?作品在社会领域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否为社会文化艺术综合方面所认知?作品是否经得起历史的鉴证,不要说在历史的长河中,就算是在当代的位置又如何?艺术是要画家拼尽全力投入的事情,技艺要不断地磨练,风格和个性要不断地锻造,艺术修养要不断地提升。这些问题说穿了,就不只是画品,更是人的性情、品质、操守。‎ 打开美术史,都是由无数名作和艺术思想发展而组成的。历史上画得好的画家很多,人品好的画家也很多,美术史不会将其全然割裂。“人品即画品”的道理,是经得住时间检验的。我只想提醒,在鱼龙混杂、浮嚣躁动的社会现实中,若有人还拿“人品即画品”说事儿,千万别当真。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还是要做人有标准,从艺有高度,惟德艺双馨方能遗泽后代。‎ ‎——《人民日报》(2013年8月11日12版)‎ ‎1.下列不属于作者说的“许多人对这句话(人品即画品)的理解总是‘不得要领’”的依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把“人品即画品”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得不到相应的认证,有的画家画不错,但是人不怎么样;有的画家人不错,但是画却不好。‎ B.“作画先做人”、“心灵美画才美”、“用心作画”、“功夫在诗外”是美术界的流行语,要是较起真儿来,人们就会发现这些“流行语”原有的教益在流行之时,常常失去了本然。‎ C.现实生活中,有些人靠炒作出名,有些略懂绘画的官员也很容易利用职权谋取“学术”地位。而那些靠真本事拼搏的人却很难得到社会的承认,这使得“人品即画品”成了一句空话。‎ D.艺术是要画家拼尽全力投入的事情,技艺要不断地磨炼,风格和修改要不断地锻造,艺术修养要不断地提升。这些问题说穿了,就不只是画品,更是人的性情、品质、操守。‎ ‎【答案和解析】答案:D  解析:该项并非依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作者看来,绘画就应该看重绘画水平,画家俗一点并不能成为被诟病的把柄,更何况俗也不一定是坏人,俗不影响一个人成为好画家。‎ B.“人品”和“画品”分开来讲很重要,将二者合起来讲,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画家要是能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便是达到了艺术表达的最高境界。‎ C.作者对艺术上不努力,却擅长炒作的人给予了批评,并认为他们虽然能够凭借炒作而被热捧一时,但是最终是经不起考验而被大众瞧不起。‎ D.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做人”的标准也随之“浮动”,使一些人的人品很难保证;这些人绘画不是靠努力,而是靠炒作或靠权力,“画品”也很难保证。‎ ‎【答案和解析】答案:A  解析:这不是作者的观点,原文是说“美术界看重的是绘画水平”;而且“何况也不能说世俗的人就一定是坏人,就不能当一个好画家”这句话是作者一个戏谑的说法,批评了“‘人品即画品’虽在理论层面被奉为圭臬,现实中却有时只是被当作‘幌子’”的现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美术界一向主张和追求“人品即画品”,但是现实生活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带有更多的功利色彩,从而使“人品即画品”的要求仅限于理论层面了。‎ B.作者认为“画品”包括很多方面,不但涉及对画作的具体要求,甚至要上升到社会的高度和历史的高度,这就要求画家有过硬的性情、品质和操守才行。‎ C.“俗不可耐”的画家其实并不是作者讽刺的对象,而年轻记者去采访他前,某长者特地嘱咐他的话才是作者思考的重点,因为“某长者”的话就很好地割裂了“人品”和“画品”。‎ D.作者鉴于社会上种种拿“人品即画品”说事儿,却不去真正践行它的现象,得出了一个结论——“千万别当真”,这个社会很难出现德艺双馨的画家了。‎ ‎【答案和解析】答案:D  解析:“这个社会很难出现德艺双馨的画家了”是无中生有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批评对作品的意义不言而喻。好的批评如同灯光,指引着作品从暗处走向前台。近些年的诗歌批评中,不乏这样的经典或中肯之作。但与此同时,诗歌批评庸俗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少诗歌批评为了应酬需要,违心而作,学术含量可疑,甚至堕落为诗人小圈子里击鼓传花的游戏道具。这类批评对诗歌创作来说类同饮鸩止渴,还不如索性没有的好。‎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诠释过度,脱离作品文本进行没有限度的“再创造”。一些平庸之作明明直白无味或佶屈聱牙,批评文章却写得天花乱坠,一再上演“皇帝的新衣”闹剧。这些批评牵强附会、肆意升华,外延无限扩张,乃至另起炉灶,使批评成为原创式的畅想,早已失去了与原作品的联系。‎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一哄而上的羊群效应。有人提到“疼痛”,一时间无痛不成诗,非痛不好诗,翻开诗歌评论集,简直“痛不欲生”;有人说到“底层写作”,于是流水线、小餐馆、地下室和打工妹顿时成为新宠。不论创作还是批评,长期以来已习惯跟风、复制和起哄。对生活我们缺的不是图解,而是用心的关注。诗歌应该是自然与人文背景下的“顺产儿”,诗歌批评同样如此。海洋、浪花、岛屿,应该把这些真实的生活还给诗歌,也还给批评。‎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概念代替文本,行为代替写作。较之个体性的埋头创作,不少诗人似乎更喜欢混个脸熟,在这样的背景和语境下,诗歌批评基本沦为诗人间的交际和应酬。哪怕是纷纷攘攘的流派或主义之争,也往往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名目噱头不少,却未见得与文学和读者有何关系。‎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以偏概全、近亲结缘。某些诗人同时兼有批评家身份,习惯以自己的喜好为唯一或主要标准。比如现实主义视浪漫为虚空,浪漫主义视写实为流水账,废话诗人眼里唯美即为幼稚,至于下半部诗人则一篙子打翻一船人——除我之外都是“伪娘”。这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门派偏见之争,批评效果不难预期。‎ 一切表现形式都应该是创造的成果。今天的浪漫或许是明天的现实,当下的现实也可能是昨天的浪漫。重要的是我们的作品是否揭示生命本质,精神是否向真向善向上,以及手上的“主义”是否与我们的诉求达成一致。而批评要做的,就是把真正的创造性成果点亮,让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创造性诉求的佳作,在反复的研读与辨析中沉淀价值。‎ 诗歌批评庸俗化趋势亟须扭转。文学批评的职业公信力需要树立,批评家需要贡献学术良知。果真如此,对诗歌和读者,都将是福音。‎ ‎1、下列关于“诗歌批评”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歌批评是对作品的诠释,也是对作品文本的一种再创造,但须坚持适度的原则。‎ B.诗歌批评对于作品而言意义巨大,犹如灯光一样指引着作品由暗处走向前台。‎ C.诗歌批评需要批评者有学术良知,用心关注、反映生活,而不是对生活进行图解。‎ D.诗歌批评需要批评者保持清醒,与文学和读者紧密联系,而非人云亦云一哄而上。‎ ‎【答案和解析】答案:B 解析:偷换概念,好的文学批评才如灯光,才能起到那个作用。‎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不少诗歌批评存在用概念代替文本,用行为代替写作的现象,这在于批评者心气浮躁,不能潜心、埋头创作。‎ B.有些诗歌批评脱离现实,牵强附会,肆意升华,甚至割裂与原作品的联系另起炉灶,凭空畅想。‎ C.无痛不成诗,流水线、小餐馆、地下室和打工妹顿时成为诗歌的新宠,这些陋习导致了诗歌批评的庸俗化。‎ D.现在的诗歌批评庸俗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少诗歌批评学术含量低,甚至沦为学术游戏的道具,妨碍了诗歌创作的进步。‎ ‎【答案和解析】答案:C 解析:因果倒置,将诗歌批评庸俗化的表现当成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批评庸俗化,会丧失文学批评的职业公信力,如果文艺批评家再不反省,对诗歌和读者来说,都是灾难。‎ B.诗歌批评与诗歌一样,都应该是自然与人文背景下的顺产儿,反映真实是它们的共同要求,而不可为制造噱头而作。‎ C.文艺作品需要揭示生命本质,表现真善美;文意批评则要把文艺作品中真正的创造性成果点亮,将价值沉淀。‎ D.现在的诗歌批评家都习惯以偏概全,搞门派之争,以自己的喜好为唯一或主要标准,给诗歌创作造成恶劣影响。‎ ‎【答案和解析】答案:D 解析:以偏概全,只是某些诗歌批评家犯了“以偏概全,搞门派之争,以自己的喜好为唯一或主要标准”的错误。‎ 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极具权威性的美国科学杂志《今日心理学》近日刊登了一篇惊人的文章,文章指出,原先人们认为海产品对大脑最有益,多吃海产品可以提高人的智力,但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的结果却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研究发现,森林中的野果比如红莓苔子、黑莓果等对大脑的益处远远超过海产品,排在第一位;占据第二位的是蔬菜,其次才是鱼等海产品。‎ 研究人员发现,红莓苔子之所以排在排在第一位,是因为其中含有大量能与自由氧离子发生相互作用的抗氧化剂。抗氧化剂的存在几乎破坏了对血管和心脏有极大破坏性的胆醇激素。黑莓果里面含有的抗氧化剂要相对少一些,但含有对视力和听力非常有益的成分。大叶子的红甜菜和圆白菜含有一种能把发展成帕金森氏综合症的酶破坏掉的物质。菠菜能够延缓神经系统的衰老,还可以防止认知能力出现问题。相比之下,鱼的作用就小多了,只有鲑鳟鱼、金枪鱼、沙丁鱼和鲱鱼含有能分解有害酶的脂肪酸,此外,这些鱼中还有大量大脑所需要的磷。‎ 俄罗斯医学科学院食品研究的教授波波夫也持这样的观点。他认为,野果不仅对大脑有益,对心脏也有好处。他们的研究发现,许多含有大量维生素C和蔗糖的蔬菜,对大脑的活动也特别有益。‎ 但几乎所有的专家都认为,如果认为只吃了上述食品你就变得聪明了,那就大错特错了。这样的食品结构会引起营养的失衡,食品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巧克力可以提高智力。的确,巧克力中含有一些对大脑有益的物质。研究发现每天吃50克巧克力可以延缓机体的衰老,但这里所指的是黑色的苦巧克力。哪些非常甜的、含有奶制品的巧克力含有大量糖,过多食用这样的巧克力会产生许多不良问题,如糖尿病、肥胖症等。‎ 食品专家指出,在日常饮食中,最重要的是保持一个良好习惯,每餐不能吃得太饱。饱满的午餐会降低大脑的活动能力,出现所谓的“食困”现象,但紧张的工作与低能量的饮食也是不相容的。因此,最合理的方法是多吃一些蔬菜、豆制品和液体,但不是啤酒和浓茶。‎ 科学研究还发现,其实大脑最好的营养成分是葡萄糖,大脑细胞需要大量的葡萄糖。葡萄糖通常存在于谷物、土豆和豆角中,桃子、香蕉和梨中也含有丰富的葡萄糖。‎ 研究人员指出,食品本身并不能提高智力。含有维生素B的食品,比如肉、鱼、花生等,可以帮助促进大脑思维的过程,消除疲劳。早晨吃上一个橙子可以一整天精神饱满。如果你不能利用这些食品恢复体质,还可以用合成维生素补充。但是要想开发智力,最好的方法是不断学习、读好书,与有文化有知识的人交流。‎ ‎1.下列对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的结果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蔬菜之所以排在鱼等海产品之前,是因为蔬菜比鱼等海产品含有更多的营养。‎ B.因为含有大量能与氧离子发生相互作用的抗氧化剂,所以红莓苔子对大脑的益处远 远超过海产品。‎ C.黑莓果对心脏和血管的益处不及红莓苔子。‎ D.多吃大叶子的红甜菜和圆白菜,就能预防帕金森氏综合症的发生。‎ ‎【答案和解析】答案:C 解析: A项偷换概念,“是因为蔬菜比鱼等海产品含有更多的营养”误,应为“蔬菜比鱼等海产品含有更多对大脑有益的物质”,“营养”并不等同于“对大脑有益的物质”;B项也是偷换概念,“因为含有大量能与氧离子发生相互作用的抗氧化剂”中的“氧离子”应为“自由氧离子”;D项太绝对,原文只说“大叶子的红甜菜和圆白菜含有一种能把发展成帕金森氏综合症的酶破坏掉的物质”,并未说“就能预防帕金森氏综合症的发生”。‎ ‎2.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巧克力中含有不少对大脑有益的物质。每天吃50克巧克力可以延缓机体的衰老。‎ B.根据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多吃野果不仅对大脑有益,对心脏也有好处。‎ C.每餐不能吃得太饱,多吃低能量的食物,是日常饮食的良好习惯。‎ D.要想开发智力,关键还是要多吃野果之类的食物。‎ ‎【答案和解析】答案:B 解析:A项偷换概念,原文中说“但这里所指的是黑色的苦巧克力”; C项颠倒是非,原文说“但紧张的工作与低能量的饮食也是不相容的”,可见要适应紧张的工作不能只吃低能量的饮食;D项颠倒是非,原文说“食品本身并不能提高智力”“但是要想开发智力,最好的方法是不断学习、读好书,与有文化有知识的人交流”可见提高智力的关键是“不断学习、读好书,与有文化有知识的人交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我们要少吃鱼等海产品而多吃野果。‎ B.过多食用巧克力会产生许多不良问题,如糖尿病、肥胖症等。‎ C.既要多吃野果、鱼等对大脑有益的食物,合理搭配饮食,又要不断学习、读好书,‎ 与有文化有知识的人交流,才能真正开发智力。‎ D.那些非常甜的、含有奶制品的巧克力根本不具有延缓机体衰老的功能。‎ ‎【答案和解析】答案:C 解析:A项无中生有,原文并未说要少吃鱼等海产品;B项偷换概念,原文只说过多食用含有大量糖的巧克力会产生许多不良问题;D项中无中生有,原文未说“那些非常甜的、含有奶制品的巧克力根本不具有延缓机体衰老的功能”,而只是说它含有大量糖,多吃会产生许多不良问题。‎ 十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埃博拉”到底有多可怕 埃博拉病毒(EBOV)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EBHF)的烈性病毒,由此引起的出血热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已造成10次具有规模的爆发流行。埃博拉病毒首次暴发就夺走了近300人的生命,2003年又在刚果(金)让100多人命丧黄泉 埃博拉出血热(以下简称埃博拉)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且往往致命的疾病,病死率最高可达90%。该病可侵犯人类和其他灵长目动物(猴子、大猩猩和黑猩猩)。病毒的起源尚不得而知。基于现有研究的证据,果蝠(狐蝠科)被认为可能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 在目前西非国家的暴发疫情中,大部分病例是由人传人导致的。健康人通过自身某处破损的皮肤或黏膜直接接触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如粪便、尿液、唾液、精液)而感染,或通过自身某处破损皮肤或黏膜接触被患者体液污染的物品如衣物、床单或用过的针头而感染。已有100多名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病人的过程中感染埃博拉病毒,其原因可能是未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或在诊疗护理病人时未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 ‎  世界卫生组织(WHO)不建议出现埃博拉出血热症状的病人在家庭或社区中进行治疗,而应到具有救治埃博拉出血热病人能力和设施的医院就医。埃博拉出血热死者的葬礼或安葬仪式也会导致病毒传播。人们与死者尸体直接接触,是埃博拉病毒传播的重要方式。因此,人们在处理死者尸体时,必须穿戴具有较好保护性的防护服和手套,并将死者立即掩埋。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死者要由经过培训和严格防护的专业人员进行埋葬。‎ 由于只要病人血液和分泌物中带有埃博拉病毒就具有传染性,因此感染的病人应由医护人员密切观察,并进行实验室检查,确保在出院前病人体内已无该病毒。只有确定病人不再具有传染性,医护人员才能让其回家。‎ 典型症状和体征包括突起发热、极度乏力、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某些病例会同时有内出血和外出血。实验室检验结果包括血液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降低,肝酶升高。‎ ‎  潜伏期(指病毒潜伏于人体,没有任何症状的这段期间)为2~21天,病人在潜伏期内没有传染性。病人一旦开始出现症状,就具有传染性。此外,埃博拉病毒感染只有通过实验室检测才可确认。‎ ‎  对病情严重的患者要进行强化的支持性治疗。病人往往会出现脱水,从而需要静脉或者口服补液进行电解质补充。目前并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部分病人在得到适当的医治后可康复。‎ ‎  虽然目前尚无获准使用的埃博拉疫苗或药物,但许多国家已有数种疫苗产品正在研发中,美国疫苗有望在近几年上市。‎ ‎  此次西非埃博拉疫情暴发,大多数病例是通过人与人之间传播造成的。此外,在受疫情影响的热带雨林地区,个人应该减少与高风险感染动物的接触(如果蝠、猴子或猿)。若怀疑某动物已被感染,不要再去处理它们。动物制品(血和肉)被食用前应确保熟透。‎ ‎  诊治埃博拉病例的医务人员比其他人群面临的感染风险更高。在暴发期间,许多重要的举措会减少或阻止病毒传播,从而保护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中的其他人。这些举措被称为“标准和其他防护措施”,是基于现有证据做出的可以防止病毒传播的建议。‎ ‎  目前尚没有针对埃博拉出血热的特异性药物,最佳的治疗方法就是在严格的感染控制程序下,由医院的医务人员对病人进行强化性的支持治疗。按照推荐的保护性措施去做,就可控制感染的发生。所以,关于食物可以预防感染是不科学的说法。‎ ‎  外出旅行遇到病毒携带者时莫惊慌。旅行者应对他们和周围人的健康状况保持警惕,但由于埃博拉的人际间传播是由于直接接触病人的体液或分泌物造成的,因此旅行者感染的风险较低。此外,像患其他疾病者一样,曾暴露于埃博拉病毒的人也有可能选择旅行。如果该个体尚未出现症状,他们不会向周围的人传播该病毒。如果该个体出现了症状,他们应在最初感到不适时就立即就医。如果是在交通工具上发病,则需要报告所乘坐交通工具的工作人员,并在到达目的地后立即就医。旅行者在出现埃博拉感染的早期症状时就应隔离,以防止进一步传播。尽管在这种情况中,其他同行者感染的风险很低,但是仍建议对接触者进行追踪随访。‎ ‎1.下列关于“埃博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OV)感染导致的,由此引起的出血热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 B.健康人通过自身某处破损的皮肤或黏膜直接接触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唾液或通过自身某处破损皮肤或黏膜接触被患者体液污染的衣物就可以被感染。 ‎ C.病毒潜伏于人体,没有任何症状的这段期间为2~21天,病人在潜伏期内没有传染性。病人一旦开始出现症状,就具有传染性。‎ D.典型症状和体征包括突起发热、极度乏力、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从而导致内出血和外出血。‎ ‎【答案解析】D 解析:原文是“某些病例会同时有内出血和外出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埃博拉病毒的起源扑朔迷离,但根据科学家已掌握的证据,果蝠被一致认为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 B.埃博拉出血热死者的尸体是埃博拉病毒传播的重要载体,在处理死者尸体时,最好由经过培训和严格防护的专业人员并且必须穿戴具有较好保护性的防护服和手套进行立即埋葬。‎ C.“标准和其他防护措施”对保护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中的其他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暴发期间,它能够有效降低诊治埃博拉病例的医务人员被感染的风险。‎ D.目前尚没有针对埃博拉出血热的特异性药物,要控制感染的发生就得按照推荐的保护性措施去做,食物预防感染并不可靠。‎ ‎【答案解析】A 解析:原文是“被认为可能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病人血液和分泌物中一旦带有埃博拉病毒就具有传染性,因此感染的病人应由医护人员密切观察,并进行实验室检查,确保在出院前病人体内已无该病毒。‎ B.在诊疗护理病人的过程中被埃博拉病毒感染的医务人员,主要原是在诊疗护理病人时未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 C.静脉或者口服补液进行电解质补充主要是针对有脱水症状的病人的疗法,而对严重的患者则需要进行强化的支持性治疗。‎ D.旅行者感染的风险较低主要是因为埃博拉的人际间传播是由于直接接触病人的体液或分泌物造成的,不过也应对他们和周围人的健康状况保持警惕。‎ ‎【答案解析】B 解析:原文是“其原因可能是未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或在诊疗护理病人时未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 十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歌批评岂能庸俗化 批评对作品的意义不言而喻。好的批评如同灯光,指引着作品从暗处走向前台。近些年的诗歌批评中,不乏这样的经典或中肯之作。但与此同时,诗歌批评庸俗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少诗歌批评为了应酬需要,违心而作,学术含量可疑,甚至堕落为诗人小圈子里击鼓传花的游戏道具。这类批评对诗歌创作来说类同饮鸩止渴,还不如索性没有的好。‎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诠释过度,脱离作品文本进行没有限度的“再创造”。一些平庸之作明明直白无味或佶屈聱牙,批评文章却写得天花乱坠,一再上演“皇帝的新衣”闹剧,这些批评牵强附会、肆意升华,外延无限扩张,乃至另起炉灶,使批评成为原创式的畅想,早已失去了原作品的联系。‎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一哄而上的羊群效应。有人提到“疼痛”,一时间无痛不成诗,非痛不好诗,翻开诗歌评论集,简直“痛不欲生”;有人说到“底层写作”,于是流水线、小餐馆、地下室和打工妹顿时成为新宠。不论创作还是批评,长期以来已习惯跟风、复制和起哄。对生活我们缺的不是图解,而是用心的关注。诗歌应该是自然与人文背景下的“顺产儿”,诗歌批评同样如此。海洋、浪花、岛屿,应该把这些真实的生活还给诗歌,也还给批评。‎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概念代替文本,行为代替写作。较之个体性的埋头创作,不少诗人似乎更喜欢混个脸熟,在这样的背景和语境下,诗歌批评基本沦为诗人间的交际和应酬。哪怕是纷纷攘攘的流派或主义之争,也往往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名目噱头不少,却未见得与文学和读者有何关系。‎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以偏概全、近亲结缘。某些诗人同时兼有批评家身份,习惯以自己的喜好为唯一或主要标准。比如现实主义视浪漫为虚空,浪漫主义视写实为流水账,废话诗人眼里唯美即为幼稚,至于下半部诗人则一篙子打翻一船人——除我之外都是“伪娘”。这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门派偏见之争,批评效果不难预期。‎ 一切表现形式都应该是创造的成果。今天的浪漫或许是明天的现实,当下的现实也可能是昨天的浪漫。重要的是我们的作品是否揭示生命本质,精神是否向真向善向上,以及手上的“主义”是否与我们的诉求达成一致。而批评要做的,就是把真正的创造性成果点亮,让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创造性诉求的佳作,在反复的研读与辨析中沉淀价值。‎ 诗歌批评庸俗化趋势亟须扭转。文学批评的职业公信力需要树立,批评家需要贡献学术良知。果真如此,对诗歌和读者,都将是福音。‎ ‎1.下列关于“诗歌批评”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诗歌批评是对作品的诠释,也是对作品文本的一种再创造,但须坚持适度的原则。‎ B.诗歌批评对于作品而言意义巨大,犹如灯光一样能够指引着作品由暗处走向前台。‎ C.诗歌批评需要批评者有学术良知,用心关注、反映生活,而不是对生活进行图解。‎ D.诗歌批评需要批评者保持清醒,与文学和读者紧密联系,而非人云亦云一哄而上。‎ ‎【答案和解析】答案:B 解析:偷换概念,好的诗歌批评才如灯光,才能起到那个作用。‎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不少的诗歌批评脱离现实,牵强附会,更有甚者竟然割裂与原作品的联系另起炉灶,天马行空,肆意畅想。‎ B.现在的诗歌批评庸俗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学术含量低,有些甚至沦为学术游戏,妨碍了诗歌创作的进步。‎ C.诗歌批评之所以会出现概念代替文本,行为代替写作的现象,在于批评者心气浮躁,不能潜心、埋头创作。‎ D.无痛不成诗,流水线、小餐馆、地下室和打工妹顿时成为诗歌的新宠,这些陋习导致了诗歌批评的庸俗化。‎ ‎【答案和解析】答案:D 解析:误将诗歌批评庸俗化的表现当成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批评庸俗化,会丧失文学批评的职业公信力,如果文艺批评家再不反省,对诗歌和读者来说,都是灾难。‎ B.文艺作品需要揭示生命本质,表现真善美;文意批评则要把文艺作品中真正的创造性成果点亮,将价值沉淀。‎ C.现在的诗歌批评家习惯以偏概全,搞门派之争,以自己的喜好为唯一或主要标准,给诗歌创作造成恶劣影响。‎ D.诗歌批评与诗歌一样,都应该是自然与人文背景下的顺产儿,反映真实是它们的共同要求,而不是制造噱头。‎ ‎【答案和解析】答案:C 解析:以偏概全,只是部分诗歌批评犯了“搞门派之争,以自己的喜好为唯一或主要标准”的错误。‎ 十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城市不具备自立的经济,而与乡村间在经济上是同一的,这种同一性的基础是,城市在政治上统治乡村的同时,经济上依赖乡村,没有发展成独立于乡村之外的经济中心。‎ 在整个前资本主义时期,中国城市一如既往地保持着作为帝王—官僚的政治中心—军事堡垒的基本属性,无论是天子驻跸的都城,还是地方大吏主持的郡邑、州治、县城,都是按照国家政权的政治—军事需要修筑起来的,城市的结构模式,也是严格遵循礼制,如国都一律“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宫殿置于全城中轴线上,市场受官府控制,置于宫殿宗庙背后。各地方性城市的格局也仿效都城。这些大大小小的城市,都是国家政权(中央一级或地方各级)所在地,其主要职能是实施对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统治和军事控制,至于工商业,在宋以前的城市生活中不过是政治的附庸而已。‎ 古代中国城市,无论是都城还是州县所在地,与乡村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单向性的,即城市从乡村征收贡赋、调集劳役,一般却较少向乡村提供产品,广大乡村则在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轨范内生存。国与野、都与鄙、城与乡之间,政治上是前者对后者的压迫与控制,经济上则是后者对前者财富和劳力的供应。这使中国古代城市不仅是政治性的,而且是消费性的,城市手工业基本是为官府服务的官手工业。宋以前,中国城市普遍实行市坊一厢坊制,规定各种作坊、商店必须开设在市区某一街区,交易聚散有时间规定。自宋代开始,城市的经济功能加强,民间活力日增,限制民间商业发展的厢坊制度被突破,代之以市、集镇、瓦子等商业贸易场所,出现《清明上河图》所展现的那种繁盛的市井社会,城乡间的双向物质交换有所发展,有人把这种变化称之为中国的“都市革命”。然而,直至明清,中国城市作为政治中心、军事堡垒的性质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在包括宋以后的整个古代中国城市,未能摆脱帝王—官僚的直接控制,没有成为自然经济结构的离心力量,并始终是其核心部位和统治中心,城市也就不可能提供瓦解自然经济的强大动力,而只是无止境地从乡村掠取产品和劳役。这种单向性的物资流动,只能加剧农村贫困化,使中国广大乡间封闭在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小天地之内。而城市自身,一方面是贵族、官僚依凭盘剥农村而过着膏梁锦绣的寄生生活;另一方面是城市工商业受到种种限制,难以获得健康发展,无以形成欧洲中世纪城镇那样强有力的行会制度。‎ 古代中国的城乡关系,从国家机制看,城市高高凌驾于乡村之上;但从经济看,城市并未能获得独立运行的生命机制,不过是农业经济的附属物,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成为乡村和城市共同赖以存身的基础。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把传统的中华文化的主体称作“农业文明”。中国自然经济难以解体,社会一再往复交替出现“恢复—高涨—危机”三阶段周期循环而迟迟未迈入新的运行轨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发展迂缓,市民阶层晚成,市民文化单弱等等现象,均与城乡经济的同一性,城市迟迟未能形成独立的、与农村相抗衡的经济中心,有着不能解脱的内在联系。‎ ‎(节选自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1.下列关于古代“中国城市”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城市在整个前资本主义时期,一如既往地保持着作为帝王—官僚的政治中心—军事堡垒的基本属性。‎ B.中国城市无论都城、郡邑,还是州治、县城,都是为满足国家政权的政治—军事需要修筑起来的。‎ C.中国城市均严格遵循礼制安排结构模式,一律都是采用“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的形式。‎ D.中国城市在宋以前对工商业均采取限制措施,其主要职能是实施对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统治和军事控制。‎ ‎【答案解析】C 解析:在中国城市中只有国都一律“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 ‎2.中国古代城乡经济具有“同一性”,下列表述不属于此内容的一项是 A.自宋代开始,城市的经济功能加强,民间活力日增,出现了新的商业贸易场所及繁盛的市井社会,城乡间双向物质交换有所发展。‎ B.古代中国城市没有成为自然经济结构的离心力量,不能提供瓦解自然经济的强大动力,而只是无止境地从乡村掠取产品和劳役。‎ C.在经济上,古代中国城市没有独立运行的生命机制,是农业经济的附属物,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成为城、乡共同赖以存身的基础。‎ D.古代中国城市政治上对乡村压迫与控制,但却未能形成独立的、与农村相抗衡的经济中心,经济上对乡村严重依赖。‎ ‎【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答案解析】A 解析:中国古代城乡经济的“同一性”是指城市“经济上依赖乡村。没有发展成独立于乡村之外的经济中心”,“城市的经济功能加强……城乡间双向物质交换有所发展”显然不属于这种“同一性”‎ ‎【思路点拨】作答本类题,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题干在问什么;其次,分析选项,我们要回归原文,分析选项是否转述正确,一般设陷方式是张冠李戴、弄错时间地点、强加因果等等;最后,如果还不能选出答案,进一步分析选项是否不在设问范围之内。‎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古代中国城市无论大小,与乡村的经济联系都是单向性的,即从乡村征收贡赋、调集劳役,一般不向乡村提供产品。‎ B.城乡间单向性的物资流动,使城市封闭在小农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小天地之内,工商业难以获得健康发展。‎ C.自宋代中国的“都市革命”发生后,城市经济活力得到释放,城市作为政治中心、军事堡垒的性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D.古代中国城市对乡村经济的依赖,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发展迂缓、市民阶层晚成等等现象的发生,均有内在联系。‎ ‎【答案解析】 D 解析:A“都是单向性的”“不向乡村提供产品”说法太绝对;B“封闭在……小天地之内”的应是“广大乡间”而非“城市”;C“城市作为政治中心、军事堡垒的性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的说法与原文不符。‎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