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4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检测 鲁教版
第5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 单元综合检测 (时间:45分钟 分值: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8·衡水中学调研)下图是杭州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杭州市在2000年之后人口总数增长较快的直接原因是( ) A.出生率较高 B.死亡率较低 C.迁入率较高 D.迁出率较低 2.图中所示杭州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情况是( ) A.1953年之后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逐年减少 B.1964年之前15~64岁人口比例不断减少 C.1990年之后0~14岁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D.1982年该市人口结构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解析:第1题,根据图例,结合图中曲线形态判断,杭州市在2000年之后人口总数增长较快的直接原因是迁入率较高,C对。1964年后,该地0~14岁人口比例不断下降,说明出生率较低,A错。老龄人口比例上升,死亡率可能较高,B错。迁出率较低不是人口增长较快的直接原因,D错。第2题,根据图中曲线分析,1953年之后,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逐年增加,且人口总数增加,故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逐年增加,A错。根据曲线形态,1964年之前人口总数增长快,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长不明显,0~14岁人口比重增长快,说明15~64岁人口比例不断减少,B对。1990年之后0~14岁人口比重不断减少,但人口总数增加,故0~14岁人口数量是不断增加的,C错。1982年该市老龄人口约占5%~6%,人口结构没有进入老龄化阶段,D错。 答案:1.C 2.B (2018·西安模拟)读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系数(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90年代人口流动示意图,回答3~5题。 7 3.图示省区人口负担最轻的是( ) A.海南 B.广东 C.四川 D.广西 4.图示地区大规模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有( ) ①郊区城市化 ②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③东部地区劳动力短缺 ④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下列缓解人口压力的措施,合理的有( ) ①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环境承载力 ②加快对资源的开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③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④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口素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广东的人口承载系数最小,因此广东人口负担最轻。第4题,读图可知,人口主要是从内地向位于东南部沿海地区的广东流动,其原因主要是地区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广东经济发达,吸引了内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前来务工。第5题,提高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缓解人口压力的措施之一,但这不能以消耗资源为代价,可以采取提高科技水平、加快经济发展、扩大开放程度、提高人口素质等措施。 答案:3.B 4.D 5.D (2018·河南灵宝实验高中一模)生育率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妇女或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的数量。抚养比是指在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读韩国生育率和抚养比示意图(含预测),回答6~7题。 7 6.如果不考虑人口迁移的影响,韩国老年人口数开始超过儿童人口数的时间大概是( ) A.1983年 B.2005年 C.2011年 D.2017年 7.下列因果联系不正确的是( ) A.社会经济发展—生育观念转变—婚育年龄推迟—生育率下降 B.社会经济发展—生育成本提高—生育意愿降低—生育率下降 C.社会经济发展—儿童抚养比下降—生育率下降—老年抚养比上升 D.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进步—人均寿命延长—老年抚养比上升 解析:第6题,根据材料,抚养比是指在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非劳动年龄人口包括儿童和老年人。读图,儿童抚养比与老年抚养比的曲线交点约是2017年,此后老年抚养比高,老年人口数超过儿童人口数。第7题,社会经济发展,受教育程度提高,生育观念转变,实行晚婚、晚育,婚育年龄推迟,导致生育率下降。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进步,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有保障,人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数增加,老年抚养比上升。 答案:6.D 7.C (2018·惠州调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促进人口迁移,下图为2000-2010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重心变化。据此完成8~9题。 8.十年间,我国人口迁移重心均位于武汉市周边,主要是因为其( ) A.地理位置居中 B.人口基数稳定 C.经济实力雄厚 D.交通网络发达 9.据图推断,图示时段( ) A.西部地区人口迁出速度加快 B.中部地区人口迁移规模稳定 7 C.珠三角转为人口净迁出地区 D.长三角对外来人口引力增强 解析:第8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促进人口迁移,从图中可以看出,十年间,我国人口迁移重心均位于武汉市周边,主要原因是其地理位置比较居中。第9题,从我国省际人口迁移重心变化可以看出,图示时段西部地区人口迁出速度减慢,珠三角转为人口净迁入地区,长三角对外来人口引力增强。 答案:8.A 9.D (2018·广州调研)“人口倒挂”是指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数量(户籍人口数)的现象。下图中,上海市Q区成为主要外来人员迁入地之一,且迁入人员以低学历青壮年为主。读图,完成10~11题。 10.上海市的人口倒挂区( ) A.主要为高档住宅集中区 B.加工业和制造业发展迅速 C.主要为高科技产业园区 D.劳动力成本比中心城区高 11.上海市出现人口倒挂现象,表明该市( ) A.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B.环境承载力逐渐缩小 C.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D.城市化进程开始加快 解析:第10题,上海市人口倒挂区主要为近郊区,由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上海市的工业区逐步向近郊区迁移,因而这里的第二产业发展迅速;上海市的近郊区工业区广布,环境相对较差,高档住宅多分布在远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的地区外来人口较多,这些外来人口为上海市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劳动力成本比城区低。第11题,当地人口增长率低、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造成了劳动力不足,进而吸引大量外来劳动力流入,导致了“人口倒挂”。外来人口消费水平低,人均消耗资源少,不会使环境承载力逐渐缩小。上海市的城市化水平已经处于较高的水平,并在继续升高,不能说出现人口倒挂是上海市城市化水平开始提高的标志。 答案:10.B 11.A 7 二、综合题(共46分)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 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 上海市人口容量估算表(万人) 2010年 2020年 2030年 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 1 535.95 1 705.68 1 894.17 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容量 1 460.99 1 543.03 1 596.84 综合常住人口容量 1 788.5~1 870 1 841.5~1 935 1 894.5~2 000 (1)读图1,估算2010年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并判断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特征。(6分) (2)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人口在地域分布上也有较大的变化。读图2,描述1990年至2008年上海常住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8分) (3)结合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识,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8分) 解析:(1)根据2010年上海人口金字塔图可以看出老年人口比重较大,出现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2)1990年至2005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减少, 7 近郊、远郊人口增多。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又出现增加的趋势。(3)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水资源的影响较大,应该开源、节流;同时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口容量。 答案:(1)0~14岁人口所占比重约为8%(7.6%~9.6%均可)、15~64岁人口所占比重约为82%(79.8%~82.8%均可)、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约为10%(9.6%~10.6%均可),已进入严重老龄化阶段。 (2)1990年至2005年,上海中心城核心区和边缘区人口减少,近郊和远郊人口大幅增加。随着上海旧城改造和环境改善,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出现了人口增加的趋势。 (3)自然资源是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其中水资源的影响最为明显。上海应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科学技术水平越高,经济越发达,人口容量就越大。上海应大力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就业率和生产率。 1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迁移日渐频繁,老龄化现象也日趋严重。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2012年我国部分地区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统计图。 材料二 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养老压力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下表是2014年我国部分省区常住人口老龄化数据。 省区 65岁以上人口比重/% 省区 65岁以上人口比重/% 重庆 13.25 安徽 10.53 四川 12.76 辽宁 10.22 江苏 12.25 广西 9.29 天津 11.46 浙江 9.2 山东 10.98 河南 8.93 上海 10.64 北京 8.58 湖南 10.57 广东 7.24 (1)由于人口迁移导致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不一致。分析我国人口迁移的空间特点,并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区造成的影响。(8分) (2)据材料,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其原因。(8分) (3)比较四川和广东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异,并分析其中的原因。(8分) 7 解析:(1)结合坐标图,横坐标是常住人口,纵坐标是户籍人口。图中斜线右下的省份常住人口多于户籍人口,说明经济发达吸引人口迁入,多为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斜线左上的省份情况则相反,多为内地经济欠发达省份,继而总结出人口迁移的空间分布特点,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影响。(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即可得出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原因。(3)结合表格及区域知识即可分析出两省的老龄化差异及成因。 答案:(1)我国人口迁移的空间特点:由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向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迁移;由农村向城市迁移。 有利影响:促进了迁出地区与外界经济发达地区的交流;缓解了当地的就业、环境压力。 不利影响:农村人口从事农业的青壮年劳动力减少,土地荒芜,粮食产量下降等;农村凋敝,使农村文化景观、乡土建筑遭到破坏;出现留守儿童、农村孤寡老人的抚养等社会问题。 (2)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老龄化严重;老龄化速度快;未富先老;老龄人口绝对数量大。 原因: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导致出生率下降明显;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水平进步,养老制度的逐渐完善,人口的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重迅速上升。 (3)四川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广东高,常住人口进入严重老龄化;广东常住人口属于老龄化。 原因:广东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吸引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迁入,使得常住人口中老龄人口比重下降;四川属于人口迁出大省,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多,使得常住人口中老龄人口比重上升。 7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