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4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高考二模理综模拟试题西城区
2011年北京高考二模理综模拟试题(西城区) 2010.5 13.下列事例中表明光子不但具有能量,而且象实物粒子一样具有动量的是 ( ) A.康普顿效应 B.光的偏振现象 C.光的色散现象 D.光的干涉现象 14.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如图所示。用单色光照射处于基态的氢 原子,氢原子吸收光子后跃迁到n=3的激发态,此后氢原 子又放出光子。在此过程中,氢原子 ( ) A.吸收光子的能量可以是任意值 B.吸收光子的能量是某一确定值 C.放出光子的能量可以是任意值 D.放出光子的能量是某一确定值 1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静止时的质量与运动时的质量相等 B.在光的衍射现象中,亮条纹位簧是光子到达几率大的位置 C.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容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 D.不确定关系表明,可以同时准确地确定粒子的位置和动量 16.如图1所示,一闭合金属圆环处在垂直圆环平面的匀 强磁场中。若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按如图2所示的。 规律变化,设图中磁感应强度垂直纸面向里的方向为。 正方向,环中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为正方向,则环 中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 17.如图所示,空间中有一静电场,在轴上场强E随位置的变化规律为其中为大于0的常数,单位为,的单位为。有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在处由静止释放。若不考虑其它力的作用。则试探电荷 ( ) A.释放后将一直沿x轴正方向运动 B.释放后将一直沿x轴负方向运动 C.在x==0.4m处的电势能最大 D.在x==0.4m处的加速度最小 8 18.一简谐机械波沿轴正方向传播。在、时刻该波的波形曲线分别如图中实线、虚线所示。、b为该机械波上的两个质点,它们平衡位置的坐标分别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机械波的周期一定等于8s B.该机械波的波速一定等于1.0m/s C.时、的速度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时、的加速度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19.欧洲强子对撞机在2010年初重新启动,并取得了将质 子加速到1.18万亿ev的阶段成果,为实现质子对撞打 下了坚实的基础。质子经过直线加速器加速后进入半径 一定的环形加速器,在环形加速器中,质子每次经过位 置A时都会被加速(图1),当质子的速度达到要求后, 再将它们分成两束引导到对撞轨道中,在对撞轨道中两 束质子沿相反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并最终实现对撞 (图2)。质子是在磁场的作用下才得以做圆周运动的。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质子在环形加速器中运动时,轨道所处位置的磁场会逐渐减小 B.质子在环形加速器中运动时,轨道所处位置的磁场始终保持不变 C.质子:在对撞轨道中运动时,轨道所处位置的磁场会逐渐减小 D.质子在对撞轨道中运动时,轨道所处位置的磁场始终保持不变 20.如图所示,质量为的小球B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的小球A以速度靠近B,并与B发生碰撞,碰撞前后两个小球的速度始终在同一条直线上。A、B两球的半径相等,且碰撞过程没有机械能损失。当、一定时,若越大,则 ( ) A.碰撞后A的速度越小 B.碰撞后A的速度越大 C.碰撞过程中B受到的冲量越小 D.碰撞过程中A受到的冲量越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小题,共180分) 21.(18分) (1)图1是演示简谐运动图象的装置,它由一根较长的细线和一个较小的沙漏组成。当沙漏摆动时,若将沙漏下方的木板匀速拉出,漏出的沙在板上会形成一条曲线。通过对曲线的分析,可以确定沙漏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2是同一个沙漏分别在两块木板上形成的曲线。 8 ①沙漏在木板1上形成曲线OA段经历的时间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沙漏在木板2上形成曲线O′A′段经历的时间。 ②经测量发现OB=O′B′。若木板1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1,木板2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2,则 A. B. C. D. (2)某同学做“测量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 ①首先,他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丝上的三个 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并求出其平均值作为金 属丝的直径d。其中某次测量如图3所示,这次 测量对应位置金属导线的直径为 mm; ②然后他测量了金属丝的电阻:,实验中使用的器材有: a.金属丝(接入电路的长度x0为1m, 电阻约5Ω~6Ω) b.直流电源(4.5 V,内阻不计) c.电流表(200mA,内阻约1.0Ω d.电压表(3V,内阻约3kΩ) e.滑动变阻器(50Ω,1.5A) f.定值电阻R1(5.0Ω,1.5A) g.定值电阻R2(10.0Ω,1.0A) h.定值电阻R3 (00.0Ω,1.0A) i.开关,导线若干 该同学实验时的电路图如图4所示,且在实验中两块电表的读数都能接近满偏值,定值电阻应该选 (选填“R1”、“R2”或“R3”); ③该同学根据测量时电流表的读数I、电压表的读数U描绘的U—I图象如图5所示,根据图象可以求得金属丝的电阻Rx= Ω。 8 ④设法保持金属丝的温度不变,而逐渐减小上述金属丝(接入电路长度为x0)接入电路的长度x,当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时,下列图象中正确反映了金属丝电阻消耗的功率P随x变化规律的是 ( ) 22.(16分)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金属板正对着水平放置,电压U时,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以水平速度v0从A点射入电场,经过一段时间后从B点射出电场,A、B问的水平距离为L。不计重力影响。求 (1)带电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经历的时间t; (2)A、B问竖直方向的距离y; (3)带电粒子经过B点时速度的大小v。 23.(18分)利用水流和太阳能发电,可以为人类提供清洁能源。水的密度,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地面上时的辐射功率,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取g=10m/s2。 (1)三峡水电站发电机输出的电压为18kV。若采用500kV直流电向某地区输电5.0×106kW,要求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不高于输送功率的5%,求输电线总电阻的最大值; (2)发射一颗卫星到地球同步轨道上(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利用太阳能发电,然后通过微波持续不断地将电力输送到地面,这样就建成了宇宙太阳能发电站。求卫星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3)三峡水电站水库面积约1.0×109m2,平均流量Q=1.5×l04m3/s,水库水面与发电 机所在位置的平均高度差h=l00m,发电站将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的总效率 8 。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太阳光垂直照射时的辐射功率为10P0。太阳能电 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20%,将电能输送到地面的过程要损失50%。若要使(2)中的宇宙太阳能发电站的发电能力与三峡电站相当,卫星上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至少为影大? 24.(20分)如图所示,A、B两个小物体(可看成质点)的质量分别为2m、m,它们栓接在跨过定滑轮的细绳两端,细绳不可伸长,且能承受足够大的拉力。B物体悬吊着静止时,A也静止在地面上,A、B与定滑轮轮轴之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2l、l。现将B物体竖直向上提高距离l,再将其从静止释放。每次细绳被拉直时A、B速度的大小立即变成相等,且速度方向相反,由于细绳被拉直的时间极短,此过程中重力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物体与地面接触时,速度立即变为0,直到再次被细绳拉起。细绳始终在滑轮上,且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细绳第一次被拉直瞬间绳对A冲量的大小; (2)A第一次上升过程距离地面的最大高度; (3)A运动的总路程。 8 参考答案 13—15ABB 16—20DCCDD 21.实验题(18分) (1)①等于 (3分) ②C (3分) (2)①0.526 (3分) (0.524~0.528) ②R2 (3分) ③5.2 (3分) (4.9~5.5) ④B(3分) 22.(16分) (1)带电粒子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从A点运动到B点经历的时间(4分) (2)带电粒子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板间场强大小 (2分) 加速度大小 (2分) A、B间竖直方向的距离 (2分) (3)带电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 (2分) 而 (2分) 解得带电粒子在B点速度的大小 (2分) 23.(18分) (1)设输电线总电阻的最大值为,当通过输电线的电注以为I时,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为 (2分) 采用U=500kV直流电向某地区输电W时,通过输电线的电流 (2分) 依题意得 8 解得 (2分) (2)设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卫星所在轨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2分) 解得 (2分) 当卫星在地表附近时, 在同步轨道上, 根据题意,同步轨道的半径 解得卫星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2分) (3)三峡水电站的发电功率 (2分) 设卫星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至少为S, 则宇宙太阳能发电站的发电功率 (2分) 根据题意 所以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至少为 (2分) 24.(20分) (1)B做自由落体,下降高度为I时的速度为 根据得 (3分) 此时细绳被拉直,A、B速度的大小立即变成, 设绳子对A、B的冲量大小为I,根据动量定理得 对B (1分) 对A (1分) 解得细绳第一次被拉直瞬间绳对A冲量的大小 (2分) 8 (2)由(1)可得A第一次离开地面时速度的大小(2分) 从A离开地面到A再次回到地面的过程中,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假设A第一次上升过程距离地面的最大高度为,则 (2分) 解得 (2分) (3)从A离开地面到A再次回到地面的过程中,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所以,A再次回到地面时速度的大小依然为, 即B再次回到距离地面高度为时速度的大小也为。 此后B做竖直上抛运动,落回距离地面高度为时速度的大小还是。(1分) 根据(1)求解可得A第二次离开地面时速度的大小(1分) 同理可求A第二次离开地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1分) …… A第次离开地面时速度的大小 (1分) 同理可求第次离开地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1分) 由于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A最终会静止在地面上。 所以A运动的总路程 8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