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4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生物小高考必修3(完整)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考点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1.生长素(IAA)的发现过程 ① 达尔文实验 光 光 现象:不生长,不弯曲 弯向光源生长 结论:生长和弯曲与胚芽鞘的尖端有关 光 光 现象:生长,不弯曲 生长,向光弯曲 结论: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以下的伸长区。 原因:在单侧光的照射下,使背光侧生长快,出现向光弯曲。 ② 拜尔实验 现象:对侧弯曲 原因:尖端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分布不均匀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 ③温特实验 总结: 实验中的几个重点: ①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②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尖端下部的伸长区 ③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 ④生长弯曲的部位是:下端伸长区 备注: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为植物激素。 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①产生: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②运输:极性运输,即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单向。 ③分布:植物体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多数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又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又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治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生长素作用两重性表现的具体实例:①根的向地性;②顶端优势 补充: 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引起的生理作用功能不同,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②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能不同,原因: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茎 4.生长素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①促进果实发育(例如无子果实的获得) ②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枝条) ③防止落花落果 备注:生长素类似物是人工合成的物质,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例如α-萘乙酸,2、4-D) 考点2 其他植物激素 激素种类 合成部位 作用 赤霉素(GA) 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或幼芽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 细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与果实的衰老与脱落 乙烯 植物的各个部位 促进果实成熟 3.2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 考点1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1. 反射与反射弧 ① 概念: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 ② 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③ 类型: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2.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突起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 功能: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冲动的功能. 考点2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1.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及特点 传导过程 ①静息状态时:电位(外正内负) ②受到刺激时:电位(外负内正) ③恢复到静息状态时:电位(外正内负) 传导特点:双向传导 2. 突触的结构特点 一个突触包含突触前膜、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突触前膜是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突触后膜一般是树突膜或者胞体膜。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单向传递 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传递方向:单向传递(轴突→树突,轴突→胞体) 单向传递的原因:因为只有突触前膜有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考点3 人脑的高级功能 1.人脑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书P20图2-5) 2.人的语言中枢位置和功能(书P21图2-6) 考点4 动物激素的调节 1.动物激素的调节 本质 动物激素名称 分泌部位 功能 备注 氨基酸的衍生物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物质氧化分解与新陈代谢,对神经系统发育 具有重要性 合成该激素需碘,幼年缺少会引起呆小症,成年缺少会引起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过多会引起甲抗 肾上腺激素 肾上腺 升高血糖,促进 机体产热 多肽类或者蛋白质类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下丘脑 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生长激素 垂体 促进生长发育,促进骨骼的生长 过多会导致巨人症,过少会导致侏儒症 促甲状腺激素 促进甲状腺生长发育,促进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升高血糖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降低血糖 固醇类激素 雌激素 卵巢 促进雌性生殖器官发育和卵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雌性的第二性征,维持正常的性周期 雄激素 睾丸 促进雄性生殖器官发育和精子的形成,激发并维持雄性的第二性征 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下丘脑 ↓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 垂体 ↓ 促甲状腺激素 反 ↓ 馈 甲状腺 ↓ 甲状腺激素 ↓ 细胞代谢 3.反馈调节的概念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4.拮抗作用和协同作用 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过程具有相反的作用。例如: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过程具有相同的作用。例如: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考点1 稳态的生理意义 1. 单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 2.内环境 概念 细胞外液之间的关系 细胞外液的成分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 稳态的调节机制 概念 调节机制 2. 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稳态的意义 考点2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是甲状腺激素缺乏(如缺碘),就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考点3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1.血糖的调节 ①血糖的来源以及去路 ②调节过程 血糖含量升高 ↓ ↑ 胰岛B细胞 胰高血糖素 ↓ (-) (+) ↑ 胰岛素 胰岛A细胞 ↓ ↑ 血糖含量降低 2.体温的调节 寒冷 炎热 ↓ ↓ 皮肤冷觉感受器 皮肤温觉感受器 ↓ ↓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 ↓ 通过神经体液发送信息 通过神经体液发送信息 ↓ ↓ 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 汗腺分泌增加,毛细血管舒张 肝脏肌肉产热增多 肝脏肌肉产热减少 ↓ ↓ 体温回升 体温下降 ↓ ↓ 正常体温 正常体温 3.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食物过咸 ↓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 ↓(+) (-)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 ↓ 大脑皮层 垂体 细胞外渗透压降低 ↓ ↓ 细胞外渗透压降低 产生渴觉 抗利尿激素 ↓ ↓(+) 主动饮水 肾小管,集合管 补充水分 重吸水 ↓ 尿量减少 备注:与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有关激素为抗利尿激素,该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与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考点4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1.免疫系统的组成极其主要功能 免疫系统的组成(书P35) 功能 防卫功能:三道防线(书P36) 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① 体液免疫 特异性结合 (少数抗原) 抗体 抗原 吞噬细胞 T细胞 B细胞 效应B细胞 (绝大数抗原) 增殖分化 记忆细胞 (抗原非首次进入机体内) 备注:1、抗体的本质是球蛋白 2、抗原,病毒或自身病发、衰老细胞(癌细胞) ② 细胞免疫(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病毒) 抗原 吞噬细胞 T细胞 效应T细胞 记忆细胞 增殖分化 病毒 效应T细胞 宿主细胞 靶细胞 靶细胞裂解死亡 (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 考点 5 艾滋病的流行及预防 1、艾滋病的全称、病原体及存在部位 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存在部位: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 2、艾滋病的发病机理、症状 发病机理:HIV侵入人体后与T淋巴细胞相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并逐渐使得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功能瓦解,最终使得人体无法抵抗其他病菌、病毒的入侵,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 症状:初期症状是全身淋巴结肿大,不明原因的持续性发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精神疲乏,此后,相继出现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极度消疲,腹泻便血,呼吸困难,心力衰竭;中枢神经麻痹,最终死亡 3、艾滋病的流行及预防 流行: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滥交、毒品注射。输血。输入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病人用过的注射器而传染的。 预防:①洁身自爱;②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③不用未消毒的器械纹眉,穿耳;④医疗时使用的注射器及检查和治疗器械必须要严格消毒;⑤需要输入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通过艾滋病病毒抗体的检测。 3.4 种群和群落 考点1 种群的特征 1、种群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概念: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一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基本特征: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出生率:单位时间里新出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率或迁出率。 年龄组成: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 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增长型的特点:幼多老少,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呈增长趋势 稳定型的特点:幼、老数目比例适中,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密度稳定 衰退型的特点:幼少老多,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呈较少趋势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样方法——常用调查植物 五点取样法:适用于总体为正方形 等距取样法:适用于总体为长方形时 2)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动物 例:对某地麻雀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了50只麻雀,把这些麻雀腿上套上标记环后放掉,数日后又捕获了40只,其中有标记环的10只,那么该地大约有麻雀200只 N :50=40:10 N =200只 考点2 种群的数量变动及数字模型 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 概念: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 实例:20世纪30年代,美国岛屿上环颈雉的增长 “J”型曲线 模型假设: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X倍 建立模型:t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Xt 特点:种群数量连续增长 概念:种群进过一段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 实例:在0.5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24h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大草履虫的数量在第二天和第三天增长较快,第五天以后基本维持在375个左右。 “S”型曲线 环境容纳量(K值):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产生原因: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当死亡率增加到与出生率相等时,种群的增长就会停止,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 特点:S型增长曲线渐进于K值,但不会超过K值即环境容纳量,有时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此时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等。 2、研究种群数量变动的意义 在对待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有指导意义,一般将种群数量控制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K/2)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可提供的资源数量最多。 考点3 群落的结构特征 1.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群落的物种组成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群落、物种和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3.种间关系 种间关系 概念 举例 图形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老鹰捕食老鼠 乙图 竞争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 空间等。 在细菌的培养基上生长着青霉 丙图 寄生 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生)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 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人体内的蛔虫 略 互利共生 两种生物共同生物在一起,相互依存, 彼此有利。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甲图 4.群落的空间结构 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物种分布 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物种分布 考点4 群落的演替 1.群落演替的过程和主要类型 ①初生演替: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例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演替的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②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2.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3.5 生态系统 考点1 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 ①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②类型 海洋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冻原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 果园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备注: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统一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结构 ①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非生物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 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 消费者:动物 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备注:生产者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分解者能将动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如果没有分解者,生态系统将会崩溃 ②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组成成分:生产者与消费者 无机环境 食物链 生态系统 生产者 生物群落 消费者 分解者 举例: 植物 蝗虫 青蛙 蛇 鹰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初级消费者 初级消费者 初级消费者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第五营养级 食物网: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就是食物网。 食物链与食物网的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时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考点2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和应用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及特点 ① 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② 能量流动的过程 来源:太阳 生产者 a. 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去路: a.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体内 b.用于生产者的 成长发育、繁殖 b.随着残枝落叶等被分解者分解 来源:上一营养级 以粪便形式被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 初级 在初级消费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消费者 去路: 初级消费 被次级消费者摄入体内 者同化 用于初级消 费者发育繁殖 随着动物尸体等分解者分解释 放出来 所有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太阳光 单向流动 ③特点 逐级递减 能量的传递效率:10%—20% 能量金字塔: 备注:处于最底层是生产者 2、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① 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② 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物质循环概念和特点: ①概念: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地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②特点: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4、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大气中的CO2 燃烧 微生物 作用 动物 植物 动植遗体及排泄物 化石燃料 A A是生产者 ①光合作用 B无机环境 ②呼吸作用 ② ① C消费者 ③呼吸作用 B D 分解者 ④分解作用 ③ ④ C D 备注:在生物群落于无机环境之间碳循环形式为CO2;在生物群落之间碳循环为有机物 考点3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1.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物理信息 例如:光、声、温度、湿度、等 ①信息的种类 化学信息 例如:生物碱、有机酸、等 行为信息 例如:生物的行为特征 ②信息传递的作用:信息还能调节生物的中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①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 2.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②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考点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①生态系统的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②具有稳定性的原因 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③ 种类 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备注: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恢复力稳定性越低 营养结构越简单 抵抗力稳定性越低 恢复力稳定性越高 ④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 的利用应该适度, 不应该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于功能的协调。 2、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3.6 生态环境的保护 考点1 人口增长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口数量增加,对资源的需求量必然增大,人口数量增长给资源带来的压力是对其环境产生的最基本影响。二是伴随着人口数量增加,人口的分布也越来越集中于城市,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均消费水平上升,使生活排污剧增。三是伴随着人口数量增长,人类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扩大当然要带来更多的废弃物,处理不当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备注:我国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1/3,我国的人均淡水占有量只是世界人均的1/4。 考点2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壤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 考点3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 首先,生物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食物、纤维、木材、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 (2) 生物多样性还在保持土壤肥力、保证水质以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将有益于一些珍稀濒危物种的保存。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①就地保护:a、主要是建立自然保护区;b、保护对象主要有: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天然分布区;吉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完整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棕头鸥等鸟类及它们的生存环境。②迁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补充,它为将灭绝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的最后机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