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训练选4及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训练选4及答案

‎2019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训练选(4)及答案 一、选择题 ‎(一)如图为以某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若不考虑地形等因素,一架飞机从甲地沿最近的线路飞往乙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甲、乙两地均位于(  )‎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2.该飞机飞行方向和飞行距离分别是(  )‎ A.一路正西  3 330 km B.先东南,后东北 6 660 km C.先东北,后东南 大于6 660 km D.先西南,后西北 小于3 330 km 解析:1.B 2.D 第1题,从甲、乙两地经度知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可知中心极点为南极点,外圆纬线为南纬60°。两地纬度均为南纬60°,位于南半球;经度分别为东经150°和东经90°,位于东半球。第2题,两地之间的最短航线是通过两地大圆的劣弧,所以从甲地飞往乙地的方向应该为先西南,后西北。甲、乙两地均位于南纬60°,两地之间经度差为60°,甲、乙两地纬线上的距离为60×111 km×cos 60°=3 330 km。由于飞行航线为大圆劣弧段,其距离比南纬60°纬线上甲、乙两地间的距离短,即小于3 330 km。‎ ‎(二)(2019·银川二中统练)读某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和气压分布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  )‎ A.海陆轮廓及洋流性质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D.地势起伏状况 ‎2.该季节(  )‎ A.甲地盛行西北季风,寒冷干燥 B.乙地盛行东北信风,炎热干燥 C.丙地盛行偏西风,温暖多雨 D.丁地盛行偏东风,温暖多雨 解析:1.C 2.D ‎ 第1题,图中甲地的盛行风是西北季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在北半球冬季时南移越过赤道后偏转形成的,C对;海陆轮廓及洋流性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地势起伏状况对此处西北季风的形成影响不大,A、B、D错。‎ 第2题,该季节为南半球夏季,甲地盛行西北季风,来自海洋,温暖湿润,A错;乙地盛行东南信风,炎热干燥,B错;丙地此时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C错;丁地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此时盛行偏东风,温暖多雨,D对。‎ ‎(三)提高丘陵、山地植被覆盖率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如图为某丘陵植被覆盖率提高后洪峰水位过程线示意图。完成1~2题。‎ ‎1.植树造林导致水位过程线滞后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减少 B.地形坡度减小 C.涵养水源能力增加 D.地表径流阻力增大 ‎2.植被覆盖率增加对外力作用的主要影响是(  )‎ A.风化作用减弱 B.搬运作用增强 C.侵蚀作用减弱 D.成岩作用增强 解析:1.D 2.C ‎ 第1题,植树造林后,树冠对降水有阻挡作用,落叶、根导致地表径流阻力增大,从而使洪峰出现时间滞后,故选D。‎ 第2题,读图可知植被覆盖率增加后,洪峰时间相对滞后,洪峰流量相对减少,说明地面径流减少、流速降低,侵蚀作用减弱,故选C。‎ ‎(四)如图为某山地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 ‎1.该山地最有可能位于(  )‎ A.非洲 B.欧洲 C.南极洲 D.澳大利亚 ‎2.图中自然森林是(  )‎ A.针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常绿阔叶林 ‎3.①~④四地中积雪厚度最大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解析:1.B 2.A 3.B ‎ 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积雪范围最低海拔为2 200~2 300 m,海拔较低,且西侧雪线较低,说明西侧为迎风坡。欧洲北部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雪线低,且西侧为盛行西风的迎风坡,最符合题意。‎ 第2题,图中植被的分布规律是随着海拔升高,依次出现森林、草甸、积雪,根据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可知,草甸以下分布的是针叶林。‎ 第3题,通过对图中信息的分析可知,该山地西侧为迎风坡,降雪较多,四地中②地等高线最稀疏,坡度较小,且位于凹坡,利于降雪的积累,因此,①~④四地中②地积雪最厚。‎ ‎(五)(2019·西城模拟)一般住宅特别是高层住宅的第一层、第二层销售都较为困难,其价位也较其他层位低。开发商通过将第一、第二层转为做底商,价格可以卖得更好,同时住宅小区的商业配套也得以解决。回答1~2题。‎ ‎1.有关底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底商只为本小区的居民服务 B.因底商租金较高,一般都销售较高级的商品 C.底商既可以销售商品,也可以提供其他服务 D.底商与大型超市没有竞争关系 ‎2.如果某快递公司要在底商建立一个网点,其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 A.租金 B.市场 C.交通 D.环境 解析:1.C 2.B ‎ 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底商建在小区楼房第一、二层,可以很好为社区居民及其附近区域居民提供商品或维修等服务。‎ 第2题,快递公司是商业网点,其布局的首要决定因素是消费人群,市场最关键。‎ ‎(六)(2019·揭阳一模)如图为黄河三角洲某海岸带环境问题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字母A、B、C分别表示(  )‎ A.海洋污染 海水入侵 全球变暖 B.海水入侵 海洋污染 全球变暖 C.全球变暖 海水入侵 海洋污染 D.海水入侵 全球变暖 海洋污染 ‎2.该海岸带侵蚀后退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采利用地下水 B.入海径流、泥沙量减少 C.大面积围垦滩涂湿地 D.过量排放、倾倒废弃物 ‎3.近年来,经过有效治理,黄河枯水期入海径流量明显增大,这对改善该海岸带环境的作用错误的是(  )‎ A.减轻了淡水变咸 B.容纳、净化污染物能力下降 C.减轻海洋污染 D.延缓海岸侵蚀后退 解析:1.D 2.B 3.B ‎ 第1题,超采地下水、引用水过量,会使得地下水位下降,在内陆地区引起地面下沉,在沿海地区会引起海水入侵;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进而引起海平面上升;超标排放污水等,超出海水的自净能力,会引起海洋污染。‎ 第2题,由示意图可以确定,该海岸带侵蚀后退是由于入海泥沙减少,海浪侵蚀加强及近岸泥沙减少造成的。‎ 第3题,根据示意图中信息,入海径流量增加会减轻淡水变咸,减轻海洋污染,延缓海岸线的后退,同时使容纳、净化污染物的能力提高。‎ ‎(七)(2019·日照一模)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出现新的特点:一方面,制造业的“西进运动”渐成燎原之势;另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机器代人的情况突出,有的工厂已实现关灯生产。据此完成1~3题。‎ ‎1.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逐渐失去的区位优势主要是(  )‎ A.劳动力成本 B.能源资源 C.环境承载力 D.市场需求 ‎2.东部沿海地区工厂使用机器人的影响是(  )‎ ‎①加速工厂向中西部转移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降低对工人的素质要求 ④减缓企业用工荒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关于制造业“西进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促进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 B.增加东部地区的环境压力 C.带动人口大规模向西迁移 D.促进东、西部产业分工与合作 解析:1.A 2.B 3、D ‎ 第1题,东部地区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劳动力成本增加,制造业逐渐失去原有的区位优势,A正确。东部地区本来就没有能源资源优势,B错误。东部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和市场需求量仍然比较大,C、D错误。‎ 第2题,东部沿海地区工厂使用机器人可以24小时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劳动力的数量,减缓企业用工荒,B正确;东部沿海地区工厂使用机器人解决工厂用工问题,减缓工厂向中西部转移,但是对工人的素质要求较高,A、C、D错误。‎ 第3题,制造业“西进运动”促进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不利于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A错误;东部地区工厂减少,排放污染物减少,环境压力减小,B错误;“西进运动”‎ 不会带动人口大规模向西迁移,C错误;因为工厂向西迁移,必然增加和东部地区的联系,促进东、西部产业分工与合作,D正确。‎ ‎(八)(2019·长春七校联考)下面图甲为我国东部沿海某省1990~2019年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图乙为该省1990~2019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城市化率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 ‎1.从1990年至2019年,该省(  )‎ A.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农业产值降低 B.第二产业比重超过第三产业 C.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的产值一直高于第二产业 ‎2.下列关于该省城市化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019~2019年城市化速度快于2019~2019年 B.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大致呈正相关 C.逆城市化现象普遍 D.目前已处于城市化的成熟阶段 解析:1.C 2.B ‎ 第1题,图甲反映的是三大产业的比重变化,并不能反映产值的变化,排除A、D项。2019~2019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1990~2019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一直在上升;2019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超过第二产业,B项错误,C项正确。‎ 第2题,读图乙可知,2019~2019年该省城市化率增长速度慢于2019~2019年。目前,该省仍处于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并未进入成熟阶段(后期阶段),我国尚未出现逆城市化现象。1990~2019年,该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快,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大致呈正相关。‎ 二、非选择题 ‎(一)(2019·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 000~2 600 m)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如图)。‎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4)说明从2 300 m至2 600 m,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由图可知,图中阴坡存在单峰变化的规律,而阳坡没有这个规律,说明阳坡受到干扰。在2 000~2 300 m的高度,阴坡随海拔升高,植物多样性增多,而阳坡在这一高度范围内随海拔升高,植物多样性减少,说明该苔原带在这一高度范围受到干扰。第(2)题,在未遭受干扰的情况下,按单峰变化规律,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2 300 m左右,而图示这一高度阳坡植物多样性低于阴坡,由此可以推断阴坡植物多样性较阳坡高。第(3)题,与阴坡相比,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多,地表温度较高,融雪较早,蒸发强度较大,并且蒸发历时较长,水分条件较差,湿度低。第(4)题,2 300~2 600 m,随海拔升高,山地阳坡和阴坡的面积逐渐缩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阴、阳坡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作用增强,因此,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 答案:(1)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阳坡,苔原带的下部(中下部,2 000~2 300 m左右)。干扰强度分布特征: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越低,干扰越强烈)。‎ ‎(2)(未遭受干扰时)阴坡较阳坡植物多样性高。‎ 依据:(按单峰变化规律,)阳坡苔原带的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 300 m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 ‎(3)特点:阳坡地表温度高、湿度低(水分条件差)。‎ 原因:阳坡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高,蒸发强度大;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 ‎(4)随着海拔升高,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 ‎(二)(2019·江西师大附中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迪拜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迪拜约17%为阿联酋公民,约83%为外国移民,其中印度人占42.3%、巴基斯坦人占13.3%、阿拉伯人占9.1%、孟加拉国人占7.5%,其他占10.8%。下图为迪拜气候资料统计图。‎ ‎(1)请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描述迪拜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2)分析材料二,指出迪拜人口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 ‎(3)分析阿拉伯半岛内油气资源的主要运输方式并评价此种交通运输方式。‎ 解析:第(1)题,迪拜位于热带沙漠地区,气候干旱,在干旱的气候下发育的自然带、地貌等体现了整体性的特征。第(2)题,迪拜以石油资源为主的经济结构吸引国外青壮年劳动力迁入,造成迁入人口数量多于本国人口数量。第(3)题,油气资源运输在陆上最适宜采用管道运输。该运输方式的优点主要从运量、连续性方面分析,缺点主要从投资和灵活性方面分析。‎ 答案:‎ ‎(1)自然环境整体以干旱为主要特征: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植被稀少,以耐旱植被为主;地表水稀少;地貌以风沙地貌为主,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土地荒漠化严重。‎ ‎(2)石油资源丰富;经济收入高;缺乏大量年轻的劳动力;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吸引了附近国家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入,国际劳工远远超过了本国人口的总量。‎ ‎(3)管道运输。‎ 优点:货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高,连续性强,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速度快。‎ 缺点:需铺设专门的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