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通用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举措三 从考前调节上笑迎高考——一题串知实在巧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三维设计通用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举措三 从考前调节上笑迎高考——一题串知实在巧

举措三 从考前调节上笑迎高考——“一题串知”实在巧 ‎[编者按] 高考,七分靠实力,三分靠心态;不怕输给对手,就怕输给自己;不怕自己能力不足,就怕自己信心缺乏。考前几天,别再埋头书山题海,纠结于偏难怪题,那只会让自己徒生怯意。不防按我们的设计——每天一题,既回顾了基础知识,又做到了保温训练。这就是:基础抓牢心不慌,保温训练手不凉;知识方法一题藏,信心满怀上考场!‎ ‎《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主干知识考前串记 一、细胞的物质基础 ‎  下图表示细胞内某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及其相互关系,其中X、Y代表元素,A、B、C、D代表不同的有机物,小写字母a~g表示小分子物质。图G表示由c形成的C的结构,其由三条多肽链形成,共含有271个c。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串知设计]‎ ‎(1)元素X代表的是N、P,Y代表的是N,它们被植物以无机盐离子形式从土壤中吸收。‎ ‎(2)物体h具有的主要功能有①是良好溶剂,②参与化学反应,③运输物质,④化学反应的介质。‎ ‎(3)大分子物质D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三大类,其中糖原是动物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纤维素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功能。单体d能和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4)物质e是脂肪,是一种重要的储能物质,e氧化释放的能量比相同质量的d氧化释放的能量要多(填“多”或“少”)。‎ ‎(5)物质g的名称是三磷酸腺苷,它是生物体内的直接能源物质。物质[C]蛋白质和物质[f]磷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6)控制细胞遗传性状的物质是A(填字母),构成它的单体是[a]脱氧核苷酸,在人体内该单体有4种。HIV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为核糖、磷酸、含氮碱基(A、G、C、U)。‎ ‎(7)图中A和C是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B和C是组成核糖体的成分,A和C是组成噬菌体的成分。(填字母)‎ ‎(8)在A和C的一条链中连接两个a和两个c之间的化学键分别是磷酸二酯键和肽键。若C是由n个单位c脱水缩合形成的,则相应的A片段中至少有3n个碱基对。‎ ‎(9)G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R基中的巯基(—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键(—S—S—)。‎ ‎①氨基酸合成该分子后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4_832。‎ ‎②该分子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氨基。‎ ‎③该物质遇到双缩脲试剂会变为紫色。‎ ‎(10)细胞中的a与b相比,a所特有的是脱氧核糖、胸腺嘧啶。A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11)h参与光合作用时其作用是光反应的原料、运输物质等(答出两点)。细胞内产生h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举两例)。‎ 图中①②过程发生的部位分别是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薄膜,能为Ⅵ过程提供能量的过程是①_(填写序号)。‎ ‎(12)根据以上题干图示绘制了下列甲、乙图示,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乙图表示由四个单体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有D、G、H、I(填字母)。‎ A.若甲图中的②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是脂肪 B.若甲图中④能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则④可用无水乙醇提取 C.乙图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3个 D.乙图中若单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5种 E.若①具有催化作用,则①的初步水解产物为多肽,彻底水解产物为氨基酸 F.若图甲中②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②最可能是糖原 G.若②为脂肪,则其只存在于动物的脂肪细胞中,其他部位和植物细胞中没有 ‎ H.若②在低血糖时分解以补充血糖,则②可能是肌糖原和肝糖原 ‎ I.胆固醇是水溶性的,是构成酵母菌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二、细胞的结构基础 ‎  如图甲是四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为真核细胞结构及细胞内物质转运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串知设计]‎ ‎(1)图甲中,从结构上看,Ⅲ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且只有一种细胞器,就是核糖体。‎ ‎(2)图乙中由双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有④⑤(填图中序号)。‎ ‎(3)图甲中结构③表示中心体,其作用是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因为Ⅳ既含有③又含有叶绿体和细胞壁,所以确定Ⅳ是低等植物细胞。‎ ‎(4)图甲中四类细胞中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四类细胞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交流均依赖于细胞膜。‎ ‎(5)图甲中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是Ⅱ、Ⅲ、Ⅳ,其中以叶绿体为光合作用场所的细胞是Ⅱ、Ⅳ。‎ ‎(6)图乙中若合成的蛋白质为丙酮酸脱氢酶,推测该酶将被转运到④(填图中序号)发挥作用。‎ ‎(7)图甲中的Ⅰ可代表人体的胰岛B细胞,图乙中新转录产生的mRNA经一系列加工后穿过细胞核上的核孔转运到细胞质中,该结构对转运的物质具有选择性。‎ ‎(8)若图乙细胞为人的浆细胞,细胞内抗体蛋白的合成场是②(填图中序号),合成后通过囊泡运输到③(填图中序号)中进一步加工。‎ ‎(9)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图甲中细胞Ⅰ的三种细胞器,经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所示,判断以下有关说法的正误:‎ ‎①细胞器甲是线粒体,有氧呼吸时葡萄糖进入其中被彻底氧化分解(×)‎ ‎②细胞器乙可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 ‎③细胞器丙中进行的生理过程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消耗ATP(×)‎ ‎④若从水稻的根尖细胞分离出某细胞器,进行分析,其碱基组成含有A、G、C、U。则该细胞器和该题中的丙相同(√)‎ ‎⑤甲、丙均存在碱基A与T配对现象(×)‎ ‎⑥甲和乙中的有些细胞器能显著增大膜面积,从而提高代谢的效率(√)‎ ‎⑦细胞器丙肯定与消化酶的加工和分泌有关(×)‎ 三、物质的跨膜运输 ‎  下图1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其中A、B、C、D、E、F分别代表某些物质,a、b、c、d、e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2中的甲、乙、丙为物质出入细胞过程中的相关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串知设计]‎ ‎(1)若图1表示神经细胞膜,则当其受刺激后发生兴奋时,Na+的流动过程可用图中编号c表示;若是突触前膜,则突触间隙位于图中Ⅰ侧,其中分布的液体为组织液。‎ ‎(2)若图1表示肝脏细胞膜,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分别通过图中b、d(填字母编号)方式实现;在进食6小时后,C可代表的胰高血糖素等激素分泌量增加。‎ ‎(3)图1中a(填字母)所指物质运输方式可对应图2中丙坐标曲线图,图乙中P点的限制因素为载体数量,而O点时,能量来自无氧呼吸生理过程。‎ ‎(4)如图是利用该生物膜制作的渗透作用装置示意图。‎ ‎①作为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有的结构是[3]半透膜,同时在其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②已知该装置达到渗透平衡时液面高度差为Δh,则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为:溶液1大于溶液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充当[3]结构的是原生质层,其两侧的液体分别是细胞液和外界溶液。‎ 四、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  如图甲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a~f均为气体物质;图乙表示在一定的光照强度和温度下,该植物光合作用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丙图表示该植物细胞呼吸强度与O2浓度的关系(呼吸底物为葡萄糖)。据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串知设计]‎ ‎(1)图甲中可表示O2的是a、d、e(填字母)。‎ ‎(2)图甲中b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该阶段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O2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该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3)图甲中在黑暗条件下,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4)图甲中,若用‎14C标记CO2,则光合作用过程中‎14C的转移途径是CO2→C3→(CH2O)(或有机物)。‎ ‎(5)图乙中在D点时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此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强和温度;与D点相比,C点叶绿体中NADPH的含量较高(填“较低”“相等”或“较高”)。‎ ‎(6)图丙中YZ∶ZX=4∶1,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占总消耗的1/13;图中无氧呼吸强度降为0时,其对应的O2浓度为Ⅰ。‎ ‎(7)如图是该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中相关物质变化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a.①过程发生于线粒体中(√)‎ b.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产生的[H]均用于产生水(×)‎ c.当该细胞中②过程强度大于①过程时,则该植株一定表现为正常生长(×)‎ d.②过程产生的[H]参与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生成(×)‎ e.①过程的[H]并非全部来自于线粒体基质,过程②中的[H]从类囊体薄膜移向叶绿体基质(√)‎ f.若温度下降可能引起过程①的反应速率下降;但若停止光照,则①过程发生,②过程不发生(√)‎ g.有②过程发生而没有③过程发生时,该细胞所处的生理状态一定是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 五、细胞的增殖 ‎  下图1中A表示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雌性动物的体细胞,B、C分别表示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图2为该动物部分组织切片的显微图像;图3表示该动物体内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某比值h的变化曲线,F代表细胞分裂刚好结束。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串知设计]‎ ‎(1)细胞周期中进行了RNA和蛋白质的合成,细胞中活动旺盛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 ‎ ‎(2)图1中数字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它们分别是:①有丝分裂,②减数第一次分裂。‎ ‎(3)C细胞的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它含有同源染色体0对。‎ ‎(4)通常情况下,该动物的基因A和a的分离发生在②(用图中数字表示)分裂过程中。1个B图细胞最终分裂结束后,一般情况下,可以形成1种生殖细胞。其基因型是AB或Ab或aB或ab。‎ ‎(5)按分裂过程判断,图2中标号的先后顺序应该是甲→丙→乙。‎ ‎(6)图3若为有丝分裂,则CD段中,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2对;EF段中,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4对。‎ ‎(7)图3若为减数分裂,在CD段既具有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又具有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CD段。‎ ‎(8)CD段时,h的值为1/2。此时,细胞内的此值会比h值小(填“大”“小”或“相等”)。‎ ‎(9)若对某二倍体生物镜检时发现体细胞中有29条染色体,你认为下列分析有道理的是①②⑤。(填序号)‎ ‎①亲代细胞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多了一条染色体 ‎②亲代细胞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少了一条染色体 ‎③亲代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没有形成纺锤体 ‎④亲代细胞在减数分裂时,着丝点没有分裂 ‎⑤该生物受精卵分裂时,有一组姐妹染色单体移向同一极 ‎⑥该生物受精卵分裂时,没有形成纺锤体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主干知识考前串记 一、遗传的物质基础 ‎  下面甲图是艾弗里所进行的部分实验图解,乙图表示DNA分子结构中的a和d两条链,将乙图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丙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串知设计]‎ ‎(1)在甲图中若看到表面光滑(答特征)的菌落,说明R型细菌转变成了S型细菌。‎ ‎(2)为了充分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艾弗里还在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S型菌的DNA和DNA酶,进一步验证实验结果。‎ ‎(3)后来,赫尔希和蔡斯利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子代噬菌体中检测到被32P标记的DNA,表明DNA具有连续性,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4)不能(填“能”或“不能”)在子代噬菌体中找到两条链都被32P标记的DNA分子,能(填“能”或“不能”)在子代噬菌体中找到两条链都是31P的DNA分子。‎ ‎(5)艾弗里的细菌体外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共同设计思路都是把DNA和蛋白质分开,直接地、单独地观察它们的作用。‎ ‎(6)从乙图可看出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7)乙图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则A是解旋酶,B是DNA聚合酶。‎ ‎(8)乙图过程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9)丙图中,7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连接而成;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并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二、基因的表达 ‎  如图甲为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示意图,图乙为图甲某过程的放大图,图乙中①~⑤表示物质或结构。请回答:‎ ‎[串知设计]‎ ‎(1)甲图中过程①是转录,此过程既需要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还需要能与基因启动子结合的RNA聚合酶进行催化。‎ ‎(2)图乙过程中结构②的移动方向为从左向右(填“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 ‎(3)若图乙中的③参与胰岛素的组成,则其加工场所是内质网、高尔基体。‎ ‎(4)图乙中④所运载的物质⑤的密码子是UUC。‎ ‎(5)若图甲中异常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谷氨酸—”,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则物质a中模板链碱基序列为—AGACTT—。‎ ‎(6)图甲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7)致病基因与正常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若致病基因由正常基因的中间部分碱基替换而来,则两种基因所得b的长度是相同的。在细胞中由少量b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其主要原因是一个mRNA分子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三、变异、育种与进化 Ⅰ.据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填空:‎ ‎[串知设计]‎ ‎(1)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参与互换的基因为“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参与互换的基因为“非等位基因”。‎ ‎(2)DNA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基因内部若干“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3)生物变异中基因“质”与“量”的变化:‎ ‎①基因突变——改变基因的质(基因结构改变,成为新基因),不改变基因的量。‎ ‎②基因重组——不改变基因的质,也不改变基因的量,但改变基因间组合搭配方式,即改变基因型(注:转基因技术可改变基因的量)。‎ ‎③染色体变异——不改变基因的质,但会改变基因的量或改变基因的排列顺序。‎ Ⅱ.利用遗传变异的原理培育农作物新品种在现代农业生产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串知设计]‎ ‎(1)图中②途径表示杂交育种,一般从F2开始选种,这是因为F2出现性状分离。‎ ‎(2)若亲本的基因型有以下四种类型,两亲本杂交,后代表现型为3∶1的杂交组合是乙×丙。若通过②③培养的新品种为aaBB,则选用的亲本最好为甲×丁。‎ ‎(3)①过程的育种方法是诱变育种,其优点是能大幅度改良生物的性状。‎ ‎(4)通过④途径获得的新品种往往表现出茎秆粗壮等特点;育种过程中若无秋水仙素,也可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5)与①、②相比,⑤过程育种的优点是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等。‎ ‎(6)假设你想培育一个稳定遗传的水稻品种,它的性状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其最简单的育种方法是②;如果都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为缩短育种时间常采用的方法是③。(用图中数字表示)‎ Ⅲ.某地一年生的某种植物群体,其基因型为aa,开白色花。有一年,洪水冲来了许多基因型为AA和Aa的种子,开红色花。不久群体基因型频率变为55%AA、40%Aa、5%aa。分析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串知设计]‎ ‎(1)该地所有的某种植物群体属于一个种群,其中全部的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该种群的基因库。‎ ‎(2)洪水冲来了许多基因型为AA和Aa的种子后,该群体的A和a基因频率分别为75%和25%。‎ ‎(3)若这一地区没有给这种植物传粉的昆虫,所有植物一般都是自花传粉。在3代自交后,群体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72.5%、5%和22.5%。在这3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没有,理由是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4)若没发洪水前的群体,和洪水冲来的群体的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不能正常受粉,说明这两个群体属于不同的物种。原因是生殖隔离已经形成。‎ ‎(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突变与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主干知识考前串记 一、内环境及稳态 ‎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图1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的部分调节过程。请据图1完成(1)~(3)题,据图2完成(4)~(8)题。‎ ‎[串知设计]‎ ‎(1)人体内环境主要包括淋巴、[②]血浆和[③]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②]血浆和[③]组织液,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的组织液通常O2含量较低(填“较高”或“较低”)。‎ ‎(2)营养不良可导致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3)能与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具体内环境是[②]血浆和[③]组织液。④生活的内环境是[③]组织液。‎ ‎(4)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腺体A的分泌活动,腺体A表示的器官有甲状腺。‎ ‎(5)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增加抗利尿激素的生成和分泌,并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6)严重腹泻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位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刺激产生兴奋,该兴奋一方面传至大脑皮层,引起渴觉;另一方面可使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7)食物经胃肠道消化吸收,使血糖浓度增加,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导致血糖浓度降低,维持血糖稳定。‎ ‎(8)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需要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胰岛素的受体分布在靶细胞的细胞膜上(填“细胞膜上”“细胞质中”或“细胞核中”)。‎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  下图1反映人体内的部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字母代表相关激素;图2是神经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神经元的结构,序号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或结构。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串知设计]‎ ‎(1)图1中的B指的是甲状腺激素,该激素对不同靶细胞的调节作用有差异,请你推测其中可能的原因:不同靶细胞上的甲状腺激素的受体有差别;图1中如胰岛释放的D能促进人体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则D指的是胰岛素。图2中的结构B指的是树突。‎ ‎(2)不同激素如图1中A、B、C作用的靶细胞存在差异,但激素在人体内的运输具有不定向性(填“定向性”或“不定向性”)。‎ ‎(3)“甲状腺→内环境→下丘脑”的调节是体液调节,下丘脑有关细胞在此调节中属于靶细胞。‎ ‎(4)图1中下丘脑中的神经细胞接受大脑皮层传来的神经冲动,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糖类代谢增强。由此可见,该过程为神经—体液调节。‎ ‎(5)图2中,兴奋在⑤处的信号转换方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在反射活动中,兴奋在②和⑤处的传导或传递分别具有单向性、单向性(填“单向性”或“双向性”)。‎ ‎(6)将灵敏电流计连接到图2中神经纤维和突触结构的表面(放大后如下图),分别在a、b、c、d处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a点离左右两个接点距离相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填序号)‎ A.分别刺激a、d点时,指针都偏转1次 B.分别刺激b、c点时,指针都偏转2次 C.刺激a点,由于a点离两个接点距离相等,所以理论上指针不偏转 D.分别刺激a、b、c、d点时,指针偏转1次的现象只发生在刺激d点时 ‎(7)神经调节具有快速、准确的优势,体液调节具有持续时间长、作用范围广的优势,体温调节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免疫调节 ‎  下图1是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过程,英文字母表示细胞),图2是机体对某种病毒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相关情况变化曲线:‎ ‎[串知设计]‎ ‎(1)图1中参与②过程的细胞除了T细胞外,还有吞噬细胞,其作用是吞噬并处理病原体,暴露出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 ‎(2)由图1可知,B和C细胞均是由A细胞分化而来的,但它们成熟的部位不同,其中C细胞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 ‎(3)图1中E和F都是记忆细胞,发生③过程后,分别产生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 ‎(4)图1中各种细胞的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是一样的,它们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是由于表达的遗传信息不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5)若图1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则该免疫过程产生的物质可攻击心脏瓣膜,使人患上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自身免疫病。‎ ‎(6)图3是二次免疫的部分过程图解,其中甲、乙为免疫过程;―→表示分裂、分化;→表示免疫作用,请判断如下叙述。(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图3‎ ‎①图3中细胞a→细胞a的过程中,细胞内最多含有4个染色体组(√)‎ ‎②图3中细胞b和c分别是记忆T细胞和浆细胞(√)‎ ‎③图2中,二次免疫反应特点主要与图3中的细胞a和b增殖分化有关(√)‎ ‎④图3中细胞c和细胞d都可以识别抗原(×)‎ ‎⑤图2中的二次免疫反应过程中的浆细胞来自于B细胞和记忆B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⑥图3中c细胞和d细胞不具有增殖分化的能力,而a细胞、b细胞都能增殖分化(√)‎ ‎⑦在免疫细胞中,受到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会缩短的是B细胞、T细胞和记忆细胞(√)‎ 四、植物的激素调节 ‎  如图1所示为甲、乙、丙三种植物激素及NAA的作用模式,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用迎春枝条作实验材料,做了探究NAA(a萘乙酸)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实验的预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串知设计]‎ ‎(1)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同一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引起的生理效应不同(填“相同”或“不同”),同时说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2)据图1判断,丙激素为生长素,甲、乙两种激素之间的关系是拮抗。甲激素促进种子休眠是通过基因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的。‎ ‎(3)图2所示的实验中,自变量是NAA的相对浓度,因变量是生根数目,无关变量是所用植物材料、处理时间等(至少写两个)。‎ ‎(4)生产实践中常使用NAA作为植株生长调节剂,NAA的作用时间比植物激素的作用时间长久,其原因是植物缺乏与NAA分解有关的酶。‎ ‎(5)如图表示将迎春苗尖端分别置于不含生长素的相同的琼脂块上,并做不同的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并分别用a~f表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D。(填选项编号)‎ A.若向光侧的生长素会被分解,则a>b、c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