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遗传变异进化高考试题汇编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遗传变异进化高考试题汇编

 2010届高考一轮复习精品题库六: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第一部分 五年高考题荟萃 ‎2009年高考题 一、选择题 ‎1.(09福建卷,3)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变异是 ( )‎ 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C.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 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答案 B ‎ 解析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以发生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间期都发生染色体复制,受诱变因素影响,可导致基因突变;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因此选B。‎ ‎2.(09北京卷,3)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通过减数分裂和随机受精使后代 ( )‎ A.增加发生基因突变的概率 B.继承双亲全部的遗传性状 C.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DNA D.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 答案 D ‎ 解析 本题考查了遗传变异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变异的主要来源是基因重组,即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而发生基因重组,使后代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 ‎3.(09江苏卷,16)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2种变异,甲图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 ①甲图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 ‎②乙图中出现的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 ‎ ③甲、乙两图中的变化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中 ‎ ④甲、乙两图中的变异类型都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 ‎ A.①③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 ‎ 本题考查的是染色体变异。甲图中发生的是染色体变异,属于染色体中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属于结构的变异;乙图中属于在着丝点分裂时,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级,使子细胞中染色体多了一条,也属于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可以用显微镜中观察到,因此选C。而C选项中乙图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中,甲图可是减数分裂也可是有丝分裂。‎ ‎4.(09上海卷,22)右图中①和②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①和②所表示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 ( )‎ A.重组和易位 B.易位和易位 C.易位和重组 D.重组和重组 答案 A 解析 由染色体图像可判断①中两条为同源染色体②中两条为非同源染色体,①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换部分染色体片段属于重组,②是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部分染色体属于易位。‎ ‎5.(09上海卷,21)下列技术中不能获得抗锈高产小麦新品种的是 ( )‎ A.诱变育种 B.细胞融合 C.花粉离体培养 D.转基因 答案 C 解析 花药离体培养获得是单倍体,一般高度不育。‎ ‎6.(09广东理基,47)由于蟹类的捕食,某种海洋蜗牛种群中具有较厚外壳的个体的比例逐渐增加。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 ‎ A.人工选择 B.适者生存 ‎ C.用进废退 D.定向变异 答案 A 解析 该现象不可能是人工选择的结果,也不可能是用进废退,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变异是不定向,自然选择是定向的,适者生存,故B正确。‎ ‎7.(09广东卷,26)《物种起源》出版已有150年,但依然深深影响着现代科学研究,达尔文 ( )‎ A.提出了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观点 B.提出了用进废退的理论 C.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认识到变异广泛存在并能遗传给后代 答案 AD ‎ 解析 用进废退的理论是拉马克提出来的,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达尔文没能提出来。‎ ‎8.(09江苏卷,20)右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和,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同域分 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 C.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 和d是同一物种 D.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物种形成的知识。A通过地里隔离形成两个种群和,有分别演化出b、c、d三个种群,虽然有地理隔离,但是不一定会产生生殖隔离。所以A错;由于d是由a1演变而来,所以c与d之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B对。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产生新的物种,但是产生生殖隔离了的种群,基因频率一定会变化。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但是b和d由于地理隔离存在,所以可能不是同一物种。所以C不对。即使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只要c和d不存在生殖隔离他们仍是同一物种。‎ ‎9.(09上海卷,3)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 )‎ A.具有新的生理功能 B.出现新的形态结构 C.出现地理隔离 D.形成生殖隔离 答案 D ‎ 解析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形成生殖隔离。‎ ‎10.(09上海卷,25)蓍草是菊科植物的一个种。采集同一山坡不同海拔高度的蓍草种子,种在海拔高度为零的某一花园中,植株高度如右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原海拔高度不同的蓍草株高的差异表现出物种多样性 B.不同海拔高度蓍草之间不能杂交或杂交不育 C.研究遗传差异是否影响着草株高,需原海拔处的数据 D.图示结果说明蓍草株高的变化受到花园生环境的影响 答案 C 解析 图示曲线体现的是不同海拔高度的植株在同一海拔的株高,没有原海拔的株高; 不同海拔的植株仍为同一物种,可以进行基因交流;研究遗传差异影响植株,要有原海拔的株高与现海拔处株高对比说明;如受花园生境的影响株高应该相同。‎ ‎11.(09上海卷,32)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 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 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代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 ( )‎ A.43% B.48% C.52% D.57%‎ 答案 B 解析 未入侵之前VV个体有3 000,Vv个体11 000,vv个体6 000,入侵后VV变为3 000+2 000=5 000,其它类型个体不变,但总数变为22 000,则V基因频率为(5 000×2+11 000)/(22 000×2)‎ ‎12.(09全国卷Ⅰ,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形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 答案 D 解析 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单基因突变可以遗传病,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染色体结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因为近亲婚配的双方从共同祖先那里继承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机会较非近亲婚配的大大增加,结果双方很可能都是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这们后代隐性遗传病发病风险大大增加;多基因遗传病不仅表现出家庭聚集现象,还比较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D错误。‎ ‎13.(09山东卷,7)人类常色体上β-珠蛋白基因(A´),既有显性突变(A),又有隐性突变(a),突变均可导致地中海贫血。一对皆患地中海盆血的夫妻生下了一个正常的孩子,这对夫妻可能 ( )‎ A.都是纯合子(体) B.都是杂合子(体) ‎ C.都不携带显性突变基因 D.都携带隐性突变基因 答案 B ‎ 解析 本题比较新颖,学生要能够通过题目认识到A和a均是A´通过基因突变而得到的A´的等位基因。一对皆患地中海贫血的夫妻生下了一个正常的孩子(有中生无),所以地中海贫血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所以正常者的基因型是aa或A´a,而其父母双方又是患者,所以父母的基因型可能是Aa和Aa或Aa和A A´(杂合体),所以这对夫妻可能都是杂合子(体)。‎ ‎14.(09广东理基,46)多基因遗传病是一类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遗传病。以下疾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的是 ( )‎ ‎①哮喘病 ②21三体综合征 ③抗维生素D佝偻病 ④青少年型糖尿病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21三体综合征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哮喘病和青少年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病。‎ ‎15.(09广东理基,48)图10是一种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 A.该病是显性遗传病,Ⅱ—4是杂合体 ‎ B.Ⅲ—7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 ‎ C.Ⅲ—8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都不患病 ‎ D.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 ‎ 答案 D 解析 从4号和5号所生儿子的表现型可以判断,该病为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这样Ⅱ一4应是杂合体;Ⅲ一7是正常的纯合子,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Ⅲ一8患病,与正常女性结婚,只能把致病基因遗传给女儿,儿子不可能患病;该病在女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男性人群。所以D不正确。‎ ‎16.(09广东文基,75)图12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对于该病而言,有关该家系成员基因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I一1是纯合体 ‎ B.I一2是杂合体 C.Ⅱ一3是杂合体 ‎ D.Ⅱ一4是杂合体的概率是1/3‎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遗传疾病的判断,亲代没病,子代有病,女儿有病父亲正常,所以此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I一1 ,I一2都为杂合体Aa。Ⅱ一3为隐性纯合体aa。‎ Ⅱ一4是杂合体的概率是1/2。‎ ‎17.(09广东卷,20)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 ( )‎ ‎ A.10/19 B.9/‎19 C.1/19 D.1/2‎ 答案 A 解析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丈夫正常,为隐性纯合子,假设基因型为aa,妻子患病,基因型为AA 或Aa,发病率为19%,可知正常概率为81%,a基因频率为9/10,可推出妻子为AA的概率为1%/19%=1/19,Aa的概率为2×9/10×‎1/10/19‎%=18%/19%=18/19。与正常男性婚配,子女患病的几率为1/19+18/19×1/2=10/19。‎ ‎18.(09江苏卷,18)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 ‎②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 ‎③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 ‎ ④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遗传病的特点。所谓遗传病,是指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的遗传物质(染色体和基因)发生突变(或畸变)所引起的疾病,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异常改变而引起的疫病,通常具有垂直传递的特征。若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则①中一个家族中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也有可能是遗传病,③中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可能不患此病。而②中一个家族几代中都出现的疾病不一定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因此不一定是遗传病,如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病也可能是由于染色体增添或缺失所引起,如21三体综合症,21号染色体上多了一条,而不携带致病基因而患遗传病。‎ 二、非选择题 ‎19.(09全国卷Ⅱ,33)利用微生物分解玉米淀粉生产糖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现在野生菌株对淀粉的转化效率低,某同学尝试对其进行改造,以活得高效菌株。‎ ‎(1)实验步骤:‎ ‎①配置 (固体、半固体、液体)培养基,该培养基的碳源应为 。‎ ‎②将 接入已灭菌的培养基平板上。‎ ‎③立即用适当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其目的是 。‎ ‎④菌落形成后,加入碘液,观察菌落周围培养基的颜色变化和变化范围的大小。周围出现 现象的菌落即为初选菌落。经分离、纯化后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2)若已得到二株变异菌株Ⅰ和Ⅱ,其淀粉转化率较高。经测定菌株Ⅰ淀粉酶人催化活性高,菌体Ⅱ的淀粉酶蛋白含量高。经进一步研究发现,突变发生在淀粉酶基因的编码区或非编码区,可推测出菌株Ⅰ的突变发生在 区,菌株Ⅱ的突变发生在 区。‎ 答案 (1)①固体 玉米淀粉 ②野生菌株 ③对野生菌株进行诱变 ④浅色范围大 (2)编码 非编码 解析 (1)利用微生物分解玉米淀粉生产糖浆,首先一步应是配制固体培养基,其碳源是玉米淀粉;其次要将野生菌株接种到培养基上;用紫外线照射的目的是对野生菌株进行诱变处理;加碘液是为了检验淀粉有没有被分解,如果颜色变浅,说明淀粉被分解了,这种菌落即为初选菌落。‎ ‎(2)依题意,菌株Ⅰ淀粉酶的催化活性高,说明该突变发生在编码区,菌株Ⅱ淀粉酶的蛋白含量高,说明该突变发生在非编码区。‎ ‎20.(09江苏卷,26)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G)的N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乙基鸟嘌呤,这种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从而使DNA序列中G—C对转换成A—T对。育种专家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常先将水稻种子用EMS溶液浸泡,再在大田种植,通常可获得株高、穗形、叶色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处理后发现一株某种性状变异的水稻,其自交后代中出现两种表现型,说明这种变异为 突变。‎ ‎(2)用EMS浸泡种子是为了提高 ,某一性状出现多种变异类型,说明变异具有 。‎ ‎(3)EMS诱导水稻细胞的DNA发生变化,而染色体的 不变。‎ ‎(4)经EMS诱变处理后表现型优良的水稻植株也可能携带有害基因,为了确定是否携带有害基因,除基因工程方法外,可采用的方法有 、 。‎ ‎(5)诱变选育出的变异水稻植株还可通过PCR方法进行检测,通常该植株根、茎和叶都可作为检测材料,这是因为 。‎ 答案 (1)显性 (2)基因突变频率 不定向性 (3)结构和数目 ‎(4)自交 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秋水仙素诱导加倍形成二倍体 ‎(5)该水稻植株体细胞基因型相同 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相关知识。(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的亲本性状为显性;(2)水稻种子用EMS溶液浸泡后,再在大田种植,通常可获得株高、穗形、叶色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所以EMS浸泡种子的作用是提高基因突变频率,变异类型多种说明变异具有不定向性;(3)EMS诱导水稻细胞的DNA发生变化,但是不影响而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4)表现优良的植株可能含有隐性突变基因,为确定该基因是否有害要先让其表达出来,所以可用自交的方法,也可以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来让隐性基因表达出来。即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秋水仙素诱导加倍形成二倍体;(5)用EMS溶液浸泡水稻种子所以长成的突变植株的所有体细胞中都含相同的基因。‎ ‎21.(09天津卷,8)水稻种子中70%的磷以植酸形式存在。植酸易同铁、钙等金属离子或蛋白质结合排出体外,是多种动物的抗营养因子,同时,排出的大量磷进入水体易引起水华。‎ ‎(1)磷元素除了形成植酸外,还可以出现在下列_____________分子或结构中(多选)。‎ A.核糖 B.ATP C.核糖体 D.核膜 ‎(2)种植芦苇能有效抑制水华的发生,表明芦苇与引起水华的藻类关系是_____________。‎ ‎(3)植酸酶可降解植酸,在谷物类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饲料的_____________ 利用率。‎ ‎(4)酵母菌中植酸的活性较高。下图是从不同类型酵母菌的发酵液中提取植酸酶的工艺流程。‎ 据图回答:‎ ‎①植酸酶________________(Ⅰ/Ⅱ)属于分泌蛋白。‎ ‎②若植酸酶Ⅰ和Ⅱ的肽链组成不同,其差异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提纯的植酸酶需做活性条件测定。右图为测定结果。‎ 图中的自变量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种);‎ 因变量可以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5)为从根本上解决水稻中的高植酸问题,可将植酸酶基因导入水稻,培育 低植酸转基因水稻品种。下图是获取植酸酶基因的流程。‎ 据图回答:‎ ‎①图中基因组文库____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cDNA文库。‎ ‎②B过程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____;A、C过程中_____________(可以/不可以)使用同一种探针筛选含目的基因的菌株。‎ ‎③目的基因Ⅰ和Ⅱ除从构建的文库中分离外,还可以分别利用图中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为模板直接进行PCR扩增,该过程中所用酶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获得的转植酸酶基因水稻品系植酸含量低,但易感病,下图为选育低植酸抗病水稻品种的过程。图中两对相对性形状分别由两对基因控制,并独立遗传。‎ 采用上图育种过程,需从_______________代开始筛选,经筛选淘汰后,在选留的植株中低植酸抗病纯合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选留植株多代自交,经筛选可获得低植酸抗病性状稳定的品性。‎ 答案 (1)BCD (2)竞争关系 (3)营养成分 (4)①I ②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 ③温度(或PH) 单位时间内植酸的降解量(或植酸降解产物的生成量) (5)①大于 ②逆转录酶 可以 ③DNA cDNA耐高温 (6)F2 1/9‎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元素组成、生物的种间关系、蛋白质、酶、基因工程、遗传定律的相关知识,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很强。(1)只有核糖中不含磷元素,ATP(磷酸基团)、核糖体(含RNA)、核膜(含磷脂)中均含有磷元素。(2)芦苇能抑制水华的发生,表明芦苇与水华的藻类关系是竞争。(3‎ ‎)植酸易同铁、钙等金属离子或蛋白质结合排出体外,是多种动物的抗营养因子,而植酸酶可降解植酸,因此在谷物类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饲料的营养成分的利用率。(4)分析图可知,植酸酶Ⅱ需要经过两次离心,因此植酸酶Ⅰ属于分泌蛋白。若植酸酶Ⅰ和Ⅱ的肽链组成不同,其差异体现在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不同。从图的可看出,自变量可为温度或pH,因变量可以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植酸的降解量或植酸降解量产物的生成量来表示。(5)分析获取植酸酶基因的流程图可知,图中基因组文库大于cDNA文库。B过程需要的酶应该是逆转录酶,因为A、C过程都能获得含目的基因的菌株,所以可以使用同一种探针进行筛选。目的基因Ⅰ和Ⅱ除从构建的文库中分离外,还可以分别利用图中DNA和cDNA为模板直接进行PCR扩增,该过程中所用酶的显著特点是耐高温。(6)根据上图育种过程,所需性状在F2代中才开始出现,所以应从F2代开始筛选。从图中可以看出,低植酸抗病是双显性(在F2中占9/16),经筛选淘汰后,在选留的植株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是1/9。‎ ‎22.(09广东卷,33)为了快速培育抗某种除草剂的水稻,育种工作者综合应用了多种培育种方法,过程如下。请回答问题。‎ ‎(1)从对该种除草剂敏感的二倍水稻植株上取花药离体培养,诱导成 幼苗。‎ ‎(2)用射线照射上述幼苗,目的是 ;然后用该除草剂喷洒其幼叶,结果大部分叶片变黄,仅有个别幼叶的小片组织保持绿色,表明这部分组织具有 。‎ ‎(3)取该部分绿色组织再进行组织培养,诱导植株再生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染色体 ,获得纯合 ,移栽到大田后,在苗期喷洒该除草剂鉴定其抗性。‎ ‎(4)对抗性的遗传基础做一步研究,可以选用抗性植株与 杂交,如果 ,表明抗性是隐性性状。自交,若的性状分离比为15(敏感):1(抗性),初步推测 。‎ 答案 (1)单倍体 (2)诱发基因突变 抗该除草剂的能力 ‎(3)加倍 二倍体 ‎(4)( 纯合)敏感型植株 都是敏感型 该抗性植株中有两个基因发生了突变 解析 本题考查了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等知识,同时考查了多倍体育种的方法和遗传规律的应用。花药离体培养是单倍体育种的基本手段,射线激光有诱发突变的能力,而且体细胞突变必须经过无性繁殖才能保留该突变形状,所以需要经过组织培养,为了获得可育的植株,需用秋水仙素使染色体加倍,加倍获得的是纯和子,通过与敏感型植株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是15:1,不符合分离定律,可以用自由组合定律来解释,只有两对基因都隐性时才表现为抗性。所以初步推测该抗性植株中两个基因发生了突变。‎ ‎23.(09海南卷,21)填空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杂交育种是通过品种间杂交,创造新变异类型而选育新品种的方法。其特点是将两个纯合亲本的______通过杂交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 ‎(2)若这两个杂交亲本各具有期望的优点,则杂交后,F1自交能产生多种非亲本类型,其它原因是F1在______形成配子过程中,位于______基因通过自由组合,或者位于______基因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进行重新组合。‎ ‎(3)假设杂交涉及到n对相对性状,每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彼此间各自独立遗传。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从理论上讲,F2表现型共有______‎ 种,其中纯合基因型共有______种,杂合基因共有______种。‎ ‎(4)从F2代起,一般还要进行我代自交和选择。自交的目的是_____;选择的作用是______。‎ 答案 (1)优良性状(或优良基因)‎ ‎(2)减数分裂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 ‎(3) ‎ ‎(4)获得基因型纯合的个体 保留所需的类型(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4.(09上海卷,34)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________,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 ‎(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_______。‎ ‎(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 ‎1)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_______加剧。‎ ‎2)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图2所示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________发生了改变。‎ ‎(5)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图2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________多样性;若从分子水平检测这种多样性,可采用的简便技术是________。‎ 答案 (1)突变(变异)、自然选择 ‎(2)种群 基本单位 ‎(3)基因库 ‎(4)1)生存斗争(种内斗争)‎ ‎ 2)联趾型个体趾间有蹼,适合于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因此,在岛上食物短缺时,联趾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机会较多。(合理即给分)‎ ‎ 3)基因频率 ‎(5)遗传 PCR(聚合酶链反应)‎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核心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是突变、自然选择和隔离;‎ ‎(2)小岛上原有蜥蜴个体构成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3)小岛上进行生殖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 ‎(4)蜥蜴过度繁殖导致生存斗争(种内斗争)加剧,使小岛上食物短缺而联趾型蜥蜴能游泳可以获取更多食物,适应环境,个体数逐渐增加,这种变化的本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5)这种现象体现了遗传多样性,从分子水平检测就要获取更多的DNA分子,简便方法是PCR。‎ ‎25.(09上海卷,41)桦尺蛾是一种栖息在密林中、白天停歇在树干上的昆虫,一般为浅色,它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躲避鸟类天敌。在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蛾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为证实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因环境不同,进行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探究方案。‎ ‎(1)假设: 。‎ ‎(2)实验步骤:‎ ‎1)选择工业污染区A和 地区B; ‎ ‎2)收集桦尺蛾,并在翅下用有色颜料分别标记黑色蛾若干;‎ ‎3) ;‎ ‎4)一段时间后用诱蛾灯诱捕,记录、统计结果。‎ ‎(3)实验结果:如表1。根据表内数据在右下空白处绘制A、B两地区不同体色蛾回收率的柱形图。‎ 表1 桦尺蛾释放数和回收数 地区 项 目 浅色蛾 黑色蛾 工业污 染区A 释放数 ‎400‎ ‎500‎ 回收数 ‎52‎ ‎150‎ B 释放数 ‎500‎ ‎600‎ 回收数 ‎60‎ ‎30‎ ‎(4)结论: 。 ‎ ‎(5)分析与评论:‎ ‎1)人们观察到工业污染导致树皮变黑,从这个角度解释上述实验结果 。‎ ‎2)已知桦尺蛾的体色有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进一步探究桦尺蛾的黑色与浅色的显隐性关系,有人将一对黑色蛾与浅色蛾杂交,F1 中黑色蛾与浅色蛾的数量比为1∶1。请利用F1 的饿,在此基础上设计遗传试验完成探究。‎ ‎①试验步骤: 。‎ ‎②结果与分析: 。‎ 答案 (1)在工业污染区,黑色蛾数量占优势(合理即给分)‎ ‎(2)1)非工业污染区 ‎ 3)将标记的不同体色的蛾分别释放到上述两地区 ‎(3)见下图 ‎(4)在工业污染区,黑色蛾数量占优势;在非工业污染区,浅色蛾数量占优势 ‎(5)1)不同污染程度区域的树皮颜色不同,使停歇在树上不同体色的蛾被鸟类捕食的概率不同,导致它们的存活率不同。‎ ‎ 2)①选择的雌雄黑色蛾杂交;观察、记录后代的体色 ‎ ②若后代出现浅色蛾,则黑色为显性性状;若后代全部是黑色蛾,则黑色为隐性性状。(合理即给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实验设计。‎ ‎(1)实验假设是根据实验目的而定;‎ ‎(2)实验应选工业污染区与非工业污染区进行对比,收集黑色蛾和浅色蛾标记并释放到相应的所选区域;‎ ‎(3)根据表格所给数据,会绘制柱形图即可,注意要有图示说明;‎ ‎(4)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在工业污染区黑色蛾数量较多,在非工业污染区浅色蛾数量较多;‎ ‎(5)①工业污染区树皮变黑,黑色蛾与周围环境一致不易被捕食,数量较多;②选多对黑色蛾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观察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如发生性状分离,黑色为显性性状;如不发生性状分离,黑色为隐性性状;也可选多对浅色蛾雌雄个体交配。‎ ‎26.(09全国卷Ⅱ,34)(1)人类遗传一般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多基因遗传和 ① 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的发病除除受遗传因素影响外,还与 ② 有关,所以一般不表现典型的 ③ 分离比例。‎ ‎(2)系谱法是进行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分析的传统方法。通常系谱图中必须给出的信息包括:性别、性状表现、 ④ 、 ⑤ 以及每一个体在世代中的位置。如果不考虑细胞质中和Y染色体上的基因,单基因遗传病可分成4类,原因是致病基因有 ⑥ 之分,还有位于 ⑦ 上之分。‎ ‎(3)在系谱图记录无误的情况下,应用系谱法对某些系谱图进行分析时,有时得不到确切结论,因为系谱法是在表现型的水平上进行分析,而且这些系谱图记录的家系中 ‎ ‎⑧ 少和 ⑨ 少。因此,为了确定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往往需要得到 ⑩ ,并进行合并分析。‎ ww答案 (1)染色体异常 环境因素 孟德尔 ‎(2)亲子关系 世代数 显性和隐性,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 ‎(3)世代数 后代个体数 多个具有该遗传病家系的系谱图 解析 (1)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不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还环境因素有关,所以一般不表现的出典型的孟德尔分离比例。‎ ‎(2)从一般的系谱图中可以看出,系谱图通常包括性别、性状表现、亲子关系、世代数、以及每一个体在世代中的位置等信息。如果不考虑细胞质中和Y染色体上的基因,单基因遗传病可分成4类,原因是致病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还有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之分。‎ ‎(3)因为系谱法是在表现型的水平上进行分析,并且这些系谱图中记录的家系中世代数少和个体数少,所以为了要确定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往往要得到多个具有该遗传病家系的系谱图并进行合并分析,这们才能得到确切的结论。‎ ‎27.(09山东卷,27)人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1)上图为两种遗传病系谱图,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Ⅱ-4无致病基因。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Ⅱ-2的 基因型为____________,Ⅲ-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如果Ⅲ-2与Ⅲ-3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2)人类的F基因前段存在CGG重复序列。科学家对CGG重复次数、F基因表达和某遗传病症状表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统计结果如下:‎ CGG重复次数(n)‎ n<50‎ n≈150‎ n≈260‎ n≈500‎ F基因的mRNA(分子数/细胞)‎ ‎50‎ ‎50‎ ‎50‎ ‎50‎ F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分子数/细胞)‎ ‎1000‎ ‎400‎ ‎120‎ ‎0‎ 症状表现 无症状 轻度 中度 重度 此项研究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测:CGG重复次数可能影响mRNA与____________的结合。‎ ‎(3)小鼠常被用作研究人类遗传病的模式动物。请填充观察小鼠细胞减少分裂的实验步骤:‎ 供选材料及试剂:小鼠的肾脏、睾丸、肝脏,苏丹Ⅲ染液、醋酸洋红染液、詹纳斯绿B(健那绿)染液,解离固定液。‎ 取材:用____________作实验材料 制片:①取少量组织低渗处理后,放在____________溶液中,一定时间后轻轻漂洗。‎ ‎②将漂洗后的组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____________。‎ ‎③一定时间后加盖玻片,____________。‎ 观察:①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几种不同特征的分裂中期细胞。若它们正常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右图是观察到的同源染色体进入(A1 和A2)的配对情况若A1正常,A2‎ 发生的改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伴X隐性遗传病 AaXbY aaXBXb 7/32‎ ‎(2)CGG重复次数不影响F基因的转录,但影响翻译(蛋白质的合成),并与该遗传病是否发病及症状表现(发病程度)有关 核糖体 ‎(3)(小鼠)睾丸 解离固定液 醋酸洋红染液 压片 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原细胞 缺失 解析 本题考察了以下的知识点:‎ ‎(1)通过遗传系谱图考察了遗传病方式的判断和患病概率的计算 ‎(2)图表形式呈现一定的信息,要求学生据表格数据得出结论并作出相关推测 ‎(3)减数分裂观察实验 ‎(1)题考查遗传病方式的判断和患病概率的计算。‎ 由图示难以推断甲病是显性还是隐性遗传病(不满足有中生无和无中生有的任何一个规律)。这样我们可以直接来看Ⅱ-2病而I—1未病(男病女未病),排除是伴X显性遗传病,Ⅱ-3病而Ⅲ-5未病(女病男未病),排除是伴X隐性遗传病,同时显然也不可能是伴Y遗传病,那么只能是常染 色体上的遗传病。如果是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则Ⅱ-4为携带者,有致病基因,所以甲病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乙病由I-1、I-2无乙病生出Ⅱ-2患乙病的(无中生有),判断乙病属于隐性遗传病,同样如果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则Ⅱ-4为携带者,有致病基因,所以判断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进一步较易推断出Ⅱ-2的基因型是AaXbY,Ⅲ-1的基因型是aaXBXb,Ⅲ-2的基因型AaXBY, Ⅲ-3的基因型是1/2AaXBXb或1/2AaXBXB,这样分以下两种情况:①Ⅲ-2(AaXBY)与Ⅲ-3(1/2AaXBXb)生出正常的孩子的不完整的基因型为aaXB_,概率是1/2×1/4×3/4=3/32②Ⅲ-2(AaXBY)与Ⅲ-3(1/2AaXBXB)生出正常的孩子的不完整的基因型为aaXB_,概率是1/2×1/4×1=1/8,所以二者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是3/32+1/8=7/32。‎ ‎(2)图表形式呈现一定的信息,要求学生据表格数据得出结论并作出相关推测 由图标中的数据发现CGG重复次数不影响F基因的mRNA数,即不影响F基因的转录,但影响F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数,即影响翻译的过程,从而推测很可能是由于CGG重复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进而影响了蛋白质的合成。‎ ‎(3)本题考察了减数分裂观察实验,比较贴近课本。‎ 首先学生要对课本上关于有丝分裂实验中的系列步骤要熟知,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然后将知识迁移到减数分裂实验观察中。‎ ‎28.(09江苏卷,33)在自然人群中,有一种单基因(用A、a表示)遗传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1/10 000,该遗传病在中老年阶段显现。1个调查小组对某一家族的这种遗传病所作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遗传病不可能的遗传方式 是 。‎ ‎(2)该种遗传病最可能是 遗传病。如果这种推理成立,推测Ⅳ一5的女儿的基因型及其概率(用分数表示) 。‎ ‎(3)若Ⅳ一3表现正常,那么该遗传病最可能是 ,则Ⅳ-5 的女儿的基因型为 。‎ 答案 (1)Y染色体遗传和x染色体隐性遗传 ‎(2)X染色体显性 1/40 000 、 10 002/40 000 、 29 997/40 000(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AA、Aa、aa 解析 本题考查遗传疾病的推导和概率计算的相关知识。‎ ‎(1)用代入排除法,分别用各种情况代入遗传系谱图逐一排除,遗传系谱图中没有只传男性所以不是伴Y染色体遗传病,Ⅱ-4有病,其子正常,所以不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该遗传病在后代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所以最有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若成立则Ⅳ-5的基因型为1/2、1/2,她可能与正常的男性XaY(概率 ‎9 999/10 000)和患病男性XAY(1/10 000)结婚,然后组合四种情况分别计算,则为1/10 000x1/4=1/40 000, 为1/4x9 999/10 000+1/2x1/10 00= 10 002/‎ ‎40 000, 为29 997/40 000。‎ ‎(3)若Ⅳ-3表现正常,但是Ⅳ-4有病,那么该遗传病不可能是X染色体显性,所以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Ⅳ-5的基因型为Aa,他的丈夫可能是AA、Aa。其女儿可能为AA、Aa、aa。‎ ‎29.(09上海卷,40)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 ‎(1)图1是人类性染色体的差别部分和同源部分的模式图。有一种遗传病,仅有父亲传给儿子不传给女儿,该致病基因位于图中的 部分。‎ ‎(2)图2是某家族系谱图。‎ ‎1)甲病属于 遗传病。‎ ‎2)从理论上讲,Ⅱ-2和Ⅱ-3的女儿都患乙病,儿子患乙病的几率是1/2。由此可见,乙病属于 遗传病。‎ ‎3)若Ⅱ-2和Ⅱ-3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 。‎ ‎4)该家系所在地区的人群中,每50个正常人中有1个甲病基因携带者,Ⅱ-4与该地区一个表现正常的女孩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患甲病男孩的几率是 。‎ ‎(3)研究表明,人的ABO血型不仅由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IA、IB、i基因决定,还与位于第19号染色体上的H、h基因有关。在人体内,前体物质在H基因的作用下形成H物质,而hh 的人不能把前体物质转变成H的物质。H物质在IA 基因的作用下,形成凝集原A;H物质在IB基因的作用下形成凝集原B;而ii 的人不能转变H物质。其原理如图3所示。‎ ‎ 1)根据上述原理,具有凝集原B的人应具有 基因和 基因。‎ ‎2)某家系的系谱图和如图4所示。Ⅱ-2的基因型为hhIBi,那么Ⅲ-2的基因型是 。‎ ‎3)一对基因型为HhIAi的夫妇,生血型为O型血的孩子的几率是 。‎ 答案 (1)Y的差别 ‎(2)1)常染色体隐性 ‎ ‎ 2)X连锁显性(伴X染色体显性)‎ ‎ 3)1/4‎ ‎ 4)1/200‎ ‎ (3)1)H 2)Hh 3)7/16‎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遗传相关知识。‎ ‎(1)Y的差别部分指只位于Y染色体上,只能由父亲传给儿子不能传给女儿;‎ ‎(2)①由Ⅰ1和Ⅰ2不患甲病而Ⅱ2患病可以推断甲病为隐性遗传病,Ⅱ2是女患者但其父亲不患病则致病基因应位于常染色体上;②对于乙病Ⅰ1和Ⅰ2患病而Ⅱ1正常,应为显性遗传病,再根据子代男女患病率不同可知应为X连锁;③根据遗传系谱图,Ⅱ2基因型为aaXBXbⅡ3基因型为AaXBY(2/3)或AAXBY(1/3)(A,a代表甲病致病基因,B,b代表乙病致病基因)子代患甲病的概率为2/3*1/2=1/3,患乙病的概率为3/4,则同时患病的概率为1/3*3/4=1/4;④Ⅱ4基因型为aa,正常女子是携带者(Aa)的概率为1/50,子代为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1/50*1/2=1/200;‎ ‎(3)①解题关键是仔细阅读题中相关信息,H物质在IB基因作用下形成凝集原B;②Ⅲ2的表现型为AB型,既有凝集原A又用凝集原B,应有H基因同时又会由Ⅱ2继承一h基因,则基因型为HhIAIB;③该夫妇所生孩子中O型血所对应的基因型为HHii、Hhii、hhIAIB、hhIBi、hhii和hhIAi,几率为7/16。‎ ‎2005-2008年高考题 一、选择题 ‎1.(08广东理基)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不同基因突变的频率是相同的 B.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C.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 D.细胞分裂的中期不发生基因突变 答案 C ‎2.(08上海生物)人类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结构变异 ‎ ‎ C.基因重组 D.染色体数目变异 答案 A ‎3.(08广东生物)正常双亲产下一头矮生雄性牛犊。以下解释不可能的是 ( )‎ A.雄犊营养不良 B.雄犊携带X染色体 ‎ C.发生了基因突变 D.双亲都是矮生基因的携带者 答案 B ‎4.(08广东生物)如果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核苷酸对,可能的后果是(多选) ( )‎ A.没有蛋白质产物 ‎ ‎ B.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 C.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 ‎ D.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 答案 BCD ‎5.(08山东生物)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 ‎ 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 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 C.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 D.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 答案 B ‎6.(08江苏生物)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 )‎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答案 C ‎7.(07广东生物)太空育种是指利用太空综合因素如强辐射、微重力等,诱导由宇宙飞船携带的种子发生变异,然后进行培育的一种育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太空育种产生的突变总是有益的 ‎ B.太空育种产生的性状是定向的 ‎ C.太空育种培育的植物是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 ‎ D.太空育种与其他诱变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答案 C ‎8.(08宁夏生物)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 ‎ B.非姊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C.纯合体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 D.同胞兄妹的遗传差异与父母基因重组有关 答案 C ‎9. (07广东文科基础)人类遗传病种类较多,发病率高。下列选项中,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是                               ( )‎ A.抗维生素D佝偻病   B.苯丙酮尿症 C.猫叫综合征 D.多指症 答案 C ‎10. (07江苏生物)优生,就是让每个家庭生育健康的孩子。下列与优生无关的措施是 ‎   ( ) ‎ ‎ A.适龄结婚,适龄生育 B.遵守婚姻法,不近亲结婚 ‎ C.进行遗传咨询,做好婚前检查 D.产前诊断,以确定胎儿性别 答案 D ‎11.(07江苏生物)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 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 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 ‎ C.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 答案 C ‎12.(06广东生物)紫茎泽兰是外来入侵种,如果让其自然生长繁殖若干年后,与原产地紫茎泽兰相比 ( )‎ A.基因库变化相互影响  B.性状始终保持一致 C.很快产生生殖隔离 D.进化方向发生变化 答案 D ‎13.(06上海理综)‎ 利用航天搭载的种子已培育出水稻、小麦、青椒、番茄等植物的新品种。其中航育1号水稻新品种平均株高降低14厘米,生长期缩短13天,增产5%至10%,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这是 ( )‎ A.基因突变的结果 B.染色体数目改变的结果 C.基因重组的结果 D.染色体结构改变的结果 答案 A ‎14.(06江苏生物)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B.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C.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 D.单基因病是指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  答案 D ‎15.(05江苏生物)近亲结婚会增加后代遗传病的发病率,主要原因在于 ( )‎ A.近亲结婚容易使后代产生新的致病基因 B.近亲结婚的双方携带的致病基因较其他人多 C.部分遗传病由隐性致病基因所控制 D.部分遗传病由显性致病基因所控制 答案 C ‎16. (05广东生物)以下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基因突变都会遗传给后代 B.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后代都是不育的 C.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 D.基因重组只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 答案 C ‎17.(05广东生物)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研究物种的迁徒规律,关键是研究一对雌雄个体的迁徒行为 B.研究物种间的差异,关键是研究它们能否交配产生后代 C.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是基因频率变化的过程 D.生物进化的方向,决定于生物变异的方向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8.(08江苏生物)下图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的家系图。其中一种遗传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种位于X染色体上。请回答以下问题(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 ‎(2)乙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 ‎(3)Ⅲ-2的基因型及其概率为 。‎ ‎(4)由于Ⅲ-3个体表现两种遗传病,其兄弟Ⅲ-2‎ 在结婚前找专家进行遗传咨询。专家的答复是:正常女性人群中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分别为1/10 000和1/100;H如果是男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____________,如果是女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___________;因此建议____________。‎ 答案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3)AAXBY,1/3或AaXBY,2/3 (4)1/60 000和1/200 1/60 000和0 优先选择生育女孩 ‎19.(08上海生物)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 ‎(1)人体X染色体上存在血友病基因,以Xh表示,显性基因以XH表示。下图是一个家族系谱图,请据图回答:‎ ‎1)若1号的母亲是血友病患者,则1号父亲的基因型是 。‎ ‎2)若1号的双亲都不是血友病患者,则1号母亲的基因型是 。‎ ‎3)若4号与正常男性结婚,所生第一个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是 。若这对夫妇的第一个孩子是血友病患者,再生一个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是 。‎ ‎(2)红眼(A)、正常刚毛(B)和灰体色(D)的正常果蝇经过人工诱变产生基因突变的个体。下图表示该突变个体的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及其上的相关基因。‎ ‎1)人工诱变的物理方法有 。‎ ‎2)若只研究眼色,不考虑其他性状,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F1雌雄果蝇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 ‎3)基因型为ddXaXa和DDXAY的果蝇杂交,F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 。‎ ‎4)若基因a和b的交换值为5%,现有白眼异常刚毛的雌果蝇与正常雄果蝇杂交得到F1,F1雌果蝇所产生卵细胞的基因型的比例是XAB:XAb:XaB:Xab=   :   :   :   。‎ 答案 (1)1)XHY 2)XHXh 3)1/8 1/4 (2)1)X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紫外线等)辐射 2)雌性红眼:雄性白眼=1:1 3)DdXAXa:DdXaY=1:1 ‎ ‎4)19:1:19:1(或47.5:2.5:47.5:2.5)‎ ‎20.(07山东理综)普通小麦中有高杆抗病(TTRR)和矮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请分析回答:‎ ‎(1)A组由F1获得F2的方法是   ,F2矮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   。‎ ‎(2)Ⅰ、Ⅱ、Ⅲ三类矮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   类。‎ ‎(3)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  组,原因是                 。‎ ‎(4)通过矮杆抗病Ⅱ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        。获得的矮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 ‎(5)在一块高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杆小麦。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性状出现的可能的原因(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 答案 (1)杂交 2/3 ‎ ‎(2)II ‎(3) C 基因突变发生的频率极低 ‎(4) 单倍体育种 100%‎ ‎(5)取该小麦种子在其他小麦田种下,让其自交,若还全是高杆,说明矮秆性状的出 现是由环境引起的;若后代出现高杆、矮秆两种性状,则是基因突变引起的。‎ 第二部分 三年联考题汇编 ‎2009年联考题 一、选择题 ‎1.(09晋江四校联考)右图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 A.转运缬氨酸的tRNA一端的裸露的三个碱基是CAU B.②过程是α链做模板,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由ATP供能,‎ 在有关酶的催化下完成的 C.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中任意一个碱基发生替换都会引起镰刀 型细胞贫血症 D.人发生此贫血症的根本原因在于血红蛋白中的一个谷氨酸 被缬氨酸取代 ‎ 答案 A ‎2.(09晋江四校联考)长翅红眼雄蝇与长翅白眼雌蝇交配,产下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Y 的残翅白眼雄蝇。已知翅长、眼色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在没有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与亲代雌蝇参与受精的卵细胞一同产生的极体,其染色体组成及基因分布可能出现的是(A-长翅,a-残翅,B-红眼,b-白眼) ( )‎ ‎①   ② ③   ④‎ A.③   B.①③   C.②④    D. ①③④‎ ‎ 答案 D ‎3.(09晋江四校联考)对于人类的某种遗传病,在被调查的若干家庭中发病情况如下表。据此所作推断,最符合遗传基本规律的一项是(注:每类家庭人数150~200人,表中+为发现该病症表现者,-为正常表现者) ( )‎ 类别 Ⅰ Ⅱ Ⅲ Ⅳ 父亲 ‎+‎ ‎-‎ ‎+‎ ‎-‎ 母亲 ‎-‎ ‎+‎ ‎+‎ ‎-‎ 儿子 ‎+‎ ‎+‎ ‎+‎ ‎+‎ 女儿 ‎+‎ ‎-‎ ‎+‎ ‎-‎ A.第Ⅰ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B.第Ⅱ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C.第Ⅲ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隐性遗传病 ‎ D.第Ⅳ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隐性遗传病 ‎ 答案 D ‎4.( 09福建四校联考)用糊粉层淡红色的玉米(prpr)作母本,紫色的玉米(PrPr)作父本,进行严格的人工授粉实验,母本果穗上的所结籽粒应该完全为紫色籽粒(Prpr) ,但在多个杂种果穗上的647 102 粒籽粒的观察中发现了7 粒淡红色籽粒。导致这种遗传性状表现的最大可能性是 ( )‎ A.父本花粉Pr 中混杂有母体花粉pr   ‎ B.个别父本花粉的Pr 基因突变为pr ‎ C.个别母本卵细胞的基因突变为Pr    ‎ D.不同环境条件的Prpr 的表现型不同 答案 B ‎5.(09华中师大附中高三模拟)不属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 (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 ‎ B.长期的地理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条件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 D.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答案 B ‎6.(09清远高三调研)亚硝酸盐可使DNA的某些碱基脱去氨基,碱基脱氨基后的变化如下,C转变为U(U与A配对),A转变为I(I为次黄嘌呤,与C配对)。现有一个DNA片段为:‎ ‎—AGTCG—① ‎ ‎ —TCAGC—②‎ ‎ 经亚硝酸盐作用后,若链①中的A、C 发生脱氨基作用,则下列哪个片断可能是其经过两轮复制后产生 ( )‎ ‎ A.—CGTTG— B.—GGTCG— C.—GGTTG— D.—CGTAG—‎ ‎ —GCAAC— —CCAGG— —CCAAC— —GCATC—‎ 答案 C 男性个体 女性个体 ‎ a d a 精原细胞 合子 卵原细胞 ‎ b c b 精子 卵子 ‎7.(09清远高三调研)右图中a、b、c、d表示人的生殖周期中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b、c、d均能发生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主要是通过c和d来实现的 C.b和a的主要相同点之一是染色体在分裂过程 ‎ 移向两极 D.d和b的主要差异之一是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答案 C ‎8.(09清远高三调研)玉米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农民需要每年购买玉米杂交种子,不能自留种子来年再种的原因是 ( )‎ A.自留种子种子发芽率低 B.杂交种都具有杂种优势 C.自留种子容易患病虫害 D.杂交种的有性繁殖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答案 D ‎9.(09侯集中学高三模拟)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的卡佩奇和史密斯以及英国的埃文斯等3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基因靶向”技术上的贡献。“基因靶向”又称“基因敲除”或“基因打靶”,是指定向替换生物某一基因的技术。它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DNA复制 答案 B ‎10.(09侯集中学高三模拟)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看,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缺陷主要是 ‎ ( )‎ ‎ ①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适应性、多样性的形成 ‎ ②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③自然选择学说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未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 ④自然选择学说不能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D ‎11.(09侯集中学高三模拟)对于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类进行种群调查研究,资料如下: ‎ 年份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种群数量(只)‎ ‎50‎ ‎80‎ 捕捉标志数(只)‎ ‎80‎ ‎80‎ ‎80‎ ‎80‎ 第二次重捕数(只)‎ ‎80‎ ‎80‎ ‎80‎ ‎80‎ 重捕个体中的标志数(只)‎ ‎16‎ ‎8‎ ‎10‎ ‎13‎ 那么1970~1975年该鸟类种群的增长曲线是 ( ) ‎ 答案 C ‎12.(09华士中学高三模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多选) ( )‎ A.原核生物和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B.在一个种群的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 ‎ C.动物的性状是由细胞核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 ‎ D.病毒的变异主要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答案 ACD ‎13.(09通州高三调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 ‎ A.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之间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 B.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选择种群的有利基因,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 ‎ C.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D.共同进化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进化,不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答案 D ‎14.(09泰州高三联考)下列与物种形成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 )‎ A.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有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B.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属于一个物种的生物,就成了不同的物种 C.物种大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 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存在共同进化 答案 ABCD ‎15.(09莒县高三冲刺)果蝇是常用的遗传研究的实验材料,据统计,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果蝇野生种群,有107个个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种群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显性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B.若该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率为10-5,那么该种群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为106‎ C.种群既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行繁殖的基本单位 D.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答案 C ‎16.(09清远高三调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以“研究××病的遗传方式”为子课题,下列子课题中最为简单可行、所选择的调查方法最为合理的是 ‎ ( )‎ A.研究猫叫综合征的遗传方式,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 B.研究青少年型糖尿病,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 C.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D.研究21三体综合征的遗传方式,在市中心随机抽样调查 ‎ 答案 C ‎17.(09清远高三调研)人类的卷发对直发为显性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遗传性慢性肾炎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女人与直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男人婚配,生育一个直发无肾炎的儿子。这对夫妻再生育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孩子的概率是 ( )‎ A.1/4 B.3/‎4 ‎‎ C.1/8 D.3/8‎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8.(09湖南十二校联考)人类中正常染色体组型为:44+XY,但也出现少数异常个体,这类个体外貌像男性,患者第二性征发育差,有女性化表现,如无胡须,体毛少,身材高大,一部分患者智力低下,睾丸发育不全,不能形成精子,无生育能力,核型一般记作44+XXY,据此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哪种类型 ,‎ ‎(2)他们不能形成精子,无生育能力的原因可能是 ;‎ ‎(3)若该男子色觉正常,而他的父亲色觉正常,母亲色盲,且父母亲染色体组型均正常,‎ 请你从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角度分析这对夫妇生出该男子的原因,用遗传图解推导并 做简要说明。‎ ‎(4)若该男子与一名色盲女性结婚生了一个女儿,则该女孩的基因型可能的情况为 ‎ ‎ 。‎ 答案 (1)染色体变异 (2)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不能形成精子 ‎ (3)遗传图解 P: Xb Xb ⅹ XB Y 配子 Xb XBY F1 XB Xb Y 母亲色盲 父亲正常 色觉正常 由上图解可看出,该男性XB Xb Y的形成是由于父亲减数分裂形成精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4)Xb Xb 、XB Xb、XB Xb Xb ‎19.(09黄冈高三模拟)某校高二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暑假进行的遗传病社会调查中发现一家庭的一位男孩患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受一对基因B,b控制)。进一步调查,发现该男孩的外祖母、两个舅舅和祖父都患此病,而他的祖母、外祖父,两个姑姑,父亲、母亲都正常。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这个男孩及其相关的家庭成员的情况,绘制遗传系谱图(图例:O——正常女性,●——患病女性,□——正常男性;■——患病男性)‎ ‎(2)该致病基因最可能位于 染色体,属 性遗传病,请简要说明原因?‎ ‎ (3)按上述推论,该患病男孩成年后与表现型正常的女性结婚(该女性家族史中无此病),‎ 你认为其后代是否会患此病?请用遗传图解说明。‎ 答案(1)遗传系谱图 ‎●—□ ○—■‎ ‎■ ■ ○—□ ○ ○‎ ‎■‎ I ‎ II III ‎(2)X 隐 由正常夫妇生下有病孩子可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外祖母患病,两个舅舅都患病,且整个家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因此该病最可能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3)不会患病 遗传图解:‎ 亲代 XbY × XBXB ‎ 配子 Xb Y XB ‎ 子代 XB Xb XB Y ‎ ‎ 女正常 男正常 ‎20.(09临沂高三模拟)某校兴趣小组开展对当地几种遗传病的调查,请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Ⅰ、不能同化半乳糖的病,叫做半乳糖血症,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把半乳糖导入糖类的通常代谢途径中,必须先转变为葡萄糖的衍生物(物质C)。它在人体内的正常代谢途径示意如下:‎ 已知控制酶①、酶②、酶③合成的基因(设显性基因分别为A、B、C)位于不同对的常染色体上。‎ ‎(1)从半乳糖在人体内正常代谢途径可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一个患者家庭中某半乳糖血症患者及其父母与正常人体内三种酶的活性比较:(表中数值代表酶活性的大小,且数值越大酶活性越大)‎ 平均活性μM转换/小时/g细胞(‎37℃‎)‎ 酶①‎ 酶②‎ 酶③‎ 正常人(AABBCC)‎ ‎0.1‎ ‎4.8‎ ‎0.32‎ 半乳糖血症患者 ‎0.09‎ ‎<0.02‎ ‎0.35‎ 患者的正常父亲 ‎0.05‎ ‎2.5‎ ‎0.17‎ 患者的正常母亲 ‎0.06‎ ‎2.4‎ ‎0.33‎ ‎①与酶①、酶②、酶③合成相关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 ‎②写出患者的正常父亲的基因型:_______,若患者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患半乳糖血症的概率为______。‎ Ⅱ、人群中有一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病,但不知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部分同学采用遗传系谱分析的方法;请你另外设计一个简单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并预测调查结果。调查方案:寻找若干个患该遗传病的家庭进行调查;统计各代患者的性别比例。‎ 调查结果及预测:‎ ‎(1) ;‎ ‎(2) ;‎ ‎(3) 。‎ Ⅲ、21三体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调查中发现随母亲年龄的增加,生出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概率增大。‎ ‎(1)先诊断出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儿,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是“TTt”,其父基因型是“Tt”,母亲的基因型是“tt”,那么这名患者21三体形成的原因是 。‎ ‎(2)根据以上材料分析,为有效预防该遗传病的发生,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 。‎ 答案 Ⅰ(1)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半乳糖)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②多个基因控制一个形状 ‎(2)基因的自由组合 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3)AaBbCC 6/17‎ Ⅱ(1)若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则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若患者男性与女性比例相当,则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3)若患者全是男性,则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Ⅲ(1)父亲的21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在第二次分裂后期未发生正常分离,而移向细胞一极 ‎(2)适龄生育和产前胎儿细胞的染色体分析 ‎21.(09江苏淮阴中学高三冲刺)下图表示果蝇某正常基因片段控制合成多肽的过程。a—d 表示4种基因突变。a丢失T/A,b由T/A变为C/G,c由T/A变为G/C,d由G/C变为A/T。假设4种突变都单独发生,请回答:‎ ‎ 注:可能用到的密码子:天冬氨酸(GAC),甘氨酸(GGU、GGG),甲硫氨酸(AUG),终止密码(UAG)。‎ ‎(1)图中所示遗传信息传递的主要场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突变后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a突变点附近再丢失_________个碱基对对性状影响最小。‎ ‎(3)图中_______突变对性状无影响,其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过程需的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②过程中,少量mRNA就可以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细胞核和细胞质(核糖体)‎ ‎(2)天冬氨酸—酪氨酸—甘氨酸—甲硫氨酸 2‎ ‎(3)b 有利于维持生物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 ‎(4)解旋酶、RNA聚合酶 ‎(5)一个mRNA分子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多肽链的合成 ‎2007-2008年联考题 一、选择题 ‎1.(08石家庄质检)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三者的共同点是 ( )‎ A.都能产生可遗传变异 B.都能产生新的基因 C.产生的变异均对生物不利 D.产生的变异均对生物有利 答案 A ‎2.(08北京东城区高三质检)下面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亲代的突变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子代 B.子代获得突变基因一定能改变性状 C.突变基因一定由理、化或生物因素诱发 D.突变基因一定有基因结构上的改变 答案 D ‎3.(08北京海淀区高三期中练习)下列有关遗传信息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可通过DNA复制传递给后代 B.是指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C.能决定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D.基因中任何碱基的改变均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 答案 D ‎4.(08唐山高三质检)如果一个种群中存在着某一对等位基因,其频率分别是50%,一段时间后,比例变化为5%和95%。据此进行以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该种群很可能进行有性生殖 B.该种群所处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C.频率提高的基因更适应环境 D.这对相对性状中有95%的个体表现出适应环境的性状 答案 D ‎5.(08北京东城区高三质检)在豚鼠中,黑色对白色为显性。若某种群基因库中显性基因B的频率为90%,隐性基因b的频率为10%,则种群中基因型BB、Bb、bb的频率分别是 ( )‎ A.81%、18%、1% B.45%、40%、15%‎ C.18%、81%、1% D.45%、45%、10%‎ 答案 A ‎6.(08江西六校联考)下列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 )‎ A.利用“工程菌”生产人类胰岛素 B.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缺失 C.果蝇第Ⅱ号染色体上的片段移接到Ⅲ号染色体上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答案 C ‎7.(08唐山高三质检)人类中有一种性别畸形XYY个体,外貌男性,有的智力差,有的智力高于一般人。据说这种人常有反社会行为,富攻击性,在犯人中的比例高于正常人群,但无定论。有生育能力,假如有一个XYY男人与一正常女性结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 A.该男性产生精子有X、Y和XY三种类型 B.所生育的后代中出现XYY孩子的几率为1/2 C.所生育的后代中出现性别畸形的几率为1/2 D.所生育的后代智力都低于一般人 答案 C ‎8.(07深圳高三调研)生物体内的基因重组 ( )‎ A.能够产生新的基因 B.在生殖过程中都能发生 C.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D.在同源染色体之间可发生 ‎ 答案 D ‎9.(07深圳高三调研)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 A.基因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往往取决于环境条件 B.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种群之间的地理隔离 C.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D.环境条件稳定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 答案 AC ‎10.(07广州五校联考)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正常基因的排列顺序为123-456789,中间的“-”代表着丝粒,下表表示了由正常染色体发生变异后基因顺序变化的四种情况,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染色体 基因顺序变化 a ‎123-476589‎ b ‎123-4789‎ c ‎1654-32789‎ d ‎123-45676789‎ A.a是染色体某一片断位置颠倒引起的 B .b是染色体某一片断缺失引起的 C .c是染色体着丝点改变引起的 ‎ D .d是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断引起的 ‎ 答案 C ‎11.(07广州五校联考)下图为甲、乙、丙、丁4种遗传性疾病的调查结果,根据系谱图分析、推测这4种疾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以及一些个体最可能的基因型是 (多选)( )‎ ‎1‎ ‎?‎ ‎2‎ ‎3‎ ‎4‎ ‎5‎ ‎6‎ ‎7‎ ‎8‎ ‎9‎ ‎10‎ 系谱甲(基因用A、a表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系谱乙(基因用B、b表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系谱丙(基因用C、c表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系谱丁(基因用D、d表示)‎ A.系谱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乙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 系谱丙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系谱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系谱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乙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 系谱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系谱丁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 C.系谱甲—2基因型Aa,系谱乙—2基因型XBXb,‎ 系谱丙—8基因型Cc,系谱丁—9基因型XDXd,‎ D.系谱甲—5基因型Aa,系谱乙—9基因型XBXb,‎ 系谱丙—6基因型cc,系谱丁—6基因型XDXd ‎ 答案 BD ‎12.(07广州五校联考)下列描述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相吻合的是(多选) ( )‎ ‎ A.交配繁殖能避免种群产生生殖隔离 ‎ ‎ B.进化是以生物个体为单位进行的 C.能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均能影响进化 ‎ D.所有的变异均能作为进化的原材料 ‎ 答案 AC ‎13.(07茂名高三模拟)雄鸡为ZZ,雌鸡为ZW,缺少染色体Z会致死。环境的影响使一只ZW的小鸡发育成能正常交配的公鸡,该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后代性别为 ( )‎ A.♀:♂=1:1 B.♀:♂=2:1 ‎ C.♀:♂=3:1 D.♀:♂=1:0‎ 答案 B ‎14.(07茂名高三模拟)有一位遗传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一种致死现象,黄色毛皮的老鼠不能纯种传代,可杂种传代,而灰色皮毛的老鼠能够纯种传代。黄鼠和黄鼠交配,其后代黄鼠2 896只,灰鼠1 235只,那么整个子代中致死出现的概率是 ( ) ‎ A.25% B.33% C.66.7% D.75%‎ 答案 A ‎15.(07茂名高三模拟)如图所示的家族中一般不会出现的 ‎ 遗传病 ( )‎ ‎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②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③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④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⑤细胞质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A.①④ B.②④ ‎ ‎ C.③⑤ D.①②‎ ‎ 答案 C ‎ ‎16. ( 07徐州高三一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单基因遗传病就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适龄生育对于预防遗传病和防止先天性疾病患儿的产出具有重要意义 ‎ ‎ C.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遗传性疾病发生的最简单有效方法 D.21三体综合征和猫叫综合征患者都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7. (07深圳高三调研)下图是A、B两种不同遗传病的家系图。调查发现,患B病的女性远远多于男性,请据图回答。‎ I II A B AB ‎ ‎ A A A B ‎ B B A A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III 图注:‎ ‎——仅患A病的男性;‎ A B ‎——仅患B病的女性;‎ A B ‎——同时患A、B两种病的女性。‎ ‎(1)A病是由 染色体上的 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判断的理由是 。 ‎ ‎(2)假如⑥与⑨号结婚。生下患病孩子的几率是 。‎ ‎(3)如果③号与一正常男性结婚,从优生角度分析,你认为最好生男孩还是女孩,为什么?‎ 答案 (1)常 显 患A病的④和⑤生下不患A病的⑧‎ ‎(2)5/6‎ ‎(3)生男孩和女孩都一样 因为男和女患病的几率一样,均为3/4 ‎ ‎18.(07广州天河区高三第二次调研)生物研究性小 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后的数据统计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的发病率较高,且对患甲病家族的调查中还发现连续几代均患病,而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以下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每万人中的基本情况(其中男女比例相同)。‎ 有甲病、无乙病 人 数 无甲病、有乙病 人 数 有甲病、有乙病 人 数 无甲病、无乙病 人 数 男性 ‎279‎ ‎250‎ ‎6‎ ‎4 465‎ 女性 ‎281‎ ‎16‎ ‎2‎ ‎4 701‎ 请根据所给的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请回答:‎ ‎(1)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简 要说明理由 。‎ ‎(2)如果要进一步判断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还要采取什么措施?‎ A.在该地区随机取样 B.针对有患者的家系调查 C.结合调查结果绘制家族系谱图 D.扩大调查范围多取样本 I Ⅱ Ⅲ Ⅳ ‎1‎ ‎2‎ ‎3‎ ‎4‎ ‎1‎ ‎2‎ ‎3‎ ‎4‎ ‎2‎ ‎1‎ ‎?‎ ‎(3)如图是该小组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的上述两种遗传 病的家族谱系,其中甲病( )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 状,已知I代的2号个体是纯合子,显性基因用A表示,‎ 隐性基因用a表示,乙病 (■)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 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Ⅲ-1和 Ⅲ-2结婚,请你给他们进行遗传咨询:(□○分别代表 男性和女性)‎ ‎①请写出Ⅲ-1的基因型______ _ _____,Ⅲ-2的基因型_______ _________。‎ ‎②Ⅲ-1和Ⅲ-2结婚;所生孩子表现为只患甲病的几率为_____________;如果Ⅳ-?是男孩,Ⅳ-?患有甲病和乙病两种病症的几率为______________。‎ 答案 (1)常染色体上 X染色体上 甲病男女患者人数基本相同,乙病男患者多于女 性患者 (2)绘制家族系谱图来判定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 ‎ ‎(3)①AaXBY aaXBXB或aaXBXb ②1/8 7/16‎ 第三部分 创新预测题精选 一、选择题 ‎1.祖国宝岛台湾蝴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变异是岛上蝶类新种形成和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是下列变异中不能成为蝶类进化内因的是 ( ) A.基因结构改变引起的变异 B.染色体数目改变引起的变异 C.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 ‎ D.生物间杂交引起的变异 ‎ 答案 C ‎2.下列叙述中,其变异现象可遗传的是 ( ) A.割除公鸡和母鸡的生殖腺并相互移殖,因而部分改变了第二性征 B.果树修剪后所形成的树冠具有特定形状 C.用生长素处理未经受粉的番茄雌蕊,得到无子果实 D.开红花的一株豌豆自交,后代部分植株开白花 答案 D ‎3.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突变 B.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突变 C.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 D.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 答案 A ‎4.下列细胞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既有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现象,又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现象的 是 ( ) A.心肌细胞 B.成熟的红细胞 ‎ ‎ C.根毛细胞 D.精原细胞 答案 D ‎5.下面是某基因的部分碱基序列,该片段所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异亮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的密码子是AUA)”。如果箭头所指碱基对A—T缺失,该片段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 ( )‎ A.异亮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 B.异亮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缬氨酸 C.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 D.亮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缬氨酸 答案 B ‎6.5-溴尿嘧啶(Bu)是胸腺嘧啶(T)的结构类似物,在含有Bu的培养基上培养大肠杆菌,得到少数突变型大肠杆菌。突变型大肠杆菌中的碱基数目不变,但(A+T)/(G+C)的碱基比例略小于原大肠杆菌,这说明Bu诱发突变的机制是 ( )‎ A.阻止碱基正常配对 B.断裂DNA链中糖与磷酸基之间的化学键 C.诱发DNA链发生碱基种类置换 D.诱发DNA链发生碱基序列变化 答案 C ‎7.科研人员测得一多肽链片段为“—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其密码子分别为:甲硫氨酸(AUG)、脯氨酸(CCU、CCC、CCA)、苏氨酸(ACU、ACC、ACA)、甘氨酸(GGU、GGA、GGG)、缬氨酸(GUU、 GUC、GUA、GUG)。控制该多肽链合成的相应DNA片段为 根据以上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解旋酶作用于②处,使氢键断裂形成核糖核苷酸单链 B.基因突变只能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因为DNA解旋形成单链结构不稳定 C.若该DNA片段最右侧碱基对T/A被G/C替换,不会引起性状的改变 D.一般来说基因插入三个碱基对要比插入一个碱基对更能影响蛋白质的结构 答案 C ‎8.下列叙述中最确切的是 ( )‎ 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正常血红蛋白分子中有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 B.用普通二倍体西瓜培育出四倍体西瓜,再用普通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三倍体无子西瓜 C.由于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原因,某些家庭兄弟姐妹甚多,但性状不尽相同 D.某基因的一条链上有2个(占碱基总数的0.1%)C变成了G,表明发生了基因突变,且该基因连续复制4次后,突变基因占50%‎ 答案 D ‎9.某个婴儿不能消化乳类,经检查发现他的乳糖酶分子有一个氨基酸改换而导致乳糖酶失活,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 A.缺乏吸收某种氨基酸的能力 B.不能摄取足够的乳糖酶 C.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替换了 D.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缺失了  答案 C ‎10.图为两条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的配对行为,则表明该细胞 ( )‎ A.发生了基因突变 B.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C.不发生基因重组 D.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 答案 B ‎11.引起生物可遗传变异的原因有三种,即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以下几种生物性状的产生,来源于同一种变异类型的是 ( ) ‎①果蝇的白眼 ②豌豆的黄色皱粒、绿色圆粒 ③八倍体小黑麦的出现 ④人类的色盲 ⑤玉米的高茎皱形叶⑥人类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答案 C ‎12.下列四个细胞图中,属于二倍体生物精细胞的是 ( ) 答案 D ‎13.对下列有关形成原理或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培育无子西瓜是利用单倍体育种原理 B.“抗虫棉”的获得是利用杂交育种的原理 C.“太空椒”的获得主要利用了基因突变原理 D.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了基因工程技术 答案 C ‎14.通过单倍体的途径培育小麦新品种可以大大缩短育种年限,培育单倍体幼苗所用的花药应取自于 ( )‎ A.某一优良品种 B.被确定为父本的植株 C.F1 D.F2‎ 答案 C ‎15.双子叶植物大麻(2n=20)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若将其花药离体培养,将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植株的染色体组成是 ( ) A.18+XX或18+XY B.18+XX或18+YY C.18+XX D.18+XY 答案 B ‎16.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株都是单倍体 B.普通六倍体小麦花药离体培养所获得的植株不是单倍体 C.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不可能是单倍体 D.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是单倍体 答案 A ‎17.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多倍体育种可以培育出作物新品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体细胞杂交尚未能让杂种植物按照人们的需要表现出亲代的优良性状 B.人工诱导多倍体形成和实现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相同 C.人工诱导多倍体形成和实现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相同 D.多倍体植株和植物体细胞杂交形成的杂种植株均需经地理隔离后才能形成作物新 品种  答案 A ‎18.用基因型为aaaa的四倍体水稻作母本,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水稻作父本,下列关于母体果实形成时各种细胞内的染色体组与基因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种皮细胞内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基因型为Aaaa B.胚柄细胞内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基因型为aaa C.胚乳细胞内含有五个染色体组,基因型为AAaaa D.子叶细胞内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基因型为Aaa 答案 D ‎19.下图表示以某种作物中的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三个新品种的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①和②培育成⑤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Ⅰ和Ⅱ分别称为杂交和测交 B.用③培育出④常用的方法Ⅲ是花药离体培养 C.③培育出⑥常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进行诱变处理 D.图中培育出⑤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答案 B ‎20.用秋水仙素处理正常的幼苗,所不能引起的变化是 ( ) ‎①提高突变频率 ②获得无子果实 ③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 ‎④抑制细胞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 ⑤获得单倍体植株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⑤ D.①③ 答案 C ‎21.与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相比,尽管人工诱变育种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但是该育种方法的独特之处是 ( ) A.可以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品种上 B.育种周期短,加快育种的进程 C.改变基因结构,创造前所未有的性状类型 D.能够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后代性状稳定快 答案 C ‎22.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和纯合子各占5/8、1/4 B.后一种方法所得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2/3‎ 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 答案 C ‎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先天性疾病是遗传病,后天性疾病不是遗传病 B.家族性疾病是遗传病,散发性疾病不是遗传病 C.遗传病的发病,在不同程度上需要环境因素的作用,但根本原因是遗传因素的存在 D.遗传病是仅由遗传因素引起的疾病  答案 C ‎24.幸福的家庭都不希望降生一个有缺陷的后代,因此有必要采取优生措施。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基因诊断可以用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猫叫综合征、色盲病等 B.用酪氨酸酶能对白化病进行基因诊断 C.遗传咨询是预防遗传病发生的主要方法之一 D.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答案 D ‎25.下列需要进行遗传咨询的是 ( )‎ A.亲属中有生过先天性畸形的待婚青年 B.得过肝炎的夫妇 C.父母中有因为外伤而残疾的待婚青年 D.得过乙型脑炎的夫妇 答案 A ‎26.下面的系谱图中,A男子的奶奶和B女子的外公是表兄妹,根据我国婚姻法“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的规定,可判断A男子与B女子 ( ) A.属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不能婚配 B.属直系血亲,不能婚配 C.属三代以外旁系血亲,可以婚配 D.有亲缘关系,不能婚配  答案 C ‎27.某岛屿上存在着尺蛾的两个变种,该地区原为森林,后建设成为工业区。下表为该地区不同时期两种尺蛾的数量变化: 森林时期 建成工业区后50年 灰尺蛾 黑尺蛾 灰尺蛾 黑尺蛾 ‎99%‎ ‎1%‎ ‎1%‎ ‎99%‎ 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 A.定向变异作用 B.自然选择作用 C.灰尺蛾迁入,黑尺蛾迁出 D.工业煤烟使灰尺蛾变成黑尺蛾 答案 B ‎28.家鸡起源于原鸡,现家鸡的年产卵量可达260个以上,而原鸡年产卵量仅12个。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原鸡在食物充足的饲养条件下产卵逐渐增多,并将此变异遗传下去 B.发生了遗传物质变化的鸡蛋,孵化出了产卵量高的鸡,并被人工选择 C.人工饲养条件能够满足原鸡多产卵的营养需求,从而使产卵量变多 D.家鸡的起源可以证明,生存环境的变化可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答案 B ‎29.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 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 C.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 D.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  答案 B ‎30.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②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⑥ ‎ ‎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⑤⑦‎  答案 C ‎31.最近为了防止滥用抗生素,上海等地区规定普通感冒不准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会对人体细菌造成耐药性,如果真的细菌感染,则往往由于体内细菌能够抵抗各种抗生素而无药可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性”细菌优选出来 B.细菌中本来就存在耐药性个体,长期使用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下降 C.“耐药性”基因频率的改变引起病菌发生了进化 D.基因频率虽然改变了,但是新的病菌(物种)不一定产生 答案 B ‎32.下列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是生物的突变和重组 B.②是自然选择 C.③是自然选择学说 D.④是物种多样性 答案 C ‎33.由于某种原因使某森林中几乎所有树木的树皮颜色变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使该森林中不同颜色蛾的数量发生了变化。下图中能恰当表达这一变化的是 ( ) 答案 D ‎34.不同植物间远缘杂交不亲和现象普遍存在。有的是由于不同植物的花粉与柱头组织细胞之间相互拒绝不能认可,花粉管生长受阻,不能到达子房,这一现象最可能与柱头细胞的哪种物质有关?这种现象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上称作什么 ( ) A.纤维素,自然选择 B.磷脂,地理隔离 C.糖蛋白,生殖隔离 D.酶,生存斗争 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35.在农业生产上,培育农作物新品种是提高粮食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图是某生命科学研究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几种方法示意图。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培育新品种甲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 。图中单倍体植株的基因型有 。‎ ‎(2)在新品种乙的培育过程中,A代表的是 。 A在形成过程中,需从培养基中获取 等营养物质和适宜浓度的激素。 ‎(3)经过太空飞船搭载后,返回的太空种子不一定都是需要的新品种丙,需要进行筛选,其根本原因 。 ‎(4)若用黄粒玉米种子经飞船搭载进行失重和宇宙射线处理后,培养得到了从未有过的 ‎“红粒”性状。经鉴定,玉米的红粒和黄粒是一对相对性状,且为常染色体完全显性遗传。‎ 为了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红粒和黄粒玉米种子为材料做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述杂交实验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答案 (1)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AB、Ab、aB、ab(缺一不得分) ‎(2)愈伤组织 水、无机盐、有机小分子(对两项即可得分) (3)变异是不定向的 ‎(4)取黄粒和红粒的种子,分别种植后自交,若只有黄粒玉米的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黄粒为显性性状;若只有红粒玉米的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红粒为显性性状。若黄粒和红粒玉米的自交后代均未出现性状分离,再用红粒和黄粒玉米进行杂交,若杂交后代全为黄粒,则黄粒为显性;若杂交后代全为红粒,则红粒为显性(其他合理方案也可酌情得分) ‎36.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随着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提高单位面积粮食的产量、质量自然就成了人们解决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 ‎(1)为了提高农作物的单产量,得到抗倒伏、抗锈病等优良性状,科学家往往采取多种育种方法来培育符合农业要求的新品种,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设计最佳育种方案,尽快得到所需品种。 生物材料: A.小麦的高秆(显性)抗锈病(显性)纯种 B.小麦的矮秆(隐性)不抗锈病(隐性)纯种 C.小麦的高秆(显性)不抗锈病(隐性)纯种 非生物材料:自选 ‎①育种名称: 育种。 ‎②所选择的生物材料: 。(填写字母) ‎③该育种方案最常用的方法是 。 ④希望得到的是能应用于生产的 的具有抗倒伏、抗锈病等优良性状 ‎ 的品种。 ‎⑤预期产生这种结果(所需性状类型)的概率: 。 ‎(2)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的育种方法已经出现并投入应用,如:①用普通小麦和黑麦培育成八倍体小黑麦的方法是 ,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②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其育种原理是 。‎ ‎(3)目前通过卫星搭载种子育成了太空椒,那么利用这种方法是否一定能获得人们所期望的理想性状?为什么?‎ ‎ 。 答案 (1)①单倍体 ②A、B ③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 ④纯合 ⑤ ‎(2)①多倍体育种 秋水仙素 ②基因重组 ‎(3)不一定,因为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37.原产某地的某种一年生植物a,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时期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将植物a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和c之间形成 ,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授粉,说明已产生了 。 ‎(2)在对b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 理由是 。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木村资生的中性学说揭示了 水平进化规律。 答案 (1)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2)没有 因为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 ‎(3)种群 自然选择 突变、选择和隔离 分子 ‎38.美国《美国医学会杂志》周刊‎2007年10月16日刊登一份政府调查报告说,被称为“超级病菌”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美国国内正呈蔓延趋势,每年预计有超过9万人严重感染这一病菌。请回答下列有关“超级细菌”的问题: ‎(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属于 生物,其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 。‎ ‎(2)抗生素在超级细菌进化过程中起到了 作用,使细菌的 ‎ 发生定向改变。‎ ‎(3)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抗生素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的观点是错误的。 材料和器具:青霉素、培养皿以及对青霉素敏感的普通金黄色葡萄球菌。将实验完善: ‎①实验步骤: 步骤1:取培养皿A若干个(A1、A2、A3……),加入普通细菌培养基;取培养皿B若干(B1、B2、B3……)加入 的细菌培养基。‎ 步骤2:将适量细菌培养液涂在培养皿A1的培养基表面,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培养基表面会出现一些细菌菌落。 步骤3:用灭菌后的丝绒包上棉花制成一枚“印章”,在A1上轻盖一下,再在B1上轻盖一下,这样A1中的细胞就按一定的位置正确地“复制”到B1之中,将B1培养一段时间后,B1中一定部位出现了少量菌落。 步骤4:根据B1中菌落出现的方位,将A1中对应位置的菌落取出,均匀涂抹在A2表面,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表面又会出现许多菌落。反复重复步骤3、4。 ‎②预期结果: 。‎ ‎③本实验的原理: 。‎ ‎(4)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谈如何减缓超级细菌的产生。 ‎ ‎ ‎ ‎ ‎ 。 答案 (1)原核 基因突变 (2)选择 基因频率 ‎(3)①含有青霉素 ②在B2、B3中保留下来的菌落越来越多,直到最后,所有复制到B中的菌落全部保留下来,都具有了对青霉素的抗药性 ③A组细菌从未接触抗生素,而细菌的抗药性不断增强,说明细菌抗药性变异的产生与抗生素无关 ‎(4)①合理使用药物,避免长时间使用抗生素;②一种抗生素可以治愈的不要使用第二种;③因为病毒引起的感冒,没有炎症的时候不要使用抗生素;④利用其他药物替代抗生素治疗疾病(只要回答合理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