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综合能力训练三附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综合能力训练三附答案

新课标高考历史综合能力训练(三)附答案 ‎9.下列诗句所述内容哪些与科举制的实行有关? ( )‎ ‎ ①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 ③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 ④甲第朱门无一半,当街踏尽公卿骨。‎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都呈现出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原因在于 ‎ ‎ ( )‎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社会思潮的变化 C.社会上层的倡导 D.传统文化的影响 ‎11.下面是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对该表的理解正确的是 ( )‎ 时间 茶叶(万磅)‎ 生丝(包)‎ 鸦片战争前 ‎5000(年平均值)‎ ‎5000(年平均值)‎ ‎1845年 ‎8010‎ ‎13220‎ ‎1851年 ‎9919‎ ‎23040‎ ‎1853年 ‎10122‎ ‎62896‎ ‎ ①农副产品日趋商品化 ②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 ‎ ③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④对外贸易出现顺差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右图中数字标明的地点都是日本侵华期间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其中最能为正面战场战役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的是 ( )‎ ‎ A.① B.②‎ ‎ C.③ D.④‎ ‎13.‎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 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 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我国( )‎ ‎ A.全面实行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 ‎ B.废弃了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 ‎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 D.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14.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国庆群众游行以“我与祖国共奋进”为主题,分若干部分展示了共和国60年历史进程。下列四个部分按正确顺序排列应是 ( )‎ ‎ ①改革开放 ②奋斗创业 ③世纪跨越 ④科学发展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15.右图是前苏联画家弗·赛罗夫于1 921年创作的油 画《列宁会见上访农民》。它描绘的是十月革命后,‎ 列宁在一间简朴的办公室里接见从外省步行上访的 农民的情景。这一情景出现的直接背景是 ( )‎ ‎ A.农民拥护苏维埃的土地法令 ‎ B.余粮收集制引发农民的反对 ‎ C.新经济政策允许粮食自由买卖 ‎ D.农民强烈要求加入集体农庄 ‎16.罗斯福在1 932年4月的一次全国广播讲话中说:‎ ‎“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 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 )‎ ‎ ①放弃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制度 ②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形成 ‎ ③希望依靠社会底层渡过危机 ④开始关注对困难民众的救助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7.(25分)社会习俗是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缩影和体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17世纪,饮茶在欧洲逐步盛行并传至北美,饮茶成为一种高尚的消遣。正如查理二世的专职牧师奥文顿据说 ,“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在英国的家庭中“我把共壶坐上了!”是一句对忙碌一天,疲倦归家的主人极好的关切话语。‎ 中国茶叶在欧洲最初被视为药物放在药店出售,茶价相当昂贵。1733年,荷兰在旅游购买价值336881荷盾的茶叶,到荷兰后却卖得988510荷盾,获利651629荷盾。鸦片战争前的140年中,欧美贸易公司用来购买以茶叶为主的中国商品所花费的白银达169437564两。‎ ‎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茶叶和茶文化对西方社会的影响。(4分)‎ ‎ 材料二:20世纪初,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发辫,并且认为“不剪发不算革命”,“也不算时髦”。服饰上,“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人们穿衣“务趋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时髦”。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等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理想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 ‎——王文泉主编《中国近代史》‎ ‎ 材料三:到民国时期,经历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几次大的社会洗礼,节俭意识相对弱化。近代社会工商业发展,重商之风日益兴盛,人们对传统社会崇尚节俭和力戒奢侈的消费观念提出质疑。‎ ‎——《民国初至搞战前长江三角洲洋布与土布之争》‎ ‎ ‎ ‎ (2)据材料二、三,简述中国社会生成的新观念,(2分)并分析这些新观念生成的原因。(4分)‎ ‎(3)过春节,贴春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历史变迁相联系。按要求填写表中内容。(8分)‎ 春联 应出现时间或时期 相关历史事件 毛主席挥手指方向;‎ 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食堂巧煮千家饭;‎ 公社饱暖万人心 批林批孔战果辉煌;‎ 纲举目张成就巨大 种责任田仓里储粮翻两番;‎ 行大包干银行存款增十倍 ‎ 材料四:一位老市民看到熟悉的粮票,十分激动,动情地讲述过去的岁月:“当年买东西不像现在,什么都是用票,买米用粮票,买煤用煤票,……就连买件棉袄,还要用到棉花票。”1993年5月,粮票停止发行使用。副食品票证、布票、纺织品专用莽、自行车券、缝纫机券等票证早已悄然淡出。‎ ‎(4)材料四反映出当时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分)‎ ‎ (5)有人说习俗变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有人说对习俗要合理引导。你同意哪一观点?说明理由并举例加以证明。(3分)‎ ‎29.(35分)山东作为沿海大省,物产富饶,历史悠久,经济繁荣,文化灿烂,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体育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增进友谊的桥梁和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同苏联,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民主德国。罗马尼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等国进行了频繁的体育交流。‎ ‎——据李相如,宋雪莹《关于新中国体育外交的问题与研究》‎ ‎ (4)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其体育交流的历史作用。(3分)‎ ‎ (5)中美关系史上曾经写过“乒乓外交”的佳话。简述“乒乓外交”发生的背景和历史意义。(2分)‎ ‎33.(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时民饥困,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书……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 ‎ 材料二:高祖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迁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不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渐习,风化可新。”‎ ‎——《魏书·咸阳王元禧传》‎ ‎ 材料三: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飘逝的岁月一中国社会史》‎ ‎ (1)据材料一,概括北魏教文帝改革的措施,(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行这项改革的原因。(3)(不得摘抄材料原句)‎ ‎ (2)据材料二、三,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2分)分析这些改革对历史发展的影响。(3分)‎ ‎34.(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中国人接受和传播“民主”,最初也是把它与“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作主”。——《世界文明史》‎ ‎ 材料二: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冯桂芬《校庐邠抗议》‎ ‎ 材料三: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 ——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的演说 ‎ (1)结合材料一、二,指出中国近代早期民主思想的特点。(2分)产生这一特点的原因有哪些?(3分)‎ ‎(2)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所反映的思想的进步性表现在哪里?(2分)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3分)‎ ‎35.(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和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在波兰建立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共有110万人在这里被杀害。‎ ‎ ‎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该集中营。在瑞典、英国、波兰等许多国家,‎1月27日已经成为大屠杀遇害者的法定纪念日。1996年,德国也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纳粹受害者纪念日”,告诫人们要永远记住这段惨痛的历史。‎ 材料二:《联合国宪章》第一次庄严宣布:“欲免后世再遭近代人类身历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经历了法西斯的浩动和战火的洗礼,战后人类的理性进一步得到弘扬,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 ‎ (1)据材料一,指出法西斯的反人类政策。(1分)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奥斯威辛集中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谈谈你对此举的看法。(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国际社会为防止战争悲剧重演做出的努力。(3分)其效果如何?(3分)‎ ‎34.(1)特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分)原因:封建君主专制思想根深蒂固;对西方民主思想缺乏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每点1分,共3分)‎ ‎ (2)进步性:明确提出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2分)‎ ‎ 原因: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思想家们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3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3点即得满分。)‎ ‎35.(1)种族灭绝政策。(1分)战争的教训是惨痛的;警示后人不忘战争;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防止战争悲剧重演,维护和平。(3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3点即得满分。)‎ ‎ (2)努力:成立联合国;调解斡旋国际争端;倡导裁军和军备控制;组建维和部队;开展反战和平运动。(3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3点即得满分。)效果:有力地维护了世界和平,缓解了国际和地区紧张局势;受到了少数国家的干扰和挑战;战争冲突仍不断发生,维护和平任重而道远。(每点1分,共3分)‎ ‎/gaokao/shandong/‎ 历史综合训练(三)参考答案 ‎9—10CA 11—15ACCDB 16B ‎27.(1)促进了欧洲医药事业发展;改变了西方人的日常生活习惯;茶叶贸易使欧洲资产阶级获得巨大利润;成为一些殖民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造成欧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4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4点即得满分)‎ ‎ (2)新观念:崇尚西方;崇尚自由民主;重商;享乐等。(2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 ‎ 原因:西方科技文化的传播;辛亥革命等社会变革的推动;近代社会工商业发展;社会心理的认同;西方物质文明先进性的吸引;进步人士的提倡等。(4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4点即得满分)‎ ‎ (3)(每空1分,共8分)‎ 春联 应出现时间或时期 相关历史事件 毛主席挥手指方向;‎ 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1953年—1956年或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农业合作化 食堂巧煮千家饭;‎ 公社饱暖万人心 ‎1958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 批林批孔战果辉煌;‎ 纲举目张成就巨大 ‎1966年—1976年或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 ‎“文化大革命”或林彪集团被粉碎 种责任田仓里储粮翻两番;‎ 行大包干银行存款增十倍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或改革开放初期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4)变化: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2分)‎ ‎ 原因: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工农业产品丰富;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每点1分,共2分)‎ ‎ (5)同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习俗变迁源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革。(2分)如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众多新风俗。(1分)‎ ‎ 同意“合理引导”。习俗变迁是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的,人的行为受各种因素制约,要积极引导,才能形成健康文明遥新习俗。(2分)如近代的享乐观、现今婚俗中的大操大办等等。(1分)‎ ‎29.(4)促进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突破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封锁;拓宽了新中国的国际活动空间;扩大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3分,每点1分,答 出其中3点即得满分)‎ ‎ (5)背景: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1分)‎ ‎ 意义:它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1分)‎ ‎33.(1)推行均田制。(2分)‎ ‎ 原因:中原长期战乱,百姓流亡;豪强地主隐瞒控制人口;广大农民负担沉重;社会矛盾尖锐;国家财政收入锐减。(3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3点即得满分)‎ ‎ (2)讲汉话,穿汉服,变习俗。(2分)‎ ‎ 影响:民族间生活方式相互影响;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文化的认同;加速了鲜卑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3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3点即得满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