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高考模拟试题
2009年生物高考模拟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科学家提供35S标记的氨基酸培养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量细胞合成并分泌乳腺蛋白过程中各种膜结构的面积变化,结果如下图。下列选项表示a、b、c所代表的膜结构名称以及放射性标记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a核糖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 B.a内质网→b高尔基体→c细胞膜 C.a高尔基体→c内质网→b细胞膜 D.a内质网→c高尔基体→b细胞膜 2、下列关于植物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光照越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越大 B.植物遭水淹时可能因为酒精中毒而死亡 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浸泡在30%蔗糖溶液中,质壁分离的速度逐渐加快 D.用生长素类似物配制除草剂,浓度越大效果越好 3、加拿大研究人员为了证实限食有助于受损脊椎恢复,将脊椎受伤的小白鼠分为两组,一组隔天喂食,一组每天正常喂食。数月后,隔天喂食的受伤鼠与每天正常喂食的鼠相比,脊椎伤情恢复速度大大加快,爬梯能力明显改善。对于研究,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这是一个对比实验,两组不同处理的实验鼠都是实验组 B.隔天喂食组是实验组,正常喂食组起对照作用 C.正常喂食组是实验组,隔天喂食组起对照作用 D.该实验缺少对照,应增设不喂食的对照组 4、研究人员在过去7年中跟踪研究了3.5万多名女性的饮食习惯和健康情况,期间共有257人患了乳腺癌。研究结果发现,与那些每天摄入20克高纤维食物的女性相比,每天摄入30克高纤维食物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要低50%。以下关于此项研究采用的科学方法及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实验法 少吃高纤维食物可以降低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 B.实验法 多吃高纤维食物可以降低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 C.调查法 少吃高纤维食物可以降低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 D.调查法 多吃高纤维食物可以降低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 5、美国一家汽车制造公司正在努力开发一种用草、木材等作为基质生产的碳阴性生物燃料。汽车使用它作为燃料,CO2排放量将不是120克,也不是0克,而是-30克。关于碳阴性生物燃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燃料与化石燃料的本质不同,前者是无机物,后者是有机物 B.这种燃料的燃烧过程会消耗CO2 ,产生O2 C.作为燃烧生产基质的作物生长过程中固定的碳量大于燃烧的排放的碳量 D.使用这种燃料将加剧地球的温室效应 6、农科所技术员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下曲线。据此提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合理的是( ) A.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 B.阴影部分表示,5~35℃时蔬菜的净光合速率小于零 C.温室栽培该蔬菜新品种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 D.温度越高,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越高 7、1861年巴斯德发现:利用酵母菌酿酒的时候, 如果发酵容器存在氧气, 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 同时葡萄糖消耗量大幅下降。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应。直接决定“巴斯德效应”发生与否的反应及其场所是( ) A.酒精+O2→丙酮酸 细胞质基质 B.丙酮酸+O2→CO2 线粒体基质 C.[H]+O2→H2O 线粒体内膜 D.H2O→O2+[H] 类囊体膜 8、观赏鸟类中有一种叫虎皮鹦鹉的鸟,它的毛色有绿、兰、黄、白四种,野生种都是稳定遗传的。若将野生的绿色和白色鸟杂交,F1代全是绿的。F1代互交,F2代羽色有四种表现型:绿、兰、黄、白,比例为9:3:3:1。若将以上杂交亲本换成野生的兰色和黄色品种,则F2不同于亲本的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 A.2/7 B.1/4 C.1/5 D.2/5 9、图示为发生在细胞内的某生理过程,其中a、b、c、d表示脱氧核苷酸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此过程需要ATP和核糖体 B.真核细胞中此过程的发生的唯一场所是细胞核 C.b中(A+G)/(T+C)的比值与c相同 D.正常情况下a、d链都应该到不同的细胞中去 10、某二倍体物种的A基因如果显性纯合会导致幼体夭折。某时期,该物种的一个种群中杂合了占1/3,隐性个体占1/2。种群内随机交配,则下一代成年个体中显性类型所占的比例是( ) A.1/3 B.9/25 C.1/2 D.5/9 11、现有一长度为3000碱基对(bp)的线性DNA分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Hind Ⅲ单独酶切后进行凝胶电泳使降解产物分开,结果如图1所示;用BamHⅠ单独酶切的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用Hind Ⅲ和BamHⅠ同时酶切的电泳结果如图3所示。该DNA分子的结构及其酶切图谱(注:Hind Ⅲ简写为H,BamHⅠ简写为B,长度单位为bp)是( ) 12、农学家认为,野生香蕉是二倍体,果实无法食用。大约1万年前的东南亚,人们发现一种很少见的香蕉品种,这种香蕉是三倍体,这是世界上第一种可以食用的香蕉,也是现在全世界香蕉的祖先。关于香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食用香蕉是由野生香蕉经过基因突变而来 B.可食用香蕉抵御新病虫害的能力比野生香蕉弱 C.可食用香蕉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属于单倍体 D.可食用香蕉种子比野生香蕉的籽粒小 13、下图中a、b、c、d表示人的生殖周期中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d均能发生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主要是通过c和d过程来实现的 C.b和a过程的主要差异之一是同联染色体的联会 D.d和b过程的主要差异之一是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14、小明最近到医院体检,体检报告中的肝功能检验结果显示:乙肝抗原呈阴性(-),乙肝抗体呈阳性(+)。他说自己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就此结果向你咨询,你应该给他怎样的合理建议?(说明:“+”表示有,“-”表示没有。) A.你体内带有乙肝抗体,说明一定也有乙肝病毒,需要到医院就诊 B.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一定是妈妈怀孕时传递给你的免疫力 C.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说明你曾感染乙肝病毒后痊愈,并且产生了免疫力 D.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这是父母遗传给你的免疫力 15、2009年3月22日是第17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应对水短缺”。世界上约有18%的人喝不上安全的饮用水,每天约有6000人的死亡与水有关。关于水在人体内的生理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的激素调节过程离不开水 B.基因表达的翻译过程需要水参与 C.产生ATP的生理过程以及ATP的合成反应都需要水的参与 D.人体失水过多,会导致内环境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16、在应对微生物入侵的时候,T淋巴细胞被激活,迅速增殖分化,大部分成为效应T细胞,抵御微生物的入侵;另一些则停下来不再分化,成为了记忆细胞,不直接执行效应功能,这称为分裂的不对称性。在免疫过程中同样进行不称分裂的母细胞还有( ) A.吞噬细胞 B.B淋巴细胞 C.浆细胞 D.记忆细胞 17、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排污口排出的污水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排污口所排的污水主要含的是无机物 B.排污口生活着大量的好氧细菌 C.河流AB段溶解氧减少的唯一原因是藻类植物的减少 D.河流BC段藻类植物数量随着溶解氧的增多而增长 18、我国科学家崔徵研究锌对番茄植株中吲哚乙酸和色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 A.锌可能是色氨酸的组成元素 B.锌可能是色氨酸合成酶的辅助元素 C.色氨酸可能是生长素合成的原料 D.本实验采用了两种对照方法 19、如果混合物中各组分所带电荷、颗粒大小不相同,电泳可以使它们在电泳薄膜上因运动速度不同而分离开来,并通过显色反应可测出各组分的相对浓度。科研人员从禽流感疫苗的免疫动物和未免疫动物中提出血浆蛋白分别进行电泳,结果都是显示四条带,相对浓度如图所示。请问④号带的成分最可能是什么? A.纤维蛋白 B.抗体 C.血红蛋白 D.胰岛素 20、农田农作物大多数是单子叶植物,杂草以双子叶植物为主;果园的果树和杂草则相反。下图所示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效果。据此可知用生长素所配制的除草剂主要用于农田还是果园?请说明理由。 A.果园 低浓度生长素溶液即可以促进果树生长,又可以抑制杂草生长 B.果园 高浓度生长素溶液即可以促进果树生长,又可以抑制杂草生长 C.农田 低浓度生长素溶液即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又可以抑制杂草生长 D.农田 高浓度生长素溶液即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又可以抑制杂草生长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其他情况不得分。) 21、美国研究人员对80名患有耳朵炎症的儿童分别采用抗生素滴剂、口服抗生素片剂或液剂治疗。结果显示,使用抗生素滴剂的病人,痊愈的时间要比服用抗生素片剂或液剂的病人快3天至5天,而且治愈率达85%,而采用口服抗生素方法的治愈率为59%。据此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项研究采用的科学方法是调查法 B.该项研究的结论是使用抗生素滴剂治疗耳炎比口服抗生素片剂或液剂更有效 C.研究结果表明,口服抗生素会因为消化作用而失效 D.该项研究中实验对象被分为两组,每组40人 22、在适宜温度下,分别用完全培养液和缺镁培养液培养等量的绿藻,两个系统中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改变而变化的趋势如下图所示。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溶液是完全培养液,乙溶液是缺镁培养液 B.绿藻在甲溶液中的呼吸作用强度比在乙溶液中低 C.理论上,绿藻在甲溶液中实现生长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比在乙溶液中低 D.光强度达到C点,绿藻的光合作用停止了 23、人类的疾病中有一种虽然数量较少但却颇有特色的阿帕特综合征(Apertsyndrome),症状是尖头,指、趾呈蹼状。研究人员发现,大龄父亲的后代患阿帕特综合征的居多,原因在于引起这种病的两种突变基因都存在于精子中。由于基因突变会影响到体内的一种受体2蛋白,从而引发疾病。据此,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阿帕特综合征是一种遗传病 B.引起阿帕特综合征的基因突变发生减数分裂过程中,能遗传给后代 C.引起阿帕特综合征的基因突变发生有丝分裂过程中,不能遗传给后代 D.基因突变发生的概率与个体的年龄有一定的关系 24、在HIV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 ) A.DNA复制 B.转录 C.翻译 D.逆转录 25、下列关于动物稳态调节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稳态维持的调节离不开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B.神经调节中兴奋的传送始终是电信号连续传导的过程 C.人体内血糖浓度维持稳定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D.特异性免疫中B细胞和T细胞分别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6、马来西亚彭亨州金马仑地区部分菜农近年来逐渐弃用农药,转而引入姬蜂来防治蔬菜害虫吊丝虫,取得了一定效果。吊丝虫专吃农作物的叶子。由于一些农药目前无法消灭吊丝虫,菜农便引入吊丝虫的天敌——姬蜂。姬蜂能将卵产在害虫体内,它们内部的营养液就成了姬蜂幼虫的食物,害虫也就无法存活了,这称之为生物防治。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吊丝虫和农作物、姬蜂和吊丝虫之间都是捕食关系 B.农药促使吊丝虫发生了定向变异,从而产生了抗药性 C.生物防治方法的优点之一是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D.如果长期使用姬蜂治虫也可能使吊丝虫产生“抗蜂性”,最好进行“多蜂轮治” 27、下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分别在第0天注射抗体或抗原。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一个人被狗咬伤时,可能感染会狂犬病病毒,此时采用方法①进行免疫比较好 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 C.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 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预防 28、生物乙醇是化石汽油的良好替代品,美国主要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我国则坚持发展燃料乙醇“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原则,利用农作物废弃物——秸秆代替粮食作为原料,其主要技术流程为:酶解→酵母发酵→蒸馏→成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一般不需要进行酶解 B.对秸秆进行“酶解”用的是纤维素酶 C.乳酸菌可以代替酵母菌用于生物乙醇的生产 D.“酵母发酵”环节需要严格控制发酵灌中的氧气供应 三、非选题 29、(13分)在生物学的概念体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集合。下图1表示集合A=a+b,集合B=b+c+d+e,集合C=e+f。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图1 图2 (1)若图1中A集合表示酶,B集合表示蛋白质,C集合表示动物激素。则a可能是___________;能合成e中各物质的细胞的特点是含有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器);若d中的各物质具有专一性,则D集合可能代表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DNA片段和RNA片段各自的单体集合的关系可以用图1中集合__________和集合__________来表示。(填写“A、B、C或D”) (3)图1中,a和b、c和d、e和f分别表示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1N”、“≥3N”的生物集合(N表示染色体组),则集合B可能表示_____________倍体。 (4)若图1中A集合表示细菌,B集合表示分解者,C集合表示动物。则a中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_____组分,请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f中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_____组分,它们均处于食物链的___________营养级。 (5)请你列举一个生物学概念体系中“交集”实例:若A集合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B集合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8分)报春花的花色表现为白色(只有白色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K和k,D和d)共同控制,显性K基因可以控制合成一种黄色的锦葵色素,但显性D基因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生化机制如右图所示)。据此回答: (1)开黄花的报春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KKDD、kkDD和kkdd三个纯种白色报春花品种,为了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黄色品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程序: Ⅰ.选择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种子; Ⅱ.F1种子种下得F1植株,F1随机交配得F2种子; Ⅲ.F2种子种下得F2植株,F2自交,并选择开黄色花植株的种子F3混合留种; 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补充完整以上程序。 ②F1植株所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F2植株中符合留种要求的植株占____________。 ④报春花是一年生植物,按照以上培育方法,经过五年后所收集的种子中符合要求的比例才达到______________。 ⑤有同学认为这不是一个最佳方案,你能在原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以缩短培育年限吗?简要概述。 (1)KKdd Kkdd (2)①Ⅰ.KKDD和kkdd Ⅳ.重复步骤Ⅲ若干代,直到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 ②AB:Ab:aB:ab=1:1:1:1 ③3/16 ④15/18 ⑤方案一:对F2中开黄花植株分开留种和播种,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的即为纯种 方案二:取F2中开黄花植株的花粉离体培育,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成熟后开黄花的植株即为纯种。 31、(12分)1958年,Meselson和Stahl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证实了原核生物DNA是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的。随后,为了验证真核细胞DNA也是以半保留方式复制的,Herbert Taylor设计了如下实验:用3H标记的物质处理蚕豆根尖细胞,完成一次分裂后再移入含有秋水仙素而没有标记放射性的培养液中,让细胞持续分裂两次。通过放射自显影技术检验分裂期细胞染色体的放射性。(相关资料:蚕豆体细胞2n=12 ;秋水仙素不影响分裂期着丝点的分裂,但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抑制细胞的分裂。) (1)Taylor实验中处理蚕虫根尖细胞的3H标记物质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被标记的是_______________区的细胞。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__期细胞来检验染色体的放射性。 (2)蚕豆根尖细胞经3H标记处理后移入含有秋水仙素的培养液中连续分裂,处于第二次分裂前期细胞中有____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 (3)实验结果预测:经标记处理后第一次分裂中期的染色体______________显示放射性,每个染色体两条染色单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染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真核细胞DNA是以半保留方式复制的。 (4)如果以上实验只检验第一次分裂的细胞染色体的放射性,可以得出正确结论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5)Taylor实验中如果提取处于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DNA进行离心,请参照下图①②③,在④中标出DNA分子可能出现在试管中的位置,并括号中写出各自的比例。 32、(13分)2007年夏天,太湖爆发蓝藻灾害,导致水质严重恶化,无锡市因此出现饮用水荒。“无锡太湖蓝藻的爆发,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国家环保总局官员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从自然因素上来讲,太湖水位今年比往年要低,水少;另外,由于去年是暖冬,今年4月无锡气温在20度左右,适合于蓝藻生长。但是,人为因素也非常重要,上游河流排放污染严重,太湖湖体中的氮、磷浓度升高,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1)太湖蓝藻爆发时湖面漂的是一层绿膜,部分游客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蓝藻。对此,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 (2)水位低是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之一,从本质上来看这是降低了湖泊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而温度是通过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影响蓝藻的生长。 (3)为了防止太湖水源被污染,环保部门加强对太湖上游流域沿岸工厂的监测。现怀疑某工厂是污染源之一,对其进行了检测。检测员沿河等距离取水样9 份并依次编号为①-⑨,⑤号正对工厂排水口。Ⅰ.检测水样中的蓝藻数量(A组);Ⅱ.滤除水样中全部蓝藻后,每份水样分为三等份,编号B、C、D, 其中B、C组分别添加适量的N和P,D组不添加无机盐。然后加入标准量的蓝藻,放置在阳光下若干天,再检测水样中蓝藻量,统计数据如下表(蓝藻数量,单位:百万细胞/mm3),请回答有关问题: 水样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A组(原始水样) 0.2 0.3 0.3 1 10 10 7 7 6.5 B组(添加N) 1 1.5 2 2.5 20 19 18 17 18 C组(添加P) 8 9 9.5 10 11 9.5 7.5 7.5 7 D组(无添加) 0.2 0.2 0.3 1 10 9 7 7 6.5 1). 通过A组结果可以判断,⑨号水样取自工厂的________游。 2). 你判断该工厂是污染源吗?请说明理由。 3). 滤除水样中蓝藻分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D组起__________作用。结果显示,工厂上游和下游限制蓝藻增长的主要因素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11分)阅读以下资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1964年,尼伦伯格等找到一种高效破译遗传密码的方法。他们首先在体外合成一种三核苷酸分子(即长度为3个碱基的RNA);同时制备了20组氨基酸混合溶液,每组混合溶液中分别含1种带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和其他19种无标记氨基酸,并向各混合溶液中添加从而细胞中分离出来的tRNA分子,使各种氨基酸将与各自的tRNA结合,在溶液中形成各种氨基酸-tRNA(如精氨酸-tRNA)。实验时,将人工合成的三核苷酸分子(如CGU)和核糖体混合,再等分为20组分别加入上述不同的氨基酸混合溶液中。如果CGU是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它便会和带有这种氨基酸的tRNA以及核糖体结合形成体积稍大的“氨基酸—tRNA—核糖体” 复合体。当使用硝酸纤维膜过滤时,只有含核糖体的复合体可以留在膜上,而其他的氨酸酸-tRNA将被冲洗掉。从20种反应体系中找出有放射性的硝酸纤维膜,根据该体系所标记的是哪一种氨基酸,即为CGU所对应的氨基酸。用这种核糖体结合法,尼伦伯格的小组合成了全部64种密码子,最终确定了20种氨基酸的50多种密码子。 (1)带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中被标记的元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反应体系中三核苷酸分子相当于一个微型的__________,在细胞内该分子通过___________过程产生。 (3)体系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相当于细胞内的______________过程,两者有何差异?请简述两点。 (4)利用“核糖体结合法”肯定无法破译的密码子有______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利用“核糖体结合法”对20种氨基酸确定了50多种密码子,这反映密码子和氨基酸怎样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有什么意义? 34、(11分)阅读以下资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广州市番禺区2007年9月发生一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扑杀销毁鸭达三万多只。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一种由RNA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按病原体类型的不同,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三大类。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出现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感染的鸡群常常“全军覆没”。 科研人员正在用病原体研制禽流感的疫苗,接种疫苗可以预防禽流感,这叫人工主动免疫。同时,科研人员也正在研制禽流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制剂,以备疫情发生时,直接将制剂注入健康机体,使之立即获得免疫力,这叫人工被动免疫。DNA疫苗又称为基因疫苗或核酸疫苗,已在禽流感防治方面显示出极为光明的前景。DNA疫苗是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外源基因直接导入动物体细胞内,并通过宿主细胞的表达系统合成抗原蛋白,这种蛋白较之在原核生物表达系统中产生的蛋白更像天然分子,其呈递过程与自然感染十分相似。DNA疫苗对已有免疫力的个体接种仍可起作用,且免疫应答持久,很微量的抗原即可刺激机体产生强而持久的免疫应答,不存在散毒及毒力回升的危险。另外,DNA疫苗只对表达的抗原而不对载体产生免疫应答,故可在一个质粒上构建能表达多种抗原的多功能疫苗,达到一次免疫能获得与多次免疫相同的效果。 (1)关于禽流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禽流感由于可以遗传给后代,所以一定要把疫禽灭死 B.禽流感病原体只有细胞膜,没有细胞核 C.禽流感病原体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的产物有磷酸、5种碱基、脱氧核糖 D.用胰蛋白酶处理过的禽流感病原体可能仍然具有侵染力 (2)科研人员研制禽流感疫苗,你认为最好选用__________致病性禽流感的病原体作为材料。而研制禽流感DNA疫苗,科学家将以_____________为模板通过__________方式获得外源基因。 (3)人工主动和被动免疫相比,哪种方式机体的免疫持续时间更长。请说明理由。 (4)为什么DNA疫苗通过宿主细胞的表达系统合成的抗原蛋白较之在原核生物表达系统中产生的抗原蛋白更像天然分子。 (5)请你用图解方式画出禽流感DNA疫苗接种到体内后使机体产生免疫的作用过程。 35、(9分)赤霉素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它最突出的作用是加速细胞的伸长。目前认为,赤霉素对生长的促进作用是通过生长素进行的,即赤霉素能提高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含量,由生长素直接调节细胞的伸长。植物体内生长素有一个代谢的过程,并能保持合成与分解的动态平衡(如图1)。已知色氨酸合成酶的活性离不开锌,IAA氧化酶是一种含铁蛋白。为了探究赤霉素提高生长素含量的原理,某研究小组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图1 图2 (1)请你完成以下实验方案: Ⅰ.提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材料用具:燕麦幼苗,完全培养液、缺锌培养液、缺铁培养液,生长素溶液、赤霉素溶液(以上溶液浓度均适宜),蒸馏水、琼脂块、配有培养支架的烧杯若干、刀片 Ⅲ.方法步骤:①准备六个配有培养支架的烧杯,分别标记为1-6号。 ②向1号和2号烧杯中加入等量适量的完全培养液。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在1号和2号烧杯中培养一段时间。 ④再向1号幼苗喷洒适量的蒸馏水,向2号幼苗喷洒等量的赤霉素溶液。继续培养一段时间。 ⑤切下1号和2号幼苗的胚芽鞘分别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并将琼脂小块分别放到去尖端胚芽鞘的两侧(如图2)。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是否弯曲。 ⑥向3号和4号烧杯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复步骤③~⑤。(3号幼苗喷洒适量的蒸馏水,4号幼苗喷洒等量的赤霉素溶液。)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Ⅳ.结果预测和分析: ⅰ.1、2号处理结果:去尖胚芽鞘弯向1号,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3、4号处理结果:若去尖胚芽鞘____________,表明赤霉素能促进生长素的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选修1,10分)由于全球石化能源的短缺,各国正在努力研究开发各种生物燃料,燃料乙醇就是取代石油最具潜力的生物质能源之一。目前世界各国主要以含糖类的作物如甘蔗、玉米或小麦为原料生产生物乙醇。我国则坚持发展燃料乙醇“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原则,利用农作物废弃物——秸秆代替粮食生产燃料乙醇是解决乙醇原料的根本出路。利用秸秆生产燃料乙醇的一般技术流程为:纤维素酶解→酵母发酵→蒸馏→成品。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纤维素酶的成本能否下降,是纤维素乙醇能否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关键因素。土壤中存在众多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分离土壤中纤维素分离菌的实验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鉴别培养。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最好选择怎样的环境采集土样? ②为了增加样品中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设计如下的_______培养基配方,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培养基配方:纤维素粉5g、NaNO3 1g、Na2HPO4·7H2O 1.2g、KH2PO4 0.9g、MgSO4·7H2O 0.5g、KCl 0.5g、酵母膏0.5g、水解酪素0.5g(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该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还是固体培养基?为什么? ③对筛选菌液进行系列梯度后,一般用什么方法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 ④为了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和进一步纯化菌种,可以在鉴别培养基上加入__________染液,然后挑选产生__________菌落作为菌种进行维生素酶的发酵生产。 (2)使用纤维素酶对秸秆进行工业化酶解,为了使酶能反复使用,可以采用_________技术。 (3)用秸秆生产燃料乙醇,最大的技术难点是发酵环节。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下图为某人用来研究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影响所制作的装置。三角瓶内充满葡萄糖液,其内悬浮有2.5g酵母。实验记录小液滴移动的距离,数据如下表所示(单位:cm)。试回答: 时间/分 5℃ 10℃ 20℃ 35℃ 55℃ 1 0 0.2 0.4 0.7 0 2 0 1.0 1.3 1.6 0.1 3 0.1 1.9 2.2 2.8 0.2 4 0.2 3.1 3.3 4.4 0.3 5 0.3 4.0 4.4 4.4 0.4 从上述实验记载表中可知,酵母菌中参与酒精发酵的酶作用的最适温度大约为________℃左右。 (4)目前采用酵母发酵生产乙醇的瓶颈之一是:酵母菌发酵导致乙醇浓度升高会对酵母菌造成毒性,因而无法继续制造乙醇。美国的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创造出一种酵母菌对乙醇浓度有高耐受力,且能快速有效能的生产乙醇。该过程需要采用PCR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PCR反应体系与体内DNA复制相比,需要哪两种特别的物质? 37、(选修3,10分)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在“基因靶向”技术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三位科学家。“基因靶向”技术,指的是应用DNA同源重组原理,通过一定的载体将设计好的同源片段替代靶基因片段,从而达到基因敲除的目的。借助这一技术,科学家可以进行使小鼠体内的特定基因丧失功能的“基因敲除”试验,从而帮助人们找到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 请你分析构建基因敲除小鼠模型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1)获得胚胎干细胞(ES细胞)。基因敲除一般采用ES细胞作为受体细胞,这是因为ES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2)获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是经过修饰使功能改变或丧失的特定DNA片段。如果要构建X酶活性降低的小鼠模型,请描述采用蛋白质工程技术改造X酶基因的一般过程。 为了提高实验成功率,需要通过________技术获得目的基因的大量拷贝。扩增的过程是:目的基因________________后解旋为单链,再降温使____________与单链模板互补结合,然后升高温度使新链在______________酶作用下延伸。如此重复循环,使目的基因成___________形式扩增。 (3)构建基因载体。质粒是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它所具有的一至多个_____________位点,使目的基因插入其中成为可能;同时它还有特殊的_____________,以供重组细胞的鉴定和筛选。因此质粒常被选作运载体。 (4)导入ES细胞。将重组载体通过一定的方法导入ES细胞中,使外源DNA与干细胞基因组中相应部分发生同源重组,将重组载体中的DNA序列整合到内源基因组中,从而得以表达。你认为将重组载体导入ES细胞最可能采用哪种转化方法? (5)培育基因敲除小鼠模型:要将成功发生同源重组的ES细胞培育为成体模型,还需要采用哪些技术手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