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4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年度高考语文三轮冲刺经典试题 语文应用能力及问题探究(含2017年度模拟试题)
2014高考语文三轮冲刺经典试题 语文应用能力及问题探究(含2014模拟试题) 1.(浙江省宁波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 (三)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 ①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 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 ②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论语·阳货》) ③子路问于孔子曰:“君子亦有忧乎?” 孔子曰:“君子,其未得也,则乐其意;既已得之,又乐其治。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也。” (《荀子•子道》) 23.根据①②两则材料,概括人生追求过程中两种不同的心态。(2分) ▲ 24.根据上面三则材料,分析君子无忧的原因。(3分) ▲ 2.(2013江苏,24—25,15分)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花间集》里, 大部是闺情、别意、流连光景之作。不好的不讲, 做得好的, 自成一种凄惋、惆怅、柔丽、细腻的风格。人几乎这样想: 像《花间》这样的才是词。如其词的领域为《花间》独占, 是词的不幸; 要它继续发展, 意境上、材料上须得开拓须得丰富才行。《四库提要》说: “词自晚唐五代以来, 以清切婉丽为宗, 至轼而又一变, 如诗家之有韩愈, 遂开南宋辛弃疾等一派。寻流溯源, 不能不谓之别格。” 又说: “(辛) 词慷慨纵横, 有不可一世之概, 于倚声家为变调。” 这里关于苏、辛在词的历史上的位置, 及对于他们的风格的认识, 都说得很是。但是透露了两个意义相类的名目——“别格” 、“变调”, ——言外若有微辞, 就不免失却评衡家无所容心的鉴赏的态度。我们固然不说新生的是“常格” 是“正调”, 可以抹杀旧来的; 但也不说旧来的因为发生在先, 故是“常格” 是“正调”, 而新生的与此不同, 便是“别格” 是“变调” 。 “清切婉丽” 为什么是正? “慷慨纵横” 为什么是变? 这些常别正变的议论, 是拘泥褊狭的评衡家造了出来, 因以减损自己的鉴赏力的, 犹如蚕儿吐丝作茧, 却裹住了自己的身体。要能充分地鉴赏文艺, 就得丢开这些无益的观念。这样, 才能真切地吟味苏、辛的词, 同样也能真切地吟味《花间》派的词。 (选自叶圣陶《< 苏辛词> 绪言》, 有删改) 24. 文中《四库提要》描述了词的哪三个发展阶段? 请加以概括。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犹如蚕儿吐丝作茧, 却裹住了自己的身体” 一句如何理解?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你是否同意《四库提要》中称苏、辛词为“别格” 、“变调” 的说法, 试举例具体分析说明。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福建省福州市2014届高三毕业班质检)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①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滕文公上》) 【注】①路:指奔波、劳累。 (1)请简要说明上面选段里的孟子的观点。(3分) (2)孟子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他还主张“民贵君轻” ,这些观点相矛盾吗?请简要说明你的看法。(3分) 4.(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文后两个问题(5分) 新华网北京12月15日电(记者白瑞雪、赵薇、李宣良) 第一面登上月球的五星红旗15日晚通过电视直播“亮相” 。中国探月工程总指挥马兴瑞随后宣布,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来自中国月球车车身上的这一图像,是由当天凌晨释放它的着陆器拍摄的。23时许进行的首次互拍成像试验中,着陆器和月球车用各自携带的相机互相拍照。照片显示,在虹湾地区布满砾石和尘埃的灰黑色月面上,着陆器被阳光照得一片金色,月球车“胸前” 的五星红旗鲜艳夺目。 ①把这则新闻压缩成不超过20字的标题新闻。(3分) ②请从航天理想、科学技术、国家形象之中任选一个方面对这则新闻作30字以内的点评。(2分) 5.(湖北省黄冈市2013年秋季高三年级期末考试)《堂吉诃德》是一部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世界级经典小说。小说主人公唐吉诃德为了实现自己行侠仗义的梦想,骑着瘦马,选了个村姑做意中人并把她想象成“美貌绝伦的公主” ,劝说一个农夫做自己的随从并许以“海岛总督” 之职,主仆二人演出了大战风车、大战羊群等匪夷所思的闹剧,唐吉诃德在公爵府成了笑柄。鲁迅先生说过,“唐吉诃德的立志打抱不平,是不能说他错误的,错误是在他的打法” 。也有人说:“正因为喜剧和悲剧、滑稽和崇高、可笑和可爱存在同一人物身上,唐吉诃德所引发的笑就成为一种‘含泪的笑’。” 请结合小说内容谈一谈,你如何理解“含泪的笑” ?(4分) 6.(江西省七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名著导读:(4分) 请简述《巴黎圣母院》中爱斯梅拉达母女重逢的经过。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 题。(25分) 一个幸运的贼 [法]莫泊桑 那晚,我们三个年轻狂徒在索里尔家聚餐,最后都喝得有几分醉意了。普瓦特文头脑还清醒些,索里尔仰面朝天躺着,讨论什么战争和服装之类的事情,说着说着他突然一跃而起,拉开抽屉,将一套轻骑兵制服穿在身上,又拿出一套掷弹兵的制服给普瓦特文,他说什么也不肯穿,于是我俩硬给他套上,衣服太大,几乎把他包起来。我把自己打扮成甲胄骑士,然后,索里尔开始操练我们,他大声地说:“当了军人,就得喝出个军人的样子。” 我们拿出大碗,高唱军歌,再次开宴。尽管已喝得酩酊大醉,我还是突然举起一只手说:“静一静,我敢保证隔壁画室有走动的声音。” “有贼!” 索里尔晃晃摇摇地站起来,唱起《马赛进行曲》,“拿起武器,公民们!” 然后从墙上摘下几件武器。我得到的是火枪和长剑,普瓦特文拿到一支上刺刀的长枪,索里尔没找到称心武器,抓起一把手枪插到皮带上,手里握着一把大板斧,小心翼翼地打开了画室的门。当我们走到画室中央的时候,索里尔说:“我是将军。” 又指着我俩:“你,甲胄骑士,负责切断敌人的退路。你,掷弹兵,作我的护卫。” 我们足足用了20分钟查看每个角落,没发现任何可疑。普瓦特文认为应该检查碗橱。我端着蜡烛过去查看,可把我吓坏了,一个人,一个活人站在里面看着我,镇定下来后,我忽地一下锁上柜门,然后我们退后几步商量对策。 索里尔想用烟呛,普瓦特文想用饥饿制服,我则想用炸药炸。最后还是采纳了普瓦特文的意见。我拿来酒烟,坐在碗橱前,为俘虏的健康开怀畅饮,普瓦特文还警惕地背着枪;又喝了很长一段时间后,索里尔建议把俘虏押出来瞧瞧。 “对!” 我大声地附和。我们抓起武器,朝碗橱疯狂地冲去,索里尔端着手枪冲在前面,我俩疯子似的叫嚷着跟在后面打开柜门押出俘虏,那是个白发苍苍、形容憔悴、衣衫褴褛的老头。我们捆上他的手脚,将他放在椅子里,他没有吭声。 “我们审判这个恶棍。” 索里尔厉声说。我也认为应该审判这个家伙,普瓦特文被任命为辩护人,我被任命为执行人。最后俘虏被判处死刑。 “现在就枪毙他!” 索里尔说,“不过,不能不让他忏悔就死啊,” 他又有所顾虑地加了一句。“我们去给他请一个神父来。” 但深夜不便去打扰神职人员,他让我代为行使神父职权,并命令俘虏向我忏悔罪过。老人早已吓得魂不附体,他不知道我们是怎样的暴徒,他开口讲话了,声音空洞沙哑: “你们要杀死我吗?” 索里尔逼他跪下,往他头上倒了一杯兰姆酒说:“坦白你的罪过吧,不要把它带到另一个世界去。” “救命啊! 救命!” 那老头在地板上打滚拼命嚎叫,怕他吵醒邻居,我们塞住了他的嘴。 “来,我们把他结果了吧!” 索里尔不耐烦地说。他用手枪对准老头勾动了扳机,我也勾了扳机,可惜我俩的枪没有子弹,枪只是空响了两下。在一旁看着的普瓦特文说:“我们真有权力杀死这个人吗?” “我们不是已经判处他死刑了吗?” 索里尔说。 “那倒是,不过我们没有权力枪毙一个公民,我们还是把他送到警察局去吧。” 我们同意了。那个老头不能走路,我们把他绑到一块木板上,我和普瓦特文抬着他到了警察局。局长认识我们,知道我们爱搞恶作剧,他认为我们闹得太过分,笑着不让我们把在押犯抬进去。索里尔非要往里抬,局长沉下脸来,说你们不要再发傻了,赶快回家去清醒一下头脑。无奈我们只好把他再抬回索里尔的家。 “我们拿他怎么办呢?” 我问道。 “这个可怜的家伙一定很累了!” 普瓦特文怜悯地说。 他看上去已经半死了,我也不禁起了恻隐之心,把他嘴里塞的东西掏了出来。 “喂,你感觉怎么样啊?” 我问他。 “哎呀,我实在受不了。” 他呻吟着说。 这时索里尔的心也软了下来,给他松了绑,开始像对久别的老友一样款待起来。我们马上斟满了几碗酒,递给我们的俘虏一碗,他连让都没让,端起碗一饮而尽。我们几人觥筹交错痛饮起来。那老人真是海量,比我们三个人加在一起还能喝。天蒙蒙亮时,他站起来心平气和地说:“我得告辞了。” 我们再三挽留,但他坚持不依,我们怀着惋惜的心情送他到门口,索里尔高举着蜡烛说:“你的晚年可要当心啊!” (有删节) (1) 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三个年轻人把一位老年人捆绑、审判并“处决” ,作者正是想通过他们荒唐的举动,来表现法国社会的法制混乱,对此进行辛辣的讽刺。 B.人的善良本性及人类相亲的本能,在这三个年轻人后来的举动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小说结尾的安排,使人捧腹之余又能感受到一丝温暖。 C.小说故事情节起伏有致,结尾出入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为刻画人物,作家运用了大量的动作、心理和语言描写,使形象栩栩如生。 D.索里尔“有所顾虑” 地建议“请一个神父来” ,表现他知道自己犯了不可饶恕的裁断错误,但是碍于面子想为自己洗罪的复杂心理。 E.契诃夫在谈到短篇创作的体会时说:“短篇小说的首要魅力是朴素和诚恳。” 《一个幸运的贼》正是在行为的朴素与情感的诚恳中体现了这一点。 (2) 三个年轻人关系亲密,却个性迥异。试概括他们性格中的不同点。(6分) (3) 小说开头三人穿不同军装扮演不同角色的场面描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6分) (4) 有人认为,本文以“三个醉汉的故事” 为题,更为妥贴。你有什么看法? 请结合文章说明理由。(8分)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幸福的玫瑰 阿·戈登(美国) 那年的春天,每周六的晚上我都要给凯洛琳·维尔福小姐送去一朵玫瑰。无论刮风下雨,8点我准时送到。 那玫瑰总是花店里最好的一朵。每次我都看着奥森老爹轻轻地用绿棉纸和羊齿叶把花包好,放入盒中,然后,就拿着那个狭长的盒子,在寂静的街道上拼命地蹬自行车,把玫瑰送到凯洛琳小姐手中。 在那些日子里,我在放学后和星期六都在奥森老爹的花店里替他送花,周薪只有3美元,不过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这些钱已经不少了。 从一开始我送玫瑰的时候,就觉得这事有点儿古怪。第一个晚上,我提醒奥森老爹,他忘记给我送花人的名片了。 他像个慈祥的小妖魔似的从眼镜后面窥视着我:“没有名片,詹姆斯。而且,送花的人要求尽量保密。所以你不要声张,好不好?” 有人送花给凯洛林小姐,我很高兴,因为大家都可怜她。我们小城里的人都知道,凯洛林小姐最倒霉不过,她被人抛弃了。 可以说,她与杰佛里· 潘尼曼已订婚多年。潘尼曼是城里最有本事的年轻单身汉之一。她等他读完医学院,在他担任医院实习生时她还在等他。实习期间,潘尼曼医生爱上了一个更年轻漂亮的女郎,和她结了婚。 那简直是丑闻。我母亲说所有男人都是畜生,应该用鞭子抽杰佛里一顿。我父亲刚好相反,他说每个男人都有权利去娶肯嫁给他的最美丽的女郎。 潘尼曼娶的那个女郎的确是个美人,名叫克里丝汀· 马洛,是从大城市来的。她在我们镇上的日子一定不好过,因为女人当然都鄙视她,说她的坏话。 至于可怜的凯洛琳小姐,这件事可把她害惨了。一连半年,她足不出户,放弃了所有公民活动,甚至也不替教堂弹风琴了。 凯洛琳小姐不老也不丑,可是她打定主意要使自己变成一个脾气乖僻的老小姐。我第一次送玫瑰去的那天晚上,她看上去像个鬼。“喂,詹姆斯,” 她无精打采地说。我把盒子递给她,她满脸惊讶“给我的吗?” 第二个星期六,在同一时候,我又送一朵玫瑰给她。下个星期又是一朵。第四次她很快就开门了,我知道她一定在等我。她的两颊略微红润,头发也不那么撒乱了。 第二天清晨,凯洛琳小姐又回到教堂推风琴了。我看见她衣襟上别着那朵玫瑰。她昂首挺胸,对潘尼曼医生和她娇妻坐的那排座位连看都不看一眼。“多么勇敢,” 我母亲说,“多么有骨气!” 我照例每周去送玫瑰,凯洛琳小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现在她有点自豪,是那种虽然表面上遭受挫败而心里却明白仍然受人珍惜、爱怜的女子的态度。 这一晚是我最后一次去凯洛琳小姐家。我把盒子递给她,说:“凯洛琳小姐,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送花了。我们下星期要搬到别处去了。不过有人会继续送花来的。” 她踌躇片刻说:“吉米,你进来一下。” 她把我领到整洁的客厅,送给我一个精雕的帆船模型。“这时我祖父的,” 她说,“我要送给你。你给我带来了莫大的快乐,你和那些玫瑰。” 她把盒子打开,轻触着娇嫩的花瓣。“花瓣虽然无言,却告诉我许多事情。花瓣对我说起星期六的夜晚,告诉我他也寂寞......” 她轻咬着嘴唇,好像觉得自己说得太多了。“你该走了,吉米,走吧!” 我抓紧给我的帆船模型,跑到自行车那里。回到花店后,我做了一件从来不敢做的事情。我去找奥森先生那凌乱的文件夹,找到了我所要找的东西。只见上面是奥森先生潦草难辨的笔迹:“潘尼曼,52朵红玫瑰,每朵两角五分,共计13元。已全部预付。” 原来如此,我暗自思量。原来如此! 许多年过去了。有一天,我又来到奥森花店。一切都没有改变。奥森老爹还像往常一样在做一个栀子花束。 我跟他聊了一会儿,随后问:“凯洛琳小姐现在怎么样了?就是接受玫瑰的那位。” “凯洛琳小姐?” 他点点头。“当然记得。她嫁给了乔治· 霍尔细,那个开药店的,人不错。他们生了一对双胞胎。” “哦!” 我说,有点惊讶。我想让奥森老爹知道我当年有多精明。“你猜想,” 我说,“潘尼曼太太知不知道她丈夫送花给他的老情人凯洛琳小姐呢?” 奥森老爹叹了口气:“詹姆斯,你从来就不太聪明。送花的不是杰佛里·潘尼曼。他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这么回事。” 我瞪着眼睛看着他:“那么花是谁送的?” “一位太太,” 奥森老爹说,“那位太太说她可不肯坐视凯洛琳小姐因为她毁了自己。你瞧,那才是个有骨气的女人!” (选自《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3)》) (1)下列对小说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 在许多人的帮助下,凯洛琳小姐从失恋的阴影中走出来,最后找到了自己的幸福生活。平常的故事充满善良和关爱。 B. 潘尼曼医生的妻子克丽汀凭自己的年轻貌美赢得了爱情之后,为了得到骂她的人的理解,她托奥森匿名送花给凯洛琳小姐。 C. 小说的情节明晰,以匿名送花者设置悬念,引起波澜,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能发人深思,有着引人向善、向美的积极意义。 D. 奥尼森老爹是一个慈善的人,叮嘱“我” 送花的秘密,可是为了证明“我” 的不聪明就暴露了客户送花背后的秘密。 E. 那个时候,“我” 虽然是一个天真的孩子,但对凯洛琳寄予了同情和关心,安慰凯洛琳说在自己走后会继续收到红玫瑰的。 (2) 简要梳理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6分) (3) 这篇小说以第一人称来写,有什么好处?(6分) (4) 关于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凯洛琳,有人认为是克丽丝汀。请您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理由(8分)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 题(25分) 吴良镛:为良居谋 钱炜 2012年2月14日,人民大会堂,吴良镛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获奖证书。在国家的圣殿里,在聚光灯映射下的那一刻,人们再一次“认识” 了吴良镛。 圆脸、浓眉、银发、厚厚的嘴唇,眼前这位年届90岁的矮胖老人,就是师从梁思成、林徽因,参与创办清华建筑系,留学美国,精于水彩画的建筑大师。自四年前在工地上中风后,吴良镛行动迟缓,说话更加慢声细语。这位建筑大师的客厅,堆满了各种书籍、照片与字画,看上去与普通人家也没有什么不同。他在清华园的一生时光,都只在为国人良居谋。 1945年,在重庆的一间茶馆里,从云南远征军归来的吴良镛却告诉要好的同学,眼下抗战胜利了,他计划将重心由建筑转向规划。吴良镛改变心意的原因,是在滇西行军途中,眼见战争摧毁了一个个城市与乡村。他深感,在废墟上进行重建,“光搞建筑、盖几间房子根本不能满足要求” 。 此时,他已在梁思成手下的“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 工作。因他此前在重庆中央大学校刊《建筑》上发表题为《释“阙” 》的文章,而被梁思成看中。 还没等吴良镛将自己的主意告诉梁思成,梁就要他随自己去北京,创建清华建筑系。两年后,梁思成又拿出一份奖学金申请表,让他去建筑大师沙里宁主持的美国匡溪艺术设计学院学习。 到清华和去美国,是他人生的新起点。 吴良镛追随梁思成多年,深得梁思成与林徽因夫妇的帮助与熏陶。在匡溪,他又得到了沙里宁离世前最后两年的亲身教导。此时,吴良镛对中国建筑道路的思考开始萌芽。他认为梁思成提出的“Morden and Chinese(现代的,并且中国化)” 值得倡导。这得到沙里宁的肯定,“你们一方面要现代化,一方面不能丢掉中国文化的传统。” 但回国后,吴良镛就一头扎进纷乱忙碌的建设热潮中去,除去清华建筑系与学界内的事务,还参与了中南海紫光阁修缮、唐山重建、毛泽东纪念堂、天安门广场扩建等项目的规划设计……他在美国的思考,只成为一颗没有破土的种子,一撂下就是30年。 文革结束后,包括吴良镛在内的国内建筑界开始重拾发展道路与方向的探寻。1981年,吴良镛首次提出“广义建筑学” 的初步构想。 广义建筑学的提出,是一个顿悟的过程。吴良镛曾在山西蒋宅发现一个聚落,由五个群族聚集而成。他当即想到,虽然聚落是由房子组成,但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其内涵是由家族构成的小社会。以聚落来看建筑,就从将建筑的内涵由原先狭隘的房子的概念扩展到社会的概念。由此,他提出了广义建筑学的核心思想:建筑行业的内容应当扩大展开,而不囿于原先单一的建筑含义。 他的这一想法,直到1989年《广义建筑学》的出版,才相对完善成熟。吴良镛说,“广义建筑学” 的出现是反思“文革” 时期的混乱,在中国建筑方向上探寻出路的结果。但下一步怎么走? 如何用广义建筑学这个看似空泛的理论来指导建筑实践? 四年后,吴良镛找到的答案是人居环境科学。 “聚落的根本要素,还是人。我们有各种建筑,铁路、公路、港口、商场……没有一个不是直接跟人有关系的,但目前这些与人居的需求是割裂的。人居环境科学的提出,就是要把各方面的建设,跟人居的需求结合起来,做系统的考虑。” 他解释说。 在2001年出版的专著《人居环境科学导论》里,吴良镛就提出,以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为核心学科,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社会、经济、工程技术等角度,较为全面、系统、综合地加以研究。 吴良镛清楚地认识到,人居环境科学的建立,并不代表能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所有问题。“但如果这些问题在学术道路上没有一个大致的框架,还是茫然的。” 也许是受梁、林二人的影响,吴良镛尤其提倡人文精神。2009年11月,他在清华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成立25周年时说,“长期以来,有一种学术思潮是提倡科学精神,我认为只有科学精神是不够的,还应该包括人文精神,只有科学技术只是‘半个人的世界’。科学精神一定要跟人文精神相结合,‘产生第三种文化’。要深究人居环境科学,必不能忽视人文精神。” (1) 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 吴的一生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紧密相连,无论是报考建筑系,参加远征军,留学美国,还是回国后投入建设热潮,都是服从国家需要。 B. 经过长达30多年对中国建筑道路的思考,再加上受山西蒋宅聚落的启发,终于在1981年,吴提出了“广义建筑学” 的初步构想。 C. 本文运用倒叙的方式,先从吴的获奖写起,再叙述他一生“为良居谋” 的曲折经历与不懈追求,具体展现了他的科学成就及伟大人格。 D. 矮胖、圆脸、浓眉、银发、厚嘴唇,行动迟缓,说话慢声细语,外貌平凡的吴却能够得到梁思成的青睐,这也说明他在建筑领域的才华。 E. 由于广义建筑学理论仍比较空乏,吴进而提出来了人居环境科学,把建筑和人居需求结合起来,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 (2) 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吴的一生的学术思想经历了怎么样的变化?(6分) (3) 请简要说明吴良镛这一人物的特点。(6分) (4) 作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得主,吴良镛带给你哪些科研或人生方面的启示?请任选一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8分)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 。(25分) 抚摩 胡炎 下雪了,天冷。 我站在窗前,往外面看,一片皑皑的白。所有的车都在街上小心翼翼地走,顶盖上蒙着雪,像个老太太。我笑了,好天气! 这样的天气,病人和伤者会增多,会因各大医院的满员而流入我的私立医院。我没有理由不高兴。 神经内科的姚大夫走进来,说,又一个病人交不起住院费了。我漠然地说,你知道该怎么办。但是他的儿子很难缠,求得我没办法。姚大夫说。 下午就断他的药,对付这种人非得来硬的! 姚大夫走了。我靠在椅背上,眯起眼睛。姚大夫很像我的过去,一把出神入化的手术刀,刀至病除。 下午,一个黑脸大汉闯进了我的办公室。看样子,他来者不善。我处之泰然,习惯了。我早已学会了从容应对。 他说他是那个被强制停药的病人的儿子,叫高大壮。这个名字不错,活脱脱就是他形象的概括。 我问,你有什么事? 求求你,院长,不要给俺爹停药! 他依旧求。 我当然不想这样,可我这里不是慈善堂,没有钱,我的医院就无法运转,请你理解。我说得坦诚。俺知道,俺知道。高大壮苦着脸,眼里泪花花的,请你再宽限几日,俺去筹钱。 我侧过身,望着窗外。雪依旧飘飘洒洒,似乎北风也起来了。真是好天气啊! 对付高大壮这类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理他,任他哭,任他闹。 “扑通” 一声,高大壮跪下了。一个大汉猛然跪下了。一个大汉猛地跪在地上,把地板震得一晃,我瞧着他,那张黑脸上爬满了泪,像头绝望的水牛。 求你,救救俺爹,俺给你磕头。他磕了,很响。 我有些不知所措。我是经历过女人下跪的,但像高大壮这样的大汉,会跪,会流泪,会磕头,还是第一次。我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横下心,说,拿钱看病,天经地义,都像你这样,我的医院还不要关门了? 高大壮不哭了,黑脸更黑,鬓角一跳一跳的。良久,他红着眼说,俺脸黑,你心黑。你不给俺爹治病,俺也不让你好过。俺这就下去喊,你这儿不是医院,是黑店,反正没指望了,俺大不了赔上一条命! 救护车的笛声,破雪而入。病人正在增多。这样的好时候,医院不能乱,绝不能让高大壮胡来。我考虑着,该不该先稳住他…… 这时,门又被推开,进来的是姚大夫。他看着地上的高大壮,喉结滚了一下,对我说,院长,我又给病人恢复用药了。请原谅,我没法面对病人,我是一个医生…… 我愣了一下,点点头。我说,你做得对,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高大壮,医院同情你,你也要理解医院,快去筹钱吧。 姚大夫很吃惊,高大壮也很吃惊。末了,高大壮又磕了一个头,随姚大夫下楼了。 黄昏的时候,风刮疯了。雪在空中横着飞,尖利的啸声穿过窗缝,刺入人的耳朵。我下意识地 缩了缩脑袋,准备回家。 突然,走廊上响起了惶急的喊声,好像是哪里起火了。我走出屋门,这才知道药品和器具仓库因职工私用火炉和电暖器失火。 如不及时控制,一旦借着风势蔓延,后果不堪设想…… 情况危急! 我一下子傻了。片刻间,我如梦方醒,赶忙拨打119,然后疯了似地奔向仓库。那里已经围了很多人,有的用盆,有的用桶,往里面送水,滚滚浓烟从门窗里涌出来,被风扯散。谁在里面? 我问。 不知道。 情况怎样? 基本控制住了。 消防车赶到时,火已经被扑灭了。谢天谢地,我的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这时,里面的人披着一床千疮百孔的被褥走了出来,天哪,是高大壮! 我目瞪口呆。这个给我下跪的人,现在,是我的恩人。 我把高大壮安置在了病房,他的头发已全部烧焦,呼吸道也有轻微灼伤。我抚摩着他粗糙的大手,许久才说,你为什么要冒这么大险去救火? 高大壮看着我,憨厚地说,你给俺爹治病,俺感激你。仓库里那些东西,可都是救命的啊…… 我落泪了。我知道,我的心正被一只大手抚摩,我感到了柔软和疼痛。 (摘自《百花园》) (1) 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偶用反复手法,如“一个大汉猛然跪下了。一个大汉猛地跪在地上” ,这一反复是在强调“我” 对高大壮举止的震惊。 B.“姚大夫很像我的过去……刀至病除” 这句话只是一种对姚大夫的补充说明,去掉它对刻画“我” 的形象无任何影响。 C.“我靠在椅背上,眯起眼睛” 写出了“我" 因为见惯了交不起医药费的情形而产生的漠然,以及处置这种事情的泰然。 D.作者以“抚摩” 为题,是想通过对高大壮粗糙大手的抚摩来突出主题,表达“我” 对高大壮冒险救火致伤的深深愧疚。 E.小说中的人物语言,都没有用引号,而与一般叙述紧紧相连,这使小说形式显得很简洁,但又没有影响文意的表达。 (2) 试分析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6分) (3) 小说中“我” 终于同意为高大壮的父亲恢复用药,原因有哪些? 请简要分析。(6分) (4) 文中的主要人物有两个——“我" 和高大壮。你认为谁是主人公? 请说明理由。(8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莲池老人 贾大山 庙后街,是县城里最清静、最美丽的地方。那里有一座寺院,山门殿宇早坍塌了,留得几处石碑,几棵松树,树顶上蟠着几枝墨绿,气象苍古。寺院西南两面是个池塘,清清的水面上,有鸭,有鹅,有荷;池塘南岸的一块石头上,常有一位老人抱膝而坐,也像是这里的一个景物。寺院虽破,里面却有一座钟楼。那是唐代遗物,青瓦重檐,两层楼阁,楼上吊着一只巨大的铜钟。据说,唐代钟楼,全国只有四个半了,可谓吉光片羽,弥足珍贵。只是年代久了,墙皮酥裂,瓦垄里生满枯草。若有人走近它,老人就会隔着池塘喝喊: “喂——不要上去,危险——” 老人很有一些年纪了,头顶秃亮,眉毛胡子雪白,嗓音却很雄壮。文物保管所的所长告诉我,他是看钟楼的,姓杨,名莲池,1956年春天,文保所成立不久,就雇了他,每月四元钱的补助,一直看到现在。 我喜欢文物,时常到那寺院里散心。有一天,我顺着池塘的坡岸走过去。 “老人家,辛苦了。” “不辛苦,天天歇着。” “今年高寿了?” “谁晓得,活糊涂了,记不清楚了。” 聊了一会儿,我们就熟了,谈得很投机。 老人单身独居,老伴儿早故去了。他的生活很简单,一日三餐,有米、面吃就行。两个儿子都是菜农,可他又在自己的院里,种了一畦白菜,一畦萝卜,栽了一沟大葱。除了收拾菜畦子,天天坐在池边的石头上,看天上的鸽子,看水中的荷叶,有时也拿着工具到寺里去,负责清除里面的杂草、狗粪。——这项劳动也在那四元钱当中。 他不爱说话,可一开口,便有自己的道理,很有趣味。中秋节前的一天晚上,我和所长去看他,见他一人坐在院里,很是寂寞。我说: “老人家,买台电视看吧。” “不买。” 他说,“那是玩具。钱凑手呢,买一台看看,那是我玩它;要是为了买它,借债还债,那就是它玩我了。” 我和所长都笑了,他也笑了。 那天晚上,月色很好,他的精神也很好,不住地说话。他记得那座寺院里当年有几尊罗汉、几尊菩萨,现在有几块石碑、几棵树木,甚至记得钟楼上面住着几窝鸽子。秋夜天凉,我让他去披件衣服。他刚走到屋门口,突然站住了,屏息一听,走到门外去,朝着钟楼,放声喊起来: “喂——下来,那里玩不得呀!踩坏我一片瓦,饶不了你……” 喊声未落,见一物腾空一跃,逃走了。我好奇怪,月色虽好,但究竟隔一个池塘呀,他怎么知道那野物上钟楼呢? 他说他的眼睛好使,耳朵也好使,他有“功夫” 。 可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他死了。那天上午,我到城外给父亲上坟,看到一棵小树下,添了一个新坟头。坟头很小,坟前立了一块砖,上写“杨莲池之墓” 。字很端正,像用白灰写的。我感到太突然了,想着他生前的一些好处,就从送给父亲的冥钱里,匀了一点儿,给他烧化了…… 当天下午,我怀着沉痛的心情,想再看看他的院落。一进院门,吃了一惊,屋里传出了欢笑声。推门一看,几位老人,有的坐在炕上,有的蹲在地下,正听他讲养生的道理。 我傻了似的看着他说:“你不是死了吗?” 老人们怔住了,他也怔住了。 “我在你的坟上,已烧过纸钱了!” “哎呀,白让你破费了!” 他笑了,笑得十分快活。他说去年冬天,到城外拾柴火,见那里僻静,树木也多,一朝合了眼,就想“住” 到那里去。见那里的坟头越来越多,怕没了自己的地方,就先堆了一个。老人们听了,扑哧笑了,一齐批判他:好啊,抢占宅基地! 天暖了,他又在池边抱膝而坐,看天上的鸽子,水中的小荷……有人走近钟楼,他就隔着池塘喝喊: “喂——不要上去,危险——” 清明节,我给父亲扫墓,发现他的“坟头” 没有了,当天就去问他: “你的‘坟头’呢?” “平了。” “怎么又平了?” “那也是个挂碍。” 他说,心里挂碍多了,就把“功夫” 破了,工作就做不好了。 (摘自《中国短篇小说百年精华》,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这篇小说以纯净自然之笔,叙述了一个老人看护寺院钟楼的事情。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因而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征都不鲜明。 B.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我” 叙述故事,使读者产生了真实感和亲切感;在叙述的同时穿插着议论、抒情,从而巧妙地传达了作品的内在意蕴。 C. 文中说莲池老人是个“有功夫” 的人。这里的“功夫” 指的是莲池老人不同于一般人的视觉与听觉。 D. 莲池老人在“堆坟头” 后又“平坟头” ,是因为“堆坟头” 一事影响得他不能正常地工作,只有“平坟头” 才能让自己正常工作。 E. 小说中的对话描写贯穿全篇,其中我和莲池老人交谈时真诚的态度,表达出我对老人的喜爱和敬佩之情。 (2)文章以寺院的环境描写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难度:一般 所属知识点:17 (3)“莲池老人” 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难度:一般 所属知识点:17 (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个平常人的寻常事;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小说。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摆渡 叶仲建 河东村和河西村隔着一条河,村民来往很不方便。不知从哪一天起,河上出现了一条渡船,船主人姓张,河东人,久了,人都唤他张摆渡。 河东村的后面是山,河西村的前面通往城市;河西村的人要上山,河东村的人也要进城。那年头,收成不好,张摆渡靠着这条船和一身摇橹的功夫,竟过得不差。 河西一户柳姓人家瞅着眼红了,为啥一条河,好处都让你张摆渡给占去了?为啥河东人的钱要塞进河西人的腰包?柳家穷,却也砸锅卖铁添置了一条与张摆渡相仿的船。 没有争执,没有商议,却有了规矩:河东人过河,得上柳摆渡的船;河西人过河,得上张摆渡的船。即便柳摆渡的船在彼岸,张摆渡的船在此岸,河东人也不会登上张摆渡的船,而是向对岸吆喝两声,朝柳摆渡招招手。这样一来,张摆渡所赚到的钱少了一半,但熙来攘往的人频繁,好歹混了个囫囵饱。一段时间倒也相安无事,日子在两个人的摇橹声中流逝。 一年后却发生了一件事。那天,柳摆渡的船载着河东村的一对母子过河,船行至河中央,便缓缓地往下沉。船舱里进了水,没一会儿水就漫过了船身。柳摆渡无法一下子救俩人,丢下女人在河中乱扑腾。柳摆渡将小孩拖到河岸,转身要下水救女人,发现女人正向对岸漂移过来——救女人的是张摆渡。 张摆渡救了女人一命,也相当于救了柳摆渡一命。柳摆渡的船沉到了水底。第二天,柳摆渡没来吊船。第三天,还是没来。几天过去了,柳摆渡还是没有出现。那几天里,张摆渡经常盯着沉船的水面,沉默不语,总觉得失去了什么。 两岸的芦苇青了枯,枯了又青。阳光把张摆渡的身子晒成了古铜声。风雨在张摆渡的额头上刻出了皱纹。为了增加收入,除了载客,张摆渡还网起了鱼。张摆渡在这摆渡和网鱼中度过了他中年的时光。张摆渡老了,脸上的皱纹越加多了深了,背部微微伛起。 上了年纪的张摆渡很孤独。其实这么多年来,他一直觉得孤独。张摆渡喂了只鸬鹚,他会跟鸬鹚说话。更多的时候,他只静静地坐在船头,抽着旱烟,对着河水沉思。 河西岸过来一个年轻人。“爹,你别摇船了,去我那住吧。” 年轻人蹲在岸边,对张摆渡说。这样的话,他说了已经不止一两回。 “能摇就摇,摇不动时,自然会上你那。” 张摆渡淡淡地嗫嚅着。 “可你已经老了啊!也该享享清福了,再说,这一天几块钱的营生能顶什么事?我又不是养不起你。” “混帐!要不是这几块钱,你能上大学?能有今天?” “过河的人太少了。” 年轻人换了一种语气说。 “可还需要一个摇橹的。” 张摆渡说,“有急事总得从河上过。” “他们的钱供了你上了大学。” 张摆渡又说。 “那我去老家转转。” 年轻人叹了口气,转身朝村落的方向走去。 河东河西的人似乎真的少了很多。大多数年轻人都去城里谋生了,留下的老弱病残,一年出不了几次门。张摆渡的生意显然淡了下来,除了逢年过节,这条河上的一切,平静得如同一幅画。张摆渡和他的船,自然是画上的一景。 “人老了,眼花了,乡里乡亲的都瞅着陌生了。” 那年的中秋,张摆渡对着一个西装笔挺的人叹道。 “老哥,还认得我不?” 那人没动身子,却这样问张摆渡。 张摆渡认出来了,是当年的柳摆渡。张摆渡一下子激动了起来:“你……你回来了?这几年,你……去哪了?” “嗯,回来了,去了一趟外地。” “当年,谢谢你,你把这摇船的生意让给了我。” 张摆渡踏上岸,指了指河,又紧紧地握住柳摆渡的手。 “不,应该是我谢谢你才对,要不然,我也不会有今天。老哥,我今天又来抢你的生意了。” “哦?” 张摆渡疑惑不解地望着他。 “我要在这河上建一座桥。建好了,你就没法摇船了。” 张摆渡笑了,连连说着:“好,好……” 在一声又一声的“好” 中,张摆渡很想接下来告诉柳摆渡一件事,关于那年沉船的事。他想告诉柳摆渡,他这么做只是为了能有足够的收入供儿子上大学。他还想告诉柳摆渡,因为这件事,他愧疚了一辈子。 张摆渡最终没有把这个秘密说出来。其实,他早就把这个压在心底的秘密说出来了。他跟船头的那只鸬鹚说了无数次。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3年第5期,有改动)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河西柳姓人家眼红张摆渡靠摆渡过上不错的日子,也置船参与摆渡,抢了张摆渡的生意,张摆渡嘴上不说啥,心里肯定不舒服。 B.晚年的张摆渡不愿放弃老营生跟儿子到城里享清福,一是因为村民还有乘船的需求,二是因为张摆渡眷恋家乡,故土难离。 C.小说刻画人物运用了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方法,叙事则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柳摆渡外出打工的情况就是一处虚笔。 D.鲜明的对比也是这篇小说的一大特色,柳摆渡致富后造福乡民的高尚品德,就是通过张摆渡的自私反衬出来的。 E.这篇小说以张摆渡为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时间跨度很长,情节起伏多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村社会面貌的巨大变化。 (2)小说题目“摆渡” 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含义?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3)张摆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最后写道:“张摆渡最终没有把这个秘密说出来。” 有人认为,张摆渡应该把秘密说出来;也有人认为,张摆渡已经没有必要把秘密说出来。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具体理由。(8分)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公园里的星期天 (美)贝尔·考夫曼 黄昏的太阳暖洋洋的,树林外隐约传来城市的喧闹。她放下手中的书,摘下墨镜,惬意地吁了口气。莫顿正在看《时代》周刊,一只手搭在她肩上;他们三岁的儿子莱利在沙坑里玩。正是星期天下午五点半,藏在公园角落里的小操场清静极了。秋千和跷跷板一动不动,滑梯上也空空荡荡,只有莱利和一个年龄相仿的胖男孩蹲在沙坑里玩。多美好啊,她几乎微笑起来。她想,他们应该多出来晒晒太阳,莫顿肤色那么苍白,都是成天在大学里埋头工作造成的。她柔情地挽着他的手臂,看着莱利玩沙。 突然,那胖男孩站起来猛地向莱利扔了一铲沙。她朝男孩摇摇手指:“不可以丢沙子,这样会迷住别人的眼睛。” 可那男孩面无表情地盯着她,眼都不眨一下。他妈妈或保姆在哪里?操场上除了正朝出口走去的二三人,只有一个男人坐在几英尺外的长凳上,块头很大,几乎占满了整条长凳,脸被《星期日漫画》遮住了。她斯定他就是那孩子的爸爸。听到她的话,他目光不离漫画,练地唾了一口。 她厌恶地扭过头。就在这时,胖男孩又迅速扬起一铲子沙撒向莱利,一些沙子落在他的头发和额头上。莱利抬头看看妈妈,嘴唇犹疑地动了动;她的反应会告诉他该不该哭。 她本能她想要冲到儿子身边,掸掉他头发上的沙子,并教训那个小孩,但忍住了。她总是说要莱利学会为自己战斗。 “小家伙,别扔!” 她严厉地说,并朝长凳上看看。“怎么能随便扔沙子呢!” 长凳上那人看都不看她,朝那男孩大声说:“乔,干得好! 这是公共沙坑,想扔就扔。” 她觉得膝盖忽然软了一下,乜了莫顿一眼。他这才意识到怎么回事了,小心地把《时代》放在腿上,转过头看着那人,清瘦的脸上带着他当面指出学生错误时那种羞涩、歉意的微笑。 “你说得对,” 他心平气和地说,“但正因为是公共场所……” 那人放下漫画,怀着敌意从头到脚打量着莫顿。“是吗?” 蛮横无礼中夹着威胁,“在这里我儿子跟你儿子有同样的权力。他想扔沙子就扔呗。你不服气,就他妈带着你儿子滚蛋。” 孩子们都愣住了,瞪着眼,张大嘴,连手里的铲子掉了都不知道。莫顿面部肌肉抽搐着。“好,只需一分钟,你必须明白……” 他平静地说。 “喂,闭嘴!” 那人说。 她的心怦怦直跳。她知道丈夫根本不是“大块头” 的对手,心中充满了对丈夫的怜惜和对那男人的怒气。她丈夫平时不生气,难得发火,这样的情景对他而言太陌生太令人难堪了。 莫顿刚起身,《时代》周刊就滑到地上。那人站起来,朝莫顿连跨两步才停住,活动着粗壮的胳膊等着莫顿上前。她害怕地并紧颤抖的双膝。会发生可怕的打斗吗?太可怕了,太出人意料了……得阻止这场打斗,喊救命。她本想扯住丈夫的袖子,示意他坐下,但基于某种原因,她没有这样做。 莫顿正了正眼镜,面色十分苍白。“这太荒谬了,” 他镇静地说,“我倒想请教请教……” “哦,是吗?” 那人两腿分开,轻轻晃着,极为轻蔑地看着莫顿,“就你,还有谁?” 他们你盯着我,我瞪着你对峙了一套儿。莫顿突然转过身,平静地对她说:“走,我们离开这里。” 他笨拙地走向沙坑,窘迫使他的脚步有点踉跄。他弯腰抱起莱利并捡起铲子。 菜利一改呆愣的神态,又踢叉叫:“不要回家,要玩嘛,不要吃晚饭……” 他俩拖着莱利往前走。出大门必得经过那人坐的长凳,她极力不看那人,昂首挺胸、慢慢地和丈夫、孩子一起走出了那片操场。 她的第一感觉是松了口气:避免了一场打斗,没有人受伤。但内心深处却有一种沉重的甩不掉的感觉。这感觉要比一场意外事故,或者比道理被暴力击败要痛苦得多。她隐约地感到她与莫顿似乎缺少什么。 莫顿突然冒了一句:“那证明不了什么。” “什么?” 她问。 “打架。打架除了证明他比我高大以外,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当然。” 她说。 “最好的结果,” 他解释说,“可能会是什么?打碎眼镜,掉一两颗牙,或者卧床两天——图什么?伸张正义?讲清道理?” “当然。” 她又说,加快了脚步,只想早点回家忙些别的事情,消除那像强力胶一样黏在她心上的感觉。全是愚蠢、卑鄙之徒! 她想,一边拽紧了孩子的手。孩子还是哭个不停。以前她总对他那弱不禁风的小身体、瘦削的肩膀、细瘦无力的双腿,有着一丝温柔的怜惜。但是现在,她的嘴唇愤恨地紧闭着。 “不许哭,” 她气冲冲地说,“真叫人丢脸!” 她觉得他们三个好像踩着烂泥前进一样。孩子的哭声更大了。她想,要是真的打起来……他会怎样呢?让自己被揍扁?去教训那人?叫警察?“警官,公园里有人叫他儿子向我儿子扔沙子……” 真可笑,没必要去想这些。 “老天,你不能让他安静吗?” 莫顿烦躁地说。 “你以为我一直在干嘛?” 她说。 莱利挣脱他们的手,往后退着。 “你管不住,我来管。” 莫顿气呼呼地说,朝孩子走去。 但她的声音制止了他。她细小、冷酷、充满蔑视的声音,把自己都吓了一跳。“是吗?” 她听见自己说,“就你,还有谁?” (根据肖鹏译文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比如莱利被欺负之后,只是“嘴唇犹疑地动了动” ,等待妈妈的反应,这一细节含蓄地表现了莱利软弱的性格,并暗示了其性格的成因。 B.小说中莱利与其父莫顿、胖男孩乔与其父“大块头” 在外形和性格上都很相像,这样写旨在说明有其父必有其子,提醒家长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 C.小说中多次提到《时代》周刊和《星期日漫画》这两种杂志,巧妙地暗示了奠顿和大块头男人身份地位及文化背景的差异,使寻常的故事具有了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 D.“她觉得他们三个好像踩着烂泥前进一样”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化无形为有形,巧妙地传达出“她” 内心的沉重和对愚蠢、卑鄙之徒的愤恨。 E.“她” 对孩子的柔弱感到“愤恨” ,责备他“真叫人丢脸” ,看似对孩子不满,实则是对丈夫不满,而结尾处对丈夫说出那句话只是她这种被压抑的真实心理的爆发而已。 (2)小说第一段中的环境描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的莫顿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4)有人认为小说写到一家三口慢慢走出操场就戛然而止,也不失为一篇余味悠长的小说,后半部分完全可以不要,你怎么看?请从情节、人物、主题三个角度阐述你的理由。(8分) 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别难过,妈妈 【加拿大】莫·卡拉汉 下班时间就要到了,阿尔弗雷多·希金斯穿上外套正准备回家,刚出门就撞上老板卡尔先生。他上下打量阿尔弗雷多几眼,用极低的声调说:“我想你最好还是把兜里的东西留下再走。” 他开始有些慌乱,但随即惊讶地说:“东西? ……什么东西? 我不明白您在说些什么。” “一个粉盒,一支口红,还有……要我说得更清楚些吗?” 卡尔先生冷冷地说。 阿尔弗雷多在卡尔先生冷峻的目光注视下,不知所措,根本不敢正视老板。又过了一会儿,他把手伸进口袋,交出了东西。 “我知道你这样干已经很久了。我不喜欢警察,但我要叫警察。不过在此之前我想打电话给你的父亲,告诉他我要把他的宝贝儿子送进监狱。” 卡尔先生说着,向电话走去,脸上的笑容古怪极了。 阿尔弗雷多知道爸爸上夜班,但妈妈一定在家。他想象着待会儿的情景:妈妈迫不及待地闯进门来,怒气冲冲,眼里噙着泪花;他想上前解释,可她一把推开了他。噢,那太难堪了! 尽管如此,他还是盼着妈妈快来,好在卡尔先生叫警察之前把他接回去。 终于,有人敲门了,卡尔先生开了门。 “请进,您是希金斯太太吧?” 他脸上毫无表情。 “我是希金斯太太,阿尔弗雷多的母亲。” 希金斯太太大方地做着自我介绍,笑容可掬地和卡尔先生握手。 见此情景,卡尔先生一下子怔住了,他怎么也没想到她会那样从容不迫,落落大方。 “阿尔弗雷多遇到麻烦了,是吗?” 她很从容地问。 “是的,太太。您儿子从我店里偷东西。不过都是些牙膏、口红之类的小玩意儿。” “你干吗要干这种事?” 她以略带伤感的口吻问儿子,并平静地看着他。 “我需要钱,妈妈。” “钱?你要钱有什么用? 跟坏孩子学坏吗?” 希金斯太太在阿尔弗雷多肩上轻轻拍了拍,就像她非常理解他那样,然后说:“要是你愿意听我一句话的话……” 语气坚定,但忽然又停住了,她把头转到了一边,好像不该再往下说了。 “您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呢,卡尔先生?” 希金斯太太转过身来,依然笑容可掬地望着卡尔先生。 “我? 我本想叫警察,那才是我该做的。” “我本来无权过问您如何处理这件事,不过我总觉得对于一个男孩来说,有时候给他点忠告比惩罚更有必要。” 在阿尔弗雷多眼里,今晚妈妈好像完全是个陌生人。瞧,她笑得那么自然,神情那么和蔼可亲。 “我不知道您是否介意让我把他带回去,” 她补充道,“像他这么大的孩子,有头脑的没几个。” 卡尔先生原以为希金斯太太会被吓得六神无主,一边流着泪,一边为她儿子求情,然而,事实却与此完全相反。她的沉着反倒使他自己感到很内疚。 “当然可以,” 他说,“我不想太不近情理。告诉您儿子别再上这儿来了,至于今晚的事嘛……就让它过去吧。您看这样行吗,希金斯太太?” 他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就像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一样。 走出杂货铺,希金斯太太迈着大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前方,俩人都默默无话。过了一会儿,阿尔弗雷多终于忍不住开口了,“感谢上帝,结果是这样!” “求你安静一会儿,别说话。阿尔弗雷多。” 到了家。希金斯太太脱了外套,看也不看儿子一眼。 “你不是好孩子,阿尔弗雷多,你为什么总是没完没了地闯祸呢? 上帝饶恕他吧! 你还傻愣着干什么? 快睡去吧。今晚的事别告诉你爸爸。” 说完她进了厨房。 “妈妈太伟大了!” 阿尔弗雷多自言自语道。他觉得应该立即去对她说她有多么了不起。 他走向厨房,妈妈正在喝茶。但那情景,让他大吃一惊。妈妈失魂落魄地坐在那儿,神态糟糕透了,根本不是杂货铺里那个沉着冷静的妈妈。她颤抖地端起茶杯,茶溅到了桌上;嘴唇紧张地抿着,似乎一下子老了许多。 阿尔弗雷多站在那里默默地看着,一声也不吭。他突然有股想哭的冲动。从那双颤巍巍的手上,那一条条刻在她脸上的皱纹里,他仿佛看到了妈妈内心所有的痛苦。他忽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 今晚,阿尔弗雷多第一次认识了妈妈。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卡尔先生知道阿尔弗雷多干偷盗的勾当已经很久了,但他并没有早一点提醒、阻止他,这种等待他人多行不义之后再给予严惩的做法是十分阴险卑鄙的。 B.希金斯太太不让阿尔弗雷多告诉爸爸发生的一切,可能是不想让阿尔弗雷多的爸爸因儿子不断闯祸而痛苦。 C.阿尔弗雷多是小说中具有线索作用的人物,小说的情节是由他的偷窃行为引起的,卡尔先生和妈妈的言行也是通过他的观察和感受来描写的。 D.小说结尾几段通过对母亲喝茶的情景和阿尔弗雷多心理活动的描写,含蓄地表现了唯有母亲心如刀绞般的疼痛,才能唤醒误入迷途的孩子这一主题。 E.富有变化美是这篇小说的突出特点,不同场景之下人物的心理、言行皆有不同,而小说的主题也就蕴含在这前后的比照中,耐人寻味。 (2)简要概括卡尔先生见到希金斯太太后的心理变化过程,并指出作者这样写的主要作用。(6分) (3)小说中的希金斯太太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题目是“别难过,妈妈” ,也有版本将其译为“另一个妈妈” ,你认为哪一个更合适?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15.(2013大纲,11—17,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4—17题。 林肯中心的鼓声 木 心 搬到曼哈顿, 与林肯中心几乎接邻, 听歌剧, 看芭蕾, 自是方便, 却也难得去购票。 开窗, 就可望见林肯中心露天剧场之一的贝壳形演奏台。那里每天下午、晚上, 各有一场演出。废了室内的自备音响, 乐得享受那大贝壳中传来的精神海鲜。节目是每天和每晚更换的: 铜管乐、摇滚乐、歌剧清唱、重奏, 还有时髦得名称也来不及定妥又变了花样的什么音乐。我躺着听, 边吃边喝听, 比罗马贵族还惬意。但夏季没过完, 我已经非常厌恶那大贝壳中发出的声音了: 不想“古典” 的日子, 偏偏是柔肠百转的惹人腻烦; 不想摩登的夜晚, 硬是以火爆的节奏乱撞耳膜。不花钱买票, 就这样受罚了。所以每当雷声起, 电光闪, 阵雨沛然而下, 我开心, 看你们还演奏不! 可惜不是天天都有大雷雨, 只能时候一到, 关紧窗子。如果还是隐隐传来, 便开动自己的音响与之抗衡, 奇怪的是, 但凡抱着这样心态的当儿, 就也听不进自选的音乐。可见行事必得出自真心, 强求是不会快乐的。 某夜晚, 灯下写信, 那大贝壳里的频率又发作了, 看看窗外的天, 不可能下雨, 窗是关紧的, 别无良策, 管自己继续写吧……乐器不多, 鼓、圆号、低音提琴, 不三不四的配器……管自己写吧…… 写不下去了——鼓声, 单是鼓声, 由徐而疾, 疾更疾, 忽沉忽昂, 渐渐消失, 突然又起翻腾, 恣意癫狂, 石破天惊, 戛然而止。再从极慢极慢的节奏开始, 一程一程, 稳稳地进展……终于加快……又回复凝重的持续, 不徐不疾, 永远这样敲下去, 永远这样敲下去了, 不求加快, 不求减慢, 不求升强降弱, 唯一的节奏, 唯一的音量……其中似乎有微茫、偶然的变化, 变化太难辨识, 却使听觉出奇地敏感, 出奇敏感的绝望者才能感觉到它。之后鼓声似乎有所加快, 有所升强……后又加快升强, 渐快, 更快, 越来越快, 越来越快……快到不像是人力击鼓, 但机械的鼓声绝不会有这“人” 味, 是人在击鼓, 是个非凡的人, 否定了旋律、调性、音色, 各种记谱符号。这鼓声引醒的不是一向由管乐、弦乐、声乐所引醒的因素。人, 除了历来习惯于被管乐、弦乐、声乐所引醒的因素之外, 还确有非管乐、弦乐、声乐所能引醒的因素, 它们一直沉睡着, 淤积着, 荒芜着, 原始而古老。在尚无管乐、弦乐、声乐伴随时, 这些因素出现于打击乐, 在漫长的遗弃废置之后, 被今晚的鼓声所引醒, 显得陌生新鲜。这非音乐的鼓声使我回到古老的蛮荒状态, 更接近宇宙的本质。这鼓声接近于无声, 最后仿佛只剩下鼓手一个人, 而这人必定是遒劲与美貌、粗犷与秀丽浑然一体的无年龄的人——真奇怪, 单单鼓声就可以这样顺遂地把一切欲望击退, 把一切观念敲碎, 不容旁骛, 不可方物, 把它们粉碎得像基本粒子一样分裂飞扬在宇宙中…… 我扑向窗口, 猛开窗子, 鼓声已经在圆号和低音提琴的抚慰中作激战后的喘息, 低音提琴为英雄拭汗, 圆号捧上了桂冠, 鼓声也将息去——我心里发急, 鼓掌呀! 为什么不鼓掌, 涌上去, 把鼓手抬起来, 抛向空中, 摔死也活该, 谁叫他击得这样好啊! 我激动过分, 听众在剧烈鼓掌, 尖叫……我望不见那鼓手, 只听得他在扬声致谢……掌声不停……但鼓声不起, 他一再致谢, 终于道晚安了, 明亮的大贝壳也转为暗蓝, 人影幢幢, 无疑是散场。 我懊丧地伏在窗口, 开窗太迟, 没有全部听清楚, 还能到什么地方去听他击鼓, 冒着大雨我也会步行去的。 我不能荏弱得像个被遗弃的人。 又不是从来没有听见过鼓声, 我是向来注意各种鼓手的, 非洲的, 印度的, 中国的……然而这个鼓手怎么啦, 单凭一只鼓就使人迷乱得如此可怜! 我承认他是个幸福的人, 我分不到他的幸福。(有删改) 14. 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 我不能荏弱得像个被遗弃的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承认他是个幸福的人, 我分不到他的幸福。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文章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鼓声? 请简要分析。(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林肯中心的鼓声唤起了“我” 的哪些感悟? 请简要分析。(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对林肯中心的演出, “我” 表现出哪些情感变化?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013重庆,14—18,23分)阅读下文, 完成第14—18题。 枪口下的人格 徐树建 这是1944年的8月, 德国人占领下的巴黎。在一家咖啡馆里, 一名叫霍夫曼的德国少校脑后忽然被顶上一件冰凉的东西, 随即有人大声命令道: “霍夫曼少校, 举起你的手来。” 霍夫曼大吃一惊, 只得举起双手, 一任挎在腰间的手枪被抽走, 等转头一看顿时又气又羞, 原来, 刚才顶着自己的并不是枪, 仅仅是一柄铲子, 而俘虏他的人竟是贝尔蒂——他的房东。 德国军队占领巴黎后, 霍夫曼就住在贝尔蒂家。他对贝尔蒂一家还算客气, 不过, 那更是一种骨子里的轻蔑。此刻, 望着霍夫曼疑惑不解的样子, 贝尔蒂自豪地说: “我们起义了, 全城都解放了, 现在, 我要把你押送到战俘营里。” 于是霍夫曼不得不在前面走。这时贝尔蒂的邻居迈尔迎面过来, 冲上前对着霍夫曼就是一口黏痰。霍夫曼不动声色地擦掉脸上的黏痰, 然后傲慢地说: “先生, 你太没有风度了。作为一名有尊严的帝国军人, 我鄙视你。” 迈尔听了暴跳如雷, 挥舞着拳头要上前揍他, 更有几个围观的人大叫起来: “扒了他的衣裳, 用石块砸死这个德国佬。” 贝尔蒂死命拉住迈尔, 又对众人说: “他是一个俘虏, 理应得到应有的尊重, 还是让法律来审判他吧。” 霍夫曼听了, 对贝尔蒂微微弯腰, 说: “谢谢。” 贝尔蒂呵斥道: “收起你那一套吧。你一个双手沾满无辜者鲜血的刽子手, 有何风度、尊严可言?” 霍夫曼被关进了战俘营。谁知刚过去几个小时, 这座城市又被德军重新占领, 然后, 大伙像猪羊一样全被赶到广场上。 霍夫曼和其他俘虏自然得到了解救, 他们趾高气扬地走到大伙面前, 挨个指认几个小时前俘虏他们的人。 只要他们一指认出谁, 那人就会被粗暴地强拉出来当众杀死。 一会儿轮到霍夫曼指认了, 他一双狼似的眼睛从一张张惊慌失措的脸上扫过。没有人能忍受他的目光, 大家不得不低下头, 只有一双眼睛避也不避, 那人正是贝尔蒂。 只见霍夫曼盯着贝尔蒂, 轻声说: “你维护了我的尊严, 现在, 该是我回报的时候了。” 说着, 径直走过贝尔蒂的面前。 贝尔蒂得救了。虽然他不怕死, 但活着毕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他从心底里暗暗感谢霍夫曼。 就在这时, 听到霍夫曼锐声叫了起来: “俘虏我的人就是他, 给我毙了他。” 随着一声惊怒的叫声, 早有两个如狼似虎的德国军人冲过去, 揪出迈尔。 德国人的手指不由分说地搭上了扳机, 迈尔早就吓瘫了, 面无人色, 连裤子都湿了一大片。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有人大叫起来: “霍夫曼, 你认错人了, 俘虏你的人不是他, 而是我。” 所有人全惊呆了, 霍夫曼更是大吃一惊, 大叫的人是贝尔蒂。 霍夫曼一下子语无伦次起来: “贝尔蒂先生, 你这是怎么了? 你头昏了吗?” 贝尔蒂从队列中笔直地走出来, 一脸平静地说: “霍夫曼先生, 你怎么可以泄私愤呢? 你所谓的风度呢?” 霍夫曼大脑里一片糨糊, 摇着头呻吟着说: “贝尔蒂先生, 你这是开玩笑吧? 明明是这个可恶的人俘虏我的嘛……” 贝尔蒂口齿分外清晰、分外响亮地说: “霍夫曼先生, 请以你一向引以为豪的尊严起誓, 俘虏你的人到底是谁?” 霍夫曼一下子脸如死灰, 无力地问道: “为什么? 你这是为什么?” 贝尔蒂微笑着说: “在我们心目中, 尊严和风度的重量绝不比你们轻, 甚至比生命还要重。” 枪响了, 贝尔蒂倒了下去。对着这个伟大的灵魂, 霍夫曼缓缓地把腰弯了下去。 (有删改) 14. 怎样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对着这个伟大的灵魂, 霍夫曼缓缓地把腰弯了下去” 的含意?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作者主要用了哪种艺术手法塑造贝尔蒂这一形象? 请简要分析。(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作者对贝尔蒂和霍夫曼持何态度? 你怎样看待文中所涉及的风度与尊严?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贝尔蒂对俘虏霍夫曼的态度是否值得肯定? 他该不该舍命去救胆小怕死的迈尔? 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7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2013四川,15—18,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15—18题。 负重的河流 黄 毅 ①这是每一本地理书上都提到过的著名河流。一条河流在哪里出现, 从哪里经过, 又归属于哪里, 决不是偶然的事。塔里木河的出现, 再一次证明作为一条河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②环峙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冰峰雪岭, 阻隔着来自外界的声音。那些充满雨意的雷声只能在别人的天空奏响。那些令人神往的潮音, 只能打湿他乡的梦。极度干旱的沙漠, 裸陈着对天空的一次次叩问, 而降雨量几乎等于零的天空, 又一遍遍让塔克拉玛干落寞失意。巨大的苍黄壅塞着胸间, 铺天盖地的尘沙装满眼眶。多么需要水, 她是生活的全部, 是生命中的生命。 ③这是一条多么率直的河流, 坦荡、刚烈而勇敢。该扬波的时候必定扬波, 该隐忍的时候必定隐忍, 该奔涌的时候一定奔涌, 该潆洄的时候一定潆洄; 流就流出气魄, 纵横捭阖, 摧枯拉朽; 流就流出韵味, 一波三折, 百转千回。 ④你再不会见到反差如此巨大的河流。在枯水期, 那是生命的一次休整与放松, 河水浅吟低唱, 嘤嘤细语, 有些地方甚至大段大段露出河床, 看上去是那样的羸弱; 而洪水期却是一次生命的张扬与放纵, 浩浩荡荡, 左奔右突, 把河床扩大到几倍, 处处呈现的是强悍与力量, 时时迸射的是阳刚和霸气。 ⑤就是这样一条河, 最终却不能冲出沙漠。当塔里木河挟着昆仑山的冰雪, 一路呐喊冲向沙漠的时候, 塔克拉玛干却不动声色, 集合了亿万的沙粒, 用最柔软的办法, 让河水就范。当塔里木河切割开沙漠柔软的皮肤, 你看到河的确是赢家, 可是到最后, 它却锈蚀在沙漠的肌体里, 最终折断; 当塔里木河饱蘸着冰雪水, 在塔克拉玛干这张巨大的纸上写出一笔劲道的点画, 那个2750公里的笔锋却在意犹未尽的时候, 被沙漠吸尽了最后的墨迹…… ⑥有河总是有树。树是河流的另一种形式, 是河接近蓝天白云的一种方式。站立起来的河, 哗哗的林涛, 让鸟像鱼一样游来游去。追随塔里木河的, 是郁郁苍苍的胡杨林。他们高壮精神, 粗枝大叶, 缘着塔里木河这条苍青的脉管, 排列着森森然的汗毛, 英姿勃发。但是离塔里木河愈远就愈让人感到吃惊甚而震惊——那是些脱去了绿色的树——他们死了, 但还以树的姿态直立着。是塔里木河抛弃了他们, 还是他们走得太远? 他们成了沙漠上没有归宿、没有目的、不知道要往哪里去的流徙者, 他们永远挺起胸膛在走, 而永远走不出这块沙质的土地。 ⑦塔里木河在不断萎缩, 他的退却不仅让百万胡杨流离失所, 更严重的是让人类自己饱尝苦果。罗布泊这个巨泽的消亡, 与三大水源之一的塔里木河的断流, 有着直接的关系。据清代《西域水道记》记载, 罗布泊人“素习水居, 不便陆徙”, 而罗布泊据说在上世纪60年代还有水, 彻底干涸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罗布泊人实际上应该是沙漠中的渔民, 常以中空的胡杨树一劈为二作为行舟, 在水面往来穿梭, 迅如利箭。如今没有了水, 罗布泊人只能以土为生。他们曾经以湖泊为伴, 渔歌唱晚, 渔樵互答, 何曾想到周围的沙漠日近? 何曾想到有一天河水会断流? 又何曾想到一片汪洋的大湖会彻底干涸? 他们在罗布泊生活了几十代人之久, 有一天忽然就被湖泊抛弃了! 这是上苍对他们的戏弄, 还是对世代拥有汪洋大泊的人以往的漫不经心和虚掷的惩戒? ⑧这是每一本地理书上都写进去的著名河流。我们愈是热爱, 我们愈是慌恐; 我们愈是负疚, 我们愈是失魂落魄。一条河从昨天流到今天还要去明天, 而我们的内心竟不能轻松如浪波。哦, 塔里木河, 你为什么这样浑浊? 为什么又这样滞重? (有删改) 15.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 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 ) A. 文章两次提及塔里木河是每一本地理书上都写到的著名河流, 前后照应, 反复强调, 蕴含着对塔里木河现状的深沉喟叹。 B. “那些令人神往的潮音, 只能打湿他乡的梦”, 形象地表现出沙漠对水和生命的渴望, 蕴含着作者对沙漠缺水少雨的无奈与同情。 C. 作者赋予河流与沙漠以生命, 河流率直勇敢, 任何时候都浩浩荡荡, 奔流不息; 沙漠静寂无声, 却用柔软的办法让河水就范。 D. 文章用历史材料证明罗布泊人在清代依然与湖为伴, 古今对比, 更能说明塔里木河的萎缩对人类文明产生的巨大影响。 E. 作者认为缺乏对河流的珍视与保护, 人类最终将自食其果, 为此从不同方面对塔里木河的断流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16. 文中第⑥段写胡杨林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从全文看, 作者为什么说塔里木河是一条“负重的河流”?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塔里木河带给我们很多启示。请结合文章, 就河流与文化的关系谈谈你的思考。(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013广东,19—21,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9—21小题。 山水画中的地质学 赵野木 ①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专门描绘自然山川之美的风景画, 我们习惯叫“山水画” 。山水画滥觞于六朝, 独立于隋朝, 发展于唐代, 至五代进入高峰阶段, 经两宋至元朝, 成为居统治地位的画种。 ②中国山水画一开始就重视写生, 以自然为师。盛唐画家张璪说: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师造化” 就是向大自然学习, 研究表现自然的技法。由于各位画家所居地域不同, 山石结构不同, 因而创造出不同的山石画法, 其中主要是皴法。在我国古代著名的绘画技法书《芥子园画传》中列举前人的皴法就有近二十种: 披麻皴、乱麻皴、大斧劈、小斧劈、雨点皴、荷叶皴、解索皴、乱柴皴等等。用这些皴法创作的山水画不是自然的简单摹拟, 而是山水风貌的再现, 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山水。 ③相传唐朝的李思训创立了小斧劈皴。宋代李唐“扩思训之皴而尽笔力以驰之, 又变小斧劈为大斧劈” 。范宽常用解索皴, 他画的是终南山风光。元四大家之一倪云林首创折带皴, 这位无锡人画的是太湖边上的石头。他的画横皴如迭糕, 和太湖边石头上的层理相符。清代大画家石涛提倡“搜尽奇峰打草稿”, 创造出拖泥带水皴, 山水画又出现一番新的天地。 ④这种种的山石皴法从自然科学角度来看, 是否反映了一些地质规律呢? 我们的地质学家看到古代的山水画和《芥子园画传》中的图, 能大致指出画的是哪种岩石: 折带皴画的是水平层理的沉积岩和变质岩中的板岩; 大斧劈皴画的山石可能是坚硬的花岗岩; 解索皴画的是玄武岩山体; 云头皴画的是风化的片岩; 鬼皮皴画的是剥蚀特别厉害的沙岩。 ⑤画家根据不同对象运用不同的画法。对象有变动, 画法也会不同。火山的爆发、地震的发生往往会使地壳发生巨大的变动。一般地说, 比较韧性的岩石如薄页岩或泥质岩石在受力不大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弯曲变形, 地质学上称为“褶皱” 。比较脆性的岩石或厚层块状岩石如花岗岩、石灰岩受力较大时容易断裂变形, 倾斜甚至直立, 再经风化剥蚀作用, 就会出现杂乱无章的奇形怪状。面对这样的山石再用表现垂直节理的披麻皴和表现水平层理的折带皴就不行了, 而运用乱柴皴和乱麻皴等画法就比较合适。那些风化后的砂岩、砾岩、石灰岩等情况就更复杂些。 ⑥这些皴法只是表现自然山石手法的一部分。自然界中的山岩, 千番模样, 万种风姿, 光用这二十来种皴法是不能表现完全的, 必须不断地丰富、创新。山水画的成熟过程就是画家用笔从简单到复杂的丰富过程。因此可以说, 山水画的历史就是皴法不断发展的技法史。历史上凡有成就的画家, 必定是不落前人窠臼, 探索新的技法, 表现新的山水的人。现代画家傅抱石画华山偏不用前人的荷叶皴, 而创了一种大气磅礴的抱石皴, 把华山的“雄伟” 表现得更为理想。另一位画家石鲁在陕北黄土高原上也创出了一种表现黄土高原的新的皴法。 ⑦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的法国画家塞尚曾说过: “为了画好一张风景画, 应先明了地质学上的地层。” 中国古代画家并不一定懂得地质学, 但他们凭着自己精确的观察, 发现了山石结构、地质构造的不同, 探求出新的画法去表现自然。如果今天的山水画家能够多学习一些地质知识, 对绘画一定大有裨益。 (选自《中国现代科学小品选》,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有删改) 19. 第②段说“用这些皴法创作的山水画不是自然的简单摹拟, 而是山水风貌的再现, 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山水”, 你如何理解?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简析第③段在全文中的作用。(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古今山水画家为什么要不断发展山水画的皴法? 请结合文意分析。(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013广东,16—18,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6—18小题。 过 岭 师 陀 我不曾骑过马, 对于“马性” 是不大了解的。现在巧得很, 一匹马立在暮色苍茫的道上, 只等我骑上去。它不停地摆耳蹬蹄, 想是已经饿得发慌。然而要骑上去, 便觉得欠一点勇气, ——就是说“欠一点” 吧。虽然不晓得“马上威风”, 但关于马的传说是知道一点的。我生长的地方有一句话, 道是: “一马三分龙。” 马似乎又有几分神性了, 但只说有“三分”, 可见并不是龙。我既不憎马也不敬马。 据说马的脾气很大, 性子也很暴烈。而望望前面的山, 也颇有几分神秘意味。要走上去的一面, 正背着阳光, 显得非常晦暗。上到山顶约有五六里路的样子。山路颇险, 倘一个不留神, 岂但“翻身落马”, 且要“落山”, 将有性命之虞。所以作起“一鞭残照里” 的诗句并不难, 难的倒是骑上去, 又如何来那么一鞭, 何况从没有骑过马的呢? 这时凭空想起不如骑马阅兵了, 那定然有一名“马童” 将马带牢, 绝不听其发脾气: 这气派倒是在画报上看见过。 来接的朋友同随从都已到齐, 在马上扬鞭催促了。不便再磨延, 即耸身跨上鞍桥。还好, 它并不如我曾料想的那般凶刁, 在人将骑与未骑稳之际猛地向前一撞。我一面暗自感谢马, 一面感谢马的主人。 “这马几时也清高起来了?” 我说。 马摆了摆头, 很斯文, 又像对我抗议。 人马一直升上去, 是一种既危险又快意的感受。路折转而上, 兼之刚下过雨, 脚下那些被磨得秃光秃光的石块, 异常滑溜。马像溜冰似的一面打着滑跌, 为防备一失足落向深谷, 一面还得跳着“狐步舞” 。蹄声咵咵响着, 其雄壮是只有“马赛进行曲” 可以比拟的吧。 晚霞发出彩绢般的光, 一缕一缕横斜在头顶。人同马打着滑跌, 跳着舞, 踏着进行曲渐渐接近彩霞, 似乎马一跃身, 就可以钻进去。回望上下, 溪谷间腾起茫茫浓雾, 此身飘飘然, 就如在云端里, 觉得当真要万念俱空似的。骑马登山竟是这样充满诗意, 真是想也不曾想到。 但是, 这诗境中的人物也不能一直做下去。当将要一脚踏进云端时, 马却停下来了。它知道云端不能驰骋, 竟又是这样不通人意。呜呼! 在这短短的行程中, 我知道马与驴不同。倘是驴(不仅刁赖, 而且愚蠢), 要决意怠工下来, 就一个干脆, 将人摔下脊背, 算是给责打者的一点惩罚。而马不然, 比驴聪明, 它懂得责打是为着要它前进, 并非逼它投崖自尽, 所以任怎样处罚, 它只是给一个不理。它很斯文地站着, 在鞭下还观赏山景, 大“可以充吾师” 的。不得已我只好请它上去。来到山顶, 已是暮色垂垂, 四周昏暗。 一颗星像水银珠, 在西南方光亮得灼灼闪耀。四山绝了飞鸟。最远处, 一座崇峦后面, 尚残留着稀微的白光, 照耀着积雪的山巅。谷上弥漫着雾, 有黑影在摇动。隐约中树丛下面送来吠声。经年的枯草瑟瑟作响, 山景益见荒凉。风吹得马的鬃鬣翻转来, 尾巴顺风飘摆, 一缕一缕似要飞去。马四蹄打颤, 迷茫地望着远处, 悲抑地摇摇头, 又继续啮食枯草。问了同行者, 说是还有十五里的山路要走。 现在回想, 题目应作“荒山乘马图”, 自己便做做“图” 中的主角, 充充“风尘三侠” 中的人物, 在时下定会受欢迎的吧! (选自《师陀散文选集》, 百花文艺出版社, 有删改) 16. 文中说“它知道云端不能驰骋, 竟又是这样不通人意”, 你如何理解?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结合文意, 分析“我” 骑马后所认识到的“马性”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我” 在过岭的三个阶段都有着丰富的心理感受, 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3福建,13—15,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3—15题。 那一种遥远的幽默 杨 芳 ①本来, 曹禺从南开转学到清华, 一半是冲着王文显①。他早就听说, 这位外国语文学系主任, 对戏剧颇有研究。 ②但听课后, 他竟有些失望。从头至尾, 王文显都在念英文讲义, 而且年年如此, 从不增删。难怪教《近代诗歌》的温源宁教授说, 那情形“好似一个长老会的牧师正在主持葬礼” 。 ③即便在课下, 他也枯燥无味。据说, 学生登门拜访, 大多是谈正事, 说完便走, “没有人逗留, 也没有人希望延长约会时间” 。 ④他不苟言笑, 瘦长白净的脸上, 嘴角略微向下撇。1936年外国语文学会的合影里, 他穿件深色的西服, 搭配斜纹领带, 背着手, 和吴宓一左一右立在中央, 满脸严肃。自1915年伦敦大学毕业, 王文显便在清华教书, 直至1937年学校南迁。其间, 他历任教务主任、代理校长和外文系主任。 ⑤不同于为人的刻板, 他写出的剧本却别有一番幽默, “没有丝毫沉闷无味之处” 。 ⑥在暗讽袁世凯称帝的喜剧《梦里京华》中, 他写下一幕大小老婆争当皇后的闹剧: “大太太喘气喘得活像夏天的狗。她旋转得眼花缭乱。一姨太太一个箭步跳到她身后, 伸手要抓她的头发。她没有抓住头发, 仅仅撕下她的领子。” ⑦他的另一部英文喜剧《委曲求全》, 写的则是教授勾心斗角的丑态。男主角是一位大学校长, 一出场, 便抱着哈巴狗, 大言不惭地对下人说: “我要不耍一点儿手腕, 你想我能维持五分钟之久吗?” ⑧这是这位代理校长的切身感受吗? 人们不得而知。至少, 在现实中不大看得出来。在会议上, 他不慌不忙, 不东拉西扯; 做事方面, 他一丝不苟, “各个方面无疵可求” 。甚至, 他永远一个样儿, 抽烟斗, 打网球, 夏天穿短装, 冬天换长袍。 ⑨温源宁说他“像个固定的设备毫无改变”, 调侃他为清华的“不倒翁” 和“定影②液”: “没有他, 清华就不是清华; 有了他, 不管清华还会再有多少变革, 也依旧是清华。” ⑩与学生曹禺的悲剧不同, 王文显的作品是喜剧, 充满了嘲讽, 令人捧腹大笑后若有所思。《委曲求全》在耶鲁大学演出时, 《波士顿报》一位记者评价: “柔和的、恶嘲的微笑……实在是中国人对于喜剧的一种贡献。” “(他的作品) 是那种坐在小剧场里, 一边喝着咖啡和茶, 一边细细品味的话剧。”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研究员张耀杰说。 1990年, 正读研究生的张耀杰在资料室无意中发现一本二三十年代的杂志。上面布满灰尘, 旧得“翻几下就会烂掉”, 其中介绍了王文显。不同于那个年代常有的慷慨激昂, 他的剧作文字温文尔雅, 很有情趣。 “这种情趣充满了文人式幽默, 没有火药味, 温厚中带着一丝人文关怀。” 张耀杰说, “我们现在很少还有这种幽默。” 只是这种情趣“缺乏战斗性”, 这些文字也在以往的戏剧史研究中被忽略。出版于上世纪80年代、被称为中国戏剧史权威著作的《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一书, 732页里对他的介绍只有薄薄4页。“剧中所表现的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基于这种精神对当时中国黑暗现实的批判, 是在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的。” 书中写道。 清华大学图书馆东北角不远处, 曾是王文显居住的北院住宅区。梁启超、朱自清等学者也一度在这里居住。 而如今, 这里则是一大片草坪, 稀稀拉拉种着柳树和杨树, 有学生在看书, 也有老人推着童车, 早已不复是“点点翠竹千般绿, 几条小路尽文人” 的景象了。 (摘编自《过去的那些人》) [注] ①王文显(1886—1968): 中国现代戏剧的重要先驱之一。②定影: 把经过显影的感光材料放入配好的药液里, 溶去全部卤化银, 只留下银质的影像, 并把影像固定下来, 不再变化。 13. 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 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 第②段说温源宁用“好似一个长老会的牧师正在主持葬礼” 一语描述王文显上课的情形, 写出了他严肃、枯燥的授课特点。 B. 第⑥段引用《梦里京华》对大小老婆争宠的生动描写, 目的是为了突出袁世凯称帝的荒谬, 说明王文显的剧作别有一番幽默。 C. 王文显的话剧作品文字饶有情趣, 值得细细品味; 他追求的风格与当时的社会潮流不尽吻合, 其作品透露出一定的人文情怀。 D. 文章最后一段描写了王文显旧居周边的环境与情景, 营造了肃杀悲凉的氛围, 表达了作者对王文显的深切怀念与沉痛哀悼。 E. “那一种遥远的幽默” 意味深长, “遥远” 既指王文显的喜剧已少有人知, 也指王文显式的幽默在如今的文学作品中已不多见。 14. 文章已有“《梦里京华》” 一例, 为何还要例举“《委曲求全》”? 请简要分析。(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请根据文本, 探析“没有他, 清华就不是清华; 有了他, 不管清华还会再有多少变革, 也依旧是清华” 这句话的涵义。(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013福建,13—15,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3—15题。 瓦 王剑冰 ①瓦是屋子上面的田地, 一垄一垄, 长满了我的怀想。离开好久了, 怀想还在上面摇曳着。 ②我不能进入瓦的内部, 不知道瓦为什么是那种颜色。在中原, 最黄最黄的土烧成的瓦, 也还是瓦的颜色。 ③瓦完成了我们的先人对于土与火的最本质的认知。 ④当你对瓦有了依赖的时候, 你便对它有了敬畏。在高处看, 瓦是一本打开的书。我拆过瓦, 屋顶搭下来的长板上, 瓦像流水一样滑落, 手不敢怠慢, 一块块像码字样将它们码在一起。 ⑤屋子一直在漏。雨从瓦的缝上淌下来, 娘要上到屋子上面去。娘说, 我上去看看, 肯定是瓦的事。雨下了一个星期了, 城外已成泽国, 人们涌到城里, 挤满了街道的屋檐和学校走廊, 后来学校也停课了, 水漫进了院子。我说娘你要小心。娘哗哗地踏着积水走到房基角, 从一个墙头上到房上去。我站在屋子里, 看到一片瓦在移动, 又一片瓦动过之后, 屋子里的“雨” 停止了, 那一刻我感到了瓦的力量。 ⑥鳞是鱼的瓦, 甲是兵的瓦, 娘是我们家的瓦。 ⑦风撞在瓦上, 跌跌撞撞地发出怪怪的声音。那是风与瓦语言上的障碍。风改变不了瓦的方向, 风只能改变自己。瓦的翅膀在晚间巨大的空间飞翔。 ⑧屋不嫌瓦丑, 屋子实在支撑不住了, 将瓦卸下, 做好下面的东西再将卸下的瓦盖上去。瓦是最慢的事物, 从第一片瓦盖上屋顶起, 瓦就一直保持了它的形态, 到机器瓦的出现, 已经过去了两千年时光。 ⑨我一直不知道由土而成为瓦, 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叫做瓦的物质, 竟然那么坚硬, 能够抵挡上百年岁月。瓦最终从颓朽的屋顶上滑落, 在地上落成一抔土, 那土便又回到田地去, 重新培养一株小苗。瓦的意义合并着物理和化学双重的意义。 ⑩在人们走入钢筋水泥的生活前, 瓦坚持了很久, 瓦最终受到了史无前例的伤害。 一个孤寡老人走了, 仅有的财产是茅屋旁的一堆瓦, 那是他多年的积蓄, 每捡回一片较为完整的瓦, 他都要摆放在那里, 他对瓦有着什么情结或是寄望? 他走了, 那堆瓦还在那里等着他, 瓦知道老人的心思。 邻家在瓦上焙鸡胗, 瓦的温度在上升, 鸡胗的香味浮上来, 钻进我的嗅觉, 我的胃里发出阵阵声响, 鸡胗越发黄了起来, 而瓦却没有改变颜色。瓦的忍耐力很强。 下雨了, 我顶着一片瓦跑回家去, 雨在地上冒起了泡泡, 那片瓦给了我巨大的信心, 我快速地跑着, 我的头上起了白烟, 闪电闪在身后。 瓦藏在草中。一坡萎顿又复生的草, 一片不再完整的瓦, 不知道谁将它遗失, 它一定承受过很长的岁月, 没有可去处, 不在这里又会去哪里呢? 草里埋着各种形态的瓦。这是一个废墟。我看到了瓦下面的时光、欢乐甚至痛苦。 一片瓦在湖上飞。水上起了波澜, 波澜变成花朵, 瓦沉在花朵下面, 等待重新开花。 一条狗衔着一片瓦跑过来。不知道狗对这片瓦有什么情愫, 难道它认得这瓦或这瓦的主人? 我不知道瓦的发音是如何出现的。瓦——, 我感到那般亲切。好久听不到这种亲切了, 或以后愈加听不到这种亲切了。 (摘编自《人民日报》) 13. 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 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 文章开篇运用比喻, 引出“我” 对瓦的怀想。“长满” 形象地写出“怀想” 的丰富, “摇曳” 写出了“怀想” 的不时浮现。 B. 第④段说“瓦是一本打开的书”, 既形象地写出屋顶上“瓦” 的形态, 也为下文叙写瓦在人们生活中的种种作用张本。 C. 第⑤段描写“娘” 在雨中修复屋顶这一细节, 意在抒发“我” 对“娘” 的感激之情, 表达“我” 对“娘” 的深切怀念。 D. 第⑦段说“风改变不了瓦的方向”, 突出了瓦坚定不移的品性; “瓦的翅膀在晚间巨大的空间飞翔”, 写出了瓦的灵性。 E. 文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写出了瓦的朴实无华与充满力量, 启迪人们应该像瓦一样脚踏实地, 充实自我, 有所贡献。 14. “鳞是鱼的瓦, 甲是兵的瓦, 娘是我们家的瓦” 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请根据文本, 探析“我看到了瓦下面的时光、欢乐甚至痛苦” 这句话的涵义。(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2013福建,9,6分)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 完成后面题目。(6分) ①子曰: “躬自厚①而薄责于人, 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 ②孟子曰: “仁者如射: 射者正己而后发; 发而不中, 不怨胜己者, 反求诸己而已矣。”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注] ①厚: 重, 与“薄” 相对。 (1) 请概括出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两个选段中, 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请简述。(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2013江西,16—19,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6—19题。 平常的沈从文 黄永玉 从一九四六年起, 我同表叔沈从文开始通信, 积累到文化大革命前, 大约有了一两百封。可惜在“文革” 时, 全给弄得没有了。解放后, 他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次为他出的作品选的序言里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和我的读者都行将老去。” 那是在五十年代中期, 现在九十年代了。这句伤感的预言并没有应验, 他没有想到, 他的作品和他的读者都红光满面, 长生不老。 他的一生, 是不停地“完成” 的一生。他自己也说过: “我从来没想过‘突破’, 我只是‘完成’。” 如果想要在他头上加一个非常的形容词的话, 他是非常非常的“平常” 。他的人格、生活、情感、欲望、工作和与人相处的方式, 都在平常的状态运行。老子说“上善若水”, 他就像水那么平常, 永远向下, 向人民流动, 滋养生灵, 长年累月生发出水磨石穿的力量。 因为平常, 在困苦生活中才能结出从容的丰硕果实。 好些年前, 日本政府部门派了三个专家来找我, 说是要向我请教。日本某张钞票上古代皇太子的画像, 因为在服式制度上出现了疑点, 所以怀疑那位皇太子不是真的皇太子。若果这样, 那张钞票就可能要废止了。这是个大事情, 问起我, 我没有这个知识。我说幸好有位研究这方面的大专家长辈, 我们可以去请教他。 在他的客厅里客人请他欣赏带来的图片。 他仔细地翻了又翻, 然后说, “……既然这位太子在长安住过很久, 人又年轻, 那一定是很开心的了。青年人嘛! 长安是很繁荣的, 那么买点外国服饰穿戴穿戴, 在迎合新潮中得到快乐那是有的, 就好像现在的青年男女穿牛仔裤赶时髦一样。如果皇上接见或是盛典, 他是会换上正统衣服的” 。“敦煌壁画上有穿黑白直条窄裤子的青年, 看得出是西域的进口裤子。不要因为服装某些地方不统一就否定全局, 要研究那段社会历史生活、制度的‘意外’和‘偶然’” 。 “你们这位皇太子是个新鲜活泼的人, 在长安日子过得好, 回日本后也舍不得把长安带回的这些服饰丢掉, 像我们今天的人留恋旅游纪念品的爱好一样……” 问题就释然了, 听说那张钞票今天还在使用。 客人问起他的文学生活时, 他也高兴地说到正在研究服饰的经过, 并且说: “……那也是很‘文学’的!” 并且哈哈笑了起来——“我像写小说那样写它们。” 这是真的, 那是本很美的文学作品。 沈从文对待苦难的态度十分潇洒。 “文革” 高潮时, 我们已经很久没见面了。忽然在东堂子胡同迎面相遇了, 他看到我, 他又装着没看到我, 我们擦身而过。这一瞬间, 他头都不歪地说了四个字: “要从容啊!” 他是我的亲人, 是我的骨肉长辈, 我们却不敢停下来叙叙别情, 交换交换痛苦; 不能拉拉手, 拥抱一下, 痛快地哭一场。 “要从容啊!” 这几个字包含了多少内情。好像是家乡土地通过他的嘴巴对我们两代人的关照, 叮咛, 鼓励。 日子松点的时候, 我们见了面, 能在家里坐一坐喝口水了。有一次, 他说他每天在天安门历史博物馆扫女厕所, “这是造反派领导、革命小将对我的信任, 虽然我政治上不可靠, 但道德上可靠……” 又有一次, 他说, 开斗争会的时候, 有人把一张标语用糨糊刷在他的背上。斗争会完了, 他揭下那张“打倒反共文人沈从文” 的标语一看, 说: “那书法太不像话了, 在我的背上贴这么蹩脚的书法, 真难为情! 他原应该好好练一练的! ” 时间过得很快, 他到湖北咸宁干校去了, 我也在河北磁县劳动了三年, 我们有通信。他那个地方虽然名叫双溪, 有万顷荷花, 老人家身心的凄苦却是可想而知的。他来信居然说: “这里周围都是荷花, 灿烂极了, 你若来……” 在双溪, 身边无任何参考, 仅凭记忆, 他完成了二十一万字的服装史。 钱钟书先生, 我们同住在一个大院子里。一次在我家聊天, 他谈到表叔时说: “你别看从文这人微笑温和, 文雅委婉, 他不干的事, 你强迫他试试!” 表叔是一个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的人, 他的才能智慧、人格品质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想, 是故乡山水的影响吧。 (本文有删改) 16. 请概括本文的主题。(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6分) (1) 他的作品和他的读者都红光满面, 长生不老。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里周围都是荷花, 灿烂极了, 你若来……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 文中不乏精彩的议论。试分析“这是真的, 那是本很美的文学作品” 这句议论的作用。(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指出下面这句话所体现的人物语言特色并分析它的表达效果。(5分) 那书法太不像话了, 在我的背上贴这么蹩脚的书法, 真难为情! 他原应该好好练一练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2013湖北,16—19,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16—19题。 罗曼·罗兰 徐志摩 ①罗曼·罗兰, 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 究竟代表些什么? ②他是一个音乐的天才, 在幼年音乐便是他的生命。他妈妈教他琴, 在谐音的波动中他的童心便发现了不可言喻的快乐。莫扎特与贝多芬是他最早发现的英雄。所以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而产生最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时候, 这位年轻的圣人正在“敌人” 的作品中尝味最高的艺术。他的自传里写着: “我们家里有好多旧的德国音乐书。德国? 我懂得那个词的意义? 在我们这一带我相信从没有人见过德国人。我翻着那一堆旧书, 爬在琴上拼出一个个的音符, 这些流动的乐音灌溉着我的童心。莫扎特与贝多芬的快乐与苦痛, 想望的幻梦, 渐渐的变成了我的肉的肉, 我的骨的骨。我是它们, 它们是我。要没有它们我怎过得了我的日子? 我小时生病危殆的时候, 莫扎特的一个调子就像爱人似的贴近我的枕衾看着我。长大的时候, 每回逢着怀疑与懊丧, 贝多芬的音乐又在我的心里拨旺了永久生命的火星。每回我精神疲倦了, 或是心上有不如意事, 我就找我的琴去, 在音乐中洗净我的烦愁。” ③要认识罗兰不仅应读他神光焕发的传记, 还得读他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 在这书里他描写他的音乐的经验。 ④他在学堂里结识了莎士比亚, 发现了诗与戏剧的神奇。他早年的朋友是克洛岱尔等近代法国三大诗人。瓦格纳是压倒一时的天才, 也是罗兰与他少年朋友们的英雄。但在他个人, 更重要的一个影响是托尔斯泰。他早就读他的著作, 十分的爱慕他, 后来念了他的《艺术论》, 那只俄国的老象, 走进了艺术的花园里去, 左一脚踩倒了一盆花, 那是莎士比亚, 右一脚又踩倒了一盆花, 那是贝多芬。这时候少年罗曼·罗兰走到了他的思想的歧路了。莎氏、贝氏、托氏, 同是他的英雄, 但托氏愤愤地申斥莎氏、贝氏, 说他们的艺术都是要不得的, 不是真的人道的艺术——他早年的自己也是要不得的。对罗兰这个热烈的寻求真理者而言, 这就好似晴天里的一个霹雳; 他再也忍不住他的疑虑。他写了一封信给托尔斯泰, 陈述他的冲突的心理。他那年22岁。几个星期后的一天, 罗兰接到一封写满38页纸的长信。那六旬老人说: “我接到你的第一封信, 我深深的受感在心。我念你的信, 泪水在我的眼里。” 下面说他艺术的见解: 我们投入人生的动机不应是为艺术的爱, 而应是为人类的爱。只有经受这样灵感的人才可以希望在他的一生实现一些值得一做的事业。这还是他的老话, 但少年的罗兰受深彻感动的地方是在这一时代的圣人竟然这样恳切地同情他, 安慰他, 指示他, 一个无名的异邦人。他那时的感奋我们可以约略想象。因此罗兰这几十年来每逢少年人写信给他, 他没有不亲笔作复的, 用一样慈爱诚挚的心对待他的后辈。这样一来受他的灵感的少年人更不知多少了。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我们从中可以知道凡是一件不勉强的善事就如春天的熏风, 它一路散布着生命的种子, 唤醒活泼的世界。 ⑤但罗兰那时离着成名的日子还远, 虽则他从幼年起就不懈地努力。他还得经尝种种精神的苦痛, 才能实受他的劳力的报酬——对他天才的认识与接受。他写了12部长篇剧本, 3部最著名的传记, 10卷本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时代里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但他的名字还是在灰堆里掩着——直到他将近50岁那年, 这世界方才开始惊讶他的异彩。贝多芬有几句话, 我想可以一样适用到一生劳悴不怠的罗兰身上: “我没有朋友, 我必得单独过活; 但是我知道在我心灵的底里上帝是近着我, 比别人更近。我走近他我心里不害怕, 我一向认识他的。我从不着急我自己的音乐, 那不是坏运所能颠扑的, 谁要能懂得它, 它就有力量使他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 16.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4分, 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 有选错的给0分) (4分) ( ) A. 罗兰在生病危殆时听莫扎特的音乐, 在怀疑与懊丧时听贝多芬的音乐, 这主要说明罗兰对他们音乐的接受是有选择的。 B. 罗兰把自己的音乐经验融入到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中, 这表明他对音乐的热爱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帮助。 C. 第④段中以老象进入艺术花园踩倒花盆作比, 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给罗兰带来的思想冲击和精神影响,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 “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 意指: 罗兰传递了托尔斯泰的火炬, 以慈爱诚挚的心来散布生命的种子, 唤醒活泼的世界, 更多的年轻人因此受益。 E. 作者认为贝多芬的话同样适用于罗兰, 是因为罗兰能够像贝多芬一样, 以音乐作品的力量来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 17. 为什么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时, 罗曼·罗兰却醉心于“敌人” (德国) 的音乐艺术? 请结合原文第②段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 究竟代表些什么? 请结合原文作简要概括。(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罗曼·罗兰的经历说明,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英雄” 的影响。我们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 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8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2013浙江,23—24,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 完成23—24题。(5分) 子贡曰: “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 何如?” 子曰: “可也。未若贫而乐, 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学而》) 子曰: “贫而无怨难, 富而无骄易。” (《论语·宪问》) □□ 箪食瓢饮, 不改其乐; 子路衣敝缊袍, 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 皆所谓不耻□□□□者。(宋·真德秀《西山读书记》) 23. 补出上面材料的空缺部分。(2分) □□ □□□□ 24. 根据上面的材料, 简析孔子的观点。(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语文1.23.答案 乐以忘忧(1分) 患得患失(1分) 24.答案 孔子认为,君子在追求目标时,享受的是努力追求理想过程中的快乐;在达到某一目标时,享受的是理想实现的快乐。(2分)君子追求的不是物质生活所带来的快乐,他们不会像小人一样,为了一己之利而陷入患得患失的狭隘境地。(1分)言之成理即可。 2.24. 第一个阶段是晚唐五代, 以《花间集》为代表。第二个阶段是北宋时期, 以苏轼为代表。第三个阶段是南宋时期, 以辛弃疾为代表。 25. 运用比喻的手法, 把某些评衡家褊狭的观点喻为蚕儿吐丝作茧, 束缚了思想, 减损了艺术鉴赏力。批评了某些评衡家缺乏客观公正的鉴赏态度。 26. 同意。自《花间》以来, 词已形成了以清切婉丽为正宗的风格, 题材以闺情、别意、流连光景为主。可是, 到了苏、辛词, 内容无所不有, 风格慷慨纵横,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明显和以前不同。所以说苏、辛词是别格、变调。不同意。只要是词, 本无所谓哪一类为正宗, 只要有艺术价值即可。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扩大了词的范围, 丰富了词的内容, 同样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所以, 没有必要认为《花间》为正宗, 而苏、辛词为别格、变调。 3.(1)一个人不可能身兼数职,大家各有各的分工(1分)。大家各司其职,天下才不会疲惫不堪。(2分) (2)不矛盾。(1分)孟子阐述的角度不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是针对社会分工问题,(1分)“民贵君轻” 是针对君主管理国家所要秉持的仁爱的理念(行仁政角度)。(1分) 4.①五星红旗首次登上月球 着陆器月球车成功互拍(3分,为2+1。只答出“嫦娥三号任务圆满完成” 给2分)②航天理想:关键——嫦娥三号(着陆器、月球车);科学技术:关键——车器分离;国家形象:关键——五星红旗(2分) 5.22.答案 示例:尽管堂吉诃德模仿骑士行侠冒险是可笑的,但他同情弱者、疾恶如仇、追求真理、不畏艰难的品格却是十分崇高伟大的。唐吉诃德性格中内在的矛盾和悲剧因素却被作者用喜剧的形式表现出来。正因为这种滑稽和崇高、可笑和可爱、喜剧和悲剧存在于同一人物身上,他所引发的笑,遂成为一种“含泪的笑” ,一种发人深省的笑。(意思对即可,4分) 6.副主教把爱斯梅拉达骗出圣母院后,多次威逼爱斯梅拉达,遭拒绝后把她交给一个修女居第尔看管。不料修女和爱斯梅拉达因互相珍藏的小鞋子而得以母女相认,女修士发现爱斯梅哈尔达就是自己15年前丢失的女儿。正在母女相认、悲喜交集的时候,克洛德叫的军警赶来了。母亲奋力抢救女儿,刽子手把她推倒在绞台下,头部着地身亡,相见于是成为永别。 7.(1) B 3分,E 2分,C 1分 (2) 索里尔冲动爱幻想、组织领导能力强;(2分) 普瓦特文沉稳清醒,悲悯理性;(2分) “我” 缺乏主见、愿意附和顺从。(2分) (3) ①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②照应了小说开头“都喝得有几分醉意” 的交代; ③为下文再次开宴和拿“贼” 、审“贼” 做了铺垫; ④为小说增添了喜剧色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共6分) (4) 观点一“一个幸运的贼” 更为妥帖。 ①“贼” 是全文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从被发现、审判,到释放,、招待,故事情节都围绕“贼” 展开,“贼” 起到了串连和推动情节的作用; ②做“贼” 而幸运,能激发读者好奇心。 ③以“幸运的贼” 为题,预示情节必然曲折,也就为主要人物的个性展现提供了平台,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 ④“幸运” 二字意蕴丰富,点明了“贼” 的命运,幸运缘于人性的善良,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观点二:“三个醉汉的故事” 更为妥帖。 ①“三个醉汉” 是小说中的主要活动者,是小说的主人公,以此为题,便于读者把握作品主旨; ②醉汉必有荒唐之处,也必有可爱之处,以此为题,富于喜剧色彩,更加吸引读者; ③由酒醉胡闹到酒醒招待,表现人性的复苏,更能突出作者寄寓的社会理想。 (观点明确2分,理由充分,能依据文本、合理论述,三点即可,每点2分,本题共8分) 8.(1)C3分E2分A给1分答BD不给分 (2) ①小说由“我” 每周给凯洛琳送红玫瑰引起故事。 ②交代神秘送花人送花的原因。 ③红玫瑰使凯洛琳小姐逐渐走出失恋阴影,提示送花人的真正身份。 (3) ①使小说的故事情节更具有真实性。 ②便于叙述,使线索连贯集中。 ③从孩子的独特视角,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4)示例一 观点:凯洛琳是主人公 理由:①小说是围绕凯洛琳的变化展开的。小说交代了凯洛琳从失恋到找到幸福生活的全过程 ②小说重点描写的人物是凯洛琳,从她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现其心里变化。 ③小说是通过这一人物形象表现人正确面对困难挫折、乐观生活的主题 示例二 观点:克丽丝汀是主人公 理由:①克丽丝汀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幕后人物,凯洛琳的失恋、转变都是她的行为造成的。 ②小说的结尾处“这才是有骨气的女人” ,有力地突出了她在小说中的地位,表现了她的宽大和善良的心灵。 ③小说借克丽丝汀表现了宽容、关爱的主旨。 9.(1)答C3分,E2分,A1分,答BD不得分。 (2) ①抗战胜利后,将重心由建筑转向规化,留美后倡导梁思成提出的Morden and Chinese ②文革结束后,提出广义建筑学的核心思想 ③90年代后,提出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3)①矮胖、圆脸、浓眉、银发、厚嘴唇,行动迟缓,说话慢声细语,外貌平凡。 ②热爱祖国,心系祖国,报效国家。 ③科研上虚心求教,持之以恒,不断创新。 (4)示例一 科研的根本目的是报效祖国,造福大众 ①从事科研,要持之以恒,孜孜不倦,方能取得伟大成就。、 ②在科研上,要独立思考,勇于创新,不断超越自我。 ③在科研过程中,要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 示例二 人生方面,一定要树立远大志向,并为之不断奋斗 ①要善于抓住机遇,把握人生的新起点 ②要善于听从师长的意见,虚心接受师长的教悔 ③人生最大的价值就是报效祖国,造福大众 10.(1) (1)C 3分,E 2分,A 1分。 (2) ①写出天气的寒冷,提示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揭示医院病人增多的一个原因。 ②以寒冷逗出取暖,为后文医院里起火埋下了伏笔。 ③暗示了文中我内心因为见多了病人不交医药费的现象而产生的冷漠。也写出了高大壮一家人无钱看病的悲凉。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 ①在病人增多的情况下,我不想因高大壮闹事而把医院搞乱。 ②高大壮的下跪,使“我” 震惊,内心产生了感动。 ③姚大夫已经恢复用药,“我” 觉得应该顺水推舟。 ④姚大夫所说的“我是一名医生” 的话触动了“我” ,唤醒了“我” 作为医生的职业责任感。 (四条中写出三条即可,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4) ①“我” 是主人公。(2分) 原因如下:①所有情节都有“我” 的参与,而且都围绕着“我” 而进行。②小说是通过“我” 的所作所为来表现主旨,批评社会人的冷漠,唤醒人们的同情心与责任感。③高大壮的故事在小说中作为矛盾的客体,只是为了引出情节,衬托“我” 的思想性格,使“我” 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显得合情合理。 (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 ②高大壮是主人公。(2分) 原因如下:①整篇小说都是围绕高大壮的故事写的,促进“我” 思想情感转变的也是高大壮。②小说是借高大壮的故事来批评社会冷漠,唤醒人们的同情心和责任感的。③“我” 在小说中是反衬,突出了高大壮的孝和善良。(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 11.(1)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答A、D不给分。 (2)①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引起下文;②渲染了环境的清静、美丽,为人物的出 场营造一个诗意的氛围;③衬托人物性格,暗示出莲池老人的独特个性。 每答出一点给2分。 (3)①对工作专注,尽职尽责;②生活勤俭,知足常乐:③幽默达观,淡泊悠闲。 每答出一点给2分。 (4)观点一:这是一篇叙述一个平常人的寻常事的小说。 ①从题材来看,小说叙述的是一个普通的守钟楼老人的故事;②从主题来看,小说显示出的是普通人的生活境遇和人生态度,其中蕴含着朴素的人生哲理;③作者将目光投向普通人,在平常人的寻常事的叙述中流露出对其深深的爱怜和敬意。 观点二: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小说。 ①平凡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心无挂碍” “有‘功夫’” 莲池老人的身上,折射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的超然和儒家的担当;②选材典型,撷取老人工作与生活中的几个片断,突显人物性格;③语言纯净有味,很有表现力,如开头莲池老人的出场,描写意境悠远,有古典的诗意。 观点明确,给2分;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给6分。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理由是否充分、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 12.(1)答C得3分,答A得2分,答E得1分,答BD不得分。 (2)小说题目运用了一语双关的手法(2分),表面上是指张摆渡和柳摆渡撑船渡人(或:用船把人或物载过河)(1分),其深刻含义是指张摆渡用后半生的种种努力,进行灵魂的自我救赎与解脱。(3分) (意思对即可) (3)①自私狭隘,缺乏公平竞争意识:为争生意,竟然用不光彩的手段,制造沉船事故,挤走了柳摆渡;②良知未泯,对自己的错误能深刻反省并补救:做错事后,一直愧疚,良心不安,其孤独和固守其实是一种良心的拷问和灵魂的救赎;③勤劳吃苦,有生活理想:不仅摆渡,还网鱼,用辛勤劳动供出了一个大学生。(每点2分,意合即可) (4)观点一:应该把秘密说出来。①张摆渡多年来一直愧疚,良心不安,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说出来是一种解脱;②事情已过去多年,说出来柳摆渡也不会责怪并找他的麻烦;③说出来更能表现自己的真诚悔意和认识错误的勇气,能得到柳摆渡的谅解。 观点二:已经没必要把秘密说出来。①多年来,张摆渡为自己的错误忏悔了无数次,并努力进行自我救赎,所以,秘密说不说出来已经不那么重要了;②时间久远,事情已成历史,此时说出来确实没有什么意义;③说出来可能会让柳摆渡对张摆渡产生不好的看法,容易节外生枝。 (观点2分,具体理由每点2分;不论持何种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13.(1)答E 给3分,答C 给2分,答A 给1分;答B、D不给分。 (2)①照应题目;②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的活动提供适当的背景;③描写小操场的隐蔽清净和两个男孩一起玩沙的情境,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做铺垫,也使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心理活动显得更真实自然;④小说开头描写公园里幽静宜人的环境,营造一幅和谐美好的休闲画面,与后文情节发展和人物之间紧张的冲突形成强烈反差,有以乐衬悲、以美衬丑的艺术效果。(6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3)①莫顿是一个敬业的大学教授,终日埋头于大学里的工作,很少外出。尊重、呵护学生,当面指出他们的错误时带着羞涩、歉意的微笑。②外表文弱,脸清瘦苍白。③性情温文尔雅、谦逊平和,平日里不生气,很少发火,面对男人的粗野无礼时,能心平气和地讲道理。④性格懦弱,隐忍退让,当遭受大块头的侮辱威胁时,不是奋起维护自己的尊严,保护自己的孩子而是忍辱离开;妥协之后又为自己的怯懦辩解。(该点如答“理性、知难而退,为了避免打斗受伤而忍辱离开” 也可)⑤在暴力面前屈服而在弱者面者威风,对孩子和妻子表现得不耐烦,威胁要去管理孩子。(共6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4)示例一:可以不要。理由:①情节紧扣题目展开,脉络清晰,结构完整。不要后半部分,故事场景便集中于星期天的公园一角,情节围绕莱利与胖男孩、莫顿与大块头之间的冲突展开,冲突因孩子而起,在两个男人之间发展到顶峰,最终以莫顿知难而退,一家人尴尬离开结束,情节结构非常完整紧凑。②人物形象鲜明,人物的性格心理等描写已经很充分。大学教授莫顿外表文弱,温文尔雅、隐忍退让的性格跃然纸上;大块头的蛮横粗俗、恃强凌弱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她” 胆小怕事而又自尊要强的性格和在整个冲突中的心理变化也得到了充分表现。③主题深刻而鲜明。小说前半部分通过孩子与孩子、成人与成人之间的两种冲突,表现粗野对文明、暴力对道理的践踏,引导人们思索如何对待他人的无理欺侮、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益。(如果学生回答表现了不同阶层的人之间的矛盾,分析有理,也可以) 示例二:有后半部分更好。理由:①情节更丰富曲折,耐人寻味。前半部分重在写两家人的冲突,后半部分转而写夫妻之间的冲突,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后半部分将前半部分中夫妻之间已露端倪的矛盾加以展开,细致描写尴尬退场之后一家三口的言行心理,别开生面,情节内容更加丰富)。②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更好地表现了人物性格、心理的复杂。前后两部分,“她” 对丈夫的态度从温柔怜惜、体贴担心,到内怀不满、隐忍不发,到最后尖锐冷酷地讽刺,人物微妙的心理变化被表现得更细致充分,不仅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而且更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③丰富并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后半部分除了继续通过“她” 和莫顿言行心理的描写引导读者思考如何抗拒暴力、如何坚守权益尊严这一主题外,重在表现他们对自身怯懦无能的屈辱感,以及将怨愤发泄于他人的微妙心理,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如何面对自身的屈辱和内心的痛苦(陷入内心痛苦中的夫妻二人不是相互理解相互安慰,反而是妻子怨愤丈夫,丈夫责难妻子,这对恩爱夫妻之间的隔膜折射出了人内在的孤独和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8分;观点明确2分;理由6分,答出一个角度给2分,意思对即可) 14.(1)答C给3分,答E给2分,答B给1分,答A、D不给分。 (2)卡尔先生见到希金斯太太后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冷漠、惊讶、愧疚(内疚)、钦佩(敬重)(2分;答出2点给1分,答出3点以上给2分)主要作用:①通过卡尔先生前后心理的对比,衬托希金斯太太的从容冷静;②突出小说主题,通过卡尔先生态度的变化突出了母爱的伟大。(4分;答出一点给2分)注:“心理变化” 答成“毫无表情” “怔住” ’等外在表现不得分。 (3)①遇事沉着冷静,大方从容。得知阿尔弗雷多闯祸后,没有被吓得六神无主,流泪求情,而是大方地自我介绍,笑容可掬地与卡尔先生握手、交谈。②保护孩子尊严,教育孩子有方。在阿尔弗雷多闯祸后,不是怒气冲冲地当着卡尔先生的面训斥他,而是平静地询问,轻轻地拍拍他的肩膀,给恐惧中的孩子以安慰,维护孩子的自尊。③敢于担当,坚强。为闯祸的儿子解围,独自承担伤感和恐惧。(6分;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观点和分析各1分;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亦可)注:每点中两个词语答出任意一个即可。 (4)观点一:“别难过,妈妈” 更合适。 理由:①“别难过,妈妈” ,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突出了妈妈对我的影响力、感召力,既表达了阿尔弗雷多看到妈妈紧张、失魂落魄的样子后愧疚、痛苦、悔恨的心理;又传达出更为丰富的言外之意:“妈妈” 的伟大之举,让“他” 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理解了做人的责任,真正地长大了。 ②小说情节是以“阿尔弗雷多” 为主体来展开的,而“别难过,妈妈” 是阿尔弗雷多的心里话,以此为题目正与此保持一致。 ③以“别难过,妈妈” 为题目,在结构上与结尾“他仿佛看到了妈妈内心所有的痛苦。他忽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 相呼应,浑然一体,体现了小说结构的完整性。 观点二:“另一个妈妈” 更合适。 理由:①从情节上说,小说主要写了我眼中两个妈妈的形象,用“另一个妈妈” 为题目,突出了我对妈妈言行的意外,使妈妈这一形象更丰满。 ②从主题上看,小说意在表现“妈妈” 的伟大。妈妈来到之前我对妈妈的想象与妈妈到来时我看到的妈妈形象相对比,妈妈的“从容冷静” 与“失魂落魄” 相对比,意在告诉人们:母亲虽然柔弱,却能在孩子闯祸时,勇敢地担当起所有的责任,坚强地面对所有未知的恐惧,无私地帮助孩子走出困境,使其长大成人。这就是一个平凡母亲的伟大。 ③从结构上看,与“今晚妈妈好像完全是个陌生人” “今晚,阿尔弗雷多第一次认识了妈妈” 相照应,突出我对妈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8分;其中“观点” 明确2分,“理由” 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 15.14. (1) ①现场鼓手的演奏结束了, 我因不能再次听到鼓声和听众一起疯狂而失落; ②受到鼓声的鼓舞, 我希望能过上一种新鲜有力的生活。(每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 (2) ①鼓声让我相信, 这个鼓手是近于自然的, 因而也是幸福的; ②作为听众, 我被鼓手的鼓声吸引, 却不能分享他击鼓时的愉悦, 这让我感到有些遗憾。(每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 15. ①用排比的手法, 表现鼓声的节奏和声音由缓转急、不断强化的过程; ②用夸张的手法, 表现鼓手技艺的高超, 极大地渲染鼓声非凡的感染力; ③用对比的手法, 表现“我” 的感情激动和失落的变化, 以此突出鼓声对“我” 的影响。(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16. ①鼓声打破了“我” 所习惯的管弦乐和声乐的表现方式, 让“我” 重新感受到打击乐的原始魅力; ②鼓声唤醒了“我” 精神中一直沉睡着、淤积着和荒芜着的因素, 让“我” 认识到它们的陌生和新鲜; ③鼓声打破了欲望和观念的束缚, 让“我” 体会到重回自然的自由和幸福, 表达了“我” 寻求精神动力的愿望。(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17. ①初来曼哈顿, “我” 对能够免费享受林肯中心丰富多样的音乐而感到舒心惬意; ②不久, “我” 对从林肯中心传出的、不合意愿却又不得不听的音乐感到痛苦和厌恶; ③最后, “我” 被林肯中心的鼓声所吸引, 震撼, 甚至为之疯狂。(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16.14.(2分) (1) 贝尔蒂高尚的人格震慑了霍夫曼的灵魂, 使之感到羞愧和敬畏。 (2) 表现了霍夫曼复杂的人性。 15.(5分) (1) 对比。 (2) ①贝尔蒂与霍夫曼之间的对比, 即霍夫曼的虚伪、卑劣与贝尔蒂的真诚、高尚相对比; ②贝尔蒂与迈尔之间的对比, 即迈尔对待俘虏时的冲动与贝尔蒂的理性相对比, 迈尔在死亡面前的恐惧与贝尔蒂的视死如归相对比; ③在霍夫曼狼一样的眼光下, 人们的惊慌失措与贝尔蒂的镇定自若相对比。 16.(4分) 基本情节: (贝尔蒂) 俘敌—护俘—被俘—脱险—赴死。 17. (5分) (1) 作者赞扬了贝尔蒂高尚的品格, 但并未将其简单化; 贬斥了霍夫曼的虚伪、卑劣, 但并未将其脸谱化, 也暗示了霍夫曼人格的复杂性。 (2) ①贝尔蒂的风度显示为对战俘人格的尊重与维护, 他的尊严则体现为对侵略者的蔑视和对人格的捍卫。 ②霍夫曼所谓的风度不过是在虚伪的礼貌言行中包藏着的对法国人的傲慢与鄙视; 所谓的尊严其实是占领者的居高临下和泄愤杀人。 18. (7分) (1) 贝尔蒂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他善待俘虏既是对国际公约的遵守, 也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 (2) 贝尔蒂应该救迈尔。在贝尔蒂看来, 让迈尔替自己去死有辱自己人格, 因此他用生命捍卫了人格的尊严。 17.15. CE 16. ①生动地刻画出胡杨林坚韧顽强的形象, 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②深化主题, 以胡杨树的生死暗示河流的变化, 表现生命离开河流后的困顿; ③由河到树, 由树到人, 承上启下, 结构更加严密。 17. ①塔里木河身处沙漠, 不得不与沙漠进行长期的坚韧的较量; ②塔里木河给沙漠带来生命与文明, 却又不得不亲历文明的衰落; ③塔里木河的奔腾和消失承载着人们的热爱、慌恐等复杂情感, 引发了沉重的思考。 18. (示例1) 河流是人类文化的源头。塔里木河曾赋予罗布泊人浪漫的生活气息, 长江、黄河乃至家乡的每一条河, 都滋养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如今地球上的许多河流正像塔里木河一样在萎缩,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应以破坏自然为代价, 否则将会给人类及其文化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示例2) 河流具有超越自然生命的文化魅力。塔里木河的率直坦荡, 既是自然属性的体现, 也是文化人格的写照。在漫长的历史中, 自然的河流也许会因为种种原因萎缩乃至消失, 但我们依然可以从现存的文化中感知河流的形态与历史, 感悟河流的文化意义。 18.19. ①山水画表现的既是自然的山石, 更是画家心中的山石; ②山水画家师法自然, 以不同的画法表现不同的山石之美, 是对自然之美的再创造。 20.①承接上文对山水画皴法的说明, 引出下文对山水画所反映的地质学知识的分析; ②举例说明古代画家创造出不同的山石画法, 说明山水画的皴法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21.①画家因地域不同, 山石结构不同而创造出不同的山石皴法; ②自然界的山岩千姿万态, 对象不同, 画法不同, 必须不断丰富、创新; ③有成就的画家总是不落前人窠臼, 探索新的技法, 表现新的山水, 从而推动皴法不断发展。 19.16. 马脚踏实地, 把自己的主人带回到现实。因不能再感受骑马登山充满诗意的飘飘然, 所以说马不通人意。 17. ①善于配合; ②清高, 斯文; ③稳重, 聪明; ④坚忍。(注意结合文本中的句子) 18. ①过岭前对骑马过岭感到犹疑、害怕、担心, 表现出对马的隔膜; ②过岭中感到快意和飘飘然, 并喜欢上马; ③过岭后, 对骑马过岭充满怀念, 对马崇敬同情。 20.13. BD 14. 【要点】①增强说服力, 进一步突出王文显剧作别有一番幽默, 肯定他喜剧创作的能力和影响。②引出下文对王文显任代理校长时行事风格的叙写, 形成对比, 以突出王文显治校的持重务实, 一丝不苟。(意思对即可。) 15. 【要点】①(表层方面) 王文显身上体现了清华的特质与精神, 在清华有着重要的地位。②(深层方面) 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包容的治校理念, 是清华的灵魂。坚守学术性和包容性, 清华就不会因为任何变革而改变; 反之, 清华将不再是“清华” 。(意思对即可。其他理解, 言之成理亦可。) 21.13. CE 14. 【要点】①结构上, 收束上文, 点明瓦的保护功能。②内容上, 强调瓦对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表达了人们对瓦的依赖与敬畏之情。(意思对即可。) 15.【要点】①(客观方面) 对于土与火的结晶, 先人早就有了认知; 在漫长的岁月中, 瓦已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②(主面方面) 人们在生活中对瓦有着复杂的感情: 既赞美瓦的无私, 感激瓦带来的快乐, 也为瓦即将被取代而伤感难舍。(意思对即可。其他理解, 言之成理亦可。) 22.(1) 都强调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或: 严于责己, 宽以待人。) (意思对即可。) (2) 【要点】孔子的话侧重点是, 少责备别人, 从而避免别人的怨恨。孟子的话侧重点是, 如果不如别人, 不要怨恨别人, 而要从自身寻找原因。(意思对即可。) 23.16. (5分) 本文通过叙述沈从文平常而又不平常的工作、生活, 表现了他卓越的才华和从容潇洒的人生态度, 表达了作者对沈从文的尊崇和缅怀之情。 17. (6分) (1) 运用拟人等方法, 形象地表现出沈从文的作品现在有魅力, 将来也会有永久的生命力, 会拥有越来越广泛的读者。 (2) 鼓励作者在逆境中要保持乐观心态, 表达深厚的叔侄亲情, 同时体现沈从文身处逆境却豁然达观。 18. (5分) (1) 对所叙之事进行总结。(2) 肯定了所叙之事的价值和意义。(3) 包含着对沈从文的高度评价。 19. (5分) 特色: 幽默风趣、意味深长。效果: 沈从文这句意味深长的话既委婉地吐露了心中的不平之气, 显示了自己的人格尊严, 又含蓄地讽刺了侮辱他的人, 表达了对他们的轻蔑态度。 24.16. AE 17. (4分) ①罗兰痴迷于音乐, 音乐是他的生命。德国的音乐充满艺术魅力, 滋润了罗兰的心灵。 ②他开始接触德国音乐的时候, 还没有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过德国人, 也不了解“德国” 一词意味着什么。 18. (4分) ①音乐的天才, 杰出的文学家。②真理的寻求者, 时代的圣人, 理想人格的化身。 19. (8分) ①一个人应该转益多师。罗兰在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英雄” 。莫扎特与贝多芬奠定了罗兰的艺术基础; 莎士比亚拓展了罗兰的艺术世界; 托尔斯泰为他树立了人生的榜样。②要选择真正的“英雄” 。罗兰的“英雄” 莫扎特、贝多芬、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都是世界性的先圣与时贤, 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丰碑。③在“英雄” 的影响下, 自身还应不懈地努力。罗兰在坚持不懈并经尝种种精神的苦痛后, 才逐步被世界认识与接受。 联系现实略。 (此题考生作答只要言之成理, 即可正常评分) 25.23.颜子 恶衣恶食 24.①贫穷而不抱怨是困难的, 富有而不骄横是容易的, 故处贫难, 处富易, 这是孔子对人之常情的体认。 ②处于贫穷时不仅要保持气节, 更要安贫乐道; 处于富贵时不仅要不骄横, 更要谦逊好礼。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