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人教版本高考历史(第7单元 第13讲 两极世界的形成)一轮提高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5人教版本高考历史(第7单元 第13讲 两极世界的形成)一轮提高题

‎【走向高考·2015】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人教版):第7单元 第13讲 两极世界的形成技能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1‎ 结论分析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1.题型特点:此题型加强对历史概念、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等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不着眼于“是什么”,而着眼于“为什么”,而且题干所展现的内容多是中学教材未出现的结论,往往以全新的结论(或表述)出现,而选项则多是教材所涉及的内容。‎ ‎2.解题方法 ‎(1)回答这类选择题时,主要的不是凭借历史知识,而是依靠正确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较高的史学理论水平。主要搞清结论和史实的关系,要根据题干的结论,分析与史实的内在联系,进行综合辨析,同时以史论结合的方法进行判断。‎ ‎(2)注意问题的转换,根据论点所指事件的时间信息,利用所学知识与之关联,对题目观点进行论证或者否定。‎ ‎ 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 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 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 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解析] 赫鲁晓夫的这段话反映出他企图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所以选C。从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中,我们可以知道,苏联在美苏核力量对比中处于不利地位,所以排除A项;20世纪60年代初,美苏争霸处于第一阶段,并非由对抗走向对话,所以排除B项;D项是表象,不能表明实质。‎ ‎[答案] C ‎ 基辛格在《大外交》中说:“20世纪最能左右国际关系的、作风却也最矛盾的国家则非美国莫属,再没有其他社会像美国一样,既绝对坚持绝不容许外国干预美国内政,又如此一厢情愿地认定美国的价值观是放诸四海皆准的。”美国的矛盾心态体现了(  )‎ A.美国坚持“孤立主义”外交政策 B.美国的价值观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 C.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D.美国外交思想上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立 ‎[解析] 从题干矛盾的心态,可以看出美国理想上主观地认为自己已经很完美了,到处干涉别国内政,推广自己的价值观,而不容许别国干预美国内政,又证明了现实的美国并不完美。‎ ‎[答案] D 跟 踪 体 验 ‎1.(2013·福建文综·24)冷战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认为,(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重的危险之中……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该报告认为(  )‎ A.全面“热战”不可避免 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 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 D.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冷战的认识,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试题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体现了冷战没有诉诸战争,但也和一场真正的战争无异。热战和冷战相反,专指赤裸裸的战争行动、武装干涉,比冷战更加残酷、血腥。故排除A、B、C三项。‎ ‎2.(2013·广东文综·23)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 A.联合国         B.欧洲共同体 C.华沙条约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答案] D ‎[解析] 本题以杜鲁门的一则咨文切入考查对“冷战”的理解。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核心信息的分析,“保卫性措施”侧重于军事,所以答案是以美国为核心的北约,答案为D项。A项是国际政治组织,最初是美苏较量的舞台;B项是欧洲人发展经济、维护欧洲利益的经济举措;C项是社会主义国家对抗北约的军事组织。‎ ‎3.(2013·江苏历史·20)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下面地图,理解准确的是(  )‎ 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 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 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 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答案] A ‎[解析] 题干地图反映了1945~1949年被占领的德国,D项可以直接排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造成德国分裂的主要原因是美苏冷战对峙,据此排除B项;华约建立于1955年,排除C项;故选A项。‎ ‎4.(2012·全国大纲卷文综·23)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不断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6年后,华沙条约组织于1955年宣告成立。促使华约成立的直接原因是(  )‎ A.第一次柏林危机 B.两个德国分立 C.联邦德国加入北约 D.共产党情报局成立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二战后美苏冷战的影响。‎1954年10月23日,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签订了《巴黎协定》,吸收联邦德国加入西欧联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政府曾照会23个欧洲国家和美国政府,要求他们不要批准《巴黎协定》,并建议召开欧洲集体安全会议,讨论“防止德国军国主义再起”等问题,并缔结《欧洲集体安全条约》,但遭西方国家的拒绝。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5.(2011·福建文综·23)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  )‎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抛出马歇尔计划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 ‎[答案] C ‎[解析] 扣住材料关键词时间“20世纪50年代”即可解决问题。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发表,马歇尔计划1948年4月开始实施,“特种战争”1961年发动,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A、B、D三项;北约与华约的对峙形成于1955年,同时说明了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故选C项。‎ ‎6.(2011·广东文综·23)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  )‎ A.推行马歇尔计划 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答案] A ‎[解析] 解题时扣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欧洲”、“经济手段”、“苏联”可推断出A项,因为马歇尔计划主要在欧洲实施,它以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世界,以达到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目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虽然是经济手段,但范围不是局限在欧洲,排除B、D两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是政治军事手段,不符合题意中经济手段,排除C项 ‎7.(2011·江苏历史·17)下图“阳台对话”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  )‎ A.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B.美苏关系趋于暖和 C.冷战格局全面终结 D.多极化世界的来临 ‎[答案] B ‎[解析] 结合图片中1973年勃列日涅夫和尼克松“亲切交谈”,说明美苏关系趋于缓和。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于赫鲁晓夫和肯尼迪在位时期;苏联解体后,美苏冷战才结束;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加强,但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A、C、D三项表述错误。‎ ‎8.(2011·上海历史·21)美苏争霸期间,两国力量此消彼长、相互制衡。下列表明苏联退缩的史实是(  )‎ A.结束越南战争 B.执行“莫洛托夫计划”‎ C.撤出古巴导弹 D.签订《华沙条约》‎ ‎[答案] C ‎[解析] C项是美苏争霸第一阶段美苏关系紧张事例之一,苏联撤出古巴导弹也说明战略优势在美国方面。A项是美国结束越南战争,是美国退缩的史实,排除;B项是1947年苏联抵制和反击“马歇尔计划”的行为,是苏联“进攻”的史实,排除;D项是1955年华约组织成立的标志,是苏联强硬的反映,应排除。‎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