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项复习自然灾害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地理专项复习自然灾害

‎(新课标)高考地理专项复习:自然灾害 ‎ 一 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对应考点 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自然灾害的规律;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重点、难点 自然灾害的关联性;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区域灾情分析。‎ 主干知识梳理 ‎ 一、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1.概念: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异常变化作用于人类社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秩序混乱、资源破坏,从而影响和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2.基本要素 ‎(1)致灾因子: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可以是纯自然的,也可以人类活动所诱发的自然作用。大部分灾害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引发。‎ ‎(2)承灾体:承受灾害的客体(人类和人类社会),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的客体。‎ 二、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1.按成因:天文灾害(如太阳风暴导致通讯中断、磁暴等)、气象灾害(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霜冻雪灾等低温冷害、酷热、雷击、冰雹、大风、干热风、龙卷风、浓雾及沙尘暴等)、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山崩、地陷等)、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巨浪,海冰、赤潮等)以及生物灾害(农林病虫草鼠害以及森林火灾等)、人为诱发灾害等。‎ ‎2.按表现特征:突发型灾害、缓发型灾害、过渡型灾害。‎ ‎3.按发展过程:原生灾害、次生灾害。‎ ‎4.按承灾体的性质:城市灾害、农业灾害、矿山灾害等。‎ 三、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自然灾害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对人类的危害性。此外还有以下基本属性。‎ ‎1.突变和渐变的双重性 ‎2.联系(关联性)和分异的双重性 关联性主要表现为灾害成因上的关联。这种关联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灾害的群发性和严重性。‎ 例如,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这是因为该地区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断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频发。‎ ‎3.自然和社会的双重性 ‎4.难免和可防的双重性 四、自然灾害的规律 ‎1.空间分布的规律性 山区――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平原――洪涝、干旱、地面沉降、土地盐碱化。人烟稀少地区――灾害损失小;人口、经济密集地区――灾害损失大。‎ ‎2.时间分布的规律性 ‎3.成因机制的规律性――突出表现是“灾害链”现象,原生灾害会诱发一系列次生灾害。‎ 五、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1.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域差异――地区分布上的极不均衡和带状分布 ‎(1)四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大陆裂谷地震带、大洋中脊地震带。往往和活动型很强的地质构造带一致,多分布于板块边界地带。‎ ‎(2)两大自然灾害带:‎ 灾害带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环太平洋灾害带 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多海啸 热带、副热带海区――台风――风暴潮 人口集中、经济发达 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 ‎(20°N~50°N)‎ 气候类型复杂,季风气候显著,――水旱、台风、低温、风沙灾害;‎ 全球山地最集中的地带,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中、低纬度地带,‎ 人口稠密,经济密度大 ‎2.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亚洲最重)‎ ‎(1)自然地理背景的差异:如地质构造、地貌特点、气象条件、水文条件的差异――决定了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2)人文地理背景的差异:如人口密度、经济密集度、防灾减灾能力等――决定了社会对于灾害的易损性,是影响灾害损失的重要因素。‎ 受灾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①人口和城镇密集,经济发达、社会财富密度高的地区绝对损失高。相反绝对损失则低。‎ ②人口和城镇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由于人口多、经济总值高、抗灾减灾的基础雄厚、技术先进,相对损失低。相反相对损失则高。 ‎ 六、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一)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 人类活动对灾情“放大”或“缩小”的最敏感区域,是在自然灾害的高风险区。例如,人类活动进入洪水高风险区就可“放大”区域灾情,而人类活动迁出高风险区就会“缩小”区域灾情;人类无节制自我扩张并且盲目地、大规模地改造自然就会“放大”区域灾情,人类顺应自然规律,加强灾害地监测和预防,就会“缩小”区域灾情。‎ ‎(二)人类活动诱发地自然灾害 ‎1.生态破坏诱发自然灾害 ‎(1)生态破坏 产生原因:人类不合理地、过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破坏了自然界原有的生态平衡。‎ 直接表现:主要是森林锐减和草原退化。‎ 灾难性后果: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 ‎(2)生态破坏的后果 ‎●水土流失灾害 形成:人类乱垦土地、滥伐森林、破坏草地会大大加快地表土壤侵蚀的速度。‎ 危害:①表层土壤变薄乃至丧失,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生产力破坏,甚至会使人们失去基本的生存条件;②加剧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发生;③淤塞水库,抬高河床,影响河运,增大洪涝的风险。‎ 我国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南方山地丘陵、东北黑土等。‎ ‎●土地荒漠化灾害 概念:主要是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原来的绿洲、耕地或草场变为荒漠的过程。‎ 成因:自然原因:气候变化(全球变暖、降水减少等);人为原因:毁林、垦荒、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等。‎ ‎2.环境污染诱发的自然灾害 ‎(1)土壤污染 污染源:农药、化肥、各种废弃物(废水、废气、废渣)‎ 危害:①粮食减产、造成农业经济损失;②有害物质通过粮食、蔬菜、水果、扬尘等进入人体,威胁人体健康。‎ 防治:建立土壤质量监测机制。‎ ‎(2)水体污染 产生:大量排放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 危害:①地表水污染,水质型缺水严重;②引起地下水超采,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地面沉降、地裂缝、盐渍化等现象;③沿海地区会出现会导致地面、地下水、地表水遭受海水入侵的威胁。‎ ‎3.气候变暖诱发的自然灾害 事实: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全球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加。‎ 原因:矿石燃料的燃烧、毁林 灾难性后果:①世界各地气候异常现象增多,洪水、滑坡、泥石流和雪崩的损失增加;②水土流失加强,农作物产量下降;③传染病蔓延的风险增加,给世界各国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七、灾害调查 ‎1.灾害调查的方法:问卷调查、抽样统计;野外实地考察;资料查询;调查访问等 ‎2.灾害调查的基本步骤:启动调查工作――制定调查问卷――开展实地调查――分析初步结果――制作风险地图――编写调查报告。‎ ‎3.社区风险地图应标明的主要内容:①与救灾有关的重要设施;②社区内特表危险的区域和建筑物;③灾害时可能受影响的地点以及一些特殊区域;④将社区不同地段的灾害风险划分出不同等级,并用不同颜色表示。‎ 重点问题:‎ ‎1.某区域灾情(重、轻)分析:‎ ‎(1)分析区域致灾因子(自然、人文)的多少和强弱。‎ ‎(2)分析承灾体(人口与财富的聚集度)、区域防灾减灾能力(监测预报技术、防灾意识、防灾减灾工程措施等)的强弱。‎ ‎2. 为什么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灾害种类和频度不断增加,损失也在不断增大?‎ 随着人口增多,经济发展,人类改变自然的能力加强。人类超强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恶化,致使环境更不稳定,人地关系趋于紧张,导致多种自然灾害频发。经济发展和经济密度的加大导致灾害损失不断加大。‎ ‎3.为什么在不同时期,灾害程度相同,人口伤亡却在不断减少?‎ 灾害监测、预报能力的加强,人本身的灾前防范意识、灾中的应急措施、灾后的自救互救行为不断加强,致使人口伤亡不断减少。防灾减灾工程的建设也会改变受灾体的易损程度,从而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二、 地质灾害 对应考点 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我国的地质灾害;‎ 主干知识梳理 一、主要地质灾害 ‎(一)地震 ‎1.有关地震的一组概念 ‎(1)震级与烈度 ‎①震级:表示地震的大小 注意:A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 ‎ B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因为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 C一般而言,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7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重大损害。‎ ‎②烈度: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注意:A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B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除此之外,烈度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和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 ‎(2)有关构造地震示意图 ‎①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震源。‎ ‎②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 ‎③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 ‎④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 ‎⑤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等震线。‎ ‎2.地震的类型和机制 ‎(1)类型:按成因机制可以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人工诱发地震(水库蓄水、人工爆破、大型工程等)。‎ ‎(2)构造地震的机制:地壳构造运动使岩石圈内的岩层发生变形,当变形积累到一定程度,岩层便会突然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 ‎3.地震的发生过程 ‎(1)纵波:速度快,引起地面上下震动。‎ ‎(2)横波:速度慢,使物体前后晃动。是地面建筑破坏的主要原因。‎ ‎4.地震的危害 建筑物发生破坏或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并易引发火灾、海啸、滑坡、饥荒、瘟疫等其他灾害。(关联性)‎ ‎5.地震的分布 板块边界以及板块内部的断层活动带。环太平洋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带是主要的地震带。‎ ‎6.防御措施: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检测预警系统,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的减灾工作体系;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城市和交通建设避开危险的断层,实施预防措施;加强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意识。‎ ‎(二)火山 地下深处岩浆沿裂隙喷出地表的现象。强烈的火山喷发,会带来有毒气体、熔岩流、火山灰、泥石流等危害。火山的分布,基本上与地震一致。‎ 火山灰和熔岩破坏田园建筑,威胁生命财产安全,有可能诱发地震或引起气候异常。火山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人类提供了十分肥沃的土壤、丰富的矿产和地热。‎ ‎(三)滑坡和泥石流 ‎1.滑坡 ‎(1)概念: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2)发生条件:①有一定坡度的斜坡;②坡体上的岩土松软,遇水容易软化,不完整、裂缝(痕)多、软硬相间的岩层;③震动(地震和人为爆破);④水的浸泡(水流渗入坡体,软化了土石,增加了重量,引起滑坡);⑤人为破坏坡体(开挖坡脚)、破坏植被、使坡体加载(在斜坡上建楼房、建工厂、堆填土石、矿碴等)。‎ ‎(3)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 ‎(4)防御措施:及早识别滑坡危险,建设护坡工程等。‎ ‎(5)自救:当处在滑坡体上时,最佳方向是向两侧跑离。当无法跑离时,在一定条件下,如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 ‎ ‎2.泥石流 ‎(1)概念: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发生条件:①坡度大,便于集水的沟谷;②植被破坏,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开矿、修路等工程建设的大量弃渣;③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暴雨、山洪等。‎ ‎(3)危害: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4)防御措施:根据天气情况做好预报,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恢复地表植被等。‎ ‎(5)自救:‎ 选择最短最安全的路径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不要上树躲避,因泥石流可扫除沿途一切障碍;不要躲在陡峻山体下,防止坡面泥石流或崩塌的发生;长时间降雨或暴雨渐小之后或雨刚停不能马上返回危险区,泥石流常滞后于降雨暴发;人们在山区沟谷中游玩时,切忌在沟道处或沟内的低平处搭建宿营棚。‎ ‎3.泥石流、滑坡的区别 相同点:(1)主要发生在山地地区;(2)主要是重力作用形成;(3)人类活动可诱发其发生;(4)破坏力极强。‎ 不同点:(1)运动物质体积大小不同;(2)泥石流的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 二、中国的地质灾害 ‎(一)地震灾害 ‎1.我国地震分布特点:西多东少 四个地震多发区: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地震带的分布基本上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 ‎2.我国地震灾情特点:东重西轻 ‎(1)灾情总体特征——东重西轻 ‎(2)灾情变化趋势——因地震死亡人数减少,经济损失却有加重趋势 ‎(二)滑坡、泥石流灾害 ‎1.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 ‎ 山地面积广、山高谷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上层岩性相对松软、受重力和水力作用以及山地开发程度不断加大等 ‎2.时间分布特点 ‎ (1)泥石流:与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原因:爆发时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的激发)‎ ‎ (2)滑坡:表现出常发性,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一般在雨季或春季冰雪融化时多发,尤其是大雨、暴雨、久雨中更多。‎ ‎3.空间分布特点:主要发生在山区。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滑坡发育密度极大;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特别是西南地区为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的重灾区。‎ ‎(三)地质灾害多发区——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 ‎1.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①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诱发滑坡和泥石流;‎ ‎②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 ‎③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 ‎④人为因素,如开垦、开矿等,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 人为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严重,一方面是因人类的过度开发使一些坡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现象加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泥石流经常发生区域的人口和财产不断增加,导致了地质灾情日益严重。‎ ‎2.灾害造成严重的损失 ‎①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②对交通干线的危害严重 ‎ 铁路:以成昆、宝成和云南的东川铁路支线最为严重 ‎ 公路:以川藏、川滇、川陕和川甘等线路最为严重。‎ ‎③摧毁耕地和建筑物 三、有关地震问题的考查方向 ‎(1)形成机制。 (2)分布及原因。‎ ‎(3)同一次地震,不同地区破坏程度不同的原因。(影响烈度的因素)‎ ‎(4)地震防御措施。 (5)分析受灾损失大小的原因 例如:‎ ‎1.2003年9月日本北海道地震造成损失较小的原因有:‎ ‎①政府制订应急措施 ②民众有较高的防灾意识 ③房屋的抗震度较高 ‎2.“日本每年9月1日都进行了一次综合性防震训练”其目的是:‎ ‎①树立防震意识,做好防震准备 ②掌握正确的逃震方法 ③学会震后的自救与互救方法 ‎3.我国西南地区也是地震多发区,我国应当采取哪些措施减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①积极开展防震宣传,提高人民的防震意识 ‎②组织防震训练、提高训后自救与互救能力,学习正确的避震方法 ‎③提高建筑物的抗震程度 三、生物灾害 对应考点 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的主要危害;我国的生物灾害。‎ 主干知识梳理 ‎1.病害 ‎(1)类型:包括农作物病害、森林病害。‎ ‎(2)病害发生的原因:‎ A.气候变异等造成的不良环境使得作物对病害抵抗性降低。‎ B.外来病原体入侵也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 ‎(3)危害:病害使农作物、树木染病从而枯萎甚至死株,导致大面积农田、森林被毁坏。‎ ‎2.虫害和鼠害 ‎(1)虫害的常见类型:农作物虫害(蝗虫)、森林虫害(松材线虫)‎ ‎(2)鼠害及危害 ‎①重灾区:农田、牧场及森林。‎ ‎②危害:害鼠啃食植株,在地下打洞,危害植物根系,使农业减产,森林草地遭到破坏。 ‎ ‎(3)造成虫害和鼠害流行的因素:‎ ‎①适宜繁殖的气候条件、‎ ‎②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减少等,‎ 四、中国的生物灾害 ‎(一)农作物病虫害 ‎1.特点:种类多,危害大,灾情东部重于西部。‎ ‎2.危害:不仅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还导致农产品大批量变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 森林病虫害 ‎1.危害:导致林木生长量减少,森林枯死,不仅对我国森林工业造成极大损失,而且对森林生态功能造成严重破坏。‎ ‎2.导致森林病虫害多发的人为原因:主要是大量单一的人工林替代了种类多样性丰富的原始森林,使森林对有害生物的自控能力降低。‎ ‎(三)蝗灾与鼠害——两种最广泛的生物灾害 ‎1.蝗灾 ‎(1)危害最严重的爆发性生物灾害。其中,危害最严重、成灾率最高的是飞蝗,俗称“蚂蚱”。对农、林和牧业的破坏具有毁灭性。‎ ‎(2)蝗灾与旱涝的关系:旱灾与蝗灾经常链性发生,在干旱少雨年份,河湖水位降低,退水区域特别适宜雌蝗产卵,使得蝗虫数量激增。若前期干旱少雨,利于雌蝗产卵,而后期多雨又利于蝗虫幼虫成长,蝗灾就会爆发。‎ ‎2.鼠害 ‎(1)危害:老鼠不仅糟蹋粮食、破坏草原和危害林木,而且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我国鼠害发生面积广、种类多、危害大,对农、林、牧业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 ‎(2)我国鼠害的地域差异显著 分 布 本区农业特点 亚洲东部喜湿鼠类危害区 包括东北、华北和西南区的大部、华东和华南的全部。‎ 本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开发历史久远,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 亚洲中部耐旱鼠类危害区 包括我国西北区的大部、青藏高原大部,以及东北和华北区的边缘地带。‎ 本区降水量少、气候干旱。‎ 四 气象灾害 对应考点 洪涝、干旱、台风、寒潮、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重点、难点 台风、寒潮灾害的形成原因;我国的寒潮和沙尘暴灾害的产生、分布及影响。‎ 主干知识梳理 一、洪涝灾害 ‎1.概念:江河湖泊水位急剧上涨乃至决口泛滥,或因长期降雨积水淹没洼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包括洪水和涝渍两种类型。‎ 类型 形成原因 多发地区 洪水 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常与流域内暴雨、凌汛、山洪、融雪(冰川)洪水、风暴潮等相关。‎ 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是洪水的直接威胁区。‎ 涝渍 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常与区域内降水、积水过多,排水不畅相联系 多发生在蒸发弱、排水不畅的低湿洼地。‎ 两者联系 洪水和涝渍往往接连发生,在低洼地区很难截然分开。从气候因素看,洪涝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2.发生机制:‎ ‎(1)自然因素:降水分配特点(多暴雨)、流域水系(有利于径流集中,如长江对称形水系、海河的扇形水系)及地形特征(平坦,不利于排水)。‎ ‎(2)人为因素: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堤坝破损、城市化等。‎ 水土 流失 滥伐森林 陡坡开垦 泥沙 堆积 河流蓄洪 泄洪能力下降 加重 洪灾 围湖造田 下游低洼地 过度开发 资产、人口等密度加大 ‎ ‎ 说明:人为活动对灾情有着“放大”和“缩小”的作用,只有建立良好的人地共存和协调关系,才能使生存环境变得更安全。‎ ‎3.危害 ‎①经济:对水利设施、农业、交通运输、城市和工业造成直接破坏和经济损失;‎ ‎②社会:人口死亡、灾民流离、疫病爆发影响社会安定;‎ ‎③生态:对耕地、水系和水环境破坏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4.防御措施 ‎①监测和预报;‎ ‎②工程措施:修筑加固河堤、整治河道、修建水库、建设分洪蓄洪区等;‎ ‎③生态建设: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保护湿地等;‎ ‎④非工程措施:洪泛区土地管理、拟定居民区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二、干旱灾害 ‎1.概念:干旱是指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异常偏少而形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 ‎2.形成机制:降水年际、季节分配不均是干旱发生的基本原因;多由于大气环流异常,导致输送的水汽少或持续受下沉气流的影响,如高压持续控制,海洋气流较弱等。‎ ‎2.危害:‎ ‎①因为气温高、大气湿度低、土壤水分不能满足作物正常生长需要,导致减产甚至绝收;‎ ‎②因为降水少、蒸发强,地表径流减少,造成水上航运中断,水力发电量减少,居民生活以及工业生产用水短缺。‎ ‎③可能会引起饥荒、难民潮以及蝗灾、火灾、土地退化等社会和生态问题。‎ ‎3.防御措施:发展节水农业,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修建引水蓄水工程;选择耐旱作物,营造防护林,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等。‎ 三、台风灾害 ‎1.概念:台风是热带气旋(低气压)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北半球以夏秋季节(7-9月)最为集中。‎ ‎2.分布:‎ 主要源地:西北太平洋(台风)、印度洋(旋风)和东北太平洋、西北大西洋(飓风),‎ 移动方向:一般向西及西北移动。‎ 影响区域:低纬度大陆东岸受其影响最大,主要集中在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 ‎3.危害:当台风过境时,往往带来狂风暴雨、巨浪和海潮,导致潮流上涨,影响渔类和海洋运输;在登陆地区还会冲毁堤坝、码头,淹没良田,摧毁建筑物,形成洪涝和风灾。由于这些沿海地区由于人口、财产密集,工农业生产发达,所以台风常造成巨大的破坏和社会经济影响。台风带来大量降水有时可以缓解旱情。‎ ‎4.防御措施:加强台风监测和预报,及早避防,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其余的措施如建设沿海防护林(包括红树林)、建设高标准海塘等。‎ 四、寒潮灾害 ‎1.概念:寒潮是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快形冷锋过境),会导致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同时伴随大风、雨、雪、霜冻、冰冻天气。‎ ‎2.危害:寒潮发生在冬半年,以春秋两季(农作物成熟期及生长期)危害最大,多影响中高纬度地区。‎ ‎①使农作物、果木和热带作物遭受严重冻害;‎ ‎②大雪、冰冻造成牲畜死亡、交通堵塞,以及电力、通信中断;‎ ‎③沿海地区大风造成风暴潮及海上翻船事故等。‎ ‎3.措施: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发布寒潮警报,提早做好防寒准备,是减灾的最主要措施。‎ ‎4.我国的寒潮灾害 ‎(1)发生时间:9月至次年5月。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即3—4月和10~11月,前者更强。春秋季节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 ‎(2)源地:北方大陆与北极冰雪洋面 ‎(3)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 东西向山地,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减弱。‎ 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两广地区甚至海南岛。‎ 我国青藏高原的海拔高于寒潮天气系统的上界,因此很少受到寒潮影响。 ‎ ‎ (4)影响地区: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潮影响。发生频次高,东北地区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最少。‎ ‎(5)各地灾害表现:北方主要表现为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等;南方主要表现为降温、冻害、雨雪等。‎ 我国其余的低温冷冻害有:南方春季的低温连阴雨(倒春寒),北方和西南山区的霜冻,东北夏季的低温冷害,西部牧区冬季积雪过厚形成成白灾(不下雪成黑灾)等。‎ 五、沙尘暴 ‎1.概念: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 ‎2.产生条件:一是大风——形成沙尘暴的动力条件;二是地面的沙尘物质——形成沙尘暴的物质条件;三是不稳定的空气状态和局部地区的热力条件。‎ ‎3.时空分布:沙尘暴易发生于降水少而多大风的季节;多发生于沙漠及邻近的地区,中亚、北美、非洲撒哈拉沙漠南部边缘及澳大利亚是世界四大沙尘暴区。‎ ‎4.危害:强风、风蚀土壤,沙埋,严重的大气污染,影响交通等。‎ ‎5.防御措施:‎ ①利用遥感技术加强对沙尘暴的监测,提前作出准确预报;‎ ②建设防护林,植树造林、种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这样可以减小风速,降低沙尘暴的动力条件;‎ ③从沙源区防治沙漠化入手,制止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对不适宜耕种的土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可以减轻沙化,降低沙尘暴;‎ ④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推广保护性耕作,加强国际合作等。‎ ‎6.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产生原因 ①冬春季节,特别是春季,空气不稳定,多大风(冷锋活动);‎ ②气温回暖解冻,干旱少雨而蒸发加剧,地表干燥裸露疏松,容易起沙;‎ ③人类不当活动破坏植被和地表(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增加了沙尘来源,是导致沙尘暴日益频繁的重要原因。‎ 五 我国的自然灾害 对应考点 我国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的分布与形成原因;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地域分布。‎ 重点、难点 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与成因。‎ 主干知识梳理 气象气候灾害时间分布图 气象气候灾害空间分布图 一、我国的气象灾害 ‎(一)旱灾——我国发生范围最广、频次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 ‎1.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 ‎2.不同区域的旱灾特点:‎ ‎(1)东北地区盛夏干旱。 由于降水相对稳定,旱灾频次相对较少。‎ ‎(2)华北地区春旱严重。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很快,地下水位低,灌溉水源不足,而春季是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因而旱情十分严重。‎ ‎(3)长江地区伏旱。7—8月,雨带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为副高所控制,降水少而气温高,易发生旱灾,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城市供水。但是,台风雨经常可以缓解灾情。‎ ‎(4)华南地区夏秋旱。 ‎ ‎(5)西南地区四季均可发生旱灾。石灰岩地貌,地表水渗漏严重,导致地表干旱。‎ ‎(二)洪水灾害 ‎1.特点:①分布特点: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 ②灾情特点: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而且损失大。其中农业受洪水灾害影响最为严重。‎ ‎2.我国洪水类型比较 类型 洪水来源 主要分布地区 发生时间 暴雨 洪水 主要有台风、锋面等带来的暴雨 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 暴雨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自南向北推移。‎ 融雪洪水 由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 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和东北山区。‎ 受气温升高制约,融雪洪水一般发生在每年的4—5月,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发生在7~8月。‎ 冰凌洪水 冰凌堵塞河道 主要发生在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其次发生在松花江部分河段。‎ 要发生在河流封冻和解冻的季节 ‎3.雨涝灾害 ‎①分布:集中分布在东经110°以东,北纬20°~45°这一范围。‎ ‎②诱发雨涝的自然因素:季风区降雨多、暴雨集中;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 ‎(三)我国旱、涝灾害的关系 ‎(1‎ ‎)旱灾和涝灾在时间上交替:我国主要旱涝交替区有黄河流域、海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及珠江流域等地区 ‎ ‎(2)旱灾和涝灾在空间上交错出现:即某一地带雨涝而另外大片地区干旱,即“这里不涝那里涝,这里不旱那里旱”的现象。‎ ‎(四)气象灾害多发区——华北地区 最常发生的气象灾害:干旱、寒潮、沙尘暴、冰雹、干热风、霜冻等,其中干旱—沙尘暴和干旱—虫灾是主要的气象灾害。‎ ‎(五)水灾多发区——长江流域 ‎(1)灾害链:暴雨 洪涝 风暴潮 ‎ ‎(2)长江流域水文灾害灾情严重的原因:‎ ‎ ‎ 我国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虽然人类难以改变自然规律,但人们可以从减少人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降低脆弱性等方面减轻灾情。人类的合理活动,如生物措施(种树种草)、工程措施(修建水库,打坝淤地)、保护水域和合理利用土地等,都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洪水灾害的威胁。‎ 二、我国的海洋灾害 ‎1.风暴潮灾害——我国最严重的海洋灾害 ‎(1)概念: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 ‎(2)1.主要危害:不仅毁坏船只,而且破坏房屋、农田、海堤以及码头、港口等工程设施,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受灾体的价值越高,造成的损失越大。‎ ‎(3)两种风暴潮的发生季节、地区和特点 发生季节 发生地区 特点 台风引起的风暴潮 多在夏秋季节台风鼎盛时期 凡受台风影响的沿岸地区均可能发生 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温带风暴潮 春秋季节 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的北方海区沿岸为多。‎ 增水过程相对平缓 ‎2.赤潮:‎ ‎(1)概念:赤潮是海洋中浮游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暴发性增殖而引起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 ‎(2)分布:赤潮大多发生在海面平静、天气晴朗、水温较高的封闭海域,以春夏为其盛发期。‎ ‎(3)危害:赤潮发生导致水体缺氧,本身具有毒素,会造成水质恶化,渔业减产。‎ ‎(4)发生:与局部水体富营养化有关,人类对海洋的污染,提高了赤潮的发生频率。‎ ‎(5)措施:减少陆上污染物的入海排放量,减少人工养殖水域的饵料污染,是减少赤潮发生的主要办法。‎ 三、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地理背景 ‎1.自然地理背景 ‎(1)我国处在最大的台风源区,常受台风、风暴潮侵袭;‎ ‎(2)我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 ‎(3)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 ‎(4)季风气候不稳定,气候复杂多样,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及位置的移动,导致了我国频繁的旱涝灾害。‎ ‎2.人文地理背景 ‎(1)长期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形成了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 ‎(2)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和防御能力低下;‎ ‎(3)我国人口和经济高度集中在自然灾害多发、易损的东部地区。‎ 四、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布特点 受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共同影响,,以黑河-腾冲人口分界线为界,此线东南自然灾害多,此线西北自然灾害少。 ‎ 分布地区 主要灾害 形成原因 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1.海洋灾害带 主要指东部和南部海域 以台风、风暴潮、赤潮等自然灾害为主 受海洋环境的影响 对海洋渔业和石油平台、船舶、港口造成灾情 ‎2.东南沿海灾害带 主要指连云港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 以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海水入侵等自然灾害为主 受海洋与陆地双重环境的影响 对城市、港口、海水养殖场等造成严重灾情 ‎3.东部灾害带 主要指第三级阶梯,‎ 洪涝、旱灾、病虫害是主要的自然灾害。此外,东北的霜冻、华北的地震也很显著 是许多大江大河的下游地区 对农业和城市危害严重 ‎4.中部灾害带 主要指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 以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为主,而且水土流失、风蚀沙化等土地退化问题严重 是中国自然环境最为复杂、地表物质最不稳定的大斜坡地带 对农业、交通设施与建筑物造成严重危害。其中,内蒙古的雪灾、黄土高原的暴雨洪水和干旱、西南地区的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尤为突出 ‎5.西北灾害带 主要指西北内陆的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西部地区 以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为主 是中国的干旱区 对绿洲农业、城市建筑和畜牧业造成灾害 ‎6.青藏高原灾害带 主要指西藏、青海和四川西北部 以暴风雪、地震、寒潮、雪崩等自然灾害为主 对畜牧业造成严重灾害 六 防灾与减灾 对应考点 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主要自然灾害的适当应对办法或应急措施;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人类利用高科技驱利避害的远景。‎ 重点、难点 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主要自然灾害的适当应对办法或应急措施。‎ 主干知识梳理 一、减灾与防灾的作用 ‎1.有增产作用,能产生经济效益,是投入产出比很高的事业;‎ ‎2.减灾有利于保持经济、政治和社会稳定,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 主要特点、功能 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遥感技术(RS)‎ 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和动态性强等。空间上,遥感具有全球观测能力,可从多波段、多时相和全天候角度获得全球自然灾害的观测数据;时间上,同步观测,获得瞬间变化的灾害信息。‎ ‎1.观测大气云图、沙尘、台风、暴雨等灾害形成过程;‎ ‎2.迅速发现一些突发性灾害,如赤潮等;‎ ‎3.在交通不便、人迹罕至的地区进行灾害监测;‎ ‎4.在灾害发展过程中和消除后,对灾害发生的规模、速度以及是否复发进行监测 全球定位系统GPS)‎ 采集某点的经纬度和高度,以便实现导航、定位、授时等功能 交通导航、绘制地图、人员救助、地震监测 地理信息系统(GIS)‎ 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具有空间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 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还可以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RS和GIS RS是数据获取手段(搜集、获取原材料——海量信息),GIS是数据分析手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并得出结论,指导防灾减灾工作)‎ 灾前:圈定危险区,对危害程度作出预测,指导防灾活动;‎ 灾中:实况监测并作出评价,指导抗灾活动;‎ 灾后:评价损失,指导救灾活动 三、自然灾害的防御 ‎1.非工程性防御:通过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各级行政部门的减灾管理以及公众减灾教育等途径,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2.工程性防御措施:通过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 举例:‎ 通过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 通过植树造林等生物工程措施,防风固沙,防止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修建大堤防洪防潮,保护堤内的人口和财产安全;建立护坡、挡墙等支挡物,避免泥石流冲击村庄和耕地。‎ 兴建水库、排灌站、电机井等工程及配套设施,保证人畜、作物的正常需水,防洪抗旱;加固房屋,使之达到抗震要求。‎ ‎ “工程性防御措施”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具有“硬件”和“软件”的差别,二者在防灾减灾中的地位同等重要,只有相辅相成,才能起到最好的防灾效果。‎ 三、主要自然灾害的适当应对办法或应急措施 ‎(一)灾中应急 灾害应急的范围 ‎:非常广泛,一般应包括对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输油等生命线工程采取紧急防护措施;对可能因灾害引发水灾、火灾、爆炸等的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质储存设施、水坝、堤岸等次生灾害源进行检查加固等,以此来维护交通、通信系统的安全,确保救灾通信的疏畅,确保抢险救灾人员、物资输送和灾民疏散的畅通等。‎ 灾中应急行动”中最关键的环节:应急交通线是否畅通 救灾应急预案——政府应对灾害的纲领性紧急行动方案。目的:①在灾害突发的情况下,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高速高效。②对于不可准确预测的突发性灾害,应急预案就显得更为重要。‎ ‎(二)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 ‎1.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1)震前——防震准备——通常以家庭为单元 ‎(2)震中——避震 黄金12秒预警时间:是跑还是躲,瞬间抉择 室内避震——“伏而待定”:就地躲避,利用三角空间,蹲或趴下,护住头部。‎ 室外避震——尽量到开阔的空地,降低重心,护好头部。 ‎ ‎(3)震后自救与互救 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地震对人的伤害主要是倒塌的建筑物对人的埋压和砸伤,所以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是必要的。 ‎ 保护好呼吸系统,尽量减少体力消耗。‎ 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旺盛的求生意识——最重要的一点。 ‎ ‎2.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 ‎ ‎(1)防洪准备:‎ 一是关注汛期天气预报;‎ 二是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 三是准备逃生物资。 ‎ ‎(2)洪水应急:‎ ‎①尽量逃向高处,登上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山丘和高坡等,‎ ‎②如果不能逃脱,要借助家中的木制家具或尽可能抓住木板、树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 ‎③警惕和防止被毒蛇、毒虫咬伤以及倒塌电杆上电线的电击。 ‎ ‎3.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 ‎①风灾自救的重点是不要外出,尽快回家,隐蔽在室内或地下,或野外的低洼处。 ‎ ‎②滑坡、泥石流大多发生在持续暴雨后,山区、半山区的村庄,在暴雨过后应格外警惕滑坡现象的发生。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泥石流的面积一般不会很宽,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 ‎③大雾和沙暴均属于大气能见度低的灾害性天气。如果遇到大雾天气,尽可能减少驾车出行或减速慢行;如果遇到沙暴天气,出行时准备好防风用品,如风镜、口罩等,用以保护眼睛和口鼻。‎ 四、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1.参与“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取得巨大成就。‎ ‎2.成功抗御了多次重大自然灾害的侵袭。‎ ‎3.建立和完善了各类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4.自然灾害防治科学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