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35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中图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35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中图版

‎【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35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中图版 ‎(建议用时:40分钟)‎ A组 跨越本科线 ‎(2018·郑州一模)读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曲线图,完成1~2题。 ‎ ‎【导学号:29790143】‎ ‎1.图示时间段后期,推动城市化发展的直接动力主要是(  )‎ A.农业  B.工业 C.第三产业 D.采矿业 ‎2.目前,××市不少工业企业厂址选择在××区,最重要的原因是(  )‎ A.市区道路网密度较小 B.××区环境优美 C.市区劳动力短缺 D.××区地价较低 ‎1.C 2.D [第1题,城市化发展的后期,其主要推动力来源于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第2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地价上涨,××区地价相对较低。]‎ ‎(2018·淮南模拟)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地区工业化进程。下图表示某国1960~2010年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数及其占总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3~5题。‎ ‎3.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符合该国就业人口总数变化特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该国最可能是(  )‎ - 7 - / 7‎ A.美国 B.中国 C.巴西 D.日本 ‎5.该国20世纪80年代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数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发展(  )‎ A.原料指向型工业 B.技术指向型工业 C.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D.动力指向型工业 ‎3.D 4.B 5.C [第3题,1960~1970年间,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数减少的不多,但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下降很快,说明其他产业就业人口增长快,总就业人口数也增长;1980~1990年间,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和所占比重都迅速增长,也反映这一时期就业人口增长快。第4题,根据2010年总就业人口接近8亿,可推知为中国。第5题,20世纪80年代,中国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数增长迅速,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吸引大量劳动力指向型企业集聚。]‎ 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6~7题。‎ ‎6.图中甲省城市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最大优势在于(  )‎ A.能源和矿产       B.市场和腹地 C.人口和技术 D.城市和交通 ‎7.为实现该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下途径最合适的是(  )‎ A.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B.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 C.加大对原料指向型企业的投资 D.延长产业链和发展替代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 7 - / 7‎ ‎6.A 7.D [第6题,甲省的城市多为矿业城市,是在当地丰富的煤、铁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7题,对于矿业城市来说,重点发展对科技水平要求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明显不现实;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会加快矿产资源的枯竭速度,并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延长产业链和发展替代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措施。]‎ ‎(2018·保定模拟)下表为辽宁省与广东省不同年份城市人口比重比较表,读图,完成8~9题。‎ ‎ ‎ ‎1965年 ‎1990年 ‎2000年 ‎2011年 辽宁省 ‎34.1%‎ ‎50.6%‎ ‎54.2%‎ ‎63.3%‎ 广东省 ‎17.6%‎ ‎23.6%‎ ‎55.1%‎ ‎66.2%‎ ‎8.两省城市化进程差异明显,主要原因有(  )‎ ‎①辽宁省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主要得益于地理位置优越 ②在1990~2000年间辽宁省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国家政策支持 ③广东省起步晚是由于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发达,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 ④广东省后来居上主要得益于对外开放政策、外企的迅猛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两省城市化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 A.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足 B.基础设施落后 C.严格的户籍制度 D.区域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升级 ‎8.D 9.D [第8题,辽宁省城市化水平没有广东省的高;广东省城市化开始的晚,但水平高,得益于当地乡镇企业发展。第9题,辽宁省目前重工业比重过大,广东省轻工业比重过大,因此都面临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故选D。]‎ - 7 - / 7‎ B组 名校必刷题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下图为××县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据此完成10~11题。 ‎ ‎【导学号:29790144】‎ ‎10.2000年到2012年,××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①第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力 ‎②第二产业长足进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力 ‎③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④产业结构基本稳定,就业人口基本不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县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调整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其应该优先发展的行业是(  )‎ A.休闲旅游业 B.高端金融业 C.农贸批发业 D.房地产业 ‎10.A 11.A [第10题,图中信息显示当地在2000年到2012年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迅速上升,说明在此期间当地第二产业发展快,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变化不大,但当地经济总量变大,故在此期间第三产业产值也应快速增加。第11题,××县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区域内经济发达,居民消费水平高。××县独特的自然环境适宜发展旅游业。]‎ ‎12.(2018·南昌模拟)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但也产生了各种问题。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 7 - / 7‎ ‎(1)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许多外资企业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试从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 ‎(3)据图分析,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在工业结构和城市职能方面,存在哪些阻碍区域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为此应采取什么措施? ‎ ‎[解析] 第(1)题,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导致环境污染严重,主要是大气污染或酸雨、水污染等,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工业生产造成的“三废”污染和农业生产造成的化肥、农药污染)和生活活动。第(2)题,可从影响两地工业布局的政策、交通、市场、科技、经济腹地等因素的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全面分析。第(3)题,从图中各城市的工业构成可以看出多数城市以电子、食品和轻纺等轻工业为主,结构趋同。因此要加强合理规划,明确城市各自的职能,加强各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 ‎[答案] (1)问题:大气污染或酸雨;水污染等。原因: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或人类工业生产活动);生活污水污染(或人类生活活动);农业活动污染(或农药、化肥过量使用)。‎ ‎(2)珠江三角洲地区区位条件的变化:政策优势明显下降;市场萎缩;环境污染严重;南岭的阻隔,使其腹地范围小。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位优势:××区的开发,吸引了大量投资;有产业基础、科技与人才优势;经济腹地广阔;水陆交通发达。‎ - 7 - / 7‎ ‎(3)问题:结构趋同,功能不清,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措施:各城市加强相互分工与合作,发展信息、交通、金融等产业,构建以香港、广州和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13.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市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2010年常住人口约138.9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占82.6%。据2009年统计,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为16.31万人,比1999年减少了约25%。‎ 材料二 2009年以来,××市实现了电话、有线电视家家通;自来水受益村数达到858个,比重为94 %;垃圾集中处理村数达811个,比重为89%;村级全民健身苑达715个,篮球场506个。“十一五”期间,该市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享受率达到100%。‎ ‎(1)归纳××市城市化过程中劳动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 ‎(2)在城市化进程中,××市就地式城市化方式起到了显著作用。分析××市就地式城市化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3)××市农村就地城市化进程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有什么意义?‎ - 7 - / 7‎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一和1978年和2010年××市产业结构变化图可知,××市城市化过程中,农业劳动人口数量急剧下降,由第一产业为主向以第二、三产业为主转变。第(2)题,通过对材料二和××市产业结构变化图的分析可以归纳出,××市就地式城市化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建设基础设施、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加强环境建设,建立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第(3)题,此题关键是对“就地式城市化”特点的理解,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市农村就地式城市化为我国广大农村城市化建设探索了一条新路;就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缩小城乡差别,可以避免城市过度膨胀带来的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 ‎[答案] (1)从劳动人口结构变化看: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2009年比1999年减少了约四分之一,表明农业劳动人口数量急剧下降。从产业结构变化看:2010年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显著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均明显上升。‎ ‎(2)建设现代化生活、文化娱乐和信息等基础设施;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加强环境建设,提高环境质量;建立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使农民享受城市人口一样的教育和养老服务,又保持乡村的特色生活方式。(任答3点即可)‎ ‎(3)为我国广大农村城市化建设探索了一条新路;就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缩小城乡差别;可以避免城市过度膨胀带来的“城市病”(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任答2点即可)‎ - 7 - / 7‎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