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备战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单元B卷 新人教版
第十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B.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2.2017年12月19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发布了年度十大人物,中国量子通信科学卫星“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上榜。《自然》杂志还以《量子之父》为题报道了潘建伟。潘在量子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其中2017年6月,“墨子号”团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打破了此前国际上保持多年的“百公里级”纪录。这表明 A.我国量子理论应用取得重大突破 B.我国在理论物理领域领先世界 C.潘建伟是量子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D.量子理论开始应用于通讯实践 3.新华社电:“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该电评论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实现载人航天 4.我们国家历来重视知识分子,早在1956年的全国知识分子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指出: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应该给知识分子以应 有的信任和支持,给他们以必要工作条件和适当待遇。这一举措 A.适应了过渡时期的需要 B.配合了国家的改革开放 C.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D.科教兴国战略的题中之义 5.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早期,香港影片在上海上映时场面火爆,除少数戏曲片外,“几乎场场满座”。而国产电影,尤其是反映“大跃进”的影片,上座情况却相形见绌。这种反差表明 A.国产电影粗制滥造脱离现实 B.香港电影艺术高雅贴近现实 C.“大跃进”运动全面深入人心 D.这一时期文化氛围相对宽松 6.著名作家张贤亮说:“勇气,这是1980年代最可贵的东西。”他本人更是凭着勇气在这个被他形容为“不断突破禁区”的时代爆发。他是中国1980年代作家群中第一个写饥饿、第一个写中学生早恋、第一个写城市改革的作家。材料反映的是 A.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流行 B.改革开放让社会焕发出活力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影响文学 D.“左”倾错误的影响已经消失 7.1957年,王蒙的作品《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因批评官僚主义而被划为“右派”。1962年,毛泽东对此说:“反对王蒙的人提出北京没有这样的官僚主义,中央还出过王明、出过陈独秀,北京怎么就不能出官僚主义?”由此可见当时 A.中央对“左”倾思想曾予以纠正 B.“双百”方针得到了全面落实 C.党的工作重心是反对官僚主义 D.文艺领域彻底清算了“左”倾路线 5 8.1959年,文化部在全国各大城市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活动,35部优秀影片同时展出,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欢迎。这些影片还进入世界市场,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新中国电影创作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电影界称之为“难忘的1959”,这一现象 A.是在“双百”方针指导下取得的文艺硕果 B.是改革开放的成果 C.推动我国出台“双百”方针 D.是“左”倾错误在文化领域的反映 9.1952年新中国进行了院系大调整。调整前,旧法学院是政治系,法律系分设,以示法律独立于政治之外。调整后,将不同学校分立的政治、法律两系加以合并组建新的政法学院,强调法律和政治是不可分的,法律应服从政治。这种变化 A.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法律教育体系 B.清除了旧中国法律体系的不良影响 C.适应了人民政权政治建设的需要 D.奠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法律基础 10.毛泽东、邓小平的教育思想一脉相承。毛泽东提出:“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教育本质的体现。”邓小平将该教育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进行了升华,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突破。邓小平的“升华”是提出了 A.“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B.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方针 C.教育要面向世界的方针 D.“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11.如下,是1949—1987年间大学教授出生地与工作地的统计分布图(按每百万人口占有比例计算)。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A.社会经济水平决定高校布局 B.教育发展与经济文化成正比 C.人才流向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D.东部沿海地区忽视教育发展 12.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在教育事业发展中,从大区到省、地、县都要建立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在15年左右时间内普及高等教育。这一指示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一五”计划的需要 B.科技基础薄弱 C.工业成就巨大 D.“大跃进”运动的推动 13.读表:《1949-2008年中国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B.新中国教育事业获得了全面发展 C.中国已经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D.科教兴国战略提升了教育的质量 14.1952年,中国教育界发生了一场大变革:大规模调整了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对下表理解正确的是 A.适应了经济建设需要 B.符合教育自身发展规律 C.确保了人才结构合理 D.促进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5 15.1954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走什么样的路?——再评俞平伯先生关于“红楼梦”研究的错误观点》,文章指出“新红学”的实质就在于它是士大夫阶级意识和买办思想的混血儿,是反动的实验主义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的具体表现。这主要揭示了建国初期 A.文学研究领域存在保守反动的思想 B.“双百方针”遭遇了严重挫折 C.新旧思想文化的冲突加剧 D.要求文学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方向 16.新中国成立以后,依据根据地的教科书制度,我国将全国教科书的编辑、出版、发行权全部收归中央;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成立,负责中小学教科书的编篡和发行,并建立完善的“国定制”教科书编审制度。这些举措 A.有利于强化国家意志 B.促进了义务教育的普及 C.肃清了传统教育思想 D.建立了真正的人民教育 17.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钦差大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该作品 A.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 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D.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 18.“浪漫”一词原指中世纪时用罗曼语(古代法兰西方言)写成的诗歌或传奇,多以英雄冒险与奇妙经历为主。到了18世纪后半期,此词用来比喻与现实相区别的想象中的世界,和“野性”“幻想”“不可思议”等形容词相近。“浪漫”词义的演变反映出 A.批判现实成为社会潮流 B.启蒙运动推动文艺发展 C.西方重视历史文化传承 D.对“崇尚理性”的反思 19.学者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一战后的英国出现了文学流派‘愤怒的青年’,随后,在美国出现了‘垮掉的一代文学’”。这些文学流派 A.重点批判工业化带来的危害 B.反映青年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C.弥漫着反社会反传统的色彩 D.体现二战后社会矛盾的变化 20.英国著名评论家柯林•威尔逊说过:“存在主义的中心问题可以由一句话来概括:人的地位。但是人是神还是虫?现代文学采取第二种观点,倾向于强调人的毫无价值。”这表明现代主义文学 A.宣染变态、迷惘、虚无等精神创伤 B.违反文学创作原则和写作手法 C.采用抽象、夸张、变形的表现方法 D.揭露丑恶现实并憧憬美好未来 21.20世纪60、70年代风靡西方的“嬉皮士”运动的精神核心是“干你自己的事,逃离社会去幻游”。这实质上反映出西方社会 A.个人自由出现畸形发展趋势 B.福利制度助长社会享乐之风 C.突破传统成为青年追求目标 D.精神危机成为社会典型症状 22.马塞尔·杜尚在1919年创作完成《在蒙娜丽莎的脸上画上胡须》时曾说“如果我们永远把大师的作品压在自己头上,我们个人的精神就永远会受到‘高贵’的奴役。”这反映出 A.新古典主义强调理性 B.浪漫主义重视感情 C.现实主义批判社会 D.现代主义突出自我 23.“硝烟弥漫的场面,有人受伤、有人死去,却依然无法掩饰人们为自由而战的渴望。整幅画气势磅礴,色彩与明暗对比强烈,结构紧凑,用笔奔放,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下列作品与材料风格一致的是 A.《泉》 B.《叶普盖尼·奥涅金》 C.《百年孤独》 D.《蓝色多瑙河》 24.近年,艺术品拍卖价格屡创新高,备受瞩目的凡高油画《雏菊与罂粟花》以5500万美元落槌,被誉为近年拍场上屈指可数的凡高佳作,这幅画堪称其短暂绚丽的艺术生活中巅峰之作。对这幅画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5 A.用热情奔放的笔调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 B.用未受污染的眼睛观察世界并忠实地描述它们 C.用强烈的色彩和火一样热情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D.利用下意识和几何形体的排列表达猛烈的情绪 25.20世纪初,巴拉兹在评价某一艺术时说:“它也像印刷术一样通过一种技术方法来大量复制并传播人的思想产品。它对于人类文化所起影响之大并不亚于印刷术。”其诞生“不仅创造了新的艺术作品,而且使人类获得了一种新的能力,用以感受和理解这种新的艺术。”该艺术是 A.电影艺术 B.雕刻艺术 C.绘画艺术 D.电视艺术 第II卷 本卷包括26、27、28、29四个大题,共计50分,考生根据具体要求进行作答。 26.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只有建立有效的科技奖励机制,才能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我国古代的科技奖励形式多种多样。为纪念李冰,唐代时人们在导江县(今都江堰市)建起了李冰祠,并为他树碑塑像。宋代科学家沈括,活着时屡次获得赏赐,“迁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后来,《宋史》为他列传,以褒扬和纪念他的贡献。明代许绅,曾在医药房供事,历加工部尚书、太子太保、礼部尚书等,赐赉甚厚,他死后,赐谥恭僖,并提升一儿子为官。 ——摘编自《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研究》 材料二 1898年7月,中国第一个科技奖励法规《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诞生。它规定:“……二、凡能制造出外国旧时所没有之机器或日用之物,授工部郎中实职,许以专利30年……凡有著新书,发明专门学问并切实可用于今世者,可授以官职,所著之书有专售权20年……六、以上各种创造发明,均应由政府部门、地方当局考核认可后,方能发奖。” 材料三 1955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的暂行条例》,条例规定,一等奖奖金为1万元人民币。1963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发明奖励条例》和《技术改进条例》,到1966年5月,批准了发明奖励297项,当时仅对获奖者颁发发明证书,未颁发奖章和奖金。200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正式设立,每年评审一次,每次授予不超过两名科技成就卓著、社会贡献巨大的个人,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荣誉证书和500万元高额奖金。 (1)依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的科技奖励形式。(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清末科技奖励的新变化,指出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6分) (3)依据材料三,与新中国初期科技奖励相比,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有何突出特点,并指出该奖项的设立所反映的时代要求。(6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 1952年6月至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大规模调整了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形成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基本格局。调整前,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11所,其中综合性院校55所,工科院校33所,师范院校12所,农林院校17所。调整后,全国高等学校减为182所,其中综合大学13所,工科院校39所,师范院校32所,农林院校29所,工科、师范、农林等科类的学生人数从7.04万人上升到13.84万人。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被取消。政法类在校生也从37682人下降到3830人,由占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24%下降到2%。此外,私立大学和原教会大学全部改为公立。 ——摘编自陈辉《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一“以苏联为师”的后果》等 (1)根据材料,指出新中国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的主要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的影响。(4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插图是中小学课本中、教辅材料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课本中大量使用插图,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环境和不同思潮的冲击下各具特色。 第3章 五六十年代的中小学课本插图状况 …… 第4章 “文革”时期的中小学课本插图状况 4.1政治色彩浓,“领袖像”的大量使用 4.2以宣传画风格为主,突出“红光亮”“高大全”形象 第5章 改革开放后的中小学课本插图状况 …… ——摘编自张强《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课本插图研究》 5 请参考上图中第4章目录,补充第3章或第5章的课本插图呈现出的特征,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简要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论述合理。)(12分) 29.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巴尔扎克擅长于典型人物形象和社会风俗的细致刻画,并表达人物性格在社会环境中的变化和发展。他认为小说家必须面向现实生活,不仅要摹写社会现象,还须阐明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在塑造人物的问题上,他强调诗人的使命在于创造典型,使典型个性化,个性典型化;又说典型人物应该把那些多少盒他类似的人的性格特点集中于一身。他还强调艺术家不仅要描写罪恶和德行,而且要指出其中的教育意义。在19世纪30至40年代,他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写出了91部小说,塑造了高老头、葛朗台等两千四百七十二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称《人间喜剧》。《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但他由于早期的债务和写作的艰辛,终因劳累过度与1850年8月18日与世长辞。 ——摘编自特罗亚《巴尔扎克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巴尔扎克作品的艺术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巴尔扎克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6分) 5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B) 第十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答 案 1.【解析】注意题目限定“改革开放以来”。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故A项错误;掌握载人航天技术是在2003年,故B项正确;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故C项错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是在1973年,故D项错误。 【答案】B 2.【解析】由于题干是围绕“潘在量子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来阐述的,所以这是代表我国在量子理论的应用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故选A而排除B;量子理论出现于20世纪初,故C的说法错误;由于题干没有阐述量子理论是否在之前有应用于通讯实践的史实,所以这里的“开始”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 【答案】A 3.【解析】材料前面的叙述我们都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最后涉及到了“空间技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空间技术问题上符合要求的选项只有C、D选项。A、B选项是与武器有关。再根据“社会帝国主义”可以看出,这一时期苏联并没有解体,因此排除D选项,本题选择C选项。 【答案】C 4.【解析】根据“1956年”“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结合所学可知,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周恩来的讲话是为了激发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故C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渡时期结束,A错误;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B错误;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D错误。 【答案】C 5.【解析】A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香港电影不可能反映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故排除B;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大跃进运动已逐渐停止,故排除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是中央“双百方针”贯彻较好的时期,文化氛围相对宽松,故D正确。 【答案】D 6.【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改革开放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文学创作使整个社会都焕发出了活力,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涉及后现代主义文学的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85年,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已经消失”的说法过于绝对,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答案】B 7.【解析】从毛泽东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认为把王蒙划为“右派”是错误的,是一种“左”的做法,这就说明当时中央对“左”倾思想曾予以纠正,因此选择A项。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央存在“左”的倾向,说明“双百”方针得没有到了全面落实,可排除B;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D项说法绝对化,是错误的。 【答案】A 8.【解析】电影的辉煌发展实际是文化发展的表现,是在“双百”方针的指导下推动文化的发展繁荣,故选A;“左”倾错误会阻碍文化事业的发展,与材料矛盾,排除D;我国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B;1956年“双百”出台,时间不符,排除C。 【答案】A 9.【解析】根据“将不同学校分立的政治、法律两系加以合并组建新的政法学院,强调法律和政治是不可分的,法律应服从政治”可知,院系调整主要是为了适应人民政权政治建设的需要,法律应服从政治,C正确;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主要反应院系调整以服务于政治需要,无法体现“清除了旧中国法律体系的不良影响”,B错误;院系大调整与“奠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法律基础”无关,D错误。 【答案】C 10.【解析】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人民最主要的实践就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方针,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突破,故答案为B项。A项是毛泽东在50年代提出的教育方针,排除;C项与材料中的“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突破”不符,“面向世界”不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大的实践活动,排除;D项不是教育思想,排除。 【答案】B 11.【解析】图片显示教授主要出生于沿海地区,而工作场地大多是是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说明人才流向服务国家发展战略,C正确;A中经济水平不符合材料主旨;B中正比说法错误;D中东部地区并不是忽视教育。 【答案】C 12.【解析】从材料“1958年9月”“在15年左右时间内普及高等教育”中可以看出,该指示中存在“左”倾错误,根据所学知识,这与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有关,故D项正确;“一五”计划是1953-1957年,故A项排除;B项是原因,但不是直接原因,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答案】D 13.【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1949-2008年中国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其中1978年后,改革开放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中国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故A项正确。B项说法片面,文革时期国家教育受到严重破坏,排除。材料反映改革开放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不是已经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排除C。1995年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能整体反映图示信息,排除D。 【答案】A 14.【解析】依据题干表格可知,1953年-1965年工科生占在校生比例迅速增长,文科生占在校生比例在下降,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我国正在进行工业化建设,为了适应工业化的需要,对工科生和文科生比例进行调整,故A项正确。“大规模调整了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是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不是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故排除B项。题干表格反映的是工科生和文科生占在校生的比例变化表明人才结构出现失衡和教育体系的不完善,故CD项错误。 【答案】A 15.【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初期文学研究领域不存在保守反动的思想,故A项不符合史实;“双百方针”是1956年提出的,不符合材料的时间信息“1954年”,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新旧思想文化的冲突,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新红学”是“士大夫阶级意识和买办思想”,实际上是要对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即要求文学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方向,故D项正确。 【答案】D 16.【解析】将教材编写权力收归中央体现出教育要符合国家思路,体现国家意志,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教材的编写与义务教育的普及无关;C选项错误,“国定制”教科书编审制度并不代表对传统教育思想的否定;D选项说法错误,材料体现出的是国家的影响,而不是人民教育问题。 【答案】A 17.【解析】1836年的俄国正处于沙皇专制统治时期,俄国还依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钦差大臣》里的情节反映的是小官吏被误认为是钦差大臣而备受巴结和奉承以至于行贿,这是沙俄腐朽的专制体制的产物,故选B;当时的俄国处于封建制时代,故A中的“资本主义政治”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剧作表现的是现实主义创作的风格,故C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题干没有反映拜金主义,故排除D。 【答案】B 18.【解析】由“浪漫”词义与“野性”“幻想”“不可思议”等形容词相近,可见“浪漫”词义的演变反映出对“崇尚理性”的反思,故选D;十九世纪中期,批判现实成为社会潮流,排除A;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核心,排除B;材料与历史文化传承无关,排除C。 【答案】D 19.【解析】“‘愤怒的青年’,随后,在美国出现了‘垮掉的一代文学’”属于现代文学体现,这一理念主要是反传统,不符合常规,C正确;A和B均是浪漫主义思想体现;D中二战后不符合材料时间。 【答案】C 20.【解析】由材料“人是神还是虫?现代文学采取第二种观点,倾向于强调人的毫无价值”结合所学可知现代文学宣染变态、迷惘、虚无等精神创伤,故选A;并未违反文学创作原则和写作手法,只是思想偏激,排除B;抽象、夸张、变形手法与材料无关,排除C;材料与憧憬未来无关,排除D。 【答案】A 21.【解析】20世纪60、70年代风靡西方的“嬉皮士”运动,他们试图摆脱美国社会既有的惯例和陈规,并逃离现实社会和现实文化,希望走向自由,走向理想,实质反映出西方社会颓废、消极的精神危机,故D正确;A是材料现象,不是本质,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排除。 【答案】D 22.【解析】“如果我们永远把大师的作品压在自己头上,我们个人的精神就永远会受到‘高贵’的奴役。”体现出作者突出“个人的精神”的强烈愿望,这是现代主义的突出特征,故D项正确;新古典主义出现于17、18世纪,故A项错误;浪漫主义流行于19世纪前期,故B项错误;现实主义流行于19世纪中期以后,故C项错误。 【答案】D 23.【解析】“硝烟弥漫的场面,有人受伤、有人死去,”描述的是《自由引导人民》,属于浪漫主义绘画特点,《蓝色多瑙河》属于浪漫主义音乐,D正确;A和B属于现实主义;C属于现代主义。 【答案】D 24.【解析】梵高油画《雏菊与罂粟花》是印象画派代表作,是在用强烈的色彩和火一样热情表达对生活的热爱,而A项是浪漫主义风格;B项是现实主义风格;C项才是印象画派;D项是现代主义风格,故本题只有C项正确。 【答案】C 25.【解析】根据“它也像印刷术一样通过一种技术方法来大量复制并传播人的思想产品”,从有效信息“大量复制”可知该艺术具有重复性,故A项正确;雕刻艺术和绘画艺术也有很大影响,但不具有重复性,故BC排除;电视则诞生于1926年,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A 26.(16分) 【答案】 (1)形式:树碑立传;赐官进爵;赏赐钱物;惠及家人;赐予谥号等。(4分) (2)变化:科技奖励走向制度化;引进西方的专利制度;奖励技术同时奖励科学理论。(3分) 原因:西方先进工业文明的传入;维护清朝统治的需要;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影响。(3分) (3)特点:奖励层次更高,奖金数额更大。(2分) 时代要求:改革开放的深入;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知识经济的发展;国际竞争的加剧。(4分) 27.(10分) 【答案】 (1)特点:综合性大学大幅度减少;工程技术类专科学校大量增加;人文学科减少乃至取消;私立改为公立;照搬苏联模式。(6分) (2)影响:加强了国家对高等院校的集中统一领导;为新中国的建设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严重削弱了综合性大学和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影响了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扩大了大陆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4分) 28.(12分) 【答案】 示例一 第3章,特征:五六十年代中小学课本插图体现社会主义新生活、新风尚,凸显工农生活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以及中国特色民主政治。 阐释:经过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建国之初,教育面向广大工农,人民教育奠基;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后,文艺繁荣、风格多样,反映工农群众生活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文艺作品较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经济建设成就突出 示例二 第5章,特征:改革开放后的中小学课本插图开放灵活,内容和形式多样化,插图多,以彩图为主。 阐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艺界“双百”方针得以复兴,课本插图呈现多样化;改革开放后,教育得到全面振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材的编写,开放灵活的插图更能迎合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新时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中外经济文化的频繁交流,人们的审美观发生变化,绘画和插图艺术迅速发展。 29.(12分) 【答案】 (1)特点: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写实性);对社会现实进行强烈批判(批判性);注重塑造典型性格(个性化);注重艺术性与思想性的完美结合(教育性)。(6分) (2)背最: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尖锐,社会道德与价值观发生变化;法国大革命后法国社会长期动荡;作者个人的经历与艺术追求。(6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