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政治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高考政治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含解析)

专题十六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一、单项选择题Ⅰ ‎1.盘点近两年的年度热词,一个鲜明的感受是主流话语表现“强势”且凸显时代特色,正在成为凝聚社会共识的主心骨。年度“热词”的产生表明(  )‎ A.人们的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人们的意识是对客观物质对象的正确反映 C.科学理论对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D.一定的社会意识是由一定的社会存在决定的 解析:年度“热词”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而不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A项错误;B项错误,人们的意识是对客观物质对象的反映,反映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材料未体现科学理论的作用,排除C项;年度“热词”是由一定的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意识,D项正确。‎ 答案:D ‎ ‎2.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先进的社会意识(  )‎ A.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B.可以正确预见和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 C.与社会存在在变化发展上具有同步性 D.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解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社会意识都不能决定社会存在,A项错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社会存在在变化发展上是不完全同步的,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C项错误,B项也不准确。‎ 答案:D ‎ ‎3.中国目前的经济社会条件虽不足以让人们跳出快生活的桎梏去实现“慢生活”,但“慢生活”的理念可以并也应贯彻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回归自然、轻松和谐,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表明(  )‎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 C.社会意识有利于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D.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解析:材料表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A项符合题意;B、D两项本身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先进的社会意识有利于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C项是错误的;故选A项。‎ 9‎ 答案:A ‎ ‎4.扶贫开发要发挥当地干部群众的主体作用,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尽快改变武陵山区和其他连片特困地区的落后面貌。扶贫开发要充分发挥当地干部群众的主体作用,这是基于人民群众(  )‎ ‎①是物质生产的主力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决定力量 ③具有无限的创造力,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 ④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起主体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要发挥当地干部群众的主体作用是由人民群众的作用决定的,②④正确切题;①观点错误,物质生产(生产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③观点错误,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 答案:C ‎5.为推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出台政策调整了农村土地制度,允许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程度 B.只要调整生产关系就一定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D.生产关系的调整必然引起经济基础的根本变化 解析:“调整了农村土地制度”“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故C正确;ABD说法错误,排除。‎ 答案:C ‎6.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这说明(  )‎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C.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系状况 D.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状况 解析:题干中所述政治体制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说明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因此B符合题意;A说法不符合题意;CD说法错误。‎ 答案:B ‎ ‎7.李克强总理引用《后汉书》中“简除烦苛,禁察非法”‎ 9‎ 的句子,来表明政府将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决心,使人民群众有更平等的机会和更大的创造空间。政府这样做意在(  )‎ ‎①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②通过改革使上层建筑不断适应经济基础 ③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④调整生产方式,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材料主要强调政府如何简政放权、服务于民,①与材料无关,③符合题意;政府改革强调的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而不是调整生产方法,②符合题意,排除④。故选C项。‎ 答案:C ‎ ‎8.赵本山小品中的一句话:“吃穿都没有了,你臭美啥?”形象地说明了(  )‎ A.人们的物质生活享受要优于精神生活享受 B.人类的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C.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解析:小品中的话强调了“吃穿”和“臭美”的关系,体现了物质资料生产对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作用,故C正确;不同的人对物质生活享受和精神享受的要求不同,故A观点绝对化;BD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C ‎9.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是(  )‎ A.不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B.具有非对抗性 C.存在严重的阶级斗争 D.只能通过发展生产力来解决 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非对抗性,故B正确;ACD说法错误,排除。‎ 答案:B ‎10.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这说明人民群众是(  )‎ A.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B.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解析:材料中“吃、穿、住、用、行”等属于物质财富,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B ‎11‎ 9‎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城农民市民化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从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看,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是基于(  )‎ ‎①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②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发展进程 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④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分别属于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其改革是通过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调整使之适合经济基础、生产力的状况,①④符合题意,答案为B项;②③与设问指向“社会发展规律”不符。‎ 答案:B ‎ ‎12.近年来,某地积极组织开展“最美人物、时代楷模、善行义举”典型人物推选举荐活动,这些典型人物身上集中体现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公民道德要求。该地区开展这一活动是因为(  )‎ ‎①个人素质的高低决定人生价值的大小 ②价值观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④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和行为选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人生价值的大与小是看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而不是个人素质,①错误;该地开展典型人物推选举荐活动,目的在于让人民学习这种精神,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促进社会的发展,③当选;正确的价值观会促进人们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④当选;材料中并没有体现道德模范的时代变迁,没有体现社会历史性,②不选。故选D项。‎ 答案:D ‎ ‎13.价值判断和值选择形成的基础是(  )‎ A.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正确认识 B.人们业已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 C.人们选择的目标的实现程度 D.社会实践 解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属于认识,故选择D。‎ 答案:D ‎14.古今中外大量家族兴衰史表明,一个家族能够保持富裕状态的时间,很少有超过三代的,故世人称“富不过三代”。调查发现,娇生惯养,缺乏吃苦精神,自立能力差,是富家孩子的通病。富人家庭要想破除“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必须(  )‎ ‎①加强对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②加强对孩子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③为孩子的成才创造必要的客观条件 ④积极消除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①②是解决富家孩子“娇生惯养,缺乏吃苦精神,自立能力差”问题的有效方法;造成富家孩子“通病”的根源并不是客观物质条件的缺乏和“代沟”问题,排除③④‎ 9‎ ‎;故应选A项。‎ 答案:A ‎ ‎15.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文化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这表明(  )‎ A.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 B.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C.生产力决定于生产关系 D.上层建筑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解析:A错在“唯一动力”;C颠倒了两者的关系;D表述错误,应是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答案:B 二、单项选择题Ⅱ ‎16.在我们身边,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的名字叫“志愿者”,从对孤寡弱残人士的照顾到城市交通秩序的维持,从法律援助到心理咨询,无不出现他们辛勤的身影。“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  )‎ A.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B.人要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C.人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D.人生价值就在于得到别人和社会的认可 解析:题干体现的是志愿者们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B符合题意;D说法错误;AC与题意不符。‎ 答案:B ‎17.“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住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才不只是建议。我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走近你、读懂你、为了你、依靠你。”这是中央电视台某节目的开卷语。这一开卷语是为了强调(  )‎ 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D.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结的 解析:本题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材料中的开卷语强调深入基层,深入人民群众,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B ‎ ‎18.人们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也有人说:“成功的人和失败的人只有一个区 9‎ 别,就是成功的人比失败的人在跌倒之后多爬起来一次。”这些观点说明(  )‎ A.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B.只有在失败之后才能获得成功 C.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正确价值观作指引 D.实现人生价值,就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 解析:“多爬起来一次”,体现了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答案:A ‎19.马丁·路德·金有一句名言:“黑暗不能驱走黑暗,只有光明才能做到。仇恨不能驱走仇恨,只有爱心才能做到。”这一名言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正确的价值观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②要正确把握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 ③新事物是在取代旧事物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用光明驱走黑暗,用爱心驱走仇恨,彰显的是正确价值观的促进作用,①符合题意;黑暗与光明、仇恨与爱心是矛盾双方,②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新旧事物的关系,③排除;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A ‎ ‎20.一位领导同志提出,领导干部应该有“两情”:对人民要有感情,对工作要有热情。要通过“两情”转变“两风”:领导作风,部门作风。这就要求我们(  )‎ ‎①自觉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②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③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想事情、做工作 ④自觉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从“两情”“两风”来看,都突出了领导干部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故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与题意不符,排除。‎ 答案:D ‎21.近年来,我国电影产量迅速提升,在高票房的同时,观众口中“烂片”的数量也在增加,过于低俗化、功利化的内容对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一定影响,国产影片真正能够赢得口碑,全面满足市场需要和观众精神文化需求的精品力作明显不够,特别是立足当下,肩负责任的现实题材作品仍然处于劣势。要创作“高口碑”经典电影,是因为(  )‎ ‎①先进的社会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④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9‎ 解析:“过于低俗化、功利化的内容对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一定影响”强调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故①③符合题意,故选B项。材料中强调社会意识的反作用,而不是强调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故②与题意不符。材料中强调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而不是强调创新意识,故④与题意不符。‎ 答案:B ‎ ‎22.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河南省濮阳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副主任科员李权卿,在无数次与爆炸打交道的人生经历中,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被人们称为“与死神打交道的人”。上述材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③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④获得社会的尊重是奉献社会的基础和前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人的价值等知识。材料没有涉及不同的价值观,②排除;奉献社会是获得社会尊重的基础和前提,④错误;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C ‎23.近年来,中国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不断推进基层司法机构建设,强化司法工作的服务意识,延伸工作平台,完善工作流程,切实为人民群众行使权利提供便利。以上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  )‎ ‎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②价值观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④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③是认识论知识,排除;价值观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价值观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②观点错误,①④符合题意。‎ 答案:C ‎ ‎24.当一个地方政府行政部门的“执法创新”让社会公众感到不安的时候,当这种“执法创新”逼迫善良的人们遏制内心主动帮助別人的冲动的时候,这种“执法创新”必然会成为千夫所指的对象。“执法创新”必须符合(  )‎ ‎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本部门、本集团的根本利益 ‎③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④客观实际情况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故①③正确。‎ 9‎ 答案:C ‎25.明星在某一方面实现了自我的价值,但由于价值观迷失,明星吸毒事件频发,在让人们感到震惊、惋惜的同时,也警示广大青少年在人生道路上(  )‎ ‎①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②既要看到前途的光明,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③要重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④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明星吸毒事件频发,警示广大青少年在人生道路上要重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实现人生价值,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与题意不符;②既要看到前途的光明,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的观点与题意无关;故选D项。‎ 答案:D 三、双项选择题 ‎26.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行军”,财税体制改革扮演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角色。2016年,我国将基本完成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和任务,2020年各项改革基本到位,现代财政制度基本建立。从唯物史观来看,我国之所以进行财税体制改革,是因为(  )‎ A.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性质的变化 B.生产关系的变革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 D.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解析:A项表述错误,生产方式的变革不能够起决定作用。B项的表述与题意无关。我国之所以进行财税体制改革,这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所决定的,通过这种改革会直接促进社会的发展,C、D两项入选。‎ 答案:CD ‎ ‎27.“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一种创造性的思想火花,在一些人身上能熊熊燃起来;而在另一些人身上,却是奄奄一息,就要熄灭了。”从人生价值的实现的角度看,这说明(  )‎ A.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 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自己的主观努力 C.具备了主观条件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D.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努力奋斗 解析:题意通过两种人的对比,说明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要付出努力,BD均符合题意;A与材料无关;C说法太过绝对。故选BD。‎ 答案:BD ‎28‎ 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集中教育活动必须打开大门、依靠群众,让群众来监督和评判,才能做到不虚、不空、不偏。这是基于(  )‎ A.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 C.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组织者和推动者 解析:集中教育活动必须打开大门、依靠群众,让群众来监督和评判,是由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决定的,A项正确;党中央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作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C项正确。B项与题意不符;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D项说法错误。‎ 答案:AC ‎ ‎29.下列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B.社会基本矛盾仅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始终 C.它包括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D.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解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BD说法明显错误。‎ 答案:AC ‎30.在这个由精制的婚纱、巨幅的钻戒、千万的贺金、庞大的明星阵容、夸张的迎亲架势、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引领下的拜金主义狂潮掀天动地的时代,江一燕,一个平时被镁光灯环绕的女明星,却默默地去山区支教八年。八年来,她一直低调做公益,出资在学校建厨房,建广播站,为孩子们修路。她把通过个人官方网站义卖等方式筹措的全部资金,设立奖学金,主要扶持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子。这表明(  )‎ A.立场不同,人们就会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B.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C.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人们的价值选择 D.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解析:立场不同,人们可能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A中“就会”说法太绝对。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影响人生价值的实现,但不决定,C项说法错误。江一燕默默地去山区支教,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了人生价值,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价值选择,B、D两项正确切题故选。‎ 答案:BD 9‎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