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题库必修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练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题库必修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练习

课时作业20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生物体内当显性基因存在时,相应的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通常不表现 B.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密码子 C.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低频性、有益性 D.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则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一定发生改变 ‎2.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C.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 D.一般情况下,水稻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 ‎3.肺炎双球菌抗药性可遗传的变异来源是(  )‎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A、B、C都有可能 ‎4.亚硝酸可使胞嘧啶(C)变成尿嘧啶(U)。某DNA分子中的碱基对G/C中的C在亚硝酸的作用下转变成U,转变后的碱基对经过两次正常复制后不可能出现的碱基对是(只考虑该对碱基,且整个过程不发生其他变异)(  )‎ A.G/C B.A/T C.U/A D.C/U ‎5.黄色卷尾鼠彼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6/12黄色卷尾、2/12黄色正常尾、3/12鼠色卷尾、1/12鼠色正常尾。上述遗传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控制黄色性状的基因纯合致死 C.卷尾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D.鼠色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 ‎6.(2012·黑龙江哈尔滨模拟)小麦幼苗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叶绿体不能合成,从而会形成白化苗。现有一小麦的绿色幼苗种群,经检测全为杂合子,让其自由传粉,统计后代绿色幼苗和白化苗的比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基因突变属于隐性突变 B.后代中白化基因的频率会降低 C.小麦白化苗的产生说明形成了新物种 D.杂合子自由传粉两代,F2中绿色幼苗∶白化苗=8∶1 ‎ ‎7.我国研究人员发现“DEP‎1”‎基因的突变能促进超级水稻增产,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究和培育出更高产的水稻新品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稻产生的突变基因一定能遗传给它的子代 B.该突变基因可能在其他农作物增产中发挥作用 C.基因突变产生的性状对于生物来说大多有利 D.该基因突变是生物随环境改变而产生的适应性突变 ‎8.野生型大肠杆菌某基因的碱基序列如下:‎ ‎—ATC GGC CTG CTG A……GAG TTC TAA—‎ ‎1   4  7   10  13  100  103  106‎ 大肠杆菌有两种突变型,甲第6位的C被替换为T,乙第9位与第10位之间插入1个T。与野生型相比,乙突变体性状的改变程度大于甲,原因是(  )‎ A.甲可能只改变一个氨基酸,乙改变多个氨基酸 B.甲变异属于基因突变,乙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 C.甲变异属于不遗传的变异,乙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D.甲变异属于有利变异,乙变异属于不利变异 ‎9.细胞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都可能产生变异,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可遗传变异是(  )‎ 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片段交换,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C.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发生基因突变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片段交换,导致基因重组 ‎10.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 B.基因频率改变一定会导致新物种产生 C.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的丢失属于基因突变 D.不同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上相同的密码子可编码相同的氨基酸 ‎11.下列情况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 ‎①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②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染色体上 ③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局部交换 ④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果蝇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改变,其结果是(  )‎ A.所属基因变成其等位基因 B.DNA内部的碱基配对原则改变 C.此染色体的结构发生改变 D.此染色体上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改变 二、非选择题 ‎13.(2012·山东威海一模)某地区生长的野生植物类群中出现了许多变异植株。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植株的可遗传变异类型中,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是________。‎ ‎(2)部分变异植株与正常植株相比,茎秆粗壮,营养物质含量明显增加。原因是环境因素影响了这些植株有丝分裂中________的形成,导致________成倍地增加。‎ ‎(3)某种植物有甲、乙两株突变植株,对它们同一基因形成的信使RNA进行检测,发现甲的第二个密码子中第二个碱基C变为U,乙的第二个密码子中第二个碱基前多了一个U,则与正常植株相比________的性状变化大。‎ ‎(4)某植株产生了一种新的抗病基因,要将该基因提取出来,应用________________酶处理它的DNA分子,这种酶的作用部位是________。‎ ‎(5)将上述抗病基因转移到农作物体内的核心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抗病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14.下图为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某自花传粉的植物种群中,甲植株(纯种)的一个A基因和乙植株(纯种)的一个B基因发生突变的过程(已知A基因和B基因是独立遗传的)。请分析该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突变产生的a基因与A基因以及a基因与B基因的关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上述两个基因发生突变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 ‎(3)下图为甲植株发生了基因突变的细胞,它的基因型为________,表现型是________,请在下图中标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4)乙发生基因突变后,该植株及其子一代均不能表现出突变性状,为什么?可用什么方法让其后代表现出突变性状?‎ 参考答案 ‎ 1.A 解析:AA与Aa的表现型通常是相同的;密码子是通用的,并且密码位于mRNA上,不在基因上;多数基因突变是有害的;基因发生变化,蛋白质不一定发生变化。‎ ‎2.B 解析: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的现象;其发生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根尖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所以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3.B 解析:可遗传的变异来源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但肺炎双球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不进行有性生殖,所以没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4.D 解析:整个过程如下:G/C在亚硝酸的作用下转变成G/U,复制后形成G/C和U/A,第二次复制后形成两对G/C、一对U/A和一对A/T。‎ ‎5.B 解析: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双杂合子进行杂交,后代的四种性状的理论比例是9∶3∶3∶1,而实际比例是6∶2∶3∶1,这说明在其中两种性状中都有1/3的个体没有发育成活。‎ ‎6.C 解析:杂合子为绿色幼苗,说明白化突变为隐性突变;白化苗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后代,后代中白化基因的频率会降低;白化苗不是一个新物种;杂合子自由传粉,F1中纯合子和杂合子幼苗分别占1/3、2/3(白化苗淘汰),显性基因的频率=1/3+1/2×2/3=2/3,隐性基因的频率为1/3,自由交配,基因频率不变,故F2中纯合子绿色幼苗占4/9,杂合子绿色幼苗占4/9,白化苗占1/9。‎ ‎7.B 解析:如果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通常是不能遗传给后代的。基因突变具有少利多害性和不定向性。‎ ‎8.A 解析:甲发生的是替换引起的基因突变,乙发生的是增添引起的基因突变。‎ ‎9.D 解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联会、四分体时期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则不会发生这种变异,故选D。‎ ‎10.D 解析:基因突变导致转录的mRNA碱基序列改变,但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所以决定的氨基酸不一定改变,进而生物的性状不一定改变,基因突变如果发生在基因的非编码区,则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体细胞内成对基因中的一个基因,突变成它的等位基因,不一定改变性状,生物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基因突变也不一定改变生物性状;基因频率的改变只能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新物种产生的标志是生殖隔离,只有当基因频率的改变使两个种群基因库的差异达到生殖隔离的程度,才导致新物种产生;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的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一种密码子编码一种氨基酸是固定的,因此D正确。‎ ‎11.C 解析:②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④属于基因突变。‎ ‎12.A 解析:基因突变的结果能产生等位基因,不会改变碱基配对原则,不会使染色体的结构发生改变,也不会改变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 ‎13.解析:(1)植物在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2)环境因素(如低温)可影响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形成多倍体。(3)基因中碱基的替换属于点突变,只影响一个密码子的表达;而乙的突变属于移码突变,从突变点开始,整个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的序列都发生了变化,因此乙的性状变化较大。(4)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能用来切取目的基因,切割的部位是磷酸二酯键。(5)基因工程包括四个步骤,其中最核心的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抗病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常用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 答案:(1)基因重组 (2)纺锤体 染色体组(染色体数目) (3)乙 (4)限制性核酸内切(或限制) 磷酸二酯键 ‎(5)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农杆菌转化法 ‎14.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1)通过分析题图可知,基因A经基因突变产生新的基因a,新的基因a是原来的基因A的等位基因,基因a和基因B控制不同性状,因此两者是非等位基因。(2)a基因的形成是由A基因结构内部的碱基C被碱基G替换引起的,b基因的形成是由B基因结构内部的碱基C被碱基A替换引起的。(3)甲植株细胞未发生突变前的基因型为AABB,则突变后的基因型为AaBB,表现型为扁茎缺刻叶,由于 A基因和B基因是独立遗传的,应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4)乙植株虽发生了基因突变,但该突变为隐性突变,且基因突变发生在乙的体细胞中,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给子代,故该植株及其子一代均不能表现出突变性状。若让其后代表现出突变性状,则子代应为隐性纯合子,可取发生基因突变部位的组织细胞,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试管苗,让其自交,其部分子代即可表现出突变性状。‎ 答案:(1)等位基因 非等位基因 (2)一个碱基的替换(或碱基对改变,或基因结构的改变) (3)AaBB(写Aa不正确) 扁茎缺刻叶(写扁茎不正确) 如图 ‎(4)该突变为隐性突变,且基因突变发生在乙的体细胞中,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给子代。取发生基因突变部位的组织细胞,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试管苗,让其自交,其部分子代即可表现出突变性状。‎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