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4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真题与高考模拟题分项汇编专题01论述类文本阅读含答案
决胜2017年高考之2017年高考+联考模拟分项 2017年高考 一、【2017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首都博物馆正在举办两个精品展,一个是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一个是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展览甫一开始,便引来热切关注,预约名额很快告罄。文物曾“乏人问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如今竟备受大众青睐。这反映了大众对文物价值的渴求,也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让沉睡的古老文物“活”起来,发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 文物是人类触摸历史的“活化石”,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故事的讲述者。一件件出土文物,一个个考古故事,足以让每个观展者沉浸在千年历史之中——无论是拿着放大镜对着一枚玉器细细观察的老人,还是那些被罕见金饼“亮瞎眼”的年轻人。很难想象,三千多年前的工匠,如何将一块玉石切割成型,又琢磨成高8.1厘米、厚只有0.3厘米、憨态可掬的对尾鹦鹉。那一套套大气而不失华丽的西汉编钟,虽静默无声,却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古老的宫商角徵羽……那些走向博物馆的热切步伐,让我们看到了经济快速发展后现代人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更看到了现代人对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史追问。 精美的文物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不仅代表了当时高超的技艺水平,而且有助于现代技术发展。古代不少青铜器都是用失蜡法制造的。20世纪初,德国人曾用失蜡法铸造工业用齿轮;1929年,又对失蜡法进行改造,以硅酸乙酯为耐火涂料,用熔点达1500℃的铬钨钴合金制成假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奥斯汀在云南保山见到用失蜡法铸成的青铜器,大受启发,铸成了喷气发动机叶片和涡轮盘。之后,失蜡法技艺发展成为现代精密铸造技术。 (取材于杨雪梅、黄洋等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前因为精品不多,所以文物展览观者寥寥 B.要合理利用文物,发掘其内涵,发挥其作用 C.文物热反映大众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 D.奥斯汀从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中得到了启发 2.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甫一开始: “甫”读作pǔ 意思是“刚刚” B.告罄: “罄”读作qìng 意思是“尽” C.乏人问津: “津”读作jīn 意思是“路” D.憨态可掬: “掬”读作jū 意思是“令人喜爱” 【答案】 1.A 2.B 【解析】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是北京卷论述类文本必考内容。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本题A项就属于无中生有。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识记字音、字义的能力。A项字音错,“甫”应读作fǔ。C项加点字的解释错误,“津”的意思是“渡口”,“乏人问津”的意思是很少有人过问。D项加点字的解释错误,“掬”的意思是“用两手捧”。“憨态可掬”形容憨态十分明显,好像可以用手捧住一样,多形容动物或人形态天真可爱、单纯的样子。故本题应选B项。!网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 【名师点睛】将字音、字义渗透到现代文阅读中考查是北京卷近几年的常见题型。一般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如本题中“甫”是统读字,“掬”是形声字,都属于易误读的字。对这类题目,备考时可采用音义结合法、联想法、推断法、记少不记多法,分类整理记忆,训练、记忆相结合。对于词义的辨析,则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语素的意思来辨识;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谦敬错位、功能混乱、望文生义等错误类型,如本题B项对“津”的解释忽略了加点字的本来意思,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二、【2017年高考北京卷】材料二 文物与大众亲密接触才能实现其价值,可是与海量文物库藏相比,目前展出的文物只是九牛一毛。由于展出空间有限、担心损毁等原因,很多文物都“藏在深闺人未识”。感谢数字技术,打破了层层壁垒,盘活了很多被“雪藏”的文物,使之在线上“活” 起来。大众足不出户,便可欣赏到以前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在尊重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数字技术不断将今人的创造融入传统文物,使之获得了新生。文物不再仅仅是摆在展柜里的静态展品,而以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走近大众,真正“活”了起来。 动漫技术在文物的文化创意中越来越受重视。三星堆博物馆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推出了数字动漫《神树的传说》,以新近发掘的海昏侯墓为素材的动画作品《海昏魔镜》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借助动漫,专业的学术介绍变成了幽默的旁白和“萌萌哒”的漫画,“高冷”的文物也一下子变得活泼起来,实现了学术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其实,早在1981年,我国已有让文物“活”起来的动画作品——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的故事创作了《九色鹿》。无数人通过这部动画片知道了莫高窟,看到了敦煌壁画。 移动应用程序(APP)以新鲜时尚的方式提供给观众审美与求知、娱乐与鉴赏的多元文化体验。过去,由于保存和展出的特殊要求,五代的《韩熙载夜宴图》能够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机会十分有限。故宫博物院推出的《韩熙载夜宴图》APP弥补了这一缺憾,让观众随时随地可以欣赏这幅传世经典的精妙之处,在鲜活的文化体验中感受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非凡魅力。此APP独创了三层立体赏析模式——总览层、鉴赏层和体验层,使这幅“数字画卷”可远观、可近赏,全方位向观众解读画作中的每个细节。点开APP,琵琶声起,拨动江南寂静的月色,观众仿佛随着画家顾闳中一起,走进韩府。画卷中的墨痕笔意、人物的衣纹表情都纤毫毕现。轻轻触动屏幕,指尖所至之处,似有烛光追随;移动 “烛光”,人物、用品的名称、典故一一呈现,如同“秉烛夜读”,在静夜里与千古佳作“对话”……忽然之间,画中人“活”了起来,乐伎轻扫琵琶,舞伎翩翩起舞,画与真实的界限瞬间模糊起来,观众沉浸在画卷创造的艺术氛围之中。 虚拟现实技术(VR)借助计算机图形系统、传感器技术等生成三维环境,创造出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状态,通过调动用户的多种感官,带来沉浸感觉。以前,游客只能在兵马俑坑外观看,有了VR技术,戴上特制的眼镜,你会发现自己置身坑内,变身成了一个兵马俑,低头就能看到自己的身体——残破却依然威严。抬起头来,你会发现博物馆的穹顶慢慢向两边散开,建筑逐渐退去,转化成荒野,风沙弥漫,你的身体同时下沉,身处地表起伏的俑坑之中,周围是千军万马…… (取材于胡克非、张英等的相关文章)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数字技术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让大众了解到更多文物 B.增强了文物的学术性价值 C.增强文物欣赏的趣味性 D.帮助大众更好地理解文物 4.根据材料二,下列成语中最能准确表达VR技术带给人的体验的一项是(3分) A.身不由己 B.感同身受 C.设身处地 D.身临其境 5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文物原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现在却走近了大众。如果用诗句来描述这一现 象,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 A.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B.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答案】 3.B 4.D 5.D 【解析】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首先要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此题的选项A、C、D三项在原文中都可以找到依据,而B项却属于无中生有。 4.试题分析:身不由己:身体不能由自己做主,指行为不能由自己支配。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感谢),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身临其境:身体不在那个地方,却仿佛亲自到了那个地方。材料二最后一段说“虚拟现实技术(VR)……创造出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状态,通过调动用户的多种感官,带来沉浸感觉”,然后以游客观看兵马俑为例,说明VR技术可以使游客仿佛自己化作了兵马俑,置身其中得到真实的感受,用“身临其境”恰当。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 【名师点睛】本题既考查对文段的理解能力,又考查正确使用及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这种将语知渗透在现代文阅读中考查的方式是北京卷常见的题型。本题解答时首先要依据原文总结出VR 技术带给人的体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然后辨析所给成语的含义,找到答案。辨析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本题所给四个成语词义的侧重点不同,其中“身不由己”强调自己不能做主,“感同身受”强调未亲身经历却像亲身经历过一样,“设身处地”强调为他人着想,“身临其境”强调仿佛亲自到了那个地方,比较一下就会发现,答案应为D项。 5.试题分析:“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意思是当年豪门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里,可以用来描述“文物原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现在却走近了大众”。“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赠花卿》,意思是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间里哪能听见几回,强调的是稀少,与“走近大众”不符。“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出自元末诗人高明的《琵琶记》,意思是科举时代士人为考取功名,长期闭门苦读而不为世人所知,但一旦考上,皇帝封官赐爵,天下人就都知道了,与文物从“专家”到“大众”的过程不相符。“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唐代诗人高适的《别董大》,意思是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啊,表达的是对朋友的鼓励,对未来的期许,与题干要求不一致。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 【名师点睛】本题既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又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从原文出发,理解题干所说的“文物原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现在却走近了大众”的含意,然后分析所给诗句的含意,仔细对比,找出答案。分析诗句时既要理解诗句的表层含意,又要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分析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文物原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现在却走近了大众”意思是说文物以前只是专家学者研究赏玩之物,现在文物普遍得到大众的认识,走进了普通人家。所给四组诗句中,能体现出这一含意的应为D项。 三、【2017年高考北京卷】材料三 有的博物馆认为保护好文物不出事情是头等大事,将文物封闭在库房,秘不示人,觉得这样才可以确保万无一失。其实不然,“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有些文物同样如此。2010年浙江省博物馆利用馆藏的“彩凤鸣岐”和“来凰”,举办了唐代雷琴演奏会。古琴属于漆器,很难保存。这两把古琴之所以能历经千年保存下来还能使用,是因为历朝历代都有人使用它。古琴在安装上琴弦以后,才能保持力学上的平衡,不至于散架。 数字技术使文物在线上“活”起来,更是对文物的一种保护。敦煌石窟集珍贵性、脆弱性于一身,历经千年的莫高窟艺术品,每一件都像岌岌可危的病人,游客的参观成为莫高窟最大的隐患。2003年,莫高窟全年游客接待量为30多万人次,2014年已增长到81万人次。根据测算,莫高窟一天的游客接待量极限在3000人次左右,而黄金周的日接待量曾超过2万人次,莫高窟不堪重负。实验监测数据显示,40个人进入洞窟参观半小时,洞窟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5倍,空气相对湿度上升10%,空气温度升高4℃,这都有可能侵蚀壁画,加速其老化。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彩塑和壁画正在缓慢退化,千百年后人们何以领略莫高窟的神韵? 面对日益增多的游客,如何化解保护和利用的矛盾?敦煌数字化工程,犹如一缕明媚的科技之光,照进古老的莫高窟。有了数字化展示中心,游览模式发生了变化,艺术体验搬到洞窟外面,游客先通过数字化体验艺术“做足功课”,再进个别洞窟实际体验。这种模式既能满足游客看真品的需求,同时又减少了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减少了对莫高窟的破坏。中心建成后,游客停留时间由2小时缩短至70分钟左右,莫高窟最高日接待游客量因此可提高到6000人次。 (取材于黄洋、祝越、周龙等的相关文章) 6.根据材料三,下列关于文物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将文物“深藏闺中”不是最好的保护方法 B.实际上有些文物使用起来反而有利于保存 C.二氧化碳含量的降低会加速壁画的老化 D.彩塑和壁画的退化也有自然因素的作用 7.根据材料三,下列对敦煌“数字化展示中心”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减少了莫高窟的游客接待量 B.改变了洞窟的游览模式 C.缩短了游客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 D.减少了游览对莫高窟的破坏 8.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述让文物“活”起来的含义与作用。(6分) 【答案】 6.C 7.A 8.含义:要点一: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内涵。 要点二:把文物拿出来,在展厅或线上展示出来,有些可以用起来。 要点三:借助数字技术,让文物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呈现。 作用:要点一:发挥文物在公共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 要点二:使更多文物得以展示,使文物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并理解。 要点三:有利于一些文物的保存与保护。 【解析】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解答时要注意:①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 将题目材料信息代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扩大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曲解文意等问题。本题A项和B项可由材料三第一段概括得出,D项可由材料三第二段“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彩塑和壁画正在缓慢退化”概括得出。C项将原文中的“升高”曲解为“降低”,属于曲解文意。 7.试题分析:A项“减少了”不当,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最后一段,由原文“莫高窟最高日接待游客量因此可提高到6000人次”,可知,有了数字化展示中心莫高窟的游客接待量比原来增加了,而不是“减少了”。由原文“这种模式既能满足游客看真品的需求,同时又减少了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减少了对莫高窟的破坏”可知C项和D项正确;由“有了数字化展示中心,游览模式发生了变化”可知B项正确。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从高考来看,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偶然、必然有意混淆,已然、未然有意混淆,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因果颠倒,误划类别,无中生有,偷换概念。解答时考生要把选项归位,通过与原文对比,找到答案。本题难度不大,由题干可知,选项信息集中在原文最后一段,考生只需找到每个选项在原文中对应的信息,仔细比对,就可得出答案。 8.试题分析:本题有两问,第一问,由材料一首段中“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让沉睡的古老文物‘活’起来”,可概括出“让文物‘活’起来”是指“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内涵”;从材料二首段所说的“文物与大众亲密接触才能实现其价值”,而目前展出的文物少之又少,可分析出“让文物‘活’起来”还指把文物拿出来,展示出来;由“数字技术不断将今人的创造融入传统文物,使之获得了新生。文物……以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走近大众,真正‘活’了起来”可概括出“让文物‘活’起来”还指借助数字技术让文物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呈现;由材料三写到的对古琴的使用,可分析出“让文物‘活’起来”还包括对某些文物的使用。 第二问,材料一首段提出“发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由此可概括出在公共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材料二首段提到“数字技术……盘活了很多被‘雪藏’的文物,使之在线上‘活’起来。大众足不出户,便可欣赏到以前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下文接着以动漫技术、移动应用程序、虚拟现实技术为例,具体阐述了数字技术使文物得到展示,使人们易于理解和接受文物;材料三首段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有些文物同样如此”,第二段又强调“数字技术使文物在线上‘活’起来,更是对文物的一种保护”,可见使文物“活”起来更有利于保护文物。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既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又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理解概念时要对概念的内涵、外延准确把握,一定要将它还原到具体的文本中,做到“词不离句,词不离段,词不离篇”,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概念的含义。如本题考查“文物‘活’起来”的含义,解答时就需要通读三则材料,分别找到“文物‘活’起来” (或与“文物‘活’起来”相类似的表述)在文中的位置,联系上下文筛选出能解释“文物‘活’起来”的内容,然后分析归纳就可得出答案。分析作用,要在通读三则材料的基础上,整体理解材料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尾段中心句,找出能体现“文物‘活’起来”作用的内容,分点概括即可。因为三则材料都属于总分式结构,所以答案信息多集中在材料的首段。 四、【2017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从脸谱说起 叶秀山 脸谱在京剧艺术中不可或缺,实在是我国艺术家对世界艺术作出的特殊贡献。不过,以前也常听批评家在贬义上使用这个词,说人物没有个性,有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则斥之曰“脸谱化”。 其实,脸谱与概念、公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公式是抽象的,但脸谱却不能归结尾抽象。我想,批评脸谱公式化、概念化的,其中有一点未曾深察的是在那个“谱”字上。 “谱”有标准、准则的意思。我们常说某人说话、行事“没谱”,是言其做事说话不遵守一定的规则、无法沟通、交流,也无法理解。“谱”是要大家都能遵守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谱”还有谱系的意思。谱系是历史性的,是一种传统。历史不同,传统不同,谱系也就不同,于是有各种不同的家法、流派。京剧的脸谱,也有不同的家法,同样是曹操的脸,勾画上也是大同中有小异。此外,凡称“谱”的,都是有待去实现的。“谱”自身是实践的“本”,好像是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设计方案。光有个脸谱不能成为“活曹操”“活包公”,要成“活某某”,还看演员如何去演。 现在书店里有许许多多菜谱,分属各种不同的菜系:四川的,淮扬的,上海的,广州的……但菜谱不是菜,不能吃。菜谱给人一个规范,有的很详细,看起来也很死板,如加盐多少,文火炖半个小时等等。这个指标,对于普通家庭主妇而言,是帮助她做出中等水平的菜肴来,不至于不堪入口。但厨艺上乘,在于把握火候。火候,是一个综合性的分寸,不是“30分钟”“35分零5秒”那样死板的,到时一定起锅。“火”曰“候”,乃是一种征候,是靠操作者的经验体会感觉出来的。把握火候不是理论性的,而是实践性的,因而不仅仅是实用性的,而且是艺术性的。就实用性而言,做出来的菜,有个中等水平,能吃就行;但就艺术性而言,火候是必须掌握的。舞台艺术中也有火候,是把各种“谱”——包括曲谱、身段、脸谱……都艺术地“兑现”出来,是要艺术家把这些“谱”用活了,塑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来。 像厨艺一样,舞台上也有中等水平的演员,他们按部就班地把各种“谱”“做”出来,就算是完成任务,刻苦地也会用相当的功夫,就是缺少一点灵气。像灵气、气韵等并不是能“谱”出来的,而是艺术家的一种创造。然而,就道理上来说,各种“谱” ,并不是要限制人的创造,而只是要使人创造得更好。做不好菜不能怪菜谱,演不好戏不能怪各种程式,人物没有个性也不能怪脸谱。再往深里说。各种“谱”不但不企图限制艺术家的天才,而且还可以防止天才的流产。“谱”规范着那不易规范的天才,使其不仅有天才,而且有成就。 记得十几年前奚啸伯先生对我们说,舞台艺术要做到“有规律的自由”,他的体会是很深刻的。 (选自《叶秀山文集》,有删改) 17.文中“谱”的含义有哪些?(6分) 18.请简要归纳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6分) 19.请结合文章,阐释最后一段中“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6分) 【答案】 17.标准、规则;谱系;有待实践的“本”。 18.首先,指出菜谱对做菜的规范意义;其次,阐述厨艺上乘须把握火候;最后,指出舞台艺术的火候在于把“谱”用活。 19.舞台艺术既要尊重历史传统,遵循规则,继承家法,依据曲谱、身段、脸谱来表演;还要积累经验,把握火候,挥洒灵气,创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解析】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首先要找出该词语在文本中的位置。这一题目标很明确,即理解文中“谱”的含义,“谱”的含义在文中可以直接进行筛选,主要集中在文本的第3段,找到位置所在就可以直接概括了。 18.试题分析:本段内容大概是:首先从书店里的菜谱说起,然后论述菜谱只是给人一个规范,运用菜谱必须把握火候,把握火候是实践性的,是艺术性的。最后又谈到了“谱”上,谈到舞台艺术中也有火候,是艺术家把这些“谱”用活了。概括思路时语言要简洁。 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段落的论述层次即作者的论述思路,本题论述思路归纳范围在第4段,一般思路为“首先引出什么话题,接着具体论证什么,最后得出什么结论”,本段围绕“菜谱”分析层次即可。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一题其实是考查文本的主旨,或作者的写作目的。对于“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的解读,要分别解读“有规律”与“自由”的含义,再联系全文内容将二者结合起来分析即可。 五、【2017年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26~28题。 语言不够“纯净”,据说是新诗的通病。然而将不同的因素冶于一炉,而使之产生浑然一体的美感效果,是诗歌艺术的可贵之处。我们并不认为诗和说话居于平等的地位。诗是经验的艺术化的表现,不是日常会话的达意。其次,文言在日常生活上虽已僵硬难用,但在艺术品中,经诗人的巧妙安排,却能“起死回生”,加强美感。反之,如果欠缺艺术的生命,则尽管一首新诗通篇不用一典,不掉一文,那种“纯净”也只是“一贫如洗”的代名词罢了。说坦白些,在文学的国度中,新诗人们是带点贵族气质的。我们宁愿自己的作品成为滞销的奢侈品,也不愿它成为畅销的牙膏,人人皆可入口,而转瞬又必吐出的牙膏。 一旦超越了起码的“纯净”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文言宜于表现庄重、优雅、含蓄而曲折的情操,而白话则明快、直率、富现实感。许多意境,白话表现起来总嫌太直接、太噜苏,改用文言则可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艺术当然也追求和谐,但那应该是成品的,不是原料的和谐。愈能使不同的因素化合成和谐的整体、愈能以不类为类,愈能显示作者艺术的精湛。愿“纯净主义”的信徒们多想一想。 (节选自余光中《谈新诗的语言》,有删改) 26.请分别解释文中“滞销的奢侈品”与“畅销的牙膏”的含意。(6分) 27.依据材料,概括“纯净主义”的信条。(3分) 28.作者反对“纯净主义”的理由有哪些?(6分) 【答案】 26.滞销的奢侈品:不被大多数人欣赏却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畅销的牙膏:一时很受欢迎但艺术价值很低的作品。 27.在新诗写作中,只应使用纯净的白话,而不应掺杂文言。 28.诗不是日常会话的达意;文言使用得好,可以增强美感;文言与白话各有优势;艺术的精湛贵在调和不同的语言因素。 【解析】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理解词语的含义,首先明确词语的词性、有无使用比喻的修辞,然后找到该词语的出处并标明;联系上下文将原句转化为比喻句,去掉比喻成分,留下本体成分即是答案。“滞销的奢侈品”和“畅销的牙膏”都为名词性,应是指代一个事物,同时此处使用了比喻,应是把某个事物比成了这二者,回归文本可以发现,“我们宁愿自己的作品成为滞销的奢侈品,也不愿它成为畅销的牙膏,人人皆可入口,而转瞬又必吐出的牙膏”,这二者应是指作品;“宁愿自己的作品成为……”“也不愿成为……”表明前者是有价值的,只是不被大多数人欣赏,后者是没有价值的,只是短时期内受欢迎。 27.试题分析:题干要求 “依据材料,概括‘纯净主义’的信条”。这是考查学生压缩概括的能力。从文章最后“愿‘纯净主义’的信徒们多想一想”,可见文中所说的是自己的观点,与“纯净主义”的观点应是不同的,故应先确定文中作者关于新诗写作的观点,然后反过来说即可。“然而将不同的因素冶于一炉,而使之产生浑然一体的美感效果,是诗歌艺术的可贵之处”“文言在日常生活上虽已僵硬难用,但在艺术品中,经诗人的巧妙安排,却能‘起死回生’,加强美感”“文言宜于表现庄重、优雅、含蓄而曲折的情操,而白话则明快、直率、富现实感。许多意境,白话表现起来总嫌太直接、太噜苏,改用文言则可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可见作者认为新诗创作中不应完全排除文言,只使用纯净的文言。再找出关于“纯净主义”的内容,“尽管一首新诗通篇不用一典,不掉一文,那种‘纯净’也只是‘一贫如洗’的代名词罢了”,由此可以概括出“纯净主义的信条是“只运用纯净的白话,不掺杂文言”。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应先明确题干中概括的要求,“概括‘纯净主义’的信条”,先理解“纯净”的意思,“无掺和物、无杂质的”;然后浏览文本,看文中的话题,本文的话题是“新诗”创作;从文中来看,有关“纯净”的内容不多,好像更多的是“不纯净”,即新诗创作不单有白话,还有文言。再结合文章最后一句话,可以发现作者是不认可“纯净主义”的,故只有把作者的观点反过来说即可,即只运用白话,不掺杂文言。 28.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作者反对‘纯净主义’的理由有哪些”。这是考查学生筛选和概括信息的能力。从第一段来看,“我们并不认为诗和说话居于平等的地位。诗是经验的艺术化的表现,不是日常会话的达意”“文言在日常生活上虽已僵硬难用,但在艺术品中,经诗人的巧妙安排,却能‘起死回生’,加强美感”,从第二段来看,“文言宜于表现庄重、优雅、含蓄而曲折的情操,而白话则明快、直率、富现实感”“愈能使不同的因素化合成和谐的整体、愈能以不类为类,愈能显示作者艺术的精湛”,最后进行概括即可。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学…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应先明确题干中筛选概括的要求,“作者反对‘纯净主义’的理由有哪些”,“哪些”说明不止一点;“纯净主义”指的是“只运用白话,不用文言”,那么考生应到文中找出“白话”和“文言”各自的特点以及二者结合的优势。第一段中,“其次” 说明后面有一点,前面应也有一点,故可以确定两点;第二段中,“白话宜……”“文言宜……”,说明二者各有优势。以此类推,即可解决问题。 六、【2017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6~8题 谈审美移情 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他们身上。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境。 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他认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类似联想。人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所以总是按照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身外发生的事件。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具有同情心,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种同情,不但及于他人,也及于其他生物及无生物。 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尽管移情不一定伴随美感,但美感则必定伴随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给人以充分的自由。人的不自由常常来自人自身。自身是有限的,它是自由的牢笼。可是在审美移情的瞬间,自身的牢笼被打破了,“自我”可以与天地万物相往来,获得了自由伸张的机会。“自我”与天地万物的界限消失了,人的情感也就从有限扩大到了无限。 (节选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有删改) 6.下列关于移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秋水》中,庄子把自己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这实际上是庄子对自己感情的对象化享受。 B.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但是,立普斯对移情的阐释才使得移情说具有了科学形态,他也因之深受赞誉。 C.在审美移情说看来,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触生出千种情绪、万般感受,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 D.移情与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客二分,主体在客体面前保持自我,物我两立;而在移情时,主体与客体的界限被打破,主体客体相融合。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对移情现象作出理论概括的主要是西方的美学家,不过《庄子·秋水》中对“鱼之乐”的记载表明我国的哲学家早已经描绘了这种现象。 B.关于审美移情的起因,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这种观点不可信。 C.审美的人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与人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的自然倾向是一致的。 D.审美移情能让人的情感自由解放。美感必定伴随着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帮人打破自身的有限性,让自我的心灵丰富化,给人带来充分的自由。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诗句,都体现了审美移情,是诗人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移置到景或物身上的结果。 B.郑板桥《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从审美移情看,诗人审美欣赏的对象不是竹石,而是移入竹石形象中的自我情感。 C.北宋画家文与可画竹时,“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身与竹化”所强调的是竹已化为画家的精神,获得了人的生命存在。这是移情中出现的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 D.在“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中,南宋词人辛弃疾以移情的方式把自己的深情移入青山,青山因此就妩媚起来。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的。 【答案】 6.C 7.B 8.D 【解析】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依据题干确定关键词。比如本题中“移情”二字,然后明确要求“不正确”,然后到文章找出与选项相关的内容,最后进行比较。A项源自文章第一段,B项源自文章第二段,D项源自第四段。 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意概括。题干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B项,“这种观点不可信”错。文章第五段说的是“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并没有说谷鲁斯的观点不可信。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对于文意概括题,考生应明确题干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先分析选项,凡说法过于绝对,有因果关系的选项要重点关注,因为这些选项易犯绝对化、以偏概全、强加因果等毛病。比如本题中“这种观点不可信”就过于绝对化,与文意不符,因为文中只是说另一种观点更可信而已。 8.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主意考查学生依据文意进行正确推断的能力。D项,“只属于青山的”错。文章第三段说“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第四段也有明确说明,此时应是物我合一,物中有我,我中有物。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较之上面难度加大,文中很难找到相同的内容,需要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运用文章里的理论知识来分析选项中的问题。比如本文主要讲述“移情”这一内容,考生可以依据文本把握移情的特征,然后分析选项中的内容是否与文中观点一致,显而易见,“只属于青山”这一说法与移情“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不一致。…网 七、【2017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人类社会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空间是固定、具体的,而时间则需要通过某种办法加以测定和标识。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参照最初是感知和观察到的物候和气候的变化。什么时间月圆了、月缺了,什么时候气候转暖,种子发芽、庄稼生长了……这些变化就被我们的先人用来作为早期测定时间的依据。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人们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就要进一步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于是,太阳、月亮、谷物的成熟期等,就成为了优选的参照系。人类很早就学会观察日月星辰,用以测量时间。大约在纪元前五千年,人们利用指时杆观察日影。纪元前11世纪,已经有了关于日晷和漏壶的记载。详细记录时间的钟表的发明,大约是13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 协调和规范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是各国的特定历法。世界现行历法最为普遍的有: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太阳历或称阳历,我国当今使用的公历就是这一历法,作为我们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实质上也是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还有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或称阴历;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后经汉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即所谓“夏历”“农历”,或俗称的“阴历”“旧历”。这样说来,我们的夏历是既参照了对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制定的。 我们的民间传统节日体系,例如春节、元宵节等都是依据过去千百年来通行的阴阳合历而确定的。这种历法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正像我们对光华照人的月亮以及太阳倍感亲切一样,对使用了几千年的阴阳合历我们同样有着深深的钟情和依恋。 为了找到一个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要、又准确标识寒暑往来规律的计时办法,人们将一年365天平分为24等份,分别给予一个名称,如立春、雨水等,于是就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标识制度。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的名称与今或有不同,但在汉代刘安著《淮南子》中,就明确有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了。各个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作为标志,即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我们的先人发明节气,把自然界的变化、动植物以及人体功能的状态和变化都反映出来了,而且相当准确:雨水,草木萌动;立秋,凉风至等。这些都是从人们对自然界的细腻感觉出发而形成的,体现出对客观规律的准确认知,相当科学。 以上在我们中国人生活中合并使用的阴历阳历时间制度,各有其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表面上看来似乎互不关联、彼此相悖,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交错使用、互为补充,形成了协调并用、多元而统一的时间计算体系。这个多元而统一的时间制度就是我们中国人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刘魁立《中国人的时间制度》,有删改) 5.下列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阴历”也称“农历”“旧历”,即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的“夏历”,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 B .从感知、观察物候和气候的变化,到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性的参照物,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方法不断改进。 C.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以过去千百年以来通行的阴阳合历为依据而确立的,是我们民俗传统的一部分。 D.二十四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标志,作为一种时间标识制度,它有利于人们的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6.下列对“时间制度”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公共时间制度的实施靠各国特定的历法协调和规范。 B.历法是时间制度的重要内容,根据参照物的不同,世界上目前普遍分为太阳历或阳历、太阴历或阴历、阴阳合历三种。 C.作为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这种情况在《淮南子》中已有记载。 D.时间制度中阴历阳历各有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国人合并使用,构成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7.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人们制造出指时杆、日晷、漏壶等,作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 B.阴阳合历是我们确定传统节日体系的依据,这是因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的依据太阳历,有的依据太阴历。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月亮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及其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而制定的。 D.我国阴历阳历合并使用的时间制度,符合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性变化,能够反映寒暑往来的自然规律。 【答案】 5.A 6.C 7.D 【解析】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一般是“ 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以偏概全”等,解答时首先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然后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寻找细微的差别找出答案。本题通过与原文对比就会发现,B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二段,C项的依据在原文第四段,D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五段,这三项都与原文内容相符;而A项则曲解了文意,以偏概全。 6.试题分析:C项偷换概念,本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五段,原文为“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的名称与今或有不同,但在汉代刘安著《淮南子》中,就明确有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了”,首先,并不是“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而是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的名称可能与现在不同;其次,《淮南子》中记载的只是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并不是“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 这种情况。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本题既考查理解概念的能力,又考查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是天津卷的常考题型。论述类文章中重要的社科概念含有特定的属性,隐含信息比较丰富,必须准确把握。这类题目的命题手段一般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曲解文章的内容,所以在理解概念的含义时一定要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将所给选项还原到具体的文本中,做到“不离句,不离段,不离篇”,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此题A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三段前半部分,B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三段中间部分,D项对应信息在原文最后一段,通过与原文对比分析,可知这三项都与原文观点一致,C项则改变了原文的表述,偷换了概念。 次序而制定的”不当,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三段,原文为“作为我们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实质上也是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也就是说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并不是根据“月亮一年的位置变化及其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以推断题的形式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是天津卷的常考题型。题目的设误类型一般有范围缩小或扩大、轻重范围失当、混淆已然未然、强加因果、因果倒置、以偏概全等,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尾段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找出答案。本题四个选项通过与原文比对,可知D项正确。 八、【2017年高考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答案】 1.D 2.C 3.B 【解析】 1.试题分析:A项范围扩大,原文是“一些非政府组织”,遗漏了“一些”。B项说法绝对,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国内公平问题,不只是单一的“限制排放”问题。C项对象错误,不只“为后代设定义务”,也要“为自己设定义务”。D项是总括了二三段的内容得出的正确结论。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对照原文,内查语意。精读相应文字,查找区位的相关叙述与选项有没有意思上的差别,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对象、数量、范围、先后顺序等。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重在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是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 3.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B项关系错误,不仅是“需求可以得到保证”,还有“义务”需要分担。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每一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 九、【2017年高考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 【答案】 1.A 2.A 3.B 【解析】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找准答题的区间,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位置,然后仔细分析。 2.试题分析:A项“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说法错误,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证明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时候,首先应认真审题,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认真辨析所给的选项,把文本的信息和选项进行比较,看选项有无改变文章的表述。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项“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于文无据。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并认真研读每个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的表述是否一致,最后就可以得出答案了。 十、【2017年高考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 ;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答案】 1.C 2.C 3.B 【解析】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论述类文章在作答理解原文内容时,要紧扣原文内容,注意将题目选项与文章内容的一一对应,然后仔细辨析两者内容上的异同,不要被众多的试题文字弄昏了自己的头脑,要学会把握其中的主要信息,摒弃次要信息。 2.试题分析:C 项“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错误,原文没有这方面的信息,属于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至于哪些乡村基因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故选C。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论述类文本试题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大意,然后是归纳要点,明辨关系,最后提炼整合,明确中心。其中论述类试题设题陷阱有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然后进行判断即可。 3.试题分析:B项“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并不是“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的标准,两者没有必然关系。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把握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首先要对文本进行整体解读,筛选出文中直接表明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一般的可以抓住论述文的标题、起始段落的中心句、开启几个重点主体段落的起始句,收束几个重点主体段落的收束句、全文总结性段落的总括句,等等。这些往往直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整体阅读时快速抓住这些语句,对于理清文章局部的内容要点或分论点,把握文章局部内容的内在关联,具有全局性的定向作用。阅读论述类散文同样需要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在表述中的作用。如表示部分与整体,已然与未然,主要与次要,原因与结果,有据与凭空等,忽略了这些词语的修饰限定对象,就必然难以准确把握。~网 十一、【2017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社会传播过程要求至少有两个人。他们结成信息分享关系,共享一套信息符号。结成传播关系的目的是寻求信息、劝说、传授、娱乐或其他。目的不同,参与者的角色也不同。比如,追求娱乐的人愿意“悬置怀疑”;预料对方会劝说的人将加强防范。然而,无论扮演什么角色,参与者总是要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信息代码,将他编制的符号发送给对方。我们将这样的传播行为称为A类传播行为。白纸黑字的符号可以长期保存,手势或面部表情或讲出来的话则稍纵即逝。无论时间长短,在传播过程的某个时刻,这些符号都独立存在,脱离了参与传播的双方。 接受讯息的参与者,将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决定是否接受对方发出的符号。如果接受,他就按照自己的认知地图对这些符号进行加工。我们将这种行动称为B类传播行为。第二个参与者也可能要进行编码,这些编码多半是非正式的、无意的,可能是面部表情,也可能是其他信号,表示有没有兴趣、是否相信、是否理解等的信号;第一个参与者对第二个参与者的信号进行解码,将其当作反馈。如果情况需要,第二个参与者还可能进行正式的编码,发出这些符号,转而进行A类传播行为;反过来,第二个参与者的A类传播行为又可能引起第一个参与者的B类传播行为,如此等等,循环往复。 换言之,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显行为。如上所述,讯息不像电流,电能沿电线流动,抵达灯泡,灯泡随即发亮。诚然,有些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例如,一听见汽车喇叭声,一听见“失火了”的呼喊,我们很快就做出反应。然而,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骤。首先我们要听到那样的声音,然后我们要对它进行解释:“他是在对我鸣喇叭吗?”“哪里着火啦?”外在符号影响行为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改变形势在他心中的印象。外来符号到达时,如果接受者决定利用其中的讯息,他首先要加工这一讯息,加工的根据是他储存的形象;一般地说,产生的结果可能有几种:证实既存的构想,稍许修正原有的界定,或澄清原来不清楚的地方。就像改变信仰一样,彻底改变原有观念的情况是极为罕见的。然而,改变信仰的现象的确时有发生;同样,感觉突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比如,听说自己的房子着火时,脑海里对情况的感觉就会突变,迅速的反应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7.下列对文中A类传播行为和B类传播行为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决定是否接受并加工对方发出的符号。 B.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调动各种技能接受符号。 C.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和资源编制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决定是否接受并加工对方发出的符号。 D.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调动各种资源接受符号。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传播过程中的双方结成信息分享关系,第一个参与者是讯息的传播者,第二个参与者是讯息的接受者;两者角色可以转换。 B.劝说参与者和娱乐参与者,由于传播行为目的不同,扮演的角色也不同,接受劝说者会加强防范,追求娱乐者会“悬置怀疑”。 C.如果需要,传播过程可以循环往复,B类传播行为者可以转为A类传播行为者,A类传播行为者可以成为B类传播行为者。 D.接受者接受一些讯息,如汽车喇叭声、“失火了”的呼喊声,感觉会发生突变,不需要加工讯息,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 9.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4分) 【答案】 7.A 8.D 9.①社会传播行为类型(A类传播行为与B类传播行为)。②社会传播过程特点(传播至少两人,角色可以转换,循环往复)。 【解析】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该类题应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把主要信息进行整合。信息主要有:①文中的基本概念和对重要概念的解释和阐述;②表达文章主旨的语句;③文中的概括句;④文中的过渡句。选择题:常见的迷惑项采用的转换方式有:①义项增加或减少;②表述对象变化;③角度转换;④语境转换;⑤正面和反面转换;⑥限定、修饰语变化;⑥不成因果。 8.试题分析:D项,“不需要加工讯息”错误,原文说“然而,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骤”。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做这类题目首先要阅读全文,把握全文要点,然后认真阅读题干,明确答题方向,弄清题目的限制与提示,确定有效的阅读区间,将题干、材料、选项三者对照,将选项与原文对照,排除干扰项。辨别清楚题干中的“不符合文意”与“不属于”。“不符合文意”是指该选项与本文信息有不相吻合的地方;“不属于”则是指不管该选项所表述的内容是否正确,只要它不属于该重要概念的范畴之内,就应判定它为错误选项。 9.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文本一共有三段,第一段内容讲的是A类传播行为,第二段内容讲的是B类传播行为以及两者同为社会传播行为类型,第三段内容讲的是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显行为。筛选关键词句即可。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考核归纳与概括,应总体阅读,整体把握(研究标题、开头、结尾,提炼主旨);审准要求“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筛选关键信息(筛选关键词句,整合信息)——“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显行为”;借助分层,圈画中心句、概括句(借助句子位置,分析作用);运用求同思维归纳(摘取关键词,流畅表达)。 2017年最新联考模拟 一、(2017届安徽省蚌埠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歌词进教材,是补位而非“乱人” 语文出版社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材,歌曲《天路》以诗歌的形式入选,三年级的延伸阅读中还收录了歌手周杰伦的歌曲《蜗牛》。 革新语文教材,可谓是由来已久的话题。此番,若非周杰伦的“闯入”,所谓教材的脱胎换骨,或许根本不会引发广泛关注。现实就是如此,一面是各方都在呼吁教材当改,另一面却是大家都缺乏具体路径。直至如今,终于有出版社“先行先试”,各种各样的解读与置评,方才后知后觉。对于很多人来说,流行歌曲忝列教材之中,无疑有辱名家名作所构建的文本经典。但在另一些人看来,既然扬言变革,总该有些突破才好。 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表示,“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是品生课、社会课、自然课,但就不是语文,必须改。”按照王旭明的理解,传统语文教材,承载了太多的宣教责任,反倒轻视了纯粹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其后果是,语文课本成为无所不包的、正确价值和有用知识的集合体,却忽略了教人识文断字、体验语言之美的最初功能——某种意义上,“年轻一代”听说读写能力的持续滑坡,与此不无关系。所以,让语文课尤其是低年级语文课回归“中文启蒙”为优先考量,理应成为新一轮教材改革的基本共识。 顺着此一思路,将《天路》、《蜗牛》等歌曲收入教材,也就很可以理解了。仅就教学效果而言,此类流行歌曲天然具备优势。其用字浅易、行文直白,同时内容轻松、富有意趣,非常适合小学生识字习文。凡此种种,较之一些拗口的名作,想必更投合小朋友们之所好。 一直以来,教材编撰者以致敬和传承的姿态,将一干经典名文统统塞进课本,而未曾充分顾忌儿童的认知偏好。另一方面,民间舆论也时常抱持“出身论”视角,对教材课文的增减指指点点:在此思维内,经典篇目的退出、流行歌词的加入,极易被看做媚俗的倒退。而事实上,小学阶段更多只是识字断文、培养语感而已,那些名作的深意和妙处,未必为孩子们所理解。与其如此,还不如让他们轻松读些浅显文字便好。 周杰伦的《蜗牛》,仅仅是收入了小学课本的“延伸阅读”罢了。动辄将之鼓吹为“流行文化逆袭文化经典”,既显得太过敏感、小题大做,也折射了对语文教育的认知误区。必须重申的是,小学课本从不负责将名家名作兜售给年幼一代,而只是负责培养孩子们的技能与兴趣,从而让他们有能力识字、写作、阅读经典——只要流行歌曲能有此功效,同时“三观”刚正,就实在没有任何理由对之妄加指点。 也许,“歌曲成为课文”的唯一尴尬在于,该现象映射了小学教材“无米下锅”的某种窘境。现代社会的作家、学人、教育者,对于教学规律缺少认知,对于写作儿童读本缺少动力。久而久之,教材编写者只能无奈抓些歌词“补位”。于此,难辞其咎者其谁,着实不容含糊。 (《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对于传统语文教材,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民间舆论时常抱持“出身论”的视角,对语文教材课文的增减指指点点,认为语文教材应该收入名家名作所构建的文本经典。 B.传统语文教材,成了无所不包的、正确价值和有用知识的集合体,轻视了纯粹的人文性与工具性,语文课也上成了品生课、社会课和自然课。 C.教人识文断字、体验语言之美的最初功能在传统的语文教材里被忽略了,从而导致了“年轻一代”听说读写能力的持续滑坡。 D.大量经典名文被编者以致敬和传承的姿态统统塞进课本,初衷是好的,但却没有考虑 到,这些经典名作的深意和妙处是否能为孩子们所理解。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有些人认为语文教材的改革应该有些突破,但很多人认为,流行歌曲忝列语文教材之中,有辱名家名作所构建的文本经典。 B.《天路》、《蜗牛》等流行歌曲,仅就教学效果而言,用字浅易、行文直白,同时内容轻松、富有意趣,天然具备优势,因而非常适合小学生识字习文。 C.只要流行歌曲能起到培养孩子们的技能与兴趣,从而让孩子们有能力识字、写作、阅读经典等功效,同时“三观”刚正,我们就没有理由妄加指点。 D.周杰伦的《蜗牛》,仅仅是收入了小学课本的“延伸阅读”,所以不必看做是媚俗的倒退,更不必鼓吹为“流行文化逆袭文化经典”。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革新语文教材的话题,由来已久,一直未能“脱胎换骨”,是因为各方都在呼吁教材当改的同时,却都缺乏教材革新的具体路径。 B.从语文课本的最初功能出发,新一轮语文教材改革的基本共识应该优先考量让低年级语文课回归“中文启蒙”,投合小朋友们之所好。 C.现代社会的作家、学人、教育者,对于教学规律缺少认知,对于写作儿童读本缺少动力,是小学教材出现“无米下锅”窘境的原因之一。 D.歌词进教材,是教材编写者无奈抓些歌词的“补位”,而非“乱入”,只是出版社“先行先试”了,各种各样的解读与置评,才后知后觉。 【答案】1.C2.D3.B 【解析】 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此题C项曲解文意。 2.试题分析:选项前后强拉因果,前后不具有因果关系,不必看做是媚俗的倒退,更不必鼓吹为“流行文化逆袭文化经典”的原因不是“在延伸阅读”中,而是其内容和形式。 3.试题分析:“投合小朋友们之所好”不属于“优先考量”的内容,混淆范围。 二、(2017届安徽省皖北协作区高三下学期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知学问都从活人做出,学问之背后则必然有其人之存在。但人不易知,各人有各人的天赋不同,智慧不同,境界不同,性格不同。如欧阳修与司马光两人同是北宋大史学家,因其人之不同,而史学上之造诣与精神亦不同。诸位治史学,不懂得所谓史学家其人,试问如何做得一史学家? 读古人书,须能如面对亲觌,心知其人。懂得了古人,像活生生地在我面前,我才能走进此学术园地。此所谓‚把臂入林‛,至少在我自己要感得是如此。也只有如此,才能了解到古人之血脉精神,以及他们间学问之传统源流。自己才能参加进此队伍,随着向前。否则读书虽多,所得仅为一堆材料,只增长了自己一些意见。古人是古人,传统是传统,与我全不相干。如此般做学问,尔为尔,我为我,各自拿到一堆材料,各自发挥一套意见,在人与人间,则绝无关糸,绝无内在精神之传递与贯彻,交流与影响。此种学问,其实全是假的,并非真学问。诸位今日治学,多蹈此弊,在学术传统上尚无知识可言,而尽忙着找材料,创意见,想自己出锋头。那实在要不得! 讲学问则必讲其源流承接,此中有人之与人之精神血脉,务要臻于‚意气相投‛境,此是学问入门后之事。徒知读书,只如听说话。听人说话,却不知那说话的人。读人所著书,却不知那著书的人,如此则仅成为死学问,死知识,只是一堆材料。如欧阳永叔与王荆公,其文皆学自韩昌黎,但欧、王两家文字精神意趣各不同。我们读韩、欧、王三家文,应能分别出此三家之异在何处、同在何处。欧、王两家之学韩,各由何处入,又各由何处出。应能从此三家文字‚想见其为人‛o应使韩、欧、王三家之精神笑貌、意兴情趣,历历如在目前。虽在我口里说不出,却要在我心里深深确有此想象。又如读晚明三大儒著作,也须从其著作透过去了解其为人。于此三家之面目精神各不同处,须能活泼如呈现在我目前。当知学术有血脉,人物有个性,一家是一家,一人是一人。若不能明白分辨出,即证对彼无所知。学问到此境界,始能与古人神交于千载之上。否则交臂失之,当面不相识,只听人闲说话,哪里是学问! 我们的先一步是从别人之心来启发自己之心,此即上面所讲‚从前人之功力来启发我之智慧‛之一项。现在所讲则是要以自己之心来证发前人之心,即是‚以自己之功力来体会前人之智慧‛之一步。此一步工夫较难,必须沉潜反复,密意追寻。诸位当知,一本书之背后,有此一个人。一门学问之背后,有此一位专门名家之学者。学问倘至此步,始可谓懂得了做学问。到此已是‚升堂‛ 境界,已能神交古人,恰如与古人周旋揖让于一堂之上,宾主晤对,情意相接,那是何等的欢乐愉快呀!上述第一步是‚从师治学‛,现在第二步是‚升堂‛了,乃是‚从学得师‛。如此,才能说有了师承,才不是跟着前人走,而是与前人同道而行。诸位今日一心只是要创造,却不在想从师受学,从学得师。也不是要与人同道,只是想前无古人,别创一格。如此用心,则决非所谓学问之道。 (摘编自钱穆《关于学问的智慧与功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做学问,既要研究学问,又要研究做学问的人,如果对做学问的人缺乏应有的认识,缺乏心灵上的对接,便不是真学问。 B.“把臂人林”是说阅读他人学问之书,犹如面对写书人,真切感受其人。唯其如此,方能领略其掌问的真谛。 C.单纯阅读书籍只会获得一堆材料,增加一些见识,难以让自己与他人的学问融汇,因此做学问时阅读的作用并不大。 D.作者认为如果治学者不关注做学问的人,就会对古人的血脉精神了解不足,缺乏内在精神上的传递与交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以欧阳修与司马光两人的比较为例,证明做学问的人在智慧、境界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会造成其所做学问的差异。 B.“至少在我自己要感得是如此”,作者如此言说的目的是要启示读者重视“把臂人林”精神的践行,最起码自身要感到心知其人。 C.欧阳修、王安石都学习韩愈,但三家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作者以此例意在证明讲学问既讲源流承接,也应研究做学问人的不同。 D.做学问达到“升堂”境界,就像与古人周旋揖让于一堂之上,宾主晤对,情意相接,作者以此来阐释古今之人的彼此尊重,注重礼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术有血脉,不单指学问的相连相成,也指人与人精神上意气相投,阅读古人治学之著作,要真切感受治学者的面目精神。 B.所谓“从前人之功力来启发我之智慧”,就是从别人之心来启发自己之心,要想有此工夫,则必须沉潜反复,密意追寻。 C.做学问到达“从学得师”这一步,便能与古人神交,有了师承,与前人同道而行。这也是做学问需要追求的境界。 D.在学术传统上无知识,就忙着找材料,一心要创造,要出锋头,只想显示个性,不想从师,作者认为这绝非做学问之道。 【答案】1.C2.D3.B 【解析】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C强拉因果。 2.试题分析:理据关系表达不准确。要说明的不是“古今之人的彼此尊重,注重礼节”,而是一个人真正有了学问之后的精神愉悦。 3.试题分析:根据原文必须“沉潜反复,密意追寻”的是“以自己之功力来体会前人之智慧”这一步,而不是“要以自己之心来证发前人之心”这一步。 三、(2017届安徽省芜湖市高三5月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游戏和艺术的异点究竟在什么地方呢?儿童游戏时常怕旁人看见,所以躲在成人的背后。他们只图自己高兴,并没有意思要拿游戏来博得同情和赞赏。尽兴极欢,便已达到游戏的目的,不必有美丑的分别。儿童在游戏时,愈没有人看见,精神愈专注,幻想愈浓密,兴致也愈畅快淋漓。他抓住一个玩具,可以单独一个人接连玩上几点钟之久,不觉困倦。他没有把我和物分清楚,自己高兴时以为旁人和鸟兽草木器皿等也都和自己一样高兴,所以没有把自己的情感传达给旁人以求同情的意思。儿童自然也有时欢喜成群作戏,但是每个人仍只顾到自己。他既然可以和猫狗玩,和玩具玩,自然也就可以和同年的小伴侣玩,但是他并没有想到这些小伴侣是旁观者或是同戏的伙伴,他把他们也不过着作玩具一样,借以实现自己的幻想罢了。他扮店主,他弟弟扮主顾时,他弟弟就只是主顾而不复是他弟弟,如果他弟弟不在时,他也可以拿傀儡做主顾。他玩得高兴时,他的伴侣头撞痛了在号啕大哭,他心里却若无其事地仍然继续玩他的。从此可知游戏的动机中很少有社会的成分。年龄渐长,游戏中或许逐渐杂入社会的成分,但是那就不是纯粹的为游戏而游戏了。 游戏不必有欣赏者,艺术的创造就不能不先有欣赏。游戏只是表现意象,艺术则除“表现”之外还要“传达”。艺术家见到一种意境或是感到一种情趣,一定要使旁人也能见到这种意境,也能感到这种情趣,心里才得安顿,所以他才把它表现出来,传达给旁人。传达欲是同情心的表现。人是社会的动物,到能看出自我和社会的分别和关联时,总想把自我的活动扩张为社会的活动。同情心是为群的也是为我的。它是为群的,因为它要分享旁人的苦乐;它也是为我的,因为它要把自我伸张到社会一样大。 因为游戏缺乏社会性,而艺术冲动的要素却恰在社会性,所以游戏不必有作品,而艺术则必有作品。作品的目的就在把所表现的意象和情趣留传给旁人看。罕恩在《艺术的起源》里说:“游戏和艺术造成另一个世界。游戏只要过剩精力已发泄,或是本能已得到暂时的练习,便算是达到目的。艺术的作用却不仅在造作的活动,凡是真正艺术的表现都必有一件东西做了出来,可以流传下去。”儿童在沙滩土堆砂为屋,随堆起,随推倒,既已即兴,便无留恋:艺术家对于得意的作品,往往用慈母保护婴儿的热爱去珍护它。这个分别是显而易见的。 艺术和游戏都要在实际生活的紧迫中发生自由活动,都是为着享受幻想世界的情趣和创造幻想世界的快慰。于是把意象加以客观化,成为具体的情境。这就是所谓“表现”,不过纯粹的游戏缺乏社会性,而艺术则有社会性,它的要务不仅在“表现”而尤在“传达”。艺术冲动是由游戏冲动发展出来的,不过艺术的活动却在游戏的活动之上下过进一步的功夫。游戏杂用金砾,无所取择;艺术则要从砂中炼出纯金来。 (选自《朱光潜美学文集·文艺心理学》,上海文艺出版社,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儿童游戏躲在成人的背后是怕旁人看见,儿童只图自己高兴,就算达到目的,没有要拿游戏来让旁人欣赏的想法,不必要有美丑的分别。 B.儿童与同年的小伴侣玩,他把小伴侣不过只是看作猫狗、玩具一样,借助他们来实现自己的幻想,每个人仍然只顾到自己。 C.儿童游戏的动机中社会成分较少,之后随着儿童年龄增长,游戏中或多或少会逐渐杂入一些社会的成分,不过这已经不是游戏了。 D.艺术家非要把见到一种意境或感到一种情趣传达给旁人,是因为他一定要使旁人也能见到这种意境或感到这种情趣,心里才踏实。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儿童游戏有独自性,抓住一个玩具,一个人可玩上很久,不觉得困倦;没有人看见的情况下,精神集中,幻想浓密,兴致勃勃。 B.儿童在游戏中假扮店主,如果他的弟弟假扮主顾,那么他的弟弟就不再是他弟弟,倘若他弟弟不在,他也会若无其事地继续玩他的。 C.儿童个人高兴时认为鸟兽草木器皿等甚至是人也与自己一样高兴,因此把自己的情感传达给旁人以求同情的意思自然也就没有。 D.传达欲是同情心的一种表现,同情心既是为群的也是为我的,因为同情心要分享旁人的痛苦与快乐,要把自我伸张得很大很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游戏不必有欣赏者,艺术的创造要先有欣赏;游戏只是表现意象,艺术还要“传达”;游戏不必有作品,艺术必须有作品。 B.罕恩在《艺术的起源》里告诉人们,游戏和艺术造成另一个世界,所不同的是游戏只是消遣,达到目的即可,而艺术则要有东西流传。 C.艺术和游戏都是为着享受幻想世界的情趣和创造幻想世界的快慰,有所谓“表现”,不过艺术有社会性,它的任务主要在“传达”。 D.游戏离不开艺术,且关系紧密,艺术冲动是从游戏冲动中发展而来的,只不过游戏杂,不加选择,艺术却像从砂中提炼出的纯金。 【答案】1.C2.B3.D 【解析】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C曲解文意。 2.试题分析:任意嫁接错误,“倘若他的弟弟不在”,原文说“他也可以拿傀儡做主顾”;“他会若无其事地继续玩他的”原因是“他玩得高兴时,他的伴侣头撞痛了在号啕大哭”。 3.试题分析:“游戏离不开艺术”不符合作者的观点,从题干的后面分析可以看出,应该是“艺术离不开游戏”。 四 、(2017届福建省三明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巫术是一种准宗教的形式,它对于原始人的生存,首先是一种认识世界的观点,在这个认识上形成了面向外部世界的对待方式即巫法仪式。原始时代的情形如马克思所说:“原始时代是宗教的世界,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的理论,是它包罗万象的纲领。”人类史前的宗教活动至旧石器时代晚期最为兴盛,那是一个巫术统治的时代,巫术观念主宰着人们的头脑并把它带到生存活动的各个方面。据有关研究,旧石器时代遗存的壁画、歌舞,大多包含着巫术的意义,这些“艺术作品”并非为艺术而作,它们体现的是原始初民对世界的直观把握。原始人通过以超自然的联想方式来支配外部世界,这种精神活动的成果就结成了原始神话、绘画、音乐、舞蹈和诗歌。 人类的初级宗教形态是“拜物教”,本于万物有灵的信仰。原始人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有灵性的,并且都可以与人交感,于是他们便试图使用巫术的手段来驾驭外在的自然,原始神话首先就是这种宗教思维的观念产物。在我国原始的自然神话中,首先出现的就是一些基本上还是物的形躯的原始宗教的神,如《山海经》所记风神“飞廉”、雨神“屏翳”、雷神“丰隆”、火神“祝融”等,这些都是原始人面对疾风、暴雨、火灾等各种灾害产生的幻想。这些自然神之所以能呈现为动物的形象并与人体相接,是因为原始人在动物的身上找到了某些与自然力相似的属性,于是便幻想把它们身上的力量引接到人的身体上来,这样,这些怪异的自然神就是人的无机的躯体,在它们上面形成了人的对象化的观照。 原始的巫术思维既以想象为特征,又以实效为目的,在幻想和实效之间,显现出真幻浑一的特点,而原始艺术正是这种思维的整合形式。原始歌舞有综合性的特征,在形式上包含有诗歌、音乐、舞蹈、服装等多种元素,而这些美的形式的设置,又都与原始氏族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多种信仰相联系,是宗教观念的物化形式。在周代的六代乐舞中,传说黄帝有《云门》舞。《左传·昭公十七年》:“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说明黄帝氏族是以云为图腾的;尧时有《咸池》乐,咸池本是天上西宫的一个星,传说它主管五谷的生长。原始人把某种自然物视为自己的祖先,因而以它为本氏族的象征,由此产生了图腾崇拜。 巫术活动仪式中的情感活动和歌舞形式,对于原始诗、乐、舞相结合的综合艺术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巫术思维就是这样在人与自然、人的自身能力与观念意志的矛盾中以想象来弥合整体世界的,它是一种驾驭外在自然的方法,也是实现自身力量的途径,它幼稚的、充满自信的浪漫思维最切合艺术的本质,在艺术的起点上给艺术的特性打出了最初的界框。 (摘编自《“巫术”与中国文学的起源》)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巫法仪式是巫术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面向外部世界的对待方式。 B.马克思认为原始时代的生产生活是以宗教活动为核心,宗教是影响先民生存活动的纲领。 C.旧石器时代遗存的壁画、歌舞还不能被称为艺术,因为它们大多只是先民对世界的直观把握。 D.许多原始艺术是原始人对待外部世界时结成的精神活动成果,而该精神活动采用超自然的联想方式。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原始人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有灵性的。而“拜物教”正源于这种万物有灵的信仰,但它就人类宗教形态而言是低级的。 B.原始人基于万物有灵和自然可以与人交感的认识,于是,他们试图使用巫术手段来驾驭自然,并由此产生了原始神话。 C.原始人面对各种灾害时,幻想把某些与自然力有相似属性的动物的力量引接到人的身体上来,创造出了怪异的自然神形象。 D.黄帝氏族是以云为图腾的,而《云门》乐舞也就是一种图腾舞,是本氏族为自己图腾而举行的祭拜仪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原始宗教的神许多还是物的形躯,说明原始人对周围的世界持直观的体认,他们解释自然采取具象思维的方式。 B.原始的巫术思维呈现出真幻浑一的特点,既以想象为特征,又以实效为目的,并由此孕育出了原始艺术。 C.礼拜咸池星的仪式,自然都包含有巫法活动的成分,人们对它施行礼拜,就是为了祈求生产的丰收和氏族的发展。 D.本文从原始宗教的思维方式来分析原始巫术与艺术起源的关系,并说明了它在艺术观念上所产生的的实际影响。 【答案】1.C2.A3.B 【解析】 2.试题分析:A.原始人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有灵性的。而“拜物教”正源于这种万物有灵的信仰,但它就人类宗教形态而言是低级的。“说拜物教是宗教形态低级的”理解错误。 3.试题分析:B.原始的巫术思维呈现出真幻浑一的特点,既以想象为特征,又以实效为目的,并由此孕育出了原始艺术。“强加因果”“并由此孕育出了原始艺术”无中生有。 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B选项强加因果。 五、(2017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虚下”从元刊杂剧即开始使用,顾学颉、王学奇《元曲释词》解释说:虚下,元剧术语,意谓在这出戏里某演员暂时无戏退到左边入口处,旋即上来,表示他已离开刚才演出的现场,又到了另一场合,故不是真的下场,因称“虚下”。齐森华等主编的《中国曲学大辞“虚下”与杂剧、传奇表演形态的演进典》“虚下”条、蓝凡的《传统戏曲的“虚下”表演》一文,也大同小异。 从元刊杂剧到清初的传奇,“虚下”这一术语经过数百年的使用,不仅越来越普遍,而且越来越注意关目的合理性,它所提示的演出形态也越来越戏剧化了。只是,戏剧术语与演出形态之间毕竟不可能完全划等号。即便是再当行的舞台演出本,由于作家写作个性与书写习惯的不同,戏班演出情况的千差万别以及剧本刊刻时的遗漏或疏忽等原因,不少在当时应当使用“虚下”的地方,有的缺乏提示,有的用“闪下”或“暗下”等其他术语提示,还有的直接用“下”提示,或令粗心的读者以为演员真的下场了。 明万历以后,“虚下”与剧情的密切结合使其本身成为关目的一部分,同时由于这一术语的普遍使用,使其正在向一种表演程式过渡,或可称其为“准程式”或“亚程式”,其特征就是提示用语的不太固定和表演形态的不尽相同。然而,无论使用“虚下”还是“作出介”、“躲科”、“避介”等,它们所提示的舞台效果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戏剧性。 从金、元至清初,中国戏曲缓慢地走过了从“曲本位”向“剧本位”的发展历程。金、元杂剧从讲唱诸宫调脱胎而来,一人主唱的“曲本位”体制决定了它必然尽可能避免演员尤其是主唱演员在同一套曲子中下场;为了给后上场的演员腾出表演空间,“虚下”的表演形态及其术语被创造出来。这时的“虚下”,只考虑场面调度而与情节无关。到明中叶之前,“虚下”的内涵有所扩大,兼顾场面和情节的情况时有发生。而整体上从重场面向重情节倾斜的历史拐点发生在明代万历时期,最初运用于杂剧的这一术语也在传奇中被普遍使用并且反过来影响到杂剧。 晚明以来,“虚下”及其相关词语所提示的舞台动作的普遍化,体现了舞台表演复杂化和程式化的统一。与此同时,自觉重视剧情关目的合理化、脚色行当的细化、人物形象类型化与性格化的统一、曲词的去典雅化等也势不可挡地蓬勃涌现,接着便出现了中国戏剧史上第一部成体系的戏剧理论著作《闲情偶寄》。作为世界戏剧的一部分,中国戏曲在没有外来文化影响的相对封闭的环境下,终于迈开了戏剧化的重要一步。而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剧本中的“虚下”提示及其表演形态虽不是绝对标准,但却是评价传统戏曲戏剧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志。 (摘编自康保成《“虚下”与杂剧、传奇表演形态的演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万历以后在剧情有需要使用虚假下场的剧本经常使用“虚下”、“闪下”或“下”等术语来提示演员。 B.虚下”、 “躲科”、“避介”等剧本提示用语虽然不太固定,但所提示的舞台效果往往具有较强的戏剧性。 C.“虚下”是一元剧术语,从元刊杂剧开始使用到明中叶之前,其内涵一直以来都没有发生变化。 D.“虚下”提示及其表演形态是评价中国戏曲从“曲本位”向“剧本位”发展这一戏剧化进程的重要标志。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家写作个性与书写习惯、戏班演出情况等因素是戏剧术语与演出形态之间不能划完全的等号的主要原因。 B.“虚下”这一术语虽得到普遍使用却只能称为“准程式”是因为提示用语的不太固定和表演形态的不尽相同。 C.“虚下”的表演形态及其术语是脱胎于讲唱诸宫调的金、元杂剧为了保证一人主唱的“曲本位”体制而创造的。 D.从“曲本位”向“剧本位”缓慢发展的中国戏曲整体上由重场面向重情节倾斜的历史拐点发生在明万历年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元杂剧为了给在同一套曲子中后上场的演员腾出表演空间不得不让负责主唱的演员暂时下场。 B.“虚下”这一术语在戏剧中的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注意关目的合理性及所提示演出形态的戏剧化。 C.戏剧理论著作《闲情偶寄》的问世标志着作为世界戏剧一部分的中国戏曲终于开始走向了戏剧化。 D.不够注意剧情关目的合理化、曲词过于典雅以及其它多种因素影响着中国戏曲的戏剧化进程。 【答案】1.C2.D3.A 1.试题分析:C项错误,原文第四段说“到明中叶之前,“虚下”的内涵有所扩大。 2.试题分析:D项错误,原文第四段说“这时的‘虚下’,只考虑场面调度而与情节无关……而整体上从重场面向重情节倾斜的历史拐点发生在明代万历时期。”可见改变的是虚下而不是中国戏曲。 3.试题分析:A项错误,原文第一段说“虚下,……故不是真的下场,因称“虚下””可见不是真的下场。 点睛:解答本题时,除了需要认真读题,分析所给阅读材料外,还要注意阅读题的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牢记:①弄清题干语言的构成形式,确定答题的语言形式。②弄清题干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题目中出现作者的语句,一般是考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对象,而命题者的话一般起到引导考生明确解答重点或者提供限制条件的作用。③弃含蓄为直接,弃分说为概括。④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整合语句作答。..,网 六、(2017届广东省揭阳市高三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金石学的兴衰与传承创新 朱凤瀚 金石学的“金”,主要是指青铜器及其铭文,“石”是指石刻而且主要是指石刻文字。为求将文字资料保存永久而刻于石上,特别是铸于青铜器上,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重要的文化传统。在汉代时,存于简帛上的先秦文献已相当残缺,故商周青铜器铭文与东周以后的石刻文字资料已尤为珍贵。但是这一类文献在北宋以前并未得到学界足够的重视。 这种情况,直到北宋年间金石学的出现才得到较大改观。研究古代青铜器与石刻能受到学者的重视,一方面是因为金石之学不仅可以证经补史,而且有助于复原古礼,适应了北宋王朝鼓励经学、巩固统治秩序之需要。另一方面,金石之学有实证研究色彩,为当时代表进步的史学与文字学发展趋势的学者所推重。北宋时造纸、印刷与墨拓技术得到空前提高,也为金石学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 清代在康熙朝后,开始极力提倡儒家经典之学,推崇“朴学”以巩固其统治秩序。而清初以顾炎武等为代表的学者,强调“通经致用”,重视考据学及小学,遂将与小学密切相关的金石学推到当时学术高端的地位。清代学者在青铜器与金文研究上有不少建树,而石刻方面则着力更多,研究成果亦趋于系统。但此时期被作为研究对象的青铜器等古器物及相当一部分石刻,仍然是零散出土的,且多数未知共存的器物。同时,对古器物形制变化的脉络及其与铭文的关系始终未能厘清,对铭文虽有考证,亦由于未有科学的古文字学理论且囿于传统史观,故进展不大,且研究的路径与结论始终未能摆脱“证经”之套路。 金石学作为一门属于特定历史阶段、有特定内涵的学问,基本止步于二十世纪初,但对其研究的主要门类,即中国古代青铜器(及各种古器物)、金文与古代石刻的研究,则继金石学之后获得新生。辛亥革命前后,伴随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中国的学术界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方先进的科学思想被引进,特别是“五四运动”强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理论结合实际的科学方法,促进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1925年王国维发表《古史新证》,倡导“二重证据法”,对中国古史研究在方法论上的进步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央研究院”发掘殷墟开始,中国青铜器研究即从旧金石学范畴进入了现代考古学的研究领域,考古类型学被应用于青铜器研究。郭沫若在其名著《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与《考释》中,借鉴考古学的类型学,提出了“标准器法”。1941年出版的容庚《商周彝器通考》,更在青铜器及纹饰的分类、定名诸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1935年唐兰出版了《古文字学导论》,提出了古文字考释的偏旁分析法与历史考证法,促使古文字学脱离开传统金石学与小学的束缚。史学观念的进步也使金文更好地与传世历史文献相联系,使之成为研究古史的重要资料。与此同时,石刻研究亦渐纳入现代考古学与史学的研究范畴。二十世纪以来照相技术与印刷水平的提高成为传统金石学研究门类获得新发展的重要条件。 从金石学的兴衰与金石研究的新生之历程,可以深切地感到,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学术研究,其水平的高低是与时代所给予的政治环境、科学世界观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时代的历史需求密切相关的。 (摘编自2016年7月5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有一种文化传统,为将文字资料永久保存而将其刻于石上或铸于青铜器上。“金”主要是指青铜器及其铭文,而“石”则是指石刻而且主要是指石刻文字。 B.金石之学可以证经补史,有助于复原古礼,适应了北宋王朝鼓励经学、巩固统治秩序之需要,而且金石之学的实证研究色彩,也很受当时的学者的推重。 C.清朝时期,始终未能厘清古器物形制变化的脉络及其与铭文的关系,也没有科学的古文字学理论,又受到传统史学观的局限,因而金石学研究进展不大。 D.王国维倡导“二重证据法”,对中国古史学研究在方法论上的进步起了积极推动作用。郭沫若借鉴考古学的类型学,提出了青铜器研究的“标准器法”。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较之简帛,青铜器铭文和石刻保存的时间更为长久。在汉代时,保存于简帛上的先秦文献已相当残缺,所以商周青铜器铭文与东周以后的石刻文字资料显得特别珍贵。 B.在北宋以前,青铜器及其铭文以及石刻文字等文献资料还不是很受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直到北宋年间金石学出现后,这种状况才得到较大改观。 C.清代学者在金石学研究中,对石刻方面投入精力更多,研究成果亦更加系统化。但此时青铜器等古器物仍是零散出土的,且多属未知共存的器物,研究进展不大。 D.西方先进的科学思想被引入中国,尤其是“五四运动”强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理论结合实际的科学方法,促进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初以顾炎武等为代表的学者,强调“通经致用”,重视考据学及小学,金石学因与小学密切相关,被推到当时学术高端的地位。 B.北宋时造纸、印刷与墨拓技术为金石学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20世纪以来照相技术与印刷技术水平的提高使传统金石学研究门类获得了新的发展。 C.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对殷墟的发掘,标志着中国青铜器研究从旧金石学范畴进入现代考古学的研究领域,石刻研究也逐渐被纳入现代考古学和史学的研究范畴。 D.金石学作为一门学问,属于特定历史阶段,具有特定内涵,在20世纪初已停滞不前,但对其研究的主要门类,则继金石学之后获得新生。 【答案】1.B2.C3.D 【解析】 点睛:这类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2.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要回到原文中,找到答题区间,联系选项对照理解。答题关键词“野中郁次郎关于隐性知识的表述”“ 正确”,选项C项,“研究成果亦更加系统化”曲解原意。文中并没有将石刻研究与青铜器铭文研究成果比较,不能说哪一个“更系统化”;而且,对于石刻,文中说的是“石刻方面…研究成果亦趋于系统“,”趋于系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不等同于”系统化“的结果。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D项“在20世纪初已停滞不前”混淆已然未然。原文表述是“基本止步于20世纪初”,而不是“已停滞不前”。 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七、(2017届广东省汕头市普通高中高三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艺术在汉代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准,且汉代艺术可算是中国本位的艺术,其作品正所谓大块文章,风格宏伟,作法简朴。最近在四川出土的汉代石刻画,其中有一幅是一个人以树枝戏猴,姿态极其自然生动,可见当时的中国艺术已能充分发挥自然主义的精神。不过从后汉到唐代,约有六百余年,中国艺术受了印度的影响,尤其是佛像画,大多感染了印度的作风,已看不出汉画的精神。这时的题材也较偏重于理想的宗教画和人物的故事画,甚少对自然的兴感。直到大诗人王维出世,才建立了新的中国画派,作法以水墨为主,倡“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成为后世文人画的鼻祖,也完全摆脱了印度作风的束縛。 中国自然主义的绘画,从质和量来看,都可以占世界的第一把交椅。这把交椅差不多一直维持到19世纪,欧洲才产生了几位伟大的风景画家,能够把风雨晴晦、朝雾晚霞表现得非常完美。过去中国所能做到的,他们已能用另一种面目来完成;而我们自己,倒反而贪恋着前人的成就,逐渐消失了对自然的兴感和清新独创精神! 可是中国的花鸟画,在世界艺术的园地里还是一株特别甜美的果树。也许因为中国得天独厚,有坚劲而纯洁的梅花,飘逸的兰草,幽秀的水仙,这些在世界上都要算奇花异卉,为他国所无;而又确实能表现中国艺人的独特品性、民族的特殊精神。因此中国产生了许多伟大的花鸟画家,如宋徽宗、徐熙、黄筌、崔白、赵昌、滕昌祐等,作品均美丽无匹,直到现在全世界还没有他们的敌手。 我国的绘画从汉代兴起,隋唐以后却渐渐衰落,这原因是自从王维成为文人画的偶像以后,许多山水画家都过分注重绘画的意境和神韵,而忘记了基本的造型。结果画中的景物成为不合理的东西,毫无新鲜感觉的东西;却用气韵来做护身符,以掩饰其缺点。理论更弄得玄而又玄,连画家自己也莫名其妙,如此焉得不日趋贫弱! 到了南宋时期,高宗在杭州建都,太湖附近成为中国绘画的核心。元初文人画发展到最高峰,但已丧失了庄严宏伟的气象。到董其昌时,由于他多才多艺,收藏又丰,成为当时文人画的中坚。但他每幅画都是仿前人,一笔一点,都是仿某某笔;其本意或系谦虚,一面表示师古不敢独创,一面表示不敢掠人之美。不过此风一开,大家都模仿古人,仿係不模古就不是高贵的作品,独创性消失净尽。尤其是《芥子园画谱》,害人不或:要画山水,谱上有山水;要画花鸟,谱上有花鸟;要仿某某笔,它有某某笔的样本;大家都可以依样画訪芦,谁也不要再用自己的观察能力,结果每况愈下,毫无生气了! 过去我们先人的题材是宇宙万物,是切身景象,而且有了那样光辉的成就,我们后世子孙也该走这条路,不要离开现实,不要钻牛角尖自欺欺人,庶几可以产生伟大的作品,争回这世界美术的宝座! (摘编自《中国画的艺术》,徐悲鸿著,马小起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代艺术堪称中国本位的艺术,其作品风格宏伟而作法简朴,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可谓大块文章。 B.从后汉开始,中国艺术受了印度的影响,绘画题材偏重于理想的宗教画和人物故事画,甚少对自然的兴感。 C.王维开创了以水墨作法为主,注重绘画的意境和神韵的文人画派,使中国绘画从印度作风的束缚中完全解放出来。 D.四川出土的汉代石刻画证明了自然主义精神早在汉代艺术中就已得到充分发挥,但其后因外来因素影响,汉画的精神一度在大部分佛像画中消失殆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随着19世纪欧洲几位不逊于中国的风景画家的诞生及中国画家对自然的兴感和清新独创精神的逐渐消失,中国自然主义绘画失去了世界第一的位置。 B.中国的花鸟画在世界艺术园地里独具风采,宋徽宗、徐熙等许多名家的花鸟画美丽无匹,全世界至今没人能超越。 C.兴起于汉代的中国绘画从隋唐以后渐渐衰落,与绘画理论被弄得玄而又玄,连画家自己也莫名其妙有关。 D.《芥子园画谱》几乎包罗了山水花鸟的题材与笔法,但却导致画者因依样画葫芦而失去观察能力,实在害人不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人画始创于唐代,元初发展到最高峰,到董其昌时代,仿古之风盛行,文人画逐渐丧失了独创性而变得毫无生气。 B.王维及董其昌都以其独特的画技引得时人纷纷效仿,这既推进了文人画的发展,但也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C.隋唐以后,许多山水画家过分注重意境和神韵,以气韵做护身符来掩饰其作品的缺点,故其画中的景物既不合理又毫无新鲜感。 D.我国古代绘画之所以能取得辉煌的成就,原因之一是先人们以宇宙万物、切身景象为题材,不脱离现实,不钻牛角尖自欺欺人。 【答案】1.B2.D3.C 【解析】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D项“导致画者因依样画葫芦而失去观察能力”曲解原文意思。原文说“谁也不要再用自己的观察能力”是说画者不必运用观察能力去观察生活,观察山水花鸟,并无“失去观察能力”之意。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该项表述混淆原文逻辑关系,颠倒因果。原文第4段的逻辑关系是:许多山水画家因“过分注重绘画的意境和神韵,而忘记了基本的造型”造成“画中的景物成为不合理的东西,毫无新鲜感觉的东西”在前,然后才“用气韵做护身符,以掩饰其缺点”。 八、(2017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第三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丑与喜剧 喜剧与丑有着不解之缘。在喜剧发展史上,丑始终被作为喜剧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贯穿于喜剧进程中。这是基于人类对美丑辩证关系的科学理解。正像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说的:“滑稽丑怪作为崇高优美的配角和对照。”“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一般而言,丑总是与美相伴相随,相比较而存在,孤立的、纯粹的丑无疑并不具备审美价值,而当它以无害的感性形式进入喜剧世界,即被赋予积极的审美价值。这是因为喜剧是以笑的手段去否定生活中的丑,褒扬美的艺术,是“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喜剧的笑是通过丑获得的,其中包括恶的丑和善的丑。一张丑怪的面孔,一个笨拙的动作,一种狼狈的姿态,一个愚蠢的字眼……都会产生滑稽感,赢得笑声,激起喜剧愉悦。 喜剧的“主角”是丑,这在传统喜剧创作中是显而易见的,《秋江》中的老艄公,开的是“螃蟹脸”,笑纹如网;《十五贯》中娄阿鼠的鼻子上涂成白色小鼠,两片膏药皮挂在太阳穴上。丑而有趣,丑而滑稽。 喜剧主角的丑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内在外在都丑的作为旧制度、旧势力代表的丑类,例如贪官污吏、劣绅恶棍、腐儒蠹禄等等。喜剧并不表现他们如何作恶、如何残害百姓,而是将其置于可笑的历史“小丑”的位置上,展示其可笑的“自炫为美”,装模作样的滑稽,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不自量力。艺术家在勾勒其丑态时是嘲笑、鞭挞、讥刺他们。这些丑类不唯因了艺术刻划而成为审美的对象,而且其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愚蠢的妄想破灭,也从另一面证实了美对丑的摧毁、美对丑的胜利。人类得以“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诀别”。一类是外在、表面丑,而内在美。丑的表象使其本质的美更加楚楚动人。《巴黎圣母院》中面目难看的敲钟人卡西莫多真诚地同情受难的姑娘。《七品芝麻官》中的唐知县八字眉、三角眼、胖乎乎呆墩墩,既丑又滑稽,但他刚正不阿,勇斗权贵。喜剧在勾勒善和美时,着重发掘其特殊的方式和常人常理的矛盾,以丑衬美,揭示他们可爱可笑的天真、自由、大智若愚的精神气质,从而写出令人喷饭的滑稽美。观众由此引发的笑带着亲切感、契合感。另一类丑准确地说,是“乖讹”——不相称、不协调。在此,人物和场景并无杂乱、破败或其他碍目的丑、难看,人物在道德上也无好坏评定,然而就是“不对劲”:角色和场景不相称,对话和心理相悖离,情节和观众期望相反,喜剧进程在奇特中完成,巨大的反差产生趣味,从而激起观赏者的笑声。 喜剧的丑是笑的魔方,由对丑的漫画式勾勒,完成对社会历史的规律的揭示,而观众获得富有启示性的审美愉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喜剧发展史上,丑之所以成为贯穿喜剧进程的重要因素,源于人类对美丑辩证关系的科学理解。 B.喜剧是笑的艺术,而喜剧的笑是通过丑获得,或是一张丑怪的面孔,一个笨拙的动作,或是一种狼狈的姿态,一个愚蠢的字眼。 C.一般而言,丑总是与美相伴相随,喜剧总是以丑衬美,揭示人物可爱可笑的天真、自由、大智若愚的精神气质,从而写出令人喷饭的滑稽美。 D.对于贪官污吏、劣绅恶棍、腐儒蠹禄这些丑角,喜剧只是展示其可笑的“自炫为美”,装模作样的滑稽,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不自量力,而不表现他们如何作恶、如何残害百姓。 2.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说:“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表明他对美丑辩证关系的认识是科学的。 B.《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卡西莫多虽然长相丑陋,但心灵美好,在外在丑的映衬下,他的内在美更加突出感人。 C.所谓“乖讹”具体指的是角色和场景不相称,对话和心理相悖离,情节和观众期望相反等。 D.文章主要运用了举例、对比的论证方法,通过《秋江》中的老艄公、《十五贯》中娄阿鼠、《七品芝麻官》中的唐知县等例子,通过“美与丑”的对比,有力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作为旧制度、旧势力代表的丑类,喜剧通过他们妄想的最终破灭,表明美对丑的摧毁、美对丑的胜利。 B.喜剧丑角滑稽可笑的行为,常常引人发笑,而观众的笑声中带着亲切感、契合感。 C.《七品芝麻官》中的唐知县八字眉、三角眼、胖乎乎呆墩墩,作品在刻画他的形象时,进行了漫画式的勾勒,进行了夸大、变形。 D.喜剧主角的丑虽然各具特点,但它们也有共同之处,就是丑而有趣,丑而滑稽,使观众从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答案】1.C2.D3.B 【解析】 九、(2017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老子不是美学家,《老子》中也有很少谈及文学艺术,但其中某些用语如“妙”“朴”“虚实”“有无”,某些命题如“大音希声”“大巧若拙”“知白守黑”等,却对后来的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理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和艺术创作的基本法则。而其中最具根本性、最广为人知的,则非“道法自然”莫属。 “道法自然”语出《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而道则取法于自然。对老子所说的“自然”,今人容易产生两个误解:一是将“自然”理解为一个比道更高、更抽象的存在物,二是将“自然”等同于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但事实上,老子所说的“自然”并不是一个居于道之上的抽象存在,也不是那个外在于人类自身的客观之物,而是本然,是自然而然。因此,“道法自然”的意思其实就是遵循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它的另一种表述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者,顺其自然也,因其本然也。唯其如此,道才能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自然成就一切。 老子所说“自然”非客观之物,但“道法自然”并不反对以自然造化为师。既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么天地万物无疑是人取法的对象。问题的关键在于,所法者并非物之表象,并非天地、自然万物的客观形态,而是显现于其中的某种意蕴。老子有关道的认识,得自他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和思考。正是从对草木由盛而衰的生长周期,对水流冲击、侵蚀岩石过程的观察中,老子意识到“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和“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道理,进而总结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规律。万物各有其道,有其自身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人道、地道、天道莫不如是,而皆以自然为依归。 庄子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同时也把隐含在老子哲学中的潜在美学思想充分地展开了。在《庄子》一书中,“道法自然”的思想以寓言的形式得到了具体生动的阐述,如通过“东施效颦”“混沌开窍”等故事说明自然为美的道理,通过“伯乐治马”“鲁侯养鸟”等故事批评人为改变事物自然本性的做法。值得一提的是,庄子并不绝对否定人为的作用。固然,“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但如果是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从事人的创造,“既 雕既琢,复归于朴”,便能巧夺天工、妙造自然,臻于“刻雕众形而不为巧”的境界。较之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庄子上述见解对中国美学的影响更为直接。 在“道法自然”等观念的影响下,古代中国孕育出了独特的美学系统。与西方哲人认为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的模仿不同,中国古人并不赞成逼真地复制现实,而主张在作品中呈现自然昭示的意蕴。相应地,中国古代艺术家在观察事物,进行创作时,其目的也不止于对物象外部形态的把握和描摹,而更着意于传达物象背后的理趣。进而言之,中国古典艺术之所以重神贵虚,如书法讲究神采为上,绘画追求气韵生动,诗歌推崇意在言外等,与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 1.下列关于“道法自然”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道法自然”是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和艺术创作的基本法则,对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理论的影响深远。 B.“道法自然”是《老子》中的一个命题,出自《老子》第二十五章,意思是遵循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 C.“道法自然”并不反对以自然造化为师,只是强调效法显现于天地万物中的某种意蕴,而非其客观形态。 D.“道法自然”观念孕育出了古代中国独特的美学系统,与中国古典艺术重神贵虚的理论有着密切的关联。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尽管《老子》中很少谈论文学艺术,但其中的某些用语和命题却隐含了深刻的美学思想。“道法自然”便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B.关于“道法自然”中的“自然”,今人容易将其误解为一个比道更高、更抽象的存在物,或是等同于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 C.通过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和思考。老子获得了有关“道”的认识。他认为,万物各有其道,有其自身运行规律,但都以自然为依归。 D.《庄子》一书善于借助寓言的形式来阐述“道法自然”的思想,因而,与老子哲学思想相比,庄子的哲学思想更加具体生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法自然”还可以表述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只是做到了“无为”,道才能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自然成就一切。 B.同为说明“道法自然”的道理,但“东施效颦”强调自然为美,而“鲁侯养鸟”则强调不能人为改变事物的自然本性。 C.庄子虽然提倡“道法自然”,但并不绝对否定人为的作用。他的自然与人为并重的思想更为直接地影响了中国美学。 D.西方哲人认为艺术源于对自然的模仿,故重在逼真;中国古人主张在作品中呈现自然昭示的意蕴,故重在有理趣。 【答案】1.D2.D3.C 【解析】 点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概念的等内涵和外延,尤其是对概念内涵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如该题D中,原文是“在‘道法自然’等观念的影响下,古代中国孕育出了独特的美学系统。”,而不是“‘道法自然’观念孕育出了古代中国独特的美学系统”。 2.试题分析:本题题干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是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D项,属于五种生有,“与老子的哲学思想相比,庄子的哲学思想对中国美学的贡献更大”的说法于文无据。 3.试题分析:题目问“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本题C项后半句无中生有。“他的自然与人为并重的思想更为直接地影响了中国美学”错误,文中没有说庄子的思想中“自然与人为并重”。 十、(2017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词的演变发展历程曲折,其经历几个世纪,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 词最初在唐代就开始出现了,词的产生最初源于燕乐,其作为一种与燕乐相配合的唱词,在晚唐五代以后才被人们简称为“曲子词”。唐代诗人李白的《菩萨蛮》,以及白居易和刘禹锡的《忆江南》都属于最早的文人词作,它们标志着词体形成的萌芽状态。这些唐代诗人在词中继承并发扬了民间曲子词清新流畅、情真意挚的优良传统,不仅增加了词作的底蕴和表现力,而且其沉郁雄放的词风对后代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唐代的这些文人词作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 词至宋初,在题材与语言风格上,大体已经形成定局。尤其是以柳永为代表的时期,词的内容、体制、风格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几乎达到了“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地步。柳永不仅发展了长调的体制,而且还丰富了词的创作方法,同时,他还善于吸取民间歌词的养分,采摘民间曲调入词,大量创作慢词,有效地扩大了词的境界,对宋词后来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北宋中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日益集中,加上北宋词人懂得音律的更多,不仅自己能调曲,而且尤善作词,因此词调大盛。这一时期,宋词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开始得到快速的发展。 北宋中期以后,苏轼首先举起改革旗帜,开创了豪放一派,不仅打破了词的狭隘的传统观念,扩展了词的内容,而且还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并提高了词的意境。在这之前,宋词依然流连于写作男情女爱与离愁别恨,而苏轼词的出现开始在词中强烈表现个人的建功立业愿望和明确的爱国主题,其词风开始呈现出浪漫主义的精神与气概,并且苏轼敢于 “以诗入词”,不仅突破了词在音律方面过于严格的束缚,而且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这极大地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并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词发展到南渡时期,其主要代表词人有李清照、朱敦儒、张元干、陈与义等。由于时代的巨变,这些词人都亲身经历了由北而南的社会变革,他们的生活遭遇、思想情感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这些都影响到了他们的词作、词风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因此其词作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情感更显得沉郁忧愤。他们的词作大多表现出记忆中民族昌盛景象与眼前耻辱地位的对比,昔日享乐生活与眼前窘迫情状的对比,全社会收复失地的激情呼声与朝廷孱弱懦怯的对比等,因此这些词主要表现出了南渡战乱时期民族、社会的苦难忧患和个体理想失落的压抑苦闷。尤其是李清照的词,更是确立了宋词词体独立的文学地位。她自成一家,独创易安体,词风朴素清新,手法细腻完美,并且雅俗兼用,达到了形式和内容上的和谐统一。因此,她被誉为婉约之宗,她的创作不仅为南渡作家如何以旧形式表现新内容,树立了榜样,更为宋词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词至南宋前期,开始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这一时期,词坛更是大家辈出,名作纷呈。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词人是辛弃疾、陆游、姜夔等人。他们继承并发展了苏轼开创的豪放派,使得词的内容越发博大精深,风格更为浑厚雄健,因此把宋词的创作推向了高峰。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词人当属辛弃疾,他不仅继承了苏轼的革新精神,进一步扩大了词的内涵,把词推向了更高的阶段,并且他创新式地以散文化的笔调写词,并且几乎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尤其是他创作的词风雄壮慷慨,意境阔大,表现出了词人坚定不移的爱国思想。 词发展到南宋后期,由于时代的原因、文人地位的变化等,因此开始走向衰落。继而被元曲、元杂剧等取而代之。 比如南宋灭亡以后,元政府的文化政策决定了汉族的知识分子在当时倍受歧视,他们变得“门第卑微”“职位不振”,这些促使当时写词的文人开始从事戏曲活动。加上进入元代以后,只有宋的一批遗民还在写词,比如张炎、王沂孙、周密等,但他们的影响毕竟有限,因此,宋词开始日渐衰微,并由元代活泼口语化的、受民众欢迎的新的文学样式——曲所代替了。 宋词从唐、五代、北宋初年的诞生期,到北宋中叶到南渡的发展期,再到南宋前期的繁荣期,直至南宋后期的衰微期,其演变发展过程可谓曲折而丰富。其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在深受人们喜爱的同时也留下了无尽的遗憾。但不可否认的是,宋词在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代表了一代文学之胜。 1.下列关于词演变历程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词源于燕乐,始于唐代,李白、白居易、刘禹锡等唐代诗人创作的词作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标志着词的发展进入了萌芽状态。 B.至宋朝初年,词的题材与语言风格大体已定型;北宋中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宋词也作为新的文学样式、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得到快速的发展。 C.南渡时期,由北而南的社会变革,使词作、词风发生了变化,尤其是李清照的词,自成一家,确立了宋词词体独立的文学地位。 D.南宋前期,宋词进入繁荣期。这一时期,词坛大家辈出,名作纷呈。词人以文为词,进一步扩大了词的内涵,把词推向了更高的阶段。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李白、白居易等唐代诗人创作的词继承并发扬了民间子词清新流畅、情真意挚的传统,增加了词作的底蕴和表现力,对后代有着深远的影响。 B.柳永发展了长调的体制,丰富了词的创作方法,采摘民间曲调人词,大量创作慢词,扩大了词的境界,对宋词后来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C.李清照、陈与义等亲身经历了时代巨变,生活遭遇、思想情感发生了巨大变化,其词作内容转而贴近现实生活,情感更显得沉郁忧愤。 D.辛弃疾创新式地以散文化的笔调写词,几乎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词风雄壮慷慨,意境阔大,表现出坚定不移的爱国思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宋中期,宋词能得到快速的发展的原因,一是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集中,二是当时词人的音乐素养有了整体的提升,可以自己调曲作词。 B.苏轼词的出现,是词的题材与风格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词的文学地位提高及发展方向改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C.南宁前期,宋词的创作达到一个新的高峰。与苏轼的豪放词相比,辛弃疾、陆游等人的一些词内容更加博大精深,风格更加浑厚雄健。 D.元代汉族知识分子备受歧视,一些词作者为生活所迫开始从事戏曲活动。随着词人数量减少、影响变小,宋词日渐衰微并被元曲取代。 【答案】1.B2.C3.D 【解析】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题中C项错误,原文为“其词作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D项“为生活所迫”原文无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