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专题复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3高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专题复习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一、题型解读 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能根据提供的药品、仪器依据实验原理、实验目的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明确科学探究的要素;会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 实验设计与评价是中考的重、难点题型,也是热点题型。侧重于考查同学们是否理解基本的实验原理,是否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 ‎(一)实验方案的设计    ‎ ‎(1)一个比较完整的化学实验设计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①实验目的 ②实验原理;③实验用品(包括仪器和药品等)及规格 ④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⑤实验现象及结论。‎ ‎(2)对于给出实验目的,要求设计实验方案的题一般可以按以下思维程序进行:1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或假设);②根据实验原理(或假设),选择需要的仪器和药品(或实验装置图);③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④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 ‎(3)实验设计要科学合理,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现象明显、结论可信、绿色环保。 ‎ ‎(二)实验方案的评价 ‎(1)对于给出的实验方案设计,要求评价方案的合理性,推断实验中的现象和分析。归纳出结论(或规律)的题,可结合有关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从实验的原理、实验仪器和药品、实验操作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考虑方案的合理性,描述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的结论。    ‎ ‎(2)对实验方案的评价要全方位综合评价。如看方案是否科学合理、具有严密性,操作是否安全简单易行;是否节约试剂、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是否有利于保护环境等。此外解题时要仔细审题,针对题意,运用评价的各个标准逐步逐项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 二、中考典例 ‎1.以物质的制取、性质实验为背景的实验设计 ‎ 例1.某兴趣小组同学将CO2分别通入澄清 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 后者无明显现象。‎ ‎(1)写出上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 式 。‎ ‎ (2)为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王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实验,验证CO2与 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现象为:A中试管内液面上升;B中气球胀大。‎ ‎①王强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 ‎②李莉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是   。‎ ‎③杨红通过检验生成物: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    ,观察到       现象,从而也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解析】本题以二氧化碳的性质知识为背景,考查学生能从实验现象中获取信息进行实验的评价,并进行实验设计。(1)CO2+Ca(OH)2=CaCO3↓+H2O (2)①氢氧化钠溶液与CO2发生反应,使容器内气压降低,所以试管内液面上升。②CO2能溶于水,也能使容器内气压降低,同样也可能出现液面上升现象,实验设计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作对比实验进行评价认识 ③CO2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CO2 ,有气泡产生(或加氯化钙溶液,有沉淀生成也可检验) ‎ ‎【答案】(1)CO2+Ca(OH)2=CaCO3↓+H2O (2)①氢氧化钠溶液与CO2发生反应,使容器内气压降低 ②CO2能溶于水,也能使容器内气压降低 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 ③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或加氯化钙溶液 有沉淀生成) ‎ ‎ 2.实验方案的评价 实验方案的评价题是中考的热点题。主要包括题中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实验装置、操作步骤等用批判的思维方式,从某角度否定、排除不合理的或可行但不是最优的方法,选择、创新更好的实验方案。‎ ‎(1)评价内容:‎ ‎①科学性:反应能否发生,即方案在理论上是否科学、严密;‎ ‎②简约性:操作是否简便易行、优化,反应条件是否易达到;‎ ‎③可行性:所有原料是否常见、易得、廉价;‎ ‎④安全性:操作是否安全可靠;‎ ‎⑤环保性:反应过程是否节能与环保;‎ ‎⑥创意性:操作更简单,实验误差更小。‎ ‎(2)解题的一般步骤:‎ 明确目的 → 确定实验原理 → 评价实验方案的优劣(或可行性) → 提出改进建议(依题解答)‎ 例2.某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的变质情况进行了研究。把一小块固体氢氧化钠放在表面皿里,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发现其固体表面逐渐湿润,部分溶化成液体后又逐渐形成晶体,最终变成粉末。请回答兴趣小组提出的下列问题:‎ ‎ (1)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固体应怎样保存? _________ 。‎ ‎ (2)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容易变湿,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 。‎ ‎ (3)氢氧化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最终产物主要是什么 _______ 。 ‎ ‎ (4)用酚酞试液 ______ (填“能”或“不能”)检验氢氧化钠变质。为什么 _____ 。 ‎ ‎ (5)除加酸以外,怎样用其他方法检验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 ________ 。‎ ‎ (6)为了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已经全部变质,兴趣 小组中小薇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 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变质固体样品,放在右 图所示装置中,然后从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盐 酸,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 碳的体积和密度计算变质产物的质量,确定是否 全部变质。‎ ‎ ①你认为这个方案 _______ (填“行”或“不行”)。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 。‎ ‎ ②请你另外设计一个方案,并简要说明实验方法和结论。 ________ ,________ 。‎ ‎【解析】氢氧化钠固体具有潮解性,同时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发生变质,所以保存时必须密封保存。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变质后生成物是碳酸钠。要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就是要检验固体中是否存在碳酸钠成分。方法较多,但不能采用酸碱指示剂的方法检验,原因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是显碱性。要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全变质,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排除氢氧化钠的碱性的干扰。二是排除碳酸钠的存在,然后看是否有氢氧化钠的存在。实验方案的设计的评价,主要考虑的是方案是否合理或可行性,从最优化角度进行分析。‎ ‎ 【答案】(1) 密封保存  (2) 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水(或潮解)  (3) 碳酸钠  (4) 不能 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5) 取试样溶于水,加入CaCl2[Ca(NO3)2或BaCl2或Ba(NO3)2或Ba(OH)2或Ca(OH)2等]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6) ①不行; 变质产物(含结晶水等)不是纯净的碳酸钠;CO2能溶水不能用排水法集气,用排水法收集误差较大。②‎ 将试样溶于水,加入足量CaCl2(或Ca(NO3)2、BaCl2、Ba(NO3)2等)溶液,过滤 ,在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不变色,则氢氧化钠已经全部变质,变红,则部分变质 。(或在滤液中滴加其他酸碱指示剂来检验滤液是中性还是碱性,或在滤液中滴加可溶性的弱碱盐如硫酸铜、氯化铁等溶液看有无沉淀来检验滤液是否呈碱性。不过滤也可以。)‎ ‎3.开放型的实验设计 开放性实验设计是指对某一实验课题有多种方案的实验设计,一般从提出问题、设计实验、选择仪器、组装仪器、观察记录现象到结论的推理完全自主完成。开放型的实验设计 ,一般在物质制备、检验、分离除去杂质的实验中出现较多;它能够全面综合考查学生的化学知识、实验技能、思维及表达能力。属于较难的题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实验设计原理必须遵循科学性;‎ ‎②实验设计的实验仪器、原料必须注意可行性;‎ ‎③实验设计方案必须注意安全、环保。‎ 如点燃可燃性气体(H2、CO、CH4等)或用CO、H2、还原CuO、Fe2O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以防爆炸事故的发生。进行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要在通风橱中进行,并注意尾气处理(CO要燃烧掉,SO2、NO2用碱性溶液吸收,避免中毒)。还有实验中防倒吸现象等。‎ 例3.已知某金属X有下列相关信息:①它的主要矿物的化学成分是X2O3;②它主要通过热还原法冶炼而成;③它的年产量位于金属之首。‎ ‎(1)据此推断X是 (填选项字母)。‎ ‎ A.钛 B.铁 C.铝 D.铜 ‎(2)在高炉中用含X2O3的矿物冶炼该金属的原理是 ‎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测定该矿物中X2O3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矿物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假设矿物样品中的X2O3完全反应):‎ ‎①取矿物样品并称量该样品的质量;‎ ‎②测出反应前广口瓶和瓶内物质总质量;‎ ‎③测出反应后广口瓶和瓶内物质总质量;‎ ‎④计算得出矿物样品中x2O3的质量分数。你认为,该实验方案 (填“一定”或“不一定”)能准确测出矿物中X2O3的质量分数,理由是 ‎ ‎ 。‎ 不改变装置和药品,你还可以通过测定哪些数据,再通过计算得出矿物中X2O3的质量分数:‎ ‎ 。‎ 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 ‎ 【答案】(1)B (2)X2O3+3CO 2X+3CO2 (或Fe2O3+3CO 2Fe+3CO2) ‎ ‎ (3)不一定 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不一定被石灰水完全吸收(或石灰水可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 分别测出反应前玻璃管和矿物样品的总质量、反应后玻璃管和剩余固体总质量(或测出反应后玻璃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 无尾气处理装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