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高考地理试题含解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资料正文内容下拉开始>>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时跟踪检测]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图①至图④为一组景观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①时期到图④时期的变化过程(图①时期到图④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河流中游)。读图回答1~2题。 1.依据图中信息,从①到④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情况是( ) A.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变小 B.河流的含沙量增大 C.结冰期变长 D.无变化 2.图示中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反映了( )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要素的稳定性 D.地理要素的孤立性 解析:1.B 2.B 第1题,从图中可知从①到④林地减少,耕地增多,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第2题,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与植被、地形等有关,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每一个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回答3~4题。 3.我国西北内陆绿洲的形成,图中哪个箭头起到关键的作用( ) A.③ B.④ C.⑦ D.⑩ 4.我国南方地区“高山青,涧水蓝”与西北地区“黄沙漫漫飞满天”的景观差异,主要是哪个因素造成的( ) A.水文 B.地貌 C.植被 D.气候 解析:3.A 4.D 第3题,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绿洲的形成主要是受水源的影响,图中起关键作用的应为③。第4题,南方地区“高山青,涧水蓝”与西北地区“黄沙漫漫飞满天”都是指当地典型的地理特征,主要是气候不同造成的。 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5~6题。 5.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 A.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 B.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 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6.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 A.蒸发量增加 B.降水量增多 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D.地下径流增多 解析:5.A 6.C 第5题,图示反映了自然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体现了同一区域环境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第6题,植被破坏会导致蒸腾作用减弱,降水量减小;由于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下渗减少,故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2018·牡丹江模拟)大约在4 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开始从海底隆升。经过漫长而缓慢的抬升,现在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已超过4 500 m,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结合下图完成7~8题。 7.方框内①②③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 A.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 B.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C.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 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8.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 ) 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 B.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 C.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深厚 D.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 解析:7.B 8.C 第7题,青藏高原地势高,形成降水少、成为大河的源头、气温低、空气稀薄等特征。气温低,发育了冻土和冰川,①对应气温低,②对应空气稀薄,③对应太阳辐射强。第8题,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故A项相符;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故B项相符;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应是较薄,故C项不相符;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故D项相符。 (2018·新化模拟)瓦尔德斯半岛位于阿根廷南部大西洋沿岸,地面野草、荆棘丛生,半岛上没有高大树木,但半岛陆地上栖息着181种鸟类,半岛海湾内繁殖着大量鲸等大型海洋动物,是闻名遐迩的“海鸟和海洋动物乐园”,一直以来,瓦尔德斯半岛人迹罕至,但近年来日益受到各国游客的重视。据此回答9~11题。 9.瓦尔德斯半岛上不能生长高大树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 C.地形 D.洋流 10.不属于瓦尔德斯半岛周边海域成为“海鸟和海洋动物乐园”的原因是( ) A.海湾内风浪小、栖息环境好 B.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 C.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影响小 D.半岛上多盐湖,盐度适宜 11.各国游客来瓦尔德斯半岛旅游,看不到的动物是( ) A.海狮 B.河马 C.企鹅 D.海豹 解析:9.C 10.D 11.B 第9题,瓦尔德斯半岛上没有高大树木,说明该地区降水量小,靠近海洋但降水少,所以海陆位置和洋流都不符合条件。该地位于中纬度地区,不是其降水少的原因。根据材料提示,瓦尔德斯半岛位于阿根廷南部大西洋沿岸,可知瓦尔德斯半岛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西侧,虽然靠近海洋,但由于受地形阻挡,处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小,所以不能生长高大树木。第10题,瓦尔德斯半岛周边海域成为“海鸟和海洋动物乐园”,说明该海域适宜海洋动物生存,生存环境好。读图可知,海湾内风浪小、栖息环境好,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材料提到瓦尔德斯半岛人迹罕至,人类活动影响小,所以成为“海鸟和海洋动物乐园”。半岛上有盐湖,但海鸟和海洋动物是生存在海洋里,所以D项所述不是其原因。第11题,根据图中信息有海狮、企鹅和海豹动物的信息,再结合瓦尔德斯半岛的纬度位置,可知该半岛不会出现热带的动物河马。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2.读南美洲部分区域图,回答问题。(20分) 图中②③④反映了南美洲45°S附近大陆西岸在不同地质时期地形及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描述该地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20分) 解析:解题时要根据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的原理,从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等要素的联系进行描述。 答案:地形隆起使山地东部处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减小,逐渐演变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湖减少,地表水匮乏;植被退化,以耐旱植物为主;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减小,土壤肥力下降;大风天气增多,风力加大,风蚀地貌广布。 13.(2018·邯郸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6分) 2016年1月,某科考队从下图中甲城市出发沿图中考察路线经高差较大的山地和较为平坦的高原到达乙地,历时17天。调查发现沿途气候区域差异显著,河流的浑浊度(河水浑浊度是指河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差异较大,沿途看到的生物物种数量较少,但在乙地附近发现大量的生物物种。 (1)简析图示地区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10分) (2)说出科考期间图中甲地河流浑浊度特点并分析原因。(16分) (3)分析乙地附近生物物种数量较多的主要原因。(10分) 解析:第(1)题,由图示可知,该地西北部山脉呈西南-东北走向,从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非洲西北部,北临地中海,冬季盛行西风影响该地区。由于山脉的阻挡,西风带来的海洋气流不能向东深入。在北部,地形抬升降水较多,形成地中海气候。中部和南部为较平坦的高原,因处于西风带山地背风坡且受信风带或者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山地地区垂直高差较大,垂直地域分异明显。第(2)题,由材料可知,“河水浑浊度是指河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水体中的悬浮物越多,浑浊度越高,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1月,受西风带影响降水多,河流流量大,冲刷力度大,携带能力强,再加上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滥砍滥伐,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较大,河流中下游沿岸人口密度大,排污水量大,河水污染严重,河水浑浊,所以导致河流浑浊度高。第(3)题,生物的物种较多,说明该地的生态环境较好,能够为生物提供生长(生存)条件,由图示可知该地河流、湖泊,水源较为丰富,水分条件好,植被生长良好,能够提供多种食物,再加上该地人类活动较少,干扰少。 答案:(1)图中山脉大致呈西南—东北走向,阻挡来自海洋的西风向东深入,导致北部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属地中海气候;中部和南部为较平坦的高原,因处于西风带山地背风坡且受信风带或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属热带沙漠气候;山地地区高差较大,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2)浑浊度较高。原因:图中甲地所示河流均位于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1月份降水较多,河流流量大,径流侵蚀作用强;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滥砍滥伐,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较大;河流中、下游沿河两岸人口密度大、工厂企业多,污水排放量大,河水污染严重,河水浑浊。 (3)乙地区有河流、湖泊,水源较为丰富(饮水水源充足);靠近河、湖地带,植被生长良好(食物来源丰富);距离人口稠密区较远,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少(生态环境优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