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从异地高考看中国的教育公平问题
从异地高考看中国的教育公平问题 人文社科学院 2010级 英语专业 (1)班级 姓名 邱淑媛 学号2010061002 文章摘要:随着社会流动人口的不断增长,外来农民工的随迁子女的受教育问题日趋显著。2012年8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对于被社会广泛关注的“异地高考”政策提出了明确规定,给各地订出最晚时间线。但异地高考政策并不能很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还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教育不公平。本文浅析了异地高考的方案进程和其的受限,并给出了促进教育公平的两点建议。 关键词:异地高考 教育公平 自主招生 异地高考的定义及其产生的背景 随着社会流动人口的不断增长,异地高考日益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那么什么是异地高考?按照教育局局长袁贵仁在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进城务工子女的高考问题是指父母在这里务工,达到一定年限,孩子是在这里上学能够就地高考。”[1]所以现在社会上所说的异地高考,其实就是随迁子女就地高考政策。一直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学校都是实行计划招生政策,但以前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异常问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穿梭于各省各市谋求发展,并在当地定居。他们绝大部分都没有当地户口。但是他们很大一部分子女跟随其在当地接受教育。随着农民工人数的增长逐年增加农民工子女的人数也在增加。而根据我国现行的相关规定,他们只能在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而不能在父母所在的就读地参加高考。这个按户籍标准运行的高考制度,使得公民在行使受教育权的过程中不能被公平地对待,从而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异地高考”方案的讨论。 异地高考的方案进程 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问题从进入21世纪后越凸显著,但一直没有引起国家的足够重视。到了2008年才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要解决随迁子女的就地高考问题。下面图表列举了从2008年开始提议到2012年提案获审批的进程。 重要时间 异地高考方案进展 2008年 代表提议 2008年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地高考问题。 2010年12月 启动试点 国家教改试点中,解决异地高考列入了试点,进行试点的地区却不是大家期待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而是山东、湖南、重庆三个地区。 2011年03月 逐步推进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列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时表示,教育部目前正在和上海、北京研究,逐步推进异地高考。 2012年03月 方案冲刺 袁贵仁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开幕会上透露,异地高考改革方案将在10个月内出台。 2012年07月 方案审批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称,异地高考方案获国务院同意,将适时发布。据透露,这个意见肯定会根据城市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城市资源承载能力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连续就学的年限来确定具体方案.。 2012年07月19日 发改委推进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胡祖才19日说,流动人口的义务教育要以流入地(接收地)为主予以提供,必须要保证流动人口能够享受到基本公共服务。异地高考相关政策仍在研究。 2012年07月22日 推动制定方案 教育部网站公布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其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各地制定非户籍常住人口在流入地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省内流动人口就地参加高考升学以及省外常住非户籍.。 2012年09月1日 “异地高考”终获批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对于被社会广泛关注的“异地高考”政策提出了明确规定,给各地订出最晚时间线. 2012年09月6日 “异地高考”设置三项苛刻门槛 随迁子女‘当地’高考须满足三项条件,家长:有稳定工作、稳定住所、稳定收入,缴纳各种保险,系常住人口;学生:要在迁入所在地就读;城市:发展需这个行业群体。 [2] 从上表可以看出,因“异地高考”问题涉及的范围广、程度大,所以“异地高考”政策的推出经历了长达两年的时间。并且在政策出台的同时,当地政府考虑到当地的教育资源、城市状况等因素,也对非当地户口的外来工和其随迁子女设定了准考条件。 异地高考实现教育公平程度有限 虽然据公开报道统计,山东、福建、上海、天津、黑龙江、江苏、广东、安徽、浙江、湖北、海南、云南、江西等13省市明确表态,随迁子女异地高考具体方案最迟将于年底前公布。[3]但是高考制度改革涉及多方利益博弈,其复杂程度和潜在阻力不可忽视。因此政策的实施将必有所限制,并可能引发新一轮教育机会不公平问题。 1. 随迁子女录取指标有限 根据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的表述,我国现有进城务工人员 2.45亿人,有3000多万务工人员子女正在接受义务教育。其中,有2000多万子女跟随父母进城;有1000多万子女留守在父母的老家。2003年出台的文件允许随迁子女在义务学校就读,随父母进城的随迁子女约有79.4%在公办学校就读;10%在政府购买扶持的民办学校就读;3%在进城务工人员自己组织的民办学校就读。现在10年过去了,这些孩子正面临着中考、高考难关.[4]如果在现行高考模式和高等教育学校计划招生政策没有太大改变的情况下允许所有外来工子女异地参加高考,势必会对输入地造成压力。为此,当地政府如果要实行异地高考政策,必定会设定准入条件,如上海,天津等地已经开始制定准入条件限制。而这些准入条件制定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有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的含义。这些以职业贡献大小作为限定条件的措施,其实也就是将占进城务工人员主体的农民工子女排除在外。从这一点来看,异地高考政策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并不能很好地解决教育公平问题。 1. 引发新一轮教育不公平问题。 因为异地高考方案的实施,当地本来有限的资源显得更加饱和。因此,很多高校有可能会降低对外地高考学子的录取指标,实行地方保护政策。这样一来,相对本地报考生而言,外地报考生显然得到的教育机会不平等。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教育在区域间的分布也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状态,这又突出体现在代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重点高校的分布上。例如,拥有1 亿多人口的河南省仅有一所国家重点高校,而仅有1500 多万人口的北京市却拥有多达29 所重点高校。[5]因此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下,那些处于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高考生首先已经是承受了第一次的教育不公平待遇。如果因为异地高考方案的实施,北京,上海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聚集的重点高校对外地高考生录取指标下降,那么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高考生将会承受第二次的教育不公平。据我们所知,教育资源落后地区的高考生大部分都是农村子女,考上一所好的大学,接受好的教育,对他们而言是极其的渴望。然而据相关媒体报道,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大学生的比例自1990 年代起就不断下滑,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率从三成落致一成,清华大学2010 级农村生源仅占17%。[6]所以,异地高考方案的实施有可能会对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高考生造成二次教育机会不公平的伤害。 促进教育公平几点建议 我国《宪法》第46 条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公民的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和获得接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接受教育的类型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各种形式。接受高等教育,也是公民所享有的受教育权的一种类型。我国《教育法》第九条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第36 条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以上条款直接规定了公民享有平等受教育权。[7]然而,在不推进高考制度改革,而单纯地推行异地高考方案是很难促进教育公平。下面提出几点促进教育的建议。 1. 逐步实行自主招生 很多专家都认为现行高考制度存在很多的不合理性,同时也认为中国现在已经完全具备自主招生的条件。所以应该给与学校与学生更多自由选择的空间,而不是继续沿用计划招生。专家张济顺主张把自主招生和高考倒过来进行----先进行同一高考,再由各高校进行自主选拔。她建议,高考可分步进行,即在高中阶段设置各门学科的水平测试,高中生只要水平到了就可以参加考试。“前面的基本线过了,高考就是一个综合性考试,可能只需要考一两门课,然后各个高校再进行自主招生选拔。”[8] 同时,专家熊丙奇也认为只需将80所学校的自主招生程度进行调整,即不再要求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参加集中录取。[9]早在前几年,我国已经开始在重点高校实行自主招生,但普及范围非常窄。但是通过自主招生,确实可以实现高考学子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机会。一方面,它体现了考试形式的多样化,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吸收生源。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竞争提升自己各方面技能。同时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因为美国等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做得相对较好。我们要结合中国国情,汲取外国优秀的方法经验。 2. 加大教育资源投入 纵观异地高考产生的原因,各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高考移民潮的出现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因为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一个城市的承受力,各种资源的利用都是有限的。由于多种原因,生源数量与高等教育资源不对称的情况客观存在。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做好宏观调控,国家也要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特别是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尽可能弥补因教育资源地域配置的不均衡所引发的教育不公平。因为当落后地区的教育资源得到提升,高考移民潮现象就会有所减弱。同时,这也给国家进行自主招生消除了一大顾虑。很多城市实行地方保护政策的初衷就是为了防止高考移民潮,维护当地城市的容纳力和教育资源的有限性。所以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是推行自主招生必不可少的前提,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一步。 结语 无论是异地高考政策还是自主招生政策,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教育的公平。异地高考政策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可喜一步,但是在现行高考模式和高等教育学校计划招生政策没有太大改变的情况下允许所有外来工子女异地参加高考,不是一个解决教育公平的根本方案。 [1]随迁子女就地高考各地必须出台政策--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北京具体门槛自己定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2-03/06/content_767969.htm [2]异地高考一小步 教育公平一大步 http://learning.sohu.com/s2012/yidigaokao/?pvid=66ff48c3c4a32d97 [3]http://www.zgjhjy.com/Html/news/gkrd/16031.shtml [4]http://learning.sohu.com/20120309/n347632227.shtml [5]异地高考拉开教育公平序幕http://www.ccn.com.cn/news/yaowen/2012/1121/452857.html [6]我国异地高考问题、原因及解决对策-----热点问题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12.11 ,伍宸洪成文 [7]潘晓凌. 穷孩子有没有春天? [N]. 南方周末, 2011 -08 - 04( 1) . [8]由异地高考方案获批看我国公民高等教育平等 http://www.edu918.cn/a/bkwd/2012/0314/1170.html [9]熊丙奇:解决异地高考须突破现有高考制度框架http://learning.sohu.com/20120711/n347869631.shtml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