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17高考真题模拟新题
F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F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17·南京、盐城模拟] 2016年8月太平洋赤道附近中东部海区进入拉尼娜状态(海温持续异常偏低的状态),拉尼娜现象又称反厄尔尼诺现象。据此完成1~2题。 1.图K131中能正确表示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太平洋赤道地区大气环流的是( ) A B C D 图K131 2.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 A.区域性 B.整体性 C.综合性 D.开放性 1.A 2.B [解析] 第1题,拉尼娜现象的成因是东南信风强度增大,导致太平洋赤道附近东部海区上升补偿流增强,冷海水上泛加强,导致海温持续异常偏低。此时亚洲气温相对较高,近地面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南美洲气温相对较低,近地面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两个大洲之间形成顺时针方向的热力环流。第2题,拉尼娜现象是盛行风的强度增大,导致洋流增强,进而导致气温变化和气候整体变化的现象,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17·无锡模拟] 约4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开始从海底隆升。经过漫长而缓慢的抬升,现在其平均海拔已超过4000米,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读图K132,完成3~4题。 图K132 3.图中空框内①②③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 A.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 B.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C.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 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4.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 ) 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 B.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 C.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深厚,生物多样性较少 D.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 3.B 4.C [解析] 第3题,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气温低,太阳辐射强。气温低,故多冻土和冰川分布,故①对应气温低;空气稀薄导致气温低、太阳辐射强,故②对应空气稀薄,③对应太阳辐射强。第4题,青藏高原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较薄;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 [2017·湖南株洲质检] 读某岛国地理环境关系图(图K133),完成5~6题。 图K133 5.该国地形形成过程中,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与堆积作用 B.流水侵蚀与堆积作用 C.冰川侵蚀与堆积作用 D.海浪侵蚀与堆积作用 6.该国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亚热带范围北界纬度低于中国的 B.同种植物在各地开花日期大体相同 C.山脚森林茂密,山顶白雪皑皑 D.一年四季降水量总是东岸大于西岸 5.B 6.C [解析] 第5题,读图可知,该国气候以海洋性季风气候为主,处于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河流短小,水量丰沛、水流湍急,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第6题,据图可判断该国为日本,其亚热带范围北界纬度高于中国的;受冬、夏季风风向不同的影响,降水量不总是东岸多、西岸少;纬度位置不同,热量条件不同,同种植物开花日期不同。 [2017·广东潮州模拟] 图K135是北美某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1990年和2012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0~11题。 图K135 10.有关该地区近年来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降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上升 C.河流流量增加 D.河流含沙量增加 11.近几十年来,导致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①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②水库面积增加 ③经济林面积增大 ④灌溉面积增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B 11.C [解析] 第10题,读图可知,与1990年相比,2012年河流流量变化趋于平稳,含沙量减小,说明该地区植被覆盖率上升。第11题,修建水库与种植树木都会起到调蓄径流作用,使河流径流量稳定,含沙量减小,故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水库面积增加和经济林面积增大。 F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F2 2.L1 3.F2 [2017·全国卷Ⅰ] 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 图1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1.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带的特征。由题中可知,常绿灌木是后来栽种的,不是当地的原生树种;由3月25日杂树中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可知当地植被在冬季时树叶落完,春季时长出新叶,所以可判断当地的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不同 D.行政管辖不同 2.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城市景观的因素。由题干可知,数年前该街道两侧用地类型相同,景观规划也相同,但如今绿化带中的植物状态不同,一侧修剪整齐,一侧杂树丛生,这说明对植被的修剪维护不同,这最有可能是因为经过多年的发展,该街道两侧行政管辖发生变化。 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3.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自然带分布的因素。自然状态下,常绿灌木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对热量条件要求较高,判断某地是否适合栽种常绿灌木,主要看当地的热量条件是否合适,所以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温。 27.(1)F2 (2)C4 (3)F2 (4)C4 [2017·江苏卷]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是加拿大建国150周年,国家公园免费开放一年。加拿大落基山南段的众多国家公园,自然风光美丽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 材料二 图14为加拿大50°N 附近温哥华—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 图14 (1)2017年3 月,中国某旅游团从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发现沿途的景观带由森林带依次过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景观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分异规律。 (2)游客感觉到莱斯布里奇与温尼伯气温不同。试比较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 (3)游客自莱斯布里奇西行,攀登落基山,可能看到的山地垂直自然带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游客继续西行至“加拿大雨都”温哥华,发现这里与落基山以东的气候不同。温哥华属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这里降水较多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森林草原、草原、干草原(荒漠草原) 干湿度(经度,从沿海到内陆) (2)差异:莱斯布里奇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年降水量较少(温尼伯冬季气温低,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大,年降水量较多)。原因:落基山东麓地区频繁受到下沉暖气流的影响(焚风效应)。 (3)山地针叶林带、灌丛草甸(草甸)带、冰雪带 (4)温带海洋性 常年盛行西风,暖流增湿,地形抬升 [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首先需要准确定位,从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基本上为由东向西,沿途自然景观呈现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读图可以得出莱斯布里奇与温尼伯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但莱斯布里奇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年降水量较少。其形成的主要原因从地形方面思考。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山地自然带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随着水热状况的变化,形成了相应的自然景观,自然带呈现垂直地带性的分布规律。攀登落基山,可能看到的山地垂直自然带有山地针叶林带、灌丛草甸(草甸)带、冰雪带。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降水差异的因素。根据气温、降水资料可以得出,温哥华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的原因从地形、风向、洋流等方面回答。 37.(1)F2 (2)F2 (3)F2、C4 (4)F2[2017·全国卷Ⅰ]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图6)。 图6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4)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 37.(1)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阳坡,苔原带的下部(中下部,2000~2300米左右)。 干扰强度分布特征: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越低,干扰越强烈)。 (2)(未遭受干扰时)阴坡较阳坡植物多样性高。 依据:(按单峰变化规律)阳坡苔原带的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300米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 (3)特点:阳坡地表温度高、湿度低(水分条件差)。 原因:阳坡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高,蒸发强度大;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 (4)随着海拔升高,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 [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读图能力。由材料可知,正常来说,在苔原带下部地区,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植物多样性升高,到了高海拔地区,植物多样性降低,所以山地苔原带的植物多样性随海拔升高应该呈低—高—低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阳坡曲线随海拔升高一直呈下降趋势,植物多样性一直降低,说明受到了干扰,按照一般变化规律,植物多样性应当先升高再降低。阳坡2000~2300米之间海拔升高时植物多样性降低,而在2300米以上基本符合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所以在2300米以下,干扰强度大,2300米以上,干扰强度减小。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阳坡和阴坡植物多样性的因素。根据材料中的单峰变化规律可知,阳坡苔原带的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出现在苔原带中部,即图中2300米左右的区域,其海拔低于阴坡最高值的,所以推测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比阳坡植物多样性高。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阳坡和阴坡的温度和湿度的差异。阳坡受太阳光照射时间较长,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所以地表温度高。根据材料可知,阳坡与阴坡的降水条件、坡度差别不大,而阳坡与阴坡的植物多样性有明显差异,引起干扰的因素应为蒸发量大小导致的水分条件的差异,所以可以判断阳坡温度高,蒸发量较阴坡的大,湿度低。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由材料可知,在更高海拔地区,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热量条件变差,蒸发量减小,而水分差异也相应变小,对植被分布的干扰强度降低,从而导致阴坡和阳坡的植物多样性差异减小。 [2017·德州模拟] 读部分陆地沿某方向的自然植被依次分布状况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图K141),完成1~2题。 图K141 1.甲植被最可能是( )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常绿阔叶林 D.常绿硬叶林 2.形成图中自然植被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 ) A.土壤 B.热量 C.光照 D.水分 1.D 2.B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甲植被分布地区年均温在15℃左右,年降水量在600毫米左右,太阳辐射量较大,说明甲植被分布地区纬度较低,属于亚热带地区,又因比甲植被分布区纬度更低的地区的代表性植被是荒漠,故图示陆地可能分布在大陆西岸,故甲植被最可能是常绿硬叶林。第2题,据植被类型变化可知,图示区域分布在大陆西岸;又据图可知,各自然植被分布区之间的年均温差异大,故形成图中自然植被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热量。 [2017·北京西城区模拟] 某年10月28日一场秋雨过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的海坨山(主峰海拔约2241米)形成山下葱绿、山上雪白的“海坨戴雪”独特景观。读海坨山垂直自然带谱图(图K142),回答3~5题。 图K142 3.海坨山( ) A.山顶的积雪夏季才会融化 B.同一高度南坡温度高于北坡的 C.森林分布高度仅由热量决定 D.人类活动影响仅限于山麓地区 4.与海坨山相比,自然带类型最为丰富的是( ) A.太行山东侧的小五台山(海拔约2882米) B.长白山的白云峰(海拔约2691米) C.横断山脉最高峰贡嘎山(海拔约7556米) D.武夷山主峰黄岗山(海拔约2161米) 5.“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从地理学角度看,该诗句描述的是(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3.B 4.C 5.A [解析] 第3题,据题干资料可知,海坨山主峰海拔高度约为2241米,其与山麓地区的温差约13.5℃,当山麓地区温度在13.5℃以上时,山顶积雪就会融化,故不到夏季就会融化;此山的南坡属于阳坡,北坡为阴坡,同一高度南坡温度高于北坡的;山地森林分布高度受热量、水分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并非单由热量决定;人类活动影响不仅限于山麓地区,山麓以上地区也有人类活动。第4题,山地垂直自然带丰富程度与山地所在的纬度和海拔高度有关;山地所处纬度越低,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完整。贡嘎山海拔最高,纬度较低,故其自然带类型最为丰富。第5题,诗句说明南北方自然景观的差异,描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2016·山西大学附中模块诊断] 图K143是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读图完成6~7题。 图K143 6.对图示自然植被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X方向热量增加 B.沿X方向降水增加 C.沿Y方向热量增加 D.沿Y方向降水增加 7.甲、乙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分别是( ) A.热带草原、温带落叶林 B.热带草原、亚热带硬叶林 C.热带雨林、温带落叶林 D.热带雨林、亚热带硬叶林 6.D 7.A [解析] 第6题,读图可知,沿X方向热量减少,沿Y方向降水增加。第7题,据图示自然植被分布状况分析可知,甲为热带草原,乙为温带落叶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