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压轴题之数列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压轴题之数列

数列及其通项 例1设是首项为1的正项数列,且(=1,2,3,…),则它的通项公式是= . ‎ 分析 本题由递推式求通项公式,考虑到填空题特点:即只要结果不要过程,故采用不完全归纳法(由特殊到一般).也可化简递推式,从而求得通项公式.‎ 解法一: 由条件,可得,,,(负值舍去)‎ 由此可猜想.‎ 解法二: 由,可得 因为,所以故只有,即 所以…=‎ 链接 ①形如的递归式,其通项公式求法为:‎ ‎②形如的递归式,其通项公式求法为:‎ 例2 . 已知an = ( n∈N* ),则在数列{an }的前20项中,最大项和最小项分别是()‎ ‎ A.a9,a8 . B.a10,a9 . C.a8,a9 . A.a9,a10 . ‎ 分析 因为an =1+ 所以a1,a2 ,…,a9 组成递减数列,a1最大,a10最小;‎ a10,a11 ,…,a20组成递减数列,a10,最大,a20,最小,计算a1< a10, a9< a20.‎ 所以在数列{ an }前20项中,最大项为a10,最小项为a9,故选B.‎ 说明要确定数列{ an }的最大项和最小项,一种思路是先判断数列的单调性,另一种思路是画图观察.‎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例1.设无穷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Ⅰ)若首项,公差,求满足的正整数k;‎ ‎(Ⅱ)求所有的无穷等差数列{an},使得对于一切正整数都有成立.‎ ‎【答案】解:(I)当时,‎ 由,即。 ‎ 又。‎ ‎(II)设数列{an}的公差为d,则在中分别取=1,2,得 ‎。‎ 解得。‎ 若成立;‎ 若 故所得数列不符合题意。‎ 若;‎ 若。‎ 综上,共有3个满足条件的无穷等差数列:‎ ‎①{an} : an=0,即0,0,0,…;‎ ‎②{an} : an=1,即1,1,1,…;‎ ‎③{an} : an=2n-1,即1,3,5,…。‎ ‎【考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性质。‎ ‎【分析】(I)利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表示出前n项的和,代入到求得。‎ ‎(Ⅱ)设数列{an}的公差为d,在 Sn2=(Sn)2中分别取=1,2求得,代入到前n项的和中分别求得d,进而对和d进行验证,最后综合求得答案。‎ 例2 ΔOBC的在个顶点坐标分别为(0,0)、(1,0)、‎ ‎(0,2),设P1为线段BC的中点,P2为线段CO的中点,P3为线 段OP1的中点,对于每一个正整数n,Pn+3为线段PnPn+1的中点,令Pn的 坐标为(xn,yn),‎ ‎(Ⅰ)求及;‎ ‎(Ⅱ)证明 ‎ (Ⅲ)若记证明是等比数列.‎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数列的递推关系、等比数列等基础知识,考查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利用图形及递推关系即可解决此类问题.‎ 解 (Ⅰ)因为,‎ 所以,又由题意可知 ‎∴ ==‎ ‎∴为常数列.∴ ‎ ‎(Ⅱ)将等式两边除以2,‎ 得 ‎ 又∵ , ∴ ‎ ‎(Ⅲ)∵= =‎ ‎ 又∵ ∴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 说明 本题符号较多,有点列{Pn},同时还有三个数列{an},{yn },{ bn},再加之该题是压轴题,因而考生会惧怕,而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或足够的信心,就很难破题深入.即使有的考生写了一些解题过程,但往往有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漫无目的,乱写乱画;另一个是字符欠当,丢三落四.最终因心理素质的欠缺而无法拿到全分.‎ 例3.设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且 ‎,其中A.B为常数 ‎⑴求A与B的值;(2分)‎ ‎⑵证明:数列为等差数列;(6分)‎ ‎⑶证明:不等式对任何正整数都成立(6分)‎ ‎【答案】解:(1)由已知,得,,,‎ 由,知 ‎,即,解得。‎ ‎(2)由(1)得 ①‎ ‎∴ ②‎ ‎②-①得, ③‎ ‎∴ ④‎ ‎④-③得 。‎ ‎∵,∴。 ‎ ‎∵ ,∴ 。∴ ,。‎ 又∵ ,∴数列为等差数列。‎ ‎(3)由(2) 可知,,‎ 要证,只要证。‎ 因为,,‎ 故只要证,‎ 即只要证。‎ 因为 ,‎ 由于以上过程是可逆的,所以命题得证。‎ ‎【考点】数列的应用。‎ ‎【分析】(1)由题意知,从而解得A=-20,B=-8。‎ ‎(2)由(Ⅰ)得,所以在式中令,可得 ‎.‎ 由此入手能够推出数列{an}为等差数列。‎ ‎(3)由(2)可知,,然后用分析法可以使命题得证。‎ 例4.已知 是等差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记为数列的前项和,‎ ‎(1)若是大于的正整数,求证:;(4分)‎ ‎(2)若是某一正整数,求证:是整数,且数列中每一项都是数列中的项;(8分)‎ ‎(3)是否存在这样的正数,使等比数列中有三项成等差数列?若存在,写出一个 的值,并加以说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分)‎ ‎【答案】解:设的公差为,由,知,()‎ ‎(1)证:∵,‎ ‎∴,。‎ ‎∴。‎ ‎(2)证:∵,且,‎ ‎∴‎ 解得,或,但,∴。‎ ‎∵是正整数,∴是整数,即是整数。‎ 设数列中任意一项为,‎ 设数列中的某一项=,‎ 现在只要证明存在正整数,使得,即在方程中有正整数解即可。‎ ‎∵, ‎ ‎∴。‎ 若,则,那么。‎ 当时,∵,只要考虑的情况,‎ ‎∵,∴,∴是正整数。∴是正整数。‎ ‎∴数列中任意一项为与数列的第项相等,从而结论成立。‎ ‎(3)设数列中有三项成等差数列,则有 ‎2。‎ 设,则2。‎ 令,则。‎ ‎∵,∴,解得。‎ 即存在使得中有三项成等差数列。‎ ‎【考点】数列的求和,等差数列的性质,等比数列的性质 ‎【分析】(1)设的公差为,由,把代入,即可表示出,题设得证。‎ ‎(2)利用,可得,整理即可求得,从而可判定是整数,即是整数。设数列中任意一项为,设数列中的某一项=,只要证明存在正整数,使得,即在方程中有正整数解即可。‎ ‎(3)设数列中有三项成等差数列,利用等差中项的性质建立等式,设,从而可得以2,令,求得。‎ 例5.(1)设是各项均不为零的()项等差数列,且公差,若将此数列删去某一项后得到的数列(按原来的顺序)是等比数列.‎ ‎(i)当时,求的数值;‎ ‎(ii)求的所有可能值.‎ ‎(2)求证:对于给定的正整数(),存在一个各项及公差均不为零的等差数列,其中任意三项(按原来的顺序)都不能组成等比数列.‎ ‎【答案】解:(1)(i)当n=4时, 中不可能删去首项或末项,否则等差数列中连续三项成等比数列,则推出d=0。‎ ‎ 若删去,则,即化简得,得。‎ 若删去,则,即化简得,得。‎ 综上,得或。‎ ‎(ii)当n=5时, 中同样不可能删去,否则出现连续三项。‎ 若删去,则,即化简得,因为,所以不能删去;‎ 当n≥6时,不存在这样的等差数列。事实上,在数列中,由于不能删去首项或末项,若删去,则必有,这与矛盾;同样若删去也有,这与矛盾;若删去中任意一个,则必有,这与矛盾。(或者说:当n≥6时,无论删去哪一项,剩余的项中必有连续的三项)。‎ 综上所述,。‎ ‎(2)假设对于某个正整数,存在一个公差为d的项等差数列,‎ 其中()为任意三项成等比数列,‎ 则,即,化简得 (*)‎ 由知,与同时为0或同时不为0。‎ 当与同时为0时,有与题设矛盾;‎ 故与同时不为0,所以由(*)得。‎ ‎∵,且x、y、z为整数,∴上式右边为有理数,从而为有理数。‎ ‎∴对于任意的正整数,只要为无理数,相应的数列就是满足题意要求的数列。例如项数列1,,,……,满足要求。‎ ‎【考点】等差数列的性质,等比关系的确定,等比数列的性质 ‎【分析】(1)根据题意,对=4,=5时数列中各项的情况逐一讨论,利用反证法结合等差数列的性质进行论证,从而推广到≥4的所有情况.‎ ‎(2)利用反证法结合等差数列的性质进行论证即可。‎ 数列的求和 本节主要内容有Sn与an的关系;两个常用方法:倒写与错项;各种求和:平方和、立方和、倒数和等;∑符号的运用. 掌握数列前n项和常用求法,数列求和的方法主要有:倒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转化法、裂项法、并项法等.‎ ‎1.重要公式 ‎ ‎①1+2+…+n=n(n+1)‎ ‎②12+22+…+n2=n(n+1)(2n+1)‎ ‎2.数列{an}前n 项和Sn与通项an的关系式:an=‎ ‎3. 在等差数列中Sm+n=Sm+Sn+mnd,在等比数列中Sm+n=Sn+qnSm=Sm+qmSn.‎ ‎4.裂项求和:将数列的通项分成两个式子的代数和,即an=f(n+1)-f(n),然后累加时抵消中间的许多项. ‎ ‎5.错项相消法 ‎6.并项求和法 例1. 已知数列{an}是首项为a且公比q不等于1的等比数列,Sn是其前n项的和,a1,‎2a7,‎3a4 成等差数列.‎ ‎(I)证明 12S3,S6,S12-S6成等比数列;‎ ‎(II)求和Tn=a1+‎2a4+‎3a7+…+na3n-2.‎ 分析 (1)对于第(l)问,可先依据等比数列的定义与等差数列的条件求出等比数列的公比,然后写出12S3,S6,S12-S6,并证明它们构成等比数列.对于第(2)问,由于 Tn=a1+‎2a4+‎3a7+…+na3n-2.所以利用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乘积的求和方法即“乘公比错位相减法”解决此类问题.‎ 解 (Ⅰ)证明 由成等差数列, 得,‎ 即 变形得 ‎ 所以(舍去).‎ 由 ‎ ‎ ‎ 得 所以12S3,S6,S12-S6成等比数列. ‎ ‎(Ⅱ)解:‎ 即 ① ‎ ‎①×得: ‎ ‎ ‎ 所以 ‎ 说明 本题是课本例题:“已知Sn是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S3,S9,S6成等差数列,求证:a2,a8,a5成等差数列”的类题,是课本习题:“已知数列{an}是等比数列,Sn是其前 n项的和,a1,a7,‎ a4 成等差数列,求证2 S3,S6,S12-S6成等比数列”的改编. ‎ 例2 设 ‎(1)令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前n项和.‎ 分析 利用已知条件找与的关系,再利用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之积的错位相差法来解决此类问题.‎ 解 (1)因 ‎ ‎ 故{bn}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且 ‎(2)由 ‎ ‎ ‎ 注意到可得 ‎ 记数列的前n项和为Tn,则 ‎ ‎ 说明 本题主要考查递推数列、数列的求和,考查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列的递推 本节主要内容两个基本递推:an+1=an+d,an=qan;线性递推,二阶或高阶递推的特征方程与特征根;其他递推.‎ ‎1.基本概念:‎ ‎①递归式:一个数列中的第项与它前面若干项,,…,()的关系式称为递归式.‎ ‎②递归数列:由递归式和初始值确定的数列成为递归数列.‎ ‎2.常用方法:累加法,迭代法,代换法,代入法等.‎ ‎3.思想策略:构造新数列的思想.‎ ‎4.常见类型:‎ ‎ 类型Ⅰ:(一阶递归)‎ 其特例为:(1) (2)‎ ‎ (3)‎ 解题方法:利用待定系数法构造类似于“等比数列”的新数列.‎ ‎①形如的递归式,其通项公式求法为:[来源:Zxxk.Com]‎ ‎②形如的递归式,其通项公式求法为: ‎ ‎③形如的递推式,两边同除以得,令则句可转化为①来处理.‎ 例1 一给定函数的图象在下列图中,并且对任意,由关系式 得到的数列满足,则该函数的图象是( )‎ ‎1‎ ‎1‎ y x O ‎1‎ ‎1‎ y x O ‎1‎ ‎1‎ y x O ‎1‎ ‎1‎ y x O ‎ (A)   (B) (C) (D)‎ 分析 利用递推式意义及数形结合,分析清楚函数值与自变量的关系,即可判断.‎ 解 由,,得,即,故选A .‎ 例2已知数列,且a2k=a2k-1+(-1)k, a2k+1=a2k+3k, 其中k=1,2,3,…….‎ ‎(I)求a3, a5;(II)求{ an}的通项公式. ‎ 分析 由于给出两个递推关系与奇数项、偶数项有关,因此因从奇数项或偶数项之间的关系入手.‎ 解(I)a2=a1+(-1)1=0, a3=a2+31=3.a4=a3+(-1)2=4, a5=a4+32=13, 所以,a3=3,a5=13.‎ ‎ (II) a2k+1=a2k+3k= a2k-1+(-1)k+3k,‎ ‎ 所以a2k+1-a2k-1=3k+(-1)k, ‎ ‎ 同理a2k-1-a2k-3=3k-1+(-1)k-1,‎ ‎ ……‎ ‎ a3-a1=3+(-1).‎ ‎ 所以(a2k+1-a2k-1)+(a2k-1-a2k-3)+…+(a3-a1)‎ ‎ =(3k+3k-1+…+3)+[(-1)k+(-1)k-1+…+(-1)],‎ ‎ 由此得a2k+1-a1=(3k-1)+[(-1)k-1],‎ ‎ 于是a2k+1= ‎ ‎ a2k= a2k-1+(-1)k=(-1)k-1-1+(-1)k=(-1)k=1. ‎ ‎{an}的通项公式为:‎ ‎ 当n为奇数时,an=‎ 当n为偶数时, ‎ 说明 这种给出递推关系,求通项公式问题,一般是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或者通过观察、归纳,或者通过顺次迭代,以求通项公式.‎ 例3设,如图,已知直线及曲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为作直线平行于轴,交直线作直线平行于轴,交曲线的横坐标构成数列 ‎(Ⅰ)试求的关系,并求的通项公式;‎ ‎(Ⅱ)当时,证明 ‎(Ⅲ)当时,证明 ‎【答案】解:(Ⅰ)∵,‎ ‎∴ 。‎ ‎ ∴‎ ‎。 ‎ ‎∴。‎ ‎(Ⅱ)证明:由a=1知 ‎ ‎ ∵ ∴。‎ ‎∵当 时,,∴。‎ ‎(Ⅲ)证明:由(Ⅰ)知,当a=1时,‎ ‎∴‎ ‎ = 。‎ ‎【考点】数列递推式,不等式的证明。‎ ‎【分析】(Ⅰ)根据,,的坐标求得, 从而通过公式法求得的通项公式。 (Ⅱ)把a=1代入,根据可推断。由于当时,.从 而可知。‎ ‎(Ⅲ)由(Ⅰ)知,当a=1时,代入中,‎ 从而根据证明原式。‎ 例4.设M为部分正整数组成的集合,数列的首项,前n项和为,已知对任意整数属于M,当>时,都成立.‎ ‎(1)设M={1},,求的值;(2)设M={3,4},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答案】解:(1)由题设知,当时,即,‎ ‎∴。‎ 又,∴当时,,∴的值为8。‎ ‎(2) 由题设知, 当,‎ 且时,且,‎ 两式相减得,即,‎ ‎∴当时,成等差数列,且也成等差数列。‎ ‎∴当时, ,且。 ‎ ‎∴当时,,即。‎ ‎∴当时,成等差数列,从而。‎ ‎∴由式知,即。‎ ‎∴当时,设,当时,,从而由式知 ‎∴,从而,‎ ‎∴。∴,对任意都成立。‎ 又由(可知,‎ ‎∴且。解得。‎ ‎∴,。‎ ‎∴数列为等差数列,由知,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考点】数列递推式,数列与函数的综合。‎ ‎【分析】(1)由集合M的元素只有一个1,得到=1,所以当大于1即大于等于2时,都成立,变形后,利用化简,得到当大于等于2时,此数列除去首项后为一个等差数列,根据第2项的值和确定出的等差写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因为5大于2,所以把=5代入通项公式即可求出第5项的值;‎ ‎(2)由,利用数列递推式得到,从而求出,得到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5.设整数,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其中,.‎ ‎(1)记为满足的点的个数,求;‎ ‎(2)记为满足是整数的点的个数,求.‎ ‎【答案】解:(1)∵点的坐标满足条件,∴。‎ ‎(2)设为正整数,记为满足条件以及的点的个数。只要讨论的情形。‎ 由,知,且,‎ 设,其中,则,‎ ‎∴,‎ 将代入上式,化简得,‎ ‎∴。‎ ‎【考点】计数原理,数列递推式。‎ ‎【分析】(1)为满足的点P 的个数,显然的坐标的差值,与中元素个数有关,直接写出的表达式即可。‎ ‎(2)设为正整数,记为满足题设条件以及的点的个数,讨论≥1的情形,推出,根据的范围 ,说明是3的倍数和余数,然后求出。‎ 例6.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两个数列和满足:,,‎ ‎(1)设,,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 ‎(2)设,,且是等比数列,求和的值.‎ ‎【答案】解:(1)∵,∴。‎ ‎ ∴ 。∴ 。‎ ‎ ∴数列是以1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2)∵,∴。‎ ‎ ∴。(﹡)‎ ‎ 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由知,下面用反证法证明 ‎ 若则,∴当时,,与(﹡)矛盾。‎ ‎ 若则,∴当时,,与(﹡)矛盾。‎ ‎ ∴综上所述,。∴,∴。‎ ‎ 又∵,∴是公比是的等比数列。‎ ‎ 若,则,于是。‎ ‎ 又由即,得。‎ ‎ ∴中至少有两项相同,与矛盾。∴。‎ ‎ ∴。‎ ‎ ∴ 。‎ ‎【考点】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基本不等式,反证法。‎ ‎【解析】(1)根据题设和,求出,从而证明而得证。‎ ‎ (2)根据基本不等式得到,用反证法证明等比数列的公比。‎ 从而得到的结论,再由知是公比是的等比数列。最后用反证法求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