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解析高考作文精评及例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年解析高考作文精评及例文

n 掌握NE5000E/80E/40E产品的体系结构 n 掌握NE5000E/80E/40E的单板构成 n 掌握NE5000E/80E/40E换板操作 n 了解NE5000E/80E/40E升级操作 ‎2009年高考作文精评及例文 编辑:亓浩 2009.6‎ 湖南卷 一、真题 请以“踮起脚尖”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二、解析 看到这个题目,我就突然想到必背名篇荀子《劝学》中有句话:吾尝跂而望焉,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跂而望,应该就是踮起脚尖(好像又说是踮起脚后跟,这个并不影响我来反弹琵琶立好意)来看,以便看到目标。但依靠人身体本身的高度和自身的先天禀赋是有限的,踮起脚尖当然就不如“登高”更能望远,我站在巨人的肩上就能比巨人看得更远。文化的积累、思想的传承、科学的发展莫不如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拒绝踮起脚尖的小家子气,而要有登高望远的博大胸怀。‎ 我们甚至可以说之所以要踮起脚尖,是因为自身的高度不够或者自信不够!‎ 记得中学时候因为家贫匮乏,自己不长个子,每次测身高都试图踮起脚尖增加一点高度,甚至读大学的时候还在漂亮的女同学面前为自己‎165cm身高而自卑,内心里很羡慕有长得高的男同学。现在想来何必!对于身高、相貌甚至残疾等身体天赋和缺陷要敢于正视,人之所以为人在于思想的高贵,何必踮起脚尖呢!这是个中心主题,中间可添加若干材料,如贝多芬的丑陋相貌与绝美音符、高贵的心灵,司马迁的宫刑与发奋修史等等。‎ 网上热评2009年高考作文题之“最”,很多人认为最有挑战性的是湖南卷的《踮起脚尖》, “踮起脚尖……”是人的一个简单的动作,一个平常用而又平常的动作。“踮起脚尖”能做什么?最直接的作用是能克服一定的视线障碍,让人看到更宽更远的地方;能摘到正常站着而不能摘到的果实;能借此攀上一个高一级的台阶!当然,“踮起脚尖”可以理解为“人的一种力所能及的努力”。人的许多成功都在于“力所能及的努力”。这“踮起脚尖”也是学生学习时摘到桃子的那“跳一跳”!“泰山不避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避细流,故能成其深”;“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不期望所有年轻人均一次“挟泰山以超北海”,但我们希望所有年轻人通过无数次的“力所能及的努力”成就事业,攀上南天门,蹬上“玉皇顶”!‎ 这“踮起脚尖”价值导向功能突出,又不乏一点含蓄,寓哲理于举手投足,以小见大。也许有人不以为然:这不有些故弄玄虚?价值引导何不直截了当?然而,如果说对于这样的念头也可以理解的话,那么推开说来,一切科学、人的思维就是多余的了!因为客观事物本来就是这样隐晦和含蓄。这一分含蓄,正是一种天然!‎ 小时候,我们为了看到更高的风景,常常踮起小小的脚尖,一双渴望的眼睛痴痴地望向远处。脚尖提升了我们的高度,让我们的眼光延伸到了更远、更深的地方,于是我们收获了满足、快乐、梦想和一切的期待。我们不是巨人,所以我们的眼睛会被峰峦遮掩,而看不到行进的路;我们没有明察秋毫的智慧,所以我们的眼睛会被一些事物误导,而导致错误的判断;梦想的果实,也总不会在伸手可触的地方……‎ 那么你是否想过,只要踮起脚尖,稍稍地抬起我们的头,提升我们的眼光,我们就能看到行进的路--或蜿蜒,或宽窄,或陡峭……提前做好行进的准备,而不至于盲目乐观或消极悲观,最终顺利到达远方;我们亦能看清事物的本质,不至于被眼前的事物所蒙蔽;我们还能发现,脚尖提升后我们离梦想又近了, “星不远,梦并不远,只要你踮起脚尖…‎ 归纳三点:‎ 一、用语简捷,明确扼要。作文题是这样表述的:“请以‘踮起脚尖’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短短两句话,二十几个字,便规定了作文的内容、标题、字数和文体,简捷而明确。相对于湖南作文命题的总体风格,显示出另外一种风貌。自04 年自行命题以来,除07年“诗意地生活”外,湖南的作文题均有较具体的“引导语”或“阐释语”。这些围绕文题而设制的提示性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考生理解题旨,体现了命题者的人文关怀,但“形象大于思想”,这些提示有时会束缚考生的思维,有时则嫌罗嗦繁冗。最典型的当属08年,阐释语的表述显得有些含混和晦涩,其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联系当年上海卷的“他们”和山东卷的“春来草自青” 简明文题的命制,今年湖南卷作文表述风格的转变,应是命题组在比较辨析基础上自我反思、主动反拨的必然结果。‎ 二、形象鲜活,饶有寓意。作文题“踮起脚尖”是一个动词短语,勾勒出一个富于弹性和张力的喻义性动态意象,意蕴丰厚,耐人寻味。从立意的角度看,文题以“踮起”为标志性词语和思维核心,围绕个体的人的“提升”“发展”这一中心,至少蕴含“励志”“认知”和“践行”三个层面的寓意。主观上,可引申提炼“不满现状,争取更高”、“努力进取,追求卓越”、“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等观点;客观上,可引申提炼“升高而致远”、“更高才能更阔”、“挖掘潜力得发展”、“目标要有可行性”等观点。意象鲜活,含义丰富,可引发思想、文化、学习、实践等方面的多极联想和思考,从不同角度提炼中心和观点。‎ 三、契合实际,注意导向。这一作文题,由于“踮起”的“脚尖”一般只能是个体,因而,在写作内容上,强调结合实际,联系自我,注重青年一代的成长和发展。这对于纠正学生作文中动辄古人、伟人、名人的选材局限,防止宿写、套构,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在命题形式上,既有一定的限制性,又有较大的开放性,即写作的内容要以“踮起脚尖”这一动作性意象为起点,但又须在这一基础上由此及彼、由实而虚,自然引发延伸。这对于改变近年一些高考作文题的“虚”而“空”的浮华文风,强调命题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此外,继续限制文体,规范文章写作,对中学语文教学和指导,无疑具有较好的引领效应。‎ ‎【河北省作协副主席谈歌写湖南高考作文:踮起脚尖】‎ 踮:动词。即提起脚跟,用脚尖着地。‎ 踮起脚尖,即是一个引体向上提升的动作。大凡踮起脚尖,都是有目的性的动作,比如扒墙头看热闹,比如树下摘果子,比如学习跳舞种种。这些都是一个引体向上努力的动作,是为了提升自身的高度,而做出的费工费力的动作。是啊,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谁愿意天天“踮起脚尖”来呢?‎ 问题是,在实际生活中,需要我们“踮起脚尖”的迫不得已的动作很多,便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紧紧巴巴的了。比如说,聪明的经济学家,在实际操作中,总是把经济目标制定到让我们“踮起脚尖”就能够到的位置。我们不踮起脚尖我们的经济收益就要缩水。不“踮”行吗?再比如,美好的景色,常常需要我们“踮起脚尖”才能看到。为了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我们不“踮”行吗?由此说,“踮起脚尖”是人人生活中常常发生的动作。为了一个目标或者视点,无论多么艰难困苦,我们也必须踮起脚尖来。 ‎ 如此一“踮”,就有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此一“踮”,就有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如此一“踮”,即是风生水起,别开生面。如此一“踮”,便如柳暗花明,峰回路转。 ‎ 以理想主义说,踮起脚尖,就是一个努力向上的人生动作。人生的幸福与体验往往就在我们“踮”起的那一刹那。谁说过?没有比脚下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如果我们不能“踮”起脚尖,脚下的路程便要塌陷,人生的峰峦必是挪移。为了让我们日益麻木不仁的生活重新鲜活柔软起来,为了让我们干涸呆滞的眼睛重新湿润生动起来,为了让我们有新的触动与启发,我们必须踮起脚尖。 ‎ 且撇下理想主义路标,从现实主义的立场出发,我们需要防止的是,人生之路,步步小心,不可乱“踮”。一般情况下,在踮起脚尖之前,我们必须首先考虑,“脚尖”对我们身体的实际承受能力。如果我们“踮”得不管不顾,脑袋一热,“踮”得莽撞冲动,那么生活中“崴”脚脖子的事情,就会常常发生。这且不算,所谓一朝蛇咬的效应就会相伴而生,从而会让我们变得小心翼翼,即使“踮”算在握,我们也会“踮”不起了。‎ 如此乱“踮”,就会有了“杯弓蛇影”,如此乱“踮”,就会有了“一失足成千古恨”,如此“踮”法,即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如此“踮”法,便如“一子执错,满盘皆输”。‎ ‎(此文共计924字,用时51分钟。一路信马由缰写下来,肯定有病句错字。想想在考场上的学子们作文时,心态状态肯定不如谈歌轻松。可谓不易啊!)‎ ‎【天利考试信息网特邀名师:长郡中学 易小平】‎ 一、用语简捷,明确扼要。作文题是这样表述的:“请以‘踮起脚尖’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短短两句话,二十几个字,便规定了作文的内容、标题、字数和文体,简捷而明确。相对于湖南作文命题的总体风格,显示出另外一种风貌。自04 年自行命题以来,除07年“诗意地生活”外,湖南的作文题均有较具体的“引导语”或“阐释语”。这些围绕文题而设制的提示性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考生理解题旨,体现了命题者的人文关怀,但“形象大于思想”,这些提示有时会束缚考生的思维,有时则嫌罗嗦繁冗。最典型的当属08年,阐释语的表述显得有些含混和晦涩,其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联系当年上海卷的“他们”和山东卷的“春来草自青” 简明文题的命制,今年湖南卷作文表述风格的转变,应是命题组在比较辨析基础上自我反思、主动反拨的必然结果。‎ 二、形象鲜活,饶有寓意。作文题“踮起脚尖”是一个动词短语,勾勒出一个富于弹性和张力的喻义性动态意象,意蕴丰厚,耐人寻味。从立意的角度看,文题以“踮起”为标志性词语和思维核心,围绕个体的人的“提升”“发展”这一中心,至少蕴含“励志”“认知”和“践行”三个层面的寓意。主观上,可引申提炼“不满现状,争取更高”、“努力进取,追求卓越”、“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等观点;客观上,可引申提炼“升高而致远”、“更高才能更阔”、“挖掘潜力得发展”、“目标要有可行性”等观点。意象鲜活,含义丰富,可引发思想、文化、学习、实践等方面的多极联想和思考,从不同角度提炼中心和观点。‎ 三、契合实际,注意导向。这一作文题,由于“踮起”的“脚尖”一般只能是个体,因而,在写作内容上,强调结合实际,联系自我,注重青年一代的成长和发展。这对于纠正学生作文中动辄古人、伟人、名人的选材局限,防止宿写、套构,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在命题形式上,既有一定的限制性,又有较大的开放性,即写作的内容要以“踮起脚尖”这一动作性意象为起点,但又须在这一基础上由此及彼、由实而虚,自然引发延伸。这对于改变近年一些高考作文题的“虚”而“空”的浮华文风,强调命题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此外,继续限制文体,规范文章写作,对中学语文教学和指导,无疑具有较好的引领效应。‎ 当然,今年湖南的高考作文题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尚存不够新颖的遗憾,尽管如此,由上简述,然不失为一道难得的好题。 ‎ 三、 高考满分作文 ‎1.踮起脚尖(记叙文)‎ 湖南考生 夜很深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父母还未回来,我有些怕了,也有些生气。一家三口挤在这二室一厅的房子里,家具很少,却还是有一部老掉牙的黑白电视机,虽然穷,却仍是不愿低头。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我没有钱去上优秀的高中。但我有自己的理想与目标,我虽然衣着破旧,却有自己的尊严。今年是高三二期了,高考是我实现人生梦想的转折点。‎ 唯一让我心中有一丝不满的便是父母,他们每天总是那么早地起床离去,又是那么晚的回来。我多么想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在周末去公园游,去河边吹风,可是连这一点小小的要求,上天也没有给过我一次答应。‎ 不行,今天一定要等到他们回来。我知道他们是为了挣钱,是为了我,可是我不愿他们如此劳累。我愿意过得更艰苦些,毕竟我还有很长的明天。‎ 门外的楼梯隐约传来了一丝丝响动,那么轻、那么微弱、缓慢,那声音慢慢地靠近,到了门口,颓然停下。‎ 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的听到一丝轻微的金属碰撞声,一个物体慢慢地插入锁孔,又是一声轻轻的转动声。门,悄然打开了,“轻点,孩子睡着了”,这是母亲的声音。‎ 我能感受到她正踮着脚尖向我走来。‎ 没有声音,我却能感受得到,那个轻轻的脚步,正一步步地温暖我的心。“又踹了被子!”‎ 母亲轻轻地拉过被子,慢慢地移到我的身上,又抽身慢慢地离去……‎ 自始至终,家中的灯没有亮一下,也没有发出什么很大的声音,只有父母那踮起的脚尖,一步步踩在我的心头。‎ 拉过被子蒙住头,我强忍着声音不被流露,泪水却一行一行的滑落。、 这一晚,我不知道自己哭了.多久,我只知道湿了一大片。‎ 男儿有泪不轻弹,今夜我却泪千行!多少年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每晚父母都是这样踮着脚尖,在一片漆黑的房间里慢慢地移动,我还有什么要感到生气呢?‎ 朱自清有父亲的背影,史铁柱(生)有母亲推着轮椅的身躯,傅聪有傅雷先生殷切的家书,而我,我有什么?我有父母踮起的脚尖!‎ 父母是平凡的,父母对子女的爱却是伟大的,是无与伦比的,是一个人一生最大的财富。‎ 踮起脚尖,父母的爱,今生永不忘,也不敢忘!‎ ‎【满分理由】全文叙写夜深躺在床上的一个时间片段,表现父母夜深回家踮起脚尖走路对“我”的关爱和“我”对此盼感悟,切合题意。文章整体思路清晰,情感丰沛,有感染力。结构安排和表达方式的运用,也显示了考生相当不错的素养和能力。文章开笔很简洁地推出一个具体情境,二、三自然段既是“生气”的注脚,也是后文的必要铺垫。父母回家“踮着脚尖向我走来”部分的描写符合躺在床上的感受,表述真实。铺写已然充足,情感自然喷发,将父母“踮起的脚尖”与朱自清父亲的背影等类比,让这种关爱与深情升华到人类情感的普遍性这一高度,使主题更富有深意。(高星云点评)‎ ‎【档次及得分】(一类卷上)计分:内容25分+表达25分+发展l0分=60分。‎ ‎2.踮起脚尖(记叙文)‎ 湖南考生 从春到冬,母亲踮起脚尖迎接新的一天;从小到大,母亲踮起脚尖为我撑一方爱的晴空。‎ ‎——题记 想起母亲,便想起她很多个画面。每一个画面里,母亲的姿势都是踮起脚尖。‎ 她踮起脚尖卖力地踩着打禾机;她踮起脚尖把一筐筐的稻谷放进高高的谷仓里;她踮起脚尖摘下树上的桃儿、桔子,挑到几里外的集市上卖;在集市的人堆里,她高声叫卖,那姿势仍是踮起脚尖……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 一 五岁那年秋天。四里外的赵村放电影。母亲说好要带我去看的,可等她把碗洗好,把猪草剁好,装到大荷叶锅里后,我们匆匆赶到赵村的时候,电影已经开始了。更重要的事:晒谷坪上早就聚集了很多人,连两旁堆起的草垛上也是人。我们挤不到前面去,站在后面根本看不见,我急得直嚷嚷。母亲迅速地把我架在脖子上,“哎,好!还差一点!看不完整。”母亲又调整了一下身体,这下我能完全看见了。当时,也没有去想,只知去看并不看得太懂的电影。许多年后,我回忆起童年来,便明白了那晚,我能看到电影的原因,是我一直骑在母亲的脖子上,是母亲一直踮起脚尖,踮了一个晚上。而她看到的却只是别人的后背。‎ 二 十五岁那年夏天,我中考。(那时,时兴考中专,特别是我这样的农村孩子,跳出农门,有份工作,就是长辈最大的心愿。)‎ 记得6月18号那天,考完语文,我走出考场,一眼就看到了人群里的母亲。她正踮起脚尖,探出半个身子,向这边张望呢!我跑过去,轻声责备说:“妈,你怎么来了,咱家正在割麦子呢,忙都忙不过来!”母亲笑笑,从塑料袋里拿出两张鸡蛋饼,还有几个鸡蛋,塞给我说,“我送这个来给你吃,你最喜欢吃的了!天太热,没弄太多,怕坏,饿了吧!快吃”‎ 我接过,低头看见母亲头上还粘着几根小小的麦穗,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只是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考好!‎ 三 二十五岁那年冬天,我失恋了,我觉得我的整个世界,都冻了,都塌了。一个人漫无目的地走在冷冷的风里,万念俱灰!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米渣子(冰雹),我不管;又不知过了多久,飘起了鹅毛般的雪花,我还是没管。后来,不知怎么的,走着走着,就回到了家。母亲见到我从单位回来,又惊又喜,连忙帮我拍去身上的雪花,“头发上也有,别动,妈妈帮你弄下来!”母亲边说着,就踮起脚尖,张开双臂,去弄我头上的雪。刹那间,我感到一种巨大的温暖弥漫全身,这一刻,我明白:就算我失去了整个世界,我还拥有母亲,还有母亲暖暖的爱。我有什么理由不积极地生活呢?‎ 四 我正准备午睡的时候,听到客厅里窸窸窣窣的声音,过来一看,是母亲,她正踮起脚尖,蹑手蹑脚的,“妈,什么事呀!”“呀,把你吵醒啦!”母亲像做错事的孩子,“没事,我送点青菜过来!顺便看看,你们有没有要洗的衣服!……噢,快去睡!快去!”我没能拗过母亲,她硬是把我儿子换下的脏衣服拿走了。‎ 这一年,我三十四岁,母亲五十七岁。她在我所在的学校食堂做临时工,一份几百块钱的工作,她却比谁都看重,都珍惜。空余时间,还在食堂后面的空地上,种了菜,时不时地来帮我做做家务……‎ 母亲拿着脏衣服的身影已经走远,灶台上,放着她刚刚从地里摘下的青菜,翠绿翠绿的,还闪着光。往事一幕一幕,那踮起脚尖的身影在我的泪眼前交错浮现,告诉我许多,也教会我许多,还提醒我许多……‎ ‎【满分理由】文贵出新。读罢这篇满分作文,我们只觉得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而这“新”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立意别出心裁。小作者截取横断面的形式来写,确有不同凡响之处。更可称道的是,文章能通过“踮起脚尖”这一个个细节凸现深刻的主旨——母爱。其立意深刻,寓意之深广,是显而易见的。‎ 二是写法独到新颖。文章围绕“踮起脚尖”,运用总分总结构,以时间依次为经,以细节为纬,展现了一幅幅“别开生面”的慈母爱子图画 ‎,以状写人物行动为开端,中间也借助各个人物行动来突出人物性格,结尾重扣人物行动,而画龙点睛式的人物神态、人物语言,为表现人物及主题增色不少。‎ 三是组织能力新巧。全文谋篇布局,独出心裁。不说序词的运用,单说横断面的截取,就匠心独具。作者截取“五岁”“十五岁”“三十五岁”“四十岁”等四个人生阶段,表现从小到大,从读书到成家,“母亲踮起脚尖为我撑一方爱的晴空”的主旨。能达到如此新巧的构思,实为难得。文中有《乡愁》的影子。(高星云点评)‎ ‎【档次及得分】(一类作文卷上)计分:内容25+表达25+发展等级10=60‎ ‎3.踮起脚尖(议论文)‎ 湖南考生 踮起脚尖,就更靠近阳光。——题记 踮起脚尖,听晨风抚过松林,飒飒作响,那是林海的呼吸;踮起脚尖,感受初阳掠过草地,拾起珠玑,那是天外的暖意;踮起脚尖,看蝶翅轻拍花朵,曼舞飞扬,那是生命的活力。踮起脚尖的人生异样精彩!‎ 踮起脚尖,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看:美丽的大自然,柳絮摇曳,燕子北归,艳阳高照,蝉鸣虫唱,麦浪吐金,丹桂飘香,雪花纷飞,寒梅傲雪。在这独具韵味的世界中,不要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打开窗子,看看屋外,推开门,来到田野,踮起脚尖,伸开双手,闭上眼睛,倾听风声,触摸空气,一切都是那么地清新自然,让人神清气爽。‎ 踮起脚尖,谱写人间的真爱。‎ 瞧:那小女孩子,正踮起脚尖,手里拿着十元钱,正往募捐箱里塞,脸上的表情是多么的神圣;那瘦弱的男孩,把脚踮得老高,“妈妈我比你还高,我能提这个!”把袋子死死地提在手里;高高瘦瘦的男生背后,母亲不停地踮起脚尖,为儿子翻正衣领!‎ 踮起脚尖,成就完的美人生。‎ 听:“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踮起“研究”脚尖,向开普勒学习,发明万有引力定律;“对渗透着血汗的成果从不视为己有,一有突破便立即告知同行,让大家共享成果。他一次次用个人成就垫高了全国同行的起跳点,迅速造成千军万马高起点上协同攻关的局面。” 袁隆平踮起“道德”脚尖,舍一己之名利,促全局之伟业,让水稻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稻谷像花生米那样大,使杂交水稻产量再上新台阶。‎ 踮起脚尖,就更靠近阳光。‎ 许下第一千零一个愿望,有一天幸福会听我们的话。现在的我们,“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我们就是青春,青春就是我们的筹码。在青春的竞技场上,我们踮起脚尖努力耕耘,尽情挥洒汗水,期待能够丰收,即使我们手里捧着干瘪的稻子,我们也不在乎,“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然而踮起脚尖就可以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一个追求者来说,仅仅是“踮起脚尖”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即使我们踮起脚尖也还有我们够不着的果实,即使我们踮起脚尖也还有我们看不到的风景。早在两千多年前先哲荀子在他著名的《劝学》篇中就深有体会地说“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由此看来,踮起脚尖虽然能让我们看得远,但终不如站在高处看得更远,“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孔子也正是由于站得“高”才看得远,那深邃的思想光芒才能够远照千秋万代。因此,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有时恐怕不仅是一次踮起脚尖就可以了的,需要不辞劳苦,甚至不妨尝试辛苦登高,或许更为有用。‎ 美好的景色要求我们踮起脚尖。‎ 人间的真爱驱使我们踮起脚尖。‎ 完美的人生离不开我们踮起脚尖。‎ ‎【满分理由】这是一篇构思严密,章法谨严的议论文。文章用“独句段落,标明分论点,领起分层论证”的形式,结构分四层主体论证内容:第一层,踮起脚尖,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第二层,踮起脚尖,谱写人间的真爱;第三层,踮起脚尖,成就完美的人生;第四层,踮起脚尖,就更靠近阳光。四层主体内容互不雷同,由浅入深;第一层举出的是来自自然中的平常事例,第二层举出的是来自生活中的平常事例;第三层见诸书籍中的典型事例;第四层联系自身实际。‎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本文的结构具有很大的模仿价值:四层主体安排,全文总分层次的设置,常例和典型特例的选择;首尾两段的相互照应;开头段总说铺垫,主体紧扣总说分四层论说,无不丝丝入扣,端严有加。‎ 文章首尾两段运用排比,语言有文采、有气势。(高星云点评)‎ ‎【档次及得分】(一类作文卷上)计分:内容25+表达25+发展等级10=60‎ ‎4.踮起脚尖(记叙文)‎ 湖南考生 ‎“今天又是中秋节,他已经50多年没回来了。”姥姥踮起脚尖站在门槛旁,又在重复着她每年的今天都会说的话了。我听这句话也听了十多年了,看到她一步步从充满希望到失望,如今,她显然已经绝望了,却仍然强迫自己相信,他还会回来。‎ 他,指的是我姥爷。姥姥常对我们说姥爷个儿很大,皮肤很白,很有看相,只可惜结婚第二年,他跟国民党军一起到台湾去了,之后一直没有音讯。听爷爷说,他也没见过姥爷,所以姥爷对于我们家庭的每一个人来说都几乎是位可有可无的人物。只有姥姥,每天把他念在嘴里,挂在心上,想在梦中。这么多年来她踮起脚尖,日盼夜盼,结果却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每逢佳节倍思亲”,过节,对于她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今天是中秋节,大家一起围坐在餐桌边,一起吃团圆饭。姥姥突然感叹一句:“不知啥时候,我们一家人才能真正的团圆。”于是大家又都陷入沉思中,爸爸安慰道:“放心吧,爷爷一定会回来的。”‎ 记得香港回归祖国的那一天,姥姥特高兴,坐在电视机旁的人,就只有她一个人激动得流泪。她说:“回来了好,回来了好啊!”后来澳门回归祖国,这一次她没有哭,她开心地笑了,并向我们全家人宣布:“澳门也回归了,接下来就是台湾了。我用不着踮起脚尖了。”说完,就唱起了那首《七子之歌》,虽然音调有些不对,而且声音中夹杂些颤抖,但她还是尽情地唱着。‎ 接下来的几年,姥姥渐渐没以前硬朗了,对亲人的思念却与日俱增,像一块巨石,压得她喘不过气来。终于,她病倒了。‎ 躺在病床上,她依旧和以前一样,看新闻,看天气预报,还时不时发出声音:“台湾气温降低了,会不会冷?”有时却是愤怒的声音:“台湾要搞台独,不行!”‎ 她的病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她不能看新闻,也不能听天气预报了。爸爸知道她关心台湾问题,每天都把最新消息告诉她。她把期待当作信念,面对着病魔的折磨,她靠着这种信念支撑着。看着她那样痛苦,我们全家人也跟着痛苦,可是却无法帮助她。‎ 直到一天,我把关于台湾的最新消息告诉她:“台湾问题已经和平解决了,她已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而且,我们也已经与姥爷取得了联系……”虽然这是假的,但她相信了,她在欣慰中闭上了眼睛,看她安详地离去,我们感慨万端。‎ 台湾,姥爷,快回来吧,实现我的谎言,也实现姥姥的心愿。‎ ‎【满分理由】这是一篇典型的“主题先行”‎ 的文章,是考场上的流行色。但作者善于以小见大,把难度较大的时势题材把握得很好。结构、情节,甚至还有细节,都给人以真实的感觉。短短的900度揭示了国家不能统一给普通家庭带来的苦难,深刻地反映了海峡两岸人民“踮起脚尖”盼家人团聚、祖国统一这一时代主题。文章结构完整,文笔流畅、自然。此外,白描手法也为文章增色不少。‎ ‎【档次及得分】(一类作文卷上)计分:内容25+表达25+发展等级10-=60‎ 四、范文(来自网络)‎ ‎1.踮起脚尖 人人都有过踮起脚尖的体验。譬如潘长江夹在人堆里看赵本山的小品,如果不踮起脚尖,也许只能听到高秀敏那爽朗的笑声;挂在路边果树上红得小姑娘脸蛋的苹果,如果你不踮起脚尖,恐怕就只有咽口水的份儿;一个充满诱惑的目标就悬在你的头上,如果你不踮起脚尖,那么这诱人的目标将永远只是目标。‎ 于是我们想起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境。我们要认识这个神秘的世界,欣赏眼前的迷人的风景,就要勇于“踮起脚尖”,就要不畏艰险,就因为“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按部就班,安于现状,夹在人堆里跟着他人瞎鼓掌瞎起哄,连“踮起脚尖”的欲望、勇气都没有,那么你就无法认识眼前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当然也就没有了丰富多彩的人生!其实认识一个事物,欣赏一个美景,就因为你站得高度不够,往往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往往就会错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美妙!‎ 于是我们想起了“不行春风,难得秋雨”的谚语。人要想获得成功,要想去采摘树上的苹果,品味人生的甘甜,就要勇于“踮起脚尖”。其实有很多场合,我们往往缺乏的是勇气与自信,有些看起来遥不可及的事物,只要你愿意“踮起脚尖”去争取,去尝试,你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你就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与甘甜!人们常常羡慕人家的硕果累累,羡慕人家的鲜花掌声,而总是忽略人家在创造奇迹的艰难过程。我们现在正处于“耕耘”的季节,只要不吝啬力气与汗水,必将迎接五谷丰登的金秋!‎ 于是我们想起了一句特别令人自信的广告语: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为你让路。人生在世要脚踏实地,要知足常乐,但绝不能成为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遁辞。人的客观条件是存在差别,我们确定目标也不要好高骛远,脱离实际,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强调客观条件,而是要充分利用条件,积极创造条件,确定一个及实事求是又富有挑战性的人生目标,就是要尽可能远大一些,“踮起脚尖”经过努力有可能实现的目标。我们提倡“尽力而为”,但是更鼓励“全力以赴”,实现人生的最大值!现在我们的年轻人,特别是从大山里走出的孩子,往往过于谨慎过于理性过于实际,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的太低,连超越他人的勇气都没有,从而严重限制他们潜能的发挥。其实人只要有了一个“踮起脚尖”意即通过努力奋斗就能实现的目标,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将人生的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目标,朝着这个目标一往无前矢志不渝,那么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为了喝彩!‎ 温家宝总理曾经有过这样一段精彩论述:我经常在思考,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就不仅要有人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更要有人遥望星空,坚守精神家园。这样的民族才有希望,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才能有光明的未来。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踮起脚尖”,就是既要脚踏实地,又要遥望星空,用扎扎实实的劳动,去追求去实现人生的理想。让我们踮起脚抬起头,脚踏实地往前走,去实现我们的人生理想,去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善哉)‎ ‎2.踮起脚尖 小时候,到父母工作的学校闲逛玩耍,突然不远处教室里传来一阵朗朗书声。一种突如其来的冲动,让我踮起脚尖,扒在窗台上窥视,看见一群哥哥姐姐坐在书桌前朗读着,每人手里都捧着一本书。那是年幼的我所不了解的世界,深深吸引了我。直到当我自己也走进教室,拿起书本,那份让人不禁踮起脚尖的感觉,依然留在心中、不曾改变。‎ 踮起脚尖,是对未来的憧憬。‎ 一个孩子,什么力量能让他踮起脚尖?最基本的,应该是内心的梦想。未来是什么样子?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这样的梦驱使他们一次又一次踮起脚,努力去触摸和感受。正如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所说:“I have a dream(我有一个梦想)。”他梦想着美国能够成为一个更美好的国家,他梦想黑人和白人能够像在上帝面前一样平等友爱……他不仅自己怀揣这样的梦,还把它描绘出来,展现在每一个人面前。这样理想、美好的未来图景,令无数人憧憬,也令更多人——黑人和白人,一起踮起脚尖来触摸,来追求,终于让梦想照进了现实,2009年黑人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总统,正是无数人踮起脚尖努力的结果。对于一个年轻人,“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未来充满无数的可能性,而一个更充实、更明亮的未来,总能诱惑我们踮起脚尖,伸出双手。‎ 踮起脚尖,是对知识的渴望。‎ ‎“他们念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好听?”那是我扒在窗台上,脑袋瓜子里冒出的疑问。那铿锵的音韵、美妙的词句,像一首歌萦绕在心中。长大一点后,我才了解那是一首唐诗。后来,当我自己也能捧着课本,反复吟咏那些千古名篇时,真切的感受到了内心深处的喜悦。求知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人的本能,人类发展进步的需要。看过一篇科幻小说,里面有一个看似荒诞却饶有深意的情节设计:银河系总部判定一种生物是否具有智慧和文明的标准是,该类生物中是否有个体会在晚间抬起头来仰望星空。巧合的是,温家宝总理曾赠给青年学子一首诗,也叫《仰望星空》。踮起脚尖,试图去触摸星空的人,才能不断成长;踮起脚尖,不断在知识的海洋中求索创新的民族,才能发展壮大。‎ 踮起脚尖,是对自己的超越。‎ 在每一个具体的人生阶段,人的高度——包括生理、心理和思想——都是有限的。正如幼时的我,身高还几乎够不到教室的窗台。但,一个人,在他有生之年,他的自我超越和不断成长,是无限的;整个人类文明,他的自我超越和不断成长,更是广阔无垠的。一个人,一个民族,要让自己更强大、更丰富,就应当让自己始终处于一种“饥饿”的状态,始终看到更高的目标,保持那种踮起脚尖、超越自我的冲动。爱默生在散文《圆》中说,人生就是一个个同心圆,永远不要把自己局限在现有的圆圈里。只有不断拓展自己生命的深度与广度,勇敢尝试和追求不那么“唾手可得”的目标,才能超越自己,走向未来。‎ 经过十余年辛苦却快乐的学习、十余年迷惘却持续的成长,此刻坐在高考考场的我们,不也是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踮起脚尖去触摸更宽广、更高远的世界吗?总有一天,今天我们踮起脚尖才能达到的目标,会被我们留在身后、踩在脚下,唯有这种追求的渴望、奋斗的过程,才是生命的永恒!(莫莫)‎ ‎3.踮起脚尖 脚尖踮起的演员们身着洁白羽毛制作的演出服,在柴可夫斯基的悲呛的《天鹅湖》音乐背景中,轻盈地跳跃,飞速地旋转,这是芭蕾舞剧的经典镜头。数百年来,世界艺术殿堂的一朵奇葩--芭蕾舞,正是凭借一代又一代的舞蹈艺术家不懈地踮起脚尖的努力,让芭蕾舞从不为人知的游戏性质的民间舞蹈,成长为今日的风靡世界数百年长盛不衰的舞蹈之王。芭蕾舞艺术隐隐约约地向世人昭示,踮起脚尖,前方将有更加美丽的风景在等待。‎ 芭蕾舞剧中,演员们踮起脚尖改变了身体的比例,观众眼中的舞蹈演员们便有了一种高于生活的艺术魅力。人类踮起脚尖的原始动机或是为了看到一个原本看不到的美妙景色,或是为了摘到一个原本摘不到的丰硕果实。踮起脚尖的努力,让人们有了意料之外的收获,借助这种努力,人们有了一个更高的解读世界的角度,借助这种努力,人们把自己伸手可及的范围延伸,扩展。‎ 或许有人会说,踮起脚尖太辛苦,不如我脚踏实地来得舒服来得安稳。那么我想告诉你,在没有进化成类人猿之前,人类是以四肢着地的方式在地上爬行,那是一种最舒适的行走方式。但直立行走,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直立行走是最痛苦同时也是最伟大的一步。两只手从行走中分离出来,人类才有了后来的钻燧取火,人类才能制造改变世界的工具。正是那一次痛苦的选择,人类征服世界的能力才有了突变与飞跃,人类与动物的世界才渐行渐远。‎ 踮起脚尖,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年轻人有着充沛的体力和精力,我们对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我们有着发现新世界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我们不能贪图舒适,我们不能畏惧踮脚的辛苦。只有踮起我们的脚尖,才能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世界,只有踮起我们的脚尖,人类社会的薪火相传才能一代一代的延续。否则,我们只能是一条条躺在祖辈们的树荫下乘凉的小懒虫。‎ 年轻人,请与我一起踮起脚尖走路吧,你会发现一个别人看不到的美丽世界,你会发现,你的人生会有一种异样的精彩。‎ ‎4.踮起脚尖 踮着脚尖是一种努力向上的生存姿态,是一种不安于现状,不满意脚下的位置的主动追求一种高度的心态。人类就是有这种精神的引导,才成为万物之灵长,才能在这生机繁茂的地球上繁衍不绝。‎ 踮起脚尖是为了越过眼前的障碍,看得更高更远。少年鲁迅,因为父亲患病,常常往来于家与药铺之间,从而,萌生当一名医生拯救得国人的躯体。当他来到日本时,踮起脚尖回望国人,才发现国人的灵魂是如此麻木,纵然有健康的躯体,也只能作看客。踮起脚尖让他获得一种新的视野。他决定弃医从文,来唤醒国人的灵魂。踮起脚尖让他比任何一位作家都更清醒地看到民族的弊病和劣根性,从而开始振聋发聩的呐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没有台阶的情况下,踮起脚尖能让你视通万里。无数的国学大师,踮起脚尖,向古人学习,仰之弥高,钻之弥深。进而与古人比肩,甚至超越古人,从而奠定自己的学术基座。踮起脚尖才能神游前代,游刃有余,进而创造前无古人的学术成就。踮起脚尖,虽然只是提升一点点距离,可让我们的视野因此豁然开朗,让人类的理想更加高远。‎ 踮起脚尖虽然辛苦,但为我们赢得了高度,实现了自我的超越。成龙出道时,非常平凡,但他踮起了脚尖,扎实地在影视圈打拼,在困难中咬牙坚持,千锤百炼,终于迎来自己的影视高峰,并走向好莱坞,成就自己的高度。假若他没有踮起脚尖的精神,他怎么有如此的高度。世上的事,没有随随便便就可以成功,在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时需要我们踮起脚尖,咬牙坚持去搏去争取。徐悲鸿在法国学西画时,被西洋学生嘲笑,为了捍卫国格,徐悲鸿提出让彼此代表自己的国家学画,到毕业时再一决高下。从此他踮起脚尖,在逼狭中苦学,努力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艺,每逢休息日,他常揣一快干面包去巴黎艺术馆潜心学画,最终在毕业时的展览中大获成功,让西洋学生自叹不如。踮起脚尖让他给“中国人学不好西画”的谬论一个有力的回击。‎ 在与命运较量的舞台上,处于胶着状态时,需要我们踮起脚尖,尽力而为。踮起脚尖是为了更好地靠近目标,创造条件,进而摘取属于自己的玫瑰的尝试和挑战。 ‎ 在中国贫油的时代,帝国主义列强藐视中国,妄图掐中国的脖子,大庆油田的铁人王进喜带领大家踮起脚尖,自力更生,用忘我,无私的付出,克服种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提高开采技术,使石油产量大幅度提升,帮中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世上少有十拿九稳的事,很多成功的获取需要我们踮起脚尖。在罗布泊,古人马革裹尸的战场,邓稼先等一代科学家,在漫漫大漠,在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在几乎一片空白的研究领域,踮起脚尖,筚路蓝缕,自力更生,辛苦地开创了中国的核弹事业,让外国列强对中国不再虎视耽耽。如果没有踮起脚尖的勇于尝试,又哪来那举世瞩目的壮观的核弹爆炸的蘑菇云。踮起脚尖才能创造奇迹。举世瞩目的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不都是万千人民踮起脚尖创造的神话吗?踮起脚尖是一种弥补,是克服生命局限的主动出击,是身处逆境时锲而不舍的坚持。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的当下,更需要各国踮起脚尖,共同抵御金融风险,把世界经济扶向快车道。 ‎ 踮起脚尖是顶住压力,敢于担当的精神。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是“关乎家国,舍我其谁?”的奉献精神。当汶川地震袭来时,面对钢筋混泥土的大山,谭千秋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护住学生,踮起脚尖是为了给生者更大的生存空间。变形的脸,难以想象的姿态竭力与灾难抗争,他是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踮起脚尖,成就史诗般的生命姿态。因为踮起脚尖,祖国的花朵才开的更艳,热血师魂让万世景仰。三峡水电站的设计者们,顶住反对者的质疑,力排众议,经反复论证,抱着对祖国负责,对后代负责的态度,顶住压力,踮起脚尖拿出了三峡水电站的设计方案,让高峡出平湖,完成了举世闻名的能源综合利用工程,造福于百姓。王安石面对腐朽得祖宗之法,挺身而出,提出“祖宗不足法”。制定新法,只手托天,为革除弊政起了积极的作用,虽然变法最后没有坚持,但他踮起脚尖,勇于担当的精神千百年来为人们赞颂。踮起脚尖,铁肩担道义,成为古今无数仁人志士推动历史车轮的动力。‎ 踮起脚尖,让五指紧抓大地,咬定青山不放松。‎ 踮起脚尖,让我们游目骋怀,方知一览众山小“‎ 踮起脚尖,让民族知难而上,人间万事出艰辛 踮起脚尖,无限风光就在前面。‎ 江苏卷 一、真题 ‎“人们追逐时尚,不是因为它适合自己的气质,而只是因为大家都是如此。” ‎ 请以“品味时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 二、点评 ‎1)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康青春原点评 ‎“品味”后的深思 作文,是高考中颇为特殊的试题。它是“应试”的一个重要部分,却又是“素质”的集中体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分,在“作文”中显得苍白无力。“主观”与“客观”、“个性”与“共性”、“限制”与“自由”,种种矛盾,都在“作文”中交汇,使得高考作文成为最为重要的一道题目。‎ 在某种意义上,高考作文题能够最充分地体现出个人的“素质”,体现出“人”的精神。是“解题机器”、是“电脑”无法解决的“试题”。70分的赋分,尚不足以表达“作文”的重要———据说,英国的“语文高考”,只考两道作文题,一篇是想像与描述性的,一篇是讨论性的,正相当于我们的“记叙文”与“议论文”。中国封建社会以文章取“士”,现如今公务员考试的“申论”,亦是如此。‎ 这里呈现给读者的高考作文,既显示了考生遵守“规则”、切合题意的能力,体现出作文考试的“客观性”;又表现出独特的主论、深刻的感悟、真切的情思,充分展示了强烈的 ‎“主观能动性”。理性的沉思与感性的体验,交相辉映,加偏至而少偏颇,把“素养”与“创新”融合起来,写出了各具特色的佳作。‎ 从这些优秀作文中,我们可以观照当今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亦可深思写作的种种问题。‎ ‎2)天利考试信息网特邀名师: 江苏省洪泽中学 魏兴福 沈良先 ‎【命题立意】虽然就“品味时尚”而言,存在着考生因生活环境不同而造成的感受及认识差别,似有一定的公平性问题,但命题者的着眼点显然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人生,并寄希望于学生写出一点思想和境界来,体现了江苏卷高考作文命题的一贯特点。在考查要求上,也延续了江苏卷最近三年“材料+命题”的形式,与前几年江苏卷的高考作文题和新鲜出炉的09年其他省份的高考作文题相比,该文题的最大亮点就是安守本真、不追时尚,稳中求新。“稳”在题型,不为新而新,不增加考生审题的难度;“新”在落点,引导考生体味和反思自身或同龄人的“时尚”追求,学生容易入题。‎ ‎【审题分析】 该文题又颇有点“小资倾向”,拿到文题,考生首先联想到的可能是“秋雨体散文”,但考前老师千叮咛万嘱咐要“厘清文体”,所以考生也许会有片刻犹豫。文题语法结构与07年江苏卷的“怀想天空”完全相同,内涵也同样十分丰富,可以说是明确中包含模糊,整体中凸显局部,耐人寻味,发挥的余地和空间较大。考生首先关注的一般是“时尚”一词,会联想到语言、服装、文艺等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摹仿与流传。但与“时尚”相搭配的动词“品味”一词更值得重视,考生也很容易能看出是“仔细体会、玩味”的意思。经此分析,文题完全可以被诠释为体味时尚或评价时尚。当然,如果考生认真审题,又会发现09年江苏卷作文的材料在某种程度对我们的立意提供一定的引导,“人们追逐时尚,不是因为它适合自己的气质,而只是因为大家都是如此。”这句话暗示意味明显,引导考生深刻地体味和感悟,所以,立意显然不能停留在时尚的不同形态或个人时尚的阶段性上。‎ ‎【写作指导】 该题可根据具体的立意选择自己易于把握的文体。若写记叙文,可以考虑将抽象的“时尚”具体化,以对一种时尚真实体验过程的记述来具体表现对时尚的体味,要突出“过程”,特别是这一过程中体验者的心理;若写议论文,观点要明确,要安排好论述层次,要适度地体现材料的导向。‎ ‎【高分策略】 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要想脱颖而出,必须在“时尚”的选择、体味上不落窠臼,甚至要“反时尚”;要体现出自己一定的思想和境界,文有境界自成高格。要深入地剖析问题,敢于亮出自己的取向和追求,不人云亦云,流于浅薄;要有化虚为实的意识,力戒泛泛而论,要将抽象的“时尚”具体化。具体技法上,表达不能太含蓄,要适当“直白”一点;收尾要讲究,段落不要太多;语言风格要明朗一点,但要有几句深刻的话。‎ ‎【误区警示】 高考作文不能文意隐晦,防止老师“看走眼”;体味和认识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也不能随心所欲,使文章缺乏信服度或不周全。一定要有明确的文体意识,无论记叙还是议论都要体现文体特征。 ‎ 三、高考满分作文 ‎1.品味时尚 两代人的时尚距离仿佛有一光年。起码我妈的时尚在我眼里是“老掉牙”,我的时尚在妈眼里是“走火入魔”。‎ 在公交车上,我抚摸了我好不容易长出的头发。唉,茂密的草原要夷为平地了。等待我的又是平顶头。‎ 这是我住宿后第一次回家。‎ 到了门口,我就听到家中放的邓丽君《甜蜜蜜》的旋律。但当我的钥匙插在孔里时,我听到曲调变成了一个我熟悉的,但又忘了名的曲调。我打开门后,妈很惊异地说:“儿子,比你说的到家时间早一刻钟啊!”我此时无心回我妈话,因为我发现电视上竟放着我的最爱———林俊杰的新歌《醉赤壁》!‎ 难怪曲子这么熟,我在同学的手机里听过一次。我诧异地问妈妈:“你怎么会买他的CD?”我妈竟然吐了吐舌头说:“我最近渐渐迷上他了。嘿,歌还不错吧?”‎ 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年过四十的老妈居然会爱上我的偶像。‎ 我和妈妈坐下来,边听歌边聊最近的事。我发现妈妈知道的“八卦”新闻竟然比我还多!我妈真的“返老还童”了?‎ 下午,我妈带我到一个发型设计店,我听到妈对师傅说:“留点短的刘海”时,我差点晕倒。‎ 晚上,我抚摸着帅气的新发型,想着:妈怎么变得这么时尚?难道她对时尚换口味了?她不是喜欢那种清静平淡的类型吗?但是现在……‎ ‎“装了一天嫩好累啊!”“你也老大不小了,怎么还陪儿子玩时尚!”“值了,你没发现儿子离我越来越近了吗?一天突击娱乐新闻换我儿子快乐的一天,值了。”“你打算一直装下去吗?”“儿子乐意有我这个时尚老妈的话……”‎ 我心中的感动凝成一种晶莹的液体在眼眶中泛起、滚动。妈妈,你对我真是太好了。‎ 第二天,妈妈在客厅看着我。因为我正在放邓丽君的《甜蜜蜜》。“你今天没事吧!”妈妈用手碰碰我的额头,又摸了摸自己的。‎ ‎“这叫品味时尚!你不知道现在流行复古风吗?”‎ 嘿,其实仔细听听,邓丽君唱得真的也很好听啊。‎ 甜蜜蜜,我心中真为有这样的“时尚老妈”而甜蜜。‎ 点评今年高考作文的记叙文比较少,这一篇写得颇好。母子之情,通过对“时尚”的理解与纠葛生动地展现出来,别开生面。情节有曲折,结构有显隐,读来皆有情趣。点评老师潘大春 ‎2.品味时尚 我并不是个迂腐至极的“老夫子”“老古董”。我也喜欢时尚,与“时代共同至尚”,但我却难以舍弃那些为时间过滤后的时尚———经典文化。‎ 十里洋场,灯红酒绿,风流韵致……隐约在这大上海风月中的还有曼妙的身姿,仿佛能看见那一个个身穿旗袍的花容月貌。这就是张爱玲一生钟爱的旗袍,那个旧上海时代的风尚。将满人的服饰加以剪裁,依着女人的身材,贴合每一寸肌肤,那似乎已不是一件衣裳而是一支勾勒出女人婀娜身形的画笔。这样“露骨”的服装在那个讲求“礼义廉耻”“三从四德”的时代,却有些胆大包天,然而当它成为一种时尚,受人青睐和追捧,进而迅速蔓延时,一切礼教似乎都不管用了。‎ 如今,很少有人穿旗袍了,想要感受那种女性的妩媚和娇柔也只能通过那些老旧图片和电视剧大饱眼福,现代人有当代的“时尚”如:迷你裙、低胸衣、补丁裤……那些漂洋过海,历经长途跋涉而至的欧美时尚和顺风吹来的“韩流”。‎ 我并不是一味否定这些时尚,它们固有其存在的道理,然而它们又能存在多久,它们只是大海吹拂的波浪一浪接一浪,然后幻作泡影淡出历史舞台。‎ 我在寻找像旗袍这样经典的时尚,它能长久地存在,从未被人遗弃,那些沉睡的经典似乎在等待,当一个个奇思妙想和创新的箭射中它们,它们定会再次刮起经典的时尚之风。这样的时尚总值得人去品味,犹如一杯经典的咖啡:香醇,美味,令人回味无穷……‎ 在重金属充溢的时代,谁还会为一把二胡叹息,为一首二胡曲而掬一把廉价的眼泪呢?人们一窝蜂地追求潮流、流行文化,而视古典文化传统如草芥。其实,我们都深陷追求时尚的“迷网”中而不懂得品味时尚。‎ 还记得一首《二泉映月》曾经打动多少人的心,浸润多少人的眼……六朝金粉,王谢侯府的秦淮有太多的声色犬马,那不是二胡弦上开放的花,三秋桂子、十里荷塘有太多的绮丽繁华,那不是二胡弦上奏的音韵。二胡是属于平凡人开心时的工具,潦倒时的支撑。‎ 就这样一种沉淀下来的经典时尚,属于普通人的时尚,为什么时至今日,它会如此苍凉。‎ 在文化交流频繁的今天,我们似乎更需要静下心来品味“时尚”,为传统文化寻一片天空。‎ 点评此文从文化积淀的角度谈“时尚”,为那些被遗忘的“经典时尚”发出苍凉的咏叹,读来颇有意味。点评老师骆冬青 ‎3.品味时尚 当沾染暮色的晚风湮没最后一声虫鸣,西天的最后一朵云彩也温柔地卧进了远山,黄昏的晚钟又如期响起,悠悠向远……‎ 喧腾了一天,静默的时光易惹遐思:为了一个袒臂露背的少女,一张古铜色的老脸慌转过去;为了一群纵情欢歌的红男绿女,一个烟袋锅子圈着微弱的叹息弥漫,似乎又听见何处的“九斤老太”抱怨着“一代不如一代”。‎ 时尚,在新旧的冲突中逐渐变了味。谁会花时间去认识那个风华绝代美艳绝伦的“仙草”呢!看,“芙蓉姐姐”来了,“国家辣妹”在一孔子像前扭动腰肢,声称是多少代儒学传人。一个一生都克己复礼的伟人培养出如此时尚的后辈!林妹妹化一缕香魂归逝了,悼念着“何处有香丘”;唉,都云你太痴,谁知你心衷!‎ 喧腾是短命的别名,余秋雨如是说。在觊觎辉煌、走红的时刻,在做弄潮手的雄心壮志面前,别忘了,时尚也代表着一种幼稚。新生的力量无论好坏,终是脆弱。人们在用电子邮件代替问候的同时,也失去了那妆楼禺页望的泪眼;失去了再别康桥的凄美;更不会体味那离别后天南地北遍地皆是的离愁。一封别书,更能撩起千年的悸动,刻骨铭心。‎ 不知何时,人们又开始热衷买雕牌洗衣粉,穿NLKE运动鞋,用拉芬洗发露。往往在享受天堂的厚遇时,魔鬼也正屏息嗅着你的气味。时尚应学会包容,却不能纵容泥沙俱下。学会在交错杂陈的时刻坚持原则,我们可以让塞北的朔风吹出一部《狼图腾》,也可以让江南的柔波滋养出《妻妾成群》,可以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亦可低吟“杨柳岸,晓风残月”。和谐共荣,才是传统与时尚的平稳过渡。看看那黄梅戏,听听那塞外鼓角、大浪淘沙。在雅俗之间,在厚重与轻盈之间,驰骋、感悟。时尚,从不是刻意摒除一切。‎ 星几斗,月一弯,梦里依稀,我变成持戟的勇士,摇着鞭丝,挺着长枪,征衫划过吁喘的前胸,让剑锋似霜花般飞舞,赚取红襟翠袖。谁成想,她竟是穿着婚纱的新娘!原来一切都可以共生!‎ 明日,我要走过阡阡陌陌,走上古塬,看芊芊芳草,绿遍天涯。耳朵里正塞着新潮的耳机呢!时尚,无处不在,随时可为。‎ 点评这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文章。全篇紧扣时尚在新旧冲突中的变化展开,旁征博引,分析丝丝入扣,语言简洁流畅,体现出作者较深的阅读积累和概括能力。而“和谐共荣,才是传统与时尚的平稳过渡”的观点,可谓一语中的,引人深思。‎ 点评老师顾桂南 我爱语文 http://www.52yuwen.com ‎ ‎4.品味时尚 金色的夕阳洒下温柔的余晖,照在上班一族或者我们学生的脸上,结束了一天辛劳的工作和学习,我们需要找一些精神的慰藉。‎ 于是我们打开电脑,登录到博客上,进入这精神的小窝,这似乎早已成为一种时尚。‎ 我有两座小窝,一座是文字的,一座是音乐的,总喜欢静静地坐着,像呷茶一般细细地品味着,其间流逸着淡淡的欣喜与惬意。‎ 以文会友,这是我们的时尚。于是便喜欢同年龄稍长的朋友一起品读着各自的文字,表达一些赞许,交流一点意见与心得。‎ 我们不期许自己的文字可以被广泛地关注,不奢求做一回隐没的平民作家,只简单地希求可以有一些别人同感的回应,几许认真与真诚的品读。‎ 静心而坐,细细地品味着别人诗一般的文字,闭目冥想,遐思着那字里行间所流淌的诗情画意,如天空一样澄明,像水一般清澈。轻轻地咀嚼,益发地散射出一种甘甜的醇香,有一丝像清泉,又有一点像淡酒,一丝丝、一抹抹地扑面而来,便如同沐浴着沁心的春风,浅浅的酥醉,恍入一场恬淡的轻梦,其间纷纷扬扬地洒下雪一样的樱花,不禁已彻底地醉了。‎ 我们便愿意如此,简单地品味着别人博客中简单的几行文字,在这种时尚中,轻轻荡涤去心灵的尘垢。‎ 以乐动人,用怡情的纯音乐湿润每一位来访者的心。或是闲庭信步,邂逅一段空灵的仙乐。‎ 音乐同文字一样,亦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在清清浅浅的几个乐符间早已将人吸引过来,要去全心地回味,释去满身的烦忧与喧嚣。‎ 宁心而听,舒缓地将整个身躯都搁下,将整颗心都彻底地放松,徜徉于一片幽静的夜色中。仿佛趴在窗口,吹拂着夏夜的晚风,面前是无垠的稻田,墨绿而深沉,安详地匍匐在夜色幽暗的角落,风一吹过,便飘漾起阵阵沙沙的响声。有一轮明月朦胧地隐在团团的柔云中,泻下隐隐约约的月光,洒在一片松林中,便萦绕起股股浅吟的松涛。那古筝清越而悠扬的弦音,二胡咿咿呀呀的古韵都在这玄幽的背景中,像天籁一样扩散开来。‎ 这亦是一种时尚,令人在一种纯粹中得到精神的升华,滑下两行晶莹的清泪。‎ 夜色已深沉,万籁已俱寂。我们博客一族便在这一种穿梭的相遇与交流中安抚着劳顿的心,在这一种时尚中感受着天空飘下的一阵微雨,品味着一种意犹未尽的隽永。‎ 这一切都在这时尚的品味之中。‎ 点评两个精神的“小窝”,一种优雅的宁静,以抒情笔触,写隽永感悟,妙哉!‎ 点评老师何永康 ‎5.品味时尚 要品味时尚,首先要弄明白时尚是什么意思,时,一时之意也;尚,风尚之意也。合在一起,时尚便是一时的风尚。‎ 要成为时尚,首先得抓住这个“尚”字。尚原义是喜欢,只有喜欢的人多了才能成为一种潮流,才有可能成为时尚。‎ 但除了这个尚字,还需抓住一个时字,一种潮流只有在一段时间内以风卷残云之势席卷全国乃至全球,才能称之为时尚。‎ 可现在看来,诸多时尚如此短命的原因也往往出在这个时字上,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就比如说,前些年很流行的《百家讲坛》吧。易中天、刘心武等一批学者的讲座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升腾起一股读《三国》读《红楼》的时尚,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手捧丛书仔细研究的老幼妇孺。可现如今呢,只能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了。这股时尚降温之快与其升温之快一样令人咋舌,这不禁让人费解,难道就没有永恒的时尚吗?‎ 答案是当然有。还是举个文化界的例子吧!奉旨填词的柳三变一改北宋词坛当时文风浮华的局面,将市井俗语引用到词作之中,一时成为风尚,按照当时的说法是“‎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不得不承认在那时,柳永的词已风尚一时,但是千年以后,柳词却未因时代久远而失其魁力,这又是为何呢?‎ 思前想后,或许想不出头绪。但原因很简单,这便是创新与模仿的区别。创新是时尚的生命。‎ 柳永敢于创新,为前人之不敢为,所以他建立的时尚历久弥新;而现在的学者陈袭旧章,按图索骥,美其名曰“独特见解”的也只不过为博人眼球而故弄玄虚罢了,所以他们的时尚便是过眼烟云。‎ 真正的时尚就如同一杯普通的水,平凡却能够让你每次都在其中品味到新的东西,而暂时的时尚,却是用光怪陆离的色彩掩盖住的一杯普通的盐水而已。‎ 时尚就如同历史,是创新和重复永不停歇地互动,敢于创新的时尚成为经典流传万代,因循守旧的时尚只能湮没在时光的无情中。‎ 品味时尚,品味重复的单调,品味创新的魅力。‎ 点评本文紧扣题旨,围绕时尚要素,展示了良好的议论品质。文章开宗明义,扣“时”析“尚”,立意显豁。临“时”一转,直击“时尚”短命之因,议论精当。通篇语言平实如话,转承自如。字里行间善于化用,平易中显示出较为丰厚的积累。点评老师严龙文 湖北卷 一、真题 请以《站在____的门口》为题写作文。(60分)‎ 要求: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并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 ‎2)立意自定;‎ ‎3)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 ‎4)不少于800字。‎ 二、高考满分作文 ‎1.站在老屋的门口 一座低矮的小木房,只在屋顶披着一层灰色的瓦,时光侵蚀了老屋的门。而我徘徊在门口,想着那些平常小事。‎ 先前是爷爷守着老屋。他喜欢坐在门口,一口又一口优哉游哉地抽着自卷的旱烟。而当每次呛得满脸通红时,便急急地招我给他捶背。那场景重复了几年。而我印象中染红老屋门口的那一抹残阳,落了又起,起了又落。不经意中,爷爷便没了。老屋的那扇门吱呀吱呀地在风中摇曳,担摇出的只是一阵又一阵凄凉的心痛,终究,没了坐在老屋门口的人了。‎ 后来迁了新居,奶奶却执意要呆在那所老房子里。她也不解释,只是如爷爷一样沉默地坐着,大家违拗不了她。但稍稍懂事的我想,这老屋的门,承载了太多太多。放学回家,我喜欢伏在老屋门口的小板凳上写作业,一来那儿安静,二来也可与奶奶做伴。奶奶喜欢唠叨,唠叨那些我好奇的往事。偶尔也有三三两两的老婆婆们聚在老屋的门口,谈着那些谁会先入土的事情,平平常常地,如同拉家常一样。但我偶尔也会听到奶奶一个人埋怨,埋怨那个糟老头子去得太早。那时候不知是奶奶倚着门,还是门倚着奶奶。孤零零地,我噙着泪,听着她呜咽,却哭不出声。‎ 时间久了,老屋也成了摇摇欲坠的危房。村里的人劝爸爸把屋拆了,我没肯,当然,爸爸也执意没有答应。记得他同我一起走到老屋那挂锁的门口,听他喃喃地说:“等我老了,还住在这屋里。”‎ 我想我是懂的:爷爷奶奶都在这里去了,爸料想是在这门口看到了他们的身影;而人近中年,也想到了自己的归宿。那时候,我天真地应了一句 :“爸,等我老了,也住在这屋里。”爸没吱声,摸了摸那扇小木门,转身便走了。我想他是不愿在老屋的门口哭,怕爷爷奶奶瞧见了伤心。‎ 而如今,我站在老屋的门口,不愿去推开它,因为怕触及那些尘封的往事。但有些事物,如同老屋的门,经历了太多太多,却依旧沉默无语。我不敢撩扰这一份岁月的无声与沧桑,但我想,今天与明天之间,也许也只隔着一扇门,我们都站在岁月的门口徘徊,追忆着那些过往的事与过往的人。‎ 我站在老屋门口,想着那些平常小事。老屋的门,被岁月锁着。‎ ‎【点评】‎ 这是一篇意境优美、感情丰富、意蕴深远的抒情散文。‎ 作者立足于“老屋”门口,追溯往事,回忆与“老屋”相关的人和事,以时间为序,用疏淡的写意笔法,再现了爷爷门前抽烟、奶奶倚门静思默想、爸爸坚守老屋以及我伫立门口感叹岁月的典型场景。画面虽为平常人事、琐碎家常,但寻常中显奇崛、疏淡中见真情。这里既有物是人非、岁月沧桑的沉重感叹,也有血脉相承、追宗怀远的幽邃情思,可谓情景交融。‎ 本文感怀人生,起于“老屋的门口”,立象尽意,随着感受与体验的渐次深入,归结于"岁月的门口",意蕴深远。点评:戴方文 ‎2.站在文学的门口 青山隐隐,绿水迢迢,我站在文学的门口,窥见那门内流转的,是墨笔生香,勾勒出清风明月的韵致;梧桐细雨,西窗红烛,我站在文学的门口,窥见那门内流淌的,是令人心旌摇动的浓愁与长情。站在文学的门口,我已能听到门里的笙箫,门里的叹息,门里的牧笛,门里的美妙,站在文学的门口,我心中摇曳着的思索,已化作一江春水,流入门内的世界。‎ 站在文学的门口,我用一份敬畏的心情去聆听那些高贵灵魂的歌吟,去驻足观看那隐藏在文字之后的精神之花,去收获一份灿若朝阳的理想与对于崇高的向往。‎ 当暮色四合时,一灯如豆,一书如帆,送我至文学的门口。那东临碣石的一代枭雄,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即使岁月染白了他的须发,依旧能够高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不屈之音,那一份遒劲雄浑的意气,常使我击节而赞。那在乱世里漂泊沉沦的诗性女子,将国家之恨纺成染柳烟浓,吹梅笛怨得哀愁,纵然帘卷西风,人比黄花,也依旧要在绝灭之境,用柔弱的才情,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些铿锵或柔美的词章,溅落在历史的长河里,激荡起遥远的绝响。‎ 被文学艺术化了的灵魂与生命,在文学的殿堂里凝固永恒。当我站在文学的门口,那轩举的意气已将我深深感染,那盛下了悲欢离合的真情泪滴已将我浸湿,他们以文学的方式存在于历史的视线里,轻易地将我俘获,又用他们高贵灵魂锻造的文字凝滞我的步伐,不肯再做那人间的闲狐兔。‎ 站在文学的门口,那门里飘散出的生活的哲思,仿佛夜幕上璀璨的群星,将我的生命旅途照亮。‎ 自嘲“职业是生病,写作是业余”的史铁生,他文字里关于生命的思索给予我深深的感动,他的坚忍使我在遭遇崎岖时亦能淡定从容。冰心笔下深邃的大海与圣洁的母爱亦使我在匆匆行走的间隙里驻足体察弥满我生活的爱意。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动容于保尔的钢铁意志,读《鲁滨逊漂流记》,我欣赏生命与自然的契合……‎ 被文学具体化了的生存形式与生活态度,如细雨,如飞花,浸湿生活铺就诗意的岁月,当我站在文学的门口,暮雨晨风阵阵飞来,让我走得坚强并且诗意。‎ 站在文学的门口,终究只是欣赏文学别样的乾坤。我知道,终将有一日,我会走进文学的殿堂,用自己手中的笔勾勒出生命别样的风貌。‎ ‎【点评】‎ 欣赏文学里别样的乾坤,用一份敬畏的心情去聆听,去观看,去收获;徜徉在文学的海洋,体味艺术的灵魂与生命,领略作品飘散出的生活哲思,让“我”在生命旅途中走得坚强且诗意,淡定且从容。作者将思绪化作一江春水,流入文学门内的世界,信手拈来,纵情挥洒,感悟真切,议论生辉。文章积淀深厚,思路清晰,语言典雅,书写美观。从作者对文学的热爱和语文素养看来,走进文学殿堂指日可待!点评:谭声祥 ‎3.站在车站的门口 车站,一个不断上演着离别与欢聚的舞台。这幕离别与欢聚之戏的主人翁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不变的是,这是同一个站台。‎ 戏剧的主人翁在变,有一天,我就成了这部戏里的主角。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一个满是喜气和生机的季节,同时,在我眼里,又是一个失意的季节。一天,爸妈一大早就起床忙里忙外地收拾东西。还处在梦乡与现实的过渡地带的我,忽然依稀听到了一丝啜泣。我睁开朦胧睡眼,发现在昏暗灯光下亲爱的母亲的脸,挂着一些泪水,写着一脸忧伤。我爬到母亲怀里,问她怎么了,她没有说话。倒是一向沉默少言的父亲开口了:我们今天要到外省去打工,一年可能才回一次……我当时就哭了,因为不想爸妈离开。但是这些都于事无补。奶奶拉着满脸泪痕的我,站在车站的门口,和妈妈、爸爸道别。然后便目送他们踏上汽车。汽车缓缓启动,渐渐地成了点,渐渐地消失在大雾的清晨,只留下泣不成声的我和奶奶站在车站的门口……从此,车站便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我时不时的会站在车站的门口,愿远去的车能带去我对母亲父亲的祝福,愿回来的车能为我捎来父亲母亲的音讯。我会站在车站的门口,继续着我离别与期待欢聚的车站之戏。‎ 叶子绿了又黄,黄了就掉,掉了之后又长。这个世界一直在变,而站台的戏却没变,它依然在上演着。变了的,依然只是主人翁。‎ 十多年前送别的我成了如今远去的人,十多年前远去的父母成了如今送别的人。每一次返校的清晨,母亲总是会像当年远去一样的早早起床,为我收拾行李,为我准备早餐,一切完毕后便送我到车站,来继续这部没有结局的戏。千叮咛万嘱咐:好好学习,注意身体,多吃饭,少喝冷水……总有说不完道不尽的“唠叨”,一种让人心田温暖的唠叨。车走了,透过窗,虽然外面光线暗,但我却分明看到了母亲眼里的不舍,以及泪汪汪的眼眶。离去了,便是无限的不舍与怀念;待到归来时,眼中是一种欣喜若狂的兴奋。但眼睛不管是在离去还是归来时总是湿湿的。‎ 站在车站的门口,祝愿远去的人一路平安;站在车站的门口,等待思念的人平安归来。我的心里有一个车站,一个不断上演离别与欢聚的车站。我会一直站在车站的门口,去送别,去祝福,去等待,去欢聚。‎ ‎【点评】‎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离别是一种永恒的人生状态。作者选取一个特殊的场景——车站来抒写生活中真实的离别之情,用这种离别来表现普通百姓家庭的挚爱。为了谋生,当年我送别父母;为了求学,如今父母送我。更可贵的是,离别的心理、动作等细节写得真实、细腻,令人怦然心动。点评:习平 三、同题作文 站在机会的门口 每个人的人生起点,都是一张纯白的纸,我们每度过一个365天,都在为自己的人生涂上各种各样的色彩。许多人会因为无法出人头地,一直碌碌无为地生活着而抱憾终生,他们常常都会感叹自己没有遇到好的机会,而很多人却因为把握住了机会而一举成功。‎ 其实,人生在世,会遇到很多机会。难道,自认为失败的人生,真的是因为没有遇到好的机会吗?或者,这只是一种逃避的借口?又或者,因为粗心大意或者准备不足,我们站在机会的门口却并不自知。‎ 曾经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说的是一批人去应聘,在办公室内发现了一张揉成团的废纸,多数的应聘者视而不见地走开了,而有心的应聘者却将它丢到了废纸篓内,结果当然是个人素质较好的后者应聘成功。因为,这其实就是招聘单位所出的一道考题。由此可见,机会其实随处都在,站在机会的门口,是要视而不见地走开,还是把握住时刻迈过门槛去,就得看每个人能否把握了。‎ 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机会。可以说,我们站在一道门前,而门内的机会,是我们抓住就可能获得成功的基石。空想是不能得到认可的,不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努力地充实自己,当机会来临时,可能会因为自身的实力不够而与它失之交臂。所以,我们不能把自己平凡无为的人生归咎为老天的不公,而应该审视自己,才会获得进步。‎ 高考,何尝不是人生中遇到的一次机会,参加考试的每一个学生,面对的都是同样的机会,只有平时努力了的人,才能在此取得好成绩,获得成功,从而开始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抓住了一次的机会就洋洋自得,认为自己不需要继续努力了。因为每得到一个机会,每一次成功,都是一条新的起跑线。如果我们在获得成功后骄傲自满,那么,也许正在给其他的竞争者提供战胜甚至淘汰我们的机会。人,只有在不断的超越他人,超越自己的道路上,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也许,机会并不是对每个人都均等。但是,机会往往亲睐有准备的人。能把握住机会的人才会获得成功,这是恒古不变的真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我们每一天都在努力,相信当我们站在机会的门口时,一定能够顺利通关,迈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北京卷 一、真题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不去想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我看见每天的夕阳也会有变化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追逐的年轻歌声多嘹亮我终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哪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隐形的翅膀让梦恒久比天长留一个愿望让自己想象 我相信:每个人都拥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那是亲情的慰勉,那是友情的鼓励,那是信念的激扬……它们为你插上神奇的翅膀,带你自由飞翔。‎ 请你以“隐形的翅膀”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所写内容须在话题范围内;⑤字数不少于600字。‎ 二、同题作文 隐形的翅膀 杨澜 看到北京市高考作文的题目是“隐形的翅膀”‎ ‎,不由得让我想起最近《杨澜访谈录》刚刚采访的新任残联主席张海迪。约她做一个采访很不容易,一是她在上任之后相当的低调,二是工作繁重,对于本身就是残疾人的她一定是负荷很大的。让我非常感动的是,在整个采访的近两个小时里,她的坐姿一直都非常挺拔,而我后来才了解到,其实她全部的体重都压在支撑在轮椅上的两个手肘上,让人惊叹她的毅力。 ‎ 接替邓朴方出任残联主席,对于海迪来说并不是一个轻松的选择,她甚至在初期的时候曾经婉言谢绝,但是既然做起了这份工作,她希望能够为8000万的中国残疾人多做一些事情,比如农村残疾人的生活贫困问题,再比如,公共设施当中的无障碍通道问题,都时刻挂在她的心上。 ‎ 让她非常有感触的是,一次她去法国卢浮宫参观,见公共厕所外排起了长龙,但即使如此,也没有任何人占用残疾人的专用洗手间,就连小孩子也是这样。对比国内的公共设施中,残疾人的洗手间经常被占用,而且占用者理直气壮毫无歉意,让她深感愤怒。当然海迪愤怒起来也不会有那种横眉冷对的表情,她脸上总是微笑着的。我在想一个20多年前就被定位为身残志坚的楷模的张海迪,是什么样的力量,能够让她坚持做自己。 ‎ 在她刚刚出名的时候,有一些人对她烫着大波浪的发卷很是看不惯,在他们的心目中,“女英雄”一定要身着军装,梳着短发,英姿飒爽,甚至有些领导人委婉的提出建议,还送了发卡给海迪,希望她能把头发剪短。压力之下,海迪也动摇过,毕竟为了一个发型,跟这么多人别着劲儿,值得吗?别人会不会说你不知好歹呢?有一次,她要出席人民大会堂的重要活动,出发时,她用一块手绢,将自己的长发束成了马尾,仿佛这是一种妥协,但是当她离灯火辉煌的大厅越来越近的时候,她猛的抽出一只手,把那条手绢扯了下来,她决定要做真实的自己,在当年的环境中,这的确需要相当的勇气。 ‎ 作为经历生活磨难的人,坚强面对也是不是最难的,更难的是如何面对生活的“不公”还能笑着面对。海迪告诉我病重的时候,她曾经有过濒死的体验,仿佛自己走在一条洒满阳光的回廊上,身着白衣,步履轻盈,我问她如果见到上帝,第一句话会不会埋怨他将不幸降临在自己身上,海迪真诚的说:“不会,我会感谢他,教会了我这么多,我会对他说,我活的很好。” ‎ 记得海伦凯勒曾经写过著名的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她将用第一天仔细的端详身边至爱的亲人;第二天走访展现人类文明史的博物馆,第三天,坐在街边,看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我问海迪,如果上帝让你站起来,你将做些什么,海迪想了想说:“你知道吗,坐在轮椅上是很难炒菜的,因为所有的厨具都是根据健康人的身高设计的,所以在家里,我先生不让我做油炸类的食品,因为一起油锅,油就会直接溅到我的脸上,如果我有一天能够站起来,我希望为我的先生做他最爱吃的油炸食品,我还希望能够像一个普通的妈妈那样,到学校去接我的孩子放学,然后拍拍他的肩膀说,咱们回家吧。” ‎ 在我看来,海迪的确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这对翅膀不在别处,就在她的心里。‎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郑渊洁 我去过两次黄山,一次是1984年,一次是2009年。但是我都没上黄山。这次,接待我的人对于我两次到黄山而不上山表示诧异。我说我不上黄山是由于黄山太矮。对方问我上过多高的山。我说珠穆朗玛峰,而且登顶过200余次。对方不信,我说我有隐形翅膀,能助我飞跃珠峰。‎ 世界上有两种山,一种是自然界的山,一种是人生的山。我偏爱爬人生的山。我的书已经销售出1.5亿本,按每本‎1.5厘米的厚度计算,将它们叠置,相当于200余座珠穆朗玛峰。这两天,《人民日报》一位记者采访我,她对于我一个人写《童话大王》半月刊写了24年感到不可思议,我说这源于我有隐形的翅膀。‎ 其实,所有人出生时,都拥有隐形翅膀——想象力,但是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加,绝大多数人的隐形翅膀会和主人分道扬镳。没有想象力这双隐形翅膀,人就不能飞跃事业的巅峰,一生只能重复前人发明的知识,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 我的隐形翅膀是我的小学老师赵俐给我保留住的。记得二年级一次上课时,赵老师推荐我们看一本童话书,它的作者是张天翼。当时我正处于急于摆脱胡思乱想也就是想象力的年龄段,那时我回家对弟弟妹妹说得最多的话是“幼稚”。如果你对别人经常说“幼稚”两个字,这就是你的想象力即将离开你的危险信号。换句话说,你已经到了人生最危急的关头:当能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人还是当终生重复前人知识的人。我看了张天翼的这本童话,我觉得他比我还胡思乱想,而且他还把自己的胡思乱想出书了!从此,我的想象力再也没有离开过我,使得我终生拥有了隐形的翅膀。好的童话就像一把锁,能锁住孩子想象力的隐形翅膀。‎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我庆幸自己拥有想象力的隐形翅膀,她帮助我一个人写一本名叫《童话大王》的半月刊长达24年,她帮助我创造了皮皮鲁、鲁西西、舒克和贝塔。最有魅力的往往是肉眼看不见的东西,比如想象力。想象力给你插上隐形的翅膀,使你成为能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人,飞跃人生事业的巅峰,一览众山小。‎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认识我的人都说我是个没心没肺的女人,尤其我给自己起了个笔名“眉心”后,没心没肺更成了我的代名词。‎ 遥想,2001年司法考试,成绩出来的当天,我拿起电话查分,话筒里传来我的考号、名字、分数239分,我以为自己听错了,又一遍遍拨通,最后,我知道一分之差与律师失之交臂已成定局,我当即将电话摔在地上,万念俱灰。‎ ‎2002年,失恋的悲苦,让我徘徊在乌梁素海的海边,望着头顶盘旋的白鸟,倾听它们美丽的鸣叫,依然无法唤醒我对生的渴望,就在我双目一闭,试图跳入海中时,一个意念闪过:难道为了一个男人,就该如此轻薄自己吗?结果就是这样一个反问,让我写出了人生的第一部小说《阳光下的陷阱》。‎ 此后的几年,我游历全国20多个省,2006年一夜之间,整个世界坍塌、这一次我站在湘江的塔顶,望着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恰好迎来端午节,一个人悄然来到汨罗江边,感受诗人跃入汨罗江的悲壮,缅怀屈原,潸然泪下。一时困惑,又让我到了韶山主席故居,荷叶翩翩,小风悠悠,在主席家的晒谷场上,一种从未有过的力量穿透了我的脊骨,一直到心炫……‎ 失败、失恋、寻找自我,内心的极度悲苦,也正是韶山之行,给了我一双隐形的翅膀,那就是信念!‎ 诗人的宿命,是信念的霎那倾塌,伟人之所以是伟人,是他们从来不怕问题,只知道解决问题,所以说这个世上没有没问题的人,只有不会解决问题的人!‎ 不久前,回到我的家乡巴彦淖尔,看到一则消息,17岁的女学生因失恋跳下17层高的楼房,肚子里还有三个月的胎儿!没过多久,一起少年高考败北,神经失常的报道又出现……‎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都是缺乏信念——这对隐形的翅膀。‎ 每个人都会有迷茫和失落的时候,想想,假如把悲苦化作力量,把力量化作信念,你的生活将会怎样?‎ 认识我的人说我没心没肺,是因为我从不在亲人朋友面前显示悲观,反而将喜悦、欢乐、美好分享给大家,看到别人快乐,我就会快乐,看到我的学生进步,我就开心,看到朋友有困难,我就会伸出援助的手……看到失意的人,我就为他们寻找信念……‎ 渐渐地,我发现周围的朋友越聚越多,生活越来越有意思,好像不仅仅我有了一双隐形的翅膀,大家都有了,隐隐约约一起飞翔。豁然间,我发现当你真的活的“没心没肺”,不要计较太多、不要忧郁太多、不要悲观太多、不要失落太多,不要抱怨太多,将眉心间的关爱、真诚、理性、快乐留给大家,就一定能:‎ 每一次 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 每一次 就算很受伤 也不闪泪光 我知道 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 飞过绝望 不去想 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 ‎……(本文选自《草原魂》博客)‎ 全国卷Ⅰ 一、真题 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伴的 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汗水。加油!呷呷!”‎ 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而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 :“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同题作文 兔子要不要学游泳 读完上面这则寓言,大伙儿都不免会心一笑。寓言中的“动物管理局”,好比是现实生活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可怜天下父母;“培训班教练野鸭”一般代指“很负责任”的辛勤园丁,亦可指现今各种名目繁多“特长班”的教员;只是苦了那些无辜的“小兔子”和“小松鼠”,它们被迫在家长以“美好”的名义和愿景下,违心地做着他们根本不喜欢做、也无力做好的那些事情。‎ 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其实不应该怪它“不会游泳”,怪就该怪它这个“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只不过是“矮子比高”,跑得还不够快,如果它能很好地利用“前肢比后肢短,善于跳跃,跑得很快”的先天生理优势,当它能跑得足够快时,即使在动物世界里以“狡猾、凶狠”著称的狼兄,又能“其奈我何”?兔子那一次在河边之所以是有惊无险的“差点被抓住”,这说明它最后还是凭借自己的特长“狼口脱险”了的,否则就不是“‎ 差点”,而是血淋淋地付出生命的代价了!而彼时兔子显然还是没有学过游泳的,由此亦可见,关键时候,还是最拿手的那一技之长最靠得住。‎ 就因为兔子“险被抓”的这一特殊情况,“动物管理局”杞人忧天因噎废食,动员所有小动物“全面发展”,举措之一就是将小兔子、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一起送进“游泳培训班”,当然,也会有一些小动物学得很好,譬如小狗、小龟,但要让小兔子和小松鼠也学好游泳,无异于叫张飞绣花,这不是扯蛋么?这不由让我联想到10年前的高考,张一一先生当年的语文、数学都呱呱叫,政治觉悟和历史知识也还不赖,就是英语分明少了一根什么筋,我的语文、数学几乎从不用功都是130、140分上下笑傲江湖,政治、历史什么的也只是稍事复习一下,我用90%以上的时间专攻英语,甚至语文课、数学课都用来记英语单词,20多年的全国高考题、上海高考题、北京模拟题、黄冈模拟题做了几百套,平时也能纸上谈兵头头是道,但一到考试就晕菜,再怎么努力也就是在60分左右徘徊,不折不扣是“抹不上墙的烂牛屎”,我当时也想把英语学好啊,可就是学不好又能有什么办法呢?我想小兔子和小松鼠是知晓我的。(张一一先生按:俺当年“偏科”那是相当的严重,最后亏得当时的高考监考还比较“人性化”,张一一先生君子待时而动,该出手时就出手,扯过左手边早已打探清楚英语成绩呱呱叫一考生答题卡狂抄3分钟,最后侥幸“登堂入室”,“考入”某大学,斯诚恢复高考30年来最大之幸事也。)‎ ‎“培训班教练野鸭”的说教也很有些鬼扯,“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都不能游……”野鸭教练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现实生活中那些墨守陈规的“老学究”,也许他们确乎是用心教的,某些愿望也是好的,但他们显是缺乏改变现状的力量和因材施教的智慧,只能在应试教育的道路上愈陷愈深渐行渐远,也难怪有人会把中国的应试教育也叫做“填鸭式教育”,原来这野鸭教练竟是居功至伟。野鸭教练其实应该听大树先生上一课:“我一条腿都能屹立风中几十年,你两条腿都不能站我这么久……”‎ 曾看过央视四套一节目,大抵讲的是“中外教育之比较观”,该节目中一专家指出,“中国孩子是哪科弱补哪科(之于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张一一先生之流,到头来哪科都不怎么地,一步步沦为平庸),外国孩子则是哪科强补哪科”,这一现状与“评论家青蛙”的观点一致,可谓一针见血道出了中外教育的不同特征,久而久之,中国孩子大多被动成为“面面俱到”而又派不上什么大用场的“万金油”,外国孩子则能成长为“一专多能”的“偏才”和“专才”,无论从业务能力还是社会实践上来说,后者无疑更具竞争优势。张一一先生不妨在此姑妄言之大方预测:“3+X”绝非是高考选拔人才的最科学有效制度与方式,有朝一日,“3+X”必将为“1+X”所取代!从“3”到“1”的过程,无疑是高考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但这一最公平、最英明高考制度的最终实现,当然还需要全社会所有人的共同关注和一起努力。‎ ‎“思想家仙鹤”的话也颇具现实的借鉴意义,“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是啊,“狡兔三窟”,生存需要的本领绝不是人人都必须要“学会游泳”,而关键在于如何能真正结合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有效地扬长避短,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毕竟,人生短暂,不过是历史卑微的一瞬,人的一生,能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已然不错,谁又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逐一问津面面俱到呢?所谓“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绝”,电视里那些个“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的将军,往往多是“博而不专,杂而不精”一击即溃的花架子,我们又有谁会责怪姚明和刘翔唱歌一老跑调、巩俐和章子怡不会做家务呢?人家“武圣人”关夫子,不也使不好丈八蛇矛和方天画戟、只会耍耍自个儿家的那把青龙偃月刀么?(张一一) ‎ 天津卷 一、真题 以“我说九零后”为话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800字左右 二、同题作文 我说九零后 毛泽东说过: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 中国人似乎与生俱来就有一种对事物的划分技巧,尤其是对自己。这种划分技巧体现在各个方面:年龄、性别、工作、金钱、权力、文化层次……现在用年龄又给划分出了一个“九零后”。‎ 本来“九零后”这个词是不带任何褒贬的,九零后与我们八零后、七零后、建国后一起构筑了我国建国以来的各个年龄层面。可是现在你上网看到的、电视里见到的、报纸上看到的……几乎都是对九零后的负面报道。‎ 在这些报道里,九零后感情自私、狭隘,性格乖张、叛逆。网络上流行的在校学生群殴同学的小视频里讲的是他们,电视剧里演的那些不顾爹娘累不累要这个那个的是他们,就连那些整天画个烟熏妆,头发弄得像被炸弹炸了似的“非主流”也是他们。于是九零后成了没有责任心、自私自利、不思进取、甚至颓废堕落的代名词。‎ 且不论这些东西从多少意义上真实地反映了九零后,我想起了我们八零后的当年。如果我的记性还算好,“小皇帝”这个词就是专门为那时候的我们量身定做的。当年80后刚刚开始成长的时候,这样的词汇满天飞。什么“小皇帝”、“小太阳”、“小祖宗”……我们的“建国后”父母对我们的成长状况似乎颇不满意,但是无论他们怎样的不满意,社会怎样的对我们横加指责,我们仍旧成了现在这个社会的生力军,预备队。‎ 就像那些七零后、六零后一样,他们半青不熟地经历过文革,“伤痕”过自己,“愤怒”过别人,反思过社会,被那些“建国前”、“建国后”骂过,不还是一样过来了么?现在社会的主流力量不还是他们么?‎ 我看这些针对九零后的报道是真实的,但却又是片面的。一个时代产生的诸多因素,会造就一个时代的人。就像改革开放造就了八零后、伤痕文学造就了七零、六零后,文革造就了建国后一样。现在这个信息化社会、后工业化的社会,同样会造就一个九零后。而在若干年后,这些九零后也会成为社会的主流力量、中坚力量。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历史的必然,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我想,现在,至少是现在,我们还很难看清这些报道里有多少杞人忧天的成分,但是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随着九零后的成长和即将步入社会,现在社会对他们的广泛关注里多少带了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无论这个恨是重了,是轻了,是多了,是少了,都是值得庆幸的一件事。因为没有它,我们的民族就不能反思;没有它,我们的国家就不能进步;没有它,以后的九零后、两千后就不能胜任复兴的重担。‎ 但不管是我说九零后,还是你说九零后,亦或是他说九零后。谁说,其实根本不重要。旧的过去,成为了历史,新的到来,担负着明天。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不管你说不说,这个社会始终是在进步的。(本文选自《李鹏飞》博客)‎ 浙江卷 一、真题 ‎《绿叶对根的情意》这首歌中的一段歌词,根据歌词自拟题目作文。‎ ‎《绿叶对根的情意》 ‎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心依着你 ‎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情牵着你 ‎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 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 春风中告别了你, 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 无论我停在那片云彩, 我的眼总是投向你 ‎ 如果我在风中歌唱, 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 唔...... ‎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 请你祝福我 我也祝福你 ‎ 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 不要问我 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 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二、同题作文 有你,方有我 没有你,就不会有我的存在,你为我付出的太多,太多,多到我都不知如何偿还你的恩情。但是,我知道,唯有将根,深种在此,无论天涯海角,我都会归来。‎ 春日里,蒙蒙细雨淅沥沥飘落在眼前,我总会趴在窗台,透着细雨望着远处漫山翠绿的身影,还有那连绵成片的油菜花地。流水小桥间,多少水漾的池塘中,多少辛劳的背影一一在眼前浮现。曾经有多少英雄故事,在这里传诵。春耕秋收,故乡的米粒喂养我成长。纯纯的笑容,乡间那古朴的笑容,多少次迎接着我的归来。‎ 多年离家,漂泊在外,念念不忘那熟悉的地方。无论我身在何方,最终还是要回到那土生土长的地方。‎ 有根方成树,有树才有叶,有了家乡,方有养育我的家,有了家才有此刻的我。‎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心依着你,因为,你才是我唯一的归宿。‎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情牵着你,因为,你才是养育我成长的地方。‎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 我的根在你的土地。今日告别了你,明日不知落在何处,但是,心心念念不忘故乡情。这是一份游子的心情,一份对故乡如母亲的眷恋。‎ 天涯海角信音稀,游子赤诚一颗心。无论身处世界哪个角落,每当花开花落之时,望着眼前的陌生的景色,脑海中所回想的,依旧是昔年里,你那熟悉的景色。‎ 绿叶对根的情意,割舍不断如孩子与母亲般。远行的孩子,都希望得到母亲的祝福,而远方的孩子,亦念念不忘远在他乡的母亲。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一颗心只属于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将根留在故乡的土地上。‎ 有你,方有我。你将一切给了我,我也希望能够奉献自己的一切。但是,我知道,这样不够。凭借此时的我,所能为你做的太少。一次次的寻找,我踏上一条寻找的路途,只希望,未来的某天能够回报你的恩情。‎ 有生之年,我都会回到我的故乡,将我的一切洒在故乡的土地,回到我的根的所在,我的心,最终的归宿。‎ 正如那首歌所唱:‎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 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不要问我,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 我的根在你的土地……(本文选自《吟风小筑》博客)‎ 江西卷 一、真题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今年3月15日,在国人的强烈发对声中,佳士得拍卖行仍将圆明园非法流失的兔首、鼠首铜像在巴黎拍卖。某艺术公司总经理蔡铭超高价拍下这两件文物。但事后拒绝付款,造成流拍。对此,舆论一篇哗然。有人称其为名族英雄,有人认为这是恶意破坏规则,有人认为……‎ 你对蔡铭超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请据此写成一篇文章。‎ ‎(1)必须写议论文。‎ ‎(2)题目自拟。‎ ‎(3)立意自定。‎ ‎(4)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合。‎ ‎(5)不少于800字。‎ ‎(6)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二、点评 天利考试信息网特邀名师:临川一中 危福平 ‎【命题立意】看到2009年江西高考(论坛)作文“评论‘兽首拍卖’事件”题目时,心中有点窃喜。笔者在考前重点向学生讲解了评论文的写作方法,并向同学们说今年江西高考作文题八成是写当前热点事件人物的评论。有幸言中!同时也想起了本人在去年评点江西省高考作文时说的话“注重塑造学生的‘社会品质’。……要求学生应在注重自己的‘个人品质’的同时,更应该开阔眼界,去关心社会,去关注我们的国家……去做一个有感情有社会责任的人”。今年江西高考作文命题思路延续了去年江西高考作文命题的思路,同样要求学生去关注社会热点,去做一个关心社会的人。这一点,也同样体现在其它省份的作文命题中。‎ ‎【审题分析】 今年江西高考作文题给出的是一则材料,要求写一篇评论文。因而,审清材料和把握评论文这种文体就成为了关键。这则材料的关键句是“佳士得拍卖行仍将圆明园非法流失的兔首鼠首铜像在巴黎拍卖”“事后拒绝付款造成流拍”“你对蔡铭超的行为有什么看法”等,那么这则材料的主题就可以写成“爱国”“巧用规则”“诚信”“智慧”等;在文体写作时,应特别注意评论文“针对性强”的写作特点,它和一般议论文写作要求有所区别。‎ ‎【写作指导】 材料作文写作时,一定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并对此进行前后分析,才能较准确地把握材料主旨。本则材料的重心是“对蔡铭超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而不是对佳士得的行为或者人们的议论发表看法。文章要始终围绕蔡铭超这个人的行为谈谈你的看法,应抓住佳士得的行为“非法”和兔首鼠首铜像是我国流失国外的“国宝”等证据,通过分析可以得出蔡铭超是“爱国”的、是有“智慧”的、能“巧用拍卖规则,维护民族尊严”等主题,从而对蔡铭超进行褒扬,对其行为进行肯定;抓住“事后拒绝付款,造成流拍”等关键文字,当然也可以对其有“微词”,写出有关个人“诚信”的主题等。‎ 今年江西省高考作文明确规定写一篇评论文。写作时,首先要注意议论文的写作结构特点、议论方式,做到有观点有根据;其次要注意评论文“针对性强”的特点。倘若考生抛开事件当事人本身,大谈如何爱国、人应如何诚信、如何有智慧等,则有偏题之嫌。这一点考生要尤其注意。‎ ‎【高分策略】取题时,应注意取评论性标题,如“好样的蔡铭超”、“蔡铭超何罪之有”、“蔡铭超(不)诚信吗”、“我为蔡铭超骄傲”等;评论时,应注意议论的准确度、广度和深度,特别要注意对材料进行分析议论,材料和议论不能“貌合神离”;选材时,应选取相关类似的材料;要做到文章观点鲜明、论证严密、结构清晰、开头结尾简洁等。‎ ‎【误区警示】 审材不清,取题不当,观点隐晦不鲜明,论证和论据分离,评论东拉西扯,文体不突出,开头结尾拖拉,结构松散混乱……‎ 山东卷 一、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文。‎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哀、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以“见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诗歌除外。‎ 二、点评 今年的山东卷作文,是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的结合,体现了不在审题立意上过度难为考生的命题宗旨,材料既是一种限制,也是对考生思路的提示。‎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这段材料提示我们可以从写现实人生和写社会变迁的角度切入,也可以从历史中人或物的角度切入。也就是说,既可关注现实,又可回顾历史。但一定要写清什么见证了什么,开口要小,越具体越好。比如可以写姓名的变化见证国家社会和人们意识的变化。例如爷爷叫赵发财,父亲叫赵爱国,我叫赵薇娜,联系时代背景,应该能写出好文章,还有村里的小河、树林、老碾、道路等等都能见证家乡的变化与发展, 这个题目还有一个命题思路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国计民生。2008年到2009年至今我们国家发生了许多或悲或喜的大事,这些事不同程度的都成了历史的见证,例如抗震救灾见证了我们国家的凝聚力,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见证了我们国力的日渐强盛,金融危机见证了我们综合国力的强大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我们这一批学子见证了山东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回归等,此外像三鹿奶粉事件,今年流行的网络用语,例如“打酱油的”“做俯卧撑”“我是北京来的”“宅男宅女”等或许都是我们民族心理或意识形态发展的某种见证。总之,从社会热点角度可写的东西应该有很多,但一定要统一在一个主题之下。‎ 从写人生来说,可以找一个具体的物件来见证我们自身的成长,可以参考古诗词当中的明月、长柳,芍药等见证某朝代由盛及衰的手法,写“明月见证我成长”“老榆树见证我长大”等。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我们接触过的文化名人,英雄伟人,大的历史事件都可看做是某段历史或某种精神成长的见证,应该也能写出好文章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