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学案更多资料关注微博高中学习资料库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学案更多资料关注微博高中学习资料库

第16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 明备考方向 握主旨精要 课程标准 ‎(1)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2)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本讲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古代商业总趋势在不断发展但进度比较缓慢,长期实行的经济政策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利于中国的社会转型。中国古代的商业,发展水平较高,它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前期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经济的繁荣。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及“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始终未能突破封建社会的桎梏,使得近代的中国落后于西方,丧失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机会 考纲要求 ‎(1)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2)古代的土地政策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一、古代商业的发展 ‎1.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商朝: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 ‎(2)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3)秦汉: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 ‎(4)隋唐:除都市商业外,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5)两宋: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6)元朝:交通发达,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7)明清:城镇商业 呈现繁荣景象,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 ‎2.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的变迁:‎ 时期 宋朝以前 宋朝 空间限制 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设市,与民居严格分开 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草市”更加普遍;出现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四大商业名镇 时间限制 按时开市、闭市 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 政府监管 官府设市令、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 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2)城市的发展:‎ ‎①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 ‎②表现: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是著名的商业中心,扬州、成都等南方城市空前繁荣。‎ ‎3.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概况:‎ ‎①西汉: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②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③两宋: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④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⑤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由“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2)特点:‎ ‎①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②形式:以朝贡贸易为主,通过朝贡和赏赐完成交易。‎ ‎③趋势:由对外开放、外贸兴盛到明清时期渐趋萎缩。‎ ‎[拓展提升]‎ 城市中的“市”与“草市”“夜市”的区别 ‎(1)城市中的“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和场所,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到宋朝时发生改变。‎ ‎(2)“草市”主要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冲破了“市”的地域限制。‎ ‎(3)“夜市”则指城市中的“市”在时间上延长到夜间,冲破了“市”的时间限制。‎ 二、古代的经济政策 ‎1.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奴隶社会:实行土地国有的井田制。‎ ‎①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和买卖。‎ ‎②受封者要向国王缴纳贡赋。‎ ‎③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①过程:公元前594年鲁国的税制改革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②弊端:土地兼并。‎ 原因 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 危害 造成社会的两极分化 抑制 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明朝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 ‎2.“重农抑商”‎ ‎(1)原因:出现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等问题。‎ ‎(2)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3)演变:‎ 阶段 时期 内容 影响 产生 战国 国家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 发展 西汉 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政策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 明清 固守重农抑商政策,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 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海禁”与“闭关锁国”‎ ‎(1)明朝“海禁”:‎ ‎①原因: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 ‎②表现: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2)清代“闭关锁国”:‎ ‎①原因: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②表现: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人民片板下海。‎ ‎③危害:不利于海外市场的开拓与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并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巧学助记]‎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经济政策 ‎ ‎ ‎[知识体系构建]‎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及其特点 ‎1.发展变化 ‎(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发展;先固定时间、地点,后打破界限。‎ ‎(2)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奢侈品为主,后来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转向市场。‎ ‎(3)交易媒介的变化:开始是物物交换,后来出现一般等价物贝等货币,再后货币固定为金银。北宋时还出现纸币——交子。‎ ‎(4)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组织发展为地缘组织和行业组织。‎ ‎(5)流通领域的变化:由只局限于流通领域到逐渐与生产及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 ‎2.主要特点 ‎(1)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中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夜市和晓市等形成和发展。‎ ‎(2)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各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到明清时期,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3)对外贸易发达。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兴盛。‎ ‎(4)货币种类不断丰富。如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5)商人群体活跃。明清时期,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人群体组成了商帮,如徽商、晋商等。‎ ‎(6)商人地位低下。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 ‎[例1] (2012·福建高考)《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 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  )‎ 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    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 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 ‎[解析] 从材料信息“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可以看出从管理的角度来设计都城,A项是在宋代,B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D项与史实不符。‎ ‎[答案] C ‎[例2] (2012·江苏高考)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右图场景的是(  )‎ 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 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解析] 《清明上河图》创作于北宋,反映了都城东京沿街商业的繁盛景象。西汉时设九市,市坊之间有严格限制,至宋代,市坊界限被打破,排除A项;草市是指乡村和城郊集市,排除B项;图片中没有反映出夜市的情境,排除C项。‎ ‎[答案] D ‎[命题解读]‎ 已考角度 ‎1.考查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表现,如例1‎ ‎2.考查中国古代城市的变迁,如例2‎ 预测角度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代表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方向,与当今商品经济相联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考查角度主要有:‎ ‎(1)引用史料、诗词等考查古代商业发展的表现以及城市变迁的规律 ‎(2)重点考查隋唐、两宋、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阶段特征 ‎(3)从社会史观的角度解读商业与政治、经济、思想以及生活观念等方面的联系 ‎1.(2012·南京二模)唐代元稹《估客乐》:“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诗中反映出当时(  )‎ ‎①商帮的活动范围很广  ②长安城是重要的商贸城市 ‎③市场设置不受地点限制 ④民族间经济交往频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B 商帮出现在明朝时期,排除①;由诗句中“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可知②正确;唐朝时期,市场有严格的地点限制,排除③;从诗句中“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可知中原地域与少数民族经济交往活跃,故④正确。因此选B。‎ ‎2.(2012·吉林二模)宋史专家赵宝珠认为,“……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路”。材料论述的是宋代出现的(  )‎ A.街市 B.坊市 C.夜市 D.草市 解析:选D “草市”是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宋代以前已经出现,说明商业得到了发展。古代的“街市”“坊市”指的是城市的集市;而“夜市”也仅仅在政治中心和商业繁华的大都会城市中出现。结合题干中的“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因此D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3.(2012·江南十校联考)右图是南宋李嵩绘制的《市担婴戏图》,作品以细腻的笔法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货郎挑着货担走村串巷,货担上商品琳琅满目,货郎正在招揽生意,一位哺乳的妇女在一群孩童的簇拥下涌向货担。从这幅图景中可以得出的认识是(  )‎ ‎①宋代商业环境较为宽松 ②民俗开始成为绘画题材 ‎③货郎群体深受百姓喜爱 ④体现理学的家庭人伦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B 民俗作为绘画题材在北宋就很盛行,该图为南宋时期作品,②说法错误,应排除;从货郎“走街串巷”可以看出宋代商业环境比较宽松,①正确;货郎受到百姓喜爱可以从图片和文字描述中看出,③正确;图中儿童簇拥哺乳妇女的情景可以反映出理学敦和睦、明教化的家庭人伦观,④正确。‎ 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政策的比较 比较项 ‎ 重农抑商政策 闭关政策 实施时期 实施于战国时期,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衰落的明清时期 目的 维护封建统治 压制商人势力,维护封建统治基础,保护小农经济 防御外来殖民势力,维护封建体制 内容 压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严格控制国内市场和商业活动 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影响 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前期对古代农业的发展有利,后来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主权;严重限制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例3] (2012·新课标全国高考)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  )‎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的原因是“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田宅逾制”,这说明汉武帝抑制豪强的目的是缓解土地兼并。“经济支柱”说法错误,A项排除;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监察属于政治手段,D项排除。‎ ‎[答案] C ‎[例4] (2012·北京高考)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  )‎ A.不事生产 B.不尊儒术 C.不敬宗族 D.不纳租税 ‎[解析] 结合重农抑商政策的概念可知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大都认为商人不从事工农业生产,不创造产品,对社会的发展没有贡献,所以贬低商人地位,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因此答案为A。‎ ‎[答案] A ‎[命题解读]‎ 已考角度 ‎1.考查中国古代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如例3‎ ‎2.考查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如例4‎ 预测角度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近年命题较多,命题角度主要有:‎ ‎(1)引用原始材料考查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内容,如均田制 ‎(2)创设情境考查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及闭关锁国政策的内涵和影响 ‎(3)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角度考查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4.《新全球史》言及古代中国某制度时说:“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 A.改变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损害了自耕农的利益 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D.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均田制的作用。材料反映了均田制的实施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从而缓和社会矛盾,因此正确答案为C。‎ ‎5.(2012·安徽名校调研)“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照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 A.“重农抑商”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B.“重农抑商”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C.“重农抑商”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D.“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部中国古代史 解析:选C 材料中观点强调的是帝王们制定的政策都出于现实考虑,“重农抑商”政策在不同时期所起作用不同,尤其是到了封建社会晚期“重农抑商”政策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因此A、B两项说法有误。“重农抑商”政策源于商鞅变法,故D项说法有误。‎ ‎6.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西方早已“选择海洋”,而中国却“选择陆地”。这种“选择”给中国带来最主要的影响是(  )‎ A.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列强的入侵 B.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贸易中心 C.使中国失去资本扩张和工业化的契机 D.导致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衰退 解析:选C 中国选择陆地的意思是在当时世界进入工业文明的时候,中国还固守农业文明,落伍于世界。A项不是这一做法的影响;B项叙述不正确,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贸易中心地区之一;明清盛世的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仍大体保持领先地位,D项叙述不正确。‎ ‎(2012·海南高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 ‎《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材料二 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严,贼伙愈盛”。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学者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1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 ‎——摘编自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影响。‎ ‎[思维流程]‎ ‎1.审设问,明确阅读重点 本题共有两问,一是明朝初年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二是明朝中后期对海禁政策进行调整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影响。‎ ‎2.定时空,锁定答题范围 由材料和设问可明确界定时空范围是明朝初年和明朝中后期。‎ ‎3.建联系,找解题突破口 第(1)问:注意材料一中的关键句“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和“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进行适当概括,联系课本知识,从国内、国际、经济基础、个人认识等多个角度进行回答;第(2)问:从材料二第一段可知,海禁政策于国于民都有害,从材料二第二段可知,开禁对贸易、百姓生计、人口迁移、制度改革等都有积极影响。‎ ‎4.读材料,获取有关信息 ‎(1)略读材料,明确层次大意:‎ 本题材料共有两段,第一段材料主要反映出明朝初年由于敌对势力的存在以及与倭寇的勾结,迫使明朝政府采取海禁政策。第二段材料说明了海禁政策在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的同时,引发了走私贸易的兴盛,因此必须对海禁政策进行调整。‎ ‎(2)精读材料,细研关键语句:‎ ‎①“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明朝初年与明朝敌对的势力沦为海盗。‎ ‎②“每诱岛倭入掠”海盗与倭寇勾结,骚扰中国沿海地区。‎ ‎③“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出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考虑,朱元璋对海外诸国未予以高度的重视。‎ ‎④“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沿海地区的人民由于“海禁”政策失去生活出路。‎ ‎⑤“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海禁政策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积极作用,弊端日益暴露出来,应予以调整。‎ ‎5.扣教材,条理作答 ‎  ‎ ‎ ‎ ‎ ‎ ‎ ‎ ‎ ‎ ‎ [满分之答] (1)背景:明廷敌对势力残余利用大海继续对抗;倭寇侵扰,海盗与沿海不法之徒勾结;自然经济,统治者(朱元璋)对海外诸国的轻视。‎ ‎(2)原因:敌对势力消亡;影响沿海百姓生计;严禁政策已不合时宜。‎ 影响:开禁促成了海上贸易发展;有利于沿海百姓的生计,海外移民;加速白银内流,促成制度变革。‎ ‎[状元纠错本]‎ ‎1.唐朝城市固定的交易场所——“柜坊”的职能是(  )‎ A.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    B.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 C.管理市场的物价和税收 D.负责皇家物资的采购 答案:A ‎2.费正清(美国)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唐初人们尚轻视商业并试图限制其发展,但到了晚唐和宋朝时这种束缚就被打破了。”其主要表现是(  )‎ A.出现了“市” B.坊市布局整齐 C.城市布局突破了坊市的界限 D.出现了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答案:C ‎3.《左传》记载:鲁襄公4年(公元前569年),“土可贾焉”。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土地大幅增值 B.商品经济发展 C.土地私有制出现 D.耕作技术提高 答案:C ‎4.黄遵宪有诗“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对“大错”的理解最具理性的是(  )‎ A.限制外商来华阻碍中外贸易 B.隔绝大陆与台湾的正常往来 C.禁止国人海外经商限制了商品市场 D.自我封闭扼杀了社会进步的可能性 答案:D ‎[易误点提醒]‎ ‎1.唐代的“柜坊”‎ ‎“柜坊”不是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的场所,而是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2.唐宋都城的区别 北宋东京城和唐朝长安城最大的不同,不是“夜市”的出现。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墙、坊墙均被拆毁,坊市界限已不复存在。两者最大的不同是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 ‎3.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最早承认土地私有合法性的是鲁国公元前594年的“初税亩”改革,而以法律形式确立起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 ‎4.“闭关锁国”政策的内容 ‎“闭关锁国”不是绝对禁止对外交往和贸易,而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和贸易。如清政府特许的“十三行”就是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的机构。‎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2·石景山期末)张衡的《西京赋》中有“郭开九市,通阛带阓,旗亭垂立,俯崇百隧”之语,这表明当时(  )‎ A.洛阳城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B.长安城设立有多个商业区 C.洛阳城商业繁荣,商铺林立 D.长安城商业受到严重打压 解析:选B 张衡为东汉人,长安在洛阳以西,同时从西京“郭开九市”看出长安商业发达,故答案选B。‎ ‎2.(2012·浙江四校一模)唐朝时,波斯和大食商人把珠宝玉石等奢侈品带到(长安)西市来卖,然后购买丝绸、瓷器等中国特产运回转卖,西市的繁荣超过了东市。下列诗句的描写符合下图所反映的西市场景的是(  )‎ A.“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B.“五陵少年金市东”,“笑入胡姬酒肆中”‎ C.“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D.“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解析:选B A项反映了唐代草市的概况,C项是描写唐代后期夜市的情况,D项是陆游反映宋代草市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的概况。B项描写了唐代西市的繁华场景,符合题意。‎ ‎3.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列各项可以为作者提供论据的是(  )‎ A.偏远的农村地区开始出现草市 B.“市”突破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C.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大量兴起 D.流通领域出现了新型生产关系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市”的发展。草市开始出现是在宋朝以前,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与流通领域出现新型生产关系是在明清时期。‎ ‎4.(2012·杭州一模)明清数百年来,杭州人将十座城门的名字及其特色编成了杭曲大调:百官门外鱼担儿,坝子门外丝篮儿,正阳门外跑马儿,螺蛳门外盐担儿,草桥门外菜担儿,候潮门外酒坛儿,……(注:篮儿——竹篮,杭州方言喜在词后加“儿”字。)从中反映出明清时期(  )‎ A.杭州开始成为商业大都会 B.杭州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官府对杭州城进行了区域功能划分 D.杭州市民的经济文化生活较为丰富 解析:选C 百官门、坝子门、正阳门、螺蛳门等分别是鱼、丝篮等交易地点,说明了区域功能的特征。A、B、D三项无从体现。‎ ‎5.(2012·哈尔滨期末)明朝李鼎在《李长卿集》中描述:“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主要反映明代(  )‎ A.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B.货币经济占据主导 C.国内物资交流频繁 D.形成区域商人群体 解析:选C 材料意思是北方的货物被商贩日夜贩往南方,而南方的货物被日夜贩运到北方,说明了国内物资交流的频繁,故选C。其他选项在材料中得不到体现。‎ ‎6.(2012·安徽名校调研)有人对右图做了如下介绍:“图中描绘的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十三行商馆的情景。商馆前的广场上,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国旗迎风飘扬;画面的右上方绘着一座观音庙和一栋五层的镇海楼。” “”所指代的城市为(  )‎ A.上海 B.广州 C.泉州 D.福州 解析:选B 由材料中的时间、“十三行”“美国、英国”“镇海”等信息可以判断出“”所指代的城市为广州,因为清朝实行海禁后规定只有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7.(2012·湛江一模)《左传》隐公八年(公元前715年)记载,郑国和鲁国不经周天子同意,擅自相互交换了枋田和许田。对此,周天子也只好默许。这说明(  )‎ A.重农抑商政策确立 B.土地公有制形成 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D.井田制遭到破坏 解析:选D 在分封制下,诸侯的封地,包括土地和人口,都是周王授予的,不得擅自更换。题目中两国擅自交换土地,反映了井田制遭到破坏。故选D。A、B、C三项与题意不符。‎ ‎8.(2012·邯郸一模)北魏均田制规定:贵族和官僚可以通过奴婢和耕牛另外获得土地,奴婢授田额与良民同,耕牛1头授田30亩,限4头牛。其主要影响是(  )‎ A.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 B.使劳力与田业相结合促进农业生产 C.将农民束缚于土地上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 D.保留着豪强特权人士在土地数量上的优势 解析:选D 材料反映出贵族和官僚可以通过奴婢获得更多的土地,体现出对贵族和官僚利益的保护。A项说法过于绝对,B、C两项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 ‎9.(2012安徽示范二模)商鞅变法规定:民众“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统治者重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B.有利于杜绝奴隶存在 C.有利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 D.禁止商业的发展 解析:选C 材料体现的是重农抑商政策,强调鼓励发展农业,由此可知A、D两项表述错误,B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 ‎10.(2012·无锡期中调研)清代学者陶煦说:“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反映了当时“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社会风气 B.土地兼并的盛行瓦解了自给自足的个体小农经济 C.这导致工商业缺乏必要的资本积累,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D.这与清政府倡导的“农为天下之本,而工商皆其末也”的指导思想相吻合 ‎ 解析:选B 材料反映出商人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把赚的钱用来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扩大规模。故A、C、D三项正确。自给自足的个体小农经济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因此答案为B。‎ ‎11.(能力题)下列各史料片断,可用来研究明太祖“海禁”政策的背景的是(  )‎ A.“逾年,新倭人至,屡寇浙东三郡”‎ B.“且闻华民惯见夷商获利之厚,莫不歆羡垂涎”‎ C.“英吉利在西洋诸国中较为强悍”‎ D.“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 解析:选A 明太祖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是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因此与之相符的史料应为A项。‎ ‎12.(2012·揭阳一模)《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鸦片战争前夕广州十三行的兴盛说明(  )‎ 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清政府积极开拓世界市场 C.闭关锁国政策的松动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解析:选D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开放广州一地通商,因此B、D两项表述错误,A项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故正确答案为D。‎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乡音歙语兼秦语,不问人名但问旗。半是新城半旧城,旧城寥落少人行。移来梗子中间住,北贾南商尽识民。‎ ‎——(清初) 何嘉埏《扬州竹枝词》‎ 材料二 徽商“食必膏梁,衣必文绣,一婚嫁丧葬,堂食饮食,衣服舆马,动辄费数十万”。‎ ‎——《扬州画舫录》‎ 在徽商的大力扶植之下,徽属各县书院林立,仅歙县“书院凡数十”。族中弟子有“贫而不能学者”,徽商往往招入家塾,“悉力扶植之”。‎ ‎——《中国十大商帮》‎ 天顺、嘉靖年徽人王友揽“商于庐……爱庐之风俗淳朴,买田千余亩,购屋数十楹”。‎ ‎——《歙县泽富王人宗谱》‎ 祁门人胡天禄经商致富,“族人失火焚居,天禄新之。又建新宅于城中,与其同祖者居焉。输田三百亩为义田,以备祭祀及族中婚葬丧嫁及族中贫无依者之资”。‎ ‎——《安徽通志》‎ 材料三 若夫翠华(指封建官僚)莅止,情殷瞻就,供亿丰备,尤为前所未有。至于大庆典、大军需,淮商捐输或数百万,……其余寻常捐输,难以枚举。……故商为四民之末,盐商特邀圣主之恩,或召对,或赐宴赏赉,有厚拟于大僚。‎ ‎——王守基《盐法议略》‎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徽商资金的流向。从近代化的角度看该流向对我国经济带来怎样的不利影响。(6分)‎ ‎(3)据材料三概括商人的行为并分析原因(6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这一时期商业发展的新特点(4分)。‎ 解析:第(1)问从“北贾南商尽识民”的关键信息看出不同地域间经济的交流,从人们的熟悉程度反映经济来往的密切和商业发展的程度,回答原因可回顾所学知识,从影响商业的因素中寻找要点来回答;第(2)从“动辄费数十万”“书院凡数十”“悉力扶植之”“买田千余亩,购屋数十楹”“田三百亩为义田”来归纳其资金的流向,从近代化的角度即经济上是否有利于新兴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角度来回答影响;第(3)问从“情殷瞻就或数百万,……其余寻常捐输,难以枚举”来分别归纳其行为,结合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来回答原因;第(4)问,回顾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回答。‎ 答案: (1)现象:商业繁荣;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原因: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发展。‎ ‎(2)流向:消费;兴办教育;买房置地;家族内公益事业(扶困济贫)。(答对两点即可)‎ 影响:没有流向生产领域,不利于扩大再生产;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行为:攀附官府;大量捐助。‎ 原因: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导致商人地位低下;为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影响。‎ ‎(4)新特点: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商帮(区域性的商人团体)出现。‎ ‎14.(2012·苏州调研)15世纪前半期,郑和船队七下西洋,开创了震惊世界的大航海伟业。然而令人叹息的是,明宣宗的一纸命令竟然令其戛然而止,而其后的西欧各国却争相开辟新航路,走到了世界的前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些非凡的远航探险在1433年却由于皇帝的命令而突然停止。……倘若在欧洲,这种停止是完全无法想象的。中国的皇帝的确能发布一道道对整个国家有约束力的命令;欧洲绝无这样的皇帝……西北欧的商人也与中国的商人完全不同……(他们的)这种权力和声望保证了任何禁止海外冒险事业的法令是不可能实施的……欧洲对外国产品有真实的需要和强烈的需求,而中国完全不是如此。‎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辈悉健有力,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接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综于外者,既触纲不敢归,又连接外夷,乡导以入。‎ ‎——明·张燮:《东西洋考》卷7《饷税考》‎ 材料三 明代中晚期至清初的200余年是中国瓷器外销的黄金时期。输出的瓷器主要是景德镇青花瓷、彩瓷、广东石湾瓷、福建德化白瓷和青花瓷、安溪青花瓷等。其中较精致的外销瓷多是国外定烧产品,其造型和装饰图案多属西方色彩……明清时期,总数超过1.5亿件的中国瓷器漂洋过海到西方。‎ ‎——(美)杜朴、文以诚《中国艺术与文化》‎ 材料四 明政府于1568年部分开放了海禁。1599年恢复广州、宁波二市舶司,正式开放了海禁,但随着明王朝的灭亡便戛然而止了。清初厉行海禁,统一台湾后,康熙帝一度驰禁,设立四个港口为通商口岸,但20年后,又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贸易。乾隆帝开始,只许广州一地通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皇帝的一纸命令使得远航探险突然停止的制度原因是什么?中国商人的低下地位是什么政策导致的?中国对外国产品为什么没有强烈的需求?(4分)‎ ‎(2)据材料二,明代的海禁政策带来了什么严重的后果?(6分)‎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瓷器外销黄金时期的特点。据材料四分析中国瓷器外销繁荣的主要原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对当今我国的对外开放有什么启示?(6分)‎ 解析:第(1)问联系明朝的政治制度及材料一中“由于皇帝的命令而突然停止”分析出原因,联系明朝对商业的政策分析商人地位的低下,并结合当时中国的经济形式归纳出中国为什么对外国产品没有强烈的需求的原因;第(2)问从材料二中逐条归纳出即可;第(3)问中可从瓷器的种类、数量等方面归纳出特点,并结合材料四分析出中国瓷器外销繁荣的主要原因;第(4)问是主观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实行君主专制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2)正常的海外贸易活动断绝;沿海人民丧失生计,生活贫困;有的为生活所迫转为海盗;有的为倭寇向导,骚扰沿海地区。(任答3点即可)‎ ‎(3)外销瓷器品种丰富,能根据海外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出口数量庞大。海禁和通商口岸的开放。‎ ‎(4)要坚持对外开放;要创造对外开放有利的政策环境;对外开放有利于开拓海外市场,促进贸易繁荣;对外封闭造成国民困窘,经济落后;必须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任答三点即可)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