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资源文言文阅读课外提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复习资源文言文阅读课外提高

‎2008届高三语文总复习讲解 第三部分 文言文阅读 四、课外提高 ‎(一)张堪不贪 ‎ 张堪,南阳宛人也。早孤,让先父余财数百万与兄子。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日“圣童”。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及即位,召拜郎中,三迁为谒者。使送委输缣帛,并领骑七千匹,诣大司马吴汉伐公孙述,在道追拜蜀郡太守。时汉军余七日粮,阴具船欲遁去。堪闻之,驰往见汉,说述必败,不宜退师之策。汉从之,乃示弱挑敌,述果自出,战死城下。成都既拔,堪先入据其城,检阅库藏,收其珍宝,悉条例上言,秋毫无私。慰抚吏民,蜀人大悦。‎ ‎ 在郡二年,征拜骑都尉。后拜渔阳太守。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堪率数千骑奔击,大破之,郡界以静。乃于孤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视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 ‎ 帝尝召见诸郡计吏,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蜀郡计掾樊显进日:“渔阳太守张堪昔在蜀,其仁以惠下,威能讨奸。前公孙述破时,珍宝山积,卷握之物,足富十世,而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帝闻,良久叹息。方征堪,会病卒,帝深悼惜之,下诏褒扬,赐帛百匹。‎ ‎ (《后汉书》)‎ ‎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受业长安,志美行厉 通“勉”,勉励 ‎ B.诣大司马吴汉伐公孙述 拜访 ‎ C.赏罚必信 诚信 ‎ D.其仁以惠下 施恩 ‎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受业长安,志美行厉 从师学习 ‎ B.见堪志操,常嘉焉 志向,操守 ‎ C.使送委输缣帛 转运 ‎ D.收其珍宝,悉条例上言 依照规定 ‎ 3.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 A、汉从之,乃示弱挑敌 B、见堪志操,常嘉焉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于是余有叹焉 ‎ C、成都既拔 D、郡界以静 ‎ 君既为府吏 汝殁以六月二日 ‎ ‎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 ‎ ——匈奴曾带领上万名骑兵入侵渔阳。‎ ‎ B.劝民耕种,以致殷富 ‎ ——劝谕百姓耕种,因此使郡中富裕起来 ‎ C.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 ‎ ——询问各地的风土人情及前后守令任职的情况。‎ ‎ D.卷握之物,足富十世 ‎ ——他掌握的财物,足可使十代成为巨富 ‎ 5.下列句子,全部表现张堪不贪品质的一项是 ( )‎ ‎ ①让先父余财数百万与兄子 ‎ ②使送委输缣帛,并领骑兵七干匹 ‎ ③收其珍宝,悉条例上言,秋毫无私 ‎ ④乃于孤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 ‎ ⑤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 ‎ ⑥帝深惜之,下诏褒扬,赐帛百匹 ‎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⑥‎ ‎ 6.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 ‎ A.张堪从小就养成清廉不贪的品格,曾把先父留下的百万家财送给兄长的儿子。‎ ‎ B.张堪先是帮助吴汉打败公孙述,后又在孤奴开垦荒地,指导那里的百姓致富,在各方面都表现出较为突出的才能。‎ ‎ C.张堪面对足以使自己十代成为巨富的财产,秋毫不动心,如数上交朝廷,受到百姓、官吏的称赞。‎ ‎ D.张堪不贪慕钱财,不以权谋私,并能想办法帮助百姓致富,令人可敬,但其个人结局却颇为凄苦,让人同情。‎ ‎ (二)李章惩豪 ‎ 李章,字第公,河内怀人也。五世二千石。章习《严氏春秋》,经明教授,历州郡吏。光武为大司马,平定河北,召章置东曹属,数从征伐。‎ ‎ 光武即位,拜阳平令。时赵、魏豪右往往屯聚,清河大姓赵纲遂于县界起坞壁,缮甲兵,为民所害。章到,乃设飨会,而延谒纲。纲带文剑,被羽衣,从士百余人来到。章与对宴饮,有顷,手剑斩纲,伏兵亦悉杀其从者,因驰诣坞壁,掩击破之,吏人遂安。‎ ‎ 迁千乘太守,坐诛斩盗贼过滥,征下狱免。岁中拜侍御史,出为琅邪太守。时北海安丘大姓夏长思等反,遂囚太守处兴,而据营陵城。章闻,即发兵千人,驰往击之。掾史止章日:“二千石行不得出界,兵不得擅发。”章按剑怒:“逆虏无状,囚劫郡守,此何可忍!若坐讨贼而死,吾不恨也。”遂引兵安丘城下,募勇敢烧城门,与长思战,斩之,获三百余级,得牛马五百余头而还。兴归郡,以状上帝,悉以所得班劳吏士。后坐度人田不实征,以章有功,但司寇论。月余免刑归。复征,会病卒。(《后汉书》)‎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召章置东曹属 安置 ‎ B.坐诛斩盗贼过滥 治罪 ‎ C.若坐讨贼而死,吾不恨也 遗憾 ‎ D.后坐度人田不实征 丈量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 ①数从征伐 ‎ ②复征,会病卒 ‎ ③从士百余人来到 ‎ ④伏兵亦悉杀其从者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 3.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 A、因驰诣坞壁 B、若坐讨贼而死 ‎ 我欲因之梦吴越 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 C、兴归郡,以状上闻 D、但司寇论 ‎ 以啮人,完御之者 但微颔之 ‎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经明教授,历州郡吏 ‎ ——通习经典,教授学生,曾做过州郡的吏员。‎ ‎ B.清河大姓赵纲遂于县界起坞壁 ‎ ——清河大姓赵纲甚至在坞壁起兵谋反。‎ ‎ C.二干石行不得出界,兵不得擅发 ‎ ——做二干石官的不能走出郡界,军队不能擅自出动。‎ ‎ D.悉以所得班劳吏±‎ ‎ ——(光武帝命令)把所得的财物全部分发慰劳给有功的官吏士兵。‎ ‎ 5.下列句子,全部表现李章惩处豪强态度坚决、行为果断的一项是( )‎ ‎ ①召章置东曹属,数从征伐 ‎ ②章与对饮,有顷,手剑斩纲 ‎ ③因驰诣坞壁,掩击破之 ‎ ④章闻,即发兵干人,驰往击之 ‎ ⑤若坐讨贼而死,吾不恨也 ‎ ⑥悉以所得班劳吏士 ‎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 6.下列表述,和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 )‎ ‎ A.李章深受光武帝的信任与器重,早在他任大司农时,就曾跟随光武帝一起,平定河北,征伐盗贼。 ‎ ‎ B.李章面对强敌,巧设飨食,不动声色,斩强盗之首头颅于地,突出表现了一个将领的大智大勇。 ‎ ‎ C.李章不为陈规所限,宁可丢掉自己的性命,也要牟兵攻打随意囚禁太守的地方豪强的做法得到了光武帝的肯定。‎ ‎ D.李章屡次征伐盗贼,建立奇功,保护了地方百姓和地方官员生命,但他有时斩杀盗贼过于随便,也因此受到朝廷的批评和弹劾。 (三)孔奋力行清洁 ‎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曾祖霸,元帝时为侍中。奋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歆称之,谓门人日:“吾已从君鱼受道矣。”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署议曹掾,守姑臧长;八年,赐爵关内侯。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至丰积。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事母孝谨,虽为俭约,奉养极求珍膳;躬率妻子,同甘菜茹。时天下未定,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为众所笑,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奋既立节,治贵仁平,太守梁统深相敬待,不以官属礼之,常迎于大门,引入见母。‎ ‎ 陇、蜀既平,河西守令成被征召,财货连毂,弥竞川泽。唯奋无资,单车就路,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谓日:“孔君清廉佳贤,举县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后汉书》)‎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吾已从君鱼受道矣 接受(教育)‎ ‎ B.窦融请奋署议曹掾 代理,暂任 ‎ C.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谓日 交互 ‎ D.士多不修节操 修:美好 ‎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 A.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 B.虽为俭约,奉养极求珍膳 C.躬率妻子 D.而奋力行清洁 ‎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 A、而姑臧称为富邑 B、不以官属礼之 ‎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以金笼进上 ‎ C、而奋力行清洁,为众所笑。 D、常迎于大门 ‎ 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既而得其尸于井 ‎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孔奋小时候跟随刘歆学习《春秋左氏传》‎ ‎ B.市日四合——集市每天有四次集会 ‎ C.徒益苦辛耳——只是白白地辛苦罢了 ‎ D.奋既立节,治贵仁平——孔奋坚定自己的操守,治理辖区以仁慈公平为贵 ‎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孔奋清正廉洁的一组是( )‎ ‎ ①躬率妻子,同甘菜茹 ‎ ②不以官属礼之 ‎ ‎ ③单车就路 ‎ ④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 ‎ ⑤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常受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孔奋是刘歆的学生,但刘歆却对他的弟子说他已经从孔奋那儿学到了道理。‎ ‎ B.孔奋治理姑臧非常得法,那儿的百姓生活从此变得安定而富足,而孔奋自己在职期间的财产却没有什么增加。‎ ‎ C.孔奋的清廉受到当时许多做官人的嘲笑,只有太守梁统非常敬重他,还把他介绍给自己的母亲认识。‎ ‎ D.孔奋离开姑臧时单车上路:百姓们感谢孔奋的恩泽,捐送了许多物品给他,但他却什么都没拿。‎ ‎(四)高柔断案 ‎ 护军营士窦礼近出不还营,以为亡,表言逐捕,没其妻盈及男女为官奴婢。盈连至州府,称冤自讼,莫有省者。乃辞诣廷尉。柔问日:“汝何以知夫不亡?”盈垂泣对曰:“夫少单特,养一老妪为母,事甚恭谨,又哀儿女,抚视不离,非是轻狡不顾家室者也。”柔重问曰:“汝夫不与人有怨仇乎?”对日:“夫良善,与人无仇。”又日:“汝夫不与人交钱财乎?”对日:“尝出钱与同营士焦子文,求不得。”时子文适坐小事系狱,柔乃见子文,问所坐。言次,曰:“汝曾举人钱不?”子文日:“自以单贫,初不敢举人钱物也。”柔察子文色动,遂日:“汝昔举窦礼钱,何言不邪?”子文怪,知事露,应对不次。柔日:“汝已杀礼,便宜旱服。”子文于是叩头,具首杀礼本末,埋藏处所。柔便遣吏卒,承子文辞往挖掘,即得其尸。诏书复盈母子为平民,班文天下,以礼为戒。(《三国志》)‎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窦礼近出不还营,以为亡 逃跑 ‎ B.养一老妪为母,事甚恭谨 侍奉 ‎ C.称冤自讼,莫有省者 知道 ‎ D.班文天下 颁布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称冤自讼,莫有省者 为自己辩白 ‎ B.夫少单特,养一老妪为母 孤单 ‎ C.具首杀礼本末 全面交代(罪行)‎ ‎ D.汝已杀礼,便宜早服 应该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 ①子文怪,知事露,应对不次 ②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 ③乃辞诣廷尉 ④承子文辞往挖掘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 ‎ A.没其妻盈及男女为官奴婢 ‎ ——收他的妻子盈和家中的男女仆人为官府的奴婢 ‎ B.汝曾举人钱不?‎ ‎ ——你是不是曾经拿过别人的钱?‎ ‎ C.时子文适坐小事系狱 ‎ ——当时子文正好因一件小事被关进监狱里 ‎ D.柔察子文色动 ‎ ——高柔观察到子文有悔改之意 ‎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体现高柔断案高明的一组是( )‎ ① 又日:“汝夫不与人交钱财乎?”‎ ② 诏书复盈母子为平民,班文天下,以礼为戒 ③ 柔察子文色动,遂日:“汝昔举窦礼钱,何言不邪?”‎ ④ 柔便遣吏卒,承子文辞往挖掘,即得其尸 ⑤ 称冤自讼,莫有省者 ‎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 ‎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 A.高柔断案手段高明,开始故意不受理礼妻的诉讼,静观礼妻的反应。‎ ‎ B.窦礼少年丧父,对母亲尽心侍奉。‎ ‎ C.窦礼之妻去州府申冤,但没有人查问此案。‎ D.焦子文见高柔来狱中,知事已败,不敢再有隐瞒。‎ ‎(五)蒋琬得诸葛亮器重 ‎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琬见推之后,夜梦有一牛,头在门前,流血滂沱,意甚恶之,呼问占梦赵直,直日:“夫见血者,事分明也。牛角及鼻,‘公’字之象,君位必当至公,大吉之征也。”顷之,为什邡令。先主为汉中王,琬入为尚书郎。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举茂才,琬固让刘邕、阴化、庞延、廖淳,亮教答日:“思惟背亲舍德,以殄①百姓,众人既不隐于心,实又使远近不解其义,是以君宜显其功举,以明此选之清重也。”迁为参军。五年,亮往汉中,琬与长史张裔统留府事。八年,代裔为长史,加抚军将军。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日:“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 (《三国志》)‎ ‎ 【注】①“殄”:通“腆”,丰厚,美好。‎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奄至广都 突然 ‎ B.琬见推之后 推崇,称赞 ‎ C.思惟背亲舍德 思,想 ‎ D.密表后主日 秘密,暗中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 A.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 B.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 ‎ C.又使远近不解其义 D.后事宜以付琬 ‎3.下列旬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 A、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 ‎ 以资政殿学士行 ‎ B、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 ‎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C、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 ‎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 D、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4.将下列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白话文 (1) 是以君宜显其功举,以明此选之清重也 (2) 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蒋琬深受诸葛亮器重原因的一组是 ( )‎ ‎ ①非百里之才也 ‎ ②君位必当至公 ‎ ③背亲舍德,以殄百姓 ‎ ④不以修饰为先 ‎ ⑤琬固让刘邕、阴化、庞延、廖淳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 A.刘备出游暗访至广都,见蒋琬不理政事,要给他定罪,后经诸葛亮求情,才免去罪名。‎ ‎ B.蒋琬曾请赵直占梦,赵直胡乱欺骗他有大吉之兆。‎ ‎ C.蒋琬坚辞茂才之举,诸葛亮认为这样做既不能使百姓得到好处,又让大家心里不痛快。‎ ‎ D.蒋琬深得诸葛亮的赏识和器重,主要是因为他“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 ‎ (六)曹摅明断 曹摅,字颜远。少有孝行,好学,善属文。太尉王衍见而器之,调补临淄令。县有寡 妇,养姑甚谨,姑以其年少,劝令改适,妇守节不移。姑愍之,密自杀,亲党告妇杀姑。官为考鞫,寡妇不胜苦楚,乃自诬。狱当决,适值摅到,摅知其有冤,更加辩究,具得情实。时称其明。狱有死囚,岁夕,摅行狱,愍之,日:“卿等不幸,致此非所,如何?新岁人情所重,岂不欲暂见家邪?”众囚皆涕泣日:“若得暂归,死无恨也。”摅悉开狱出之,克日、令还。掾史固争,咸谓不可。摅日:“此虽小人,义不见负,自为诸君任之。”至日相率而还,并无违者。一县叹服,号为“圣君”。入为尚书郎。仁惠明断,百姓怀之。时天大雨雪,宫门夜失行马①,群官检察,莫知所在,摅使收门士,众官成谓不然。摅日:“宫掖禁严,非外人所敢盗,必是门士以燎寒耳。’’诘之,果服。(《晋书》)‎ ‎ 【注】①行马:拦阻人马通行的木架。‎ ‎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好学,善属文 撰著 ‎ B.姑愍之,密自杀 哀怜 ‎ C.仁惠明断,百姓怀之 思念,想念 ‎ D.必是门士以燎寒耳 燃烧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 A.时天大雨雪 B.群官检察,莫知所在 ‎ c.新岁人情所重 D.摅知其有冤,更加辩究 ‎3.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 A.姑以其年少,劝令改适 B、自为诸君任之 ‎ 皆以美于徐公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C、众官咸谓不然 D、至日相率而还 ‎ 杂然相许 吾尝终日而思矣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 ‎ A.劝令改适,妇守节不移 ‎ ——劝她改变主张,回娘家去,她恪守妇道不愿回去 ‎ B.若得暂归,死无恨也 ‎ ——如果能回去,哪怕时间很短,那么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 C.卿等不幸,致此非所 ‎ ——你们到这不是人杲的地方,没有什么可指望了 ‎ D.开狱出之,克日令还 ‎ ——打开监狱放他们出去,让他们第二天回来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间接体现曹摅明断曲直是非的一组是 ( )‎ ‎ ①太尉王衍见而器之 ‎ ②摅知其有冤,更加辩究,具得情实 ‎ ③时称其明 ‎ ④至日相率而还,并无违者 ‎ ⑤一县叹服,号为“圣君”‎ ‎ ⑥摅使收门士 ‎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⑤⑥‎ ‎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韵一项是 ( )‎ ‎ A.曹摅年少时孝顺好学,很早就展露为官才华,于是太尉王衍让他担任临淄令。‎ ‎ B.曹摅将牢中死囚放回家过年,手下人都说不可以。结果囚徒都一个接一个地回来了,没有人负约。‎ ‎ c.临淄县有位寡妇,照顾婆婆非常周到,但丈夫的亲属对她有看法,于是在婆婆自杀后“告妇杀姑”。‎ ‎ D.曹摅刚刚担任尚书郎时就非常仁慈贤明,自上而下的人都很服他。‎ ‎(七)平吴功臣羊祜 ‎ 羊祜,泰山南城人也。世吏二千石,以清德闻。(晋武)帝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与昊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祜之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披甲,而颇以畋鱼废政。‎ ‎ ‎ ‎ 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柴当营门日:“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将军之安危,亦国家之安危也。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祜以孟献营武牢而郑人惧,晏弱城东阳而菜子服。乃进据险要,开建五城,收膏腴之地,夺吴人之资,石城以西,尽为晋有。自是前后降者不绝,乃增修德信,以柔怀初附,慨然有吞并之心。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人有略吴二儿为俘者,祜遣送还其家。吴将陈尚、潘景来寇,祜追斩之,美其死节而厚加殡敛。景、尚子弟迎丧,祜以礼遣还。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 ‎ 祜寝疾,求入朝。及侍坐,面陈伐吴之计。疾渐笃,乃举杜预自代。祜卒二年而吴平,群臣上寿,帝执爵流涕日:“此羊太傅之功也。”(《晋书》)‎ ‎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开设庠序 学校 ‎ B.与吴人开布大倍 信用 ‎ C.克日方战 约定 ‎ D.而颇以畋鱼废政 打猎 ‎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 A.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 B.在军常轻裘缓带 ‎ C.晏弱城东阳而菜子服 D.世吏二干石 ‎ 3.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 A、与吴人开布大信 B、竟以诡计令吴罢守 ‎ 每与吴人交兵 而颇以畋鱼废政 ‎ C、乃增修德信 D、祜改容谢之 ‎ 乃举杜预自代 称为羊公,不之名也 ‎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绥怀远近——安抚关怀远近的百姓 ‎ B.降者欲去皆听之——投降的士卒想离开的都听从羊祜的意见 ‎ C.收膏腴之地——控制了大片肥沃的土地 ‎ D.美其死节而厚加殡敛——颂扬他们为国尽忠的气节并厚葬他们 ‎ ‎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羊祜有平吴之功的一组是 ( )‎ ‎ ①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 ‎ ②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 ‎ ③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披甲 ‎ ④乃进据险要,开建五城 ‎ ⑤乃增修德信,以柔怀初附 ‎ ⑥帝执爵流涕日:“此羊太傅之功也。”‎ ‎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⑥ D.③⑤⑥‎ ‎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羊祜出身于官宦之家,晋武帝时,派羊祜到荆州管理军事,羊祜在那儿建立了许多功绩。‎ ‎ B.羊祜有一次想出营游玩,被军司徐胤拦住。羊祜听取了徐胤的意见,以后就很少出营了。‎ ‎ C.羊祜用武力进据险要,夺吴之资,斩杀来犯吴将,最终使吴地百姓臣服,平定了吴国。‎ ‎ D.羊祜注意增修德信,不搞偷袭,厚敛吴国阵亡将士等等。这些都为消灭吴国奠定了基础。‎ ‎(八)坚持原则的郭翻 ‎ 郭翻,字长翔,武昌人也。伯父讷,广州刺史。父察,安城太守。翻少有志操,辞州郡辟及贤良之举。家于临川,不交世事,惟以渔钓射猎为娱。居贫无业,欲垦荒田,先立表题,经年无主,然后乃作。稻将熟,有认之者,悉推与之。县令闻而诘之,以稻还翻,翻遂不受。尝以车猎,去家百余里,道中逢病人,以车送之,徒步而归。其渔猎所得,或从买者,便与之而不取直,亦不告姓名。由是士庶咸敬贵焉。与翟汤俱为庾亮所荐,公车博士征,不就。咸康末,乘小船暂归武昌省坟墓,安西将军庾翼以帝舅之重,躬往造翻,欲强起之。翻日:‎ ‎ 人性各有所短,焉可强逼!”翼又以其船小狭,欲引就大船。翻日:‎ ‎ 使君不以鄙贱而辱临之,此固野人之舟也。”翼俯屈入其船中,终日而去。‎ ‎ 尝坠刀于水,路人有为取者,因与之。路人不取,固辞,翻日:“尔向不取,我岂能得!’’路人日:“我若取此,将为天地鬼神所责矣。”翻知其终不受,复沉刀于水。路人怅焉,乃复沉没取之。翻于是不逆其意,乃以十倍刀价与之,其廉不受惠,皆此类也。卒于家。‎ ‎ (《晋书》)‎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辞州郡辟及贤良之举 征召 ‎ B.有认之者,悉推与之 辞让 ‎ C.躬往造翻,欲强起之 到,往 ‎ D.翻于是不逆其意 迎合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 使君不以鄙贱而辱临之 由是士庶咸敬贵焉 ‎ 翼又以其船小狭 路人怅焉,乃复沉没取之 ‎ A.两个“以”相同,两个“焉”相同 ‎ B.两个‘‘以”不同,两个“焉”相同 ‎ C.两个“以”相同,两个“焉”不同 ‎ D.两个“以”不同,两个“焉”不同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家于临川,不交世事 世务,尘俗之事 ‎ B.经年无主,然后乃作 历经一年 ‎ C.欲垦荒田,先立表题 写文章 ‎ D.此固野人之舟也 平民百姓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安西将军庾翼以帝舅之重 ‎ ——安西将军庾翼认为郭翻身为帝舅这样高贵的身份。‎ ‎ B.路人有为取者——有一个路人为郭翻把刀从水里打捞上来。‎ ‎ C.将为天地鬼神所责矣——将被天地鬼神责备。‎ ‎ D.其廉不受惠——他廉洁不受人恩惠。‎ ‎5.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郭翻坚持做人原则的一组是( )‎ ① 先立表题 ② 乘小船暂归武昌省坟墓 ③ 此固野人之舟也 ④ 复沉刀于水 ⑤ 其廉不受惠,皆此类也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郭翻年轻时就有志气,推辞了州郡的征召和贤良的举荐,后来被征召为公车博士,也没有去就职。‎ ‎ B.郭翻将自己种的稻子送与耕地的主人并用自己的车送病人回家,这些行为使得做官的人和老百姓们都非常敬重他。‎ ‎ C.当庾亮想起用郭翻时,郭翻认为人的本性中都是有缺陷的,人为的强制是没有用的,故而他不想做官。‎ ‎ D.郭翻把被打捞上来的刀又一次沉入水底是为了表明自己“廉而不受惠”。‎ ‎ (九)范云识具 ‎ 范云,字彦龙,南乡舞阴人,六岁就其姑夫袁叔明读《毛诗》,日诵九纸。陈郡殷琰名知人,候叔明见之,日“公辅才也”。云性机警,有识具,善属文,下笔辄成,时人每疑其宿构。(竞陵王萧)子良为会稽太守,云为府主簿,后子良为南徐州、南兖州,云并随府迁,每陈朝政得失于子良。寻除尚书殿中郎。子良为云求禄,齐武帝日:“闻范云谄事汝,政当流之。”子良对日:“云之事臣,动相箴谏,谏书存者百有余纸。”帝索视之,言皆切至,咨嗟良久,日:“不意范云乃尔,方令弼汝。”文惠太子尝幸东园观获稻,云时从。文惠顾云曰:“此刈甚快。”云曰:“三时之务,亦甚勤劳,愿殿下知稼穑之艰难,无徇一朝之宴逸也。”文惠改容谢之。及出,侍中萧缅先不相识,就车握云手日:“不谓今日复见谠言。”性笃睦,事寡嫂尽礼,家事必先谘而后行。好节尚奇,专趋人之急,少与领军长史王咳善,云起宅新成,移家始毕,咳亡官舍,尸无所归,云以东厢给之。移尸自门入,躬自营晗①,招复如礼,时人以为难。及居选官,任寄隆重,书牍盈案,宾客满门,云应答如流,无所壅滞,官曹文墨,发植若神,时人咸服其明赡。性颇激厉,少威重,有所是非,形于造次,士或以此少之。武帝九锡②之出,云忽中疾,居二日半,召医徐文伯视之。文伯日:“缓之一月乃复,欲速即时愈,恐二年不复可救。” 云日:“朝闻夕死,而况二年。”文伯乃下火而壮③焉,重衣以覆之。有顷,汗流于背起。二年果卒。 (《南史》)‎ ‎ 【注】①晗:通“玲”,古殡殓时,放在死者口中的珠玉。 ②九锡:古代帝王赐给功高势显的诸侯大臣的九种物品。 ③壮:中医艾灸。‎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候叔明见之 等候 ‎ B.不意范云乃尔,方令弼汝 辅佐 ‎ C.家事必先谘而后行 询问 ‎ D.性颇激厉,少威重 缺少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时人每疑其宿构 抄袭 ‎ B.云之事臣,动相箴谏 劝告,规诫 ‎ C.官曹文墨,发植若神 文书 ‎ D.有所是非,形于造次 轻率 ‎3.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 A、愿陛下知稼穑之艰难 B、朝闻夕死,而况二年 ‎ 好节尚奇,专趋人之急 士不敢弓而报怨 ‎ C、缓之一月乃复 D、重衣以覆之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以乱易整,不武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义正确的一项是 ( )‎ ‎ A.陈郡殷琰名知人 ‎ ——陈郡殷琰是一位远近闻名的人 ‎ B.谏书存者百有余纸 ‎ ——现在他还存有谏书百余封 ‎ C.侍中萧缅先不相识 ‎ ——侍中萧缅先前与他互不相识 ‎ D.士或以此少之 ‎ ——有的±人因此瞧不起他 ‎5.下列句子,全部说明范云有识具的一项是 · ( )‎ ① 菩属文,下笔辄成 ② 不意范云乃尔 ③ 愿殿下知稼穑之艰难,无徇一朝之宴逸也 ④ 家事必先谘而后行 ⑤ 躬自营哈,招复如礼 ⑥ 云应答如流,无所壅滞 ‎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③ ⑥‎ ‎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 A.齐武帝误以为范云是一位阿谀奉承之辈,准备流放他,后来听说他在辅助子良时,经常规劝子良,陈说朝政得失,就改变了主张。‎ ‎ B.范云随从文惠太子在东田观看农民收获稻谷时,委婉含蓄地劝告文惠太子不要安于一朝的逸乐,受到太子和侍中萧缅的敬重和赞赏。‎ ‎ c.范云敬重寡嫂,家中事总要先听寡嫂的意见再做;关心朋友,朋友去世后,让出新房中的东房代停尸之用,并亲为其发丧,深受世人的赞赏。‎ ‎ D.范云担任吏部尚书掌管选举事宜之后,皇上对他寄予厚望,每曰文书满案,宾客满门,但是他应对自如,口无阻滞,官府文书,处理如神,当时的人都敬佩他聪敏明鉴。‎ 四、课外提高 ‎ (一)‎ ‎ 1.B(到,往)2.D(分项列出)3.C(A,于是,就;竟。B,代词,代张堪;语气词,也作兼词讲。C,以后。D,因而;在。) 4.(C,能否,有没有能力) 5.B(句②,写张堪做的运输工作;句④,写张堪帮助百姓致富;句⑥,写光武对张堪的褒奖)6.D ‎ (二)‎ ‎ 1.B(因为)2.c.(征讨,征召,使……从,随从) 3.D(A,于是;凭借。 B,表修饰;表并列。C,介词,把;连词,如果。D,只,仅) 4.B(甚至在县界修筑坞壁)5.C(句①,写李章曾随光武出征;句⑥,写光武对李章的褒奖) 6.A(担任大司农的是光武帝)‎ ‎ (三)‎ ‎ 1.D(使……美好) 2.B(A,黄河以西;C,妻子儿女;D,清正廉洁) 3.B(A,表并列;表转折。B,用,拿。C,表被动;替。D,到;在)4.B(每天有四次集市)5.C(句①,写孔奋为官节俭;句②,写孔奋受人尊敬)6.B(那里本来就十分富裕)‎ ‎ (四)‎ ‎ 1.C(检查,察看)2.D(合乎时宜)3.D(次序;次序在第二的。讼辞;供词)4.C(A,男女,儿女;B,借过别人的钱;D,色动,脸色有所改变) 5.D(句②,破案后对别人的告诫;句⑤,与高柔无关)6.C(A,不受理案件的不是高柔;B,并非自己的母亲1.D,焦子文并没有“见高柔来狱中”,就“知事已败”)‎ ‎ (五)‎ ‎ ‎ ‎ 1.B(推究,审问)2.B(A,古义,醉酒;今义,陶醉。B,供应。C,古义,远近之人;今义,远和近。D,古义,以后的事务;今义,丧事) 3.A(A,以……身份。B,因为;经由。C,才;竟。D,如果;相似) 4.(1)因此你应该向天下人显示你是因功劳而被举 ‎—2—‎ 荐的,以此来表明这次铨选的人是清廉而有声望的。(2)公琰立志忠雅,他是和我一同辅佐完成统一大业的人啊1 5.B(句②,赵直的预言;句⑤,蒋琬谦让) 6.D(A,“暗访”错。B,“胡乱欺骗”错。C,“百姓不能得到好处”错) ‎ ‎ (六)‎ ‎ 1.C(归向)2.C(A,古义,下雪;今义,雨和雪。B,古义,查看,查验;今义,审察被检举的犯罪事实。C,人之常情。D,古义,重新加以;今义,程度副词)3.D(A,因为;认为。B,替;被。C,是这样;词尾。D,表示修饰) 4.B(A,改嫁;C,不幸运;D,约定日期) 5.C(句①,与题干无关;句②⑥,为直接表现)6.B(A,文中未提到“很早就展露为官才华”;C,文中没说亲党对寡妇有看法;D,从“众官咸谓不然”可知,刚开始并不是所有人都很服他)‎ ‎ (七)‎ ‎ 1.B(信任) 2.A(A,为动;B、c、D,都是名作动) 3.B(A,同,跟。B,用;因为。C,于是,就。D,他)4.B(之,指“降卒”自己) 5.B(句①,任职情况;句③,曾荒废政务;句⑥,帝王的褒奖)6.C(用“武力”文中未提及,使吴民臣服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推行绥怀政策)‎ ‎ (八)‎ ‎ 1.D(拒绝)2.D(因为,认为;代词,语气词) 3.c(设立标记) 4.A (有帝舅之尊的是庾翼)5.B(句②,探视祖坟;句⑤,作者的赞叹)6.C(不是庾亮)‎ ‎ (九)‎ ‎ 1.A(探望)2.A(事先做好) 3.A(A,的,助词。B,表示递进;表示目的。C,就;竟。D,表示目的;用。)4.D(A,知,识别。B,并非“他”,而是“我”。c,相,作代副词。)5.B(句②,写齐武帝对范云的赞赏;句④,写范云尊重寡嫂)6.B(委婉含蓄改为直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