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三高考压轴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上海市高三高考压轴试题

‎2013上海高考压轴卷化学试题 ‎(完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 ‎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S-32 Fe- 56 Cu-64 N—14‎ 第I卷(6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2013年3月,黄浦江上游水质污染较为严重,相关自来水厂采用多种方法并用的方式进行水质处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加活性炭可吸附水中小颗粒,净化水质的方法仅属于物理方法 ‎ ‎ B.加漂白粉对水进行消毒,利用了次氯酸钠的氧化性 ‎ C.用细菌与酶的扩充法去除水中的氨氮的方法属于生物法 ‎ D.用聚合硫酸铁作为净水剂,该处理过程中仅发生了化学变化 ‎2.下列检验气体是否收集满所用试纸不恰当的是(  )‎ ‎ A.H2S:湿润的醋酸铅试纸 B.Cl2:湿润的KI淀粉试纸 ‎ C.NH3:湿润的pH试纸 D.HCl: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3. 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NH3.H2O B.酒精 C. Na2O D. HClO[‎ ‎4. 下列药品和装置合理且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A.制备氢氧化亚铁 B.验证非金属性Cl >C >Si C.检验二氧化硫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D.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 ‎5. 有关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CO2的电子式: B.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1s22s22p63s23p4‎ C.Cl的结构示意图 D.乙烯的比例模型:‎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6.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可望成为高效火箭推进剂的N(NO2)3(如下图所示)。已知该分子中N−N−N键角都是108.1°,下列有关N(NO2) 3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B.分子中四个氮原子的化合价都相同 C.该结构是三角锥型结构 D.‎15.2g该物质含有6.02×1022个O2分子 ‎7. 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原子,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6O2与18O2互为同素异形体 B. 16O与18O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 D. ‎1.12 L16O2和‎1.12 L18O2均含有0.1NA个氧原子 ‎8. 下列表述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Fe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 B. 某无色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为淡黄色,再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为蓝色, 说明原溶液中存在I-‎ C. CO2、NO2、SO2都能与H2O反应,其反应原理相同 D. C、N、S三种单质直接与02反应都能生成两种以上氧化物 ‎10. 尿黑酸症是由酪氨酸在人体内非正常代谢而产生的一种疾病。其转化过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酪氨酸能与含1molHCl的盐酸反应,又能与含2molNaHCO3的溶液反应 ‎ B.酪氨酸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和缩聚反应 ‎ C.1mol对羟苯丙酮酸最多可与1molNaOH反应 ‎ D.1mol尿黑酸最多可与含3molBr2的溶液反应 ‎11. 为比较盐酸与醋酸的酸性强弱,下列方案不可行的是(均在常温下测定)‎ ‎ A. 比较等体积、等pH值的两种溶液的导电性 ‎ B. 比较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与醋酸钠溶液的pH值 C. 比较等体积、等pH值的两种溶液与过量锌粉反应产生氢气的量 ‎ D. 比较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的pH变化 ‎12. 关于右图装置中的变化叙述错误的是 A.电子从锌片流向右侧碳棒,再从左侧碳棒流回铜片 B.锌片上发生氧化反应 C.左侧碳棒上发生:2H2O+O2+4e→4OH-‎ D.铜电极析出铜 ‎13. 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加入绿矾后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A.K+、Ba2+、OH—、I— B.Na+、Mg2+、Cl—、SO42—‎ C.Na+、H+、Cl—、NO3— D.Cu2+、S2—、Br—、ClO—‎ ‎14 下列有关含氯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HClO是弱酸,所以HClO的氧化性也弱 B.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LH2(标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A个电子(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C. HCl溶液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溶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D. NaClO中只含离子键 ‎15 右表是一些共价键的键能(kJ/mol)数据, 以下表达中肯定正确的是 ‎ 共价键 键能 共价键 键能 H-H ‎436‎ H-F ‎565‎ C-F ‎427‎ H-S ‎339‎ C-Cl ‎330‎ H-Se ‎314‎ A. H2(g)→2H (g)-436kJ B. 键长越短, 共价键越牢固 C. 相同条件下CH‎3F比CH3Cl更易发生水解反应 D .相同压强下,H2S的沸点比 H2Se的沸点高 ‎16. 常温下,在下列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①16H++10Z-+2XO4-→2X2++5Z2+8H2O ②‎2A2+ +B2→‎2A3++2B- ③2B-+Z2→B2+2Z- ‎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Z2+‎2A2+=‎2A3++2Z-不能进行。 B.Z元素在①③反应中均被氧化 C.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XO4-、Z2、B2、A3+ D.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2+、B-、Z-、X2+‎ ‎17. 在100mL HNO3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两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0.6mol/L。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粉,加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值为(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A.0.225mol/L B.0.30mol/L C.0.36mol/L D.0.45mol/L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 ‎18. 一定量的锌粒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向反应混合液中加入某些物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加入少量水,产生H2速率减小,H2体积不变 ‎ B.加入NH4HSO4固体,产生H2速率不变,H2体积不变 ‎ C.加入CH3COONa固体,产生H2速率减小,H2体积减小 ‎ D.滴加少量CuSO4溶液,产生H2速率变大,H2体积减小 ‎19. 下列叙述中一定正确的是 A.常温下,PH=3的FeCl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为10-3 mol/L ‎ B.常温下, pH=6的CH3COOH溶液稀释 100倍后,pH= 8‎ C. 中和等体积等PH的NH3.H2O和NaOH消耗的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体积不同 D.1.0 mol·L―1Na2CO3溶液:c(OH-)=c(HCO3-)+c(H+)+‎2c(H2CO3)‎ ‎20.一定温度下,将1molA(g)和1molB(g)充入‎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在t1时达到平衡:‎ A(g)+ B(g)xC(g)+D(s)。在t2、t3时刻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C(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方程式中x=2 ‎ ‎ B.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 ‎ C.t3时刻改变的条件是移去少量D ‎ ‎  D.t1~t3间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 ‎21.常温下,0.1 mol/L氨水溶液中=1×10-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c(H+ ) = 1×10-9 mol/L B.0.1 mol/L 氨水溶液与0.1 mol/L 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 c(NH4+ ) + c(H+ ) = c(Cl- ) + c(OH-) [来源:学科网ZXXK]‎ C.0.1 mol/L 的氨水溶液与0.05 mol/L 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 c(NH4+ ) + c(NH3) + c(NH3·H2O) = ‎2c(SO42-)‎ D.浓度均为0.1 mol/L 的NH3·H2O和NH4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若溶液呈碱性,则 c(NH4+ )>c(Cl-) >c (NH3·H2O)> c(OH-) > c(H+ )‎ ‎22. 研究发现CuSO4和FeS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 ‎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S2中的硫元素全部被氧化 B.5 mol FeS2发生反应,有10 mol电子转移 C.产物中SO42-有一部分是氧化产物 D.FeS2只用作还原剂 第II卷(84分)‎ 四、 (共8分)‎ Q、R、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在短周期的所有元素中Q的原子半径与Z的原子半径之比最小(不包括稀有气体),R、X、Y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同一周期中R的一种单质的熔点最高,Y与Q、R、X、Z均能形成多种常见化合物。‎ ‎23. 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其原子核外有 种不同形状的电子云。这五种元素中,最外层有两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24.Q分别与X、Y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稳定性______>______(用分子式表示)‎ ‎25. Q与R两元素组成的分子构型可能是 (填写序号)。‎ a.直线型 b.平面形 c.三角锥形 d.正四面体 ‎26..元素M、Y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且为短周期元素,化合物Cu‎2M和Cu2Y可发生如下转化(其中D是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 Cu‎2M 澄清溶液 悬浊液 Cu2Y 过量浓硝酸 一定量NaOH D的溶液 非金属M Y(填“>”或“<”),请用事实说明该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本题共8分)‎ 为了防止枪支生锈,常将枪支的钢铁零件放在NaNO2和NaOH的混合液中进行化学处理使钢铁零件表面生成Fe3O4的致密的保护层——“发蓝”。其过程可用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 ‎ ‎① 3FeNaNO25NaOH → 3Na2FeO2H2ONH3↑‎ ‎ ②   Na2FeO2   NaNO2   H2O →  Na2Fe2O4   NH3↑   NaOH ‎ ③ Na2FeO2Na2Fe2O42H2OFe3O44NaOH ‎27、配平化学方程式②。‎ ‎28、上述反应①中还原剂为    ,被还原的是     。若有1mol Na2FeO2生成,则反应中有     mol电子转移。‎ ‎29、关于形成“发蓝”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生产过程不会产生污染 B.反应③生成的四氧化三铁具有抗腐蚀作用 ‎ C.反应①②③均是氧化还原反应 D.反应①②中的氧化剂均为NaNO2‎ ‎30、当NaOH溶液浓度过大,“发蓝”的厚度会变小,其原因是:                ‎ ‎                                    。‎ 六、(本题共8分)‎ 碳单质在工业上有多种用途。例如焦炭可用来制取水煤气、冶炼金属,活性炭可处理大气污染物NO。‎ 一定条件下,在‎2 L密闭容器中加入NO和活性炭(无杂质)反应生成气体A和B。当温度在T‎1℃‎时,测得各物质平衡时物质的量如下表:‎ ‎ ‎ 活性炭 ‎(mol)‎ NO ‎(mol)‎ A ‎(mol)‎ B ‎(mol)‎ 初始 ‎2.030‎ ‎0.100‎ ‎0‎ ‎0‎ 平衡 ‎2.000‎ ‎0.040‎ ‎0.030‎ ‎0.030‎ ‎31.在T‎1℃‎时,达到平衡共耗时2分钟,则N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min);当活性炭消耗0.015mol时,反应的时间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分钟。‎ ‎32.在T‎1℃‎下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不能改变NO的转化率的是 。‎ a.增大活性炭的量 b.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 d.移去部分B ‎33.结合上表数据,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生成物A、B用相应的化学式表示)若T‎1℃‎时的平衡常数为K1,T‎2℃‎时的平衡常数为K2,且K1>K2,能否判断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说明理 。‎ 七、(本题共12分)‎ 某化学小组同学为了验证日常生活所用火柴头中的化学成分(含KClO3、MnO2、S等),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见图-1): ‎ ‎ ‎ 图-2‎ ‎ 试回答以下问题:‎ ‎34、燃着的火柴按图-2进行实验,若试管中能观察到 ‎ 的现象,则可证明火柴头中含有硫元素。‎ 图中针筒的作用是 。‎ ‎35、为了证明火柴头中含有氯元素,后续的实验步骤是 ‎ ‎ 。‎ ‎36、有同学提出检验火柴头中KClO3的另一实验方案:‎ ‎ ‎ ‎ ‎ ‎ ‎ ‎ ‎ ‎ 试剂A为 ,加入NaNO2的目的是 。‎ ‎37、设计实验:简述验证滤渣D中含有MnO2的一个实验方案,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八、 (本题共12分)‎ 碳酸钠俗称纯碱,其用途很广。实验室中,用碳酸氢铵和饱和食盐水可制得纯碱。各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见表。‎ ‎ 温度℃‎ 溶解度 溶质 g/‎100g水 ‎10‎ ‎20‎ ‎30‎ ‎40‎ ‎50‎ ‎60‎ ‎70‎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NH4HCO3‎ ‎15.8‎ ‎21.0‎ ‎27.0‎ NaHCO3‎ ‎8.2‎ ‎9.6‎ ‎11.1‎ ‎12.7‎ ‎14.4‎ ‎16.4‎ NH4Cl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实验步骤 Ⅰ、化盐与精制:①粗盐(含Ca2+、Mg2+、SO42-)溶解;②加入足量NaOH和Na2CO3溶液,煮沸;③过滤;④加入盐酸调pH至7。‎ Ⅱ、转化:①将精制后的食盐溶液温度控制在30~‎35℃‎之间;在不断搅拌下,加入研细的碳酸氢铵;保温,搅拌半小时;②静置, a 、 b ;③得到NaHCO3晶体。‎ Ⅲ、制纯碱:将得的NaHCO3放入蒸发皿中,在酒精灯上灼烧,冷却到室温,即得到纯碱。‎ 完成下列填空:‎ ‎38.“化盐与精制”可除去的粗盐中的杂质离子是 。‎ ‎39.“转化”的离子方程式是 。‎ ‎40.“转化”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35℃‎之间的加热方式是 ;为什么温度控制在30~‎35℃‎之间? 。‎ ‎41.a、b处的操作分别是 、 。‎ ‎42.实验室制得的纯碱含少量NaCl还可能含少量NaHCO3,为测定纯碱的纯度,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样品G克,将其放入锥形瓶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滴加2滴酚酞,用c mol/L的标准盐酸滴定至溶液由浅红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不变,滴定过程中无气体产生,所用盐酸的体积为V1 mL。此时发生的反应为:CO32- + H+ →HCO3-‎ ‎(1)样品中碳酸钠质量百分含量的表达式是 。‎ ‎(2)向锥形瓶溶液中继续滴加2滴甲基橙,用同浓度的盐酸继续滴定至终点,所用盐酸的体积为V2mL。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根据实验数据,如何判断样品含有NaHCO3 。‎ 九、(本题共12分)‎ 有机物F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可通过下列路线合成:‎ ‎ 43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 。‎ ‎44有机物B的核质比最大是 。‎ ‎45由C和E生成F的反应类型为 。‎ ‎461molD最多和 mol碳酸氢钠反应,和 mol溴反应。‎ ‎47请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和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④核磁共振氢谱有5种类型 氢原子吸收峰;。‎ ‎48写出F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 十、(本题共12分)‎ 一种用于治疗高血脂的新药——灭脂灵可按如下路线合成:‎ 已知① ‎ ‎ ‎ ‎②一个碳原子上同时连接两个羟基,立即失去一份水,生成另一种物质,如:‎ ‎ 又知G的分子式为C10H22O3,试回答:‎ ‎49. 写出B、E的结构简式:B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 ‎50.反应①~⑤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 ‎51.CH3(CH2)6CHO有多种同分异构体, 符合下列性质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写一种)。‎ A. 能发生银镜反应 B. 烃基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两种 ‎52.鉴别F和I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 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本题共12分)‎ 硫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基础化学实验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55.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质量分数为0.98的浓硫酸吸收水蒸气时,当其质量分数下降到0.87(密度‎1.8g•cm-3)以下时,则失去干燥能力。 质量分数为0.87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保留两位小数,下同)。50mL 18.4mol/L的浓硫酸作为干燥剂时,最多可吸水___________g。‎ ‎56.工业上以高岭土和硫酸、氨气为原料制取铵明矾[NH4Al(SO4)2·12H2O]和硫酸铝,反应原理如下(忽略高岭土其他成分与硫酸的反应):‎ ‎ Al2O3 + 3H2SO4 → Al2(SO4)3 + 3H2O…………①‎ ‎ Al2(SO4)3 + H2SO4 + 2NH3 → 2NH4Al(SO4)2 …………②‎ 某工厂欲同时制取铵明矾和硫酸铝,通过控制硫酸的用量调节两种产品的产量。若欲使制得的铵明矾和硫酸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投料时氧化铝和硫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57.硫酸工业上大多用接触法制硫酸(设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0%),为使黄铁矿煅烧充分,常通入过量40%的空气,则煅烧后炉气中S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 ‎58. 将上述炉气经净化除尘后直接送入接触室,气体体积减少了5%(同温同压下测定),试计算SO2的转化率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答案】D ‎【 解析】‎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能净水,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 B.漂白粉中含有次氯酸钠,利用次氯酸钠的强氧化性对水进行消毒,故正确;‎ C.细菌和酶的扩充法去除水中的氨氮的方法属于生物法,故正确;‎ D.聚合硫酸铁水解生成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所以有化学变化也有物理变化,故正确;‎ ‎2 【答案】D A.硫化氢和醋酸铅反应生成黑色物质,所以能检验,故正确;‎ B.氯气能置换碘单质,碘遇淀粉变蓝色,故正确;‎ C.氨气溶于水生成氨水,氨水电离出氢氧根离子使溶液呈碱性,氨气是高中阶段学习的唯一碱性气体,所以能用湿润的pH试纸检验,故正确;‎ D.氯化氢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所以无法检验,故错误;‎ ‎3 【答案】C ‎【 解析】‎ 氨水和次氯酸都是弱电解质,酒精是非电解质,氧化钠是强电解质,故选C。‎ ‎4【答案】C ‎【 解析】‎ A、制备氢氧化亚铁时,胶头滴管应该伸入到溶液中,否则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氧化生成氢氧化铁而得不到氢氧化亚铁,故错误。‎ B、盐酸易挥发,所以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氯化氢和二氧化碳都能和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且只有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弱才能证明非金属性强弱,盐酸不是氯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所以不能说明非金属性Cl >C >Si,故错误。‎ C、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用品红溶液检验是否还有二氧化硫,如果品红不褪色,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能说明二氧化硫中含有二氧化碳,故正确。‎ D、加热时氯化铵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但在试管口,温度低时,氯化氢和氨气反应又生成氯化铵,且该装置中应该试管底高于试管口,故错误。‎ ‎5 【答案】D ‎【 解析】‎ A.碳氧原子之间含有2对电子对,故错误;‎ B.硫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故错误;‎ C.氯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故错误;‎ D.乙烯的比例模型正确,故正确;‎ ‎6 【答案】C ‎【 解析】‎ A.该分子中N-O之间存在极性共价键,故错误;‎ B.N的化合价有-3价和+5价,故错误;[来源:学科网ZXXK]‎ C.根据图片知,此结构是三角锥型,故正确;‎ D. N(NO2)3中不存在氧气分子只存在氧原子,故错误;‎ ‎7 【答案】B[来源:Zxxk.Com]‎ ‎【 解析】‎ A.是同一种物质,故错误;‎ B.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故正确;‎ C.同位素之间不能相互转化,故错误;‎ D.气体摩尔体积不一定相同,所以16O2和118O2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0.05mol,所以不一定含有0.1NA个氧原子,故错误;‎ ‎8 【答案】B ‎【 解析】‎ A、二氧化硅没有导电性,故错误。‎ B、氯化亚铁有还原性能被双氧水氧化生成氯化铁,所以溶液颜色由浅绿色变成黄色,该反应中双氧水是氧化剂,铁离子是氧化产物,同一化学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故正确。‎ C、硝酸根离子只有在酸性条件下采用强氧化性,如果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硝酸根离子和硫离子、碘离子能共存,故错误。‎ D、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但氧化铝不能溶于弱碱,故错误。‎ ‎9 【答案】B ‎【 解析】‎ A、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所以所得产物不同,故错误。‎ B、淀粉遇碘变蓝色,淀粉溶液变蓝色,说明含有碘单质,碘溶于水呈黄色,原溶液呈无色,说明原溶液中不含碘单质,所以碘单质只能是氯气和碘离子反应生成的,所以原溶液中含有碘离子,故正确。‎ C、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与水反应是化合反应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反应原理不同,故错误。‎ D、碳单质直接和氧气反应能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氮气直接和氧气反应只生成一氧化氮,硫和氧气直接反应只生成二氧化硫,故错误。‎ ‎10 【答案】D ‎【 解析】‎ A.能和盐酸反应的是氨基,能和碳酸氢钠反应的是羧基,故错误;‎ B. 酪氨酸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错误;‎ C.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是羟基和羧基,故错误;‎ D.能和溴反应的是酚羟基的邻对位,故正确;‎ ‎11 【答案】A ‎【 解析】‎ A.pH相等,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相等,所以导电性相同,故错误;‎ B.氯化钠是强酸强碱盐,醋酸钠是弱酸弱碱盐,所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与醋酸钠溶液的pH值不同,故正确;‎ C. 等pH值的两种溶液,醋酸中存在电离平衡,所以反应过程中,醋酸中氢离子浓度大于盐酸中氢离子浓度,所以反应速率不同,故正确;‎ D.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的pH变化不同,故正确;‎ ‎12 【答案】C ‎【 解析】‎ 右边装置是原电池,左边装置是电解池,锌是负极,铜是正极,则连接锌的碳棒是阴极,连接铜的碳棒是阳极。‎ A.电子从锌片流向右侧碳棒,再从左侧碳棒流回铜片,故正确;‎ B.锌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正确;‎ C.左侧碳棒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故错误;‎ D.铜电极上,铜离子得电子析出铜,故正确;‎ ‎13 【答案】B ‎【 解析】‎ A 氢氧根离子和亚铁离子反应生成沉淀,故错误;‎ B.绿矾和溶液中的离子不反应,且离子之间也不反应,故正确;‎ ‎ C.亚铁离子能被硝酸氧化生成铁离子,故错误;‎ ‎ D.铜离子和硫离子能生成沉淀,故错误;‎ ‎14 【答案】B ‎【 解析】‎ A次氯酸是弱酸,但次氯酸是强氧化性酸 B.得到22.4LH2(标况)的物质的量是1mol,理论上需要转移NA个电子(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故正确;‎ C氯化氢溶于水只是存在化学键的断裂,不存在化学键的形成,所以不发生化学反应,故错误;‎ D.次氯酸钠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错误;‎ ‎15 【答案】A ‎【 解析】‎ A.断裂H-H键需要吸收能量,故正确;‎ B.键长越短,键能越大,但化学键不一定越牢固,故错误;‎ C. 相同条件下CH3Cl比CH‎3F更易发生水解反应,故错误;‎ D.相同压强下,相同类型的共价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沸点越高,所以H2Se的沸点比H2S的沸点高,故错误;‎ ‎16 【答案】D ‎【 解析】‎ A. 氧化性Z2>A3+ ,所以反应Z2+‎2A2+=‎2A3++2Z-能进行,故错误;‎ B. Z元素在①中被氧化,在③反应中均被还原,故错误;‎ 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Z2、B2、A3+ ,故错误;‎ D. 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2+、B-、Z-、X2+,故正确;‎ ‎17 【答案】C ‎【 解析】‎ 根据铜和稀硝酸的反应方程式知,铜和硝酸根离子的关系是3:2,与氢离子的关系是3:8,要使溶液中硝酸根离子和氢离子浓度之比是2:8,则硝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2:3,所以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24mol/L,则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是0.024mol,根据方程式知,生成铜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36mol,所以铜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36mol/L,故选C。‎ ‎18 【答案】AD ‎【 解析】‎ A.加水稀释,氢离子浓度降低,但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反应速率减小,氢气体积不变,故正确;‎ B.加入硫酸氢铵固体,氢离子浓度增大,所以产生氢气的反应速率增大,氢气体积增大,故错误;‎ C.加入醋酸钠固体,氢离子浓度减小,但酸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产生氢气速率减小,氢气体积不变,故错误;‎ D.加入少量硫酸铜,构成原电池,但酸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产生氢气速率增大,氢气的体积不变,故正确。‎ ‎19 【答案】D ‎【 解析】‎ A. 常温下,PH=3的FeCl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为10-11 mol/L,故错误;‎ B.酸稀释后不能变为碱,故错误;‎ C. 中和等体积等PH的NH3.H2O和NaOH消耗的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体积相同;‎ ‎,故错误;‎ D.根据质子守恒得,c(OH-)=c(HCO3-)+c(H+)+‎2c(H2CO3),故正确;‎ ‎20 【答案】AD ‎【 解析】‎ A. t2时刻改变条件,浓度增大而平衡不移动,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则只能是改变容器的体积,而使浓度增大,且平衡不移动,所以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不变,故x=2,故正确;‎ B. 加催化剂只能改变速率不能改变物质的浓度,故错误;‎ C. D是固体,D的量多少不影响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故错误;‎ D .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故正确;‎ ‎21 【答案】AD ‎【 解析】‎ A. c(H+ ) = 1×10-11 mol/L,故错误;‎ B.酸和碱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铵,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故正确;‎ C.根据物料守恒得c(NH4+ ) + c(NH3) + c(NH3·H2O) =0.05 mol/L,硫酸根离子不水解,所以c(SO42-)=0.025mol/L,故C正确;‎ D.溶液呈碱性,说明氨水的电离程度大于铵根离子的水解程度,氯离子不水解,所以c(NH4+ )>c(Cl-) >c (NH3·H2O),溶液呈碱性,则c(OH-) > c(H+ ),溶液中c (NH3·H2O)> c(OH-),所以各微粒的浓度大小顺序是c(NH4+ )>c(Cl-) >c (NH3·H2O)> c(OH-) > c(H+ ),故D正确;‎ ‎22 【答案】C ‎【 解析】‎ A.该反应中,FeS2中的硫元素部分被氧化部分被还原,故错误;‎ B. 5 mol FeS2发生反应,有21mol电子转移,故错误;‎ C.产物中SO42-有一部分是氧化产物,故正确;‎ D. FeS2既作还原剂又作氧化剂,故错误;‎ 四、 【答案】‎ ‎23..第2周期第VA族(1分) 2(1分) C O(1分) ‎ ‎24. H2O>NH3 (1分) ‎ ‎25. abd (2分)‎ ‎26.< ;1分 2H2S + O2 → 2H2O +S(其它合理均给分)1分 ‎【 解析】‎ Q、R、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在短周期的所有元素中Q的原子半径与Z的原子半径之比最小(不包括稀有气体),则Q是H元素,Z是Na元素,R、X、Y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属于同一周期,同一周期中R的一种单质的熔点最高,所以R是C 元素,Y与Q、R、X、Z均能形成多种常见化合物,则X是O元素,所以X是N元素。‎ ‎23. 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2周期第VA族,原子核外有S、p两种电子云,这五种元素中,最外层有两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是C和O元素;‎ ‎24. 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其氢化物越稳定,O元素的非金属性比N元素强,所以水的稳定性大于氨气;‎ ‎25. Q与R两元素组成的分子可能是甲烷、乙烯和乙炔,所以其分子构型可能是正四面体、平面型、直线型,故选abd;‎ ‎26. 元素M、Y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且为短周期元素,所以M是S元素,硫化亚铜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硝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悬浊液,氢氧化铜悬浊液能和葡萄糖反应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小于氧元素,2H2S + O2 → 2H2O +S。‎ 五、 【答案】(共8分)‎ ‎27. 6,1,5,3,1,7 (1分)‎ ‎28.Fe (1分) 或+3价的N (1分) 2 (1分)‎ ‎29.BD (2分)‎ ‎30.反应③可逆,氢氧化钠浓度过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分)‎ ‎【 解析】‎ ‎27.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配平方程式,所以其计量数分别是6,1,5,3,1,7;‎ ‎28.该反应中还原剂是铁,被还原的是或+3价的N ,若有1mol Na2FeO2生成,则反应中有 (2-0) mol=2mol电子;‎ ‎29.A.该反应中有氨气生成,所以产生污染,故错误;‎ B.四氧化三铁是致密的保护层,所以具有抗腐蚀性,故正确;‎ C. ③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错误;‎ D. 反应①②中的氧化剂均为NaNO2,故正确;‎ ‎30. 反应③可逆,氢氧化钠浓度过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六. 【答案】(本题共8分)‎ ‎31. 0.015mol/(L·min),小于(3分) ‎ ‎32. a b(2分)‎ ‎33. (1分) 不能,无法确定T1、T2 的相对高低。(或能,当T1>T2‎ 时,反应是吸热反应,当T1T2时,反应是吸热反应,当T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