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题 选修六 环境保护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题 选修六 环境保护

选修6 环境保护 ‎1.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半干旱地区某地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1)说明灌渠附近农业用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2)简述聚落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区域——我国半干旱地区,农业特征——灌溉农业。第(1)题,灌溉农业的农业灌溉用水量大,导致地下水位升高,而本区蒸发量大,这样易把盐分带到地表,造成土地次生盐碱化问题。第(2)题,聚落周围被沙地包围,加之本区风的频次高,风力大,因此聚落易遭受风沙侵袭。‎ 答案 (1)灌渠附近农业用地面临的问题:次生盐碱(渍)化。‎ 原因:常年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以及该区域地表蒸发旺盛。‎ ‎(2)聚落面临的环境问题:风沙危害(风力的侵扰)。‎ 原因:风力搬运堆积。‎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中国环境报》曾有一篇报道:吃烧烤等于“吞绿荫”,呼吁不能“为嘴伤林”。报道中介绍了两位中学生针对大街小巷到处分布烧烤羊肉串摊点的现象,算了一笔账,并向社会公众呼吁:“口下留情救树林”。‎ ‎(1)炭火烧烤对资源环境的不良影响有哪些?‎ ‎(2)你认为采取什么措施既能保留烧烤这种受大众欢迎的饮食文化,又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3)根据你的观察,在目前的餐饮业中,还有哪些对环境保护有严重危害的现象?(结合实际列举两例)‎ 解析 第(1)题,不良影响主要从对植被的破坏和对大气污染等角度分析。第(2)题,可从技术更新的角度回答。第(3)题,结合生活中的体验及对周边环境的观察了解举例回答。 ‎ 答案 (1)污染空气,破坏森林。 ‎ ‎(2)电烤。(其他方式只要合理即可)‎ ‎(3)用一次性筷子、用塑料饭盒、吃野生动物。‎ ‎3.全球环境问题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使人类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群,下图中A、B、C代表的环境问题在整个环境问题群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因而被认为是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全球三大环境问题的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201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多个物种、一颗星球、一个未来”,该主题体现了________的环境观。简述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措施。‎ ‎(3)请结合图说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必要性。‎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各项的联系进行判断。第(2)题,环境日的主题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措施应从对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的保护、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方面考虑。第(3)题,环境问题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因而环境问题的解决也需要人类的共同参与。‎ 答案 (1)臭氧层破坏 全球变暖 酸雨 ‎(2)人地和谐或人地伙伴(可持续发展) 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禁止对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掠夺式利用。‎ ‎(3)①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②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各国共同参与;③解决环境问题存在利益冲突。‎ ‎4.图1为我国西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为图1中河流实测化学耗氧量COD(mg/L)水质状况曲线图(注意:COD的数值越大,则水体污染越严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图1中③所在地主要的污染源及其原因。‎ ‎(2)据图2,描述②处河流水质随时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解析 第(1)题,③处位于铁路和高速公路线附近,噪声污染大;位于城区的下游,生活和生产的污水较多。第(2)题,影响水质的因素可从水量大小、流速快慢等角度分析。‎ 答案 (1)噪声污染,靠近铁路和高速公路线;水体污染,来自上游城区的污染物较多。‎ ‎(2)特点:夏秋季水质好,冬春季节水质差;夏秋季节约达Ⅲ级水标准,冬春季节约为Ⅳ级水标准。‎ 原因:夏秋季节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流速快,自净能力强;冬春季节降水少,河流水量小,流速慢,自净能力差。‎ ‎5.左下图是我国化石燃料产生相等能量情况下排放的污染物统计图(以天然气排放量为1),右下图是我国某年能源消费结构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所导致大气污染的具体表现。‎ ‎(2)为改善东部沿海地区大气质量,我国采取的工程措施是什么?‎ 解析 第(1)题,我国的能源以煤和石油为主,在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如降低大气能见度、导致酸雨、光化学烟雾污染等。第(2)题,改善东部的大气质量,可通过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增加天然气、水电的开发利用来实现,需要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答案 (1)(向大气中排放的)灰分会增加可吸入颗粒物,降低大气能见度;SO2、NO2会导致酸雨产生;碳氢化合物和NO2,会导致光化学烟雾污染等。‎ ‎(2)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 ‎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城市垃圾是指来自居民的生活消费、工业生产、商业活动、市政建设和机关办公等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的排放量也迅速增加。‎ 材料二 世界部分国家垃圾处理方式的比较。‎ 国家 填埋(%)‎ 堆肥(%)‎ 焚烧(%)‎ 回收(%)‎ 美国 ‎63‎ ‎8‎ ‎10‎ ‎19‎ 德国 ‎46‎ ‎2‎ ‎36‎ ‎16‎ 中国 ‎70‎ ‎20‎ ‎5‎ ‎5‎ 材料三 垃圾处理示意图。‎ ‎(1)根据材料二,比较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垃圾处理上的异同。‎ ‎(2)评价图示反映的垃圾处理方式。‎ ‎(3)提出解决我国城市垃圾问题的合理措施。‎ 解析 第(1)题,相同点:以填埋为主。不同点:中国堆肥较多,发达国家焚烧和回收比例较大。第(2)题,图示反映的是垃圾填埋处理方式,这种方式较简单,处理费用低,但占地面积大,且易带来二次污染。第(3)题,‎ 解决我国城市垃圾问题,一是要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排放;二是要进行垃圾分类,以便更好的回收利用;三是加强宣传,提高环保意识。‎ 答案 (1)相同点:以填埋为主。不同点:中国回收利用与焚烧处理比重小,堆肥较多;美国等发达国家回收利用与焚烧处理较多,堆肥较少。‎ ‎(2)有利:垃圾填埋方法简单、节省投资。不利:填埋场占地面积大;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垃圾发酵产生的甲烷气体存在火灾及爆炸的隐患。‎ ‎(3)加强宣传,提高环保意识;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垃圾;分类处理,综合利用发展技术,提高垃圾处理水平(提高卫生填埋、焚烧发电、回收利用等水平)。(至少答出三点)‎ ‎7.下图为某流域示意图。该流域是我国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出甲、乙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说明理由。‎ ‎(2)针对甲地区近年来水资源供需紧张的形势,提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措施。‎ 解析 据图中经纬度可判断该流域为珠江流域,甲地位于下游三角洲,人口、城镇与工业密集,污染严重,尤其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量大,造成水质型缺水,甲地区环境整治应从防治水污染、保护湿地、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等方面入手。乙地位于上游山区,地势起伏大,为河流源地,应保护森林、加强水土保持、涵养水源。‎ 答案 (1)甲地区以防治污染、保护湿地为主。位于下游三角洲,人口、城镇与工业密集。乙地区以保护森林、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为主。位于上游山区,地势起伏大。‎ ‎(2)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污水的处理与利用;依法保护水资源,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提高节水意识,全面推广节水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在上游修建水库,开渠引水,在三角洲地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防止海水倒灌。‎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说出A区域面临的生态问题及其引发的次生环境问题。‎ ‎(2)B、C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说明危害更严重的地区及理由。‎ ‎(3)比较D、E两区域森林主要生态功能的差异。‎ 解析 图中A区域为南方丘陵山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为土壤侵蚀,易引发石漠化。B、C均面临土壤侵蚀,但B地区危害更严重,这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密不可分。D处森林具有防风护沙、保护农田的作用,E区域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答案 (1)土壤侵蚀。石漠化(或土壤贫瘠)。‎ ‎(2)B区域更严重。原因:地表起伏大,土层薄;河流下游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土地生产能力高。‎ ‎(3)D区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E区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9.下图为我国区域示意图。A为水库,是B城市的唯一水源,C处为山地。读图回答问题。‎ ‎(1)应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B城市的水源?‎ ‎(2)某企业拟在C处山坡上开辟采石场,指出其可能对该处造成的生态破坏。‎ 解析 充分挖掘图示信息是完成本题的关键之一。第(1)题,通过图示和题干可知,A水库是B城市的唯一水源,水库周边分布有居民地、耕地、森林等。第(2)题,C处山坡有森林分布,开辟为采石场后,生物首遭破坏。再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由此带来的生态破坏。‎ 答案 (1)退耕还林、还草(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禁止向湖泊、河流排污(禁止在湖泊养殖);保护森林。‎ ‎(2)破坏森林,生物的多样性减少;破坏山体,水土流失加剧。‎ ‎10.右图为“我国东南某区域简图”,读图回答问题。‎ ‎(1)分别说出图中A、B两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2)若A地区过度开垦,将会对乙河流下游及其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解析 第(1)题,A为武夷山山区,环境保护的重点应为保护森林,防止水土流失。B地区环境重点应为保护湿地,防止水污染等。第(2)题,A地区过度开垦会造成水土流失,下游旱涝灾害增多,三角洲面积扩大,同时会影响河口处渔业资源。‎ 答案 (1)A地区以保护森林,保持水土,保护水质为主。理由:位于湿润的山区,河流上游源地。B地区以防治水污染,保护湿地(湖泊)为主。理由:位于河流中下游湖泊沿岸,人口密集,城镇较多,经济较发达。‎ ‎(2)河流下游旱涝灾害增多;三角洲面积可能加速扩大;水质下降,污染加剧,可能使河口地区水体富营养化严重;也可能因营养盐类增多,渔业资源更丰富。‎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