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主观题解题方法例析
高考历史主观题解题方法精品例析 (一)比较题: 题目要求将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放在一起,要求找出其异同点,有的还明确要求就相同点或不同点,得出认识或启示。比较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等异同,是高考所要求的重要学科能力之一,因此,应引起大家的注意。 答题技巧记得牢,作答迅速分数高:解答比较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比较需明确宗旨。对历史事件的比较决不是随意的为比较而比较,而是有一定目的,通过比较异同,或阐明某一问题、观点,或揭示历史发展的某一规律。比较宗旨是比较题的灵魂,有的题目对此有明确的要求,有的则需要自己判断。怎样判断比较宗旨呢?首先,要考虑所比较的问题是否与现实存在联系,如有,通过比较得出对解决现实问题有意义的结论就是宗旨。其次,如感到所比较内容确实与现实无联系,那就应从相关内容本身着眼,看能得出哪些理性的结论或规律,这就是宗旨。当然,有些题目的命题宗旨是明确的,如“比较说明中国洋务运动失败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这样,就不存在确定命题宗旨的问题了。 2、比较需求同存异。不同是绝对的,相同是相对的,绝对的相同是不存在的,相同只是从某种意义上说的。因此,比较时应做到求大同存小异,即要适当放宽比较的要求与条件。如比较康有为与孙中山,如从其具体主张看,一个主张君主立宪,一个主张民主共和,一个要保留清政府,一个要推翻清政府,这就难以找到相同点。但将条件放宽到阶级属性、基本追求,他们的相同点就出现了:都是资产阶级代表人物,都主张兴民权,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 3、比较需分开层次。首先,要全面回忆要求比较的内容,从基本内容入手找异同。如比较两次世界大战原因的异同点,在最基本的层次上,相同点是:两次世界大战都有德国挑起;大战前战争发动者都扩军备战;战争发动者都结成了同盟等。不同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密切相关,第一次则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策源地在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有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第一次世界大战迅速在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由法西斯国家对弱小国家的侵略,逐渐发展而来等。其次,将基础内容进行比较后,应再跃上一个层次,找到更根本的相同点或不同点。跃上高层次,要通过以下途径:(1)找根本。把视线移开教材中具体内容的表述,将思考比较范围向着与比较内容有关的方向拓展。还以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为例,应思考,德国为什么要发动战争、为什么能发动战争呢?德国都是在成为欧洲经济强国后,成为战争发动者的,经济崛起后,其经济地位与其政治地位出现了明显的不相称,这就引出了“经济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是两次世界大战根源的结论,这是两次世界大战原因中最根本的一点。(2)抓本质。一些历史现象从表面看可能看不出其有相同或不同之处,但它们本质上却是一致的。如1953至1956年之间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与改革开放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们仅从内容看甚至是相反的,但它们本质上都是生产关系的调整,都适应了各自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有的从内容或现象本身看似乎两者相同或相似,但从本质上看,却是不同的。如古代史上封建统治减轻农民负担的措施与当今党中央减轻农民负担,从表面上看是相同的,但本质是不一样的。(3)看趋势。对一些事件历史过程的比较,不能仅盯住过程中的细节,要把发展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观察。如春秋战国时期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相比,仅从现象看就是战争与割据,但从发展趋势上看,又都是我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时期。 4、具体作答要求。(1)最后作答时取舍比较点。历史内容之间可比较的东西可能有很多,最后作答时应有所取舍。我们只需要把那些符合命题宗旨的比较点,写入答案之中。有的内容虽明确是相同或不同点,但如得出的结论与命题宗旨无关也应排除。如比较两次国共合作的异同,两次国共合作都是由于国民党方面的原因而破裂,在国共两党尖锐对立时通过比较, 能说明国民党所应负的历史责任,甚至通过这一点揭露国民党的本质。但在当今则不能比这一点,因为这无益于当今两党的交流与合作。有的题目对比较点是有明确要求的,如只要求某一方面的相同或不同点,或要求根本的、本质的相同或不同点等。遇到这样的问题,在解题时可直接就其要求进行比较,而没有必要把所有相同或不同点都找出,再进行取舍。当然,如果直接难以得出结论,也可多比较几点,然后依据题意进行筛选。(2)先明确比较点,再作简要说明。只说出相同或不同点,往往不能说明命题的宗旨,通过简要的事实才会将问题说清楚,但对事实的表述一定要做到简明扼要。 [例题] 比较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异同,并指出两次会议的思想路线有何联系? [参考答案] 相同点:①在党面临严重的困难局面时召开。(比较点)前者召开时,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后者召开时,党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对比较点的说明) ②及时纠正“左”倾错误,确立了正确领导核心。(比较点)前者纠正了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后者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在事实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比较点的说明) ③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比较点)前者是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使党和红军转危为安;后者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的标志。(对比较点的说明) 不同点:①党所处的地位不同。前者党处于被围追堵截的境地;后者党处于执政地位。 ②面临的直接任务不同。前者面临的是军事问题,后者面临的是经济建设问题。 联系:两次会议的思想路线都是实事求是,是一致的。 讲解:(1)确定命题宗旨。两次会议在党的历史上都具有“转折”意义,这在教材中是有明确表述的。把这两次会议进行比较就是突出这一意义,题目要求指出两次会议的思想路线有何联系?实际就是找出两次会议能实现转折的原因。因此,命题宗旨就是说明两次会议的转折意义,并找出其实现转折的原因,而最终是要说明党具有发展与建设自己的能力。(2)确定比较方向或内容。说明转折要从会议召开时面临的问题、会议与实现转折相关的内容、会议所产生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3)比较点确定与表述。相同点:就前面确定的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而言,很难说相同,但它们具有共同的特征:背景:面临困难或危机;内容:纠正错误的,确立正确的;作用:实现转折。题目要求指出两次会议的思想路线有何联系,实际上还是找相同点,而且是对说明命题宗旨不可缺少的一个相同点。不同点:一个是处于革命时期,一个是处于建设时期;一个是面临军事问题,一个是面临经济建设问题。本题所比较的几个相同点对说明命题宗旨的作用是比较明确的,那确定这两个不同点有什么作用呢?在不同的环境下,面对不同的问题,党都能实现自身的转变,说明党具有建设自己、完善自己的能力,如今党也一定能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 思考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代的长安是国际性大都市,旅居的波斯人、突厥人、中亚人、日本人、非洲人都有很大数目。大量异邦客人的涌入,带来了他们的文化,一时间长安、洛阳两京毛毳腥膻,胡气氤氲,“长安胡化极盛一时”。唐诗人元稹有精彩的描写: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咸洛。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火凤声沈多咽绝,春莺啭罢长萧索。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 材料二 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帛为西洋各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使)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材料三 鲁迅说:“汉唐虽也有边患,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 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虏来一样,自由驱使,毫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逃避退缩。”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指的“胡化”指什么?它对唐朝经济文化的发展造成了什么影响?试举一例说明。 (2)材料二表明了乾隆皇帝的什么心态?在这一心态影响下清朝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鲁迅认为唐朝与清朝采取不同对外态度与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2.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晚期,美中两国先后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国家,其影响力的提高,是以经济大发展为前提的,两国经济发展都是由于在较好的利用外部条件的同时,又对内部进行了成功的调整,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美国在近百年的经济发展中,有两次重大的生产关系调整。这两次重大的生产关系调整是哪两次?各有何作用? (2)20世纪中晚期,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有两次成功的生产关系调整,是哪两次?各有何作用? (3)中美两国在推动经济发展的措施中有何异同?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颁布的圈地法令与日俱增。……1679年颁布的《人身保护法》,使公民的人身自由得到保障。……1660年,一些学者已创立了皇家学会,……伦敦成了欧洲的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丹尼斯?帕平……的实验对蒸汽机的发明起了重大作用。……1750年后,英国人口急剧增长。……而这期间的农业人口,却由工业革命前占总人口的75%,下降到1801年的35%。 史仲文《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 材料二 通过机器进行的资本自行增殖,同生存条件被机器破坏的工人人数成正比。……在这些织布工人中,许多人饿死了,许多人长期地每天靠2又1/2便士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与此相反,英国棉纺织机在东印度的影响却是急性的。1834至1835年东印度总督确认:“这样的灾难在商业史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织布工人的尸骨把印度平原漂白了”。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材料三 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开世界纪录之先…… 徐刚《世纪末的忧思》 材料四 苏联工业化道路是用忽视农业、压缩轻工业的办法,片面发展重工业,这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严重失调和经济结构的严重畸型。……在经济增长方式上表现为走了一条粗放发展的道路。……苏联生产每单位国民收入用钢量比美国多90%,耗电量多20%,耗油量多100%,水泥用量多80%,投资多50%。 刘靖北《关于苏共败亡的思考》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二、三中有关英国工业革命的论点。 (2)根据材料四与相关知识,指出苏联与英国工业化的异同。 (3)借鉴英国、苏联的经验教训,谈谈我国应该怎样实现工业化? (参考答案) 1.(1)“胡化”指外国服装、音乐等文化传入唐朝后,被唐朝人所仿效。它促进了唐朝经 济文化的繁荣。如:唐朝的乐舞受到西域和周边邻国的影响,风格多样,有壮阔欢腾的盛世特色。(如举其他例子,只要符合事实也可。) (2)妄自尊大的心态。采取了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进行交流,使中不能及时地学习世界上先进的技术与文化,造成了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 (3)唐朝时国力强大,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不惧怕外来事物危机自己的生存;清朝国力衰弱,已经落后于世界,对外国东西存在恐惧戒备心理。 2.(1)调整:①19世纪末垄断资本主义(或垄断组织)的产生;②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③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纵深发展(答出其中任何两点即可) 作用:①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美国工业经济在19世纪末跃居世界首位。②调节了资本主义内部矛盾,奠定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③推动了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答出其中任何两点,只要能与上面措施相对应即可。) (2)调整: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 作用: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起来;②城乡经济全面发展,国家经济实力极大增强。 (3)相同:①都是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推动经济发展;②都有意识地促进经济结构的变化;③都是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或在面对经济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政策调整。 不同:①美国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中国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②中国政府在生产关系,或生产结构调整中发挥的作用更大。 3.(1)论点:①圈地法令或公民人身自由得到保障,促进工业革命。(若答:以立法促进发展,亦可。)。②以科技带动进步。③引起人口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若答:加速了城市化或引起城乡人口比例变化,亦可)④给本国人民和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若答:加速了贫富分化,亦可。)⑤导致环境严重恶化。 (2)同:牺牲农民利益来推动工业化;走粗放发展的道路。异:①英国由资本家完成,苏联由政府领导。②英国首先发展轻工业,苏联则首先发展重工业。③英国通过自由竞争而发展起来,苏联则依靠行政手段,忽视商品、市场、价值规律。 (3)①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②将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③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④正确处理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二)评判说明题: 评判说明题的特点是,题目给出某种历史观点,要求考生对观点作出判断,然后进行分析评论。也有的题目本身,认定其所给出的观点是正确或错误的,只要求考生进行分析说明。 对题目观点进行判断,是解答评判说明题的关键,因为,观点一旦判断失误,再回答下面的内容就失去意义了。对历史观点进行判断,也是这类题的难点所在。但这里有一简便易行的方法,对你会有很大的帮助。首先,抓住题目观点的核心所在,依此将其转换成我们常见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有时观点涉及不只是一个问题,那我们判断时就应与之相对应,把其所涉及的问题都转换成我们所熟悉的问题。然后,从教材中找出相关问题的答案,与观点进行比较,如两者一致,则题目观点是正确的;如不一致,则题目观点是错误的;如部分一致,部分不一致,则应进行辩证分析。这一方法的依据是,从现行教材看,其中的事实与观点都是作为正确内容引入的,因此,我们便可把教材中的观点当作一把“尺子”去衡量其他观点。如:“皖南事变”发生后,党内外一些人感到,形势又将是1927年“四·一二”政变的重演,认为国共合作将要破裂,内战可能扩大。 试结合两次事件前后的社会主要矛盾、政治力量对比及中共的对策评析这一观点。此问题的基本观点的核心是皖南事变将产生什么影响?题目的观点是将造成国共合作破裂,甚至爆发内战。我们通过回顾“皖南事变”的影响,便知其影响并不像论者所说的那样。因此我们便可断定题目观点是错误的。除了这一基本的判断方法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判断途径。(1)有的题目在表明观点时,还给出了其观点的依据,如其依据有违背历史事实之处,那观点就很难正确了。(2)从理论层面判断,有的观点明显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相关理论,如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关系的原理等。 一般而言,分析说明观点是评判说明题的主体部分,在答案中所占的分值最重。有的题目对论证角度做出了明确要求,对这样的问题,按题目要求到教材中寻找相关证据就可以了。有的题目对论证角度没有具体要求,这就需要我们自己确定。一般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1)事实说明。从教材中找到与材料所论问题相关的事实,概括列出以证明材料观点的正确或错误;(2)推理说明。如有关“皖南事变”这一问题,就需要通过推理来说明,当时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政治力量对比及中共的对策,与“四·一二”事变时相比都有明显的不同,这些都影响着“皖南事变”不会升级到国共内战。(3)理论论证。即通过分析观点与相关事实,说明其符合或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一原理。具体作答时,视题要求而定,有时三种论证方法都需要。 [例题] 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名著《全球通史》上反映出“大萧条是两次大战之间的分界线”,并以“走向战争”四个字概括1929年一1939年世界历史发展的特点。你认为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大萧条影响的论断是否正确?为什么?你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走向战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观点是正确的。(亮明观点) 1929年的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极大,使其前后两个10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从一战结束到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战胜的资本主义大国建立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资本主义处于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时期。(危机前事实)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德国和日本先后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成为欧亚战争的策源地。从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开始,德、意、日疯狂对外侵略扩张,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逐渐解体,世界“走向战争”。(危机后事实)(前后对比,证明30年代危机确实是“分界线”,同时危机后的事实也证明了危机使世界“走向战争”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20世纪30年代世界“走向战争”的原因: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德、意、日等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具体原因主要是经济危机促使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疯狂侵略扩张,以及英法美对法西斯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加速了战争的爆发。(按照题目要求,说明对30年代世界“走向战争”原因的总体认识。) 讲解:题目涉及的核心问题是,30年代经济危机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巨大影响。题目的观点可分为主观点,副观点。主观点是:“大萧条(指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两次大战之间的分界线”。副观点是:危机使世界“走向战争”。总体而言,我们应先就30年代经济危机有什么影响这一问题,从教材寻找答案,然后,再与题目观点进行对比。由于题目副观点有“走向战争”的提示,我们可以进一步缩小思考范围,只看30年代经济危机是否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这一问题。教材内容表明,危机促使德、日法西斯上台,并推行侵略扩张政策,从而证明题目的副观点是正确。下一步再回想一下危机前的世界形势,看是否能与危机后形成显明对比,从而证明危机是否具有“分界线”的作用。危机前由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确立了一战后的国际关系新秩序,世界相对和平,也为各国经济的和平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确实与危机后对比明显,所以,题目的观点是正确。具体作答分析见例题答案中的标注。 思考题: 1.剪伯赞(历史学家)说:“张骞在公元前127年之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正象后来1492年歌伦布之发现美洲对于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请评论这一观点是否正确。 2.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近代历史归根结底是一个民族运动,是具有民族独立和中国近代化两个内容的民族运动,而民族独立是第一位的;而现代史上(指1949年以后的历史)这两个问题仍在继续,只是二者的位置发生了历史性的进步的变换。”上述观点是否正确?导致近代现代“两个问题位置变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指出19世纪中期和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族运动”的不同表现及其最终结局,并谈谈你对这种不同结局的认识。 3.英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说:“生产速度及科技变革的差距,导致全球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逐渐影响政治和军事力量的对比”这一观点是否正确?结合英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不同态度导致自身经济变化及其对世界产生影响的史实,论证这一观点。 (参考答案) 1.剪伯赞的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①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一条贯穿中亚、进而联结欧洲及北非的交通干线——“丝绸之路”开通了。为拓宽这条横贯欧亚大陆的交通大道,继张骞之后,班超、甘英、玄奘、马可波罗等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张骞通西域开创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新时代,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中国文明源源不断传到西方,中国的丝绸、冶铁、水利技术都远播到中亚、罗马和欧洲地区。从此西方的优秀文化也融进中国,给中华文化带来了新的内容。 ③歌伦布发现美洲开辟了东西之间的新航路。剪伯赞的这一论断是就张骞通西域与歌伦布发现美洲两大事件的世界影响都很巨大而言的。 2.上述观点基本正确。 根本原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为首要历史任务;中国现代史上,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为首要历史任务。 表现及结局:①19世纪中期,太平天国运动成为反侵略反封建斗争高潮,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洋务运动在19世纪60年代兴起,最终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破产;民族工业产生,但步履艰难、处境悲惨。②20世纪中期,中国人民所进行的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捍卫了民族独立;对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实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为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十年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坚实基础。 认识:①近代史上,争取民族独立和近代化运动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下兴起的,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严重阻碍,再加上运动领导者自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不可能取得民族运动的最终成功。②现代史上,近代化运动和维护民族独立运动是在社会主义社会进行的,中国已经结束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加上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决定了新的民族运动的不断胜利。 3.观点正确。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持积极态度,从17世纪下半期开始到18世纪中期,英国先后取得对荷兰、法国殖民战争的胜利,抢占了广大的殖民地,并掌握了海上霸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殖民扩张为英国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商品供不应求,从而激发了技术革新和积极性,技术革新从一个环节到另一个环节,从一个部门到另一个部门,迅速广泛地展开,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工业革命迅速提高了生产力,19世纪中期英国处于世界工场的地位,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工业革命促使英国进一步加紧殖民扩张,使英国的国际政治地位日益巩固和扩大。 第二次工 业革命中,英国持消极态度。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企业设备陈旧,资产阶级宁愿把大量资本输往国外,榨取超额利润,而不愿用来更新生产装备、采用先进技术;由于英国拥有广大的殖民地,掌握广大的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廉价的劳动力,就是在技术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英国资本家也能获得巨额利润。由于技术的落后,英国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下来,被美、德赶上和超过。由于德国等经济实力增长,对外扩张的野心急剧增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工业强国地位丧失,政治大国地位受到威胁,军事强国地位受到挑战。德国与英国展开海军造舰竞赛,并与奥、意结成军事同盟,对英国构成强大威胁。英国迫于形势,不得不协调它与法俄的矛盾形成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三)开放题 命题给出两个以上的观点,每种观点都有其道理,考生可以同意其中任何一种,也可以都不同意,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对相应观点进行分析说明。出这类命题的意图是考查考生独立的思维能力与开放思维的意识。这种题型符合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要求。 解答开放型题,要防止感情用事,即使你确实认为某种观点是最正确,但真正作答时却拿不出太多的证据。由于高考阅卷是采点给分,你的试卷上“点”少,当然分数就不会高。因此,选取所要阐述的观点对答好开放题特别重要,从高考得分的角度讲,选取阐述观点应遵循如下原则:(1)选择与教材观点相近的论点为阐述对象。因为,教材是我们获取历史材料的主要途径,同意与教材相近的观点,可从教材中获取较多的相关历史资料,以说明相应的观点。同时,教师讲课时对教材观点一般说的也比较多,介绍不同观点往往是点到为止,很少展开说明,因此对新观点的理解难以到位,当然,也就很难论述详尽。(2)选择历史材料与理论依据最多的论点为阐述对象。有些题目,以材料解析题的形式出现,因此,我们应看一下各种观点能从材料中获取哪些资料支持,再加上能从教材中获取的材料,哪一种论点所拥有的支持材料最多就选哪一种论点作为阐述对象。另外,有些问题,除了需要材料论述外,还需要一定的理论说明,论点的理论依据是否充分,也应是我们选取观点的重要依据。总之,选择论点的依据,主要不是看哪一种观点我们认为更正确,而是看哪一种观点我们能答出更多的“条目”。 在完成阐述观点的选择后,具体作答和评判说明题的要求是一致的。 [例题] 一种观点认为: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一起构成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上的三次革命高潮。第二种观点认为:“受封建顽固思想支配的反洋教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是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相悖反的,尽管事出有因,并有广大群众参加,但不能认为是正确的。”“人们常说,义和团运动彻底粉碎了或有力阻止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这话是夸大了的。”你同意上述哪一种观点?结合史实论证你所同意的观点。 [参考答案] 同意第一种观点(亮明观点): 19世纪末,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对中国展开了资本输出的剧烈竞争,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交待背景是说明作用所必须的)面对空前的民族危机,义和团奋起反抗。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对外的作用)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走狗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他的灭亡。(对内的作用)义和团运动上承太平天国的革命精神,同时对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史上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扣题:说明其与太平天国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同意第二种观点。(亮明观点) 义和团由于受小生产方式限制的阶级局限性,义和团运动不代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和方向。(从历史趋势而言)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扶清”表明义和团对封建统治者抱有幻想。“灭洋”具有盲目排外的的性质。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要为中国引进新的生产技术和政治制度,而义和团运动则希望维护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旧的社会制度。(扣题目观点一:通过口号分析,说明与洋务运动、戊变法的方向相矛盾)义和团运动具有反帝的性质,但并没有起到挽救民族存亡的作用,义和团运动以后,帝国主义继续对中国分而治之的政策,扶植反动的军阀,变相瓜分中国,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甚至企图吞并中国。(扣题目观点二:义和运动后中国的状况说明义和团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 讲解:本题所给的第一种观点,明显与教材观点一致,从组织答案看,绝大多数内容都是来自教材,所以,相对而言论证第一种观点比较容易。第二种观点属于新观点,答案侧重于道理上的分析,教材中可借用的现成内容较少,多亏第二种观点在表述时阐明了其立论的依据,这为组织作答材料提供了方向,否则难度会更大。 思考题: 1.对1840—1919年的中国近代史(前期),有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这段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有人认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这段历史的重要转折点。你同意上述哪一种观点并阐述理由。 2.关于雅尔塔体系的历史作用,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是:(一)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二)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你的理由。 3.小小邮票中蕴含着百科知识,方寸上展示了20世纪的风风雨雨。在某网站评选出的世纪十件大事中,可以看出20世纪的历史轨迹和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按时间排列)从以下十张邮票所反映的历史大事或社会问题中找出你认为对21世纪人类社会最有警示意义的一件或有联系的几件(你感兴趣的其他历史事件或社会问题也可),并说明其理由。 答题思路:任意选择一个或几个有联系的历史事件、社会问题,谈谈它(们)对21世纪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或消极影响;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历史事件、社会问题中有联系的某一部分内容,“专题”式地谈其影响。 (参考答案) 1.以甲午战争为转折点: ①《马关条约》内容苛刻,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②《马关条约》反映出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③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④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⑤使近代中国救亡图存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资产阶级作为新生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维新运动高涨。 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为转折点 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②激起汉族地方实力派与清朝政府的矛盾。 ③列强从此达成侵略中国的新共识“以华治华”。 ④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⑤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矛盾,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使辛亥革命获得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 2.说明你同意的观点,然后分别列出积极、消极方面两方面的表现。 积极方面: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惩治德、日法西斯主义,德、日完成民主化改革;主张美、苏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有利于苏联影响的扩大;有利于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使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欧洲获得了战后的相对稳定;美苏两极制衡有利于防止大规模战争爆发,有利于维护较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消极方面:体现了大国的强权政治,使中国、南斯拉夫、波兰等国主权利益受损;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形成两德分立,南北朝鲜对峙;形成“冷战”局面,造成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长期对立;美苏两强对峙,两霸相争,军备竞赛不断升级,冲突不断,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等局部战争此伏彼起,地区争端不断发生。 3.参考答案一: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根据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原理,原子能技术在二战前后不断发展。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新的能源,核能源在常规能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各国不断研制的核武器又使整个世界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另外核能源的能否安全利用,也会对世界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参考答案二:殖民体系的崩溃 殖民体系崩溃,结束了新航路开辟以来亚非拉广大地区受西方殖民者奴役的历史,这些地区的人民赢得了民族独立,从而揭开了历史新篇章。殖民体系的崩溃,是亚非拉人民长期与殖民者斗争的结果,预示着世界将变得越来越平等。 参考答案三: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表明人们开始把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以实现环境与发展协调的目标,人类找到了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道路。人类社会发展观念,从注重速度和数量转向注意效益和生活质量。 参考答案四: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17年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枷锁,开始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社会主义既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也是人类社会现代化的一种新模式,在这一模式下苏联一度取得巨大成就,中国正在迅速崛起;两种制度、两种模式竞争并存是十月革命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之一。 参考答案五: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联合国的成立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灾难,对于参加战争的国家而言,除了美国等极少数国家获益外,大多数都在战争中遭受了重大损失。这促使人们对战争行为进行反思,反对战争追求和平,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当今联合国,对维护世界和平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六:29—33年全球经济大危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启动 由于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1929年由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酿成了一场世界性灾难;世界经济的良好运转,需要各国的相互协调,需要有大家共同遵循的规则。世界贸易组织的运转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对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四)认识启示题 题目特征记心中,遇到问题才不懵:认识启示题,一般不单独成题,往往出现在一个大题的最后一问。从相关历史中得出经验教训、启示、认识是重要的学科能力之一,也是高考命题中非常常见的题型。 “启示”一般由“经验教训”而来,因此,“经验教训”与“启示”,对我们回答相关问题而言,其所要求的内容基本是一致的。 题目要求考生谈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有如下几情况,(1)考查对相关历史问题的总体掌握情况,实际就是对相关教材知识、题目所给历史材料的高度概括;(2)对相关历史问题作出简要的分析评价,对这类“认识”教材中往往有现成答案可以利用,作答时要先想一下教材中的相关评述,然后再依据题目所提供的材料,进行适当的补充;(3)由某一具体问题,谈对某一类问题的看法;(4)通过历史问题对相关的现实问题作出预测;(5)与经验教训、启示所要求内容基本一致。 答题技巧记得牢,作答迅速分数高:经验教训与启示题的作答程序是:(1)对相关历史问题的教材、题目材料及前面几问的答案进行系统,依据自己的理解将教材与材料中涉及这一历史问题的相关因素,分为“好”“坏”两个方面。“好”的即是经验,“坏”就是教训。(2)对上一步所归纳的内容进行分析提炼。对内容相近或属于同一理论体系的因素整理合并,并上升到理性高度。因为,只有高度概括,具有理性的东西才能具有借鉴意义,用于指导现实活动。因此作答一定要抓住关键,切中要害。最后成形的答案,切忌各条目间内容相近,或答出内容过于具体,缺乏理性与概括。(3)最后确定作答内容。经验教训与启示问题,多能通过一定角度与现实相联系,依据题目本身能够得出许多经验教训或启示,我们应该优先考虑将那些与现实联系最密切的内容写入答案。因为,这类题一般而言答案要求不会太长,答出三个左右的条目就可以了,即使我们想多写上两条,也注意作答的顺序。(4)注意语言表达。由于经验教训或启示,是用于指导现实活动的,表达时应用正面语言,即把“坏”的正过来说。如人民公社化的错误在于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过高,脱离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作答时我们应说:“应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历史认识题依据前面提到几种情况要注意以几点(1)对相关历史问题的总体把握,一般可从原因、内容(过程)、影响(意义)等几大方面入手,多数题目是就其中的某一方面作出要求。这种认识一定要抓住主干与本质,不能把概括当成缩写。(2)对相关问题的分析评价,不同于普通的分析评价题,只亮明观点,不要展开分析。(3)由具体问题谈一类问题的看法,其宗旨是要说明这类问题的重要性(由原因与影响入手)、这类问题应对方法(从过程、内容入手)等。(4)通过历史问题对相关现实作出预测,要从历史问题的原因、影响入手,同时还要密切联系现实问题,得出与现实问题的相关报道一致的结论。 认识启示题,一般而言与前面几个设问联系密切,因此,一定要注意这一问答案与前面答案的协调, [例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89年,利玛窦移居韶州,开始使用知识传教法。在此结识了儒生瞿太素,并翻译欧几里德《几何学》……他接受瞿太素的建议,儒冠儒服,以学者面目宣传西方科学知识……1601年时,利玛窦到北京,得到万历皇帝的赏识,赐留北京传教。……(此后)教士们口说汉语,身着儒服,每个人还有中国名字……1601年时,中国内地已有250个天主教徒。 ———《中国对外关系史讲义》 材料二 汤若望是明末清初中国耶稣会教区的主持人。其精通天文、历法、兵器制造等,1644年被顺治帝授以钦天监监正的职位。1660年杨光先上告汤若望等传教士阴谋不轨,并攻击《明宪历》(清当时使用《明宪历》等西方历法),汤若望、南怀仁等教士被捕入狱。1668年康熙帝亲自处理此案,他让杨光先与南怀仁同时当众测试天象,南怀仁无误,杨光先则误差不断,于是……复用《明宪历》。主张“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的杨光先被革职。 ——《中国对外关系史讲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利玛窦传教方式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评述杨光先对外来文化的基本态度是什么?据此分析中西文化冲突的实质。 (3)从以上材料所述中,你对外来先进科学技术传播的过程,有何认识? [参考答案] (1)特点:首先在社会上层传播;采用知识传教法适应中国习俗。 (2)基本态度及评价:极力排斥外来先进文化;反对中外文化交流;是盲目排外的思想。实质是: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碰撞。 (3)认识:当时,西方人在中国传播先进科学技术只是作为传播宗教的一种手段;外来先进科学技术的传播遇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守旧意识的抵制,传播非常艰难(充分利用材料,与第②问作答);先进文化及科学技术的广泛传播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由具体现象,上升到理性认识) 讲解:认识的前两点实际就是对材料一、二的概括提炼,只有在对材料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得出。第三点,是认识的难点,但这一点十分必要,因为,我们得认识的目的,就是用以指导现实中的实践活动,只有通过由具体到一般的理性认识,才能起到这一作用。当今,科学技术的传播虽然不会遇到如明清时期一样的情况,但是现实中仍有阻碍科学技术推广与发展因素,也是不可否认的。 思考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八国集团成员几乎都是世界上最发达国家。从人类历史看,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无约束地、大量地排放了温室气体,是过去200多年里,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肇事者”。从工业革命开始到1950年,人类由于化石(在石化)燃料(包含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总量中发达国家占了95%;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多年当中,发达国家的排放量仍占到总排放量的77%。因此在温室气体减排这个问题上,发达国家负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也应承担主要的义务。 材料二 中国与部分发达国家二氧化碳排放情况对照表 国家名称 GDP(10亿美元) 人均GDP(美元) 二氧化碳排放量 人均排放(吨) 占世界排放总量(%) 1980年 1998年 1998年 美国 9,837.4 34,737 20.1 19.9 22.5 日本 4,841.6 38,093 7.9 9 4.7 德国 1,873.0 22,841 12.4 10.1 3.4 英国 1,414.6 23,815 10.2 9.2 2.2 法国 1,294.2 21,861 9 6.3 1.5 中 国 1,080.0 847 1.5 2.5 12.8 材料三 (2007年10月8日《南方日报》)据BBC报道,英国新经济基金会的报告显示,如果全世界每个人都像美国那样消耗资源的话,人类需要5.3个地球才能承担全人类的消耗量;如果像法国和英国的消耗水平,人类需要3.1个地球。这一数字相对于西班牙的水平是3,德国是2.5、日本是2.4、而中国则为0.9。 中国的快速发展促使西方国家把工厂转移到中国大陆,因此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反映出西方国家的高消费水平。 两年前美国研究人员指出,14%的中国废气是由生产出口到美国的货品所造成的。 新经济基金会认为,气候变化的讨论焦点应从商品生产国转移到商品消费国。 请回答: (1)依据所学历史知识,说明1950年以前世界化石燃料(包含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情况。 (2)在工业经济时代二氧化碳的排放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是成正比的,依据美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美国大致从什么时候开始其二氧化碳排放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今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3)发达国家采取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工厂的方式,到达转移污染的目的。请依据所学历史知识及相关材料,说明发达国家转移工厂的情况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4)目前,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请指出中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逐渐发展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在环境问题上成为某些发达国家指责的对象,请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发达国家才应是全球气候变暖主要责任者。 (5)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说:“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请谈一下你对十七大报告这一内容的认识。 2.阅读下列有关美国经济崛起的材料; 材料一 美国东靠大西洋,南靠大西洋的墨西哥湾,西靠太平洋,北面还靠加拿大的圣劳伦斯河与大西洋相通的五大湖。美国的北部、东部、南部,都能通过大西洋直接与西欧主要工业国家通航。1904年,美国以强权在巴拿马地峡开始开凿巴拿马运河,不仅使美国的太平洋海岸与大西洋海岸的船舶往来有了最近的航道,而且使美国东西部都能与太平洋沿岸或大西洋沿岸的国家地区,建立起了海上运输航程最短的直接往来。 材料二 按照德国发动大战的主要原因——抢占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美国有可能立即卷入大战争夺重新瓜分世界利益,因为当时英国拥有2250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法国拥有l060万平方公里,德国只有290万平方公里。而美国的殖民地更少,由于殖民地基本上被英、法两国所霸占,美国海外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的投资市场总共约有50亿美元,仅为英国的十分之一,法国的六分之一,也只有德国的九分之二。应该说发动大战攫取殖民利益的驱动力,美国不会比德国弱,然而,1914年8月4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发表声明:美国政府将保持中立,直到战争结束。战争开始后的两年半,美国的确保持着未直接参战的“中立”。 这种保持“中立”的选择,使美国处于更主动更有利的地位,应该说是美国在国际争端和经济竞争中的一种巨大成功。 材料三 美国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充分抓住英、法等国过早地偏离工业经济发展为主的道路,走向资本输出为主的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形成本国积累资金和大量吸收国外资金,高速发展工业生产,壮大工业经济实力的发展路子,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如1860年到1890年的30年时间内,美国工业生产就增长了6倍。1890年,美国工业产值达94.98亿美元,英国为42.63亿美元,德国为33.57亿美元,法国只有29亿美元。资本输入的债务国——美国的工业产值,比资本输出国的英、法两国工业产值的总和71.63亿美元还多23.35亿美元,这为美国进入20世纪以后。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成为国际金融资本的集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重心,打下了工业经济深厚的基础。 总之,从“英国时代”到“美国世界”的跨越,是国际竞争的必然结果。 以上材料均引自熊承忠等著《大循环》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二分析,从世界范围看,当时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有何新的发展趋向?为什么? (2)19世纪晚期,美国与英法两国在发展经济的道路上有何不同?产生了什么不同后果? (3)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归纳出美国经济崛起的原因与条件。(不得摘抄材料原句) (4)从“英国时代”到“美国世纪”大跨越的必然性,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3.15世纪末的新航路的开辟,实现了欧、亚、美大陆文明的全球性交汇,从而引发了全球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一体化”成了世界近代现代史发展的主要趋势。但是,历史的进步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全球一体化进程必然伴随着形形色色不合理、不平等和非正义的现象。工人阶级戴上了资本奴役的枷锁,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奴役以及强国对弱小民族的压迫和欺凌,乃至国际贸易中不公平的规则和不平等的关系等等。因此,世界近现代史中便充满了各种各样反抗奴役压迫、争取自由平等的斗争。这些斗争有助于纠正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不合理因素,从而使一体化沿着正确轨道良性发展,使世界在进步的同时日趋公平和谐。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历史学家L·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一书写道,广大亚、非、拉国家经济的不发达状况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达状况,“并非两个孤立无联系的现象”,二者是“相互联系”的。请分析说明在工业革命影响下,这种联系是如何体现的? (2)19世纪中期,面对西方殖民主义所带来的民族危机,亚洲各国在为争取民族独立所做的斗争和努力中出现哪两种典型的方式?结果如何?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人民反对殖民主义奴役的斗争取得了什么成果? (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一体化进程在经济方面表现出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发达国家积极倡导推进经济的全球化,而与此同时反全球化的运动也在悄然兴起(下面是两幅有关反全球化运动的图片)。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反全球化运动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5)依据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及与之相伴的亚洲人民反殖民主义斗争历史的分析、认识,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全球化? (参考答案) 1.(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随着蒸汽机发明与广泛使用,煤炭需求量迅速增加,进入了大规模开采利用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随着内燃机的发明与推广,石油成为重要的能源。 (2)美国从19世纪末起二氧化碳的排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些发达国家,在经济继续发展的同时,二氧化碳的人均排放量有所降低。 (3)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及污染严重的工厂。一些发展中国家利用这一机遇,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了本国经济。但也使污染物的排放量急剧上升,污染了环境。 (4)1978年以后,实行改革开放以后。 首先,发达国家是历史上二氧化碳最主要的排放者;其次,当今发达国家的人均排放量远远高于中国;第三,中国排放量的增加,是由于发达国家对中国工业品的需要造成的。 (5)这说明我国坚持科学的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中国今后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谐”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追求目标;中国在世界上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积极主动地为改善生态环境作出贡献。(只要言之有理,说出两点即可。) 2.(1)英美矛盾即将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最主要的矛盾。英国占有广大殖民地而经济实力衰退,美国经济实力强大但占有殖民地最少,两者之间的争夺不可避免。 (2)英法走向资本输出为主的道路;美国则走上高速发展工业的路子。英法经济发展缓慢下来;美国工业生产跃居世界首位。 (3)优越的地理条件:一战中“中立”政策的成功,高速发展工业。 (4)一个国家和民族要发展经济,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二要把握机遇,灵活处理国际关系中的重大问题;三要大量积累和吸收资金,大力发展工业生产等。 3.(1)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商品市场,强占原料产地,拓展殖民地,奴役当地人民。这一方面加剧了当地的贫困落后,另一方面又进一步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以亚洲革命风暴为代表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以日本明治维新为代表的国家内部学习西方的改革。亚洲革命风暴遭到镇压,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摆脱了殖民奴役,成为亚洲强国。 (3)亚洲各国纷纷摆脱殖民统治,走上了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 (4)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和风险是不均衡的。它使全球经济的发展更加不平衡,南北财富分配不均,贫富悬殊。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这必然引起一部分人对全球化的恐惧和抵触。 (5)一方面,由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发展中国家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全球化,抓住全球化过程对自己发展的一切有利因素,不失时机的发展自己。另一方面,面对全球化为自己带来的不利因素,要尽力克服,并通过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同发达国家展开多种形式的斗争,争取使全球化的过程更加合理。总之,对全球化过程既不能抵制,也不能消极等待。 (五)文物、图片、图表材料题: 题目以文物(题目只能提供图片)、图片、图表为素材,要求从这些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回答相关问题。与文字材料相比,文物、图片、图表材料形象生动,能充分调动考生的形象思维,并能增强试卷的活力。因此,这些材料在近几年高考命题中运用较多。 答题技巧记得牢,作答迅速分数高:文物(图片)、图片、图表,是特殊的历史材料,只要完成了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步骤,剩下的作答与其他类型的问题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因此,我们对这类题首先要消除神秘感,然后,掌握从这些材料中获取信息的方法与技巧就可以了。 (1)文物材料的处理方法:从历史文物中获取信息的主要种途径有:一、文物图片直接显示的信息,对此我们只需要抓住其外形和文物上附着的文字、图案即可。二、命题者对文物图片所做的文字注释或说明。这种文字注释,一般是由于解题需要命题者才加上去的,因此这些信息有效率极高,必须高度重视。三、虽然题目给出的是文字图片,但我们解题时需要把它当成文物实物,充分想象能从这一实物中获取的信息。如一块出土的纸的残片,如是真的实物,可通过摸感受其光滑程度,还可以通过一定手段知道它的制做材料。 [例1] 文物是重要的历史历史资料。人们从先秦铜器不仅看到了那一时期的各种器皿、兵器和工具,而且了解到当时的冶炼技术、生产水平、文字、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情况。 材料一 毛公鼎是中国二千八百多年前的一件宗庙祭器。它的内壁铸有铭文,铭文 32行、498 字,是现存商周两代七千多件有铭文的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件。全文可分五段:1、追述周代文武二王开国时政治清平的盛况,对比作鼎时时局不靖;2、宣王策命毛公治理邦家内外;3、给予毛公以宣示王命的专权;4、告诫鼓励毛公以善从政;5、赏赐毛公车、兵、命服。毛公为表示感谢和称颂周天子的美德,作鼎以为纪念。 材料二 据《国语》记叙,春秋未年,晋国贵族范氏、中行氏在国内战争中失败后逃往齐国,其子孙成为齐国农民,“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意思是说,把过去宗庙里作牺牲祭品的牛,用于田间耕作。孔夫子三千门徒中有一名姓冉、名耕、字伯牛的,还的一位姓司马、名耕、字子牛,又有名司马犁的,以耕和牛分别用于名和姓,说明当时以牛为耕已是常见的事了。 请回答: (1)你能通过《毛公鼎》及其铭文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2)结合材料二,说明春秋时期穿有鼻环的牛尊的发现有何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仿照材料一,对右图《嵌错赏功宴乐铜壶》作以简要的介绍。 [参考答案] (1)鼎作为商周时期重要的青铜器类别,鼎的某些用途与铸造原因(从文字说明中获取);西周晚期青铜器的铸造技术(把图片想象成真正的文物);西周晚期的政治状况(从文字说明中获取);西周晚期的文字及书法艺术(从观察图片表面获取)。(说出其中三点即可。) (2)材料二说明春秋后期,牛已用于田间耕作,牛尊铜牛的鼻子上装有鼻环,表明这是一头驯养的耕牛(通过观察图片表面获取),以实物证实了材料二记述的可信性。 (3)《嵌错赏功宴乐铜壶》出土于四川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铸造的青铜器。壶身刻着宴乐、采桑、狩猎、攻战等多种场面,画面形象生动。它表明,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装饰已从过去的图案花纹发展为完整画面。 讲解:解答第一问,要充分利用文字材料,材料给出了《毛公鼎》的时间,但这样的时间表述我们在这一时期的历史学习中很少运用,作为历史资料不便于利用,因此,作答时应将其进行换算,将二千八百多年前,变为西周晚期。其次,由于铭文处于鼎的内侧,我们难以在文物图片中看到,即使看到了,当时的文字我们也难以解读,所以,文字说明就成了我们认识《毛公鼎》史料价值的重要依据。第二问,牛戴鼻环至今仍常见,为的是便于驾驭,另外,此牛尊图片是在教材讲述有关牛耕内容时出现的,这也是我们作答的重要依据。材料二以文字材料说明牛耕的普遍,但文字记载并不具有绝对的可信性,文物可对文字材料进行印证。第三问,要先对材料一进行总结,看其分为几部分,然后再依据所学知识,对《嵌错赏功宴乐铜壶》作对应的介绍。 (2)图片材料的处理方法:从历史图片材料中获取信息的主要图径主要有:一、对图片本身进行观察。如是历史地图,应抓住地图反映的主题内容,掌握其分布情况,或反映的基本局势;如是其他图片,则通过图片内容,确定其主题或内涵。二、通过图片的文字说明,获取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图片内容说明、图片来源、图片形成时间等。 [例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大运河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展现着古人的聪明才智;它又是一条血泪之河,浸透着无数黎民百姓的苦难。自古以来,人们从多个角度,对京杭大运河进行着不同的解读。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一诗里赞颂这条大运河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论禹功不较多。” 材料二 《隋唐时期手工业分布和大都会》与《元代大运河》图 材料三 运河沿岸的一组风情图 (1)据所学知识及《隋唐时期手工业分布和大都会》图,分别指出连接海河与黄河、黄河与淮河、淮河与长江、长江与钱塘江的各段运河的名称。 (2)结合所学隋唐史的知识及《隋唐时期手工业分布和大都会》图,说明大运河之“功”。 (3)对照材料二中的两幅图,指出大运河出现了什么变化?你认为这一变化有何作用?依据隋唐及宋元时期相关历史知识,分析说明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4)京航大运河曾是国家的生命线,维系着封建王朝的兴盛。康熙、乾隆南巡是运河航运和运河文化发展的最高峰,清末民初大运河逐渐衰落了。当今,我们在怀念大运河昔日辉煌的同时,更应该关心它的未来。切实保护并科学利用运河,让古老的运河永远充满活力,这是我们的历史使命。请结合材料三,谈一下你在这方面的见解。 [参考答案] (1)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2)①隋朝开凿大运河连接了五大水系,使南北交通贯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观察《隋唐时期手工业分布和大都会》图中,大运河走向得出结论,其实教材中也有明确表述。);②大运河对沿线的农田灌溉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沿线农业生产的发展(教材中有明确表述);③隋唐时期许多工业市镇分布在大运河沿线附近,说明大运河带动了沿线工商业的发展(观察《隋唐时期手工业分布和大都会》图中,手工业与大都会的分布规律得出结论。);④另外,大运河的开通,对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也起了促进作用(观察《隋唐时期手工业分布和大都会》图中大运河,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只要言之有理,说出3项即可。) (3)元朝时期,运河截弯取直(通过观察、比较两幅图中的大运河得出。)。作用:大大缩短了运河航程,更有利于南北经济交流。 原因:长安、洛阳失去了全国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4)①从水利角度看,充分利用运河古河道,实现南水北调,缓解北方水资源缺乏状况。通过对古运河河道的整修,恢复大运河的通航能力,开辟现代贯通南北的水上交通线(通过图片《京航大运河台尔庄庄段》得出。);②大运河与万里长城一样是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在有条件的城市与河段,利用大运河航道及沿岸的文化资源,开发大运河的旅游项目。并以旅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使运河沿岸再次成为我国繁华地带(通过观察《古老的杭州拱宸桥》、《扬州瘦西湖 》、《沧州运河岸边的乾隆碑》等三幅图片得出。);③将利用与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保护好的前提下,进行利用与开发,只有利用起来运河才会重新焕发当年的活力。(通过以上分析,得出综合结论。)(只要言之有理,说出两点可。) 讲解:第一问有关隋唐大运河之功,教材中有所表述,但不够全面。本题通过《隋唐时期手工业分布和大都会》图,说明大运河之“功”,这实际上,暗示大河与手工业、大都会分布有密切关系,解题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观察《隋唐时期手工业分布和大都会》图,找出这种关系,再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更加全面地表明大运河之功。第二问要求能将隋唐时期的大运河与元代大运河图进行比较,说明大运河的变迁,通过观察比较容易得出结论。第三问要求谈大运河的保护与利用问题,如没有题目提供的四幅图片,学生难以着手,图片起到了提示与启发作用,几幅图片等于分别告诉我们,大运河本身是一种文化遗产,大运河沿岸还有许多相关的历史文化遗址,大运河有的河段至今在交通运输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得到了这样的启发,再回答第三问相对来说就容易多了。 (3)图表材料的处理方法:从图表材料获取信息,有两种基本情况:一是通过对不同对象同类数据进行比较,得出相关认识或结论,这种情况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处理;二是通过对同一对象不同时期的数据进行比较,得出认识或结论。这种情况处理起来难度相对较大,必要时应画出数据变化的曲线图,再结合所学知识对曲线图进行分析。当然,有的题目这两种情况均存在。另外,从图表中获取信息,还要注意一些有关图表的注释或说明,它对我们获取与利用信息,具有重要作用。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亚洲四小龙) 中国大陆 70年代GDP增长率 80年代GDP增长率 70年代GDP增长率 80年代GDP增长率 8.6% 8.5% 5.8% 8.9% [例3] 20世纪中后期以来,东亚地区除了已经迅速崛起的日本外,其它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也十分迅速,被称为“东亚经济奇迹”。读下面数据图表回答问题: ——《东亚经济白皮书》 (1)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亚洲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或地区在什么地方?分析最快的原因? (2)根据图表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亚经济发展的格局有什么变化?出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通过2005年《亚洲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图表,谈谈你对亚洲经济发展前景的认识? [参考答案] (1)进入60年代后,东亚地区的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地区经济发展迅速,70年代迅速转变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原因:抓住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吸收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第一问所问问题与图表关系不大,教材基本上有相关的表述。) (2)东亚地区的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地区经济仍然保持发展的势头,但是中国经济发展更为迅速,年均GDP 增长率超过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地区。(通过中国与亚洲四小龙不同时期数据的比较得出。) 原因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把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方面,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功。 (3)图表显示,不管是亚洲各国政府,还是国际权威机构,均对亚洲经济增长充满信心,当今亚洲经济发展迅速已不再限于个别国家的和地区,而是呈现出整体发展的良好势头。亚洲将逐渐改变落后面貌,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通过图表中的数据,及有关数据的说明得出。) 讲解:通过图表数据可以看出,70年代与80年代相比亚洲四小龙变化不大,而中国大陆经济发展速度则明显增加,这意味着中国大陆经济在东亚地区将占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题目所问的东亚经济格局的变化,就是就此而言的。图表《2005年亚洲经济实现较快增长》中的数据分为三部分: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预测;部分国家政府对本国经济发展的预测;世界权威机构对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预测。只有全面综合分析三组数据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思考题: 1. 唐秦王李茂贞是唐末重臣,卒于公元924年。其陵墓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北塬飞机场西端的陵原乡陵原村。2001年4月,宝鸡市考古队正式对秦王陵进行保护性发掘。观察三幅秦王陵出土文物的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三组文物材料,你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2)结合三组文物资料及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文物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 2.观察下列历史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概括指出图一会谈的背景。这一条约的签订对我国有什么重要意义? (2)指出图二会见的国际背景,这次会见有何重大影响? (3)图二的会见与图三的会见有何联系? 3.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的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我国把推进城市化进程作为一个发展战略来实施。阅读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城市的发展承载着历史,有人说了这样一句话:了解中国千年的历史看________,了解中国近百年的历史看________,了解中国几十年的历史看________。(请在横线上方填上最合适的城市名称) (2)由图表可以看出,我国城市化水平总体偏低,且发展不均衡,请说明我国西部经济地带城市数量少于中、东部经济地带的主要历史原因。 (3)《工业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示意图》中显示,从B到D工业发达国家只用了不到50年的时间,城市化进程很快,试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1.(1)可以了解唐朝生活器皿的种类;了解唐朝的制瓷工艺的发展水平;造型工艺水平;晚唐的服钸、发式;乐舞表演艺术;晚唐社会上层的生活方式等等。 (2)文物是形象的历史,它能够使我们获得许多在历史书籍中没法汲取的历史知识;文物可以使我们对历史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如陶瓷制作的工艺技术等;文物可以对文字描述的历史,予以充分的印证;使历史内容变得生动活泼,增强历史研究或历史学习者的感性认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1)背景:①苏联第一个承认新中国,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②美国和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孤立封锁,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意义:打破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独立封锁政策,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背景:①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②苏联推行霸权政策,威胁中国安全。 影响:结束中美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联系:中美关系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实质:日本领导人对当年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缺乏正确的认识。 只有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中日关系才能健康发展。 3.(1)西安 上海 深圳(如填其他城市名称,只要符合题意即可,如洛阳可代替西安) (2)古代前期西部一度是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但后来经济重心出现了向东、向南转移的过程,尤其到明清时期,所兴起的工商业城市多分布在长江以南的沿海地区;近代列强强迫清政府开辟的通商口岸多分布在沿海地区,促进了这一地区自然经济的解体,外国资本主义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因之也多分布于这一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开放较早,进一步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3)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以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比重大大上升,吸引大量人口流向城市,大大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4)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是由工业革命开始的,并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而加快。因此,我国在实施城市化战略的过程中,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在农村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使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从而促进农村中小城镇的兴起。 如何解答历史观点评论型问答题 历史观点评论型问答题的特点在于评价的对象不是具体的历史事物或历史现象,而是历史观点。历史观点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评价。它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评价,可能与客观对象存在某些不符,因此还需要对历史观点进行再“评论”。这种题型非常富于“历史味”,因为历史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借古鉴今,历史观点就是连接古今的桥梁;只有正确的历史观点才能发挥借鉴作用,如果是错误的历史观点,很可能导致谬种流传。因此,这种题型很受命题者的青睐,在高考试卷中屡屡出现。对于考生而言,掌握这种题型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技巧是有必要的。 下面笔者以三道习题为例,分析这种题型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技巧,并从中提炼出规律性的认识。 例1: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结合你对唐朝由盛转衰原因的认识,分析评论赵翼的这一观点。 这是一道非常典型的历史观点评论型问答题。要分析评论赵翼的观点,前提是找准靶子,弄清楚赵翼的观点是什么。按照前面所述历史观点的定义,可以这样概括:赵翼(人)对唐朝由盛而衰原因(客观对象)的认识是,杨贵妃导致唐朝由盛而衰(主观认识)。提炼观点时注意分两步:一、评价的客观对象是什么(是“唐朝由盛而衰的原因”而非杨贵妃)?二、主观认识是什么(杨贵妃导致唐朝由盛而衰)? 找准观点,就可以判断表态了:赵翼把这说成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根本原因是错误的。 既然赵翼的主观看法是错误的,那么客观事物的真相是什么?我们可以回顾史实: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是唐玄宗统治后期中央政治腐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导致“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战乱和割据削弱了中央的统治,破坏了社会经济。在叙述史实的时候应该注意,评论的要求是精选论据(史实),而非全面叙述。 赵翼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认识呢?杨贵妃受宠爱,唐玄宗沉湎酒色,这只是中央政治腐败的表现之一。这一表现本身也是封建帝王唐玄宗造成的。赵翼把责任加在杨贵妃头上是不对的。赵翼的根本错误在于夸大了杨贵妃个人对唐朝由盛转衰的影响。其实,赵翼的错误除了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外,还混淆了现象(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和本质(唐朝政治腐败)、主要矛盾(唐玄宗应负主要责任)和次要矛盾(杨贵妃应负次要责任)、全面(唐朝由盛而衰的原因是复杂的)和片面(杨贵妃一人的原因)之间的辩证关系。另外,赵翼之所以认为杨贵妃是“女祸”,是和封建社会歧视妇女的大环境分不开的(即时代偏见)。在中国古代社会,往往把一个朝代的灭亡归结为妇女(妲己、妹喜、杨贵妃、陈圆圆等)、太监(魏忠贤等)、奸臣(秦桧等)等,这主要是出于时代偏见;而且,在封建社会,由于三纲五常的限制,人们也不敢将原因归结到皇帝身上。 例2: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试评论顾炎武这一观点。 此题难度大于上题,其关键在于判断它是什么题型。很多考生将它误作为比较题来答,结果就偏离了方向。这主要是因为没有正确地提炼观点。本题的观点是什么呢?答案是这样表述的:顾炎武这句话是对科举八股考试的尖锐批评。很多同学认为顾炎武的观点是八股取士同焚书坑儒一样糟,甚至更糟。这种看法不是没有道理。但是,顾炎武的侧重点并不是二者的比较。顾炎武是明末清初人,他把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与秦朝的焚书坑儒相比,目的在于否定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因此,他评价的客观对象是八股取士的影响,而非八股取士与焚书坑儒的异同点。八股取士在禁锢思想方面与焚书一样,在败坏人才方面甚于坑儒,这是两个小论点,它们共同证明“八股取士应该被否定”这个总论点。因此,在叙述客观事物的真相是什么的时候,我们主要是叙述八股取士而非焚书坑儒。如果是比较题,则要将焚书坑儒和八股取士二者平分秋色。从这道题我们应该明白,正确地提炼观点决定着整道题的答题方向,不可不慎。 例3:董仲舒说上曰:“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苏轼在给宋神宗的上书中说:“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骤至富强,亦以召怨天下…… 虽得天下,旋踵灭亡。”试结合史实说明董仲舒、苏轼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哪些方面是客观的?哪些方面是错误的?并分析两人作出这种评价的出发点。 此题较上题更难。难点一在于本道题的历史观点有多个,而且董仲舒的总论点还是隐性的观点。商鞅变法的影响很复杂,主要是积极作用,但也有消极影响,董仲舒只挑选了一个“导致土地兼并严重”,实际上已经隐藏着对商鞅变法的否定。苏轼则直接指出商鞅变法全部(或主要)是其消极作用(因为商鞅变法“导致秦朝灭亡”)。 难点二在于分析两人作出这种评价的出发点。董仲舒和苏轼都离战国时代很远了,二人为何都关注而且都否定商鞅变法呢?董仲舒是西汉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他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由此可以推断,董仲舒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然诋毁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的变法。苏轼属于大地主官僚阶层。同时期北宋在进行王安石变法,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因此遭到苏轼等人的反对。二人都是以古讽今。 题目做完了,就该总结经验教训。由上,我们可以归纳出历史观点评价型问答题的解题步骤大概是: (1)提炼观点。主要是弄清几个问题:评论的客观对象是什么?评论者的主观认识是什么?有几个观点?各观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2)判断表态。这又分四种情况:正确的,错误的,对中有错的,错中有对的。 (3)客观对象的真相是什么?用事实说话,最有说服力。 (4)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主观认识?上升到理论层次。历史观点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评价。它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认识。由于历史观点是人们主观思维活动的产物,必然会受到阶级、时代、环境和个人素质等方面的限制,从而导致与客观事实有所偏差。从历史观点产生的根源来讲,大致可以归结为社会偏见(例1)、态度倾向(例3)、阶级立场(例3)、方法论(例1)等几个方面,甚至还会可能混淆事实,颠倒黑白。 在解这种题型的时候,应该根据这种题型的特点注意以下问题: (1)精选史实。因为这是“评论”,不是叙述,所以不一定要求全面,但绝对要求精选。 (2)还原到特定的历史情境中进行评论:历史观点都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产生的,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痕迹。因此,应该学会将历史观点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 (3)历史观点是人主观思维活动的产物,既是主观看法,就有可能产生错误。人的主观看法是由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决定的,具体来说,就是社会偏见、态度倾向、阶级立场、方法论等几个方面。 (4)开放性:允许一定程度的发挥,因为对历史观点的评价的最终结果是产生自己的历史观点,而历史观点是人们主观思维活动的产物。这种题型的评分标准都体现了一定的灵活性,对考生中言之有理的新观点一般都给予肯定和鼓励。 由此可见,历史观点评论型问答题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技巧是由这种题型的特点决定的。 附参考答案: 例1: 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是唐玄宗统治后期中央政治腐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导致“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战乱和割据削弱了中央的统治,破坏了社会经济。杨贵妃受宠爱,唐玄宗沉湎酒色,这只是中央政治腐败的表现之一。赵翼把这说成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根本原因是错误的。这一表现本身也是封建帝王唐玄宗造成的。赵翼把责任加在杨贵妃头上是不对的。赵翼的根本错误在于夸大了杨贵妃个人对唐朝由盛转衰的影响。 评分标准:本题旨在考察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评分时应注意: 1.能把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封建社会内在矛盾的,加1分。 2.凡能明确地从全面和片面、现象和本质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等角度进行分析评论,并言之成理的,加1分。 例2: 顾炎武这句话是对科举八股考试的尖锐批评,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明朝沿用科举考试选拔官吏,但政府规定,命题只限于四书五经,答卷的文体必须按照死板的形式,分成八个部分,即八股文。这样的考试,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结果使许多读书人埋头攻读经书,不讲求实际学问。他们做了官,就成为顺从皇帝的奴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者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明代实行八股取士也是出于同一目的,只是这时封建制度已趋衰落,统治者为强化专制主义统治,更不允许有任何“越轨”的思想。八股取士正是适应这种政治需要而产生的,它失去了科举制度在初创时期的积极意义。所以,八股取士同秦始皇焚书一样,起了禁锢思想的作用,而它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发展的影响则比坑儒更加恶劣。 评分说明:本题答案允许有一定的灵活性,不一定拘泥于以上的表述,但请注意: ①必须肯定顾炎武的观点是正确的。 ②如果没有联系八股取士产生的背景,只从八股取士的规定和后果来论证,本题总得分不得超过10分(本题总分12分)。 ③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扣1分。 例3: 董、苏二人议论的中心内容是商鞅变法的作用,二人都对商鞅变法持否定态度。 历史上,商鞅变法促进秦国经济发展和封建制度形成,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趋势。董、苏二人抓住商鞅变法过程中非本质、非主流的某些消极现象,无限夸大,是错误的。 董仲舒指出商鞅变法后,随着土地私有、土地买卖的进行,秦土地兼并严重,贫富悬殊。这是客观的。秦经过商鞅变法,封建经济发展,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最终实现统一。苏轼认为商鞅变法使秦国骤至富强得天下,这是客观的。 董仲舒只强调商鞅变法后农民的贫困,认识不到商鞅变法对秦统一的重要作用,这是不正确的。秦统一后,赋税、徭役繁重,刑罚严苛,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秦被农民起义推翻。这是秦施暴政的结果。苏轼把秦灭亡的原因归咎于商鞅变法,这是错误的。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为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实现思想上的统一。所以董仲舒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否定商鞅变法。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其变法措施中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等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苏轼站在大官僚的立场上,借口说商鞅变法“不顾人言”,导致秦“旋踵而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