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名著阅读呐喊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名著阅读呐喊

高考名著阅读之《呐喊》‎ ‎《呐喊》收入了鲁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说。后来作者抽出去一部历史小说《不周山》(后更名为《铸剑》),遂成现在的14部。这些小说反映了五四前后中国社会被压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 内容简介 在《呐喊》自序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其中了反应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过程和从事文艺活动的目的和态度。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小说的由来和起名的原由。作者从学洋务、学医、走科学救国之路,到推崇文艺,把文艺做为改变国民精神的武器,表现了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求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历程。本篇对于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理解本集小说的内涵,及意蕴均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在写作上,本篇自序文笔清新老到,周密流畅,震人心魄又引人入胜,读之使人欲罢不能。其语言风格充溢着鲁迅独特的个性,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 ‎ 主要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 ‎《狂人日记》 ‎ ‎1、故事梗概 ‎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本篇塑了一个反封建战士——“狂人”的形象。他害怕所有人的眼光,总觉得人们想害他,想吃掉他。当他完全失望于改造周围环境时,他也“痊愈”了,去某地当候补官了。小说中的“狂人”实际上是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他周围都是被封建礼教侵蚀了灵魂的人,他所害怕和反抗的则是封建传统吃人的惯例。‎ ‎ 作者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是吃人,作者同事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呼吁人民觉悟起来,推翻封建制度。‎ ‎ 写作特点:日记体的形式。写实主义(描写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和象征主义(写狂人含义双关的表述)的结合。‎ ‎2、主要人物:狂人——“我”‎ ‎ “狂人”是一个矛盾的实体,作为一个封建礼教和制度的受害者,狂人“狂”。狂人的心态偏激,愤世嫉俗,傲岸不群。总是时时刻刻的提防别人伤害他,甚至认为自己的哥哥也要吃他的肉,连看病的医生也是吃人者的帮凶。在他眼里,人们的围观、注视、议论,赵贵翁奇观的眼色,小孩子们铁青的脸,路上行人交头接耳的议论,一伙青面獠牙人的笑,以及赵家的狗叫,构成了一个充满杀机的生存空间。他思想活跃,想法特别,“语颇复杂无论次,又多荒唐之言”。‎ ‎ 但作为一个革命的民主主义者,狂人却一点也“不狂”。狂人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开始觉醒,“须十分小心”,他发现了中国的历史是吃人的历史,中国的社会依然是吃人的社会的现实,并进一步加以揭露。狂人”‎ 对社会有清醒的认识。深刻的思想,惊人的洞察力,他对封建制度、礼教进行披露、批判,揭露了从社会到家庭的“吃人”现象,抨击了封建家庭和礼教的“吃人”本质,体现了大胆怀疑和否定一切的五四时代精神,踏倒一切传统价值的勇气。‎ ‎ ‎ ‎《孔乙己》‎ ‎1、故事梗概 ‎ 《孔乙己》讲述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的悲剧遭遇。主人公孔乙己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但他在科举制度毒害下,除了满口“之乎者也”之外,一无所能,穷途潦倒,成了人们取笑的资料。为生活所迫,他偶尔做些小偷小窃的事,终于被打断了腿,在生活的折磨下默默死去。小说通过对人物性格和遭遇的生动描写,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鞭挞了封建教育对知识分子心灵的戕害。‎ ‎2、主要人物:孔乙己 ‎ 孔乙己的性格既可笑又可悲,他身上既有科举失败的隐痛又有以读书人自居的清高,生活中他既贫困不能自存又好喝懒做,他既想清白做人又不断有偷窃行为,他既死要面子、怕人嘲笑,却又时时自欺欺人,迂腐可笑,也又善良的一面。‎ ‎ 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有两点。首先是社会原因。第一,封建科举制度诱使读书人追求功名利禄,死读经书,致使孔乙己那样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的牺牲品无能迂腐,成为废物、笑料,任人践踏。第二,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思想的侵蚀,使民众麻木不仁,以嘲笑比他们自己更不幸的孔乙己为快事。第三,以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横行霸道,极端残忍地摧残孔乙己,最后将他推向了死路。当然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还有其个人原因。他热衷科举,一心向上爬,为此耗尽了年华,落到形同乞丐的境地。孔乙己自命不凡不肯脱下那件象征读书人身份的长衫,得意于自己的“之乎者也”;他养成了好喝懒做的恶习,不会营生,鄙视体力劳动,不愿与劳动人民为伍。以致后来因偷窃被打折腿,麻木不悟地“走”出了人们的视野。‎ ‎《药》‎ ‎1、故事梗概 ‎ 《药》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义为背景,经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创造而写成的。作品描述华老栓用被统治者杀害的革命者夏瑜的鲜血蘸成“人血馒头”为儿子治病的故事。一个革命者为民众的解放而慷慨牺牲,他的鲜血却被民众当作治病的灵药,这种强烈的反差,有力地揭示了旧民主革命与民众的严重隔膜,揭露了长期的封建统治给人民造成的麻木和愚昧。作者赞扬夏瑜的革命精神和气节,痛惜民众的落后和无知。‎ ‎2、出场人物:华老栓、华小栓、华大妈、康大叔、夏瑜 主要人物:夏瑜、华老栓 ‎ 夏瑜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他家境贫寒,以致使贪婪的牢头从他身上“榨不出一点油水”;他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明确的认识,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我们大家”的天下是他的斗争纲领;他意志坚定,在狱中坚持宣传革命道理,甚至劝牢头造反;在对敌斗争中“不要命”‎ ‎,不怕打,英勇无畏,毫不动摇。最后,在敌人的屠刀下慷慨就义,表现出革命者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 华老栓是一个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经济困难,地位低下;他爱子心他只关心儿子,对革命不关心更不理解,不知他儿子吃的人血馒头正是革命者的鲜血浸泡的,可见他愚昧、落后;但他又和一切劳动者一样,具有勤劳、善良、俭朴的品格;不敢拿人血馒头还显现了老栓的胆怯。‎ ‎ ‎ ‎《明天》‎ ‎1、故事梗概 ‎ 《明天》是鲁迅着力反映妇女悲惨命运的小说之一。作品通过寡妇单四嫂子痛失独子描写,令人震悚的展示了一副中国妇女孤立无助的图景,同时抨击了黑暗社会的吃人本质和没落社会中人们的无情和冷漠。单四嫂子丧夫之后,恪守妇道,“夫死从子”,把儿子看做自己的希望。三岁的儿子—宝儿得了病,单四嫂子为他四处求医,盼望着“明天”宝儿的病就能好,在宝儿垂死之际,单四嫂子心乱如麻的时候,红鼻子老拱和蓝皮阿五之流在唱小调,打她的歪主意;何小仙慢条斯理,不紧不慢。而同是妇女,似乎有同情心的王九妈,也终于被证实并非出于真情。至此被作者一再称之为有古风的人们,在办丧事时,凡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单四嫂子一顿饭,对她无异于雪上加霜,而明天,等着单四嫂子的又是什么?作者虽然没有明说,实际上却通过种种迹向,把一个残酷的世界,摆在了读者面前——美的事物被毁灭,丑的事物甚嚣尘上,而众人对此漠然处之。这里美的事物实质正是被丑的事物的冷漠所杀。‎ ‎2、主要人物:单四嫂子 ‎ 单四嫂子是一个寡妇。善良(单四嫂子的“单”又音近善良的“善”),愚笨,死守妇道,迷信权威,反应迟缓,对强大生活洪流无力抗挣、近乎绝望。‎ ‎《一件小事》‎ ‎1、 故事梗概 ‎ 《一件小事》描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在歌颂下层劳动人民崇高品质的同时,还反映了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表现出真诚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新思想。在五四时期能有如此认识是很不寻常的,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2、 主要人物:车夫、“我”‎ ‎ 将车夫和“我”对于同一事件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显露出“我”自私自利的渺小,映衬出车夫光明磊落,敢做敢当,关心别人的高大形象,突出劳动者的淳朴无私。‎ ‎《头发的故事》‎ ‎ 《头发的故事》通过N先生和我的对话(几乎是N先生的独白)讲述了主人公N先生剪掉辫子后的一系列遭遇。N先生是一个有觉悟、有理想的人,因为觉得不方便而剪去了辫子,却遭到了周围人的蔑视和厌恶,因此他深感中国的守旧和顽固——“造物的皮鞭没有到中国的脊梁上时,中国便永远是这一样的中国,决不肯自己改变一支毫毛!”‎ 文章鞭辟入理的提示了封建思想在国民心理上造成的印痕,是决非一次民主革命所能消除的,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回味。‎ ‎《风波》‎ ‎1、故事梗概 ‎ 《风波》以张勋复辟的事件作背景描述了江南农村中一场风波。七斤住在农村,靠撑船度日,经常来回于鲁镇与城里之间,因此知道这些时事。七斤在辛亥革命时剪了辫子,然而“皇帝坐龙庭”(即复辟)了又要辫子了。赵七爷先前盘着的头发也放下了,他还特意到七斤家严厉地责问:“七斤的辫子呢?”七斤嫂也没好声气地骂他。一时七斤家聚集了许多看客。但过了十几日,皇帝没坐龙庭,七斤相安无事,赵七爷的辫子又盘在顶上了。一场关于辫子的风波就这样过去了,七斤重新获得了村里的尊敬,村子里的景象也依然如故,人们在少有变化中过着与上辈人一样的生活。作品通过七斤家庭里的辫子风波,表现了农村封闭落后,气氛灰暗,从而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2、 主要人物:‎ 七斤愚昧麻木驯服盲从无知,是当时中国农民的典型。‎ 赵七爷无政治主见,报复心重,是一个陈腐守旧的顽固派形象。‎ 七斤嫂的精明泼辣。‎ 九斤老太的固执保守。‎ ‎《故乡》‎ ‎1、故事梗概 ‎《故乡》作于1921年,小说通过一次回故乡的经历,通过儿时好友闰土的外貌和精神的变化,描绘了一幅五四时期中国农村凋零破败的真实情景,揭示了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压榨下,农民的苦痛与麻木。深刻提示了农村危机背后的社会危机。‎ ‎2、主要人物:闰土 ‎ 少年闰土天真活泼,健康勇敢,无忧无虑。;中年闰土麻木迟钝,悲哀痛哭。‎ ‎《阿Q正传》‎ ‎1、故事梗概 ‎ 《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作者创作这部小说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写出一个“现代我们国人的灵魂来。”“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作品成功的塑造了一个集中体现中国国民性弱点的典型人物——阿Q的形象,抒发了作者对于落后农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胸臆。‎ ‎ 阿Q,姓名籍贯不详,以做短工度日。阿Q自尊又自卑,对受居民尊敬的赵太爷和钱太爷独不崇奉,不是想自己“先前阔”,就是想“儿子会阔多了”,他总能在精神上获胜。被王胡揍了一顿,又被“假洋鬼子”打了一棍,想着“儿子打老子”便忘却了,调戏守小尼姑更觉晦气全消。但这却勾起了他的欲望,尽管严守“男女之大防”,但又压不住自然的本能,就对吴妈叫着“我和你困觉”,被秀才的大竹杠打了一顿,阿Q的爱情梦被打破,随即生计又成问题,于是打定进城。回来曾获得村里人一时的敬畏,但人们探听底细后又对他“敬而远之”。得知革命党进村,本是“深恶痛绝”‎ ‎,但一看举人和村里人都怕他们,便有些神往,然而阿Q一直没弄懂革命,直到被抓、被杀。临死前的遗憾是画押的圈不圆。‎ 小说深刻地表现了封建文化窒息下形成的中国国民的劣根性,阿Q则是这种国民性弱点的集中体现。“精神胜利法”是阿Q的主要特征。‎ ‎2、主要人物:阿Q ‎ 卑怯(阿Q是喜与人吵嘴打架,但必估量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与王胡打架输了时,便说君子动口不动手,假洋鬼子哭丧棒才举起来,他已伸出头颅以待了。对抵抗力稍为薄弱的小D,则揎拳掳臂摆出挑战的态度,对毫无抵抗力的小尼姑则动手动脚,大肆其轻保。)‎ ‎ 精神胜利法(阿Q与人家打架吃亏时,心里就想道:“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世界真不像样,儿子居然打起老子来了。”)‎ ‎ 善于投机(阿Q本来痛恨革命。等到辛亥革命大潮流震荡到未庄,赵太爷父子都盘起辫子赞成革命,阿Q看得眼热,也想做起革命党来了。但阿Q革命的目的,不过为了他自己的利益,于革命意义,实丝毫没有了解。所以一为假洋鬼子所拒斥,就想到衙门里去告他谋反的罪名,好让他满门抄斩。)‎ ‎ 夸大狂与自尊癖(阿Q虽是极卑微的人物,而未庄人全不在他眼里,甚至赵太爷的儿子进了学,阿Q在精神上也不表示尊崇,以为我的儿子将比他阔得多。加之进了几回城更觉自负。“但为了城里油煎大头鱼的加葱法和条凳的称呼异于未庄,他又瞧不起城里人了”。)‎ ‎《端午节》‎ ‎1、故事梗概 ‎ 《端午节》说作于1922年,其最为显著的特色是作者那非凡的讽刺手法。本篇写了政府欠薪和教员索薪,“索薪”的时间从年关提前到端午节前,还从教员索薪写到官员索俸,这是对当局莫大的讽刺。作者的笔法从容有致委婉含蓄,在不露声色的描述中,暴露了政府的腐败。对政府的官员,如方玄绰之流的小官僚,作者也加以无情的讽刺。方玄绰自私自利,自命清高,他的“差不多”一说挟带私心,但偏要戴上忧国的花环。他不加入“索薪”行列,认为索薪欠斟酌,太嚷嚷,而一旦经济拮据,他也赞同索薪了。方玄绰口头上责备太太提出的买彩票“无教育”,但对“头彩几万元”的广告也是动心的,方玄绰表里不一的虚伪相,被作者刻画的惟妙惟肖。‎ ‎2、主要人物:方玄绰 ‎ 方玄绰是一个懦弱、自私、表面上进步,骨子里落后的一味逃避现实的知识分子形象。‎ ‎11、《白光》‎ ‎1、故事梗概 ‎ 《白光》作于1922年,此文通过一个疯狂追求功名利禄的落第知识分子陈士成听信祖宗传言,在院子里挖银子未果,终于坠湖而死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封建知识分子的毒害,控诉了封建制度吃人的阴鸷。‎ ‎ 为揭露这种阴鸷,作者营造了一个阴冷,诡秘的气氛,并在阴森森,凄惨惨的氛围中展开情节,描述主人公的悲惨命运。作者通过四个方面来描写小说独特的氛围:一是陈士成的幻觉,这种幻觉极易感染读者;二是环境描写,月光的阴冷,默认的静谧,都能使读者如身临其境;三是祖母讲的故事。富有神秘感;四是白光的描写,白光将陈士成一步步导向死路,白光也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功名利禄的形象化身。‎ ‎2、主要人物:陈士成 陈士成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一心想求得功名,充满酸腐气味的旧式文人形象。‎ ‎12、《兔和猫》‎ ‎ 《兔和猫》这篇小说带有寓言的色彩,作者以小动物兔和猫为对象,抒发了自己的爱憎之情。作者同情新生弱小的兔子,憎恶大黑猫的凶恶,并由此寓射社会现象,从而更加反衬出代表黑暗势力的大黑猫的凶残,和作者对其的憎恶之情。‎ ‎13、《鸭的喜剧》‎ ‎ 《鸭的喜剧》是一篇带有纪实性色彩的小说。作者塑造的主人公爱罗先珂对世界充满爱心,那是一种趋势博大的爱,他爱一切生物,爱充满活力的生命,爱欢乐的世界,但世界并非尽如人意的。作者通过鸭的喜剧——也就是由蝌蚪的悲剧,提示了生存竞争,弱肉强食的生命现象所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委婉的表达了人间不可能无所不爱,唯有反抗强暴,才能保护弱者的思想。‎ ‎14、《社戏》‎ ‎ 《社戏》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品之一。作者在回忆对比中赞美了农民子女的优秀品质:双喜热情、机灵,直率;阿发无私、能干;六一公公纯朴,大度。作者用抒情的笔语写自然山水景致,诸如豆麦和水草的清香,月色的朦胧,笛声的宛转悠扬,营造了一种恬静淡雅的夜景,给作品增添了魅力,作品还描写了淳厚的民风。‎ ‎【人物形象鉴赏】‎ ‎ 小说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作品,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者自己的观点。《呐喊》塑造了大量性格鲜明、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下面按不同类型介绍:‎ 第一种:压迫者。‎ ‎ 《阿Q正传》里的举人老爷、赵太爷,《风波》里的赵七爷等。有趣的是,这些人大多姓“赵”,因此分辨起来非常容易。他们识字,有财产,地位高,说话牛,一般老百姓见到了都觉得气短。‎ ‎ 《阿Q正传》里的赵太爷说话凶猛:赵太爷愈看愈生气了,抢进几步说:“你敢胡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姓赵么?”/阿Q不开口,想往后退了;赵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 ‎ 《风波》里的赵七爷无知且蛮横:“皇恩大赦?——大赦是慢慢的总要大赦罢。”七爷说到这里,声色忽然严厉起来,“但是你家七斤的辫子呢,辫子?这倒是要紧的事。你们知道:长毛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 总之这些人都非常了不得,他们既占有话语权力,又拥有相当大的财力,所以,在村里、镇里都是说一不二的人物。他们对于旧时代的各种礼仪、陋习都非常习惯,对任何不符合这种恶习的行为,都特别憎恨。如果有什么以下犯上的事情出现,他们不是暴跳如雷、痛心疾首就是唉声叹气。鲁迅对于这类人物的鄙视和憎恶是显而易见的。他们的“权威”和他们代表的旧时代、旧文化,一直是鲁迅不遗余力鞭挞的对象。‎ 第二种:是革命者。‎ ‎ 《药》里的夏瑜最为典型。他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表现出了革命者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  夏瑜的革命斗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鲁迅先生热情赞扬了他为革命献身的精神,但同时也描写了他的斗争的悲剧性。他的革命主张不为广大群众所理解,他的革命行动没有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甚至连他的牺牲也没有赢得群众的同情。他讲的革命道理,人们听了“感到气愤”;他挨牢头打,人们幸灾乐祸;他说阿义“可怜”,人们说他“疯了”;他被封建王朝杀害,人们“潮加一般地去看热闹;甚至他母亲对他的英勇献身也不以为荣,反而感到“羞愧”。更可悲的是他为革命所喷洒的热血,竟成了华老栓给儿子治病的“药”。总之,夏瑜的死并没有在社会上引起什么反响,只给自己的母亲带来了悲哀和羞愧,给愚昧的群众带来了一剂假药,给健壮的看客鉴赏了一次“杀人的壮举”,给无聊的茶客增添了茶余饭后的谈资,给贪婪的刽子手提供了一次诈骗的机会。所以,夏瑜的死是寂寞的、悲凉的。‎ 但是夏瑜的牺牲,也并非毫无影响,第二年清明时节坟头出现的花环,正是对这位“寂寞奔驰的猛土”的慰藉,说明革命者仍在怀念他,革命火种还没有——也不会被扑灭。它在黑暗中给人以希望。夏瑜在小说中始终没有出场,作者是用侧面描写,通过刽子手和茶客们的谈话刻画他的形象的。 ‎ 第三种:帮闲者的形象。‎ ‎ 在鲁迅的小说里,帮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他们无处不在。《药》里的“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阿Q正传》里“未庄的闲人们”,《明天》里的“红鼻子老拱”和“蓝皮阿五”等,都是闲人。帮闲既可以是帮凶,也可以是庸众,反正他们是没有什么大的主见的,永远都是应声虫,随大溜,有他们不多没他们不少。正是这样的一些帮闲,构成了“压迫者”的随从众多的表象。‎ 第四种:受苦受难兼愚昧无知者的形象。‎ ‎ ‎ ‎ 《药》里的华老栓,《明天》里的单四嫂子。他们的命运非常凄苦,逆来顺受,从来不会想到怎么样去改变她。华老栓是求人血馒头,单四嫂子是盼望明天。他们构成了社会中最大的底层,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一类人物。‎ 第五种:旧知识分子形象。‎ ‎ 《孔乙己》里的“孔乙己”,《白光》里的“陈士成”,《端午节》里的“方玄绰”,都是这些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的事物,总是喜欢在过去的世界里思考问题的人物代表。‎ 第六种:善良人的形象。‎ ‎ 《一件小事》里的“车夫”,《故乡》里的“闰土”。《社戏》里的“六一公公”和“双喜”、“阿发”。在这些人物里,“车夫”的人物形象最高大。“双喜”、“阿发”“闰土”则是一群可爱少年的形象,六一公公善良可亲。‎ 第七种:阿Q们的形象 ‎ 在鲁迅略带嘲讽的语调中,阿Q的身上可以说是没有一点可亲的特质。他的“自欺欺人”、“精神胜利法”,他的“欺软怕硬”、“自我作践”,都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所以,虽然阿Q只有一个,但是其他的人物身上,或多或少都带有阿Q的特点。‎ ‎ ‎ ‎【可能考到的问题】 ‎ ‎1.《狂人日记》的结尾,有这样的一句话:“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请结合全篇说说你对这一句话的理解。‎ 答:鲁迅此处冠以“我”有“四千年履历”,并把“真的人”与“我”相对,暗示着“我”并非具体存在的人而是一种艺术设置。当然,“我”只能是人,只有人才能承载某种人的意识,但在《狂人日记》中,这个人又不会是真实的具体的“迫害狂”病人,鲁迅作为艺术家不会像医生和心理研究者那样,去记录描述一个病患者的征状。而另一方面,鲁迅又极为精细传神地把握住“迫害狂”这类患者的共同特征。实际上,“我”只是一个承载物,是一种象征。一方面,“我”承载着狂人所共有的病状,以达到小说所要求的艺术真实的要求;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的病状在某一层次上与作家所要表述的东西相吻合。也即鲁迅之所以选择狂人是因为狂人有显著的“多疑”特征,它暗合着鲁迅“多疑”意识的内核表述。所以鲁迅选择的是这个“我”所承载的意识“多疑”的文化先觉者形象,是鲁迅反抗精神的形象外化。‎ ‎2.《孔乙己》最后一句写道:“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你认为孔乙己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为什么?‎ 答:“大约”与“的确”用在同一句话中,看似矛盾,实则不矛盾。“我”到现在一直没有再见到孔乙己,也没有得到一点关于他的坏消息,所以用“大约”表示自己的猜测。但是根据孔乙己最后一次离开酒店的悲苦情况,在那冷酷无情的社会里,孔乙己肯定是活不下去的,他是必死无疑的,所以用“的确”来表示猜测的结论。孔乙己的性格及其社会原因悲剧的根源。‎ ‎3.《药》对华老栓这一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描写十分传神,试举一例简析之。‎ 答:“老栓接了,抖抖地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按”,“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抖抖地装”“按一按”,写华老栓万分珍惜血汗钱,因为一旦丢了钱,人血馒头就买不来,小栓的病就没有治了。所以,华老栓珍惜钱,实际上也是珍惜儿子的命。描写突出了他对“药”的深信不疑和爱子心切。‎ ‎4.请简要分析鲁迅《明天》里王九妈这一人物形象。‎ 答:王九妈是一个道士般的人物。单四嫂子颤栗着像敬菩萨一样问她:你老见多识广,给看看孩子吧。她那两声半屁响半敷衍的“唔”,足见其也是冷漠的“忘救”派里的人物。后来又不许阿五抬棺材,还掰着手指头计算收敛的程序,可见她是一个相当正统的卫道士。至于后面她给单四嫂子煮饭,那不过更加重了单四嫂子的负担。这又足见人情如纸薄。‎ ‎5.“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一件小事》)结合全文,探究“异样的感觉”的心理内涵。‎ 答:“我”在看清了车夫的高尚行为后,灵魂的深处产生了巨大的震动的感觉,从他满身灰尘的后影,感受到车夫高大的形象,进而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我”感到悔恨、自责,认识到自己无权奖励、评判车夫。表现了“我”敢于正视自身的弱点,勇于自我解剖的精神。‎ ‎6.文章的结尾写道“他戴上帽子说:‘再见!请你恕我打搅,好在明天便不是双十节,我们统可以忘却了。’” (《头发的故事》)请解释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答:《头发的故事》通篇流动着愤激的情绪。N先生在纪念双十节时大发感慨:“他们忘却了纪念,纪念也忘却了他们!”‎ 民众为什么忘却了对辛亥革命的纪念呢?而那景象又确实让人觉得痛心。N先生是亲身经历过辛亥革命的一位民主主义者,在这时,他不免要为那些在革命中牺牲的故人们而深感悲凉了。‎ ‎7.“临河的土场上,太阳渐渐的收了他通黄的光线了。” “太阳收尽了他最末的光线了,水面暗暗地回复过凉气来。”(《风波》)文中的两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景物描写的常规作用是渲染气氛,推动情节,衬托人物。这两句景物描写先是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通过太阳落山、水面凉气暗示环境的阴暗和人物心理的阴郁。临河的土场,黯淡的光线,为人物活动搭建了一个舞台。在此背景上,各色人物鱼贯而出,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个说出自己的心声,一个个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一个个晒出自己或丑恶、或愚昧、或驽钝的灵魂。‎ ‎8.“七斤一手捏着象牙嘴白铜斗六尺多长的湘妃竹烟管,低着头,慢慢地走来,坐在矮凳上。”“七斤将破碗拿回家里,坐在门槛上吸烟;但非常忧愁,忘却了吸烟,象牙嘴六尺多长湘妃竹烟管的白铜斗里的火光,渐渐发黑了。”“第二日清晨,七斤依旧从鲁镇撑航船进城,傍晚回到鲁镇,又拿着六尺多长的湘妃竹烟管和一个饭碗回村。”七斤手中的湘妃竹烟管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湘妃竹烟管象征着主人的地位。但是,象征主人地位的烟管并不能决定主人的地位,主人的地位是由“辫子”决定的。所以,尽管烟管跟主人形影不离,但是跟辫子相比,烟管只是主人身上的一个物件,一个陪衬物罢了。‎ ‎9.试分析《故乡》以“故乡”为题的好处。‎ 答:以“故乡”为题目,不仅交待了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具体地点,而且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特定的场所和环境。对于一般人来说,故乡总是美好的,值得怀念的。但是在“我”眼中“故乡”却是如此衰败、萧条,让我感到悲凉、生疏,特别是人与人之间,都隔着“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令“我”寒噤。记忆中的故乡及人物与眼前的故乡及人物发生了巨大变化,启发读者思考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 ‎10.《阿Q正传》里作者经常站出来进行一番议论,这种议论是杂文式的,看似多余其实大有深意,试举一例简要赏析之。‎ 例如:有人说:有些胜利者,愿意敌手如虎,如鹰,他才感得胜利的欢喜;假使如羊,如小鸡,他便反觉得胜利的无聊。又有些胜利者,当克服一切之后,看见死的死了,降的降了,“臣诚惶诚恐死罪死罪”‎ ‎,他于是没有了敌人,没有了对手,没有了朋友,只有自己在上,一个,孤另另,凄凉,寂寞,便反而感到了胜利的悲哀。然而我们的阿Q却没有这样乏,他是永远得意的:这或者也是中国精神文明冠于全球的一个证据了。赏析:按照传统小说的写法,这是多余的;然而鲁迅写来却让人倍感深刻、贴切,以此讽刺精神胜利法,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11.《端午节》题为“端午节”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1)故事发生在端午节前夕,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节气;(2)“照旧例,近年是每逢节根或年关的前一天,他一定须在夜里的十二点钟才回家,一面走,一面掏着怀中,一面大声的叫道,‘喂,领来了!’于是递给伊一叠簇新的中交票,脸上很有些得意的形色。谁知道初四这一天却破了例,他不到七点钟便回家来。”今年的端午节与往年不一样,因为政府拖欠薪水,方玄绰失去了生活来源,节日必然过得凄惶。作者故意用节日的气氛来衬托方玄绰的自私以及假清高真无能。‎ ‎12.结合《白光》全文,请你谈谈对“白光”的理解。‎ 答:“白光”在结构上,作为情节线索构建全篇,白光一直在诱惑着陈士成的思维和行动,直至他出城门,投水而死;白光的象征意义正暗示了文章的主旨,疯人的恍惚感觉中追寻着穷途末路中的一丝“白光”样的希望,升官发财的诱惑像白光一样使追逐者为之疯狂。这就是作者所要抨击的罪恶的科举制度。‎ ‎13.“我的母亲是素来很不以我的虐待猫为然的,现在大约疑心我要替小兔抱不平,下什么辣手,便起来探问了。而我在全家的口碑上,却的确算一个猫敌。我曾经害过猫,平时也常打猫,尤其是在他们配合的时候。但我之所以打的原因并非因为他们配合,是因为他们嚷,嚷到使我睡不着,我以为配合是不必这样大嚷而特嚷的。”《《兔和猫》》试分析文中“母亲”的形象。‎ 答:“母亲”显然是一个恕敌、修善的驯良百姓形象。旧中国,这样的百姓太多太多了。正是这样驯良的百姓,才助长了统治者的凶恶气焰,使得凶暴者更加凶暴,软弱者更加软弱。所以,面对弱小的百姓,革命者必须呐喊;只有呐喊,才有可能唤醒沉睡的人们,换取渴望中的平等和自由。‎ ‎14.“入芝兰之室,_______________”,填写下句,联系语言环境说说这两句话在文中的意思。《鸭的喜剧》‎ 答:久而不闻其香。长期居住在北京这样的环境中,习惯了周边生活,感觉和思维都麻木了。但对于盲诗人爱罗先珂来说却是相左的,他始终怀着对自由幸福的憧憬。然而不仅是在他国,就是在那时那地的中国,遭遇的依然是寂寞。‎ ‎15.联系结尾:“只有四个鸭,却还在沙漠上“鸭鸭”的叫。”说说题目“鸭的喜剧”的含义。‎ 答:结尾这句话照应了开头“寂寞呀,在沙漠上似的寂寞呀!”,点明了“鸭的喜剧”不过是在嚷嚷的生活中增添一段美好的音乐般的声音,然而,爱听这种声音的人已经走了,鸭声顿时使人倍感凄凉。小鸭的喜剧却成了人间的悲剧。‎ ‎16.《社戏》中的小朋友看的什么戏?结论是戏并不好看。可是,第二天,六一公公问“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吗?”回答是“好”,这是为什么?‎ 答:从文中对“铁头老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这些角色的描写可以看出,孩子们不知道台上演的什么戏,因而学生很快就可以从课文中找出“我们”的“扫兴、忍耐、骂、熬”等反应。迅哥儿又说戏“好”的原因在于:看戏前的波折,说明看戏来之不易,农家小朋友的聪明能干、热情周到,令人难忘;去看戏途中景色优美,心情愉快;看戏时小朋友们的神情举止历历在目;归航偷豆,充满乐趣。这样水到渠成地得到这样的结论:不是戏好是人好景好。‎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