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高 中 历 史 知 识 点 必 修(一)政 治 文 明 历 程 第一讲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知识结构】 奴隶社会:夏、商、周 (早期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封建社会: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皇权和相权(君主专制) (秦朝~清朝时期) (前提、基础) 中央和地方(中央集权) 选官、监察、谏议 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半。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知识要点】 一.中国古代的早期政治制度 1.夏朝: 时间:公元前2070年 权利制度:公共权力、禅让制改为世袭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2.商朝: 时间:公元前1600年 都城:亳(bó)、殷(yīn) 政治制度:内服与外服: 内服:王畿(jī)(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 外服: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内服与外服关系:支配与被支配,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 特点: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3.西周: 时间:公元前1046年 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 封建制度: 分封制: 含义:封邦建国 目的:巩固王权 对象:同姓亲族为主体,功臣、姻亲、先代贵族、殷商降 族。 封国:晋、卫、燕、鲁、齐、宋 内容:土地、人口、武装、物资 作用: 积极:①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 ②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消极:随着时间的流逝,血缘关系不断疏远,容易造成分裂割据。 宗法制: 含义:周人将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在一起的制度。 目的:解决贵族在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为了维护分封制。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正妻长子) 内容:大宗和小宗 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①既是家族等级,又是政治隶属。 ②相对的 作用: ①保障了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礼乐制: 含义: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周礼) 实质:维护等级秩序 三者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血缘纽带。礼乐制是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必不可少的工具。 4.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②神权和王权相结合; 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确立 1.背景: 政治上:秦的统一 经济上: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理论上:法家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2.特征:权利的高度集中: ①皇权至上 ②“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皇帝 3.措施: ①建立皇帝制 ②在中央设“三公九卿” 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丞相: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御史大夫:律令、图籍,并负责检查百官 太尉:军事 三者互不统属,相互牵制 ③在地方设立郡县制(春秋时已有):郡:郡守—郡丞—郡尉 县:县令—县丞—县尉 乡:三老—啬(sè)夫—游徼(jiào) 里 ③制定考察和选拔官吏制度 ④制定秦律 指导思想:轻罪重罚 4.评价: 积极:①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②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基础,对以后两千多年的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③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建设; ④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⑤有利于民族融合。 消极:①政治上:易产生暴政; ②经济上: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封建社会后期); ③文化上:文化专制,钳制了人的思想,不利于科技创新与进步。 三.皇权与相权之争 1.秦:三公九卿 皇帝 2.汉:中朝(内朝) 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中朝(决策) 3.隋唐:三省六部制 皇帝 中书省(起草诏令) 尚书省(执行) 门下省(封驳审议)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官) (人口、赋税) (祭祀) (军事) (刑罚) (工程、建设) 三省关系(特点、作用):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完整的相权被分割,加强了皇权。 4.宋:二府三司 皇帝 二府: 枢密院(军权) 调兵权 三衙(统兵权) 中书门下 三司 枢密院 中书门下(行政权) (宋中央结构图) 三司: 盐铁 度支 (财政权)(计相) 皇帝 户部 5.元:只设一省——中书省 中书省 6.明: 明太祖: ①废丞相,裁撤中书省,皇帝亲管六部 皇帝 六部 ②设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 (元中央结构图) 明成祖:设内阁 票拟 六部 批红(不是中央机构,没有决策权) (明中央结构图) 7.清:雍正帝:设军机处: 职能:跪奏笔录 作用:提高了办事效率,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实质: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四.中央与地方之争 1.汉武帝集权: 背景:汉初出现七国之乱 概况:汉景帝采纳晁错的建议“削藩”。 原因:吸取秦亡的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 结果:平叛乱,“王国”问题未解决。 措施: ①“推恩令” ②酎金夺爵 ③在地方设刺史(监察) 影响: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2.宋太祖集权: 背景:唐设节度使,出现“安史之乱” 唐末出现“藩镇割据” 措施: ①收精兵:a.杯酒释兵权 b.三衙(统兵权)、枢密院(调兵权) c.将禁军一半驻守京师,一半分散全国各地 d.更戍法 ②削实权:a.派文臣到地方(知州) b.知州之下设通判(监察) c.削弱节度使的权力 ③置钱谷:设转运使:削弱割据的物质基础。 影响: ①改变了唐末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中央占绝对上 风。 ②造成了“冗(rǒng)官”、“冗兵”、“冗费”和“积贫”、“积弱”的局面。 五.选官、监察、谏议 (一)选官 朝代 制度 标准 作用 西周 世卿世禄 世袭 战国 军功爵 军功大小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汉武帝 征辟制 察举制 自上而下征召 自下而上举荐(“孝”“廉”) 有利于选拔有道德素养的人才,易造成官员庇护。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门第(士族) 隋唐 科举制(庶族、寒族) 考试 明经科 进士科 ①体现了公平公正 ②扩大了统治基础 ③提高了官员素质 ④有利于培养人才 ⑤加强了中央集权 明清 八股取士 考试:四书五经 钳制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科技创新,加快了近代中国的落后。 (二)监察 1.秦:御史大夫 2.汉:刺史 3.宋:通判 4.明清: 中央:督查院、六科给事中,合称:科道合一。 地方:按察使司 (三)谏议 1.隋唐:门下省 2.宋:谏院 (四)评价 虽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的腐败,但在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纠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中国古代行政区划 政治制度 朝代 区别 分封制 西周 ①世袭 ②血缘 ③有封地无俸禄 ④贵族政治 郡县制 春秋、秦 ①皇帝亲自任免 ②地域 ③无封地有俸禄 ④官僚政治 郡国并行制 汉 行省制 元 作用:分封制和郡国并行制容易造成分裂割据,郡县制和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商鞅变法 一.背景: ①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时期; ②秦国政治、经济、文化落后于其他六国; ③秦孝公决心变法; ④商鞅阐述法家富国强兵之法。 二.内容:1.军事:①废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②严肃军纪 提高军队战斗力,打击旧贵族 ③什伍制度 保障兵源,加强对普通民众的控制 2.经济:①废井田,开阡陌 推动了地主经济的发展 ②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稳定了国家财政 ③统一度量衡 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3.政治:①建立县制 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什伍连坐制度 加强了管理和控制 ③轻罪重罚 4.思想文化:焚烧诗书 加强了思想文化的统治 三.作用:积极:政治:打击了旧贵族,稳定了统治秩序; 经济: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 军事:提高了士兵战斗力,增强了国力 消极:①经济上重农抑商,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法律过于严苛; ③文化专制,钳制了热的思想。 四.秦法未亡原因:适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 第二讲 古希腊和罗马政体(奴隶社会) 古中国 古西方 地理 闭塞的大河文明 开放的海洋文明 政治 专制 小国寡民的城邦 经济 小农经济 商品经济 思想 儒家 自由、平等 一.城邦: 时间:公元前8~6世纪 含义:一种国家形态,以一个城市为中心。 特点: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公民: ①男性公民(妇女、奴隶、外邦人排除在外) ②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 ③祖籍本邦 ④自备武装服兵役 实质:是公民集体联合起来,维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和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 (公民政治) 二.雅典民主制 1.原因: 直接:小国寡民 根本:工商业经济发达 阶级: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力量壮大 受地理环境影响 2.过程: 梭伦: 背景:平民和贵族矛盾尖锐 (调停人) 内容: 经济: ①废除债务奴隶制,颁布“解负令” 人身自由 (中庸) ②鼓励发展工商业 阶级基础 政治: ①按财产多少划分等级 打击旧贵族 ②对机构进行改革 a.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 b.建立新机构:四百人议事会,公民法庭 评价: 积极:打击旧贵族,为雅典民主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消极:改革不彻底 克里斯提尼: 背景:梭伦改革不彻底 内容: ①以地主组织代替氏族组织 冲破了血缘,有效地 打击了贵族势力 ②进一步改造国家机构:五百人议事会 最早的比例 代表值 ③陶片放逐法 积极:是一种以民主方式反对打击敌人的有效方法 消极: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误用 评价:正式确立的雅典的民主制 伯利克里: 时间:公元前5世纪 内容:①担任高级官职财产资格取消 ②发放津贴 评价:将雅典民主制推向顶峰 3.特征:人民主权与轮番而至 体现 公民大会 五百人议事会 民众法庭 性质 最高权力机关 公民大会附属机构 司法机关 职能 审议和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主持大会 ①审理案件 ②公职人员任职资格 产生方式 所有成年公民到雅典广场开会 30岁以上的公民按比例抽签 30岁以上的公民抽签 程序 辩论 小时计——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持公正,防止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 4.评价: 积极:①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一系列的民主运作方式:差额选举 制、比例代表制、任期制、议会制。 ②促进了雅典经济文化的繁荣 消极:①是男性公民的民主 ②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 ③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发展能力(妇女、奴隶、外邦人) ④过度的民主,忽视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容易造成权力的误用。 二.罗马法 1.古罗马政体演变: ①君主制 ②共和制 ③帝制: 屋大维 戴克里先 2.罗马法 (1)实质: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2)过程: ①习惯法:随意性、伸缩性 ②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背景:在平民保民官的提议下,缓和平民和贵族的(只适用于罗马公民) 矛盾 (共和制) 内容:民法、刑法、诉讼程序 影响:①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是罗马法的渊源 ②是平民的一次胜利,使贵族不能像以前那样随意的解释习惯法 ③是古罗马的基本法 ③万民法:212年《卡拉卡拉敕令》 背景:罗马帝国不断扩张,调节罗马 人与被征服民族矛盾 内容:由男性公民扩大到自由民 ④完备阶段:查士丁尼法典: 时间:东罗马帝国时期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内容: 《查士丁尼法典》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 《查士丁尼学说汇纂》 《查士丁尼新敕》 (3)地位: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法典为总结,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 善,对后世影响最广的法律 (4)评价:积极:在当时: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 对后世:是近代资本主义法律的先声(陪审制度、保护人制度、律师制度) 消极: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奴隶没有任何的保障。 第三讲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 什么叫做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民选出代表民意的机关,代替人民行使权力。(间接民主) 英国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 德国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权力中心:皇帝、首相) 美国 总统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 法国 议会共和制 一.英国制度创新 君主立宪制: 原因: ①历史:13世纪,《大宪章》限制王权 议会雏形 上院:贵族院(司法权) 下院:平民院(立法权) ②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③政治:资产阶级革命 时间:1640~1688年 (光荣革命) 影响: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确立:《权利法案》 时间:1689年 内容: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王权,国王只有行政权 意义:①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②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 ③使英国进入了长期稳定的发展时期 发展:责任内阁制 形成: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第一任内阁首相,国王“统而不治”。 原则:①内阁首相由下院多数党领袖产生 ②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③如果议会不信任内阁要么内阁全体下台,要么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 原因:工业革命发展,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内容:扩大选民的范围 影响: 积极:①使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席位 ②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完善 消极:选民仍有财产资格的限制 二.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总统共和制: 背景: ①独立战争(1776~1783)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结成邦联 ②邦联制存在弊端:松散,政府软弱无力(建国初,面临主要问题: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③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启蒙运动) 标志:1787年宪法 内容: ①联邦制原则: 总统:行政权、军权,选民间 (联邦政府) 接选举,任期四年,连任两届。 国会:立法权、财政权、对外宣战权 参议院:每州 平均选举,任期六年,每两年换三分之一,间接选举 众议院:按人口比例选举,任期两年,普选 最高法院:司法权 特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②三权分立原则(分权制衡): 总统(行政权) 国会 最高法院 (立法权) (司法权) ③人民主权原则:总统、议员、州长由人民选举产生 评价: 积极:①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②它的颁布标志着美国总统共和制的确立 ③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消极:①缺少公民权的规定 ②打上种族歧视的烙印 发展和完善: ①南北内战后颁布了第13、14条宪法修正案,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确定了联邦制法律的至上性,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②两党制。进一步巩固了制衡原则和民主原则。 三.欧洲大陆体制 (一)法国 议会共和制: 背景:法国大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过程:君主制和共和制反复较量 特点:艰难、曲折 原因:①小农经济发达 ②封建势力顽固 ③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④欧洲列强干涉 确立:1875年宪法 立法权:议会 参议院:间接选举,任期九年,每三年换三分之二 众议院:普选,任期五年 行政权: 总统:行政权、军权、立法创议权,可在参议院同意的情况下解散众议院,对外缔结条约,议会间接选举(任期七年,连选连任) 内阁:总统任命 发展: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在竞选共和国的总统——堵塞君主派 的复辟之路。 (二)德国(联邦制) 君主立宪制: 背景:三次王朝战争结束了封建割据,完成统一。 (不彻底, 标志:1871年宪法 皇帝:世袭,权力广泛 不完善) 帝国首相:皇帝任命,行政权,联邦议会议长。 立法权 联邦议会:间接选举 帝国国会:普选 特点:保留了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政体 君主立宪制 总统共和制 议会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确立标志 1689年《权利法案》 1787年宪法 1875年宪法 1871年宪法 确立方式 光荣革命 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三次王朝战争 元首 国王(世袭) 总统(任期四年,连任两届) 总统(任期七年,连选连任) 皇帝(世袭) 元首权力 统而不治 行政权、军权 行政权、军权、立法创议权,可在参议院同意的情况下,解散众议院,对外缔结条约 权力广泛 政府首脑(行政权) 内阁首相(下院多数党领袖) 总统 总统 皇帝、首相 立法权 议会 上院 下院 国会 参议院 众议院 议会 参议院 众议院 联邦议会 帝国国会 政府与议会关系 内阁首相对议会负责 总统、内阁对议会负责 帝国首相对皇帝负责 权力中心 议会 总统 议会 皇帝 代议制特点 渐进、和平 艰难、曲折 不彻底,不完善;保留了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 第四讲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知识结构】 时间:1840~1949年 任务:反封建反侵略 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年5月4日) 阶级:资产阶级 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5月4日~1949年10月1日) 阶级: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线索: 侵华史: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 抗争史: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辛亥革命、无产阶级:五四爱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知识要点】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 (一)侵华史:鸦片战争前的中英正常贸易,中国处于出超地位(顺差),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输入鸦片。 1.鸦片战争:1840~1842年,中~英,道光皇帝 ①原因: 直接:虎门销烟 根本: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 ②经过: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③结果: 1842年《南京条约》内容 ①割香港岛——领土 ②赔2100万两白银——赔款先例 ③五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贸易 ④协定关税——关税自主 1843年《南京条约》附件 领事裁判权——司法 片面最惠国待遇——进一步破坏贸易(除割地、赔款,利益均沾) 1844年 中美《望厦条约》:巡查贸易 中法《黄埔条约》:传教、教堂 ④影响: a.社会性质: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主要矛盾:人民大众——封建主义 中华民族——外来侵略者 c.革命任务:反封建反侵略 d.经济结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e.阶级结构:无产阶级(19世纪40年代)、资产阶级(19世纪6、70年代)、买办 f.思想:开始向西方学习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中~英法,咸丰帝、慈禧太后 ①原因: 直接:“修约”遭拒绝(英国“亚罗号”,法国“马神甫”) 根本: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②经过:火烧圆明园,热河(今承德) ③结果: 1858年:英、法、美、俄《天津条约》 增开10个通商口岸(汉口等) 外国商船在长江自由航行——内河航运权 1860年:英、法、俄《北京条约》 增开天津为口岸 割九龙地方一区 允许华工出国 ④影响: a.清政府的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总理衙门 总税务司 —清政府开始半殖民化 b.有识之士主张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现代化起步 c.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中~日,光绪帝 ①原因: 根本:日本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制定“大陆政策” 直接:朝鲜东学党起义 具体:1890年日本经济危机 ②经过: 第一阶段 平壤战役:回族,左宝贵 黄海海战:致远号管带邓世昌牺牲 第二阶段 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③结果:《马关条约》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 b.赔款2亿两 c.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④分界线: 甲午战争前:以商品输出为主 甲午战争后:以资本输出位主 ⑤影响: a.标志洋务运动破产 b.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列强势力深入腹地 外资挤压,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巨额赔款,不得不举借外债 三国(俄、德、法)干涉还辽,拉开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c.中华民族觉醒 清政府:新政,编练新军 各阶层:救亡图存战争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中~英、法、美、日、德、俄、意、奥(奥匈帝国) ①原因: 直接:镇压义和团 根本:进一步瓜分中国 ②结果:1901年《辛丑条约》 a.赔4.5亿两,分39年还清 b.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拆毁大沽炮台 d.惩治反帝官吏 ③影响: ①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②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抗争史 1.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反封建 ①原因: 外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内部:阶级矛盾激化 直接:广西自然灾害 主观: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理论:西方基督教义和儒家的“大同”思想, 与农民的平均主义相结合。 ②经过: 兴起: 1851年, 金田起义—开始 永安建制——初步建权 1853年,定都天京——正式建权 1856年,北伐、西征 转折:1856年,天京事件 防御:重建领导核心:陈玉成、李秀成、洪仁玕 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 ③文献: 《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 土地: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土地分给农民 “施政纲领” 产品: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剩余归“圣库” 1853年,定都天京 评价:积极:革命性 消极: 空想性,没实行,平均分配的方案,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无法调动农民积极性。 落后性,小农经济落后于工业文明 《资政新篇》 性质:近代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1859年 未实行原因:未能反映出农民阶级的迫切愿望 洪仁玕 ④失败原因: 客观:中外联合剿杀 根本:战略上的失误 农民阶级局限性 ⑤意义: A.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 B.历次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第一个资本主义方案 D.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任务 2.义和团运动:1898~1900年,山东冠县,赵三多,义和拳 ①原因: 直接:反洋教斗争 根本: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②口号:扶清灭洋。口号评价:A.爱国 B.中华民族与外来侵略者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C.盲目排外。 ③失败原因: 客观:中外联合剿杀 根本:战略上的失误 农民阶级局限性 ④意义: A.显示了中华人民反帝英勇斗争的精神 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C.推动了清政府的改革 3.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1912年3月 ①背景:A.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B.清政府实行新政(1901~1905年)、预备立宪(1905~1911年)。清末新政,科举 考试废除。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四川保路运动 E.孙中山决心推翻清政府,准备: 组织:兴中会:1894年,美国,檀香山,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同盟会:1905年,日本,东京,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机关刊物:《民报》 施政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理论:三民主义 思想:改良派与革命派论战 实践:黄花岗起义 ②经过: 爆发:武昌起义:时间:1911年10月10日 领导人:熊秉坤、金兆龙 结果:建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 影响:清政府土崩瓦解。 高潮:中华民国成立: 概况:1912年1月,孙中山,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性质: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结果: 1912年2月,宣统帝退位,清王朝结束 1912年3月,袁世凯,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3年,二次革命,反袁世凯 1915年,护国运动,反袁世凯 1916年,袁世凯去世 1917年,护法运动,讨伐陈祺瑞(军阀) ③评价: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积极: 政治: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经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其他:推动亚洲民族民主运动。 局限性: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为什么资产阶级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①没有明确提出反帝 ②没有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③没有发动广大群众 4.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 ①原因: A.一战,列强无暇东顾,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提出“二十一条”(1915年) B.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根本)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人阶级力量壮大 D.俄国十月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解放人民思想 E.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直接) ②经过: 第一阶段:地点:北京 先锋:青年学生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第二阶段:地点:上海 主力:工人 高潮:“三罢”斗争 ③意义: 性质: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A.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基础。 五四精神:爱国、民主和科学、追求真理,勇于解放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 事件概括:中国共产党召开三次会议:1921~1923年 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 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年 抗日战争:1937年7月7日~1945年 解放战争:1946年~1949年 1.中国共产党三次会议 ①中共一大: 时间:1921年7月,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内容: 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1922~1923年: 起点:香港海员大罢工 终点:京汉铁路大罢工 失败教训:必须联合农民、资产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意义: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 ②中共二大: 时间:1922年7月,上海 内容:民主革命纲领: 最低:反帝反封建军阀 最高: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实现共产主义 ③中共三大: 时间:1923年,广州 内容:确立和国民党合作方针 意义: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式 2.国民大革命 ①背景: 共同目标:反帝反封建: 共产党:中共二大 国民党:孙中山新三民主义(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中国共产党: “二▪七”惨案教训 中共三大确立目标 国民党: 改细国民党 孙中山欢迎以党内合作形式与共产党合作 受国际影响 ②经过: 中国共产党: 五卅(sà)运动:1925年5月30日 省港大罢工 上海三次武装起义 国民党:北伐: 时间:1926年7月 目标: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结果: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革命失败 ③失败原因: 客观: A.帝国主义干涉 B.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蒋介石4▪12政变,汪精卫七▪一五革命政变) 主观: A.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阶段,缺少理论和指导经验。 ④失败教训:坚持武装斗争,坚持对革命的领导权 3.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时期) ①中国共产党: ❶南昌起义: 时间: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人。 意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创建人民军队开始(工农革命军纪念日)(工农解放军纪念日) ❷八七会议: 时间:1927年8月7日 内容: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确立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 党反动派总方针 ❸秋收起义: 时间:1927年9月9日,毛泽东 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号 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工农武装割据” A.武装斗争 B.土地改革“打土豪,分田地” C.根据地建设 ②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 对外妥协 对内围剿红军 ③红军长征: 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原因: 直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根本:王明“左倾”错误 经过: 瑞金 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 内容:纠正王明左倾错误,肯定毛泽东正确领导 意义: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赤水 大渡河 爬雪山 过草地 会宁会师 1931年中国苏维埃政府在瑞金成立 意义: A.传播了革命的火种 B.保留了红军主力 ④西安事变: 时间:1936年12月12日(双十二事变) 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和平解决原因:中国共产党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 意义: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国共第二次合作奠定基础 4.抗日战争 ⑴事件: 日本: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1932年伪满洲国 1932年1月28日,一二八事变,上海 1935年,华北事变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中国共产党:1935年8月1日,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国民党:1937年9月,公布共产党《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⑵经过: 防御 相持 反攻 1937年7月7日 1938年10月 1944年 1945年 ①防御: 策略: 日本: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 国民党: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 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 战场: 正面:会战:淞沪会战:粉碎了敌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共产党领导,首次大捷) (最能体现出国共合作) 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最大一次胜利) 武汉会战:敌人无力进攻 国民党态度:比较积极 敌后: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 ②相持: 原因: 日本:人力、物力、财力不足,敌后根据地威胁 中国:人民抗战需要时间 策略: 日本:对国民党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1941年,皖南事变 中国共产党:1940年,彭德怀,百团大战 ⑶胜利原因: 性质:正义,反法西斯战争 外部:反法西斯国家有力配合(苏联出兵东北,美国投原子弹) 根本:全民族抗战 入缅作战原因:滇(diān)缅公路畅通 ⑷胜利意义: ①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反侵略的完全胜利 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加入联合国) ③收回了台湾 ④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反法西斯做出了巨大贡献。 ⑸两种命运: 会议: 中共七大:1945年4月,《论联合政府》,支持联合政府,拒绝一党独裁,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国民党六大:1945年5月,拒绝联合政府,坚持一党独裁 重庆谈判: 时间:1945年8月28日~10月10日 结果:《双十协定》:和平民主建国方针 焦点: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 政协会议:1946年1月 5.解放战争 防御 反攻 决战 渡江战役 建国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1948年9月 1949年1月 4月21日 1949年10月1日 ①经过: 防御: 全面进攻:中原等解放区 最后被共产党粉碎 重点进攻:陕北、山东 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挺进大别山 决战: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国民党精锐基本消灭 平津战役:战和并用 北平和谈:1949年1月~4月20日,国民党代表拒绝签字 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4月23日攻占南京 ②意义: A.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B.为中国的现代化扫清了障碍 第五讲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 1.条件: 经济:工业革命发展,资本主义弊端暴露 阶级:19世纪3、40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理论: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辩证法—马克思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社会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科学社会主义 代表:圣西门:实业 傅立叶 法郎吉 合作社 欧文 新和谐公社 空想原因: ①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矛盾 ②没有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力量 2.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内容:①肯定资本主义社会积极作用 ②揭示资本主义内在矛盾 ③宣告工人阶级历史使命 ④昭示未来共产主义原则 3.意义:为国际社会无产阶级运动提供了理论武器 二.巴黎公社:1871年(偶然) 1.原因: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内镇压,对外妥协 2.性质: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 3.措施: 政治:公社委员会—最高权力机关,普选 经济: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人员的工资 文化:世俗教育取代宗教教育 4.失败原因:客观:寡不敌众 主观:没有科学理论指导,没有先进政党领导,没有建立工农联盟 根本:资产主义上升期 5.意义: ①是无产阶级的一次伟大尝试 ②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三.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必然) 1.原因: 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不彻底: 政治:保留了沙皇专制 经济:农民没有无偿获得土地 ②20世纪初,西方列强中,俄国处于落后地位,社会矛盾尖锐 ③一战,沙皇腐朽暴露 ④布尔什维克党成立和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2.经过: ①二月革命:自发 对象:沙皇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结果:两个政权并存: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工兵代表苏维埃 ②《四月提纲》:无产阶级夺权,社会主义革命(和平夺权) 土地改革,退出战争 ③七月事件:确立武装夺权方针 ④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党 对象: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性质:社会主义革命 结果: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结果:政体:苏维埃,1918年,苏俄,1922年,苏联 《土地法令》、《和平法令》 4.特点: ①先城市后农村 ②由和平夺权到暴力夺权 ③资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相结合 5.意义: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寻求解放的新道路 第六讲 现代中国史 【知识结构】 时间:1949年10月1日~现在 概括: 新中国政治建设 祖国统一 新中国外交 【知识要点】 一.新中国政治建设(民主、法治) (一)初建 1.条件:新中国的成立: 准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性质:代行全国人大职能 时间:1949年9月 内容:《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标志: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2.成就: ①1954年宪法: 目的:为了保障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 特点:①人民民主原则②社会主义原则 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1954年宪法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 时间:1949年《共同纲领》 (政党) 组织:政协会议 形成:政治协商 指导思想: 1956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1982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 时间:1949年,共同纲领 五个区: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 治区、西藏自治区(1956年) (二)曲折:文化大革命: 时间:1966~1976年 原因:①党在指导思想上“左倾” ②毛泽东认为党内存在“修正主义” ③江青等人推波助澜 教训:加强和完善民主法制建设 (三)新时期:1978年,恢复,发展 1.首要环节:平反冤假错案 2.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 3.基层民主选举: 地位:最基础一环 村长、居委会(直接选举,任期3年,连选连任) 4.法制: ①1982年宪法等法律出台,使中国逐步建成比较完善法律体系 ②1997年,十五大“依法治国”作为重点 1999年,“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③民告官:《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 二.祖国统一 地区: 香港 澳门 台湾 国家: 中英 中葡 国共 性质: 历史遗留问题 中国内政 1.一国两制:形成过程: 提出:50年代“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酝酿:1981年,叶剑英“九条方针” 形成:80年代,邓小平 1982年,写入宪法 定为国策:一国两制,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为了解决台湾问题,香港实践 2.港澳回归:条件:①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一国两制”不断完善 意义: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借鉴 3.海峡两岸:①1991年1月《告台湾同胞书》:和平统一祖国方针 停止炮击金门 实现“三通”: 80年代:小“三通” 2008年:大“三通” ②1992年,“九二”共识(汪辜会谈):坚持一个中国 ③有利因素:❶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 ❷两岸民间经济往来日益密切 ❸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❹两岸人民民心所向 ❺一国两制日益完善 ④不利因素:❶台独(民进党:台独;国民党:坚持一个中国 ❷外国势力干涉 三.新中国外交 (一)建国初(50年代) 1.方针:独立自主和平 2.三个政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党的屈辱外交) “一边倒”(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成就:17个国家先后与中国外交 3.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时间:1953年,中印、西藏 背景:同邻国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实践: 日内瓦会议:时间:1954年 内容:朝鲜半岛、印度支那和平 意义: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 份参加会议 万隆会议: 时间:1955年 内容:“求同存异” 意义:亚非国家与中国建交。 意义: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②它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③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二)70年代外交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间:1971年,26届联大 原因:①美国霸权地位削弱: 经济滞胀 日本、西欧崛起 陷于越战泥潭 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 ②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③亚非拉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加强 影响:①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②改变了联合国政治、经济力量对比,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 ③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④使美国长期遏制孤立中国失败 2.中美关系正常化:原因:共同利益:对抗苏联(台湾) 过程:1972年,尼克松访华,正常化 1979年,正式建交 3.中日建交:原因:中美关系正常化 表现:中美、中日正常化,西方国家与中国建交热潮 (三)改革开放后 外交政策:坚定的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与大国结盟 1.经济: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①扩大同发展中国家合作: 不结盟运动 七十七国集团 ②地区: 1991年,亚太经合组织 2002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③世界: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2.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①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与大国结盟 ②建立与不同国家之间伙伴关系 ③地区: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中亚和平安全 ④世界: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多边外交: 裁军 维和行动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第七讲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 【知识结构】 美苏两极格局: 形式:“冷战” 冲击:6、70年代多极化趋势 瓦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知识要点】 一.“冷战”:1947~1991 1.原因: ①二战后,失去合作基础 ②根本原因:两国的国家利益不同: 美国:称霸世界 苏联:确保自身东西部安全,伺机扩张 ③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④两国猜疑,不信任 ⑤人们渴望和平 2.表现: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信号) 美国: 政治: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 背景:稀土危机 (理论) 实质:遏制苏联为首社会主义 影响:①标志着冷战开始 ②标志着美国外交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经济:1947年6月,马歇尔计划: 目的:①恢复西欧经济 (欧洲复兴计划) ②加强对西欧的控制 (实施) ③遏制苏联 ④加强资本主义制度 军事:1949年“北约”(军事同盟) 苏联: 政治:1947年9月,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1949年,“经互会” 军事:1955年,“华约”(华沙条约): 背景:西德加入北约 意义:它的建立标志两极格局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3.影响: ①世界被分成两部分,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靠苏联 ②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 ③两者势均力敌,谁都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④美苏干涉别国内政,破坏世界和平,引发局部热战: 朝鲜战争:1950~1953年 越南战争:1961(特种战争)~1973年(局部战争) 西欧 日本 二战后: 扶植西欧 1945年,美国占领日本 50年代:西欧经济恢复,欲摆脱美国控制 70年代:美日经济竞争对手 1967年,欧共体 现在: 合作、竞争 合作、竞争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 1.时间:20世纪6、70年代 2.表现: ①欧共体成立: 原因:a.二战后,西欧国际地位下降 b.50年代,欧洲经济逐渐恢复 c. 为了摆脱美苏控制,走向联合 过程: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年,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 1967年,欧共体成立 措施:a.关税同盟: 对外:关税一致 对内:取消关税 b.共同农业改革: 共同体优先 价格统一 共同农业基金 c.统一大市场:商品、劳务 d.统一货币:欧元 影响:经济上:成为美国竞争对手 政治上:使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削弱 ②日本崛起:原因:a.美国扶植 b.制定经济计划 c.民主化改革 d.重视科技和教育 e.客观:日本是美国发动朝鲜战争的物资后援地 表现:70年代,资本主义第二号强国 影响:政治上:日本外交政策发生改变 经济上: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 ③不结盟运动: 时间:1961年,南斯拉夫,铁托 宗旨: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影响: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历史舞台 ④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影响:①冲击美苏两极格局 ②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③有利于构建国际政治新秩序 三.两极格局瓦解 1.苏联解体:时间:1991年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发生改变 原因:直接: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根本:斯大林体制弊端 外部:西方国家“和平演变” 2.当今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缓和与动荡并存,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动荡因素: 旧:领土、宗教、民族 新:霸权主义、恐怖主义 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暂时形成一超多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