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版高考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真题目及模拟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4年版高考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真题目及模拟

植物的激素调节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52分)‎ ‎1.(2013·广东理综)如图为去顶芽对拟南芥主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去顶芽能促进主根生长 B.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 C.生长素由顶芽向下非极性运输 D.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 解析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作用的基本知识。由图得到的信息“去顶芽植株主根长度小于正常植株主根长度”可推知去顶芽没有促进主根生长,A项错误;根据题图,不能断定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B项错误;生长素由顶芽向下运输属于极性运输,C项错误;由题图得到的信息“去顶芽植株+外源生长素主根长度与正常植株无显著性差异”可推知外源生长素与顶芽作用类似,均能促进主根生长,D项正确。‎ 答案 D ‎2.(2013·天津理综)下图为生长素(IAA)对豌豆幼苗茎内赤霉素生物合成影响的示意图。图中GA1、GA2、GA20、GA29是四种不同的赤霉素,只有GA1能促进豌豆茎的伸长。若图中酶1或酶2的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相应的生化反应受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对去顶芽豌豆幼苗外施适宜浓度IAA,该植株茎内GA1的合成可恢复正常 B.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豌豆幼苗的顶芽,该植株较正常植株矮 C.对酶1基因突变的豌豆幼苗施用GA20,该植株可恢复正常植株高度 D.酶2基因突变的豌豆,其植株较正常植株高 解析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在生命活动中的应用。根据图解可知,适宜浓度的IAA可以促进GA1的合成,因此对去顶芽豌豆幼苗外施适宜浓度的IAA,该植株茎内GA1的合成可恢复正常;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豌豆幼苗的顶芽,导致生长素不能运输到下部,影响GA1的合成,该植株较正常植株矮;对酶1基因突变的豌豆幼苗施用GA20,植株内不能合成GA1,因此该植株不能恢复正常植株的高度;酶2基因突变的豌豆,茎内GA1含量增加,该豌豆植株较正常植株高。‎ 答案 C ‎3.(2013·福建理综)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至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培养液中另添加的成分 结果 NaCl 茉莉酸 ‎①‎ ‎+‎ ‎-‎ 部分细胞质壁分离 ‎②‎ ‎+‎ ‎+‎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③‎ ‎-‎ ‎-‎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注:“+”表示有添加,添加后NaCl浓度为100 mmol·L-1,茉莉酸浓度为10-3 mg·L-1;“-”表示无添加 A.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B.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 C.NaCl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 D.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和实验设计的相关问题。分析表格知:培养液中另添加的成分为自变量,胡杨细胞的状态为因变量;由实验结果可知: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质壁分离时,胡杨细胞液泡失水,液泡体积变小。故C项错误。‎ 答案 C ‎4.(2013·河南郑州一模)为了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一位同学设计了实验(如图所示),过一段时间,发现下端的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 作为其对照组,最合适的是(  )‎ 解析 为了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实验的自变量是胚芽鞘切段形态学的位置的不同,故答案为D。‎ 答案 D ‎5.(2013·北京西城期末)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在生物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B.高浓度2,4-D可以抑制双子叶植物类杂草的生长 C.根尖分生区细胞数目的增多主要是由赤霉素调节的 D.温室种植的番茄开花后喷洒乙烯可促进果实的形成 解析 激素不具有生物催化作用,A项错误;由于双子叶植物类杂草对2,4-D的敏感度高于单子叶农作物,因而高浓度2,4-D可作为去除单子叶农田里的双子叶杂草的农药,B项正确;根尖分生区细胞数目的增多主要是由细胞分裂素调节的,C项错误;乙烯是催熟用的,不能促进果实形成,D项错误。‎ 答案 B ‎6.(2013·江西南昌一模)2011年5月丹阳一户瓜农种植的几十亩西瓜莫名“爆炸”的消息传出,将西瓜膨大剂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西瓜膨大剂是由日本科学家在上世纪80年代人工合成的一种化合物,作用效果持久,应用广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西瓜膨大剂是一种植物激素,从其功能推断应该属于生长素的一种 B.过量使用西瓜膨大剂,其残留部分很可能造成青少年摄入过量激素从而导致发育过快 C.将生长素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涂在二倍体西瓜未受粉的子房壁上,可能得到无子西瓜 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够促进乙烯的产生,从而促进子房壁发育为成熟的果实 解析 西瓜膨大剂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是植物细胞合成的,不属于植物激素,从其功能推断应该属于细胞分裂素类似物的一种,A项错误;人体没有识别西瓜膨大剂的受体,西瓜膨大剂不会对人体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B项错误;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果实发育,D项错误。‎ 答案 C ‎7.(2013·吉林模拟)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分析正确的叙述是(  )‎ A.生长素能促进胚轴切段生长 B.若加大琼脂块中IAA的浓度,则上图的胚轴切段一定会更长 C.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轴切段的顶端 解析 若加大琼脂块中ⅠAA的浓度,则上图的胚轴可能会被抑制生长;所做实验不能得出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的结论;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胚轴切段的顶端不能感受光刺激。‎ 答案 A ‎8.(2013·海南琼海模拟)上图所示为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放置含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的琼脂块,将花盆放入暗箱中,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一段时间后,在图示的位置停止。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 A.直立生长 B.向右弯曲生长 C.向左弯曲生长 D.不生长不弯曲 解析 胚芽鞘去掉尖端,没有了感光部位,不受单侧光影响,左侧放置了含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的琼脂块,生长较快,向右侧弯曲生长。‎ 答案 B ‎9.(2013·福建)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α)。图①为实验示意图。图②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 A.a     B.b ‎ C.c     D.d 解析 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一定范围内,随放置的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增大,胚芽鞘向右弯曲程度越大,即α值越小;超过最适生长素浓度后,随放置的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增大,胚芽鞘向右弯曲程度越小(浓度过高反而抑制生长),即α值越大,排除c、d。但因α值不可能大于90°,所以排除a。‎ 答案 B ‎10.(2013·河南安阳检测)用燕麦幼苗做如图所示的两组实验。甲组:将切下的胚芽鞘尖端③水平放置,分别取两个琼脂块①、②紧贴在③的切面上,数小时后如甲图所示处理。乙组:将附有琼脂块X和Y的胚芽鞘顶端放在旋转器上匀速旋转,数小时后如乙图所示处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去掉尖端的胚芽鞘④将向左弯曲生长 B.去掉尖端的胚芽鞘⑤将弯向光源生长 C.④的右侧生长素多,右侧生长快 D.⑤的两侧生长素浓度相等 解析 甲实验中,受重力影响,琼脂块①含有的生长素少于②,故④的右侧生长素多,右侧生长快,将向左弯曲生长;乙实验中,在旋转器上生长素因离心运动而聚集到琼脂块X、Y中,X和Y含有等量的生长素,⑤失去了尖端,单侧光不能导致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会直立生长。‎ 答案 B ‎11.当植物受到环境刺激时,下图所表示的生长素分布与生长的情形正确的是(黑点代表生长素的分布)(  )‎ A.①④⑥ B.②④⑧‎ C.③⑤⑥ D.②⑤⑦‎ 解析 ①②③组考查茎的向光性,单侧光引起胚芽鞘尖端生长素横向运输,极性运输后使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快,出现向光弯曲。④⑤中茎卷须只有外侧长得快才能发生弯曲,故外侧生长素分布多。⑥⑦⑧考查根的向重力性,受重力影响,近地一侧生长素分布多,但根对生长素敏感,远地一侧长得快,出现根的向地性。‎ 答案 A ‎12.(2013·重庆诊断)如图甲是一株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将该植物向左侧水平放置,根将向下生长,表现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给予该植物右侧光照,③、④侧生长素浓度可分别用乙图中c、g点表示 C.甲图①处生长素浓度可用乙图f点表示,此处生长受抑制 D.如果摘除甲图中的部位①,则②处生长素浓度会高于10-6 mol·L-1‎ 解析 根的向地性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故A选项正确;植物向光生长是由于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素含量不同导致的,其中向光侧生长素含量较低,促进作用较弱,背光侧生长素含量较高,促进作用较强,故③、④侧生长素含量可分别用乙图中g、c点来表示,B选项不正确;植物顶芽生长素浓度较适宜,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导致顶芽生长较快而侧芽生长受到抑制,于是便会出现顶端优势,故C选项错误;摘除顶芽后,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会降低,故D选项错误。‎ 答案 A ‎13.(2013·广东佛山质检)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 A.乙烯 B.吲哚乙酸 C.赤霉素 D.2,4-D 解析 2,4-D是人工合成的激素类似物,而不是植物激素。‎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48分)‎ ‎14.(20分)(2013·课标Ⅱ)已知大麦在萌发过程中可以产生α-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注:实验结果中“+”越多表示颜色越深。表中液体量的单位均为mL。‎ 回答下列问题:‎ ‎(1)α-淀粉酶催化__________水解可生成二糖,该二糖是________。‎ ‎(2)综合分析试管1和2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反应后试管1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试管2中的________,这两支试管中淀粉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分析试管2、3和5的实验结果,说明在该实验中G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分析试管2、3和4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 本题以GA(赤霉素)对α-淀粉酶产生情况的影响的实验表格为信息载体,着重考查与酶相关的知识。(1)在α-淀粉酶的催化下,淀粉被水解为麦芽糖。(2)对比1号和2号试管,1号试管剩余的淀粉量少,其原因是带胚的种子保温后能够产生α-淀粉酶,使淀粉更多的被水解。(3)分析题表实验结果:在试管5中,虽然加入足量的GA,但没有加种子,淀粉不能被水解,说明GA不能直接水解淀粉;试管2中,虽然有去胚的半粒种子,但未加入GA,被水解的淀粉少,而试管3中加入GA溶液和去胚的半粒种子,实验结果是颜色较浅,被水解的淀粉较多,说明GA能诱导种子生成α-淀粉酶。(4)分析试管2、3、4的实验结果可知,随着GA浓度的升高,淀粉被分解的量增多,说明GA浓度与其对种子产生α-淀粉酶的诱导效果呈正相关。‎ 答案 (1)淀粉 麦芽糖 ‎(2)少 带胚的种子保温后能够产生α-淀粉酶,使淀粉水解(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诱导种子生成α-淀粉酶(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 GA浓度高对α-淀粉酶的诱导效果好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15.(28分)(2013·北京海淀一模)某种南瓜矮生突变体可分为两类: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和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为研究某种矮生南瓜属于哪种类型,研究者应用赤霉素和生长素溶液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为得到某浓度激素处理后的实验数据,研究者需要测量两种南瓜茎________的长度,并计算出伸长量;而且需要取每组各株南瓜茎伸长量的________作为该组的实验结果。‎ ‎(2)赤霉素对正常南瓜茎有________作用,而对________几乎无作用;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________的特点;南瓜茎对________更敏感。‎ ‎(3)喷施赤霉素或生长素________(能,不能)使矮生南瓜的茎恢复至正常,由此可推测:该矮生南瓜不属于__________突变体。‎ ‎(4)从下图显示的结果看,两种南瓜茎中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含量________,该结果________(支持/不支持)上述推测。‎ 解析 (1)测量使用激素处理前后的南瓜茎长,取差值即为伸长量。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应取平均值。(2)正常植株用赤霉素处理以后茎伸长,说明赤霉素有促进茎伸长的作用。而生长素图像先上升后下降,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由于两个图像中横坐标的单位不同,很明显植株对生长素更加敏感。(3)很明显对于矮生南瓜茎,赤霉素或生长素不能发挥作用,由此推测矮生南瓜植株能合成激素,只是对激素不敏感,不属于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4)图像显示,正常和突变植株中激素含量基本相同,所以突变植株能合成激素,支持上述(3)的推测。‎ 答案 (1)处理前后 平均值 ‎(2)促进伸长 矮生南瓜茎(矮生南瓜) 两重性(双重性) 生长素 ‎(3)不能 激素合成缺陷型 ‎(4)无显著差异(类似) 支持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