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E单元 功和能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物理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E单元 功和能

‎[] E单元 功和能 ‎ 功和功率 ‎2.[2014·重庆卷] 某车以相同的功率在两种不同的水平路面上行驶,受到的阻力分别为车重的k1和k2倍,最大速率分别为v1和v2,则(  )‎ A.v2=k1v1 B.v2=v1 C.v2=v1 D.v2=k2v1‎ ‎2.B [解析] 本题考查机车启动过程中功率的相关知识.机车在不同的路面以相同的功率按最大速度行驶,可推断机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由公式P=Fv,F=kmg,可推出P=k1mgv1=k2mgv2,解得v2=v1,故B正确,A、C、D错误.‎ ‎1.(2014·武汉11月调研)关于功和能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拉力作用向上运动,拉力做的功是1 J,则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也是1 J B.一个重10 N的物体,在15 N的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分别在光滑水平面和粗糙水平面上发生相同的位移,拉力做的功相等 C.一辆汽车的速度从10 km/h增加到20 km/h,或从50 km/h增加到60 km/h,两种情况下牵引力做的功一样多 D.“神舟十号”载人飞船的返回舱在大气层以外向着地球做无动力飞行的过程中,机械能增大 ‎1.B [解析] 物体向上运动,重力以外的力(拉力)做功1 J,机械能的增加量为1 J,选项A错误;由W=Flcos α知,水平拉力F和位移x均相同,拉力做的功相等,选项B正确;由动能定理可知,一辆汽车的速度从10 km/h加速到20 km/h比从50 km/h加速到60 km/h合外力做的功少,牵引力做功无法比较,选项C错误;“神舟十号”载人飞船的返回舱在大气层以外仅在引力作用下运动,机械能守恒,选项D错误.‎ ‎2.(2014·云南师大附中月考)如图X81所示,水平路面上有一辆质量为M的汽车,车厢中有一个质量为m的人正用恒力F向前推车厢,在车以加速度a向前加速行驶距离L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X81‎ A.人对车的推力F做的功为FL B.人对车做的功为maL C.车对人的作用力大小为ma D.车对人的摩擦力做的功为(F+ma)L ‎2.AD  [解析] 由做功的定义可知选项A正确;对人进行受力分析,人受重力以及车对人的力,合力的大小为ma,方向水平向左,故车对人的作用力大小应为,选项C错误;上述过程重力不做功,合外力对人做的功为maL,所以车对人做的功为maL,由相互作用力及人、车的位移相同可确定,人对车做的功为-maL,选项B错误;对人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在水平方向上有f-F=ma,摩擦力做的功为(F+ma)L,选项D正确.‎ ‎3.(2014·广州调研)同一辆货车两次匀速驶上同一坡路,在空载时上坡的速度为v1,牵引力为F1;在满载时上坡的速度为v2,牵引力为F2.已知两次上坡过程该货车的输出功率相同,则(  )‎ A.v1> v2 B.v1< v2 C.F1> F2 D.F1< F2‎ ‎3.AD [解析] 货车匀速上坡时的牵引力F=mgsin θ+μmgcos θ,空载时的牵引力F1小于满载时的牵引力F2,选项D正确;由P=Fv相同可知v1> v2,选项A正确.‎ ‎4.(2014·福州期末)如图X82所示,卡车通过定滑轮以恒定的功率P0拉绳,牵引河中的小船沿水面运动,已知小船的质量为m,沿水面运动时所受的阻力为f且保持不变,当绳AO段与水面的夹角为θ时,小船的速度为v,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擦,则此时小船的加速度等于(  )‎ 图X82‎ A.- B. cos2θ- C. D. 4. A [解析] 设绳子的拉力为F,功率P0=Fvcos θ,对小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a==-,选项A正确.‎ ‎9.(2014·重庆五区调研)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质量为2×103 kg的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经过2 s,速度达到10 m/s.随后汽车以P=6×104 W的额定功率沿平直公路继续前进,又经过50 s达到最大速度.设汽车所受的阻力恒定,大小为1.5×103 N.求:‎ ‎(1)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的大小;‎ ‎(2)汽车的速度为20 m/s时的加速度大小;‎ ‎(3)汽车从静止到达到最大速度所经过的路程.‎ ‎9.(1)40 m/s (2)0.75 m/s2 (3)1010 m ‎[解析] (1)由P=fvm解得汽车行驶最大速度 vm== m/s=40 m/s.‎ ‎(2)由P=Fv解得 牵引力F== N=3×103 N 加速度a== m/s2=0.75 m/s2.‎ ‎(3)由x1=t1解得匀加速运动的位移x1=10 m 对以额定功率前进的过程由动能定理,有 Pt2-fx2=mv-mv 解得功率恒定段的位移x2=1000 m 汽车从静止到达到最大速度所经过的路程x=x1+x2=1010 m.‎ ‎ ‎ 动能 动能定理 ‎                  ‎ ‎10.[2014·天津卷]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置一辆小车A,质量mA=4 kg,上表面光滑,小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极小,可以忽略不计.可视为质点的物块 B置于A的最右端,B的质量mB=2 kg.现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10 N,A运动一段时间后,小车左端固定的挡板与B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B粘合在一起,共同在F的作用下继续运动,碰撞后经时间t=0.6 s,二者的速度达到vt=2 m/s.求:‎ ‎(1)A开始运动时加速度a的大小;‎ ‎(2)A、B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v的大小;‎ ‎(3)A的上表面长度l.‎ ‎10.(1)2.5 m/s2 (2)1 m/s (3)0.45 m ‎[解析] (1)以A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mAa①‎ 代入数据解得 a=2.5 m/s2②‎ ‎(2)对A、B碰撞后共同运动t=0.6 s的过程,由动量定理得 Ft=(mA+mB)vt-(mA+mB)v③‎ 代入数据解得 v=1 m/s④‎ ‎(3)设A、B发生碰撞前,A的速度为vA,对A、B发生碰撞的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AvA=(mA+mB)v⑤‎ A从开始运动到与B发生碰撞前,由动能定理有 Fl=mAv⑥‎ 由④⑤⑥式,代入数据解得 l=0.45 m⑦‎ ‎12.[2014·天津卷] 同步加速器在粒子物理研究中有重要的应用,其基本原理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M、N为两块中心开有小孔的平行金属板.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A(不计重力)从M板小孔飘入板间,初速度可视为零.每当A进入板间,两板的电势差变为U,粒子得到加速,当A离开N板时,两板的电荷量均立即变为零.两板外部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A在磁场作用下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R远大于板间距离.A经电场多次加速,动能不断增大,为使R保持不变,磁场必须相应地变化.不计粒子加速时间及其做圆周运动产生的电磁辐射,不考虑磁场变化对粒子速度的影响及相对论效应.求:‎ ‎(1)A运动第1周时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1的大小;.‎ ‎(2)在A运动第n周的时间内电场力做功的平均功率Pn;‎ ‎(3)若有一个质量也为m、电荷量为+kq(k为大于1的整数)的粒子B(不计重力)与A同时从M板小孔飘入板间,A、B初速度均可视为零,不计两者间的相互作用,除此之外,其他条件均不变.下图中虚线、实线分别表示A、B的运动轨迹.在B的轨迹半径远大于板间距离的前提下,请指出哪个图能定性地反映A、B的运动轨迹,并经推导说明理由.‎ ‎ ‎ A     B      C     D ‎10.在如图所示的竖直平面内,水平轨道CD和倾斜轨道GH与半径r= m的光滑圆弧轨道分别相切于D点和G点,GH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过G点、垂直于纸面的竖直平面左侧有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1.25 T;过D点、垂直于纸面的竖直平面右侧有匀强电场,电场方向水平向右,电场强度E=1×104 N/C.小物体P1质量m=2×10-3 kg、电荷量q=+8×10-6 C,受到水平向右的推力F=9.98×10-3 N的作用,沿CD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达D点后撤去推力.当P1到达倾斜轨道底端G点时,不带电的小物体P2在GH顶端静止释放,经过时间t=0.1 s与P1相遇.P1与P2与轨道CD、GH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物体电荷量保持不变,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物体P1在水平轨道CD上运动速度v的大小;‎ ‎(2)倾斜轨道GH的长度s.‎ ‎10.(1)4 m/s (2)0.56 m ‎[解析] (1)设小物体P1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速度为v,受到向上的洛伦兹力为F1,受到的摩擦力为f,则 F1=qvB①‎ f=μ(mg-F1)②‎ 由题意,水平方向合力为零 F-f=0③‎ 联立①②③式,代入数据解得 v=4 m/s④‎ ‎(2)设P1在G点的速度大小为vG,由于洛伦兹力不做功,根据动能定理 ‎ qErsin θ-mgr(1-cos θ)=mv-mv2⑤‎ P1在GH上运动,受到重力、电场力和摩擦力的作用,设加速度为a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 qEcos θ-mgsin θ-μ(mgcos θ+qEsin θ)=ma1⑥‎ P1与P2在GH上相遇时,设P1在GH上运动的距离为s1,则 s1=vGt+a1t2⑦‎ 设P2质量为m2,在GH上运动的加速度为a2,则 m2gsin θ-μm2gcos θ=m2a2⑧‎ P1与P2在GH上相遇时,设P2在GH上运动的距离为s2,则 s2=a2t2⑨‎ 联立⑤~⑨式,代入数据得 s=s1+s2⑩‎ s=0.56 m ‎11. [2014·四川卷]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不带电的平行金属板p和b相距h,与图示电路相连,金属板厚度不计,忽略边缘效应.p板上表面光滑,涂有绝缘层,其上O点右侧相距h处有小孔K;b板上有小孔T,且O、T在同一条竖直线上,图示平面为竖直平面.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静止粒子被发射装置(图中未画出)从O点发射,沿p板上表面运动时间t后到达K孔,不与板碰撞地进入两板之间.粒子视为质点,在图示平面内运动,电荷量保持不变,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求发射装置对粒子做的功;‎ ‎(2)电路中的直流电源内阻为r,开关S接“1”位置时,进入板间的粒子落在b板上的A点,A点与过K孔竖直线的距离为l.此后将开关S接“2”位置,求阻值为R的电阻中的电流强度;‎ ‎(3)若选用恰当直流电源,电路中开关S接“1”位置,使进入板间的粒子受力平衡,此时在板间某区域加上方向垂直于图面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合适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只能在0~Bm=范围内选取),使粒子恰好从b板的T孔飞出,求粒子飞出时速度方向与b板板面的夹角的所有可能值(可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11.(1) (2) (3)0<θ≤arcsin [解析] (1)设粒子在p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v0,有 h=v0t①‎ 设发射装置对粒子做的功为W,由动能定理得 W=mv②‎ 联立①②可得      W=③‎ ‎(2)S接“1”位置时,电源的电动势E0与板间电势差U有 E0=U④‎ 板间产生匀强电场的场强为E,粒子进入板间时有水平方向的速度v0,在板间受到竖直方向的重力和电场力作用而做类平抛运动,设加速度为a,运动时间为t1,有 U=Eh⑤‎ mg-qE=ma⑥‎ h=at⑦‎ l=v0t1⑧‎ S接“2”位置,则在电阻R上流过的电流I满足 I=⑨‎ 联立①④~⑨得 I=⑩‎ ‎(3)由题意知此时在板间运动的粒子重力与电场力平衡,当粒子从K进入板间后立即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粒子从D点出磁场区域后沿DT做匀速直线运动,DT与b板上表面的夹角为题目所求夹角θ,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取最大值时的夹角θ为最大值θm,设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有 qv0B= 过D点作b板的垂线与b板的上表面交于G,由几何关系有 DG=h-R(1+cos θ) TG=h+Rsin θ tan θ== 联立①~,将B=Bm代入,求得 θm=arcsin 当B逐渐减小,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也随之变大,D点向b板靠近,DT与b板上表面的夹角θ也越变越小,当D点无限接近于b板上表面时,粒子离开磁场后在板间几乎沿着b板上表面运动而从T孔飞出板间区域,此时Bm>B>0满足题目要求,夹角θ趋近θ0,即 θ0=0 则题目所求为  0<θ≤arcsin ‎21.[2014·福建卷Ⅰ] 图为某游乐场内水上滑梯轨道示意图,整个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表面粗糙的AB段轨道与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BC在B点水平相切.点A距水面的高度为H,圆弧轨道BC的半径为R,圆心O恰在水面.一质量为m的游客(视为质点)可从轨道AB的任意位置滑下,不计空气阻力.‎ ‎(1)若游客从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到B点时沿切线方向滑离轨道落在水面上的D点,OD=2R,求游客滑到B点时的速度vB大小及运动过程轨道摩擦力对其所做的功Wf;‎ ‎(2)若游客从AB段某处滑下,恰好停在B点,又因受到微小扰动,继续沿圆弧轨道滑到P点后滑离轨道,求P点离水面的高度h.(提示:在圆周运动过程中任一点,质点所受的向心力与其速率的关系为F向=m)‎ ‎21.[答案] (1) -(mgH-2mgR) (2)R ‎[解析] (1)游客从B点做平抛运动,有2R=vBt①‎ R=gt2②‎ 由①②式得vB=③‎ 从A到B,根据动能定理,有 mg(H-R)+Wf=mv-0④‎ 由③④式得Wf=-(mgH-2mgR)⑤‎ ‎(2)设OP与OB间夹角为θ,游客在P点时的速度为vP,受到的支持力为N,从B到P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g(R-Rcos θ)=mv-0⑥‎ 过P点时,根据向心力公式,有mgcos θ-N=m⑦‎ N=0⑧‎ cos θ=⑨‎ 由⑥⑦⑧⑨式解得h=R.⑩‎ ‎6.(2014·浙江金华十校联考)如图X83所示,D、A、B、C四点的水平间距相等,DA、AB、BC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差之比为1∶3∶5.在A、B、C三点分别放置相同的小球,释放三个压缩的弹簧,小球沿水平方向弹出,小球均落在D点,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关于A、B、C三点处的小球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X83‎ A.三个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3‎ B.三个小球弹出时的动能之比为1∶4∶9‎ C.三个小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做功之比为1∶3∶5‎ D.三个小球落地时的动能之比为2∶5∶10‎ ‎6.A [解析] 小球弹出后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由h=gt2可得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之比为1∶2∶3,在水平方向上,由x=v0t可知三个小球弹出的初速度之比为1∶1∶1,弹出的动能之比为1∶1∶1,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由W=mgh可知重力做功之比为1∶4∶9,动能的增量之比为1∶4∶9,因三球初动能的数值不明确,故无法比较落地时的动能,选项C、D错误.‎ ‎ 机械能守恒定律 ‎                   ‎ ‎15.[2014·新课标Ⅱ卷] 取水平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一物块从某一高度水平抛出,在抛出点其动能与重力势能恰好相等.不计空气阻力.该物块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 A.         B. C. D. ‎15.B [解析] 由题意可知,mgh=mv,又由动能定理得 mgh=mv2-mv,根据平抛运动可知v0是v的水平分速度,那么cos α==,其中α为物块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解得α=45,B正确.‎ ‎21.[2014·福建卷Ⅰ] 图为某游乐场内水上滑梯轨道示意图,整个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表面粗糙的AB段轨道与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BC在B点水平相切.点A距水面的高度为H,圆弧轨道BC的半径为R,圆心O恰在水面.一质量为m的游客(视为质点)可从轨道AB的任意位置滑下,不计空气阻力.‎ ‎(1)若游客从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到B点时沿切线方向滑离轨道落在水面上的D点,OD=2R,求游客滑到B点时的速度vB大小及运动过程轨道摩擦力对其所做的功Wf;‎ ‎(2)若游客从AB段某处滑下,恰好停在B点,又因受到微小扰动,继续沿圆弧轨道滑到P点后滑离轨道,求P点离水面的高度h.(提示:在圆周运动过程中任一点,质点所受的向心力与其速率的关系为F向=m)‎ ‎21.[答案] (1) -(mgH-2mgR) (2)R ‎[解析] (1)游客从B点做平抛运动,有2R=vBt①‎ R=gt2②‎ 由①②式得vB=③‎ 从A到B,根据动能定理,有 mg(H-R)+Wf=mv-0④‎ 由③④式得Wf=-(mgH-2mgR)⑤‎ ‎(2)设OP与OB间夹角为θ,游客在P点时的速度为vP,受到的支持力为N,从B到P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g(R-Rcos θ)=mv-0⑥‎ 过P点时,根据向心力公式,有mgcos θ-N=m⑦‎ N=0⑧‎ cos θ=⑨‎ 由⑥⑦⑧⑨式解得h=R.⑩‎ 图X91‎ ‎1.(2014·嘉兴期末)在儿童乐园的蹦床项目中,小孩在两根弹性绳和弹性床的协助下实现上下弹跳,如图X91所示.某次蹦床活动中小孩静止时处于O点,当其弹跳到最高点A后下落可将蹦床压到最低点B,小孩可看成质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A点运动到O点,小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 B.从O点运动到B点,小孩动能的减少量等于蹦床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C.从A点运动到B点,小孩机械能的减少量小于蹦床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D.从B点返回到A点,小孩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蹦床弹性势能的减少量 ‎1.AD [解析] 小孩从A点运动到O点,由动能定理可得mghAO-W弹1=ΔEk1,选项A正确;小孩从O点运动到B点,由动能定理可得mghOB-W弹2=ΔEk2,选项B错误;小孩从A点运动到B点,由功能关系可得-W弹=ΔE机1,选项C错误;小孩从B点运动到A点,由功能关系可得W弹=ΔE机2,选项D正确.‎ 图X92‎ ‎2.(2014·合肥一模)如图X92所示,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导轨上,一个小球用细绳悬挂在车上无初速度释放,在小球下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对小球的拉力不做功 B.小球克服绳的拉力做的功等于小球减少的机械能 C.绳对小车做的功等于小球减少的动能 ‎ D.小球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小球增加的动能 ‎2.B [解析] 在小球下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绳对小球的拉力做负功,小球的机械能减少,选项A、D错误;对小球,由功能关系可知,小球克服绳的拉力做的功等于小球减少的机械能,绳对小车做的功等于小球克服绳的拉力做的功,选项B正确,选项C错误.‎ ‎6.[2014·湖南怀化质检] 如图X95所示,圆心在O点、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轨道ABC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OC与OA的夹角为60°,轨道最低点A与桌面相切.一足够长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均可视为质点),挂在圆弧轨道光滑边缘C的两边,开始时m1位于C点,然后从静止释放.则(  )‎ 图X95‎ A.在m1由C点下滑到A点的过程中两球速度大小始终相等 B.在m1由C点下滑到A点的过程中重力对m1做功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C.若m1恰好能沿圆弧下滑到A点,则m1=2m2‎ D.若m1恰好能沿圆弧下滑到A点,则m1=3m2‎ ‎6.BC [解析] m1由C点从静止释放后,m1沿圆弧轨道下滑,在m1由C点下滑到A点的过程中,m1和m2的两个小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1速度沿轻绳方向的分速度和m2速度相等,选项A错误;在m1由C点下滑到A点的过程中重力对m1‎ 做功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选项B正确;若m1恰好能沿圆弧下滑到A点,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1gR(1-cos 60°)=m2gR,解得m1=2m2,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 实验:探究动能定理 ‎                   ‎ ‎9.[2014·天津卷] ‎ ‎(2)某同学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细绳一端拴在小车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挂上适当的钩码,使小车在钩码的牵引下运动,以此定量探究绳拉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此外还准备了打点计时器及配套的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等.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若要完成该实验,必需的实验器材还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开始时,他先调节木板上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木板平行.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下列的哪个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避免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抖动 B.可使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迹清晰 C.可以保证小车最终能够实现匀速直线运动 D.可在平衡摩擦力后使细绳拉力等于小车受的合力 ‎③平衡摩擦后,当他用多个钩码牵引小车时,发现小车运动过快,致使打出的纸带上点数较少,难以选到合适的点计算小车的速度.在保证所挂钩码数目不变的条件下,请你利用本实验的器材提出一个解决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他将钩码重力做的功当作细绳拉力做的功,经多次实验发现拉力做功总是要比小车动能增量大一些.这一情况可能是下列哪些原因造成的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在接通电源的同时释放了小车 B.小车释放时离打点计时器太近 C.阻力未完全被小车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平衡掉 D.钩码做匀加速运动,钩码重力大于细绳拉力 ‎9.(2)①刻度尺、天平(包括砝码)‎ ‎②D ‎③可在小车上加适量的砝码(或钩码)‎ ‎④CD ‎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图X108‎ ‎6.(2014·河南信阳一调)图X108为验证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机械能守恒的装置图,图中O点为释放小球的初始位置,A、B、C、D各点为固定速度传感器的位置,A、B、C、D、O各点在同一竖直线上.‎ ‎(1)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要完成实验,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 A. 小球的质量m B. 小球下落到每一个速度传感器时的速度v C. 各速度传感器与O点之间的竖直距离h D.小球自初始位置至下落到每一个速度传感器时所用的时间t ‎(2)作出v2h图像,由图像算出其斜率k,当k=______时,可以认为小球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3)写出对减小本实验误差有益的一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 ‎(c)‎ 图X106‎ ‎6.(1)BC (2)2g (3)相邻速度传感器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选质量大、体积小的小球做实验)‎ ‎[解析] (1)为验证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机械能守恒,根据mgh=mv2知,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速度v和高度h,选项B、C正确.‎ ‎(2)由mgh=mv2可得v2=2gh,v2h图像的斜率k=2g.‎ ‎(3)相邻速度传感器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速度v和高度h的测量相对误差小;选质量大、体积小的小球做实验,空气的阻力小,误差小.‎ ‎4.(2014·广东卷)某同学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设计实验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压缩量的关系.‎ ‎(1)如图X106(a)所示,将轻质弹簧下端固定于铁架台,在上端的托盘中依次增加砝码,测量相应的弹簧长度,部分数据如下表.由数据算得劲度系数k=________N/m.(g取9.80 m/s2)‎ 砝码质量(g)‎ ‎50‎ ‎100‎ ‎150‎ 弹簧长度(cm)‎ ‎8.62‎ ‎7.63‎ ‎6.66‎ ‎ (2)取下弹簧,将其一端固定于气垫导轨左侧,如图X106(b)所示;调整导轨,使滑块自由滑动时,通过两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________.‎ ‎(3)用滑块压缩弹簧,记录弹簧的压缩量x;释放滑块,记录滑块脱离弹簧后的速度v.释放滑块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________.‎ ‎(4)重复(3)中的操作,得到v与x的关系如图X106(c).由图可知,v与x成________关系.由上述实验可得结论:对同一根弹簧,弹性势能与弹簧的________成正比.‎ ‎4.(1)50 (2)相等 (3)滑块的动能 (4)正比 压缩量的平方 ‎[解析] (1)根据F1=mg=kΔx1,F2=2mg=kΔx2,有ΔF=F1-F2=kΔx1-kΔx2,则k= N/m=49.5 N/m,同理可以求得k′= N/m=50.5 N/m,则劲度系数为k==50 N/m.‎ ‎(2)滑块离开弹簧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滑块通过两个光电门时的速度相等.‎ ‎(3)在该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滑块的动能;‎ ‎(4)图线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所以v与x成正比;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即E弹=mv2,即弹性势能与速度平方成正比,则弹性势能与压缩量平方成正比.‎ ‎ 功和能综合 ‎                   ‎ ‎7.(15分)[2014·重庆卷] 题7图为“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上着陆最后阶段的示意图,首先在发动机作用下,探测器受到推力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1处悬停(速度为0,h1远小于月球半径);接着推力改变,探测器开始竖直下降,到达距月面高度为h2处的速度为v;此后发动机关闭,探测器仅受重力下落到月面,已知探测器总质量为m(不包括燃料),地球和月球的半径比为k1,质量比为k2,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 题7图 ‎(1)月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及探测器刚接触月面时的速度大小;‎ ‎(2)从开始竖直下降到刚接触月面时,探测器机械能的变化.‎ ‎7.[答案] (1)g  (2)mv2-mg(h1-h2)‎ 本题利用探测器的落地过程将万有引力定律,重力加速度概念,匀变速直线运动,机械能等的概念融合在一起考查.设计概念比较多,需要认真审题.‎ ‎[解析] (1)设地球质量和半径分别为M和R ‎,月球的质量、半径和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分别为M′、R′和g′,探测器刚接触月面时的速度大小为vt.‎ 由mg′=G和mg=G得g′=g 由v-v2=2g′h2‎ 得vt= ‎(2)设机械能变化量为ΔE,动能变化量为ΔEk,重力势能变化量为ΔEp.‎ 由ΔE=ΔEk+ΔEp 有ΔE=m(v2+)-mgh1‎ 得ΔE=mv2-mg(h1-h2)‎ ‎16.[2014·新课标Ⅱ卷] 一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现用一大小为F1的水平拉力拉动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变为v.若将水平拉力的大小改为F2,物体从静止开始经过同样的时间后速度变为2v.对于上述两个过程,用WF1、WF2分别表示拉力F1、F2所做的功,Wf1、Wf2分别表示前后两次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 A.WF2>4WF1,Wf2>2Wf1 ‎ B.WF2>4WF1,Wf2=2Wf1‎ C.WF2<4WF1,Wf2=2Wf1 ‎ D.WF2<4WF1,Wf2<2Wf1‎ ‎16.C [解析] 因物体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得前后两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2倍关系,那么位移x=t也是2倍关系,若Wf1=fx,则Wf2=f·2x故Wf2=2Wf1;由动能定理WF1-fx=mv2和WF2-f·2x=m(2v)2得WF2=4WF1-2fx<4WF1,C正确.‎ ‎16.[2014·广东卷] 图9是安装在列车车厢之间的摩擦缓冲器结构图,图中①和②为楔块,③和④为垫板,楔块与弹簧盒、垫板间均有摩擦,在车厢相互撞击使弹簧压缩的过程中(  )‎ A.缓冲器的机械能守恒 B.摩擦力做功消耗机械能 C.垫板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D.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16.B [解析] 由于楔块与弹簧盒、垫块间均有摩擦,摩擦力做负功,则缓冲器的机械能部分转化为内能,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车厢撞击过程中,弹簧被压缩,摩擦力和弹簧弹力都做功,所以垫块的动能转化为内能和弹性势能,选项C、D错误.‎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者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8.[2014·福建卷Ⅰ] 如图所示,两根相同的轻质弹簧,沿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放置,下端固定在斜面底部挡板上,斜面固定不动.质量不同、形状相同的两物块分别置于两弹簧上端.现用外力作用在两物块上,使两弹簧具有相同的压缩量,若撤去外力后,两物块由静止沿斜面向上弹出并离开弹簧,则从撤去外力到物块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的过程,两物块(  )‎ A.最大速度相同 B.最大加速度相同 C.上升的最大高度不同 D.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不同 ‎18.C [解析] 设斜面倾角为θ,物块速度达到最大时,有kx=mgsin θ,若m1v2max,此时质量为m1的物块还没达到最大速度,因此v1max>v2max,故A错;由于撤去外力前,两弹簧具有相同的压缩量,所以撤去外力时两弹簧的弹力相同,此时两物块的加速度最大,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因为质量不同,所以最大加速度不同,故B错误;由于撤去外力前,两弹簧具有相同的压缩量,所以两弹簧与物块分别组成的两系统具有相同的弹性势能,物块上升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所以上升到最大高度时,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所以两物块重力势能的增加量相同,故D错误;由Ep=mgh可知,两物块的质量不同,所以上升的最大高度不同,故C正确.‎ ‎19.[2014·全国卷] 一物块沿倾角为θ的斜坡向上滑动.当物块的初速度为v时,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如图所示;当物块的初速度为时,上升的最大高度记为h.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物块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和h分别为(  )‎ A.tan θ和 B.tan θ和 C.tan θ和 D.tan θ和 ‎19.D [解析] 本题考查能量守恒定律.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以速度v上升时,mv2=μmgcos θ+mgH,以速度上升时m=μmgcos θ+mgh,解得h=,μ=tan θ,所以D正确.‎ ‎22.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下端与水平桌面相切,小滑块A和B分别静止在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现将A无初速释放,A与B碰撞后结合为一个整体,并沿桌面滑动.已知圆弧轨道光滑,半径R=0.2 m;A和B的质量相等;A和B整体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 碰撞前瞬间A的速率v;‎ ‎(2) 碰撞后瞬间A和B整体的速率v′;‎ ‎ (3) A和B整体在桌面上滑动的距离l.‎ ‎22.[答案] (1)2 m/s  (2)1 m/s  (3)0.25 m ‎[解析] 设滑块的质量为m.‎ ‎(1)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gR=mv2‎ 解得碰撞前瞬间A的速率有 v==2 m/s.‎ ‎(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v=2mv′‎ 解得碰撞后瞬间A和B整体的速率 v′=v=1 m/s.‎ ‎(3)根据动能定理有 (2m)v′2=μ(2m)gl 解得A和B整体沿水平桌面滑动的距离 l==0.25 m.‎ ‎4.(2014·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如图X94所示,索道缆车通过作用力F使之沿倾斜索道加速向上移动,不计空气阻力.在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对缆车做的功等于缆车增加的动能和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B.F对缆车做的功等于缆车克服摩擦力和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之和 C.缆车克服重力做的功小于缆车增加的重力势能 D.F对缆车做的功等于缆车增加的机械能与缆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 ‎4.D [解析] 对缆车,由动能定理,有WF-mgh-Wf=ΔEk.F对缆车做的功等于缆车增加的动能、重力势能和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选项A、B错误,选项D正确;缆车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缆车增加的重力势能,选项C错误.‎ ‎5.(2014·石家庄模拟)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匀速运动.某时刻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以大小也是v、方向与传送带的运动方向相反的初速度冲上传送带,最后小物块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在小物块与传送带间有相对运动的过程中,滑动摩擦力对小物块做的功为W,小物块与传送带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则下列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W=0,Q=mv2 B.W=0,Q=2mv2‎ C.W=,Q=mv2 D.W=mv2,Q=2mv2‎ ‎5.B [解析] 对小物块,由动能定理有W=mv2-mv2=0,设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相对位移x相对=,这段时间内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μmg·x相对=2mv2,选项B正确.‎ ‎7. 2014·吉林期末如图X96所示,有三个斜面a、b、c,底边的长分别为L、L、2L ‎,高度分别为2h、h、h.某物体与三个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这个物体分别沿三个斜面从顶端由静止下滑到底端.三种情况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损失的机械能ΔEc=2ΔEb=4ΔEa B.因摩擦产生的热量2Qa=2Qb=Qc C.物体到达底端的动能Eka=2Ekb=2Ekc D.因摩擦产生的热量4Qa=2Qb=Qc ‎7.B [解析] 物体从三个斜面a、b、c上滑下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分别为μmgL、μmgL、2μmgL,由功能关系有-W=ΔE,物体损失的机械能2ΔEa=2ΔEb=ΔEc,选项A错误;由Q=W知因摩擦产生的热量2Qa=2Qb=Qc,选项B正确,选项D错误;由动能定理有mgy-W=ΔEk,物体到达底端的动能分别为mg(2h-μL)、mg(h-μL)和mg(h-2μL),选项C错误.‎ ‎11.(2014·泉州期末)如图X910所示,半径R=0.4 m的光滑圆弧轨道BC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的上端点B和圆心O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0°,下端点C为轨道的最低点且与粗糙水平面相切,一根轻质弹簧的右端固定在竖直挡板上.质量m=0.1 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空中A点以v0=2 m/s的速度被水平抛出,恰好从B点沿轨道切线方向进入轨道,经过C点后沿水平面向右运动至D点时,弹簧被压缩至最短,C、D两点间的水平距离L=1.2 m,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取10 m/s2.求:‎ ‎(1)小物块经过圆弧轨道上B点时速度vB的大小;‎ ‎(2)小物块经过圆弧轨道上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弹簧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Epm.‎ 图X910‎ ‎11.(1) 4 m/s (2)8 N (3) 0.8 J ‎[解析] (1)小物块恰好从B点沿切线方向进入轨道,由几何关系有vB ==4 m/s. ‎ ‎(2)小物块由B点运动到C点,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gR(1+sin θ)=mv-mv 在C点处,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mg =m 解得F =8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物块经过圆弧轨道上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大小为8 N.‎ ‎(3)小物块从B点运动到D点,由能量守恒定律有 Epm=mv+mgR(1+sin θ)-μmgL=0.8 J.‎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