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55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55

第三部分 必修2‎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本章知识框架】‎ 第27讲 人口增长模式 ‎【考试说明要求】‎ 考试要点 具体考试内容要求 人口增长模式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基础梳理】‎ 一.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 人口现状 ‎1999年,世界人口超过______亿(2008年,世界人口超过______亿)‎ 人口增长曲线 ‎“____”形曲线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______率—______率 影响因素 ‎⑴______学规律 ⑵______基础 ⑶战争 ⑷自然灾害 ⑸上层建筑 影响的根本原因 ‎__________发展水平,也是决定性因素 二.“高—高—低”模式 高 ‎|高 ‎|低模式 原始人口 增长模式 基本特点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______的自然增长率 社会时期 ‎______社会时期 经济活动 以______、______经济为主 人口增长 极为缓慢 传统人口 增长模式 基本特点 高出生率、较高死亡率、______的自然增长率 社会时期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________社会初期 经济活动 以______劳动为基础 人口增长 较为缓慢 三.“高—低—高”模式 高 ‎|‎ 低 ‎|高模式 发达国家(欧洲)‎ 进入时间 ‎______世纪中期 原因 发生了__________‎ 导致 生产方式______化 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 粮食产量大幅增加 基本特点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____自然增长率 终结时间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____洲终结 发展中 国家 进入时间 ‎20世纪_____年代 原因 政治上______ ________发展 ____________事业进步 基本特点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____自然增长率 人口政策 ‎__________政策,但仍面临着严重的人口问题 四.“低—低—低”模式 低 ‎|‎ 低 转变原因 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 __________技术进步 人类生活水平和______水平提升 人们的______观念和________行为发生较大变化 ‎|低模式 步入的国家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 特征 一是“______”特征的______人口增长模式,有些甚至出现了零(或负)增长 二是____________率保持下降趋势 我国的增长模式 出生率下降 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制度因素 计划生育因素 农村 转变过程中 城市 基本实现 总体 逐步由“高—低—高”型向“______”型过渡 ‎【疑难突破】‎ 一.图示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和类型差异 二.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差异 三.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空间上的不平衡性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水平较高 自然增长率水平 原因 ‎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科技发达,生活条件好 ‎ ‎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③人们的受教育水平高 ‎①经济落后,生活质量较差,现代化水平低,需要劳动力多 ‎②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 ‎③受“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影响 人口增长模式 ‎“低—低—低”模式 ‎“高—低—高”模式 四.人口增长模式的判读——考法指导 ‎(1)区分三种模式,特征很重要:“低—低—低”模式是三低(按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顺序),“高—低—高”模式是高低高,“高—高—低”模式是高高低,一定要记牢。‎ ‎ (2)“高—低—高”模式和“高—高—低”模式的区别:主要在于“高—低—高”模式的出生率相对下降和死亡率较低,尤其是死亡率明显下降,使自然增长率上升,明显高于“高—高—低”模式。‎ ‎ (3)“高—低—高”模式和“三低”模式的区别:“高—低—高”模式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高于“三低”模式,“三低”模式的自然增长率一般低于1.0%。 ‎ 五.特别提示——规律方法总结 一般来说,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的。但在某一特定阶段,总会有一些国家或地区表现为“高”或“低”。现阶段,判断“高”或“低”的参考数值如右图 ‎【名题例析】‎ 例1.(2010南京一模)读“1964~2000年中国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完成(1)~(2)题。‎ ‎(1)有关1964~2000年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  )‎ A.65岁及以上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持续增加 C.15~64岁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D.1990年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 ‎(2)进入2000年,我国面对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 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严重短缺 B.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每年新增人口多 C.青壮年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压力大 D.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数量日趋减少 ‎【解析】第(1)题,从图中数据可看出,1964~2000年,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持续下降;15~6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提高了14.4%;65岁及以上年龄段人口比重提高了3.4%;到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7.0%,进入老龄化社会。第(2)题,2000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但青壮年人口比重仍最大,且呈增长趋势,不存在劳动力严重短缺问题,但就业压力大。‎ ‎【答案】 (1)C (2)C 例2.(2010全国文综)下图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与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18—‎ ‎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据此完成1-2题。‎ ‎1.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 A.2019年,2066年 B.2066年,2019年 C.2001年,2019年 D.2001年,2066年 ‎2.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 A.数量 B.职业构成 C.性别构成 D.年龄构成 ‎【解析】此组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推理能力,以及对题干给的地理基本概念的理解。劳动力人口比值最高和最低的年份就是人口负担最轻和最重的年份。第1题:此题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推理能力,由图可推断2000年 0-1岁人口最多,18年后这部分人口进入到劳动人口,65年后进入老年人行列。由于2001年开始控制人口,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新生儿开始减少,此后18年,到2019年劳动力人口达到峰值,人口负担最轻。2001年以后的65年,也就是2066年老年人口达到峰值,人口负担最重。第2题:很显然,用排除法的话 “数量”、“年龄” 需要一定时间才能传导到劳动人口,出生率不影响性别构成。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到该国从事婴幼儿抚育相关职业人口的变化 ‎,因而首先会影响到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答案】1.A 2.B ‎【课堂训练】‎ 一.选择题(第1-4题为单项选择题,第5题为双选题,每题5分,共25分)‎ 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右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1~2题。‎ ‎1.甲市可能是 (  )  ‎ A.西宁 B.延安 C.上海 D.广州 ‎2.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世界人口发展模式图,回答3~4题 ‎3.下列有关人口增长在各阶段的描述,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  )‎ A.在阶段Ⅱ,出生率较高,死亡率下降,两者差距逐渐增大 B.在阶段Ⅲ,出生率下降的速度慢于死亡率 C.目前我国人口增长处于阶段Ⅳ,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基本上进入阶段Ⅳ D.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处于阶段Ⅱ,有少数国家还处于阶段Ⅰ ‎4.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来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农业社会,耕地的分布与人口分布的关系最密切 B.20世纪初山东、河北的人口持续外流,是因为人口数量超过了土地承载力 C.印度尼西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区,人口分布稀疏 D.在工业化社会,人口明显向城市聚集 ‎5.(2010江苏通州调研)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读图判断 (  ) ‎ A.按人口发展规律,四种模式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丁、丙、乙、甲 B.乙人口模式的主要问题是人口老龄化 C.丙模式符合非洲地区的人口增长特点 D.四种模式中人口增长较慢的是甲和乙 二.综合题(14分)‎ ‎6.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性别比是研究人口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根据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在《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白皮书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性别比正常应该是在103至107之间,下左图是四种人口性别比例曲线图。‎ 材料二 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显示,中国乡村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2.85,也就是每100个女性相对有122.85个男性,高于全国119.58的平均水平。上右图为城市、镇、乡村15岁以下年龄段人口性别的比例图。‎ ‎(1)读材料一,2000~2010年,人口性别比较为合理的是________‎ ‎。‎ ‎(2)若材料一中曲线②代表珠江三角洲工业区的性别比例,那么造成20世纪末该地区性别比较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读材料二分析农村的性别比比城市高的原因有哪些?‎ ‎(4)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较高,有何治理对策?‎ ‎【基础梳理】‎ 一.60 67 J 出生 死亡 生物 经济 生产力 二.极低 原始 采集 狩猎 较低 资本主义 手工 ‎ 三.18 产业革命 工业 高 欧 50 独立 生产力 医疗卫生 高 人口控制 四.医疗卫生 文化 生育 生育 三低 现代 自然增长 三低 ‎【课堂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 ‎1.C 2.A【解析】第1题:结合题干叙述可知:甲市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人口再生产类型为三低型,所给的四个城市中,上海符合以上情况。第2题:结合图分析可知,①地区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低,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三低型。‎ ‎3.B【解析】在阶段Ⅲ,出生率下降的速度较快,死亡率下降的速度较慢,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 ‎4.C【解析】爪哇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但它是印度尼西亚人口分布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5.AC【解析】甲的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模式,乙为“高—低—高”模式,丙为传统人口增长模式,丁为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四种人口增长模式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丁、丙、乙、甲。甲人口模式的主要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四种模式中人口增长较慢的是甲和丁。‎ 二.综合题(14分)‎ ‎6.【解析】第(1)题,2000~2010年,人口性别比较接近103而且比较稳定的是③曲线。第(2)题,珠江三角洲当时的工业以轻工业为主,吸引了大量女性工人,导致性别比偏低。第(3)题可从劳动力的需求及封建思想、生育观念等角度回答。第(4)题,治理对策从长期来看,主要从思想上做工作,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改变生育观念,从眼前来看,提高农民经济待遇、社会福利,完善计划生育政策等。‎ ‎【答案】(1)③ (2分)(2)当时,珠江三角洲工业区大力发展加工工业,大量女性劳动力迁入。(2分)(3)农村需要体力性的劳动力;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文化素质低,生育观念比较陈旧,封建思想的限制等。(4分)(4)加强宣传教育,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大力倡导男女平等的婚育观念;加快发展步伐,建立有利于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利益导向机制;搞好优质服务,筑牢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大堤;重拳治理、整顿,严厉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通过选择性别而终止妊娠的行为。(任答3点,6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