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考前知识要点汇编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物理考前知识要点汇编

高考物理考前知识要点汇编 动量定理 动能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 动量、冲量 功、功率、动能、势能 动量定理 动能定理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加 速 度 动 力 学 力 学 运动学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匀加速直线运动 运动特点 受力特点 位移特点 速度特点 加速度特点 平抛运动 运动特点 受力特点 初速度方向 垂直于初速度方向 匀速率圆周运动 角速度 周期频率 向心力 向心加速度 简谐运动、机械波 力 ‎ 重力 ‎ 弹力 ‎ 摩擦力 ‎ 电场力 ‎ 安培力 ‎ 洛仑兹力 ‎ 线速度 电 磁 学 稳恒电流 概 念 规 律 电流 电压 电阻 电功 电功率 电动势 内阻 路端电压 欧姆定律 串、并联电路特点 电阻的测量 磁 场 磁感线 磁感应强度 安培力 洛仑兹力 半径 周期 电场力 速度选择器 电 场 力的性质 能的性质 电场强度 电势差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电 容 电场线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电磁感应 现象 应用 感应电动势大小 感应电流方向 楞次定律 变压器 交变电流 峰值、有效值、最大值 ‎ ‎ ‎ ‎ ‎ ‎ ‎ ‎ ‎ ‎ ‎ ‎ 分子热运动 热 学 分子大小 分子运动论 分子间力 分子平均动能 分子势能 内 能 改变方法、量值 改变的方向性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 气体分子动理论 气体压强、温度、体积关系,‎ ‎ ‎ 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 光 学 几何光学 物理光学 反射 折射 反射定律及其应用 折射定律、折射率、色散 全反射、临界角及其应用 光的波动性 光的粒子性 光的干涉及其应用及应用 光的衍射及其现象 电磁波谱、偏振、激光 光电效应 波动说遇到的困惑 光子说的解释、光电方程 原子物理 原子的核式结构 原子核的衰变 核反应 粒子散射实验 装置 现象 结论 原子核的组成 α、β、γ射线的特点 衰变及其实质 β衰变及其实质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重核的裂变 轻核的聚变 半衰期 一、质点的运动 1. 机械运动、参考系、质点。‎ 机械运动---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的改变;‎ 参考系-----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牛顿运动定律适用---惯性参考系 ‎ 质点--------描述物体运动时,把物体看成一个有质量的点。‎ 物理模型---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矛盾。‎ ‎2.位移和路程。*‎ ‎ 位移----引入:描述物体位置的改变。‎ 大小:始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 方向:从初始位置指向终了位置。‎ 单位:米 含义: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 相关联接:路程、速度、平均速度、功。‎ 路程---引入:描述运动轨迹的长度。‎ 定义:运动轨迹的长度。‎ 正负:没有正负。‎ 单位:米 含义: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 相关联接:速率、滑动摩擦力作功、圆周运动线速度、周期。‎ ‎3.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速率、位移公式s = v t 、s-t图、v-t图。*‎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运动。位移与时间成正比;加速度为零;合外力为零。‎ V ‎0‎ T 位移公式s = v t 速度--- 引入:物体运动快慢程度的描述。‎ 定义:位移和时间的比值。‎ 定义方法:比值定义法。‎ 大小:v=s/t 方向:轨迹的切线方向。‎ 单位:米/秒、千米/时。‎ 含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对时间的积累是位移,是加速度对时间的积累,‎ ‎ 是状态量。‎ S 相关联接:位移、加速度、向心力、向心加速度、动量、功率、动能、波长、波速、频率、温度、洛仑兹力、感应电动势、折射率。动量定理、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速率--- 引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定义:速度的大小。‎ 大小:v=L/t ‎0‎ 变化量:涉及到动能的变化和功。‎ T 单位:米/秒 相关联接:路程、速度的变化量、动能、功。‎ 4. 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轨迹是一条直线并且速度大小在变化的运动。‎ 平均速度--- n引入:描述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n定义: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n定义方法:比值定义法。‎ n大小:v=s/t n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n单位:米/秒、千米/时 n含义:表示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n相关联接:位移、加速度、平均功率、温度、平均感应电动势。‎ ‎5.瞬时速度(简称速度)--- n引入:描述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快慢程度。‎ n定义:当 t→0 时 v=s/t 的速度值。‎ n定义方法:比值微小量方法。‎ n大小:当 t→0 时 v=s/t ‎ n方向:轨迹的切线方向。‎ n单位:米/秒、千米/时。‎ n含义:描述物体在某一瞬时的快慢。‎ n相关联接位移、加速度、向心力、向心加速度、动量、功率、动能、波长、波速、频率、温度、洛仑兹力、感应电动势、折射率。动量定理、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6. 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公式v =v0 +at s=v0t+at2/2 v2 –v02 =2as 、v-t 图。*‎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做均匀变化的运动。加速度不变;合外力不变。‎ 加速度--- n引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改变得快慢的物理量。‎ n定义:速度改变量与时间的比值。‎ n定义方法:比值定义法。‎ n大小:a=(v2-v1)/t n方向:与 v2-v1 同向()与合外力同向。‎ n单位:m/s2‎ n含义:速度改变的快慢。(注意:v、 、 /t)‎ n相关联接: v、 、 s、‎ F(合成与分解) 、 m、r、ω、T、冲量。‎ 7.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合运动、合速度、合加速度、合位移---物体实际的运动、速度、加速度、位移。‎ 注意:一定要分解实际速度即合速度;过河问题V水大于V船是个特例。‎ ‎8.曲线运动中质点的速度沿轨迹的切线方向,且必具有加速度。‎ 曲线运动条件:v与F(或a或)不共线。‎ ‎9.平抛运动。*‎ n轨迹:曲线 ‎ n受力:初速度方向不受力---加速度为零。与初速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受一个恒力---此方向加速度恒定。‎ n运动:V0向---匀直运动 Sx= V0t Vx=V0 ‎ ‎ ⊥ V0向---匀加速直线运动Sy=at2/2 Vy=at 。‎ 角度:速度--- tanθ = Vy / Vx = at / V0 ‎ ‎ 位移--- tanφ= Sy/ Sx= at /2 V0=( tanθ )/2‎ 运动的合成---相互垂直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成。‎ 解题思路:两个方向上分别计算最后再合成。注意同时性。‎ 10. 匀速率圆周运动,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匀速率圆周运动---速率不变的圆周运动 ( 线速度、角速度、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均不变;周期、频率、转速不变)。‎ 线速度---n引入:描述圆周运动中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n定义:通过的弧长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n定义方法:比值定义法。‎ n大小:V=ωR=2πf R= 2πR / T n方向:沿切线方向。‎ n单位:米/秒 n含义:表示物体圆周运动中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n相关联接:ω、R、f、T、P、Ek、M、a心、q、B、F、FN、mg、F引。‎ 角速度---n引入:描述做圆周运动物体速度方向改变快慢。‎ n大小:ω=v/r=2 π/ T= 2 πf=------‎ n方向:右手螺旋定则。‎ n单位:rad/s n含义:表示物体转动快慢的物理量。‎ n相关联接:v、R、f、T、P、Ek、M、a心、q、B、F、FN、mg、F引。‎ 向心加速度---n引入:描述作圆周运动物体运动方向改变得快慢的物理量。‎ n定义:速度改变量与时间的比值。‎ n大小:a=(v2-v1)/t= ω2r= v2/r=4π2r /T2‎ n方向:指向圆心 n相关联接:v、、s、F(合成与分解)、m、r、ω、T、冲量、动能。‎ 二、力 n ‎1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力是矢量力的合成和分解。‎ n ‎12.万有引力定律,重力是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所受到的地球对它的引力,重心。‎ n ‎13.形变和弹力。胡克定律。‎ n ‎14.静摩擦,最大静摩擦力。‎ n 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定律。‎ n ‎15.物质有大量的分子组成,分子热运动,布朗运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n ‎16.真空中的库仑定律,电荷量。‎ n ‎17.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安培力,左手定则。‎ n ‎18.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洛仑兹力。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n 补充:核力、向心力、回复力、压力、浮力、支持力、函数力、牵引力。‎ 力 n 定义 n 特点 n 单位 n 矢量 n 运算法则 n 作用效果 n 种类 回顾相应的知识点 n 重力、万有引力 n 弹力 n 摩擦力 n 分子间力 n 电场力 n 安培力 n 洛仑兹力 n 核力、向心力、回复力、压力、浮力、支持力、函数力、牵引力。‎ n 产生原因 n 定义 n 大小 n 方向 n 条件(判断)‎ n 做功特点(能量转化)‎ 重力 n 产生原因---万有引力(地球的自转)‎ n 定义 n 大小:G=mg F=Gm‎1m2‎/r2 变化 n 方向:类比点电荷的电场 n 条件(判断)(当重力远远小于其它力的时候,例如:有电磁场存在时的离子、电子、或题中说明不计重力的情况)‎ n 做功特点(能量转化)---WG=mgh=-∆EP n 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弹力 n 产生原因---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其形变 n 定义:A物体发生形变对使之发生形变的物体B的作用力。‎ n 大小:明显形变的弹簧---胡克定律f=kx ‎ 不明显形变的物体:已知、动力学方程动能定理。‎ n 方向:与物体的形变的方向相反,(面、杆、点、绳、弹簧)‎ n 条件(判断)---接触且有弹力 n 做功特点(能量转化)弹簧力做功与弹性势能 ‎ 类比重力做功,弹力与位移的方向的夹角 ‎ ( 90度时做功为零、其余与其它力做功类似) ‎ 静摩擦力 n 产生原因---啮合、分子间的作用力。‎ n 定义:静摩擦现象时的力。‎ n 大小:0< f≤ fmax 动力学方程或动能定理。‎ n 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n 条件(判断)接触、、相对运动趋势 n 做功特点(能量转化)不直接生热 ‎ n 滑动摩擦力 n 产生原因---啮合、分子间的作用力。‎ n 定义: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n 大小: 滑动摩擦定律 n 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n 条件(判断)接触、相对运动 n 做功特点(能量转化)产生热量 ‎ W=f L (其中 L 路程)‎ 分子间力 ‎ 定义:分子和分子间存在的引力和斥力。‎ n 大小:引力斥力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少;‎ n ‎ 随距离的减少而增大。‎ n 特点:斥力变化快;引力变化慢。‎ ‎ 当r>10d时分子间力几乎为零 n 条件(判断) rr0时表现为引力。‎ n 做功特点(能量转化)分子间力做正功时分子势能减少;分子间力做负功时分子势能增加。 r=r0时分子势能最小。‎ 电场力 n 产生原因---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n 定义: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力。‎ n 大小:F = E q n 方向:正电荷受力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同;‎ ‎ 负电荷受力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反。‎ n 做功特点(能量转化)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 W电=QU = =φ1q –φ2q 安培力 n 产生原因---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n 定义:电流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n 大小:B⊥L F= BIL (L 为有效长度B均匀) B//L F=0‎ n n 方向---左手定则 n 条件(判断)--- B与L的方向关系 n 做功特点(能量转化)安培力做正功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安培力做负功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流的能量。‎ 洛仑兹力 n 推导:I=nvsq、 F=BIL、 N=nsL、 F=Nf ‎ n 定义: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n 大小:f = qBv ( B垂直于v)‎ n 方向:左手定则(四指与负电荷速度方向相反)‎ n 条件(判断) B垂直于v时f = qBv ‎ ‎ B平行于v时f = 0‎ n 做功特点(能量转化) f始终垂直于v则f的功率为零所以只在f 作用下速率不变粒子做匀速率圆周运动。‎ ‎ R = mv/qB T=2πm/qB 向心力 n 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外力在指向圆心方向的分力。是效果力(由其它力的合力或者分力提供)‎ n 大小:F心=mω2r =mv2/r=‎4mπ2r/T2‎ ‎ = 4mπ‎2f2r =mωv=m a心 ‎ 作用:只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 ‎ 做功特点:不做功。‎ ‎ 相关联接:万有引力、库仑力、洛仑兹力、拉力等。‎ 回复力 n 定义:物体偏离平衡位置时受到的指向平衡位置的力。是效果力。‎ n 简谐振动中:f = - k x n 单摆中:f = -mgx/L n 方向:与x方向相反;指向平衡位置。‎ n 做功特点:一定做功,以实现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压力、浮力、牵引力、函数力 n 压力:F =PS ( W = P△V )‎ n 浮力: F浮=ρ液gv排 n 牵引力:F=P/V n 函数力:F=KSV2‎ ‎ F=KV 等------‎ 三、牛顿运动定律 ‎19.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实验推导---伽利略理想实验。‎ 内容---(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惯性---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大则惯性大;质量小则惯性小。‎ 应用:先说明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再说明突发现象,然后说明物体由于惯性------。‎ ‎20.牛顿第二定律、质量、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实验---(1)掌握变量控制方法;(2)确定和加速度有关的物理量;‎ ‎(3)当质量一定时,a ∝ F ;(4)当外力一定时,a ∝ m-1‎ 推导---a = kF/m 力的单位---牛顿的规定使得k = 1 。则 F = ma 描述---(1)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数学表达式:F合 = ma a a ‎(3) 图像方法:当质量一定时,‎ m-1‎ 当外力一定时, ‎0 F 0 ‎ 因果关系---外因是力,内因是质量,结果是加速度。‎ 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1)同方向,(2)同瞬时,(3)正比例,(4)同物体。‎ 使用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运动分析及受力分析建立坐标系;‎ ‎(3)列方程:主方程 Fx=ma Fy=0‎ ‎ 辅助方程 例如 f = μFN 等等 ‎(4)求解方程并检验。‎ ‎21.牛顿第三定律。*‎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同性质、同瞬时。‎ 与二力平衡的关系:区别主要在于不同物体、不同性质。‎ 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及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导。‎ ‎22.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宏观、低速、惯性系。‎ ‎23.牛顿定律的应用。*‎ 思路:以加速度为桥梁同时联系运动学和力学。‎ ‎24.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限于圆轨道)。*‎ 推导---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引力提供地球绕太阳做匀速率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向心力用带有周期的公式来描述;‎ 得出:引力与地球的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再利用牛顿第三定律得出:引力还与太阳的质量成正比;‎ 最后用地球和月亮之间的引力也满足此关系的佐证,得出万有引力定律。‎ 内容---语言描述 数学表达式 条件---质点及均匀球体之间。‎ 应用---与圆周运动公式结合。‎ 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限于圆轨道)---nF心=mω2r =mv2/r=‎4mπ2r/T2= ‎4mπ‎2f2r =mωv=m a心 F心=F引 黄金替代: GM = gR2-----地球表面 F引=Gm‎1m2‎/r2‎ 注意:发射速度、环绕速度的区别,以上的计算公式有机的结合即可。‎ n解题思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再加上体积、密度以及黄金替代等等计算公式。‎ n注意变轨问题:速度的变化会引起向心力的大小的变化,从而导致万有引力与向心力的大小关系的变化,进而出现离心现象或者近心现象,导致轨道的变化。‎ ‎25.宇宙速度。‎ n定义---发射人造卫星各种状态的发射速度的最小值。‎ n第一宇宙速度--‎-7.9km/s绕地球运动最小发射速度。‎ n第二宇宙速度--‎-11.2km/s脱离地球的最小发射速度。‎ n第三宇宙速度--‎-16.7km/s脱离太阳系的最小发射速度。‎ n相关联接:不同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卫星的环绕速度的区别。‎ ‎26.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 运动平衡------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受力平衡------合外力为零;加速度为零。‎ 方法------(1)正交分解法;Fx =0 Fy = 0‎ ‎ (2)矢量三角形方法------------------------------‎ ‎ (3)相似三角形方法 四、动量、机械能 ‎27.动量、冲量、动量定理。*‎ 动量:n引入:描述物体机械运动效果的物理量。‎ n定义: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 n大小:p=m v n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 n单位:kg m/s n含义:表示物体机械运动效果的状态量。‎ n相关联接: 、v、 w、R、f、T、 ᅀP、Ek、M、a心、B、F、FN、mg、F引。‎ 冲量: n引入:运动的物体在一个力的作用下多长时间能停下来 F n定义:力与时间的乘积 n大小:恒力冲量: I=Ft ‎ ‎ 变力冲量:I= =F均t 图像的方法 n方向:与F的方向相同。‎ T ‎0‎ n单位:牛顿 秒(或者 kg m/s )‎ n含义:表示力对时间的积累;是过程量。‎ n相关联接:力、动量的改变量、速度、动量定理。‎ 动量定理:推导---I = F t F = ma =m(Vt-V0)/t I = mVt – mV0 = Pt – P0 = ‎ 内容: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 数学表达式:I = mVt – mV0 = Pt – P0 = 使用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及过程;(2)列动量定理方程;‎ ‎(3)列辅助方程;(4)求解方程。‎ 特殊方法---整体法---外力的冲量等于系统的动量的改变量。‎ ‎26.动量守恒定律。*‎ 推导---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物体m‎1 、m2‎在一条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v1v2相互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则有:对m1--- F1t=1 对m2--- F2 t =2 又因为F1t=- F2 t所以:1 =-2若以m‎1 、m2‎为系统则有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内容: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时,总动量守恒。‎ 数学表达式:=0 或1 =-2或m1 v1+ m2 v2= ‎ 条件: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所外力的合力为零,或外力远远小于内力且作用时间极短,‎ ‎ 或者在某一方向上: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所外力的合力为零,或外力远远小于内力且作用时间极短,‎ 使用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某系统)及研究过程;(2)判断系统动量是否守恒,若守恒则确定正方向以及系统的初动量和末动量;(3)列动量守恒方程、列辅助方程;‎ ‎(4)求解方程。‎ 注意事项:条件性、系统性、相对性、瞬时性。在此过程中能量的变化。但有物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时,首先要考虑动量守恒的方法。‎ ‎28.功、功率。*‎ 功: n引入:描述物体能量变化的量度。‎ n定义:力作用在物体上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位移。是物体能量变化的量度。‎ n大小:W=F s cos α n正功:对物体的动能的增加有促进作用α大于或者等于0度且小于90度。‎ n负功:对物体的动能的增加有阻碍作用α大于90度且小于或等于180度。‎ n单位:J n含义:表示物体能量变化的量度。‎ n相关联接:F、s、Ek、能量的变化量、电势、电势差。光子的频率波长、功率、时间、速率。动能定理、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功率:n引入: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n定义:单位时间内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n大小:p= w/t = F s cos α/t = Fv n单位:瓦特 n含义:表示力对物体做功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n相关联接:功及其相关的联系、牵引力、速度 ‎29.动能、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 动能:n引入:描述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n定义:物体质量跟速度平方的积的一半。‎ n大小:Ek = mv2/2‎ n变化量:等于合外力所做的功。‎ n单位:J n含义:表示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n相关联接:m、v、W、动量、向心力、向心加速度、逸出功、光子频率。‎ 动能定理:推导---F =ma s =/‎2a W= Fs 所以:‎ 内容:合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量。‎ 数学表达式: W外= ‎ W外的求法--- 通常是先求出在此过程中每一个力所做的功再代数和;或者如果可以求合力,那么先求出合力在求出功。‎ 使用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以及研究过程;(2)分析判断在此过程中每一个力的做功特点,并且计算出每一个力在此过程中所做的功;(3)列出动能定理方程及辅助方程;(4)求解方程。‎ ‎30.重力势能、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 重力势能:n引入:描述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n定义:质量、重力加速度及相对于零势能面的高度,三者的乘积。‎ n大小:Ep=mgh n正负:表示大小,且正的表示在零势能面的上方,负的表示在零势能面的下方。‎ n变化量:重力做功的负值。‎ n单位:J n含义:表示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n相关联接:重力做功、机械能、高度。动能定理、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31.弹性势能。‎ 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大小:同一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相关联接: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弹簧力做功时若把弹簧算成系统内的物体系统的机械能守恒。位能。弹簧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关系。胡克定律。‎ ‎32.机械能守恒定律。*‎ 推导---由动能定理得--- WG+W弹簧+W其他= △Ek 则当W其他 =0时 E2 = E1‎ 内容: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是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n数学表达式及其含义: E2 = E1 △E=0或- △Ep = △Ek ‎ 或 mgh1+mv12/2=mgh2+ mv22/2 ‎ n条件: 对物体 W其他 = 0 ; 对系统没有其他形式的能产生。‎ n使用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某系统)及研究过程;(2)判断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若守恒则确定零势能面以及系统的初机械能和末机械能;(3)列机械能守恒方程、列辅助方程;(4)求解方程。‎ 注意:条件性、系统性、过程。‎ ‎33.动量知识和机械能知识的应用(包括碰撞、反冲、火箭)*‎ 注意他们的使用条件、什么时候使用、解决什么问题、物体或系统得初状态、末状态及过程(—功)。动量守恒的过程中动能的损失及转化得到的新的能量。机械能守恒的过程中动量的损失。‎ 例如:物体撞向固定的弹簧等等。‎ ‎34.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 教材第130页、131页。理论依据---万有引力定律、圆周运动、动量守恒定律等等。‎ 五、振动和波 ‎35. 弹簧振子、简谐振动、简谐振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简谐振动的图像。*‎ 弹簧振子---小球所受的摩擦力忽略不计,‎ 弹簧的质量忽略不计,这样的系统叫弹簧振子。‎ 简谐振动---物体在跟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的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的、‎ 作用下的振动。 F = - k x 简谐振动的振幅---震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叫做振动的振幅。‎ ‎---能表示震动的强弱。‎ 周期和频率---简谐振动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叫做振动的周期。‎ ‎ ---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叫做振动的频率。‎ 固有频率---简谐运动的频率由振动系统本身的性质所决定,与振幅无关,这个频率叫做固 有频率。例如:弹簧振子的频率只与劲度系数和振子的质量决定与振幅无关。‎ 简谐振动的图像---简谐振动的位移(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时间的图像,叫做~~~。‎ 起始的时间不同 ‎36.单摆、在小振幅条件下单摆作简谐振动、周期公式。*‎ 单摆---如果悬挂小球的细线的伸缩和质量可以忽略,线长又比小球的直径大得多,这样的 装置叫做单摆。‎ 摆角很小时单摆作简谐振动。此时有:‎ 回复力---重力沿切线方向的分量。 ‎ 周期公式--- 周期为2秒的单摆叫做秒摆 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 ‎37.振动中的能量转化。‎ 振幅越大振动的能量就越大,在振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发生相互转化,在平衡位置时的动能最大,在位移最大处的势能最大,动能为零。‎ ‎38.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受迫振动的频率、共振及其常见的应用。‎ 阻尼振动实际的震动系统不可避免地受到摩擦和其它阻力,即受到阻尼的作用,系统克服阻尼的作用做功,系统的机械能随着时间逐渐减少,振动的振幅逐渐减少,待到能量耗尽之时,振动就停下来了,这种振幅逐渐减小的振动,叫做阻尼振动。‎ 自由振动---物体不受外界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做自由振动。‎ 受迫振动---物体受外界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做受迫振动。‎ 周期性外力叫做驱动力。‎ A迫 物体做受迫振动时,振动稳定后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 跟物体的固有频率没有关系。‎ 共振---驱动力的频率接近物体的固有频率时,‎ ‎.f 受迫振动的振幅增大,这种现象叫做共振。‎ ‎0‎ F固 共振的应用和防止 ‎39.振动在介质中传播——波,横波和纵波,横波的图像,波长、频率和波速关系。*‎ 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介质中的各个质点都是做受迫振动。同周期、同频率。若无能量损失也将同振幅。‎ 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跟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叫做横波。(固体)‎ 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跟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做纵波。(固体、液体、气体)‎ 横波的图像---某一时刻,质点的平衡位置和位移的函数图像。(注意与波动图象的区别)‎ ‎ 解决问题时应该注意---波的传播方向的双向性和波形图的周期性。‎ 波长---在波动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叫做波长。‎ 波长、频率和波速关系--- ‎ ‎ 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的速度、波长通常会发生变化,而频率保持不变。‎ ‎40.波的叠加,波的干涉、衍射现象。‎ 波的叠加---n原理---几列波相遇时能够保持各自的运动状态,继续传播,他们在重叠的区域里,介质的各质点同时参与这几列波的振动,质点的位移等于这几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位移的矢量和。‎ n实例---波的干涉、驻波。‎ 波的干涉--- n条件---两列波的频率相同且振动方向不垂直。‎ n特点---波所特有的现象。‎ n图样---略(教材第16页图)。‎ n相关联接:数学中的双曲线、光的干涉 波的衍射--- n定义---波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 n明显衍射的条件---只有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差不多、或者比波长更小。‎ n特点---衍射是波的特有的现象。‎ ‎41.声波、超声波及其应用。‎ 声波---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属于纵波)。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叫次声波;次声波站 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叫超声波。(---仿生学)‎ ‎ 特点:直线传播(波长短不容易发生衍射)确定潜艇、渔船的位置及海水的深度。‎ 穿透能力强---探伤。‎ 在液体中传播时,是液体内部产生相当大的液体冲击---清垢、超声加湿器。‎ 制造各种乳胶,颗粒极细,而且均匀。‎ 在诊断、医疗、卫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B超 ‎42.多普勒效应。‎ 定义---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 波源的频率---等于单位时间内波源发出完全波的个数。‎ 观察者接受到的频率是观察者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 当波源与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如果二者相互接近,观察者接受到的频率增大;‎ 如果二者相互远离,观察者接受到的频率减小。‎ 机械波、电磁波、光波都会发生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是波动过程共有的特征。‎ 应用--- ‎ 六、分子动理论、热和功、气体 ‎43.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热运动、布朗运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分子运动论 ‎--- n分子的大小---10‎-10m的数量级。‎ n阿伏加德罗常量---6.02×1023个/mol。(含义)‎ n分子热运动---组成物质的分子作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实验验证---扩散、布朗运动。‎ n布朗运动---是悬浮颗粒的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运动。图---‎ 不是微粒的轨迹,而是微粒不同时刻的位置的连线图。‎ n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平衡距离r0,当r= r0时,F引=F斥;‎ n当r逐渐变小时,引力和斥力都增大,斥力增大得快,F引〈 F斥;‎ n当r逐渐增大时,引力和斥力都变小,斥力减小得快,F引〉 F斥;‎ ‎44.分子热运动的动能、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物体的内能。‎ 内能 ‎--- n分子热运动的动能---热运动的分子由于有质量、速度所以有动能。‎ n分子平均动能---宏观上用温度来描述。‎ n分子势能---分子间由于距离的不同作用力不同存在位能,为分子势能。(分子系统共有的)‎ n分子势能宏观上与物体的体积有关(理想气体除外,且理想气体内能只与气体的温度有关)‎ n内能---所有分子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大量的)‎ ‎45.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热量、能量守恒定律。‎ 做功---对内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对外做功: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 热传递---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增加;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少。‎ 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等效。‎ 热量---定义: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的多少。‎ n大小:Q=c m △ t 或 Q=W+ △U或△U=Q+W 或 Q=I2Rt ‎46.热力学第一定律。‎ n内容---功、热量跟物体内能改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在物理学中叫做热力学第一定律。‎ n数学表达式--- ‎ n△U=Q+W式中W表示对内所做的功;‎ nQ=W+△U式中W表示对外所做的功。‎ n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过程中其总量不变。(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47.热力学第二定律。‎ n第一种描述---不可能是热量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热传导具有方向性)‎ n第二种描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机械能和内能转化的方向性,即热机效率不能达到100%,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n实质---宏观上热现象是不可逆的。‎ n能量耗散---我们没有办法把流散的内能重新收集起来加以运用这种现象叫能量耗散。‎ ‎48.永动机不可能---因为它们违反了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 ‎49.绝对零度达不到。‎ ‎50.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51.气体的状态和状态参量、热力学温度。‎ 热力学温度 n定义---用热力学温标表示的温度。‎ n单位---开尔文—K n与摄氏度的关系---T=t+273.15k n绝对零度达不到 气体体积 n引入:描述气体分子可以自由移动的空间。‎ n定义:气体所在的容器的容积。‎ n变化量:V增大时,气体密度减小。对外做功。‎ n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自由碰撞。‎ n相关联接:理想气体体积与内能无关,势能最大,压强、温度、物质的量。‎ 气体压强 n引入:描述由于气体分子频繁地碰撞器壁而产生的压力对器壁的作用效果。‎ n定义:气体对器壁产生的向外的压强。‎ n大小:P=F/S(* P=2N0E/3 )‎ ‎52.气体的体积、温度和压强之间的关系。‎ n参量关系------ PV/T=nR ‎53.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n分子间距离---约分子直径的10倍。‎ n分子间作用力---看作没有作用力的质点。‎ n理想气体---温度越高、压强越小、气体越稀薄,越接近理想气体。‎ n内能---只与温度有关。‎ n运动特点---自由碰撞。‎ ‎54.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 n产生---大量的气体分子频繁的碰撞器壁而产生。‎ n有关因素---(1)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温度,(2)分子的密集程度---体积。‎ n n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等温变化---V减小时,分子密集程度增大,气体压强P增大。‎ 等容变化----T增大时,分子平均动能增大,气体压强P增大。‎ 等压变化--- T增大时,分子平均动能增大了,只有V同时增大,‎ ‎ 使分子密集程度减小,才能保持压强不变。‎ 七、电场 ‎55.两种电荷、电荷守恒。‎ 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带电的方法---摩擦起电、接触带电、感应带电、 光电效应。‎ 电荷守恒---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总量保持不变。‎ 注意:相同的导体接触后再分开,电荷先中和后再均分。‎ ‎56.真空中的库仑定律、电荷量。*‎ n实验---电荷量一定时,距离越大库仑力越小;距离一定时,电荷量越大库仑力越大。‎ n内容---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n数学表达式--- 类似 n条件---真空中、点电荷。‎ nK为静电常量,且k=9.0*109(Nm2/c2)‎ ‎57.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点电荷的电场场强、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叠加。*‎ 电场 ‎--- n定义---电荷间作用的媒介物质。‎ n存在空间---电荷的周围。‎ n存在的实质---虽然看不见、摸不到、无色、无味,但它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物质形态,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n基本性质---对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电场强度--- n引入:描述电场的强弱之别的物理量。‎ n定义:电场力跟电荷量的比值。‎ n定义方法:比值定义法。‎ n大小:E=f/q 或: E=kq/r2 或:E= U/d n方向:与电场线方向相同。‎ n单位:牛/库 伏/米 n含义:表示电场强弱的物理量。‎ n相关联接:U、q、W、F、动能定理、动量定理、牛二定律、B。‎ 电场线--- n定义---如果在电场中画出一些曲线是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一致,这样的曲线叫做电场线。‎ n特点---(1)假想性;(2)疏密性; (3)不相交;(4)特殊分布;‎ n (5)指向性---从正电荷指向负电荷;从高电势指向低电势。‎ 电场强度的叠加---电场强度是矢量所以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58.电势能、电势差、电势、等势面。*‎ 电势能 ‎--- n引入:(类比重力势能)带电物体在电场中所具有的能。‎ n大小: ε= φq n变化量:-△ ε=w电=Uq n含义:电荷跟电场共同具有的能量。‎ n相关联接:电势及其相关的物理量。‎ 电势差 ‎--- n引入:描述电场中两点间能的物理量(类比重力场)‎ n定义:在电场中两点间移动电荷作的功与电荷量的比值。‎ n定义法:比值定义法。‎ n大小:U=W/q n含义:移动单位电荷电场力所作的功;表示电场中两点间能的性质的物理量。‎ n相关联接:电功、电势、等势面、场强、电势能、动能定理、电流、电阻、电功率、电磁感应、路端电压。‎ 电势--- n引入:描述电场中一点的能的性质(相对于零势能面)‎ n定义:与零电势之间的电势差。‎ n大小:φA - φB =UAB ‎ n正负: φ >0表示该点电势比零电势点的电势高。‎ n单位:伏 n含义:移动单位电荷到零电势点时电场力所作的功;表示电场中一点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 n相关联接:电势差及其相关的物理量。‎ 等势面--- n定义---电场中电势相同的各点构成的面。叫做等势面。‎ n特点---电场线跟等势面垂直,并且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n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的场强为零。该导体是一个等势体、表面是等势面。电场线垂直于物体表面。‎ ‎59.匀强电场中电势差跟电场强度的关系。*‎ n推导---把电量为q的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为:W=Eqd B E n又因为:W=Uq n所以:U=Ed n其中d为沿电场线方向距离。 A n条件:匀强电场 ‎60.静电屏蔽。 U n现象---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的场强处处为零。把一个实心的导体挖空,变成一个导体壳,壳内的场强处处为零。这样导体可就可以保护它所包围的区域,这个区域不受外部的电场的影响。‎ n特点---场强处处为零。‎ n装置---略。‎ n应用---保护通信电缆内的信号。‎ n相关连接:静电平衡及其相关的物理量。‎ ‎61.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加速---电场中受力 F = E q 场强 E = U / d ‎ ‎•加速度 a = F/m = U q/m d ‎ ‎•末速度 ‎•再由动能定理得:‎ ‎• U q = m v2/2 可得:末速度 ‎• 非匀强电场中电场力做功 W = U q ‎ ‎•再由动能定理得:末速度 ‎ ‎•多级加速 偏转(飞出电场)--- n类平抛运动---沿电场方向v0等于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垂直于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n时间---t=L/v0‎ n加速度---a=E q/m=U q/m d 速度---n沿E方向速度--- n合速度---大小 ‎ n n n方向 位移--- n沿E方向位移--- ‎ n合位移---大小S2=L2+y2‎ n 方向 ‎62.示波管、示波器及其应用。‎ n装置---略 n原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 n应用---观察电信号随时间的变化。‎ n相关连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及其相关的物理量。‎ ‎63.电容器的电容、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n引入:电容器储存电荷的本领的物理量。‎ n定义:电量与电势差的比值。‎ n定义法:比值定义法。‎ n大小:c =Q/U= △Q/ △U (类比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 n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c=s/4πkd n单位:法拉、微法、皮法 n含义: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每改变单位电势差所需要改变的电荷量。‎ n相关联接:匀强电场、带电粒子的偏转及其相关的内容、欧姆定律及其相关的内容。‎ ‎64.常用的电容器。‎ 可变电容器---改变正对面积;电容互感器。‎ 八、稳恒电流 ‎65.电流、欧姆定律、电阻和电阻定律。*‎ 电流---引入:电荷定向移动的强弱。‎ n定义:电荷量与时间的比值。(比值定义法)‎ n大小:I= Q/t i=nvsq n单位:安培 n含义:表示电流的强弱。‎ n特点:串联电路---I=I1=I2=--- 并联电路---I=I1+I2+---‎ 注意:对于任何一个节点而言流入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的电流之和。‎ 电阻--- n引入:描述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n定义:R=U/I (纯电阻电路)‎ n大小:R=ρL/s 等------‎ n单位:欧姆 n含义: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n特点:串联纯电阻电路:R=R1+R2+---‎ ‎ 并联纯电阻电路:R-1=R1-1+R2-1+---‎ 电阻定律---实验—变量控制法。‎ 内容---导体的电阻R跟它的长度L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 ‎ 数学表达式--- R=ρL/s 欧姆定律---实验---纯电阻电路中:U一定时,I与R成反比;‎ ‎ R一定时,I与U成正比。‎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 跟导体的电阻值成反比。‎ 数学表达式---I=U/R 条件---纯电阻电路。‎ 注意---一般情况下导体的电阻值不变。电流、电功率等随电压而改变。‎ ‎66.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电阻率 n 引入:描述导体单位面积单位长度时导体的电阻值。‎ n 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并且和温度有关。满足--- R=ρL/s ‎ n 单位:欧姆米 与温度的关系---‎ 金属导体的电阻率一般随温度而升高;热敏性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而降低。‎ ‎67.半导体及其应用、超导及其应用。‎ 半导体---定义: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而且电阻不随温度增加而增加,反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这种材料成为半导体。例如:锗、硅、砷化镓、锑化铟等等。‎ ‎ 特性:(1)电阻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2)导电性能受外界条件所控制;例如:受光照电阻减小,掺入其他微量杂质导电性能发生显著变化。‎ ‎ 应用:集成电路。‎ 超导---定义:有些物质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它们的电阻率会突然减小到无法测量的程度,可以认为电阻率突然减小到零,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 ‎ 能发生超导现象的物质叫做超导体。‎ ‎ 材料由正常状态转变为超导状态的温度,叫做超导材料的转变温度。---Tc 应用---电流没有热效应可以大大地降低能耗。‎ ‎68.电阻的串联、并联,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 串联电路---I=I1=I2=---‎ U=U1+U2+---‎ R=R1+R2+---(纯电阻电路)‎ W=W1+W2+---‎ P=P1+P2+---‎ U1 /U2 = W1 / W2 = P1 / P2 = R1 / R2 ‎ 串联有分压作用。‎ 并联电路---I=I1 + I2 + ---‎ U=U1 = U2 = ---‎ R-1=R1-1+R2-1+---(纯电阻电路)‎ W=W1+W2+---‎ P=P1+P2+---‎ I1 / I2 = P1 / P2 = R 2/ R 1‎ 并联有分流作用 ‎69.电功和电功率,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功率的分配。*‎ 电功---引入:描述电场力对电荷所作的功。‎ n定义:电场力所作的功。‎ n大小:W=Uq=UIt=Pt n正负:电路中电场力总是做正功以实现能量的转化。‎ n含义:转化的电能、消耗的电能、电场力所作的功。‎ n特点:W=W1+W2+---‎ 电功率---引入:描述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n定义:电功和时间的比值。‎ n大小:P=W/t=UI n含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n特点:P=P1+P2+---‎ ‎70.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路端电压。*‎ 电源的电动势---n引入:描述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本领。‎ n定义:电源开路是两极之间的电势差。‎ n大小:E=U内+U外 =Ir+U n变化量:长时间使用的电池的电动势变化很小,内阻增加很多。‎ n单位:伏 n含义:表示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本领。‎ n相关联接:路端电压、内阻、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内电阻---n引入:描述电源内部物质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n定义:电源内部的电阻。‎ n大小:E=Ir+U I=E/(R+r)‎ n变化量:长时间使用的电池的电动势变化很小,内阻增加很多。‎ n单位:欧姆 n相关联接:效率、消耗的电热、外电路的功率的分配、电动势及其相关的内容。‎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实验---纯电阻电路中:E一定时,I与R成反比;‎ ‎ R一定时,I与E成正比。‎ 内容---电路中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电路中的总电阻值成反比。‎ 数学表达式---I=E/(R+r) E=U+Ir E=U外+U内 条件---纯电阻电路。‎ 注意---一般情况下导体的电阻值不变。电流、电功率等随导体两端的电压而改变。‎ 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电源电动势、电源内阻、定值电阻的阻值一般不变。‎ 焦耳定律---n描述电流热效应的定律。‎ n内容: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导体中的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 n数学表达式---Q=I2Rt n用电器的总功率 P=UI 热功率 P热=I2R 用电器的效率: η=( P- P热)/ P 远距离输电的能量损失 P损= P热=I2R导 路端电压---定义:电源两端的电压,电路开路时路端电压与电源电动势相等,闭合回路中路端电压与内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点电动势。‎ 计算:电路开路时---U端=E ‎ 闭合回路中--- U端=E-U内=RE/(R+r)‎ ‎71.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电流表、电压表和多用电表的使用,伏安法测电阻。*‎ 满足三个原则---(1)安全性原则:不能让某一个仪器超过量程(考虑分压式接法)‎ ‎(2)准确性原则:电流表的内接和外接,指针的偏转范围。‎ ‎(3)方便性原则:可操作性较强。‎ 多用电表---原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注意量程的选择以及调零。‎ 注意:试触、系统误差、图像的使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电路计算:‎ 解决带有滑动变阻器思路---‎ n1判断电阻的变化;‎ n2判断电流的变化;‎ n3判断路端电压的变化;‎ n4干路上定值电阻的电压;‎ n5并联部分的电压;‎ n6并联部分定值电阻的电流;‎ n7与变化电阻串联的定值电阻的电压、电流。‎ n注意---滑动变阻器的三端接法,均值不等式的应用。‎ n总的原则---是要用不变的量去判断变化的量,或能确定 的变化的量。‎ 常用的方法还有---赋值法。‎ 解决稳恒电流的问题---‎ n先画出等效电路图;然后先简后繁,先易后难,先内后外。‎ n注意电路中变化的量和不变的量。‎ n例如:定值电阻的阻值一般不变;‎ ‎ 电源电动势及内阻一般不变;‎ ‎ 长时间使用的旧的电源:E 一般不变;r 变化大。‎ n电动势的求解方法---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n交流电要注意它的有效值。‎ n还要注意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n安培力做正功---电流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 n安培力做负功---机械能转化为电流的能量。‎ 九、磁场 ‎72.电流的磁场。‎ n通电直导线的磁场---以直导线上各点为圆心内疏外密的同心圆,每个圆所在的平面都与直导线垂直。方向判断---安培定则。‎ n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类似条形磁铁的磁场,电流恒定时管内部为匀强磁场。方向---安培定则。‎ n环形电流---类似小磁针的磁场,方向---安培定则。‎ n磁体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磁体和磁体之间通过磁场都可以发生相互作用。‎ n例如:同向电流相互吸引,异向电流相互排斥。‎ n安培定则的因果关系:原因---电流;结果---磁场。‎ ‎73.磁感应强度、磁感线、地磁场。*‎ 磁感应强度---n引入: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 n定义:一个单位长度且单位强度的稳恒直流电在匀强磁场中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受的力。‎ n定义方法:比值定义法。‎ n大小:B=F/IL (B垂直于L)‎ n方向:与磁场的方向相同。‎ n单位:特斯拉(牛/安米)‎ n含义:表示磁场强弱的物理量。‎ 磁感线--- n定义---如果在磁场中画出一些曲线是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一致,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 n特点---(1)假想性;(2)疏密性; ‎ n (3)不相交;(4)特殊分布;‎ n (5)指向性---外部从N极指向S极;内部从S极指向N极; ‎ n (6)闭合曲线;(7)磁通密度。‎ 地磁场--- n地球相当于一个大的条形磁铁,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里南极附近;地磁场对设想地球的带电粒子有力的作用,作用的最强处在赤道上。‎ ‎74.磁性材料,分子电流假说。‎ n问题的引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法国学者安培由此受到启发,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 n内容---原子、分子等物质微粒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分子电流是每个物质微粒都成为微小的磁体,它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 n现象的解释---磁铁的磁场和电流的磁场一样,都是由运动的电荷产生的。‎ n磁性材料---软磁性材料、硬磁性材料;弱磁性物质、强磁性物质;金属磁性材料、铁氧体。‎ ‎75.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安培力,左手定则。*‎ 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n产生原因---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n定义:电流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n大小:BᅩL F= BIL (L 为有效长度,且B均匀)‎ ‎ B//L F=0‎ n方向---左手定则 n条件(判断)--- B与L的方向关系 n做功特点(能量转化)安培力做正功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安培力做负功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流的能量。‎ 左手定则--- n内容---伸开左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垂直,并在掌心所决定的平面内,磁感线垂直穿入掌心,四指指电流方向,拇指指受力方向。‎ n因果关系:原因---电流和磁场;‎ 结果---电流受力。‎ ‎76.磁电式电表的原理。‎ n结构---‎ n原理---蹄形磁铁和铁芯间 的磁场是均匀地辐向分布的,‎ 不管通电线圈转到什么角度,‎ 它都跟磁感线平行受力均匀,‎ 所以电流与偏转角度成正比。‎ ‎77.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洛仑兹力,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n推导:I=nvsq、 F=BIL、 N=nsL、 F=Nf ‎ n定义: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n大小:f = qBv ( B垂直于v)‎ n方向:左手定则(四指与负电荷速度方向相反)‎ n条件(判断) B垂直于v时f = qBv ‎ ‎ B平行于v时f = 0‎ n做功特点(能量转化) f始终垂直于v则f的功率为零所以只在f 作用下速率不,粒子做匀速率圆周运动. R = m v/q B T=2πm/qB ‎78.质谱仪、回旋加速器。‎ 十、电磁感应 ‎79.电磁感应现象、磁通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电磁感应现象---时,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 条件:(若电路闭合则有感应电流)‎ 磁通量---定义:磁感应强度与面积的乘积 计算: 其中B均匀;S与B垂直。‎ ‎ S ‎ ‎ 单位:韦伯 B:也叫磁通密度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n实验---感应电动势与φ、 △Φ无关,‎ ‎ 只与△ Φ/ △t以及匝数n有关。‎ n内容---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n数学表达式--- (E的平均值) ‎ nE的瞬时值---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 n计算公式--- 其中B、L、v三垂直 n ‎ 其中任两物理量夹角θ,其余两个量垂直,‎ ‎ L为有效长度、B均匀。‎ 楞次定律--- n内容---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n理解---‎ n1. Φ增大,B感要阻碍Φ的增大。所以B感与B原方向相反。‎ n2. Φ减小,B感要阻碍Φ的减小,所以B感与B原方向相同。‎ n既满足---增反减同的原则。‎ n思路---先确定B原的方向,再结合题意判断Φ的变化,利用增 ‎ 反减同的原则再判断B感的方向,再由安培定 ‎ ‎ 则判断I感的方向。(再判断I感的受力方向)‎ n对阻碍的理解---只能阻碍,不能阻止。‎ n楞次定律第二种描述---感应电流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因电流的原因。‎ n对阻碍的进一步理解---有阻碍才有能量的转化。‎ n例如:由于a的运动产生感应电流,那么感应电流总是要阻碍a的运动。这样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流的能量。‎ ‎80.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右手定则。*‎ n内容---伸开右手让拇指跟其余的四指垂直,并且都跟掌心在同一个平面内,让磁感线垂直从手心进入,拇指指向导体的运动方向,其余四指指的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或感应电动势的高电势一端。‎ n因果关系---‎ ‎ 原因:磁场和导体相对于磁场的运动。‎ ‎ 结果:产生了感应电流。‎ n电荷移动的原因---电荷在磁场中受洛仑兹力的结果。‎ ‎81.自感现象。‎ n原理---电磁感应现象。‎ n电路图---教材第179页。‎ n现象---由于导体本身的电流的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 n自干系数---有关因素:线圈的横截面积越大、线圈越长、匝数越多、它的自感系数就越大另外:有铁芯时的自感系数比没有铁芯时的自感系数大得多。‎ n单位---亨利。‎ n应用---振荡电路发射电磁波、镇流器、闸刀开关放在绝缘的油中、精确电阻的双线绕法。‎ ‎82.日光灯。‎ 结构---启辉器、灯管、镇流器。‎ 工作过程及原理---启动时镇流器产生瞬时高压;工作时镇流器维持低压。‎ 十一、交变电流 ‎83.交流发电机及其产生正弦式电流的原理,正弦式电流的图像和三角函数表达、最大值与有效值、周期与频率。*‎ 交流发电机及其产生正弦式电流的原理---线框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 使得其中是v与B的夹角(时,是从中性面开始计时的)‎ 正弦式电流的图像---略 三角函数表达--- ‎ 最大值---n引入:描述交流电的电动势、电压、电流的最大值。‎ n大小:Em=nBsω Im=Em/R总 Um=ImR外 n正负:I=Im sin ωt 有效值---n引入:描述与直流电等效的交流电的热效应。‎ n定义:等R等t等Q热的情况下直流电的电流、电压、电动势的值称为交流电的有效值。‎ n大小:正弦式交流电的有效值与最大值之间是 倍。‎ n含义:表示交流电的热效应。‎ n相关联接:电表的读数、用电器的标号、电流的热效应、及交流电和稳恒电流的相关计算。周期与频率--- ‎ ‎84.电阻、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感抗和容抗。‎ 感抗n定义:电感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感抗来表示。‎ n大小:低频扼流圈---匝数---几千甚至一万;自感系数---几十亨;作用---通直流、阻交流。‎ ‎ 高频扼流圈---匝数---几百;自感系数---几十毫亨;作用---通低频、阻高频 。‎ 容抗定义:电容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容抗来表示。‎ 工作原理:充电和放电的保证了通过的交流电流。‎ 大小:电容越大、频率越高电容器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越小。‎ 应用:金属外壳接地。‎ ‎85.变压器的原理,电压比和电流比。*‎ 原理---铁芯:不漏磁,即: ;所以:又因为: 所以有:又因为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相等,所以:‎ U1:U2:U3 = n1:n2:n3 n1I1 = n2I2 + n3I3‎ ‎86.电能的输送。‎ n损失的功率---P = I2R导。‎ n原因—电流的热效应。‎ 计算:‎ ‎---电压: U1 : U2= n1 : n2 U3 : U4= n3 : n4 U损=U3 — U2‎ ‎---电流: I1 : I2= n2 : n1 I2= I3 I3 : I4= n4 : n3‎ ‎---电功率: P损=I2R导= P总 — P用= P3 — P2 P2=P1 P4=P3 ‎ U3 U4‎ n3 n4 I3 I4 P3 P4‎ U1 U2‎ n1 n2 I1 I2 P1 P2‎ 十二、电磁场和电磁波 ‎87.电磁场、电磁波,电磁波的周期、频率、波长和波速。‎ 电磁振荡的周期---能量转化:电场能和磁场能在电容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转化 电磁场---迈克斯韦理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稳定的电场;‎ 电磁波---横波 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场 。‎ 电磁波的周期、频率、波长和波速---‎ ‎88.无线电的发射和接收。‎ 无线电的发射---‎ 声音或图像信号利用振荡器(经过调制、调幅、调频的过程)通过电磁波传播出去。无线电的接收---‎ 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与电磁波的频率相同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再经过检波,再放大即可。‎ ‎89.电视、雷达---教材第220页~222页。‎ 十三、光学原子物理 ‎90.光的反射和折射 n ‎1、光的直线传播,本影和半影。‎ n ‎2、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法。*‎ n ‎3、光的折射、折射定律、折射率、全反射和临界角。*‎ n ‎4、光导纤维。‎ n ‎5.棱镜、光的色散。‎ ‎91.光的直线传播 n 光的直线传播---同一种均匀介质中宏观上沿直线传播(不考虑光的衍射)。‎ n 本影---光线完全照射不到的区域。‎ n 半影---部分光线照射不到的区域。‎ ‎92.光的反射 n 光的反射---光照射到物体表面的时候,总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去的现象。‎ n 反射定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传播方向一定变化,传播速度一定不变)。‎ n 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法---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虚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为对称。‎ ‎93.光的折射 n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通常发生改变的现象(垂直入射除外)‎ n 折射定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垂直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度。‎ 斜射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n 折射率---光从真空中射入介质中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的比值,叫这种介质的折射率。‎ n 计算:‎ ‎94.全反射 n 全反射---光从光密质(n大的)射入光疏质(n小的)时,光全部反射(没有折射)的现象。‎ n 条件---(1)光从密质进入疏质;(2)入射角 i 大于临界角C。‎ n 临界角---刚好发生全反射时的入射角,此时折射角等于90度。‎ n 计算---‎ n 应用---蜃景、光导纤维。‎ ‎95.光的色散 n 全反射棱镜---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 n 光的色散---原因棱镜材料对不同色光的的折射率不同。对红光的折射率最小---偏折较少;对紫光的折射率最大---偏折较多。‎ 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的频率越来越大。‎ ‎96.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 n ‎1. 光的本性说的发展简史。‎ n ‎2.光的干涉现象、双缝干涉、薄膜干涉,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 n ‎3.光的衍射。‎ n ‎4.光的偏振现象。‎ n ‎5.光谱和光谱分析,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γ射线以及它们的应用,光的电磁本性,电磁波谱。‎ n ‎6.光电效应、光子、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n ‎7.光的波粒二象性,物质波。‎ n ‎8.激光的特性及应用。‎ ‎97.光的本性说的发展简史 n ‎17世纪---牛顿:光的微粒说;惠更斯:光的波动说。‎ n ‎1801英国的托马斯●杨---光的干涉实验成功。‎ n ‎19世纪60年代---迈克斯韦的电磁波的预言。‎ n ‎19世纪80年代末---赫兹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 n ‎19世纪末---光电效应。‎ n ‎20世纪初---爱因斯坦的光子说。‎ n 光即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98.光的干涉 n 光的干涉现象---相干光在屏上出现的明暗相间的条纹。‎ n 双缝干涉---光线通过单缝,再通过双缝(相干光源)在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 n 干涉相长---亮条纹 σ=nλ;‎ n 干涉相消---暗条纹 σ=(2n+1)λ/2 。‎ n 条纹宽度--- △x=Lλ/d n 薄膜干涉---透明物体两个反射面的反射光线的叠加成干涉图样。‎ n 薄膜干涉应用:检查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增透膜。‎ ‎99.光的衍射 n 定义---光绕过障碍物传播的现象。‎ n 明显衍射的条件---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与光的波长差不多,或比光的波长小。‎ n 现象---透过纱巾看、通过狭缝观察、光学显微镜、泊松亮斑。‎ ‎100.光的偏振现象 n 现象---教材第三册光的偏振图片。‎ n 结论---光是一种横波。‎ n 应用---偏振镜头、计算器等等。‎ ‎101.电磁波谱 ‎1、光谱和光谱分析---用来分析物体的组成成分(原子光谱---明显光谱、暗线光谱)‎ ‎2、满足---‎ ‎3、红外线---波长在770nm~106nm之间。一切物体都向外辐射红外线,它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温度高、颜色深辐射力强。红外遥感、遥控、红外线频率根接近物体分子的固有频率,所以可以用来加热物体,主要体现热效应。‎ ‎102.电磁波谱 ‎1、紫外线---波长在400nm~5nm之间。有荧光作用、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消毒杀菌。‎ ‎2、X射线---波长比紫外线还短。德国物理学家伦琴1895年发现的。穿透能力强,穿透物质的厚度跟物质的密度有关,工业上检查金属内部是否有砂眼、裂纹等缺陷,在医学上透视人体内的病变及骨骼。‎ 3、 γ射线---波长在10-10nm以下,电离作用非常小,贯穿本领很强,甚至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 4、 光的电磁本性---光是一种电磁波。‎ 5、 电磁波谱---频率从低到高的顺序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 γ射线。‎ ‎103.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发射电子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 波动说遇到的困惑---‎ ‎1.极限频率的问题,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高于极限频率,而不是和入射光的强度有关;‎ ‎2.光电效应的瞬时性,不超过10-9秒;‎ ‎3.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104.光子说 n 光子说---爱因斯坦(1879——1955)于1905年提出,在空间传播的光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量子,它的能量跟光的频率成正比且满足 --- ‎ ‎ E=hγ 其中 h=6.63×10-34 js---普朗克常量 n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Ek=hγ—W ‎ ---其中Ek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W为金属的逸出功。 ‎ 逸出功---是电子脱离某种金属所做功的最小值。‎ ‎105.光的波粒二象性 1、 光的波粒二象性---光是一种波,同时也是一种粒子,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2、 概率波—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概率)可用波动规律来描述。‎ 3、 物质波---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1892——1987)任何一个运动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星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波长是--- λ= h / p 4、 物理学把物质分为两大类---实物和场。‎ ‎106.激光 激光的特性---‎ ‎1.激光是一种人工产生的相干光---可调制用来传递信息;‎ ‎2.平行度非常好---远距离传播仍能保持一定强度可以用来测远距离、雷达、跟踪运动目标测速度;‎ ‎3.聚到很小的一点---读光盘;‎ ‎4.高能量---切割物体、焊接(工业、医学);‎ ‎5.产生高压---引起核聚变(小颗粒的核燃料用激光从各个方向进行照射)。‎ ‎107.原子和原子核 n ‎1.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的核式结构。‎ n ‎2.氢原子的能级结构,光子的发射和吸收。*‎ n ‎3.氢原子的电子云。‎ n ‎4.原子核的组成,天然放射现象,α射线、β射线、γ射线,衰变、半衰期。‎ n ‎5.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 n ‎6.放射性污染和防护。‎ n ‎7.核能、质量亏损、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n ‎8.重核的裂变、链式反应、核反应堆。‎ n ‎9.轻核的聚变,可控热核反应。‎ n ‎10.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 ‎108.原子的核式结构 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及实验 现象---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路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极少数发生大角度散射甚至达到了180度。‎ 结论---原子的核式结构: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的空间运动。‎ 原子核:组成---质子:带正电1.6 ×10‎-19c;质量为1.67×10‎‎-27kg ‎ 中子:不带电,质量比质子稍大。统称为核子。‎ ‎ 大小--- 10‎‎-15m ‎109.氢原子的能级结构、光子的发射和吸收 能级---各状态对应的能量也是不连续的。‎ 基态---能量的最低状态。‎ 激发态---其他能量状态。‎ 各能级的能量关系---En =E1/n2‎ 光子的发射和吸收--- hγ=Em— En ‎ 原子光谱---光谱和光谱分析---用来分析物体的组成成分(原子光谱---明显光谱、暗线光谱)‎ 波尔理论的局限性---经典电磁学理论的制约。‎ ‎111.氢原子的电子云 n 对于宏观质点,如果知道它在某一时刻的位置、速度和受力情况,就可以用牛顿运动定律算出以后任意时刻的位置和速度。‎ n 对于电子等微观粒子,由于不能用确定的坐标描述它们在原子中的位置,因此轨道的说法毫无意义,我们只能知道电子在原子和附近各点出现概率的大小,用疏密不同的点表示出现的概率---称为电子云(教材图) 。‎ ‎112.α射线、 β射线、 γ射线 实质分别为---氦核、高速电子流、电磁波。‎ 电离能力由强到弱--- α射线、β射线、 γ射线。‎ n 穿透能力由弱到强---α射线、β射线、 γ射线。‎ n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0.1c 、接近c 、c 。‎ n α 衰变的实质---原子核失去一个氦核------‎ n β衰变的实质---原子核的一个中子变成质子同时释放一个电子------‎ n 衰变---原子核放出α 或β粒子就变成新核。‎ n 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 ‎113.放射性污染和防护 应用---射线:可以用γ射线探伤、 α射线消除静电、保存食物、育种(使DNA发生突变)、放疗、利用半衰期不随物理化学性质而改变的特点进行考古、示踪原子。‎ 污染---1945年广岛、长崎两枚原子弹;1987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2001年9月2日开始的“小小钥匙链放倒13人”。‎ 和防护---核电站的厚厚水泥墙;核废料防灾很厚很厚的金属箱内,并埋在深海里;加强防范意识;核不扩散。‎ ‎114.核反应方程 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n ‎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产生氧17和质子------------‎ n 中子的发现-------------‎ 核反应方程---表示原子核反应的方程质量数和电荷数都守恒。‎ ‎115.核能、质量亏损、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n 核能---核反应中释放出来的能量。‎ n 质量亏损--- -核反应中释放出能量筒是质量减少。‎ n 质能方程--- E=mc2‎ n 质能方程演变为--- △E= △mc2‎ ‎116.裂变 定义---把重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核,释放出核能的反应。‎ 铀核的裂变---‎ 链式反应---一般说来,铀核的裂变时总是要放出2~3‎ 个中子这些种子又会引起其他的铀核裂变,这样裂变就会不断地进行下去,释放出越来越多的能量。‎ 核电站---控制核裂变的速度(临界体积)。‎ ‎117.聚变 定义---把轻核合成质量较大的核,释放出核能的反应------‎ 热核反应---使轻核发生聚变时,必须使它们的距离十分接近,达到10‎-15m的近距离。所以可以通过高温(几百万摄氏度)剧烈的热运动使得一部分原子核已经具有足够的动能克服相互间的斥力,相互碰撞时发生聚变。‎ 可控热核反应---与裂变相比的优点1.释放能量大;2.无放射性物质;3.燃料丰富。‎ ‎118.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 n 媒介子---光子(电磁相互作用)、胶子(强相互作用)。‎ n 轻子---不参加强相互作用的粒子;电子中微子、μ子和μ子中微子、τ子和τ子中微子 n 强子---参加强相互作用的粒子,有:质子、中子、介子和超子。‎ 十四、实验 误差:测量数值与真实值的差异,叫做误差。‎ 系统误差:由于仪器本身不精确,或实验方法粗略,或实验原理不完善而产生的。‎ 偶然误差:由各种偶然因素对实验者、测量仪器、被测物理量的影响而产生的。‎ 有效数字:测量值的最后一位一般都是估计读数,这位数字是不可靠的,但是仍有意义,要求读出来,这种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的近似数字,叫有效数字。‎ ‎119.长度的测量。‎ 游标卡尺---游尺10分度---是把‎9mm分成10份每小格差‎0.1mm;‎ ‎ 游尺20分度---是把‎19mm分成20份每小格差‎0.05mm;‎ ‎ 游尺50分度---是把‎49mm分成50份每小格差‎0.02mm.‎ 读数时---测量值=主尺准确数+游尺示数(相差的数值)‎ ‎120.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会使用打点计时器---交流低压,时间间隔为打点的周期,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nT。‎ 会用纸带法测量加速度------------‎ ‎ ‎ 会用纸带法测量速度---‎ ‎121.探究弹簧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关键在于数据的处理---图像方法 F---图 ‎12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关键:在两次橡皮条形变的效果相同的前提下,以F1、F2的图示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是理论的合力F;而单个作用力F’为实际的力。最后再比较、验证。‎ ‎122.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装置---轨道末端水平,入射小球的质量必须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小球应从同一高度无初速度的释放,两小球的半径相同,‎ 原理---因为撞击后是从同一高度平抛,所以:‎ 所以只要满足:动量就守恒。‎ 注意: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最小圆的圆心。‎ ‎123.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原理: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自由落体;求初速度。‎ ‎123..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验证:------v= 不用测物体的质量;‎ 也可以任取两点---------也不用测物体的质量。‎ ‎125.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原理:------ ------‎ 测量------L等于摆线长再加上小球的半径(游标卡尺)‎ ‎------t是从小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刚好通过n次,则 未知小球半径或准确摆长L,可以两次测量用的方法。‎ ‎126.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原理:单分子油膜的厚度与分子的直径是相同的,d=h=V/S;‎ 注意:实验步骤,体积的计算,单位的换算。‎ ‎127.用描记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 注意:(1)基准点的距离应该大致相同;(2)灵敏电流计的使用是一个探针放在基准点上用另一个探针确定等势点;(3)各等势点用平滑的曲线画出;(4)除了可以描述等量的异种电荷的电场,还可以描述匀强电场、点电荷的电场、点电荷与金属板之间的电场。 ‎ ‎128.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原理: 所以 ‎ 一般情况下用伏安法测电阻,用米尺测长度,用螺旋测微器测直径。‎ 螺旋测微器---旋钮D没转动一周被测距离变化‎0.5mm每一周又均匀的分为50个刻度,所以每个刻度对应的读数应为‎0.01mm,读数时应该把主尺的读数(注意是否过‎0.5mm的刻度)再加上游尺的读数,注意估计读数,以mm为单位---应该读到‎0.001mm。‎ ‎129.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电路图应该是分压式接法;又由于小电珠的电阻较小,所以一般用电流表外接的方法。‎ 须注意温度变化很大时,金属的电阻会增大;半导体的电阻会减小。‎ 注意:U—I图线与I—U图线的区别(斜率分别表示电阻和电阻的倒数)。‎ ‎130.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 原理:串联分压作用,应该已知Ig、Rg可以计算出Ug=IgRg 设改装后的量程为U ,则需要串联的电阻的阻值为:‎ 电流计也可以改装成电流表,原理是并联分流的作用。应该已知Ig、Rg 设改装后的量程为I ,则需要并联的电阻的阻值为:‎ 测量时还应注意------满偏和半偏的方法的使用。‎ U I短 ‎131.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E 原理:E=U+Ir 0 I 电路连接---一般电源的内阻较小,所以应该把电流表和变阻器先串联,再与电压表并联,再连接电键和电源。‎ 另:如果是旧电池或水果电池---内电阻非常大的则应该把变阻器和电压表先并联,再与电流表串联,再与电键及电源连接。‎ 数据处理---用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图像,图像中丛轴U的截距为电源电动势,横轴I的截距为短路电流,即:(注意:纵轴是否从0伏开始)‎ ‎132.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 原理: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多用电表的使用---欧姆档的选档、调零及使用方法。‎ ‎133.练习使用示波器。‎ 原理:利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垂直方向的偏转)来描述(偏转电场的)变化的电信号。‎ ‎134.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A B D C N N’‎ P2‎ O P1‎ P3‎ P4‎ 电容器---由液体深度的变化引起的电容器正对面积的变化,进而引起电容的变化,进一步引起电压的变化等等。‎ 半导体---热敏性、光敏性。光电计数---光敏电阻。‎ ‎135.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原理:‎ 重要步骤:P1、P2、P3、P4共线用来确定 玻璃中的折射光线的位置。‎ 以o为圆心做圆周在入射光线 和折射光线去等长;再分别向法线作垂线段L1和L2 ;‎ 则有:‎ 注意:测量液体的折射率---教材中用杯子里是否装水的方法,‎ 空杯时确定入射角;满杯时确定折射角。‎ 原理仍然是-------‎ ‎136.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观察双份干涉图样---教材中的彩图。‎ 测定单色光的波长---原理:------‎ ‎-------注意的测量一般用螺旋测微器,并且:‎ ‎------- 是用积累法测定的 十五、物理公式 一、质点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 --- 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位移,t表示时间。‎ ‎2.变速直线运动:------ 其中:s表示位移,表示平均速度,t表示时间。‎ ‎3.匀变速直线运------基本公式: ------‎ ‎ ------导出公式:------‎ ‎---‎ ‎ ------纸带法:------‎ ‎ ------特殊公式1:初速度等于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 S1:S2:S3=12:22:32 ‎ ‎ SⅠ:SⅡ:SⅢ=1:3:5‎ V1:V2:V3=1:2:3‎ ‎1:2:3=1:2:3‎ Ⅰ:Ⅱ:Ⅲ=1:3:5‎ ‎------特殊公式2:初速度等于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连续相等的位移S内。‎ V1:V2:V3=::‎ TⅠ:TⅡ:TⅢ=‎ Ⅰ:Ⅱ:Ⅲ=‎ ‎4.平抛运动:------沿V0方向--- --- --- --- ---‎ ‎------沿垂直于V0方向------ --- ---‎ ‎------各量方向------位移:------速度:‎ ‎------其余量的求法:---位移:‎ ‎ ---速度: ---时间:‎ ‎5.匀速率圆周运动:‎ ‎---基本公式:---运动快慢---线速度: 其中:s为t时间内通过的弧长。‎ ‎ ‎ ‎ ---转动快慢---角速度: 其中:为t时间内转过的圆心角。‎ ‎ ---周期: 并且有: ‎ ‎---向心力:‎ ‎---向心加速度:‎ 一、 力的表达式 1. 重力------不考虑地球自转的情况下:-----重力与万有引力相等 ‎ 其中:G为引力常量,M为地球的质量,R为地球的半径。‎ ‎2.弹力---不明显的形变---用动力学方程求解;‎ ‎ 明显的形变---在弹性限度以内,满足胡克定律:‎ ‎3.摩擦力---静摩擦力--- 最大静摩擦力:‎ 其中:为最大静摩擦因数。‎ ‎ ---滑动摩擦力--- 其中:为动摩擦因数,FN为正压力。‎ ‎4.力的合成和分解 ‎------合力的大小:其中:为F1与F2的夹角;‎ ‎------合力的方向:其中:为F与F1的夹角。‎ ‎5.简谐运动回复力------ 单摆回复力---(很小)‎ ‎6.分子间力:当r增大时引力和斥力均减小,斥力变化得快;时 ‎7.电场力:------库仑力: ------电场力:‎ ‎8.安培力:---当;当。‎ ‎ ---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 ‎9.洛仑兹力:--- ; 若;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 ‎10.其它力---函数力--牵引力---压力---浮力。‎ 一、 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二定律------‎ 2. 牛顿第三定律------‎ 3. 万有引力定律------其中:G=6.67*10-11牛顿米2/千克2;‎ 条件:均匀球体或者质点。‎ 二、 星体运动 1.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所以:------‎ 2. 卫星绕行星的环绕速度:------其中:M为行星的质量。‎ 3. 卫星绕行星的公转周期:------其中:r 为轨道半径。‎ 4. 黄金替代:---其中:R为地球半径;g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5. 用近轨道卫星的周期表示行星的密度:‎ ‎---。‎ 6. 双星问题:它们之间的引力提供了他们的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且有:---角速度:---向心力:‎ ‎---到圆心的距离:---------所以:‎ 7. 同步通讯卫星:在赤道正上方‎36000千米处;角速度与地球的自转角速度相同;‎ 三、 动量、冲量、动量守恒定律 1. 动量:---定义式:---改变量: ‎ ‎ ---与动能的关系:‎ 1. 冲量:---定义式:---恒力冲量:;‎ ‎---变力冲量:其中:为平均作用力。‎ ‎---合力冲量:先求合力后求冲量;或者先求每个力的冲量后合成。‎ ‎ ---安培力冲量:其中:为电量;为导体长度。‎ 2. 动量定理:---‎ 3. 动量守恒定律: ---系统的动量的增量为零;‎ ‎ ------第二个物体的动量的增量等于第一个物体的动量的减小量;‎ ‎ --- 常用具体等式:‎ ‎ ---条件--系统:‎ 二、 功、功率、动能定理、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 1. 功---恒力功:;---变力功: ‎ 2. 滑动摩擦力功:是路程;且滑动摩擦力功生热E 3. 功率:---平均功率 ---瞬时功率其中:F为牵引力。‎ 4. 动能定理:---其中:‎ 5. 重力势能:‎ 6. 机械能守恒定律 ‎---物体:或者条件 ‎-系统 ‎---条件:只是系统内部的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不产生其它形式的能。‎ 7. 补充:功能原理---E 一、 机械振动、机械波 1. 简谐运动:特点---回复力 ;---周期和频率 2. 单摆:回复力---(很小)‎ 周期: 测量周期:‎ ‎ 测量重力加速度:其中:为改变的摆长。‎ 3. 受迫振动的频率---与固有频率无关;共振条件:‎ 4. 机械波的波长、频率、波速等关系:‎ 5. 明显衍射的条件:‎ 6. 干涉条件: 且振动方向不垂直。‎ 初始振动相同的情况下:干涉相长---‎ ‎ 干涉相消----‎ 二、 电场中的公式 ‎1.库仑定律:---其中:K是静电力常量K=9.0*109牛顿米2/库仑2‎ ‎2.电场强度:---定义式: 其中:q为试探电荷,‎ 对于电场中的某一点有:;普遍适用。‎ ‎ ‎ ‎---量度式1: 其中:Q为场源电荷,‎ r为该点到场源电荷的距离,只适用于真空中点电荷形成的电场。‎ ‎ ---量度式2: 其中:U为两点间的电势差,‎ d为沿电场线的距离,只适用于匀强电场。‎ ‎3.电势差 --- ---电场力做功: ‎ ‎4.电势能 ---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 ‎5.某带电粒子只在重力和电场力作用下:‎ ‎6.静电场中平衡导体:---等势体: ---内部场强为零: 。‎ ‎7.电容器:---电容定义式: ; ‎ ‎ ---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决定式:其中在这里是介电常数;‎ 电容器的两极板与其它断开时,电量不变,且有: ‎ 电容器与电源相连时,两极板电压不变;它两端的电压等于与它并联的电路的电压。‎ 在稳恒直流电路中与它串联的电阻是无用电阻。‎ ‎8.电荷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当 。‎ ‎9.电荷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的偏转: - - -电场力: ‎ ‎---加速度: ---穿过长电场所用时间:‎ ‎---偏转速度大小: ---速度偏转方向:‎ ‎---偏转位移大小: ---位移偏转方向:‎ 一、 稳恒电流 1. 电流:---定义式: ---微观描述:其中:n为单位体积内自由电荷数,v是自由移动电荷的定向移动速度,s是导体的横截面积,q是自由移动电荷的带电量。‎ 2. 电阻:---定义式:(纯电阻的定义),---导体决定式:‎ 3.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导电气体不适用)‎ 4.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动势:等于开路时电源两端的电压。‎ 电动势、内电压、路端电压的关系:‎ ‎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 条件:纯电阻电路(导电气体不适用) ‎ ‎ 路端电压: 随外电阻的增大而增大。‎ 1. 电功:(普遍适用) ---纯电阻电路中 2. 电功率: (普遍适用) ---纯电阻电路中 电源输出功率:当 R = r 时,输出功率最大,且 某电机的输入功率: ,热功率: ,机械输出功率:.‎ 3. 串联电路:---电压:---电流:‎ ‎---电阻: ---其它关系:‎ 4. 并联电路: ---电压: ---电流: ‎ ‎---电阻: ---其它关系:‎ 5. 把电流计Ig、Rg改装成量程为I的电流表---需并联电阻的阻值是:。‎ 6. 把电流计Ig、Rg改装成量程为U的电压表---需串联电阻的阻值是:。‎ 7. 多用电表工作原理:因为:所以: )‎ 二、 磁场 ‎1.安培力:---当;当 ‎。‎ ‎ ---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 ‎2.磁感应强度:---当 ‎3.洛仑兹力:---当 ;f不做功,但是可以改变物体的动量。‎ ‎ ---当 ---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 ‎4.带电粒子只在洛仑兹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率圆周运动:‎ ‎ ---半径: ; ---周期: ;转过圆心角所用时间:‎ 十一、 电磁感应 ‎1.磁通量:--- ---改变量: ‎ ‎ 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 ;---改变率:‎ ‎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平均感应电动势:其中n为线圈匝数;‎ ‎ ---瞬时感应电动势1:条件:‎ ‎ ---瞬时感应电动势2:其中为任意两个量的夹角,其余夹角为90度。‎ 自感电动势---其中L为自感系数。‎ 电磁感应现象中通过导体的电量:‎ 十二、 交变电流 1. 峰值:电动势;电流 ;路端电压:‎ 2. 瞬时值:---电动势:‎ ‎ ---电 流:‎ ‎ ---路端电压: ‎ 注意:以上三个式子中的时间t都是从中性面开始计时的.‎ 1. 有效值:利用电流热效应定义的 ‎---条件:‎ ‎ 正弦式交流电:峰值与有效值的关系:‎ 2. ‎ 变压器:理想变压器: ‎ ‎ --- 电压关系:‎ ‎--- 电流关系 若多个副线圈 ‎ ‎--- 功率关系:‎ ‎5.远距离输电: ‎ U1 U2‎ n1 n2 P1 P2 I1 I2‎ U3 U4‎ n3 n4 P3 P4 I3 I4‎ 则: ---电压: ‎ ‎ ---电流: ‎ ‎ ---电功率: ‎ 十三、 电磁场和电磁波 ‎1.电磁振荡:---周期: ---频率:‎ ‎2.电磁波:---波长、波速、频率即周期的关系: ‎ 十四、热学 1. 阿伏加德罗常量:---含义:表示一摩尔某种物质的微粒数。‎ 2. 热力学第一定律:‎ ‎---其中:表示物体内能的增量;Q表示物体吸收的热量;表示外界对物体做功。‎ 另一种描述形式:‎ ‎---其中:Q表示物体吸收的热量;表示物体内能的增量;表示物体对外界做功。‎ 3. 热力学第二定律: 其中:表示热机效率();表示热机做的功;‎ ‎ 表示他从热源吸收的热量.‎ 4. 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温度与体积的关系--- 其中:P表示气体压强;‎ ‎ V表示气体的体积;n表示气体的摩尔数;R表示一个常量;‎ T表示气体的热力学温度,且; 。‎ 十五、 光学 ‎1.光的反射: ‎ ‎2.光的折射: ‎ ‎3.全反射:---临界角:‎ ‎4.光的干涉:干涉相长---亮条纹 σ=nλ;干涉相消---暗条纹 σ=(2n+1)λ/2 。‎ 条纹宽度-----△x=Lλ/d ---------其中:σ时光程差。‎ 1. 原子光谱:‎ ‎6.光子说:一个光子能量:E=hγ 其中 h=6.63×10-34 js---普朗克常量 ‎ ‎ ‎ 光电效应方程:Ek=hγ-W---其中Ek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W为金属的逸出功。‎ ‎7.物质波:波长是--- λ= h/p ‎ 8. 氢原子的能级各能级的能量关系---En =E1/n2光子的发射和吸收--- hγ=Em-En ‎9.衰变:α 衰变的实质---原子核失去一个氦核------‎ β衰变的实质---原子核的一个中子变成质子同时释放一个电子------‎ ‎ 10. 原子核的人工转变---质子的发现------------‎ ‎---中子的发现-------------‎ ‎ 11.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核反应释放的能量---‎ ‎ 12.裂变和聚变: 铀核的裂变--- ;‎ ‎ 轻核的聚变------ 。‎ 十六、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 一、力学公式 1、 胡克定律: 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 2、 重力: G = mg (g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 ‎3 、求F、的合力的公式:‎ α ‎ F2 ‎ F ‎ F1 ‎ θ ‎ ‎ ‎ ‎ F= ‎ ‎  合力的方向与F1成a角: ‎ ‎ tga= ‎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ú F1-F‎2 ú £ F£ F1 +F2 ‎ ‎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 ‎4、两个平衡条件:‎ (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 ‎ 为零。‎ ‎ åF=0 或åFx=0 åFy=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 ‎(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 (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 ‎ 力矩:M=FL (L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 5、摩擦力的公式:‎ ‎ (1 ) 滑动摩擦力: f= mN ‎ ‎ 说明 : a、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 m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 ‎ 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 ‎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 大小范围: O£ f静£ fm (f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 说明: ‎ ‎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 6、 浮力: F= rVg (注意单位)‎ ‎7、 万有引力: F=G ‎ ‎ (1). 适用条件 (2) .G为万有引力恒量 (3) ‎.在天体上的应用:(M一天体质量 R一天体半径 g一天体表面重力 ‎ 加速度)‎ ‎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 ‎ G ‎ ‎ b、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 ‎ ‎ mg = G g = G ‎ c、 第一宇宙速度 mg = m V= ‎ ‎8、库仑力:F=K (适用条件) ‎ 9、 ‎ 电场力:F=qE (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 ‎10、磁场力:‎ (1) 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 公式:f=BqV (B^V) 方向一左手定 ‎ (2) 安培力 :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 ‎ 公式:F= BIL (B^I) 方向一左手定则 ‎11、 牛顿第二定律: F合 = ma 或者 åFx = m ax åFy = m ay ‎ 理解:(1)矢量性 (2)瞬时性 (3)独立性 ‎ ‎(4) 同体性 (5)同系性 (6)同单位制 ‎12、匀变速直线运动:‎ ‎ 基本规律: Vt = V0 + a t S = vo t +a t2几个重要推论: ‎ ‎ (1) Vt2 - V02 = 2as (匀加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 匀减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 ‎ ‎ ‎ ‎ ‎(2) A B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 A S a t B ‎ ‎ Vt/ 2 == (3) AB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 ‎ Vs/2 = ‎ ‎ 匀速:Vt/2 =Vs/2 ; 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Vt/2 P=IU> ‎ (6) 电池组的串联每节电池电动势为`内阻为,n节电池串联时 ‎ 电动势:ε=n 内阻:r=n ‎ 伏安法测电阻:‎ 一、2011高考物理知识点体系 ‎  ‎ ‎  现行高中物理教材主要分:力、热、电、光、原子五个部分.综合复习中,既可以根据各部分的内容特点,分别整理出各自的体系或主要线索,也可以不受传统的五部分限制,重新归纳、整理。例如,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可概括为四大单元(物理实验与物理学史单元除外)。‎ ‎  ‎ ‎  (一)力和运动 ‎  ‎ ‎  物体的运动变化(包括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与受力作用有关。其中力的种类计有:重力(包括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浮力、电场力、磁场力(分安培力和洛舍兹力)以及分子力(包括表面张力),核力等。每种力有不同的产生原因及其特征。物体的运动形式又可分为:平衡(包括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匀速转动)、匀变速运动(包括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斜抛)、匀速圆周运动、振动、波动等。每一种运动形式有不同的物理条件及基本规律(或特征)。力和运动的关系以五条重要规律为纽带联系起来。‎ ‎  ‎ ‎  (二)功和能 ‎  ‎ ‎  1.功重力功、弹力功、摩擦力功、浮力功、电场力功、磁场力功、分子力功、核力功。‎ ‎  ‎ ‎  2.能注意不同形式的能及能的转换与守恒。‎ ‎  ‎ ‎  3.功能关系做功的过程就是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功是能的转化的量度。‎ ‎  ‎ ‎  (三)物质结构 ‎  ‎ ‎  (四)应用技术的基础知识现行高中物理有关应用技术的基础知识有:声现象(乐音、噪声、共鸣等多、静电技术(静电平衡、静电屏蔽、电容储电等)、交流电应用(交流电产生、特征、规律、简单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及其连接、变压器,远距离送电等)、无线电技术初步(电磁振荡产生、调制、发送、电谐振、检波、放大、整流等)、光路控制与成像(光的反射与折射定律、基本光学元件特性及常用光学仪器)、光谱与光谱分析、放射性及同位素、核反应堆等。经过这样的归纳、整理,全部高中物理知识可浓缩在几张小卡片纸上,便于领会和应用。‎ 知识点总结有很多的,可以用用VCM仿真实验,这个总结很全面。‎ 参考资料:
查看更多